张道陵《旨教经》内容及岁六斋月十直等斋期日形成试论

道教之音 萧登福

2015-11-16 13:18:10

摘要:商周尊天尚鬼而好祀,祭祀鬼神成為國家重要大事,祭祀必有齋日、壇儀。在修齋期間,須齋戒沐浴,去葷、色、酒、樂,洗潔身心,專心一意,使易於溝通人神。商代祭祀鬼神,見諸甲骨文者已多,所祭有天地山川自然之神,及人死先祖之鬼,學者對這一類的研究較著者,如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續集,日本.島邦男著《殷墟卜辭研究》等,但商代祭祀鬼神是否須先齋戒,由於典籍缺略,難以確知。 到了周世, 有關祭祀鬼神的記載, 更加明確詳盡, 見於 《儀禮. 覲禮篇》 、 《周禮. 春官.大宗伯、大司樂》 、 《禮記.祭法篇、祭統篇、祭義篇》等,有神祇分類、祭期、祭法、音樂等不同的載述。周世的祭神,須先擇牲及卜定祭祀日期,在祭前十日(七日散齋,七日致齋) ,執事人員沐浴齋戒,洗潔身心,以祈能人神感應。 《莊子.人間世》借由孔子和顏回,討論齋戒不僅是「不飲酒不茹葷」而已,齋戒最高的境界是心齋,虛而待物,唯道集虛。道教沿承其說,並進而加以科儀化、制度化。在齋期上,古代祭前先卜定時日,再行齋戒。至東漢張道陵創五斗米道,則撰《旨教經》 ,經中配合天神考校說來制定齋日,用以修齋行道。

關鍵字:正一派 旨教齋 歲六齋 月十直齋 

壹、道教齋期溯源──周代齋戒祭神

一、周世之齋戒

周時的齋戒,是為了祭神,把影響身心寧靜的因素,盡量排除,方便和神明溝通。所以在祭祀前十日即開始齋戒,主祭者及執事人員,必須齋戒及沐浴更衣。「齋」,古書也寫作「齊」,齋是在使心靈齊一專致,「戒」是戒除會影響心靈的飲食歌舞,如戒葷酒女色樂舞等。前七天僅須戒葷酒、女色,禁絕外在的婚喪應酬,稱為散齋。後三日須觀想所祭祀神祇的言行相貌,志意喜樂,彷彿似親見其人,親聞其聲;如此,祭祀才能達到人神相感應的地步,稱為致齋。散齋在廟壇外,致齋在廟壇內。十日齋戒時,所穿衣為黑衣,代表幽思。除齋戒外,也須沐浴盥洗。沐是洗頭,浴是洗身,盥是洗手,洗是洗腳。齋戒時期須沐浴,祭神當時須另盥手以祭。

《禮記.祭統》:

「及時將祭,君子乃齊(齋)。齊(齋)之為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是以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則不齊。不齊,則於物無防也。嗜欲無止也。及其將齊(齋)也,防其邪物,訖其邪物,訖其嗜欲。耳不聽樂,故記曰:『齊(齋)者不樂。』言不敢散其志也。心不苟慮,必依於道。手足不苟動,必依於禮。是故君子之齊(齋)也,專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齊(齋)七日以定之,致齊(齋)三日以齊之。定之之謂齊。齊(齋)者,精明之至也。然後可以交於神明也。是故先期旬有一日,宮宰宿夫人,夫人亦散齊七日,致齊三日。君致齊於外,夫人致齊於內,然後會於大廟。」

文中以「齊」為「齋」,說明齋戒的意義是要讓心志齊一,不致於渙散,所以不飲酒食葷,不聽音樂,在祭祀前十日行齋戒,十日之中,前七日為散齋,後三日為致齋,然後可以和神明溝通。所以在致齋期間,如有擊鼓作樂,則和齋意相違,《禮記.郊特牲》:「孔子曰:『三日齊,一日用之,猶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唐.孔穎達注說:「祭者在致齊三日之中,而二日伐鼓,使祭者情散意逸,以違禮故,譏而問之。」說明齋期中禁飲酒作樂,所以不可伐鼓。

《禮記.祭義》云:

「致齊於內,散齊於外。齊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齊三日,乃見其所為齊者。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見乎其位;周還出戶,肅然必有聞乎其容聲。出戶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嘆息之聲。」

上引說明齋戒十日,前七日為散齋在家裡,後三日為致齋在廟裡。並說明散齋和致齊的不同。散齋時不飲酒食葷,不通慶弔。致齋三日,開始觀想所欲祭祀神祇的相貌、言語、心志、喜樂,必須能仿佛見到所要祭祀的人來在自己之前,祭祀之日,必然能見到神祇的容貌、音聲、出入廟室等。

又,《禮記.郊特牲》:

「齊之玄也,以陰幽思也。故君子三日齊,必見其所祭者。」

《禮記.郊特牲》「齊之玄也,以陰幽思也」,孔穎達注云:「解齊服所以用玄冠之衣義也。玄,陰色,鬼神幽陰,故齊者玄服以表心思幽陰之理,故云陰幽思也。」說明齋服用黑色,是因為黑為陰,適合於致齋時之幽思,與神明冥合,所以君子致齋三日,必能見其所祭者。

以上是周代齋戒的用意,旨在溝通人神。張道陵《旨教經》在齋戒的觀念上,基本源承了周代不飲酒茹葷,心志專一潔淨等做法,也是用齋日來祭神修道,所謂: 「夫齋法要絶甘、肥、辛、薰、酒、色、陰、賊、嫉妬及一切惡事,唯宜燒香燃燈,誦經禮懺」①。但在齋期上,則不是祭前十日,而改用固定的齋期。張道陵所制定的齋期有:歲六月長齋、月十直齋、三元、八節、庚申、甲子、生辰、等特殊齋日與齋期。這些日子,或是天神下臨人世檢校善惡的日子,或是三尸、竈神上奏天庭的日子,或是自己出生的時辰;在這些日子中修齋行道,較易有感應,功效也較大,所以道教法會常選這些時日來舉行。張道陵所選定的齋日、齋期,它有兩大特色:一方面和天神考校有關,一方面則和陰陽氣的盛衰,以及月亮的盈縮有關。乃是利用日、月運行時所施放的精氣,配合人體機能的運轉來修齋,以祈天神能削死籍刊生籍。有關張道陵《旨教經》齋期之建立,與中國曆法及陰陽生剋說之關係,本文將於後詳加討論。

二、張道陵《旨教經》齋日源自周世,非出自佛教

關於道教齋期日的來源,筆者以為源自周世,制定於張道陵《旨教經》,對東晉靈寶經建醮修齋有極大影響,近代研究六朝道教的學者,有人主張靈寶經期說出自張道陵,如王承文,也有人認為靈寶經齋期日出自佛教,如呂鵬志。

其實齋期日和祭神有關,平常葷食,祭神表誠敬,才持齋。小乘佛教的僧侶,或托鉢乞食,或茹素苦行,皆無齋日祭神可說。再者佛教源自印度,印度的曆法,一月分黑白月,各十五日,和中國的農民曆算法截法不同,不可能出現每月十直齋的情形。至於學者或說齋法出自佛教的布薩,但布薩法極為簡單,以悔過為主,和中土的齋戒,以祭神修道,有完整科儀者相別。所以近世學者,有的人以為東晉靈寶派齋壇儀法及修行法門,深受佛教影響。這樣的說法,是倒因為果。佛教在發展過程中,以年代先後來說,由釋迦創教至西元一世紀末的小乘時代,是以力行為主,無薦拔或祈福科儀,也無齋日以祭神之說可言。西元二世紀後的大乘佛教,則深受中國哲理及道家道教思想、儀軌之影響,才形成了大乘佛教的科儀制度。大乘經典中有關天神考校及齋日齋期之說,都是小乘所無,而是中土譯經師所增,有的經典,可以比對流行於小乘國家的巴利文典籍和漢譯小乘經,就能看出端倪。今日的大乘已是中國佛教而非印度佛教,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序論》便認為:「中國佛學的根子在中國而不在印度。」這種情形,猶如唐代惠能所創立的禪學,已是中國禪而非印度禪。印度禪以定為主,重止觀雙運。中國禪則深受老莊思想影響,以悟道為說。

筆者2013年3月1日至5日,應邀在馬來西亞演講及做田野調查,於3月2日晚上八時,在朋友的陪同下,訪問住在檳榔嶼小乘寺廟,來自斯里蘭卡的上座部僧王Rev.Dr.SumanaSiri(見附圖一),他畢業於倫敦劍橋大學,獲宗教學博士。筆者向他問及小乘人死後度亡科儀事。彼說小乘上座部無度人科儀,泰緬一帶小乘有科儀。僧侶在人死後,首先三次直接告訴死者及家屬,無常、苦、無我,泰國僧侶會以哀傷語調來敘述。接著說經,在說經過程中,說明父母子女是因緣業力,是有相對相應的職責義務,要榮耀家庭,不讓父母傷心,要修行等。父母與子女皆各有義務,父母對子女無嫉妒心,而有執著不捨之心,有的父母放不下孩子,反而會投胎轉世為其子女。人死後即立刻轉世,南傳不認為死者有四十九天中陰身,可能即刻往生,可能是七天,可能一月,可能是四十九天,一般七天較多。南傳不認為中陰身一定存在,也不一定不存在。但隨順中國人,也有七日為期,也有四十九天說。法師會在野地放一盞燈,任其熄滅,用以告誡死者家屬,生命易滅。並為眷屬誦一簡短經偈,大意為人命無常、苦、無我,念誦三遍,要人明白生死問題。要家屬把水注入瓶中,象徵生命如水滴,由此滴入另一水流中。同時提起在座者把個人在社會上的貢獻回向給死者,勸家屬佈施和尚袈裟,以為如此可為死者增加功德。但這些聽經、講經及佈施功德,都為生者所有,雖回向給死者,死者僅得少部分。小乘上座部無度人經典也無燈儀。近代上座部的僧人,為隨順西方習俗,則以英文歌曲來唱述死亡現象給生者及死者聽。

以上是上座部僧王所說的大意。

在我和斯里蘭卡上座部僧王Rev.Dr.SumanaSiri訪談後,大抵可以確知小乘並無如中國所行的科儀及誦經形式,中國大乘佛教所舉行的科儀,其實皆出自中國,和印度原始佛教無關,原始佛教較重視實修力行,無煩瑣的科儀可言。中國道教及佛教的科儀,都必須由中國來找源頭,而不是向印度另覓源頭。

東晉道教齋期,源出張道陵《旨教經》,張氏《旨教經》所制定的齋期,則來自周世祭神齋戒說,所以齋日皆有神降以檢校善惡,另外也配合周世陰陽生剋說而行齋儀。

貳、張道陵《旨教經》的內容及其齋期的建立

東漢張道陵,本來姓名為張陵,後人以其創五斗米道,而稱為張道陵。張道陵撰有《旨教經》,也稱為《旨要妙經》、《指教經》。書曾見引於東晉靈寶派《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宿緣經》、唐.朱法滿《要修科儀戒律鈔》、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其中賈善翔《猶龍傳》所引文字較多,影響較大,文中所說太上老君傳授張天師歲六齋、月十齋的修齋之法,道經《洞玄靈寶太上六齋十直聖紀經》及唐佚名撰《齋戒錄》亦暗引其說。

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卷五.度漢天師》第三、四、五頁云:

「老君又授天師歲六齋、月十齋大法,皆披《靈寶五篇經》自然天書大字為《旨要妙經》一卷,令宣教天下,其要曰: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者,歲六齋也。上三天令天帝太一使者與三官,司察天下人之罪福,若能修此六大齋,令除十苦,得免厄會,朝拜太上,可得長生矣。月十齋者,月一日北斗下,八日北斗司殺下,十四日太一使者下,十五日天帝及三官俱下,十八日天一下,二十三日太一八神使者下,二十四日北辰下,二十八日下太一下,二十九日中太一下,三十日上太一下。自下、中、上三太一下日,皆及地水一切尊神俱下,周行天界,檢察善惡。又甲子日,太一簡閱神祇;庚申日,三尸言人罪過;本命日,計人功行。又八節日,有八神記人善惡。又有三元齋日者,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此三元日,天地水三官考校罪福,皆當沐浴齋戒,作元都大獻,祈恩謝過。又三會日,以正月七日名舉遷賞會,七月七日名慶生中會,十月十五日名建功大會。此三會日,三官考覈功過,受符籙、契令、經法者,宜依日齋戒,呈章賞會,以祈景福。又五臘日者,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十月一日名民歲臘,十二月臘日名王侯臘。此五臘日,常當祭祀先亡,薦福追念,名為孝子,得福無量。餘日名淫祀,有罪。通前三元,名為八解日,皆可設淨供求福焉。夫齋法要絶甘、肥、辛、薰、酒、色、陰、賊、嫉妬及一切惡事,唯宜燒香燃燈,誦經禮懺,願諸一切,悉免災厄,乃為齋矣。」(《正統道藏.洞神部.譜錄類.敬字號》,新文豐縮印本第三十冊二四三頁下至二四四頁下)

以上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引張道陵《旨要妙經》(旨教經)的文字,說明年六齋、月十直、甲子、庚申、本命、八節、三元、三會、五臘為修齋行道之齋期,餘日都是淫祀,不僅無益,且有罪。而齋法須「絶甘、肥、辛、薰、酒、色、陰、賊、嫉妬及一切惡事,唯宜燒香燃燈,誦經禮懺」。張道陵《旨教經》的齋期文字,除明引於賈善翔《猶龍傳》外,又見暗引於道經《洞玄靈寶太上六齋十直聖紀經》及唐佚名撰《齋戒錄》。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张道陵《旨教经》内容及岁六斋月十直等斋期日形成试论

    道教之音 萧登福

    2015-11-16 13:18:10

    |
    张道陵《旨教经》内容及岁六斋月十直等斋期日形成试论
    |

    摘要:商周尊天尚鬼而好祀,祭祀鬼神成為國家重要大事,祭祀必有齋日、壇儀。在修齋期間,須齋戒沐浴,去葷、色、酒、樂,洗潔身心,專心一意,使易於溝通人神。商代祭祀鬼神,見諸甲骨文者已多,所祭有天地山川自然之神,及人死先祖之鬼,學者對這一類的研究較著者,如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續集,日本.島邦男著《殷墟卜辭研究》等,但商代祭祀鬼神是否須先齋戒,由於典籍缺略,難以確知。 到了周世, 有關祭祀鬼神的記載, 更加明確詳盡, 見於 《儀禮. 覲禮篇》 、 《周禮. 春官.大宗伯、大司樂》 、 《禮記.祭法篇、祭統篇、祭義篇》等,有神祇分類、祭期、祭法、音樂等不同的載述。周世的祭神,須先擇牲及卜定祭祀日期,在祭前十日(七日散齋,七日致齋) ,執事人員沐浴齋戒,洗潔身心,以祈能人神感應。 《莊子.人間世》借由孔子和顏回,討論齋戒不僅是「不飲酒不茹葷」而已,齋戒最高的境界是心齋,虛而待物,唯道集虛。道教沿承其說,並進而加以科儀化、制度化。在齋期上,古代祭前先卜定時日,再行齋戒。至東漢張道陵創五斗米道,則撰《旨教經》 ,經中配合天神考校說來制定齋日,用以修齋行道。

    關鍵字:正一派 旨教齋 歲六齋 月十直齋 

    壹、道教齋期溯源──周代齋戒祭神

    一、周世之齋戒

    周時的齋戒,是為了祭神,把影響身心寧靜的因素,盡量排除,方便和神明溝通。所以在祭祀前十日即開始齋戒,主祭者及執事人員,必須齋戒及沐浴更衣。「齋」,古書也寫作「齊」,齋是在使心靈齊一專致,「戒」是戒除會影響心靈的飲食歌舞,如戒葷酒女色樂舞等。前七天僅須戒葷酒、女色,禁絕外在的婚喪應酬,稱為散齋。後三日須觀想所祭祀神祇的言行相貌,志意喜樂,彷彿似親見其人,親聞其聲;如此,祭祀才能達到人神相感應的地步,稱為致齋。散齋在廟壇外,致齋在廟壇內。十日齋戒時,所穿衣為黑衣,代表幽思。除齋戒外,也須沐浴盥洗。沐是洗頭,浴是洗身,盥是洗手,洗是洗腳。齋戒時期須沐浴,祭神當時須另盥手以祭。

    《禮記.祭統》:

    「及時將祭,君子乃齊(齋)。齊(齋)之為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是以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則不齊。不齊,則於物無防也。嗜欲無止也。及其將齊(齋)也,防其邪物,訖其邪物,訖其嗜欲。耳不聽樂,故記曰:『齊(齋)者不樂。』言不敢散其志也。心不苟慮,必依於道。手足不苟動,必依於禮。是故君子之齊(齋)也,專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齊(齋)七日以定之,致齊(齋)三日以齊之。定之之謂齊。齊(齋)者,精明之至也。然後可以交於神明也。是故先期旬有一日,宮宰宿夫人,夫人亦散齊七日,致齊三日。君致齊於外,夫人致齊於內,然後會於大廟。」

    文中以「齊」為「齋」,說明齋戒的意義是要讓心志齊一,不致於渙散,所以不飲酒食葷,不聽音樂,在祭祀前十日行齋戒,十日之中,前七日為散齋,後三日為致齋,然後可以和神明溝通。所以在致齋期間,如有擊鼓作樂,則和齋意相違,《禮記.郊特牲》:「孔子曰:『三日齊,一日用之,猶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唐.孔穎達注說:「祭者在致齊三日之中,而二日伐鼓,使祭者情散意逸,以違禮故,譏而問之。」說明齋期中禁飲酒作樂,所以不可伐鼓。

    《禮記.祭義》云:

    「致齊於內,散齊於外。齊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齊三日,乃見其所為齊者。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見乎其位;周還出戶,肅然必有聞乎其容聲。出戶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嘆息之聲。」

    上引說明齋戒十日,前七日為散齋在家裡,後三日為致齋在廟裡。並說明散齋和致齊的不同。散齋時不飲酒食葷,不通慶弔。致齋三日,開始觀想所欲祭祀神祇的相貌、言語、心志、喜樂,必須能仿佛見到所要祭祀的人來在自己之前,祭祀之日,必然能見到神祇的容貌、音聲、出入廟室等。

    又,《禮記.郊特牲》:

    「齊之玄也,以陰幽思也。故君子三日齊,必見其所祭者。」

    《禮記.郊特牲》「齊之玄也,以陰幽思也」,孔穎達注云:「解齊服所以用玄冠之衣義也。玄,陰色,鬼神幽陰,故齊者玄服以表心思幽陰之理,故云陰幽思也。」說明齋服用黑色,是因為黑為陰,適合於致齋時之幽思,與神明冥合,所以君子致齋三日,必能見其所祭者。

    以上是周代齋戒的用意,旨在溝通人神。張道陵《旨教經》在齋戒的觀念上,基本源承了周代不飲酒茹葷,心志專一潔淨等做法,也是用齋日來祭神修道,所謂: 「夫齋法要絶甘、肥、辛、薰、酒、色、陰、賊、嫉妬及一切惡事,唯宜燒香燃燈,誦經禮懺」①。但在齋期上,則不是祭前十日,而改用固定的齋期。張道陵所制定的齋期有:歲六月長齋、月十直齋、三元、八節、庚申、甲子、生辰、等特殊齋日與齋期。這些日子,或是天神下臨人世檢校善惡的日子,或是三尸、竈神上奏天庭的日子,或是自己出生的時辰;在這些日子中修齋行道,較易有感應,功效也較大,所以道教法會常選這些時日來舉行。張道陵所選定的齋日、齋期,它有兩大特色:一方面和天神考校有關,一方面則和陰陽氣的盛衰,以及月亮的盈縮有關。乃是利用日、月運行時所施放的精氣,配合人體機能的運轉來修齋,以祈天神能削死籍刊生籍。有關張道陵《旨教經》齋期之建立,與中國曆法及陰陽生剋說之關係,本文將於後詳加討論。

    二、張道陵《旨教經》齋日源自周世,非出自佛教

    關於道教齋期日的來源,筆者以為源自周世,制定於張道陵《旨教經》,對東晉靈寶經建醮修齋有極大影響,近代研究六朝道教的學者,有人主張靈寶經期說出自張道陵,如王承文,也有人認為靈寶經齋期日出自佛教,如呂鵬志。

    其實齋期日和祭神有關,平常葷食,祭神表誠敬,才持齋。小乘佛教的僧侶,或托鉢乞食,或茹素苦行,皆無齋日祭神可說。再者佛教源自印度,印度的曆法,一月分黑白月,各十五日,和中國的農民曆算法截法不同,不可能出現每月十直齋的情形。至於學者或說齋法出自佛教的布薩,但布薩法極為簡單,以悔過為主,和中土的齋戒,以祭神修道,有完整科儀者相別。所以近世學者,有的人以為東晉靈寶派齋壇儀法及修行法門,深受佛教影響。這樣的說法,是倒因為果。佛教在發展過程中,以年代先後來說,由釋迦創教至西元一世紀末的小乘時代,是以力行為主,無薦拔或祈福科儀,也無齋日以祭神之說可言。西元二世紀後的大乘佛教,則深受中國哲理及道家道教思想、儀軌之影響,才形成了大乘佛教的科儀制度。大乘經典中有關天神考校及齋日齋期之說,都是小乘所無,而是中土譯經師所增,有的經典,可以比對流行於小乘國家的巴利文典籍和漢譯小乘經,就能看出端倪。今日的大乘已是中國佛教而非印度佛教,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序論》便認為:「中國佛學的根子在中國而不在印度。」這種情形,猶如唐代惠能所創立的禪學,已是中國禪而非印度禪。印度禪以定為主,重止觀雙運。中國禪則深受老莊思想影響,以悟道為說。

    筆者2013年3月1日至5日,應邀在馬來西亞演講及做田野調查,於3月2日晚上八時,在朋友的陪同下,訪問住在檳榔嶼小乘寺廟,來自斯里蘭卡的上座部僧王Rev.Dr.SumanaSiri(見附圖一),他畢業於倫敦劍橋大學,獲宗教學博士。筆者向他問及小乘人死後度亡科儀事。彼說小乘上座部無度人科儀,泰緬一帶小乘有科儀。僧侶在人死後,首先三次直接告訴死者及家屬,無常、苦、無我,泰國僧侶會以哀傷語調來敘述。接著說經,在說經過程中,說明父母子女是因緣業力,是有相對相應的職責義務,要榮耀家庭,不讓父母傷心,要修行等。父母與子女皆各有義務,父母對子女無嫉妒心,而有執著不捨之心,有的父母放不下孩子,反而會投胎轉世為其子女。人死後即立刻轉世,南傳不認為死者有四十九天中陰身,可能即刻往生,可能是七天,可能一月,可能是四十九天,一般七天較多。南傳不認為中陰身一定存在,也不一定不存在。但隨順中國人,也有七日為期,也有四十九天說。法師會在野地放一盞燈,任其熄滅,用以告誡死者家屬,生命易滅。並為眷屬誦一簡短經偈,大意為人命無常、苦、無我,念誦三遍,要人明白生死問題。要家屬把水注入瓶中,象徵生命如水滴,由此滴入另一水流中。同時提起在座者把個人在社會上的貢獻回向給死者,勸家屬佈施和尚袈裟,以為如此可為死者增加功德。但這些聽經、講經及佈施功德,都為生者所有,雖回向給死者,死者僅得少部分。小乘上座部無度人經典也無燈儀。近代上座部的僧人,為隨順西方習俗,則以英文歌曲來唱述死亡現象給生者及死者聽。

    以上是上座部僧王所說的大意。

    在我和斯里蘭卡上座部僧王Rev.Dr.SumanaSiri訪談後,大抵可以確知小乘並無如中國所行的科儀及誦經形式,中國大乘佛教所舉行的科儀,其實皆出自中國,和印度原始佛教無關,原始佛教較重視實修力行,無煩瑣的科儀可言。中國道教及佛教的科儀,都必須由中國來找源頭,而不是向印度另覓源頭。

    東晉道教齋期,源出張道陵《旨教經》,張氏《旨教經》所制定的齋期,則來自周世祭神齋戒說,所以齋日皆有神降以檢校善惡,另外也配合周世陰陽生剋說而行齋儀。

    貳、張道陵《旨教經》的內容及其齋期的建立

    東漢張道陵,本來姓名為張陵,後人以其創五斗米道,而稱為張道陵。張道陵撰有《旨教經》,也稱為《旨要妙經》、《指教經》。書曾見引於東晉靈寶派《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宿緣經》、唐.朱法滿《要修科儀戒律鈔》、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其中賈善翔《猶龍傳》所引文字較多,影響較大,文中所說太上老君傳授張天師歲六齋、月十齋的修齋之法,道經《洞玄靈寶太上六齋十直聖紀經》及唐佚名撰《齋戒錄》亦暗引其說。

    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卷五.度漢天師》第三、四、五頁云:

    「老君又授天師歲六齋、月十齋大法,皆披《靈寶五篇經》自然天書大字為《旨要妙經》一卷,令宣教天下,其要曰: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者,歲六齋也。上三天令天帝太一使者與三官,司察天下人之罪福,若能修此六大齋,令除十苦,得免厄會,朝拜太上,可得長生矣。月十齋者,月一日北斗下,八日北斗司殺下,十四日太一使者下,十五日天帝及三官俱下,十八日天一下,二十三日太一八神使者下,二十四日北辰下,二十八日下太一下,二十九日中太一下,三十日上太一下。自下、中、上三太一下日,皆及地水一切尊神俱下,周行天界,檢察善惡。又甲子日,太一簡閱神祇;庚申日,三尸言人罪過;本命日,計人功行。又八節日,有八神記人善惡。又有三元齋日者,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此三元日,天地水三官考校罪福,皆當沐浴齋戒,作元都大獻,祈恩謝過。又三會日,以正月七日名舉遷賞會,七月七日名慶生中會,十月十五日名建功大會。此三會日,三官考覈功過,受符籙、契令、經法者,宜依日齋戒,呈章賞會,以祈景福。又五臘日者,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十月一日名民歲臘,十二月臘日名王侯臘。此五臘日,常當祭祀先亡,薦福追念,名為孝子,得福無量。餘日名淫祀,有罪。通前三元,名為八解日,皆可設淨供求福焉。夫齋法要絶甘、肥、辛、薰、酒、色、陰、賊、嫉妬及一切惡事,唯宜燒香燃燈,誦經禮懺,願諸一切,悉免災厄,乃為齋矣。」(《正統道藏.洞神部.譜錄類.敬字號》,新文豐縮印本第三十冊二四三頁下至二四四頁下)

    以上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引張道陵《旨要妙經》(旨教經)的文字,說明年六齋、月十直、甲子、庚申、本命、八節、三元、三會、五臘為修齋行道之齋期,餘日都是淫祀,不僅無益,且有罪。而齋法須「絶甘、肥、辛、薰、酒、色、陰、賊、嫉妬及一切惡事,唯宜燒香燃燈,誦經禮懺」。張道陵《旨教經》的齋期文字,除明引於賈善翔《猶龍傳》外,又見暗引於道經《洞玄靈寶太上六齋十直聖紀經》及唐佚名撰《齋戒錄》。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