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家思想看若望福音基督论(2)

博客 黄克镳神父

2011-02-05 15:49:27

2. 从道家圣人看若望福音的基督

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了若望序言的圣言与老子道的异同,讨论的重点在于圣言与道的宇宙性意义。老子虽然探讨道的形上意义及其对宇宙的关係,但他主要关心的仍是道对于人生的意义,包括个人及社会层面。老子格外以「德」的观念表明道对人生的意义,德是一物所得于道而成为其本性者;在人来说,人由于「得道」、「体道」而成为「圣人」,为此圣人可视为道的化身或道的反映。在这第二部分,本文将描绘道家圣人的轮廓,然后以这圣人的素描与若望福音的基督对照。道家圣人的基本特性,如与道同体、归根复命、自然无为、柔弱不争等特点,也呈现在若望福音的基督身上;在比较时笔者也会指出基督与道家圣人主要不同的地方。

2.1道家圣人──道的化身

道家「圣人」也称为「真人」或「至人」,与儒家圣人不同,后者是道德型人物,主要在于修养仁义道德;道家圣人的特徵却在于反朴归真、与道合一。老子一般以圣人为一国之君,或理想的统治者;但他也相信众人皆可能成为圣人。

与道同体

圣人的基本特色是善于观察道透过宇宙运作所表现的规律,并悉心遵循。这思想格外见于《道德经》廿五章下半部: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7

「道法自然」不是说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若然,该是域中有五大了。「自然」乃是道的基本特性,天地的无不覆载,反映了道的无不生成;而道生万物是无目的,无私心的,一切顺任自然。圣人便是留心观察天地的运作,从中发现道的法则,并尽心遵从。

老子指示人必须通过法地、法天,才能法道,但这取法的意思不该仅限于外在或伦理行为的层面;老子所说的「法道」更包含「存有」(ontological)的意义,这种意义可从「抱一」、「得一」等词语看到。老子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廿二章)。48「一」是道的别名,「抱一」即「抱道」;圣人若能「抱道」,意即与道合一,便能成为天下的表率。老子又有「得一」之说,并列举各种事物由于「得一」而达成其本性: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卅九章)49

「得一」正好解释「德」的意义,「德」是一物得于道而达成其本性者。因此,天、地、神、谷、万物之所以能清、宁、灵、盈、生,各成其本性,是由于「得一」;侯王或圣人之所以能为天下之正长,亦是由于得道之故。「德者道之舍」,「得一」表示享有道的「寓居」之意。

老子又说:「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道德经》廿三章)。50 王弼注释说:道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故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不言为教……与道同体,故曰「同于道」。51

照王弼的意思,「同于道」不但指与道的规律配合,更包含与道合一,与道同体的存有意义。因此,透过「抱一」、「得一」、「同于道」等描述,老子的「圣人」可视为道的化身:圣人与道同体,在生活行事中表现道。

 
归根复命

为了「从事于道」,以及达致与道合一的境界,圣人必须观察道藉着天地运行所表现的规律,以便在生活中法道。《道德经》十六章提出「静观」的方法,这章对于了解圣人之道格外重要,前面已部分引述,现把全章载于下: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本章虽然没有明言圣人,但末段「知常客……没身不殆」,描述圣人的特性,52 这特性尤其在于「知常」,「常」表示道在万物运动变化中所表现的不变规律;圣人为了要法道,便须认识道运行的常轨。为了达到「知常」,老子首先提出「致虚」、「守静」的修养工夫,务使心灵清淨空明,然后能观照万物。53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复」即「反复」或「反本」,是万物活动的共同法则。王弼注曰:「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54 修道之人其心灵所呈现的智慧,主要在于观照万物活动的共同法则──「复」;万物出有入无,既本始于道体之无,亦复归于道体之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根」有两种意义,可以解作「本性」:「归根者,反本心之虚静也」。55「根」也可以解作万物的本源,即是道;56「归根」即复归于道体的虚无寂静。以上两种解释皆可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的「命」也有两种意义,河上公把「复命」解作「复还性命」;以下是他对归根复命的注释:「言万物无不枯落,各复返其根而更生也……言安静者是为复还性命,使不死也。」57 但这「复命」的「命」也有「天命」或「使命」的意思,58 王淮桉:「而万物之复归于道体(虚无)之活动,是乃完成道(自然造化)所赋予之使命。」59 我们也可以把「生命」和「天命」两种意思综合起来:当万物反本归根,回到道的虚静时,一面达到生存的归宿,完成道赋予的使命;一面也开始新的生命,即以个体的生命回归并融入自然的大生命中,如此生生不息。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常」指自然之常道,亦即道在天地运行的常轨。归根复命是万物普遍而共同遵守的法则;万物由道而生,亦复归于道。圣人便是藉着观照万物而真正了解事物发展的必然之理。「明」是悟,或智慧;有此智慧便能一切顺乎自然,而不会妄求妄执。

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观念,「自然」的观念表示事物本身具有潜在性及可能性,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状去发展,不必加上外界的力量去制约它。老子说:「人法地……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的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作。「自然」一词即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而「无为」的观念就是指顺其自然而不强作妄为的意思。因此,无为可说是自然的写状,自然与无为这两个名词是二而一的。60

老子以「无」作为道的本体,「无为」便是道运作的法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卅七章)。这裡「无为」是道之作用的属性,「无不为」是道之作用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为」,即是说不强作妄为就没有什麽事情做不成的。或如冯友兰指出:就其生万物说,道是「无不为」,就其无目的、无意识说,道是「无为」。61

无为既是道的特徵,也该是圣人的标志。无为并不表示什麽都不做,却表示静心观察道在万物运动变化中的轨迹,尊重每一事物受自道的特性及其发展程序,一切顺应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干预。老子提倡无为格外是为了针对统治者的有为,所谓「有为」是指统治者强作妄为,以致弄得民不聊生。老子说:「民之飢,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飢;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道德经》七十五章)。为此老子呼吁为政者要实施无为之治:「是以圣人之治……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三章)。这无为之治主要在于以身作则: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五十七章)

上述「好静」、「无事」、「无欲」都是「无为」的内涵;「无欲」并不表示继绝一切欲望,却表示清心寡欲,澹泊有节的作风。

《道德经》第二章描述圣人无为的基本态度: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62

第十章也讨论圣人的无为,并作类似的描述:「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63「不有」、「不恃」、「不宰」含义都是相通的,即要消解一己的佔有欲,达到「无私」或「无我」的境界;这是无为的要旨。令人惊奇的是,老子在别处重複使用这段有关无为的写照,但把它贴合于道本身:「故道生之,德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五十一章)。虽然有些学者怀疑第十章的文字是本章错简重出,应予以删除;但也有认为这两处的重複描述是有其用意的,64 这表示老子心目中,圣人是道的化身:圣人由于得道、抱道,及与道合一,因而在生活行事中反映道自然无为的特性。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又提出与自然无为相关连的,道的另外两种特性:「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四十章)。这裡先看「反者道之动」。老子的「反」字有两种用法:一作反,事物向相反方向运动;一作返,指事物返复循环的运动。65 老子把这两种意义融贯起来,如张岱年解释说:

事物由无有而发生,既发生乃渐充盈,进展以致于极盛,乃衰萎堕退而终于消亡;而终则有始,又有新事物发生。66

「反」的规律出现于自然界,道往往以有馀补不足,保持平均调和的状态:「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道德经》七十七章)。这「反」的规律也应用于祸福的交替:「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五十八章)。

自然现象依从「反」的法则,圣人深明此理,为此在生活中採取退隐及处下不争的途径,郄往往反而受到显扬;这并不表示老子教人欺诈的手段,却是描述事实的真相: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廿二章)

老子也指出,圣人由于没有自私心,因而能达成自己的理想:「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七章)。

「弱者道之用」的意思其实已包含在「反者道之动」一句内,是一种具体的运用。弱的反面是强,一般人都爱好刚强胜于柔弱,却不知道刚强潜伏着的危险性: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道德经》七十六章)

老子柔弱的主张,主要是针对逞强的作为而提出的;逞强者刚愎自用,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是构成各种纷争的原因。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道德经》卅六章),但他所推崇的柔弱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能的意思,却表示坚韧不克的性格,及自我控制的能力。67 老子以水为例,说明「柔之胜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德经》七十八章)。老子喜欢以水为喻,因为柔弱的水还具有居下不争,及利物的特性。

2.2若望福音的基督与道家圣人

若望福音序言带来了新约启示的高峰:「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若1:14)。这启示超越了斐洛的希腊化犹太思想,完成了旧约智慧文学将智慧或圣言位格化的过程。若望序言宣认圣言从永恆便享有独立的位格,是父的独生子,藉着降生成了历史中的具体人物;圣言的主要任务是藉着创造及降生奥蹟启示天主。

在《道德经》也可以找到道降生成人的观念吗?老子描述的圣人可以称为「道的化身」,圣人得道、抱道、与道同体,在生活行事中反映道的特性;日后道教更以老子本人为道的「降生」,尊奉为神明。68 就可以说,道家圣人(道的化身)与圣言降生成人的基督,颇有相似的地方,可以互相对照。本文这部分将从道家圣人的角度讨论基督的复归与无为,柔弱胜刚强,以及基督与父同体的深刻经验;讨论时会同时指出基督与道家圣人相同及相异之处。

复归与无为

归根复命,自然无为,这些是道家圣人的主要特点。无为表示不随一己的私见,不强作妄为,却顺乎自然,遵从道赋予万物的共同法则;这法则在于归根复命,复归于道,为此无为与复归是连在一起的。这两种特点在基督身上格外显着,基督生平的基本心态在于捨弃自己的私意,悉心随从父的旨意,不断回归天父;这便是基督的无为与复归。

若望福音序言最后一节说:

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只有那在父怀裡的独生者,身为天主的,他给我们详述了。(若1:18)圣经学者波泰里(Ignace de la Potterie)指出,「在父怀裡」的希腊原文“eis ton kolpon tou patros”含有动态意义,应译作「向着父怀」。同样,序言第一节说圣言「与天主同在」,原文是“pros ton theon”,也含有动态意义,应译作「向着天主」。69 如此,序言首尾呼应,清晰地把序言划分出来。这两句经文的意思是说,如同圣言从永恆便是在爱的对话中面向着父,在降生后,那在世生活的耶稣也藉着对父的服从与交付,不断归向父怀,这样启示了永恆中圣言与父的密切关係。70

由此看来,若望序言的最后一节不但是序言的结语,也表达了全部福音的主题。若望十三章开始最后晚餐的叙述时,也明显地提出这回归天父的主题:

在逾越节庆日前,耶稣知道他离此世归父的时辰已到……也知道自己是从天主来的,又要往天主那裡去。(若13:1-3)71

在耶稣心灵的深处蕴藏着这种由父而来,又要回到父那裡去的意识;祂与父的密切联繫便是基于父是祂的根源与归宿的深刻意识。若望福音描述的基督「自我意识」,很可能受了圣史在基督复活的光照下所作神学反省的影嚮;但基督生前享有基本的自我意识,这是无可否认的。拉内(Karl Rahner)依据圣多玛斯的思想,认为「存有」(being)包含了内在的光明,即对其本身的意识;因此,圣言成了血肉的事实,以及对这事实的意识,是同一降生奥蹟包含的不同两面。72 但拉内也指出基督的自我意识,如常人一般,也有其从隐含达至明显层面的发展过程。73

基督视祂的在世生活为父的派遣,祂称父为「派遣我来者」,而自称为「被父派遣者」。74 基督被派遣是为了完成父委託的使命,这使命的高潮称为祂的「时刻」(hora);75这「时刻」包括基督要通过死亡与复活,从这世界回到父那裡去的逾越奥蹟。耶稣声明自己便是为了这「时刻」而到这世界上来(若12:27)。若望福音的基督不慬在祂生命的最后阶段,才显示对自己的根源与归宿的意识;在祂的传道生活中,尤其与犹太人争辩时,耶稣一再提出祂与父独一无二的密切关係,这成了祂与犹太人辩论的主题(参:若7:28-29; 8:23; 10:36)。

耶稣这种由父而来,又要回到父那裡去的深刻意识,与道家复归的思想非常配合,圣人致虚守静,观察万物的运作,体验自己和万物都是由道生成,又要返归于道。老子称万物的复归为道的常轨,而圣人便是具有「知常」的智慧;基督回归天父的趋向正反映了这种智慧,但圣言既是父的「独生者」,因此,基督对于自己的根源──父,也有独特的深刻体验。

由于父是祂的根源与归宿,耶稣表露了对父的完全服属,这可由以下言论看到:「子不能由自己作什麽,他看见父作什麽,才能作什麽;凡父所作的,子也照样作」(若5:19)。子不但作父託付的工程(若5:36),也传授父的教训(若7:16);他所讲论的,都是依照他由父听来的(若8:26-28)。耶稣的生平可以综合于下面这句话:「我从天降下,不是为执行我的旨意,而是为执行派遣我来者的旨意」(若6:38)。耶稣在说话行事中不断忘却自己,而专注于天父的这种态度,与道家圣人的无为相似;无为格外表现于圣人的「无私」或「无我」,不求满足一己的欲望,只知一心「体道」、「应道」。

但耶稣与道家圣人之间也有重要不同的地方,按照老子的看法:「人法地……道法自然」;圣人观察万物,体认道透过天地万物的运作所表现的法则,而予以遵从。耶稣却体察父在救恩史中所表达对于世界的救恩计划,并作出回应。表面看来,父的救恩计划是「有为」的表现,与道的无为互相抵触。但道的自然无为并不表示世界是没有目标和规律的,却是说这目标和规律不是外来,而是内在于事物本身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道的法则已成了事物的本性。天主的救思意愿与此相似,天主既是人类和万物的根源,祂也愿意万物归根返源,回到祂那裡,参与祂丰满及永恆的生命;因此,天主的救恩意愿正好反映万物归根复命的本性,是合乎自然无为的。

柔弱胜刚强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圣人取法于道的另外两个特点;这「相反相成」及「柔弱不争」的特点可以由若望福音的一个特殊名词合併起来──「光荣」(doxa)。希腊文的doxa是希伯来文kabod的译文,在旧约中「上主的荣耀」表示天主临在可见的显示,天主特别藉着祂大能的作为把自己显示出来,这是若望福音使用「光荣」一词的背景。76 若望福音有关耶稣受光荣的言论与祂的「时刻」是连在一起的(若12:23,28; 13:32; 17:1);布朗指出,耶稣的「时刻」包括了祂的苦难、死亡、和复活,为此耶稣受光荣也遍及这全部时刻。77

为了表明耶稣在十字架上受光荣的思想,若望用了以下希腊文动词:hypsothenai;这动词有双重意义:即「被举起」及「受举扬」(若3:14; 8:28; 12:32)。按照若望神学思想,十字架代表耶稣受举扬和受光荣的时刻;透过十字架这标记,谦抑与举扬,屈辱与光荣,死亡与复活等对立观念都被连贯起来,成了「相反相成」的。

除了表现「相反相成」的特点外,十字架的光荣胜利也是「柔弱胜刚强」的标记。被高举于十字架上是一种极度屈辱的「举扬」,是那被称为「犹太人的君王」的戏弄式登基礼。在十字架上耶稣被视为软弱无能的,但如同道家圣人一般,这表面上的软弱无能却包含了无比坚强的韧力,正是「柔弱胜刚强」的例証。耶稣曾声明:

谁也不能夺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愿捨掉它;我有权捨掉它,我也有权再取回它来:这是我由我父所接受的命令。(若10:18)

在最后晚餐临别赠言里耶稣也告诉门徒,这世界的首领就要来到,但他在自己身上一无所能;耶稣甘愿把自己交付在恶人手中,是为了服从父的旨意(若14:30-31)。78 耶稣也宣佈:这世界的首领已被判断了(若16:11);撒旦因着耶稣的死获得的短暂胜利,只能导致由基督复活带来的撒旦的最后失败。基督死而复活的逾越奥迹是显示圣人以柔弱胜刚强的最佳实例。

与父同体

按照若望福音,基督深刻意识到自己是由父而来,又要回到父那裡去;这也是祂生命的历程。这种回归天父的描述可能使人以为耶稣在世时,与天父之间有一段距离;其实不然,在回归天父的历程中,耶稣同时体验到与天父密切的结合,可以称为一体的经验。在若望福音第十章耶稣作了以下重要宣言:「我与父原是一体」(若10:30)。在最后晚餐临别赠言裡,耶稣以彼此寓居及行动一致解释祂与父的一体;当门徒要求耶稣把父显示给他们时,耶稣回答说:

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不信父在我内,我在父内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我自己讲的;而是住在我内的父,作他自己的事业。(若14:9-10)

由这段经文可以得到两个结论:第一,基督与父的结合是这麽密切,以致谁看见了祂,就是看见了父;这是基于祂与父的被此寓居。拉内认为全部基督论可以包括在对这句经文──「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的诠解。79 按照拉内有关「象徵」的神学反思,基督──降生的圣言──是父的「实在象徵」(real symbol),这「象徵」使父在基督身上真实临现并确切地显示出来;因此,谁看见了祂,便是看见了父。80 第二,基督与父的一体不是静态,而是一种动态的关係;父是耶稣行动的来源,祂本人是行动的近因:「是住在我内的父,作他自己的事业。」

耶稣的行动可以解作服从父的旨意,或效法父的工作;但正如陶德(C.H. Dodd)指出,从更深的层面看,这不仅限于服从或效法父;终极来说,耶稣与父行动的一致是由于祂分享父的生命 81:「就如父是生命之源,照样他也使子成为生命之源」(若5:26)。在生命之粮的言论裡,耶稣更说明祂与父拥有同一的生命:「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若6:57);「因父(dia ton patera)而生活」一语有深入的意义,表示父是耶稣生命的根源,耶稣活的是父同一的生命。82

耶稣与父同体的经验可以跟道家圣人与道同体的经验相比,但耶稣的任务却超出了道家圣人的角色。圣人与道合一,成为众人与道合一的楷模,但其他人不必通过与圣人的关係才能与道合一。相反地,耶稣与父的关係不但构成耶稣与门徒,及门徒与父的关係之典范;门徒与基督的结合也是他们与父合一的根基:83

谁爱我,必遵守我的话,我父也必爱他,我们要到他那裡去,并要在他那裡作我们的住所。(若14:23)

假如门徒愿意参与基督与父的关係,享有父的寓居,便须爱慕基督,及遵守祂的话。基督是门徒通往父的道路:「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裡去」(若14:6)。

耶稣以葡萄树的比喻解释祂与门徒一体的关係:「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那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的果实」(若15:5)。84 枝条与树身分享同一的生命,枝条不可以脱离树身而生存。父既是基督的根源,我们也可以把这比喻引申,称父为葡萄树的根;这样,同一的生命来自父,通过基督,达到门徒身上。这种生命交流的程序可以从生命之粮的言论看到:

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照样,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若6:57)「因我(di'eme)而生活」与「因父而生活」彼此对称,表示基督是门徒生命的原理,正如父是基督生命的根源一般。85

若望福音序言已指出基督作中保的角色:「凡接受他的,他给他们,即给那些信他名字的人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若1:12);86 信徒藉着信仰基督,从祂那裡接受权能,使能在祂内成为天主的子女。87 道家圣人却不同,圣人是众人的楷模,但老子没有说明众人必须通过与圣人的关係才能与道合一;修道之人与道合一是直接的,不必通过圣人作中保。

基督负有中保的角色,但祂作中保的任务也能使人与天主直接地结合。拉内主张,由于基督是天主的「实在象徵」,祂可以实施「直接中保」(mediation to immediacy)的作用。88 天父既然在基督身上真实临现,那麽,基督便成了与天主会晤的圣事;当门徒与基督接触时,便能在祂内与天主直接契合。这种奇妙的「直接中保」是基于基督是降生的圣言,而「圣言便是天主」的事实;基督与天主同等的地位也可以由若望福音所载「我是」(ego eimi)的言论显示出来。89 这裡读者也许要问,我们所作基督与道家圣人的比较是否需要更进一步,以基督与道本身相比?事实上,这进一步的比较看来是需要的,因为基督是圣言降生成人,而圣言可以与道为「有」的内涵相比。90

在基督与道家圣人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分别,在不断回归天父的历程中,耶稣常保持与父爱的对话。藉着救恩史,尤其透过天主与以色列民交往的过程,耶稣体察天父对于人类和世界的救恩计划,并对此计划作出回应。反过来看,按照学者的一般意见,道是没有位格的,91 也没有对于世界或人类的任何计划;道的特色是无心,一切顺任自然。道家圣人是藉着观察天地万物的运动,认识道的行径,然后悉心遵从。因此,圣人与道的关係,跟耶稣与父爱的交往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说圣人与道彼此间有位际的关係或爱的对话。虽然如此,老子描述圣人体道、应道,因而得道、抱道,享有与道同体的深刻体验;这种体验可称为神祕经验,92 与若望福音所记述耶稣与父同体的神祕经验,可以互相比美。

「位际模式」(personal model)与「一体模式」(unitive model)是用以描述我们与天主,或与「绝对存有」(Absolute Being)之关係的两种基本模式;老子採用一体模式,若望福音却同时採用这两种模式。在谈论耶稣与父的关係时,更显着的是位际模式:天主是耶稣的父及派遣者。在叙述门徒与基督或天父的关係时,位际模式也是较普遍採用的;这可见于若望福音对天主或基督的称呼,如父、主、救主、君王、师傅、牧者……等。但除了这些表达位格的称呼外,若望也以非位格的图像形容基督或天主,如生命、光明、气息、活水、葡萄树……等;这些图像表示门徒与耶稣及与天父之间有着一种一体性或参与性的关係。

上述两种模式不是被此排斥,却是相辅相成的。93 与位际模式同时使用时,一体模式更能表达天人合一,及天地一体的深刻经验。在静观天主这莫可名言的「奥秘」,或静观道为「无」及「天地根」时,一体范畴往往更易引人进入静默无言的神秘经验。

结语

若望福音与老子《道德经》这两本天书分别代表基督宗教启示的精华,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蕴涵着亘古常新,不会消逝的智慧,能向现代人提供合时的信息。在比较这两本经典时,本文重点在于从道家圣人的角度看若望福音的基督。但因圣人是道的化身,而基督是圣言降生成人,为此必须先讨论圣言和道的意义,以及比较两者的异同。本文指出圣言与道互相辉映,彼此引起深邃的共鸣。圣言是隐晦的天主的自我显示,这显示藉着创造及降生实现。道本身却包含了「无」与「有」,隐与显的两面,道为「无」与隐晦的天主相似,道为「有」却可以与圣言相比;在以圣言与道作比较时,这是必须留意的一点。

正如圣言与道为「有」相似,基督与道家圣人也可以互相比美。基督在世时不断归向天父,一心捨弃私意,忠于履行父委託的使命,这态度与圣人自然无为,归根复命的行径可以互相对照;基督在十字架上受举扬及受光荣,也反映了道家圣人以柔弱胜刚强的特点。再者,圣人得道、抱道,与道同体的一体经验,也跟基督与父同体的深刻体验彼此响应。就可以说,道家圣人的轮廓也呈现在若望福音的基督身上。

但基督与道家圣人也有不同的地方,其中主要区别在于历史幅度的问题。圣人是道的化身,是理想的典型人物;老子对圣人的描述虽然透露了一些个人的经验,但他笔下的圣人仍是超越时空的。基督却是一位具体的历史人物,祂的生平深刻地影嚮了人类历史。道家圣人可以作众人的导师与表率,基督却不但为人师表,更是通往父的道路,神人间的中保。还有,耶稣是透过天主在历史中的作为,体会父对世界的救恩计划,并作出回应;为此耶稣在世时常保持与天父亲密的位际关係。道家圣人却藉着静观天地万物,发现道运行的常轨,并悉心遵循;圣人与道的关係超越了位际范畴,可称为一体模式。

位际模式与一体模式在若望福音同时採用,两者是互相补足的。在与老子对谈时,圣人对于道为「天地根」,及天地一体的深刻体验,能助人更深入了解若望福音一体范畴的意义,体会门徒与基督的关係好比枝条与葡萄树,共同分享来自父的同一生命;因而门徒彼此间也息息相通,一起参与基督奥体的共融。

教会初期为了把基督的喜讯传播给外邦人,教父们作了很大的努力,把基督信息与当时希腊及罗马文化配合,绘製了一幅带有希腊和拉丁文化色彩的基督像。这画像在教会内一直沿用了二千年,今天教会历史已进入新的千年,教会也切盼把基督信息传给亚洲人民,尤其庞大的中华民族。神学本地化是当前急务,神学界务须描绘中国式的基督像,使人产生亲切感。本文试图展示若望福音的基督容貌带有的一些道家风格,深盼其他神学同工不但从道家思想角度,也从儒家及佛教思想背景,绘画中国式的基督画像。这画像该具有以下特色:一面保存圣经启示内容的完整,一面与中华文化韵合,使人看了引发内心的共鸣。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从道家思想看若望福音基督论(2)

    博客 黄克镳神父

    2011-02-05 15:49:27

    |
    从道家思想看若望福音基督论(2)
    |

    2. 从道家圣人看若望福音的基督

    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了若望序言的圣言与老子道的异同,讨论的重点在于圣言与道的宇宙性意义。老子虽然探讨道的形上意义及其对宇宙的关係,但他主要关心的仍是道对于人生的意义,包括个人及社会层面。老子格外以「德」的观念表明道对人生的意义,德是一物所得于道而成为其本性者;在人来说,人由于「得道」、「体道」而成为「圣人」,为此圣人可视为道的化身或道的反映。在这第二部分,本文将描绘道家圣人的轮廓,然后以这圣人的素描与若望福音的基督对照。道家圣人的基本特性,如与道同体、归根复命、自然无为、柔弱不争等特点,也呈现在若望福音的基督身上;在比较时笔者也会指出基督与道家圣人主要不同的地方。

    2.1道家圣人──道的化身

    道家「圣人」也称为「真人」或「至人」,与儒家圣人不同,后者是道德型人物,主要在于修养仁义道德;道家圣人的特徵却在于反朴归真、与道合一。老子一般以圣人为一国之君,或理想的统治者;但他也相信众人皆可能成为圣人。

    与道同体

    圣人的基本特色是善于观察道透过宇宙运作所表现的规律,并悉心遵循。这思想格外见于《道德经》廿五章下半部: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7

    「道法自然」不是说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若然,该是域中有五大了。「自然」乃是道的基本特性,天地的无不覆载,反映了道的无不生成;而道生万物是无目的,无私心的,一切顺任自然。圣人便是留心观察天地的运作,从中发现道的法则,并尽心遵从。

    老子指示人必须通过法地、法天,才能法道,但这取法的意思不该仅限于外在或伦理行为的层面;老子所说的「法道」更包含「存有」(ontological)的意义,这种意义可从「抱一」、「得一」等词语看到。老子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廿二章)。48「一」是道的别名,「抱一」即「抱道」;圣人若能「抱道」,意即与道合一,便能成为天下的表率。老子又有「得一」之说,并列举各种事物由于「得一」而达成其本性: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卅九章)49

    「得一」正好解释「德」的意义,「德」是一物得于道而达成其本性者。因此,天、地、神、谷、万物之所以能清、宁、灵、盈、生,各成其本性,是由于「得一」;侯王或圣人之所以能为天下之正长,亦是由于得道之故。「德者道之舍」,「得一」表示享有道的「寓居」之意。

    老子又说:「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道德经》廿三章)。50 王弼注释说:道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故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不言为教……与道同体,故曰「同于道」。51

    照王弼的意思,「同于道」不但指与道的规律配合,更包含与道合一,与道同体的存有意义。因此,透过「抱一」、「得一」、「同于道」等描述,老子的「圣人」可视为道的化身:圣人与道同体,在生活行事中表现道。

     
    归根复命

    为了「从事于道」,以及达致与道合一的境界,圣人必须观察道藉着天地运行所表现的规律,以便在生活中法道。《道德经》十六章提出「静观」的方法,这章对于了解圣人之道格外重要,前面已部分引述,现把全章载于下: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本章虽然没有明言圣人,但末段「知常客……没身不殆」,描述圣人的特性,52 这特性尤其在于「知常」,「常」表示道在万物运动变化中所表现的不变规律;圣人为了要法道,便须认识道运行的常轨。为了达到「知常」,老子首先提出「致虚」、「守静」的修养工夫,务使心灵清淨空明,然后能观照万物。53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复」即「反复」或「反本」,是万物活动的共同法则。王弼注曰:「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54 修道之人其心灵所呈现的智慧,主要在于观照万物活动的共同法则──「复」;万物出有入无,既本始于道体之无,亦复归于道体之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根」有两种意义,可以解作「本性」:「归根者,反本心之虚静也」。55「根」也可以解作万物的本源,即是道;56「归根」即复归于道体的虚无寂静。以上两种解释皆可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的「命」也有两种意义,河上公把「复命」解作「复还性命」;以下是他对归根复命的注释:「言万物无不枯落,各复返其根而更生也……言安静者是为复还性命,使不死也。」57 但这「复命」的「命」也有「天命」或「使命」的意思,58 王淮桉:「而万物之复归于道体(虚无)之活动,是乃完成道(自然造化)所赋予之使命。」59 我们也可以把「生命」和「天命」两种意思综合起来:当万物反本归根,回到道的虚静时,一面达到生存的归宿,完成道赋予的使命;一面也开始新的生命,即以个体的生命回归并融入自然的大生命中,如此生生不息。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常」指自然之常道,亦即道在天地运行的常轨。归根复命是万物普遍而共同遵守的法则;万物由道而生,亦复归于道。圣人便是藉着观照万物而真正了解事物发展的必然之理。「明」是悟,或智慧;有此智慧便能一切顺乎自然,而不会妄求妄执。

    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观念,「自然」的观念表示事物本身具有潜在性及可能性,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状去发展,不必加上外界的力量去制约它。老子说:「人法地……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的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作。「自然」一词即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而「无为」的观念就是指顺其自然而不强作妄为的意思。因此,无为可说是自然的写状,自然与无为这两个名词是二而一的。60

    老子以「无」作为道的本体,「无为」便是道运作的法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卅七章)。这裡「无为」是道之作用的属性,「无不为」是道之作用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为」,即是说不强作妄为就没有什麽事情做不成的。或如冯友兰指出:就其生万物说,道是「无不为」,就其无目的、无意识说,道是「无为」。61

    无为既是道的特徵,也该是圣人的标志。无为并不表示什麽都不做,却表示静心观察道在万物运动变化中的轨迹,尊重每一事物受自道的特性及其发展程序,一切顺应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干预。老子提倡无为格外是为了针对统治者的有为,所谓「有为」是指统治者强作妄为,以致弄得民不聊生。老子说:「民之飢,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飢;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道德经》七十五章)。为此老子呼吁为政者要实施无为之治:「是以圣人之治……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三章)。这无为之治主要在于以身作则: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五十七章)

    上述「好静」、「无事」、「无欲」都是「无为」的内涵;「无欲」并不表示继绝一切欲望,却表示清心寡欲,澹泊有节的作风。

    《道德经》第二章描述圣人无为的基本态度: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62

    第十章也讨论圣人的无为,并作类似的描述:「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63「不有」、「不恃」、「不宰」含义都是相通的,即要消解一己的佔有欲,达到「无私」或「无我」的境界;这是无为的要旨。令人惊奇的是,老子在别处重複使用这段有关无为的写照,但把它贴合于道本身:「故道生之,德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五十一章)。虽然有些学者怀疑第十章的文字是本章错简重出,应予以删除;但也有认为这两处的重複描述是有其用意的,64 这表示老子心目中,圣人是道的化身:圣人由于得道、抱道,及与道合一,因而在生活行事中反映道自然无为的特性。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又提出与自然无为相关连的,道的另外两种特性:「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四十章)。这裡先看「反者道之动」。老子的「反」字有两种用法:一作反,事物向相反方向运动;一作返,指事物返复循环的运动。65 老子把这两种意义融贯起来,如张岱年解释说:

    事物由无有而发生,既发生乃渐充盈,进展以致于极盛,乃衰萎堕退而终于消亡;而终则有始,又有新事物发生。66

    「反」的规律出现于自然界,道往往以有馀补不足,保持平均调和的状态:「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道德经》七十七章)。这「反」的规律也应用于祸福的交替:「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五十八章)。

    自然现象依从「反」的法则,圣人深明此理,为此在生活中採取退隐及处下不争的途径,郄往往反而受到显扬;这并不表示老子教人欺诈的手段,却是描述事实的真相: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廿二章)

    老子也指出,圣人由于没有自私心,因而能达成自己的理想:「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七章)。

    「弱者道之用」的意思其实已包含在「反者道之动」一句内,是一种具体的运用。弱的反面是强,一般人都爱好刚强胜于柔弱,却不知道刚强潜伏着的危险性: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道德经》七十六章)

    老子柔弱的主张,主要是针对逞强的作为而提出的;逞强者刚愎自用,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是构成各种纷争的原因。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道德经》卅六章),但他所推崇的柔弱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能的意思,却表示坚韧不克的性格,及自我控制的能力。67 老子以水为例,说明「柔之胜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德经》七十八章)。老子喜欢以水为喻,因为柔弱的水还具有居下不争,及利物的特性。

    2.2若望福音的基督与道家圣人

    若望福音序言带来了新约启示的高峰:「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若1:14)。这启示超越了斐洛的希腊化犹太思想,完成了旧约智慧文学将智慧或圣言位格化的过程。若望序言宣认圣言从永恆便享有独立的位格,是父的独生子,藉着降生成了历史中的具体人物;圣言的主要任务是藉着创造及降生奥蹟启示天主。

    在《道德经》也可以找到道降生成人的观念吗?老子描述的圣人可以称为「道的化身」,圣人得道、抱道、与道同体,在生活行事中反映道的特性;日后道教更以老子本人为道的「降生」,尊奉为神明。68 就可以说,道家圣人(道的化身)与圣言降生成人的基督,颇有相似的地方,可以互相对照。本文这部分将从道家圣人的角度讨论基督的复归与无为,柔弱胜刚强,以及基督与父同体的深刻经验;讨论时会同时指出基督与道家圣人相同及相异之处。

    复归与无为

    归根复命,自然无为,这些是道家圣人的主要特点。无为表示不随一己的私见,不强作妄为,却顺乎自然,遵从道赋予万物的共同法则;这法则在于归根复命,复归于道,为此无为与复归是连在一起的。这两种特点在基督身上格外显着,基督生平的基本心态在于捨弃自己的私意,悉心随从父的旨意,不断回归天父;这便是基督的无为与复归。

    若望福音序言最后一节说:

    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只有那在父怀裡的独生者,身为天主的,他给我们详述了。(若1:18)圣经学者波泰里(Ignace de la Potterie)指出,「在父怀裡」的希腊原文“eis ton kolpon tou patros”含有动态意义,应译作「向着父怀」。同样,序言第一节说圣言「与天主同在」,原文是“pros ton theon”,也含有动态意义,应译作「向着天主」。69 如此,序言首尾呼应,清晰地把序言划分出来。这两句经文的意思是说,如同圣言从永恆便是在爱的对话中面向着父,在降生后,那在世生活的耶稣也藉着对父的服从与交付,不断归向父怀,这样启示了永恆中圣言与父的密切关係。70

    由此看来,若望序言的最后一节不但是序言的结语,也表达了全部福音的主题。若望十三章开始最后晚餐的叙述时,也明显地提出这回归天父的主题:

    在逾越节庆日前,耶稣知道他离此世归父的时辰已到……也知道自己是从天主来的,又要往天主那裡去。(若13:1-3)71

    在耶稣心灵的深处蕴藏着这种由父而来,又要回到父那裡去的意识;祂与父的密切联繫便是基于父是祂的根源与归宿的深刻意识。若望福音描述的基督「自我意识」,很可能受了圣史在基督复活的光照下所作神学反省的影嚮;但基督生前享有基本的自我意识,这是无可否认的。拉内(Karl Rahner)依据圣多玛斯的思想,认为「存有」(being)包含了内在的光明,即对其本身的意识;因此,圣言成了血肉的事实,以及对这事实的意识,是同一降生奥蹟包含的不同两面。72 但拉内也指出基督的自我意识,如常人一般,也有其从隐含达至明显层面的发展过程。73

    基督视祂的在世生活为父的派遣,祂称父为「派遣我来者」,而自称为「被父派遣者」。74 基督被派遣是为了完成父委託的使命,这使命的高潮称为祂的「时刻」(hora);75这「时刻」包括基督要通过死亡与复活,从这世界回到父那裡去的逾越奥蹟。耶稣声明自己便是为了这「时刻」而到这世界上来(若12:27)。若望福音的基督不慬在祂生命的最后阶段,才显示对自己的根源与归宿的意识;在祂的传道生活中,尤其与犹太人争辩时,耶稣一再提出祂与父独一无二的密切关係,这成了祂与犹太人辩论的主题(参:若7:28-29; 8:23; 10:36)。

    耶稣这种由父而来,又要回到父那裡去的深刻意识,与道家复归的思想非常配合,圣人致虚守静,观察万物的运作,体验自己和万物都是由道生成,又要返归于道。老子称万物的复归为道的常轨,而圣人便是具有「知常」的智慧;基督回归天父的趋向正反映了这种智慧,但圣言既是父的「独生者」,因此,基督对于自己的根源──父,也有独特的深刻体验。

    由于父是祂的根源与归宿,耶稣表露了对父的完全服属,这可由以下言论看到:「子不能由自己作什麽,他看见父作什麽,才能作什麽;凡父所作的,子也照样作」(若5:19)。子不但作父託付的工程(若5:36),也传授父的教训(若7:16);他所讲论的,都是依照他由父听来的(若8:26-28)。耶稣的生平可以综合于下面这句话:「我从天降下,不是为执行我的旨意,而是为执行派遣我来者的旨意」(若6:38)。耶稣在说话行事中不断忘却自己,而专注于天父的这种态度,与道家圣人的无为相似;无为格外表现于圣人的「无私」或「无我」,不求满足一己的欲望,只知一心「体道」、「应道」。

    但耶稣与道家圣人之间也有重要不同的地方,按照老子的看法:「人法地……道法自然」;圣人观察万物,体认道透过天地万物的运作所表现的法则,而予以遵从。耶稣却体察父在救恩史中所表达对于世界的救恩计划,并作出回应。表面看来,父的救恩计划是「有为」的表现,与道的无为互相抵触。但道的自然无为并不表示世界是没有目标和规律的,却是说这目标和规律不是外来,而是内在于事物本身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道的法则已成了事物的本性。天主的救思意愿与此相似,天主既是人类和万物的根源,祂也愿意万物归根返源,回到祂那裡,参与祂丰满及永恆的生命;因此,天主的救恩意愿正好反映万物归根复命的本性,是合乎自然无为的。

    柔弱胜刚强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圣人取法于道的另外两个特点;这「相反相成」及「柔弱不争」的特点可以由若望福音的一个特殊名词合併起来──「光荣」(doxa)。希腊文的doxa是希伯来文kabod的译文,在旧约中「上主的荣耀」表示天主临在可见的显示,天主特别藉着祂大能的作为把自己显示出来,这是若望福音使用「光荣」一词的背景。76 若望福音有关耶稣受光荣的言论与祂的「时刻」是连在一起的(若12:23,28; 13:32; 17:1);布朗指出,耶稣的「时刻」包括了祂的苦难、死亡、和复活,为此耶稣受光荣也遍及这全部时刻。77

    为了表明耶稣在十字架上受光荣的思想,若望用了以下希腊文动词:hypsothenai;这动词有双重意义:即「被举起」及「受举扬」(若3:14; 8:28; 12:32)。按照若望神学思想,十字架代表耶稣受举扬和受光荣的时刻;透过十字架这标记,谦抑与举扬,屈辱与光荣,死亡与复活等对立观念都被连贯起来,成了「相反相成」的。

    除了表现「相反相成」的特点外,十字架的光荣胜利也是「柔弱胜刚强」的标记。被高举于十字架上是一种极度屈辱的「举扬」,是那被称为「犹太人的君王」的戏弄式登基礼。在十字架上耶稣被视为软弱无能的,但如同道家圣人一般,这表面上的软弱无能却包含了无比坚强的韧力,正是「柔弱胜刚强」的例証。耶稣曾声明:

    谁也不能夺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愿捨掉它;我有权捨掉它,我也有权再取回它来:这是我由我父所接受的命令。(若10:18)

    在最后晚餐临别赠言里耶稣也告诉门徒,这世界的首领就要来到,但他在自己身上一无所能;耶稣甘愿把自己交付在恶人手中,是为了服从父的旨意(若14:30-31)。78 耶稣也宣佈:这世界的首领已被判断了(若16:11);撒旦因着耶稣的死获得的短暂胜利,只能导致由基督复活带来的撒旦的最后失败。基督死而复活的逾越奥迹是显示圣人以柔弱胜刚强的最佳实例。

    与父同体

    按照若望福音,基督深刻意识到自己是由父而来,又要回到父那裡去;这也是祂生命的历程。这种回归天父的描述可能使人以为耶稣在世时,与天父之间有一段距离;其实不然,在回归天父的历程中,耶稣同时体验到与天父密切的结合,可以称为一体的经验。在若望福音第十章耶稣作了以下重要宣言:「我与父原是一体」(若10:30)。在最后晚餐临别赠言裡,耶稣以彼此寓居及行动一致解释祂与父的一体;当门徒要求耶稣把父显示给他们时,耶稣回答说:

    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不信父在我内,我在父内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我自己讲的;而是住在我内的父,作他自己的事业。(若14:9-10)

    由这段经文可以得到两个结论:第一,基督与父的结合是这麽密切,以致谁看见了祂,就是看见了父;这是基于祂与父的被此寓居。拉内认为全部基督论可以包括在对这句经文──「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的诠解。79 按照拉内有关「象徵」的神学反思,基督──降生的圣言──是父的「实在象徵」(real symbol),这「象徵」使父在基督身上真实临现并确切地显示出来;因此,谁看见了祂,便是看见了父。80 第二,基督与父的一体不是静态,而是一种动态的关係;父是耶稣行动的来源,祂本人是行动的近因:「是住在我内的父,作他自己的事业。」

    耶稣的行动可以解作服从父的旨意,或效法父的工作;但正如陶德(C.H. Dodd)指出,从更深的层面看,这不仅限于服从或效法父;终极来说,耶稣与父行动的一致是由于祂分享父的生命 81:「就如父是生命之源,照样他也使子成为生命之源」(若5:26)。在生命之粮的言论裡,耶稣更说明祂与父拥有同一的生命:「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若6:57);「因父(dia ton patera)而生活」一语有深入的意义,表示父是耶稣生命的根源,耶稣活的是父同一的生命。82

    耶稣与父同体的经验可以跟道家圣人与道同体的经验相比,但耶稣的任务却超出了道家圣人的角色。圣人与道合一,成为众人与道合一的楷模,但其他人不必通过与圣人的关係才能与道合一。相反地,耶稣与父的关係不但构成耶稣与门徒,及门徒与父的关係之典范;门徒与基督的结合也是他们与父合一的根基:83

    谁爱我,必遵守我的话,我父也必爱他,我们要到他那裡去,并要在他那裡作我们的住所。(若14:23)

    假如门徒愿意参与基督与父的关係,享有父的寓居,便须爱慕基督,及遵守祂的话。基督是门徒通往父的道路:「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裡去」(若14:6)。

    耶稣以葡萄树的比喻解释祂与门徒一体的关係:「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那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的果实」(若15:5)。84 枝条与树身分享同一的生命,枝条不可以脱离树身而生存。父既是基督的根源,我们也可以把这比喻引申,称父为葡萄树的根;这样,同一的生命来自父,通过基督,达到门徒身上。这种生命交流的程序可以从生命之粮的言论看到:

    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照样,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若6:57)「因我(di'eme)而生活」与「因父而生活」彼此对称,表示基督是门徒生命的原理,正如父是基督生命的根源一般。85

    若望福音序言已指出基督作中保的角色:「凡接受他的,他给他们,即给那些信他名字的人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若1:12);86 信徒藉着信仰基督,从祂那裡接受权能,使能在祂内成为天主的子女。87 道家圣人却不同,圣人是众人的楷模,但老子没有说明众人必须通过与圣人的关係才能与道合一;修道之人与道合一是直接的,不必通过圣人作中保。

    基督负有中保的角色,但祂作中保的任务也能使人与天主直接地结合。拉内主张,由于基督是天主的「实在象徵」,祂可以实施「直接中保」(mediation to immediacy)的作用。88 天父既然在基督身上真实临现,那麽,基督便成了与天主会晤的圣事;当门徒与基督接触时,便能在祂内与天主直接契合。这种奇妙的「直接中保」是基于基督是降生的圣言,而「圣言便是天主」的事实;基督与天主同等的地位也可以由若望福音所载「我是」(ego eimi)的言论显示出来。89 这裡读者也许要问,我们所作基督与道家圣人的比较是否需要更进一步,以基督与道本身相比?事实上,这进一步的比较看来是需要的,因为基督是圣言降生成人,而圣言可以与道为「有」的内涵相比。90

    在基督与道家圣人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分别,在不断回归天父的历程中,耶稣常保持与父爱的对话。藉着救恩史,尤其透过天主与以色列民交往的过程,耶稣体察天父对于人类和世界的救恩计划,并对此计划作出回应。反过来看,按照学者的一般意见,道是没有位格的,91 也没有对于世界或人类的任何计划;道的特色是无心,一切顺任自然。道家圣人是藉着观察天地万物的运动,认识道的行径,然后悉心遵从。因此,圣人与道的关係,跟耶稣与父爱的交往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说圣人与道彼此间有位际的关係或爱的对话。虽然如此,老子描述圣人体道、应道,因而得道、抱道,享有与道同体的深刻体验;这种体验可称为神祕经验,92 与若望福音所记述耶稣与父同体的神祕经验,可以互相比美。

    「位际模式」(personal model)与「一体模式」(unitive model)是用以描述我们与天主,或与「绝对存有」(Absolute Being)之关係的两种基本模式;老子採用一体模式,若望福音却同时採用这两种模式。在谈论耶稣与父的关係时,更显着的是位际模式:天主是耶稣的父及派遣者。在叙述门徒与基督或天父的关係时,位际模式也是较普遍採用的;这可见于若望福音对天主或基督的称呼,如父、主、救主、君王、师傅、牧者……等。但除了这些表达位格的称呼外,若望也以非位格的图像形容基督或天主,如生命、光明、气息、活水、葡萄树……等;这些图像表示门徒与耶稣及与天父之间有着一种一体性或参与性的关係。

    上述两种模式不是被此排斥,却是相辅相成的。93 与位际模式同时使用时,一体模式更能表达天人合一,及天地一体的深刻经验。在静观天主这莫可名言的「奥秘」,或静观道为「无」及「天地根」时,一体范畴往往更易引人进入静默无言的神秘经验。

    结语

    若望福音与老子《道德经》这两本天书分别代表基督宗教启示的精华,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蕴涵着亘古常新,不会消逝的智慧,能向现代人提供合时的信息。在比较这两本经典时,本文重点在于从道家圣人的角度看若望福音的基督。但因圣人是道的化身,而基督是圣言降生成人,为此必须先讨论圣言和道的意义,以及比较两者的异同。本文指出圣言与道互相辉映,彼此引起深邃的共鸣。圣言是隐晦的天主的自我显示,这显示藉着创造及降生实现。道本身却包含了「无」与「有」,隐与显的两面,道为「无」与隐晦的天主相似,道为「有」却可以与圣言相比;在以圣言与道作比较时,这是必须留意的一点。

    正如圣言与道为「有」相似,基督与道家圣人也可以互相比美。基督在世时不断归向天父,一心捨弃私意,忠于履行父委託的使命,这态度与圣人自然无为,归根复命的行径可以互相对照;基督在十字架上受举扬及受光荣,也反映了道家圣人以柔弱胜刚强的特点。再者,圣人得道、抱道,与道同体的一体经验,也跟基督与父同体的深刻体验彼此响应。就可以说,道家圣人的轮廓也呈现在若望福音的基督身上。

    但基督与道家圣人也有不同的地方,其中主要区别在于历史幅度的问题。圣人是道的化身,是理想的典型人物;老子对圣人的描述虽然透露了一些个人的经验,但他笔下的圣人仍是超越时空的。基督却是一位具体的历史人物,祂的生平深刻地影嚮了人类历史。道家圣人可以作众人的导师与表率,基督却不但为人师表,更是通往父的道路,神人间的中保。还有,耶稣是透过天主在历史中的作为,体会父对世界的救恩计划,并作出回应;为此耶稣在世时常保持与天父亲密的位际关係。道家圣人却藉着静观天地万物,发现道运行的常轨,并悉心遵循;圣人与道的关係超越了位际范畴,可称为一体模式。

    位际模式与一体模式在若望福音同时採用,两者是互相补足的。在与老子对谈时,圣人对于道为「天地根」,及天地一体的深刻体验,能助人更深入了解若望福音一体范畴的意义,体会门徒与基督的关係好比枝条与葡萄树,共同分享来自父的同一生命;因而门徒彼此间也息息相通,一起参与基督奥体的共融。

    教会初期为了把基督的喜讯传播给外邦人,教父们作了很大的努力,把基督信息与当时希腊及罗马文化配合,绘製了一幅带有希腊和拉丁文化色彩的基督像。这画像在教会内一直沿用了二千年,今天教会历史已进入新的千年,教会也切盼把基督信息传给亚洲人民,尤其庞大的中华民族。神学本地化是当前急务,神学界务须描绘中国式的基督像,使人产生亲切感。本文试图展示若望福音的基督容貌带有的一些道家风格,深盼其他神学同工不但从道家思想角度,也从儒家及佛教思想背景,绘画中国式的基督画像。这画像该具有以下特色:一面保存圣经启示内容的完整,一面与中华文化韵合,使人看了引发内心的共鸣。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