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在我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历史标志性人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改良派领袖,公车上书、戊戌维新、保皇“勤王”等历史事件就像一座座路标,在历史的前进道路上,诉说时世变迁的主题。康有为作为改良派的领军人物,被后人称为思想家和教育家。但是,他的一生中也饱受灭族缉杀、流亡异域之苦。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变迁最为快速的时代之一,康有为逐渐沦为保皇派的领袖,后人对他的一生褒贬不一。
康有为对母亲十分孝顺,虽然他的母亲早在1913年逝世,但是,对于母亲长眠地他做了认真的考察。1917年春天,康有为为了给他的母亲找墓地寻到江苏句容茅山,开始选择在杭州,后来到了茅山考察后,经过一番对比研究,选择了茅山白云观北面的青龙山脚下。因为在那里挖到了一个大土球,康有为认为那里是“龙吸珠”的风水宝地。据记载,康有为在母亲迁葬之后,在茅山白云观守孝三年;后来他还把胞弟康广仁安葬在浮山北麓。
在句容茅山景区核心区域内的九霄万福宫,会多次看到这么两句话:在家不孝敬双亲,何必灵山见世尊……
流泪
0人
鼓掌
0人
愤怒
0人
无语
0人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丹道之道 对生命的渴望,对自我的超越,对生死和宇宙本源的追问,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先秦时期,已成为中国主流...[详细]
提及观世,可谓大名鼎鼎,在佛教有观世音菩萨,在道教有慈航真人观音大士。那么,道教的观音信仰典出何故?其...[详细]
初入道门,日日晨钟暮鼓,日子长了,却发现每月总有几天庙内安安静静,不用举行早晚功课,也不烧香,不知道为...[详细]
汉代的神仙方术著作《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知最早的外丹理论著作,同时也是讲述内丹术的经典。《周易参同契...[详细]
摘要 :天籁一词是《庄子齐物论》里的重要概念。它本身为一比喻,故有本义与喻意之别:本义是指它实际所指,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