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将近一周的连阴雨过后,山中的空气格外清透,山脚的银杏叶已有被染黄的迹象,蝉鸣声也若有似无了,气温虽有回升,但再也不是炎夏的燥热。一场秋雨一场寒,季节已在一草一木变化间悄然转换。
哪有什么“一秒入秋”呢,在山中,人慢下来,心静下来,大自然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能看的清楚,看的真切。师行武馆的每一天也在四季变换中,有着不一样的动人之处。
一个秋雨的午后,学员已吃过午饭回房休息。汇缘堂里有古琴声传来,遂驻足聆听。虽不懂音律,但古琴声一起,心中就自然而然生出禅意。眼前出现的是一白衣仙人,坐在云遮雾绕的山谷中弹琴的画面,琴声时而如悠悠流水,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婉转低回,落音处似有空谷回响之声,绵绵不绝。空山寂寂,古琴悠悠,宫商角徵羽五音,好似对人的对五脏、心灵都有抚慰作用。虽然不知道自己听的对与不对,那一刻,只觉得心澄如镜,整个世界都一片清净。
此时的太清台练功场,地面微湿,空寂无人。伴着琴声,独自来看一看雨过之后师行武馆的一景一台。刚一走近悟道池边,就惊扰了正在吃食的鱼群。听到岸边脚步声鱼群机敏的躲藏到了荷叶之下。睡莲开了满池,有白的、有黄的,有粉的,每朵花瓣上都带着雨露,在这一池道水中出落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宛如冰肌脱俗的少女。
沿着悟道池继续走,几枝紫薇花因为茂盛而被压弯了花枝,花尖出仍挂着水滴,凝而不坠,倒映着一个晶莹的世界。地面上,一夜风雨过后,飘落了满地的碎花,沾着雨水,倒也别有一番韵味。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心中了无杂念,这样在馆中走一走,看一看,只觉得神清气爽,周遭的一切都变得温和动人。你在呼吸,鱼在呼吸,睡莲朝开夕闭也在呼吸。你有心观物,则物亦在观你。通过花开叶落,鱼散虫鸣,与自然对话,和万物相融。这一刻,突然领悟了师行道长所说的,“道”在流动身心里听,在万物寂静中看,在物我两忘里来。
午时过后,将所看之景,发了一条朋友圈。没想到引来不少朋友羡慕。有很多学员在社交网络分享这里的日常生活,朋友们羡慕说这是进入了仙境;学员离开之后,也常常怀念师行武馆的生活。那些朋友羡慕的是什么,学员们怀念的又是什么呢?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但是大家所羡慕的,你所怀念的,对师行武馆来说,都只是这里平常的每一天。
苏东坡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少的是气定神闲之人,少的是有心人罢了,有心,哪里都能看见美好;心清净,哪里不是桃花源呢!
(木槿 提供)
流泪
0人
鼓掌
0人
愤怒
0人
无语
0人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丹道之道 对生命的渴望,对自我的超越,对生死和宇宙本源的追问,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先秦时期,已成为中国主流...[详细]
提及观世,可谓大名鼎鼎,在佛教有观世音菩萨,在道教有慈航真人观音大士。那么,道教的观音信仰典出何故?其...[详细]
初入道门,日日晨钟暮鼓,日子长了,却发现每月总有几天庙内安安静静,不用举行早晚功课,也不烧香,不知道为...[详细]
汉代的神仙方术著作《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知最早的外丹理论著作,同时也是讲述内丹术的经典。《周易参同契...[详细]
摘要 :天籁一词是《庄子齐物论》里的重要概念。它本身为一比喻,故有本义与喻意之别:本义是指它实际所指,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