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道教的神仙窟宅与神话传说探源

道教之音 宋婉琴

2017-04-07 18:35:32

陕西宝鸡道教的神仙窟宅与神话传说探源

宝鸡地区在公元前50世纪左右,已经是原始社会村落密集地区,现已探明的宝鸡史前遗址就多达700多处。而且道教的教事活动莫过于山,因为山是天与地之间的过渡,也是道教神仙降临凡间的最佳居处。

较能反映史前宝鸡社会面貌的是北首岭遗址。北首岭遗址北依陵原,南临川道,是7000多年前先民们劳动、生息的场所,是宝鸡地区目前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其范围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遗址东西隔金陵河,台地高出水面30米,宜于农牧,是适宜人类生息的天然场所。宝鸡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地方之一。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锄、石铲、磨石等,而且治陶技术也比较发达,制作的陶器种类齐全,十分精彩。如在一个陶壶上,勾画着一只机警的水鸟,有力地叼住一条大尾巴鱼,大鱼痛而回首挣扎,水鸟展翅紧叼不放,画面引人,妙趣横生。可以想象史前的北首岭一带曾经是茂密的森林和翠绿的草原,先民们成群结伙地用磨制的石器开垦种植、猎取野兽,以顽强的毅力与大自然抗争,神态该是多么严峻和快乐!

陕西宝鸡道教的神仙窟宅与神话传说探源

天台山是秦岭山系,距今宝鸡市区约30公里,面积120平方公里。主峰莲花山,海拔2198米。天台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旧《宝鸡县志》载:“诸山环绕,岗阜突出,形似莲台”,山涧有洞,洞旁有灵泉,且相传天台山乃我国古代三皇之一炎帝采尝百草而中毒遇难之处。优美的自然景色、独特的地理面貌、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丰富的传说故事汇集成了绝妙的人文景观,使此山更具有了名气、灵气,集古、奇、雄、秀、险、幽为一体。天台山口有个烧香台,相传是黄帝求救炎帝而焚香表达心意的地方。

天台山第二大景观叫“风透玄关”,也是宝鸡八景之一。玄关位于伯阳山,石崖突兀,巍峨挺拔。传说当年老子在华山潜心修炼,混元老祖感其心诚,就指点他说,华山的确好,但在此修炼者太多了,难以清静,天台山是修行的好去处。老子听了此话,就骑着青牛西行,被宝鸡天台山的山高水绿景色所迷住,居住于此。由于有玄关挡道,老子便让青牛以角拱石,穿石为洞。洞高2米半,宽2米,山风穿洞而过。从此,留下了“风透玄关”的自然美景和“老子骑牛过玄关”的道教动人故事。现在这里有一个天然、人工合成的山洞,高4米,宽3米,深3米有余,内供老子像一尊,正襟危坐,神态非常安详。伏羲氏、孙膑、葛洪等也在伯阳山居住过。

石鼓山位于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山上曾有石鼓堡,山东南石鼓寺旧址发掘出的《重修石鼓寺记》碑文载:“昔之石鼓实出于此。”石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之一,石鼓文是先秦文学中的瑰丽诗章,也是我国古典书法艺术的珍宝。关于石鼓的年代,多数学者公认为秦时刻石。据我国著名文物考古学家郭沫若研究考证,石鼓文是公元前770年秦襄公送周平王东迁的纪功石刻。由于石鼓文是歌颂秦国君臣游猎活动的,所以又称为“猎碣”。当年的石鼓山肯定山石横卧,林密草深,是游猎的理想场所。周宣王于马啸犬吠、鼓喧角鸣之际,弯弓放箭,其威武显赫令人崇拜,太史籀为作纪功游猎之碣,就在这石鼓山上勒石成鼓,鼓上各刻一组四言古体诗,每四字为一句,每鼓句数不齐,鼓文字体为籀文。郭沫若写有《石鼓文研究》。

陕西宝鸡道教的神仙窟宅与神话传说探源

陈仓山又名鸡峰山、宝鸡山、鸡山,位于宝鸡市渭滨区马营镇柘沟村南,距市区10余公里,主峰海拔2014米。据《史记·封禅书》载,秦文公时游猎陈仓山,得一石色如肝,视作珍宝,故称陈宝;又传得石时有声如雷、野鸡皆鸣,又名鸡鸣神。后在山上置宝鸡鸣祠,所以唐时改陈仓为宝鸡。鸡峰山北望吴岳,东接太华,巍峨高耸,直插云霄,远眺似鸡冠,为关中八景之一。还有一种说法,说秦穆公酒醉酣睡,梦见一位仙资丽质的美貌夫人手持天符引他朝拜后说,我是陈宝夫人,居于陈仓山,你能为我立祠永祀,我将使你成就霸业。话音刚落,就闻野鸡飞鸣,秦穆公惊醒,天亮后狩猎于陈仓山,果然猎获一只雌鸡,羽毛光滑如玉,色彩艳丽喜人,还未等他问话,忽然金鸡长鸣一声化作石鸡,随从进言石鸡就是陈宝,穆公顿悟梦中所托,下令修建“宝鸡祠”于陈仓山。山上有棒棰石,高约10余米,直径约5米,呈圆柱形,竖立山头,在苍松翠竹映照下,分外壮观。还有刀劈石,是入山的唯一通道,悬崖石壁上开一石缝,宽不到1米,似刀劈,故名。宝鸡祠前有一突兀岭岗,顶端竖有一铁鞭,相传是鸿钧老祖执法所用的铁教鞭。

吴山又称“吴岳”、“岳山”,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作为古雍州的第一名山,有峻峰十七座,其中镇西峰、大贤峰、灵应峰、会仙峰、望辇峰五峰,形如五朵秀美的芙蓉,玉立为群峰之冠。吴山东西宽9公里,南北长13公里,总面积3340公顷,是座融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名山,在史书中多有记载。如《山海经》说:“吴山之峰,秀出云霄,山顶相捍,望之常有落势,其位西方,故曰西镇。”据考,吴山一带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传说黄帝之师吴权、姜太公的先祖伯夷均诞生在吴山,大岳部族(又叫太岳、西岳、四岳)、吴回部族的兴起和发展也在吴山。在尧舜时期,作为四岳(其它三岳为山东沂山、山西霍山、浙江会稽山)之一,受到舜帝的祭祀。商末周初,太伯、仲雍在吴山建立了“句吴国”。汉代仅汉武帝就来此祭祀达13次之多。隋代正式在吴山建造庙宇,唐天宝八年(749年)封吴山为“成德公”,至德年间(756—758年)封吴山为“天岳王”。此后历代封建帝王登基,均遣官致祭。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道士游仙等多有来此奉命祭山、登临览胜、修道养性之举。据文献方志记载,各代描写吴山的诗歌多达200余首、碑碣130余通,素有“小碑林”之称,碑文真、草、隶、篆俱全,回、汉文全有,可惜大多被毁于“文革”期间,现在摩崖上仅留“吴山云峰”、“晴岩飞雨”、“五峰挺秀、二华同高”等石刻。

太白山古称“太乙山”,位于今宝鸡眉县、太白交界处,为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胜景久为世人瞩目,《水经注》中写道:“太白山南连武功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浩然。”“太白积雪六月天”为宝鸡八景之一。其峰危峻兀立,山势峥嵘,以高、险、奇、寒闻名于世。相传太白金星为驱妖降魔,奋力拼杀后力阻妖气南侵,坐化为白如美玉的山峰,故名为太白山。太白山顶峰拔仙台,相传是姜子牙斩将封神之处。台顶有一跑马梁,相传东汉刘秀当年曾在此驯马练骑,因而得名。太白洞中有冰柱,终年不融。相传太白山大爷海畔有一种神鸟,形似飞燕,池内若有片叶小草,“鸟必衔去”,神鸟化为“神鸟童子”。湖畔铁碑文云:“凡军旅经行,不得击鼓鸣钟,鸣之风雨立至。”更给这大爷海笼罩了一层神秘莫测的气氛。

太白山仙道传说很早。汉初有栎阳(今陕西临潼武屯)人谷春隐于此,后世为其立谷春祠。汉成帝(前32—前7年在位)时,建太白山神祠。唐天宝(742—755年)间,封太白山为神应公,封金星洞为嘉祥公。唐宋时,有众多道士隐于此山,孙思邈就曾在太白山采药行医。历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梅询等还曾登山赋诗,不少人还与道士交往谈经。宋初封太白山为济民侯、明应公,《云笈七签》列为十一洞天。清乾隆(1736—1795年在位)年间封为灵普润福应王。

陕西宝鸡道教的神仙窟宅与神话传说探源

陇山位于秦岭西北端、渭河上游,古称陇坻。《读史方舆纪要》载,陇山“山高而长,北连沙漠”,“关中四塞,此为西面之险”。陇山是炎帝部族活动的重要地区,道教活动遗迹也很多。陇山北距崆峒山仅百余公里,汉武帝等去崆峒山时路经陇山,留下了不少传说故事。陇山有龙门山,又名景福山,海拔1800米,上有凤爪、朝元、定心三峰,有龙门、早阳、黑虎、雷祖、湘祖、八仙等36洞,有黄龙、黑虎、青龙、青石、莲花等24潭。龙门山古名灵仙岩,相传尹喜曾隐居于此,因汉代娄景称此山为洞天福地,故改名叫景福山。孙思邈曾避诏此山的太玄洞;丘处机在此处隐修7年开创了全真道龙门派

关山草原位于陇县关山乡,海拔2000米,总面积12万公顷。历史上是守疆卫土的军事要隘和东进西出的重要通道。自秦代开辟“回中道”、“陇关道”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西巡,外交使团往来,商贾邮驿进出,乃至唐代高僧西天取经,均经此道越关山而行。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也是过关山而去。著名的《木兰诗》中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很多学者认为,该诗中的“关山”即指此地。关山山脉有大岭山、南光山、牛心山等众多支脉,自西向东排列着咸宜川、蒲峪川、梁甫川、梨林川等四条大川。丰美的草原、丰富的山珍、众多的珍禽异兽,使这座崇山峻岭生机盎然、仙气腾天。

紫柏山位于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的凤县南部,海拔2538米,总面积82平方公里,乃名山之一。该山气候湿润宜人,峰崖峻岭竞秀,岩洞泉溪交织,动植物珍奇荟萃,民俗风情独特,引得古往今来许多仙道于此游历修行。紫柏山因山上遍生紫柏而得名。其山体自北向南,逶迤绵延、高仰前首、后弛巨尾,势如腾飞之巨龙,故又称“龙如山”。山内溶洞广布,且位置险峻,幽深莫测,有龙宫洞、燕子洞、狮子洞等等,风韵无限,色彩神秘,为历代人们提供了探险、求知、修身的绝佳境地。著名的“蜀道”连云栈道绕山而行;诸葛亮五次率军北伐中,曾有四次从此山经过;汉初张良辅佐刘邦取得帝位,隐居于紫柏山下,即今留坝县之张良庙。这里还留有古时石碑和摩崖石刻,以及传说的陈仓墓(即为韩信指路,反被韩信所杀的樵夫之墓)。

陕西宝鸡道教的神仙窟宅与神话传说探源

大散关位于宝鸡市西南五十多华里的大散岭上,为历代兵家所争之地。一座大散关,千古路难行,它横锁陈仓道(即故道),北起古陈仓(今宝鸡市东),向南沿着清姜河经益门镇、二里关、观音山、大散岭,顺着嘉陵江谷道至凤县抵达汉中。古时江汉流域的羌、蜀等部族与渭、黄流域的华夏族,就踩着陈仓古道往来,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中国历史上,大散关、陈仓道发生过有史可查的50多次重大军事行动。关岭的北梁上有一座陡峭的山峰,当地人称“纱帽石”,相传这是古老的“烽火台”遗址。站在烽火台上居高远眺,可见关岭豁口险要,绝壁峭立,岭岩如刀劈斧砍,山下姜水沿谷飞流,水击岩石,风吼雷鸣,出入只有一线之路,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秦征服八蜀,刘邦还定三秦,曹操收复汉中,北周柴荣攻克黄牛铺,赵匡胤诛灭后蜀,朱元璋平定四川,康熙帝削平三藩等等,都从这横锁的大散关崎岖古道上往返。道教老祖老子也曾在大散关逗留休息,道教大师张三丰也踩着古道、途经大散关数次往返于秦蜀二地。

灵山古称莲花山,位于凤翔县境内。因有大小九个山头,亦称“九顶莲花山”,约占地1000多公顷。相传秦穆公在此狩猎,遇见灵鹫鸟,就将莲花山改名为“灵鹫山”,简称灵山。山上有梅子岭、舍身崖、看柏树、牛犊泉四景。唐代以后在灵山上除建有净慧寺外,也供奉着道教诸仙。现在灵山梅子岭建有3门,大殿5进,建筑具唐宋风格。

钓鱼台位于渭河南岸,秦岭北麓的伐鱼河(古称磻溪河),距宝鸡市45公里。地形呈带形,古柏森森,山青水秀,怪石兀立。这里是商末周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姜太公隐居钓鱼之地。历史上周文王访贤招纳姜子牙兴周灭商,为周朝奠定800年江山之事就发生在此,故有“垂钓始祖发祥地”、“伐纣兴周起步点”之称。姜太公(?—约公元前1021年)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东海上(今河南许昌)人。因后来被文王封为太公望,所以又叫姜太公、姜望。又因其祖先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所以又叫吕尚。其远祖为炎帝神农氏。由于在灭商中功劳最大,被封于齐。后世将姜太公神化成全智全能之人,所以伪托其名的军事著作可谓洋洋大观,有《太公》、《谋》、《言》、《兵》、《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等等。这些著作如今多已亡佚,仅存《六韬》一书,虽说该书保留了太公的某些军事思想,但多数学者认为该书出自战国后期人之手。姜子牙隐居垂钓和辅周灭商事迹在《周志》、《水经注》、《搜神记》、《吕氏春秋》、《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更是作了大肆渲染。自汉始钓鱼台建文王庙,唐贞观(627—649年在位)年间在钓鱼台建太公庙,上元元年(760年)唐肃宗追封他为“武成王”,与儒家宗祖孔子相提并论。传说当年姜太公来此隐居时,这里寸草不生,他就借来太上老君的青牛,耕山梨石,播种柏树,使千亩柏林绵延数千年,而且许多柏树因山势长出了犹如“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金鸡独立”等状,惟妙惟肖,令人遐思不已。在太公庙前河床上巍然屹立着一块巨石,上阔下小,形若莲蓬,俗称“丢石”,传说是女娲炼石补天时所遗。传说此石有宝,有缘之人扔一小石子落在石上,便可赐福得子。

周原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南临渭河,北依岐山,西界千河,东到武功漆水河。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30公里,这是广义的周原,狭义上的周原是指周人都城所在地,即“岐邑”,位于今陕西扶风和岐山交界处,东西约5公里多,南北约4公里左右,总面积24平方公里,即今人所称“周原遗址”。周原是周人发祥地,周族是在泾渭流域发展起来的民族,经过苦心经营而东进灭商,统一天下。周原作为周人建国时期的都邑和宫室、宗庙所在地,直到戎狄入侵、平王东迁,延续了将近300年。在此出土的大盂鼎、毛公鼎等青铜器,被清代奉为“四大国宝”。在此地出土各类文物达2万多件,其中商周青铜器500多件,各类陶器600多件,有字甲骨298片计1009个字,价值连城,意义非凡。

周公庙位于岐山县城西北15华里的凤凰山南麓,面积61万多平方米。三面环山,一面接平川,形成一个“凹”字。《诗经·大雅·卷阿》篇中描述的“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即指此处。相传周文王“凤凰鸣矣,于彼高岗”的凤凰山,也在离此不远的北边。远在距今5000年前,此地就有先民活动,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人迁徙周原建国后,古卷阿就成为周人的属地,当时将岐地划为周公和召公的采邑。“卷阿”是周公采邑。相传周公在摄政时期和晚年,曾在此制礼作乐,演绎八卦。唐武德元年(618年),高祖李渊诏令创修周公祠(后改为周公庙),再经历代修葺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历史上佛、道又在北庵凿有神洞10孔,使该地又成为儒、释、道三教合一之地。

宝鸡是炎帝故里,关于炎帝流传下来很多神话传说。

相传我国古代“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生于陈仓(今宝鸡市)清姜河东岸的蒙峪沟,他曾用自己超群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振兴农业,制作工具,口尝百草,研究医药,制服水患,播种庄稼,采药行医。由于炎帝善于利用太阳光照,促进五谷生长,世人尊他为“太阳神”。在民间传说中,他和黄帝一起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相传炎帝小时候在村口玩耍,发现身后一潭清水,就准备下去。忽然泉中游出九条小龙,朝炎帝身上喷水,为炎帝洗尘除污,洗着洗着,炎帝身躯增高,头上怪角、身上疥疮全无,变出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后人为了纪念炎帝,在此泉旁立了块“御圣九龙泉”的石碑,又在其地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神农祠”。现在原祠已毁,易地重修于宝鸡市区原河滨公园内,名为“炎帝祠”,而“九龙泉”遗址尚在,旁边有“九龙泉”碑。

传说黄帝大战蚩尤时,开始时九战九败,就向炎帝求援。炎帝此时因年老体弱已经离开中原回到宝鸡天台山安度晚年。黄帝从涿鹿来到蒙峪沟,进了南天门,登上第一道山峰,点燃信香。此时炎帝正与九天玄女在天台山采药,闻得信香,占卜知道黄帝的来意,就告知了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敬重炎帝的仁厚,便下山向黄帝面授机宜。黄帝学得九天玄女的战法,又焚香三日,以谢炎帝不记前嫌之恩德。后人为了纪念黄炎二帝,将这座山称“烧香台”,建宫造亭,朝拜祭奠。

炎帝神农氏是中国医药学的始祖,是我国古代文献所记载的遍尝百草、研究医学的第一人。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连在一起,什么粮食可以吃,哪些药物可治病,无人能分清。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此,他决心遍尝百草,把对身体有好处的放在左边袋子里,以作药用;把对身体不利的放在右边袋子里,以提醒大家注意。决心一定,就带着一批臣民出发了,走到一个地方,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了奇花异草,大老远就能闻到香气。在山里行走时,与野兽不断地进行搏斗,七天七夜后终于把野兽都打跑了。这个山就是今天宝鸡的天台山。当时臣民们说山里太险恶,劝他下山,神农坚决地说为了百姓,个人吃苦受累怕什么,绝不能退缩。他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下。只见这座山半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没有梯子是上不去的。神农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小山峰叫作“望农亭”。突然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上爬了过来,就灵机一动,心里有了办法。他叫大家赶紧砍木杆,割藤条,然后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不停工,整整搭了365天,终于搭到了山顶。

梯子搭好后,炎帝就带着臣民们攀登木架,登上了山顶。他一边叫大家防着狼虫虎豹,一边就开始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去尝。晚上,他让臣民生起篝火,趁着火光把白天尝过的花草记录下来。对于他尝过的草,哪些苦、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治病,他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据说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便觉得天旋地转,知道自己中毒了,当臣民们把他扶起来后,他已经说不成话了,只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前面的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吃了灵芝草后,毒气慢慢解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能起死回生。他尝完了一山又一山,尝遍了百草,为人们找到了可以充饥的五谷和可以治病的草药,还将自己发明百种草药的药味、药性整理为一本《神农本草经》一书。当他140岁高龄时,仍然不顾年迈体弱,登上天台山挖草尝药,因误尝“火焰子”(又说是“炎焰子”)而仙逝于老君顶下。世人为了纪念这位“华宗汉祖”,曾在此建造了炎帝寝宫,修筑了神农骨床,几千年来祭祀不断。今人研究分析说,《神农本草经》不是一个时代和少数人的手笔,而是若干时代、若干人对于远古时期炎帝神农氏以及后代人所掌握的药物学知识的集大成之作。如果说《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的顶峰,那么《神农本草经》便是中国药学的奠基之作。

在天台山东北方,距其有半里路处,有座燕麦岭。传说炎帝教民稼穑,种的第一季粮食是荞麦,第二季粮食是麦子。当时麦子没有名字,大家就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炎麦”。这种麦子随着部落的迁徙、扩大,传遍了黄河中上游,甘肃人称其为“燕麦”。因这座岭遍种此麦,故名“燕麦岭”。岭之半山腰上有一石洞,深3米,直径约1米,相传是古代军事家孙膑死后化成神仙来天台山修身养性、面壁坐禅之处。

天台山有三峰:人头峰、寄马峰、天柱峰。三峰排列,气势雄伟。其中天柱峰最高,上有座莲花顶,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名“中华”二字的由来有很大的渊源。每当日出日落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浮游,蔚为壮观,人称此峰此景是“三昧生莲花”。传说炎帝神农成帝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一次,他约请天下部落首领汇聚天台山比武论艺,并请来了天帝仲裁。由于炎帝神农武艺超群,天帝感到欣慰,想提携炎帝作为人间帝王,便有意发了一道口谕:谁能一夜建造一座登天梯,能使茫茫大海中长出石莲,便封谁为人间帝王,统管天下大事。炎帝神农果然在一夜间造出了三座排空的天柱峰,怀中抱着一座石莲。天帝见了十分欣喜,当即封神农为“赤帝”。炎黄子孙为了纪念祖先炎帝的功业,就以“三昧声奇花”为缘由,把天台山莲花峰称为“中华”(古代“华”与“花”通假),也把中国叫作“中华”。

传说我们今天的“集市”也是由炎帝的“日中为市”发展而来的。距天台山20公里处,有块地势平坦、绿草成茵的地方,是传说中炎帝治世时首创的“日中为市”的古遗址。炎帝当年作了姜炎族首领后,由于他能教民稼耕,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为民治病,百姓丰衣足食,有了剩余的产品。但是问题来了,有人有粮却无陶器盛装,有人会造弓箭却无牛耕地,烧陶者需要粮食,打渔者渴求兽皮,这样就产生了物物交换。但由于没有专门的市场和统一的时间,交换起来很不方便。经过实际考察,炎帝发明了“日中为市”,即日头正午大家在此交换,极大地方便了族人,促进了贸易交流。“日中为市”的产生,表明原始市场开始出现,是以后的“集市”雏形。

作者简介:宋婉琴,中共宝鸡市委党校校委委员、行政法学室主任、历史学副教授,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宝鸡市社科联常务理事。被聘为陕西省社科院宝鸡分院特约研究员、宝鸡市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宝鸡市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宝鸡市慈善总会常务理事。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陕西宝鸡道教的神仙窟宅与神话传说探源

道教之音 宋婉琴

2017-04-07 18:35:32

|
陕西宝鸡道教的神仙窟宅与神话传说探源
|

陕西宝鸡道教的神仙窟宅与神话传说探源

宝鸡地区在公元前50世纪左右,已经是原始社会村落密集地区,现已探明的宝鸡史前遗址就多达700多处。而且道教的教事活动莫过于山,因为山是天与地之间的过渡,也是道教神仙降临凡间的最佳居处。

较能反映史前宝鸡社会面貌的是北首岭遗址。北首岭遗址北依陵原,南临川道,是7000多年前先民们劳动、生息的场所,是宝鸡地区目前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其范围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遗址东西隔金陵河,台地高出水面30米,宜于农牧,是适宜人类生息的天然场所。宝鸡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地方之一。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锄、石铲、磨石等,而且治陶技术也比较发达,制作的陶器种类齐全,十分精彩。如在一个陶壶上,勾画着一只机警的水鸟,有力地叼住一条大尾巴鱼,大鱼痛而回首挣扎,水鸟展翅紧叼不放,画面引人,妙趣横生。可以想象史前的北首岭一带曾经是茂密的森林和翠绿的草原,先民们成群结伙地用磨制的石器开垦种植、猎取野兽,以顽强的毅力与大自然抗争,神态该是多么严峻和快乐!

陕西宝鸡道教的神仙窟宅与神话传说探源

天台山是秦岭山系,距今宝鸡市区约30公里,面积120平方公里。主峰莲花山,海拔2198米。天台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旧《宝鸡县志》载:“诸山环绕,岗阜突出,形似莲台”,山涧有洞,洞旁有灵泉,且相传天台山乃我国古代三皇之一炎帝采尝百草而中毒遇难之处。优美的自然景色、独特的地理面貌、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丰富的传说故事汇集成了绝妙的人文景观,使此山更具有了名气、灵气,集古、奇、雄、秀、险、幽为一体。天台山口有个烧香台,相传是黄帝求救炎帝而焚香表达心意的地方。

天台山第二大景观叫“风透玄关”,也是宝鸡八景之一。玄关位于伯阳山,石崖突兀,巍峨挺拔。传说当年老子在华山潜心修炼,混元老祖感其心诚,就指点他说,华山的确好,但在此修炼者太多了,难以清静,天台山是修行的好去处。老子听了此话,就骑着青牛西行,被宝鸡天台山的山高水绿景色所迷住,居住于此。由于有玄关挡道,老子便让青牛以角拱石,穿石为洞。洞高2米半,宽2米,山风穿洞而过。从此,留下了“风透玄关”的自然美景和“老子骑牛过玄关”的道教动人故事。现在这里有一个天然、人工合成的山洞,高4米,宽3米,深3米有余,内供老子像一尊,正襟危坐,神态非常安详。伏羲氏、孙膑、葛洪等也在伯阳山居住过。

石鼓山位于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山上曾有石鼓堡,山东南石鼓寺旧址发掘出的《重修石鼓寺记》碑文载:“昔之石鼓实出于此。”石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之一,石鼓文是先秦文学中的瑰丽诗章,也是我国古典书法艺术的珍宝。关于石鼓的年代,多数学者公认为秦时刻石。据我国著名文物考古学家郭沫若研究考证,石鼓文是公元前770年秦襄公送周平王东迁的纪功石刻。由于石鼓文是歌颂秦国君臣游猎活动的,所以又称为“猎碣”。当年的石鼓山肯定山石横卧,林密草深,是游猎的理想场所。周宣王于马啸犬吠、鼓喧角鸣之际,弯弓放箭,其威武显赫令人崇拜,太史籀为作纪功游猎之碣,就在这石鼓山上勒石成鼓,鼓上各刻一组四言古体诗,每四字为一句,每鼓句数不齐,鼓文字体为籀文。郭沫若写有《石鼓文研究》。

陕西宝鸡道教的神仙窟宅与神话传说探源

陈仓山又名鸡峰山、宝鸡山、鸡山,位于宝鸡市渭滨区马营镇柘沟村南,距市区10余公里,主峰海拔2014米。据《史记·封禅书》载,秦文公时游猎陈仓山,得一石色如肝,视作珍宝,故称陈宝;又传得石时有声如雷、野鸡皆鸣,又名鸡鸣神。后在山上置宝鸡鸣祠,所以唐时改陈仓为宝鸡。鸡峰山北望吴岳,东接太华,巍峨高耸,直插云霄,远眺似鸡冠,为关中八景之一。还有一种说法,说秦穆公酒醉酣睡,梦见一位仙资丽质的美貌夫人手持天符引他朝拜后说,我是陈宝夫人,居于陈仓山,你能为我立祠永祀,我将使你成就霸业。话音刚落,就闻野鸡飞鸣,秦穆公惊醒,天亮后狩猎于陈仓山,果然猎获一只雌鸡,羽毛光滑如玉,色彩艳丽喜人,还未等他问话,忽然金鸡长鸣一声化作石鸡,随从进言石鸡就是陈宝,穆公顿悟梦中所托,下令修建“宝鸡祠”于陈仓山。山上有棒棰石,高约10余米,直径约5米,呈圆柱形,竖立山头,在苍松翠竹映照下,分外壮观。还有刀劈石,是入山的唯一通道,悬崖石壁上开一石缝,宽不到1米,似刀劈,故名。宝鸡祠前有一突兀岭岗,顶端竖有一铁鞭,相传是鸿钧老祖执法所用的铁教鞭。

吴山又称“吴岳”、“岳山”,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作为古雍州的第一名山,有峻峰十七座,其中镇西峰、大贤峰、灵应峰、会仙峰、望辇峰五峰,形如五朵秀美的芙蓉,玉立为群峰之冠。吴山东西宽9公里,南北长13公里,总面积3340公顷,是座融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名山,在史书中多有记载。如《山海经》说:“吴山之峰,秀出云霄,山顶相捍,望之常有落势,其位西方,故曰西镇。”据考,吴山一带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传说黄帝之师吴权、姜太公的先祖伯夷均诞生在吴山,大岳部族(又叫太岳、西岳、四岳)、吴回部族的兴起和发展也在吴山。在尧舜时期,作为四岳(其它三岳为山东沂山、山西霍山、浙江会稽山)之一,受到舜帝的祭祀。商末周初,太伯、仲雍在吴山建立了“句吴国”。汉代仅汉武帝就来此祭祀达13次之多。隋代正式在吴山建造庙宇,唐天宝八年(749年)封吴山为“成德公”,至德年间(756—758年)封吴山为“天岳王”。此后历代封建帝王登基,均遣官致祭。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道士游仙等多有来此奉命祭山、登临览胜、修道养性之举。据文献方志记载,各代描写吴山的诗歌多达200余首、碑碣130余通,素有“小碑林”之称,碑文真、草、隶、篆俱全,回、汉文全有,可惜大多被毁于“文革”期间,现在摩崖上仅留“吴山云峰”、“晴岩飞雨”、“五峰挺秀、二华同高”等石刻。

太白山古称“太乙山”,位于今宝鸡眉县、太白交界处,为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胜景久为世人瞩目,《水经注》中写道:“太白山南连武功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浩然。”“太白积雪六月天”为宝鸡八景之一。其峰危峻兀立,山势峥嵘,以高、险、奇、寒闻名于世。相传太白金星为驱妖降魔,奋力拼杀后力阻妖气南侵,坐化为白如美玉的山峰,故名为太白山。太白山顶峰拔仙台,相传是姜子牙斩将封神之处。台顶有一跑马梁,相传东汉刘秀当年曾在此驯马练骑,因而得名。太白洞中有冰柱,终年不融。相传太白山大爷海畔有一种神鸟,形似飞燕,池内若有片叶小草,“鸟必衔去”,神鸟化为“神鸟童子”。湖畔铁碑文云:“凡军旅经行,不得击鼓鸣钟,鸣之风雨立至。”更给这大爷海笼罩了一层神秘莫测的气氛。

太白山仙道传说很早。汉初有栎阳(今陕西临潼武屯)人谷春隐于此,后世为其立谷春祠。汉成帝(前32—前7年在位)时,建太白山神祠。唐天宝(742—755年)间,封太白山为神应公,封金星洞为嘉祥公。唐宋时,有众多道士隐于此山,孙思邈就曾在太白山采药行医。历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梅询等还曾登山赋诗,不少人还与道士交往谈经。宋初封太白山为济民侯、明应公,《云笈七签》列为十一洞天。清乾隆(1736—1795年在位)年间封为灵普润福应王。

陕西宝鸡道教的神仙窟宅与神话传说探源

陇山位于秦岭西北端、渭河上游,古称陇坻。《读史方舆纪要》载,陇山“山高而长,北连沙漠”,“关中四塞,此为西面之险”。陇山是炎帝部族活动的重要地区,道教活动遗迹也很多。陇山北距崆峒山仅百余公里,汉武帝等去崆峒山时路经陇山,留下了不少传说故事。陇山有龙门山,又名景福山,海拔1800米,上有凤爪、朝元、定心三峰,有龙门、早阳、黑虎、雷祖、湘祖、八仙等36洞,有黄龙、黑虎、青龙、青石、莲花等24潭。龙门山古名灵仙岩,相传尹喜曾隐居于此,因汉代娄景称此山为洞天福地,故改名叫景福山。孙思邈曾避诏此山的太玄洞;丘处机在此处隐修7年开创了全真道龙门派

关山草原位于陇县关山乡,海拔2000米,总面积12万公顷。历史上是守疆卫土的军事要隘和东进西出的重要通道。自秦代开辟“回中道”、“陇关道”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西巡,外交使团往来,商贾邮驿进出,乃至唐代高僧西天取经,均经此道越关山而行。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也是过关山而去。著名的《木兰诗》中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很多学者认为,该诗中的“关山”即指此地。关山山脉有大岭山、南光山、牛心山等众多支脉,自西向东排列着咸宜川、蒲峪川、梁甫川、梨林川等四条大川。丰美的草原、丰富的山珍、众多的珍禽异兽,使这座崇山峻岭生机盎然、仙气腾天。

紫柏山位于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的凤县南部,海拔2538米,总面积82平方公里,乃名山之一。该山气候湿润宜人,峰崖峻岭竞秀,岩洞泉溪交织,动植物珍奇荟萃,民俗风情独特,引得古往今来许多仙道于此游历修行。紫柏山因山上遍生紫柏而得名。其山体自北向南,逶迤绵延、高仰前首、后弛巨尾,势如腾飞之巨龙,故又称“龙如山”。山内溶洞广布,且位置险峻,幽深莫测,有龙宫洞、燕子洞、狮子洞等等,风韵无限,色彩神秘,为历代人们提供了探险、求知、修身的绝佳境地。著名的“蜀道”连云栈道绕山而行;诸葛亮五次率军北伐中,曾有四次从此山经过;汉初张良辅佐刘邦取得帝位,隐居于紫柏山下,即今留坝县之张良庙。这里还留有古时石碑和摩崖石刻,以及传说的陈仓墓(即为韩信指路,反被韩信所杀的樵夫之墓)。

陕西宝鸡道教的神仙窟宅与神话传说探源

大散关位于宝鸡市西南五十多华里的大散岭上,为历代兵家所争之地。一座大散关,千古路难行,它横锁陈仓道(即故道),北起古陈仓(今宝鸡市东),向南沿着清姜河经益门镇、二里关、观音山、大散岭,顺着嘉陵江谷道至凤县抵达汉中。古时江汉流域的羌、蜀等部族与渭、黄流域的华夏族,就踩着陈仓古道往来,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中国历史上,大散关、陈仓道发生过有史可查的50多次重大军事行动。关岭的北梁上有一座陡峭的山峰,当地人称“纱帽石”,相传这是古老的“烽火台”遗址。站在烽火台上居高远眺,可见关岭豁口险要,绝壁峭立,岭岩如刀劈斧砍,山下姜水沿谷飞流,水击岩石,风吼雷鸣,出入只有一线之路,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秦征服八蜀,刘邦还定三秦,曹操收复汉中,北周柴荣攻克黄牛铺,赵匡胤诛灭后蜀,朱元璋平定四川,康熙帝削平三藩等等,都从这横锁的大散关崎岖古道上往返。道教老祖老子也曾在大散关逗留休息,道教大师张三丰也踩着古道、途经大散关数次往返于秦蜀二地。

灵山古称莲花山,位于凤翔县境内。因有大小九个山头,亦称“九顶莲花山”,约占地1000多公顷。相传秦穆公在此狩猎,遇见灵鹫鸟,就将莲花山改名为“灵鹫山”,简称灵山。山上有梅子岭、舍身崖、看柏树、牛犊泉四景。唐代以后在灵山上除建有净慧寺外,也供奉着道教诸仙。现在灵山梅子岭建有3门,大殿5进,建筑具唐宋风格。

钓鱼台位于渭河南岸,秦岭北麓的伐鱼河(古称磻溪河),距宝鸡市45公里。地形呈带形,古柏森森,山青水秀,怪石兀立。这里是商末周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姜太公隐居钓鱼之地。历史上周文王访贤招纳姜子牙兴周灭商,为周朝奠定800年江山之事就发生在此,故有“垂钓始祖发祥地”、“伐纣兴周起步点”之称。姜太公(?—约公元前1021年)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东海上(今河南许昌)人。因后来被文王封为太公望,所以又叫姜太公、姜望。又因其祖先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所以又叫吕尚。其远祖为炎帝神农氏。由于在灭商中功劳最大,被封于齐。后世将姜太公神化成全智全能之人,所以伪托其名的军事著作可谓洋洋大观,有《太公》、《谋》、《言》、《兵》、《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等等。这些著作如今多已亡佚,仅存《六韬》一书,虽说该书保留了太公的某些军事思想,但多数学者认为该书出自战国后期人之手。姜子牙隐居垂钓和辅周灭商事迹在《周志》、《水经注》、《搜神记》、《吕氏春秋》、《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更是作了大肆渲染。自汉始钓鱼台建文王庙,唐贞观(627—649年在位)年间在钓鱼台建太公庙,上元元年(760年)唐肃宗追封他为“武成王”,与儒家宗祖孔子相提并论。传说当年姜太公来此隐居时,这里寸草不生,他就借来太上老君的青牛,耕山梨石,播种柏树,使千亩柏林绵延数千年,而且许多柏树因山势长出了犹如“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金鸡独立”等状,惟妙惟肖,令人遐思不已。在太公庙前河床上巍然屹立着一块巨石,上阔下小,形若莲蓬,俗称“丢石”,传说是女娲炼石补天时所遗。传说此石有宝,有缘之人扔一小石子落在石上,便可赐福得子。

周原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南临渭河,北依岐山,西界千河,东到武功漆水河。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30公里,这是广义的周原,狭义上的周原是指周人都城所在地,即“岐邑”,位于今陕西扶风和岐山交界处,东西约5公里多,南北约4公里左右,总面积24平方公里,即今人所称“周原遗址”。周原是周人发祥地,周族是在泾渭流域发展起来的民族,经过苦心经营而东进灭商,统一天下。周原作为周人建国时期的都邑和宫室、宗庙所在地,直到戎狄入侵、平王东迁,延续了将近300年。在此出土的大盂鼎、毛公鼎等青铜器,被清代奉为“四大国宝”。在此地出土各类文物达2万多件,其中商周青铜器500多件,各类陶器600多件,有字甲骨298片计1009个字,价值连城,意义非凡。

周公庙位于岐山县城西北15华里的凤凰山南麓,面积61万多平方米。三面环山,一面接平川,形成一个“凹”字。《诗经·大雅·卷阿》篇中描述的“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即指此处。相传周文王“凤凰鸣矣,于彼高岗”的凤凰山,也在离此不远的北边。远在距今5000年前,此地就有先民活动,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人迁徙周原建国后,古卷阿就成为周人的属地,当时将岐地划为周公和召公的采邑。“卷阿”是周公采邑。相传周公在摄政时期和晚年,曾在此制礼作乐,演绎八卦。唐武德元年(618年),高祖李渊诏令创修周公祠(后改为周公庙),再经历代修葺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历史上佛、道又在北庵凿有神洞10孔,使该地又成为儒、释、道三教合一之地。

宝鸡是炎帝故里,关于炎帝流传下来很多神话传说。

相传我国古代“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生于陈仓(今宝鸡市)清姜河东岸的蒙峪沟,他曾用自己超群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振兴农业,制作工具,口尝百草,研究医药,制服水患,播种庄稼,采药行医。由于炎帝善于利用太阳光照,促进五谷生长,世人尊他为“太阳神”。在民间传说中,他和黄帝一起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相传炎帝小时候在村口玩耍,发现身后一潭清水,就准备下去。忽然泉中游出九条小龙,朝炎帝身上喷水,为炎帝洗尘除污,洗着洗着,炎帝身躯增高,头上怪角、身上疥疮全无,变出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后人为了纪念炎帝,在此泉旁立了块“御圣九龙泉”的石碑,又在其地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神农祠”。现在原祠已毁,易地重修于宝鸡市区原河滨公园内,名为“炎帝祠”,而“九龙泉”遗址尚在,旁边有“九龙泉”碑。

传说黄帝大战蚩尤时,开始时九战九败,就向炎帝求援。炎帝此时因年老体弱已经离开中原回到宝鸡天台山安度晚年。黄帝从涿鹿来到蒙峪沟,进了南天门,登上第一道山峰,点燃信香。此时炎帝正与九天玄女在天台山采药,闻得信香,占卜知道黄帝的来意,就告知了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敬重炎帝的仁厚,便下山向黄帝面授机宜。黄帝学得九天玄女的战法,又焚香三日,以谢炎帝不记前嫌之恩德。后人为了纪念黄炎二帝,将这座山称“烧香台”,建宫造亭,朝拜祭奠。

炎帝神农氏是中国医药学的始祖,是我国古代文献所记载的遍尝百草、研究医学的第一人。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连在一起,什么粮食可以吃,哪些药物可治病,无人能分清。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此,他决心遍尝百草,把对身体有好处的放在左边袋子里,以作药用;把对身体不利的放在右边袋子里,以提醒大家注意。决心一定,就带着一批臣民出发了,走到一个地方,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了奇花异草,大老远就能闻到香气。在山里行走时,与野兽不断地进行搏斗,七天七夜后终于把野兽都打跑了。这个山就是今天宝鸡的天台山。当时臣民们说山里太险恶,劝他下山,神农坚决地说为了百姓,个人吃苦受累怕什么,绝不能退缩。他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下。只见这座山半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没有梯子是上不去的。神农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小山峰叫作“望农亭”。突然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上爬了过来,就灵机一动,心里有了办法。他叫大家赶紧砍木杆,割藤条,然后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不停工,整整搭了365天,终于搭到了山顶。

梯子搭好后,炎帝就带着臣民们攀登木架,登上了山顶。他一边叫大家防着狼虫虎豹,一边就开始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去尝。晚上,他让臣民生起篝火,趁着火光把白天尝过的花草记录下来。对于他尝过的草,哪些苦、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治病,他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据说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便觉得天旋地转,知道自己中毒了,当臣民们把他扶起来后,他已经说不成话了,只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前面的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吃了灵芝草后,毒气慢慢解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能起死回生。他尝完了一山又一山,尝遍了百草,为人们找到了可以充饥的五谷和可以治病的草药,还将自己发明百种草药的药味、药性整理为一本《神农本草经》一书。当他140岁高龄时,仍然不顾年迈体弱,登上天台山挖草尝药,因误尝“火焰子”(又说是“炎焰子”)而仙逝于老君顶下。世人为了纪念这位“华宗汉祖”,曾在此建造了炎帝寝宫,修筑了神农骨床,几千年来祭祀不断。今人研究分析说,《神农本草经》不是一个时代和少数人的手笔,而是若干时代、若干人对于远古时期炎帝神农氏以及后代人所掌握的药物学知识的集大成之作。如果说《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的顶峰,那么《神农本草经》便是中国药学的奠基之作。

在天台山东北方,距其有半里路处,有座燕麦岭。传说炎帝教民稼穑,种的第一季粮食是荞麦,第二季粮食是麦子。当时麦子没有名字,大家就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炎麦”。这种麦子随着部落的迁徙、扩大,传遍了黄河中上游,甘肃人称其为“燕麦”。因这座岭遍种此麦,故名“燕麦岭”。岭之半山腰上有一石洞,深3米,直径约1米,相传是古代军事家孙膑死后化成神仙来天台山修身养性、面壁坐禅之处。

天台山有三峰:人头峰、寄马峰、天柱峰。三峰排列,气势雄伟。其中天柱峰最高,上有座莲花顶,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名“中华”二字的由来有很大的渊源。每当日出日落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浮游,蔚为壮观,人称此峰此景是“三昧生莲花”。传说炎帝神农成帝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一次,他约请天下部落首领汇聚天台山比武论艺,并请来了天帝仲裁。由于炎帝神农武艺超群,天帝感到欣慰,想提携炎帝作为人间帝王,便有意发了一道口谕:谁能一夜建造一座登天梯,能使茫茫大海中长出石莲,便封谁为人间帝王,统管天下大事。炎帝神农果然在一夜间造出了三座排空的天柱峰,怀中抱着一座石莲。天帝见了十分欣喜,当即封神农为“赤帝”。炎黄子孙为了纪念祖先炎帝的功业,就以“三昧声奇花”为缘由,把天台山莲花峰称为“中华”(古代“华”与“花”通假),也把中国叫作“中华”。

传说我们今天的“集市”也是由炎帝的“日中为市”发展而来的。距天台山20公里处,有块地势平坦、绿草成茵的地方,是传说中炎帝治世时首创的“日中为市”的古遗址。炎帝当年作了姜炎族首领后,由于他能教民稼耕,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为民治病,百姓丰衣足食,有了剩余的产品。但是问题来了,有人有粮却无陶器盛装,有人会造弓箭却无牛耕地,烧陶者需要粮食,打渔者渴求兽皮,这样就产生了物物交换。但由于没有专门的市场和统一的时间,交换起来很不方便。经过实际考察,炎帝发明了“日中为市”,即日头正午大家在此交换,极大地方便了族人,促进了贸易交流。“日中为市”的产生,表明原始市场开始出现,是以后的“集市”雏形。

作者简介:宋婉琴,中共宝鸡市委党校校委委员、行政法学室主任、历史学副教授,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宝鸡市社科联常务理事。被聘为陕西省社科院宝鸡分院特约研究员、宝鸡市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宝鸡市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宝鸡市慈善总会常务理事。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