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秋玩月诗与道教信仰

中国社会科学网 朱红

2015-12-02 15:59:06

 

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的八月十五日夜,旅居长安的欧阳詹与他的乡人探访朋友,在朋友所寓永崇里的华阳观,写下了这段《玩月诗序》:

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贞元十二年,瓯闽君子陈可封游在秦,寓于永崇里华阳观。予与乡人安阳邵楚长、济南林蕴、颍川陈诩,亦旅长安。秋八月十五夜,诣陈之居,修厥玩事。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大寒,夏则蒸云大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壒不流,大空悠悠,婵娟裴回,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四君子悦而相谓曰:斯古人所以为玩也,既得古人所玩之意,宜袭古人所玩之事,作玩月诗云。[1](P3899)

从欧阳詹的诗序中可以看出,赏月习俗,原本没有固定于八月十五日,但“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太寒,夏则蒸云太热”,秋天是寒热宜人的季节,八月十五正当秋季中间,天高气爽,澄空望月,“虽他时之并照,何斯夕之为明?”[2](P36)他在诗序中举出了谢庄的《月赋》、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为例说明玩月是唐前已有之风。文中所谓“袭古人所玩之事”,其实也就是“作玩月诗”。

关于玩月,学者张泽咸在《唐代的节日》一文中指出鲍照的诗是他所知较早的中秋玩月作品。[3](P214)而在唐代,笔者以《全唐诗》作一统计,其中标明中秋或八月十五为题的诗作,有130余首(未计入其他诗中描写中秋月的诗作)。虽然在数量上中秋玩月诗不能与重阳诗作相提并论,但与立春等节日诗作相较而言已属多数了。这些大量的中秋赏月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即唐代的中秋,诗人以赏月为题进行吟咏是相当流行的。

不过,在对唐人中秋赏月诗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70多位作者(兹不一一列举),其主要生活年代大多在中唐及以后。在笔者搜集的唐人中秋玩月诗中,最早有李峤《中秋月二首》,[1](P729)其后杜甫,再而下刘禹锡、白居易等均为中唐时人,至于无可、齐己等则更晚。既然玩月是古已有之,为什么中秋之月没有被此前的唐代诗人所特别关注呢?这一现象,卜陈彝在《握兰轩随笔》中已提出了疑问:“中秋玩月不知起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而戎昱《登楼望月》、冷朝阳《与空上人宿华严寺对月》、陈羽觞《鉴湖望月》、张南史《和崔中丞望月》、武元衡《锦楼望月》,皆在中秋,然则玩月盛于中秋,其在开元以后乎?”[4](P1145)由此看来,唐玄宗与八月十五似乎有着特殊的关系。学者孙机在《中秋节·千秋镜·月宫镜》一文中也指出,中唐以降,八月十五对月赋诗的多得不胜列举,而开元以前的人们对此却仿佛无动于衷。[5](P33)确实如此。不过以八月五日玄宗生日来解释中秋节的兴起,笔者以为仍可商榷。

一、唐代八月十五日玩月与玄宗游月宫传说

玄宗与中秋的关系如何?我们在类书笔记中所能找到的唐人玩月的记载并不太多,《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有一则玄宗的遗事:

望月台: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后经禄山之兵,不复置焉,惟有基址而已。[6](P107)

这一条,是具有史实性质的。而在《太平广记》中,则记载了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宫的传说,卷22《罗公远》条云:

开元中,中秋望夜,时玄宗于宫中玩月。公远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拄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玄宗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色侵人,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衣,舞于广庭。[7](P120)

卷26《叶法善》条亦有中秋玄宗游月宫之传说:

尝因八月望夜,师与玄宗游月宫,聆月中天乐。问其曲名曰紫云曲。玄宗素晓音律,默记其声,归传其音,名之曰霓裳羽衣。[7](P141)

此二则关于玄宗游月宫的传说,前者原文注云:“出《神仙感遇传》及《仙史拾遗》、《逸史》等书。”后者出于薛用弱的《集异记》。而柳宗元《龙城录》①即载有《玄宗梦游广寒宫》,并指出其游月时间在开元六年。玄宗游月宫传说,见于多处史籍,王重民在对敦煌本《叶净能诗》的校记中说:“叶净能与唐明皇游月宫是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然在唐代已传说不一。《龙城录》《异闻录》谓为申天师,《唐逸史》谓为罗公远,《集异记》谓为叶法喜(按喜当作善),《明皇杂录》又作叶法静,后来就都集中到叶净能身上。”[8](P354)高国藩在《敦煌科幻故事〈唐玄宗游月宫〉及其流变》一文中对于玄宗游月宫的诸多记载逐一加以辨别说明。[9]他指出敦煌本《叶净能诗》是最早见到游月宫传说故事的最完整的记载,从其文中“玄宗”的称呼推断这一故事当产生于公元763年立庙号“玄宗”后不久即代宗时期。在《叶净能诗》中,关于唐玄宗于八月十五日游月宫的传说叙述如下:

八月十五日夜,皇帝与净能及随驾侍从,于高处玩月,皇帝谓净能曰:“月中之事,其可恻(测)焉?”净能奏曰:“臣说亦恐无益,臣愿将陛下往至月宫游看可否?”皇帝曰:“何以得往?”净能奏曰:“陛下自行不得,与臣同往,其何难哉!”皇帝大悦龙颜。皇帝曰:“可将侍从同行?”净能奏曰:“剑南看灯,凡人之处;月宫上界,不同人间。缘陛下有仙分,其可暂往。”皇帝又曰:“复着何色衣服?”净能奏曰:“可着白锦绵衣。”皇帝曰:“因何着白锦绵衣?”净能[奏曰]:“缘彼是水晶楼殿,寒气凌人。”皇帝装束便行。净能作法,须臾便到月宫内。观看楼殿台阁,与世人不同;门窗[户]牖,全珠[殊]异世。皇帝心看楼殿,及入重门,又见楼处宫合,直到大殿,皆用水精瑠璃玛瑙,莫恻(测)涯际。以水精为窗牖,以水精为楼台。又见数个美人,身着三殊(铢)之衣,手中皆擎水精之盘,盘中有器,尽是水精七宝合成。皇帝见皆存礼度。净能引皇帝直至娑罗树边看树,皇帝见其树,高下莫恻(测)其涯,枝条直赴(覆)三千大千世界。其叶颜色,不异白银,花如同云色。皇帝树下徐行之次,踦躇暂立,冷气凌人,雪凝伤骨。皇帝谓净能曰:“寒气甚冷,朕欲归宫。”净能奏曰:“与陛下相随游戏,甚是仙华,不亚下方,陛下不用匆匆,且从容玩月观看,然乃却回,岂不善矣!”皇帝倚树,转觉凝寒,再问净能:“朕今忍寒不得,愿且却归。若更须臾,恐将不可。”净能再问(闻)帝说,不觉哂然。便乃作法,须臾却到长安。[8](P339)

在下文中玄宗对叶净能称呼其为天师,并请求“示朕道法”及群臣贺曰“若道教通神,符箓绝妙,天下无过叶天师”等种种说法表明,这则玄宗游月传说与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其时间来看,这一故事在中唐时已流传广泛。受此一游月宫传说的影响,玄宗朝之后开始出现较多的中秋玩月诗,它与玄宗时道教之盛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道教兴盛于唐玄宗时期,而唐玄宗大规模地崇奉道教,则始于开元末天宝初。玄宗早年对于神仙方术并不轻信,开元十三年(725)四月,“上与中书门下及礼官学士宴于集仙殿,上曰:‘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取。贤者济理之具,朕今与卿曹合宴,宜更名曰集贤殿。’”[10](P6764)可是这种对神仙之说的怀疑态度随着玄宗本人的年岁渐高、精力日衰而渐渐消失。他的崇道活动,开始基于长生不老的欲望而展开。在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唐玄宗晚年追求长生不老的诸多行为,“玄宗御极多年,尚长生轻举之术。于大同殿立真仙之像,每中夜夙兴,焚香顶礼。天下名山,令道士、中官合錬醮祭,相继于路。投龙奠玉,造精舍,采药饵,真诀仙踪,滋于岁月。”[11](P934)因而,唐玄宗的身体力行,对于道教在当时的兴盛颇有促进之功。而月作为太阴之精,似乎已成了道教神仙之境的一个代表。玄宗游月宫的传说,即是这种对神仙之境向往的产物,这应当是中唐玩月诗兴起的一个故事背景。

二、唐代中秋玩月诗诗境与道教影响

事实上,月景很早就进入了中国文学创作的视野,在《诗经》中,我们在《陈风·月出》中就可以找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诗句,《古诗十九首》中亦有《明月皎夜光》。正如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序》中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12](P47)春风秋景成为诗人文士所吟咏的对象,正是基于对自然和自身的关注。这种把对自然的感受,与作者内心的感情结合起来,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一个突出现象。在当时的诗文中,明月是一个普遍的题材。以三曹为例:“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七哀诗》)“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从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曹丕《杂诗》)如此种种,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描写明月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整个意境的清冷甚至悲凉。这种意境为唐代的诗人所继承,成为赏月诗的一种模式。

正如诗人刘禹锡在《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中所描写的那样,“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軿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道教的影响,可以在唐代八月十五玩月诗中一见端睨。如果对唐代的中秋诗作一个主题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以下几个主要内容:其一,对月夜景色的状摹;其二,对当时事件的记述抒情,如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八月十五只是纪时而已,不是作为特殊节日;其三,由明月普照而生发出的旅愁闺怨,这是传统题材;其四,月宫中的兔、蟾蜍、蛤蚌、姮娥,以及新增的吴刚。[13](P9)这些神话事物出于《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酉阳杂俎》等书,至唐代,各种神话被兼收并蓄,诗人也将对月宫仙境的遐想写入诗中。当然,一首唐诗往往会将几个内容揉合在一起,或各有侧重,但总的说来,诗境是清冷的。这种诗境除了用以抒情之外,更衬托出了一种不同于人间的别样氛围,而这正是道教神仙传说里所渲染的。譬如,《三水小牍》云:

咸通辛卯岁……去岁中秋,自朔霖霪,至于望夕。玄真谓同门生曰:堪惜良宵,而值苦雨。语顷,赵君忽命侍童曰:可备酒果。遂遍召诸生,谓曰:能升天柱峰玩月否?诸生虽唯应而窃议,以为浓阴駃雨如斯,若果行,将有垫巾角、折屐齿之事。少顷,赵君曳杖而出,诸生景从。既辟荆扉,而长天廓清,皓月如昼,扪萝援筱,及峰之巅。赵君处玄豹之茵,诸生藉芳草列侍。俄举卮酒,咏郭景纯游仙诗数篇。诸生有清啸者,步虚者,鼓琴者,以至寒蟾隐于远岑,方归山舍。既各就榻,而凄风飞雨宛然。众方服其奇致。[14](P87-88)

中秋玩月的那种虚空之境、月宫神仙的不老传说,与道教的思想开始融合,因此,原本作为诗歌传统题材之一的赏月,则由于道教思潮的促使,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因而中秋玩月诗在唐代玄宗朝之后开始大量兴起,也就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在不少的八月十五的诗文作品中,道观甚至作为赏月的场所,被直接提及,如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人道中秋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1](P4830)又如,欧阳詹的那篇玩月序就作于长安永崇里的华阳观,这些亦能反映道教文化对于唐代八月十五玩月诗的影响。在唐人所作的中秋诗中,前代的清冷之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那种澄明虚空的月色流光、思妇闺怨、孤客乡愁融为一体,依然是中秋作品所描写的主要内容,即便是与人同赏(如同写锦楼望月诗的武元衡、王良会、柳公绰、张正一、徐放和崔备诸人),其诗高下不论,却都写得很平和,如“愿以清光末,年年许从游”、“朱槛叨陪赏,尤宜清漏长”之类。在武元衡、崔备、裴度、柳公绰、卢放和卢士玫诸人所作《中秋夜听歌联句》中,即使是歌弦管乐,在唐代诗人的笔下依然不脱思怨之音:

此夕来奔月,何时去上天。云鬟方自照,玉腕更呈鲜。燕婉人间意,飘飖物外缘。诗裁明月扇,歌索想夫怜。暗染荀香久,长随楚梦偏。会当来彩凤,髣髴逐神仙。[1](P8892)而同样是中秋赏月,在宋代诗人所作中,除了传统的意境之外,我们会看到出现了这样的诗句,如梅尧臣《和永叔中秋夜会不见月酬王舍人》曰:主人待月敞南楼,淮雨西来斗变秋。自有婵娟待宾客,不须迢递望刀头。池鱼暗听歌声跃,莲蒂明传酒令优。更爱西园旧词客,共将诗兴压曹刘。[15](P329-330)

又如范仲淹《依韵酬叶道卿中秋以月》中云:“处处楼台竞歌宴,的能爱月几人同?”①我们从中不难想象那些笙歌艳舞、觥筹交错的场面,这种况味与唐代中秋诗中的清冷意味大有不同。

人们在议论唐宋二朝的文化时,常常会将二者对比,一般认为宋代文人忌俗尚雅,而唐代则以风骨见长,那么,为什么在中秋赏月这同一个题材上反而会出现诗境清冷与热闹的唐宋差异呢?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唐代中秋玩月诗与道教信仰

    中国社会科学网 朱红

    2015-12-02 15:59:06

    |
    唐代中秋玩月诗与道教信仰
    |

     

    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的八月十五日夜,旅居长安的欧阳詹与他的乡人探访朋友,在朋友所寓永崇里的华阳观,写下了这段《玩月诗序》:

    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贞元十二年,瓯闽君子陈可封游在秦,寓于永崇里华阳观。予与乡人安阳邵楚长、济南林蕴、颍川陈诩,亦旅长安。秋八月十五夜,诣陈之居,修厥玩事。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大寒,夏则蒸云大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壒不流,大空悠悠,婵娟裴回,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四君子悦而相谓曰:斯古人所以为玩也,既得古人所玩之意,宜袭古人所玩之事,作玩月诗云。[1](P3899)

    从欧阳詹的诗序中可以看出,赏月习俗,原本没有固定于八月十五日,但“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太寒,夏则蒸云太热”,秋天是寒热宜人的季节,八月十五正当秋季中间,天高气爽,澄空望月,“虽他时之并照,何斯夕之为明?”[2](P36)他在诗序中举出了谢庄的《月赋》、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为例说明玩月是唐前已有之风。文中所谓“袭古人所玩之事”,其实也就是“作玩月诗”。

    关于玩月,学者张泽咸在《唐代的节日》一文中指出鲍照的诗是他所知较早的中秋玩月作品。[3](P214)而在唐代,笔者以《全唐诗》作一统计,其中标明中秋或八月十五为题的诗作,有130余首(未计入其他诗中描写中秋月的诗作)。虽然在数量上中秋玩月诗不能与重阳诗作相提并论,但与立春等节日诗作相较而言已属多数了。这些大量的中秋赏月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即唐代的中秋,诗人以赏月为题进行吟咏是相当流行的。

    不过,在对唐人中秋赏月诗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70多位作者(兹不一一列举),其主要生活年代大多在中唐及以后。在笔者搜集的唐人中秋玩月诗中,最早有李峤《中秋月二首》,[1](P729)其后杜甫,再而下刘禹锡、白居易等均为中唐时人,至于无可、齐己等则更晚。既然玩月是古已有之,为什么中秋之月没有被此前的唐代诗人所特别关注呢?这一现象,卜陈彝在《握兰轩随笔》中已提出了疑问:“中秋玩月不知起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而戎昱《登楼望月》、冷朝阳《与空上人宿华严寺对月》、陈羽觞《鉴湖望月》、张南史《和崔中丞望月》、武元衡《锦楼望月》,皆在中秋,然则玩月盛于中秋,其在开元以后乎?”[4](P1145)由此看来,唐玄宗与八月十五似乎有着特殊的关系。学者孙机在《中秋节·千秋镜·月宫镜》一文中也指出,中唐以降,八月十五对月赋诗的多得不胜列举,而开元以前的人们对此却仿佛无动于衷。[5](P33)确实如此。不过以八月五日玄宗生日来解释中秋节的兴起,笔者以为仍可商榷。

    一、唐代八月十五日玩月与玄宗游月宫传说

    玄宗与中秋的关系如何?我们在类书笔记中所能找到的唐人玩月的记载并不太多,《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有一则玄宗的遗事:

    望月台: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后经禄山之兵,不复置焉,惟有基址而已。[6](P107)

    这一条,是具有史实性质的。而在《太平广记》中,则记载了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宫的传说,卷22《罗公远》条云:

    开元中,中秋望夜,时玄宗于宫中玩月。公远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拄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玄宗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色侵人,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衣,舞于广庭。[7](P120)

    卷26《叶法善》条亦有中秋玄宗游月宫之传说:

    尝因八月望夜,师与玄宗游月宫,聆月中天乐。问其曲名曰紫云曲。玄宗素晓音律,默记其声,归传其音,名之曰霓裳羽衣。[7](P141)

    此二则关于玄宗游月宫的传说,前者原文注云:“出《神仙感遇传》及《仙史拾遗》、《逸史》等书。”后者出于薛用弱的《集异记》。而柳宗元《龙城录》①即载有《玄宗梦游广寒宫》,并指出其游月时间在开元六年。玄宗游月宫传说,见于多处史籍,王重民在对敦煌本《叶净能诗》的校记中说:“叶净能与唐明皇游月宫是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然在唐代已传说不一。《龙城录》《异闻录》谓为申天师,《唐逸史》谓为罗公远,《集异记》谓为叶法喜(按喜当作善),《明皇杂录》又作叶法静,后来就都集中到叶净能身上。”[8](P354)高国藩在《敦煌科幻故事〈唐玄宗游月宫〉及其流变》一文中对于玄宗游月宫的诸多记载逐一加以辨别说明。[9]他指出敦煌本《叶净能诗》是最早见到游月宫传说故事的最完整的记载,从其文中“玄宗”的称呼推断这一故事当产生于公元763年立庙号“玄宗”后不久即代宗时期。在《叶净能诗》中,关于唐玄宗于八月十五日游月宫的传说叙述如下:

    八月十五日夜,皇帝与净能及随驾侍从,于高处玩月,皇帝谓净能曰:“月中之事,其可恻(测)焉?”净能奏曰:“臣说亦恐无益,臣愿将陛下往至月宫游看可否?”皇帝曰:“何以得往?”净能奏曰:“陛下自行不得,与臣同往,其何难哉!”皇帝大悦龙颜。皇帝曰:“可将侍从同行?”净能奏曰:“剑南看灯,凡人之处;月宫上界,不同人间。缘陛下有仙分,其可暂往。”皇帝又曰:“复着何色衣服?”净能奏曰:“可着白锦绵衣。”皇帝曰:“因何着白锦绵衣?”净能[奏曰]:“缘彼是水晶楼殿,寒气凌人。”皇帝装束便行。净能作法,须臾便到月宫内。观看楼殿台阁,与世人不同;门窗[户]牖,全珠[殊]异世。皇帝心看楼殿,及入重门,又见楼处宫合,直到大殿,皆用水精瑠璃玛瑙,莫恻(测)涯际。以水精为窗牖,以水精为楼台。又见数个美人,身着三殊(铢)之衣,手中皆擎水精之盘,盘中有器,尽是水精七宝合成。皇帝见皆存礼度。净能引皇帝直至娑罗树边看树,皇帝见其树,高下莫恻(测)其涯,枝条直赴(覆)三千大千世界。其叶颜色,不异白银,花如同云色。皇帝树下徐行之次,踦躇暂立,冷气凌人,雪凝伤骨。皇帝谓净能曰:“寒气甚冷,朕欲归宫。”净能奏曰:“与陛下相随游戏,甚是仙华,不亚下方,陛下不用匆匆,且从容玩月观看,然乃却回,岂不善矣!”皇帝倚树,转觉凝寒,再问净能:“朕今忍寒不得,愿且却归。若更须臾,恐将不可。”净能再问(闻)帝说,不觉哂然。便乃作法,须臾却到长安。[8](P339)

    在下文中玄宗对叶净能称呼其为天师,并请求“示朕道法”及群臣贺曰“若道教通神,符箓绝妙,天下无过叶天师”等种种说法表明,这则玄宗游月传说与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其时间来看,这一故事在中唐时已流传广泛。受此一游月宫传说的影响,玄宗朝之后开始出现较多的中秋玩月诗,它与玄宗时道教之盛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道教兴盛于唐玄宗时期,而唐玄宗大规模地崇奉道教,则始于开元末天宝初。玄宗早年对于神仙方术并不轻信,开元十三年(725)四月,“上与中书门下及礼官学士宴于集仙殿,上曰:‘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取。贤者济理之具,朕今与卿曹合宴,宜更名曰集贤殿。’”[10](P6764)可是这种对神仙之说的怀疑态度随着玄宗本人的年岁渐高、精力日衰而渐渐消失。他的崇道活动,开始基于长生不老的欲望而展开。在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唐玄宗晚年追求长生不老的诸多行为,“玄宗御极多年,尚长生轻举之术。于大同殿立真仙之像,每中夜夙兴,焚香顶礼。天下名山,令道士、中官合錬醮祭,相继于路。投龙奠玉,造精舍,采药饵,真诀仙踪,滋于岁月。”[11](P934)因而,唐玄宗的身体力行,对于道教在当时的兴盛颇有促进之功。而月作为太阴之精,似乎已成了道教神仙之境的一个代表。玄宗游月宫的传说,即是这种对神仙之境向往的产物,这应当是中唐玩月诗兴起的一个故事背景。

    二、唐代中秋玩月诗诗境与道教影响

    事实上,月景很早就进入了中国文学创作的视野,在《诗经》中,我们在《陈风·月出》中就可以找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诗句,《古诗十九首》中亦有《明月皎夜光》。正如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序》中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12](P47)春风秋景成为诗人文士所吟咏的对象,正是基于对自然和自身的关注。这种把对自然的感受,与作者内心的感情结合起来,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一个突出现象。在当时的诗文中,明月是一个普遍的题材。以三曹为例:“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七哀诗》)“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从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曹丕《杂诗》)如此种种,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描写明月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整个意境的清冷甚至悲凉。这种意境为唐代的诗人所继承,成为赏月诗的一种模式。

    正如诗人刘禹锡在《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中所描写的那样,“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軿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道教的影响,可以在唐代八月十五玩月诗中一见端睨。如果对唐代的中秋诗作一个主题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以下几个主要内容:其一,对月夜景色的状摹;其二,对当时事件的记述抒情,如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八月十五只是纪时而已,不是作为特殊节日;其三,由明月普照而生发出的旅愁闺怨,这是传统题材;其四,月宫中的兔、蟾蜍、蛤蚌、姮娥,以及新增的吴刚。[13](P9)这些神话事物出于《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酉阳杂俎》等书,至唐代,各种神话被兼收并蓄,诗人也将对月宫仙境的遐想写入诗中。当然,一首唐诗往往会将几个内容揉合在一起,或各有侧重,但总的说来,诗境是清冷的。这种诗境除了用以抒情之外,更衬托出了一种不同于人间的别样氛围,而这正是道教神仙传说里所渲染的。譬如,《三水小牍》云:

    咸通辛卯岁……去岁中秋,自朔霖霪,至于望夕。玄真谓同门生曰:堪惜良宵,而值苦雨。语顷,赵君忽命侍童曰:可备酒果。遂遍召诸生,谓曰:能升天柱峰玩月否?诸生虽唯应而窃议,以为浓阴駃雨如斯,若果行,将有垫巾角、折屐齿之事。少顷,赵君曳杖而出,诸生景从。既辟荆扉,而长天廓清,皓月如昼,扪萝援筱,及峰之巅。赵君处玄豹之茵,诸生藉芳草列侍。俄举卮酒,咏郭景纯游仙诗数篇。诸生有清啸者,步虚者,鼓琴者,以至寒蟾隐于远岑,方归山舍。既各就榻,而凄风飞雨宛然。众方服其奇致。[14](P87-88)

    中秋玩月的那种虚空之境、月宫神仙的不老传说,与道教的思想开始融合,因此,原本作为诗歌传统题材之一的赏月,则由于道教思潮的促使,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因而中秋玩月诗在唐代玄宗朝之后开始大量兴起,也就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在不少的八月十五的诗文作品中,道观甚至作为赏月的场所,被直接提及,如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人道中秋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1](P4830)又如,欧阳詹的那篇玩月序就作于长安永崇里的华阳观,这些亦能反映道教文化对于唐代八月十五玩月诗的影响。在唐人所作的中秋诗中,前代的清冷之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那种澄明虚空的月色流光、思妇闺怨、孤客乡愁融为一体,依然是中秋作品所描写的主要内容,即便是与人同赏(如同写锦楼望月诗的武元衡、王良会、柳公绰、张正一、徐放和崔备诸人),其诗高下不论,却都写得很平和,如“愿以清光末,年年许从游”、“朱槛叨陪赏,尤宜清漏长”之类。在武元衡、崔备、裴度、柳公绰、卢放和卢士玫诸人所作《中秋夜听歌联句》中,即使是歌弦管乐,在唐代诗人的笔下依然不脱思怨之音:

    此夕来奔月,何时去上天。云鬟方自照,玉腕更呈鲜。燕婉人间意,飘飖物外缘。诗裁明月扇,歌索想夫怜。暗染荀香久,长随楚梦偏。会当来彩凤,髣髴逐神仙。[1](P8892)而同样是中秋赏月,在宋代诗人所作中,除了传统的意境之外,我们会看到出现了这样的诗句,如梅尧臣《和永叔中秋夜会不见月酬王舍人》曰:主人待月敞南楼,淮雨西来斗变秋。自有婵娟待宾客,不须迢递望刀头。池鱼暗听歌声跃,莲蒂明传酒令优。更爱西园旧词客,共将诗兴压曹刘。[15](P329-330)

    又如范仲淹《依韵酬叶道卿中秋以月》中云:“处处楼台竞歌宴,的能爱月几人同?”①我们从中不难想象那些笙歌艳舞、觥筹交错的场面,这种况味与唐代中秋诗中的清冷意味大有不同。

    人们在议论唐宋二朝的文化时,常常会将二者对比,一般认为宋代文人忌俗尚雅,而唐代则以风骨见长,那么,为什么在中秋赏月这同一个题材上反而会出现诗境清冷与热闹的唐宋差异呢?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