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探讨和总结“随方设教”的含义

道教之音 庞金文

2017-11-19 15:45:22

随方设教是道教在传播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和方式,这一精神不但处处体现在道教经典之中,更是在道教的传播发展中予以充分的实践,“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一天然的精神彰显了道教秉持的中和之道在处理不同族群、宗教、信仰、文化时的极强的超越性、包容性、圆融性。充分挖掘、探讨和总结“随方设教”的含义及其千百年来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不但能为当今人类处理错综复杂的矛盾提供宝贵的启迪,也能为道教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力量。

(一)内涵

“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号易名。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五千言”。最广为熟知的《太清宝诰》对分散在道经中的天尊教化度人的方式给出了最为简明的概括和定义,即“随方设教,历劫度人”——大道之体太上老君每逢劫运之时都会在各个地方降临,因时因地对众生施行不同的教化,使顽愚大众从迷途中度上真一之道的无上圣境中。这为在总结道教在现实传播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提供了标准。

挖掘、探讨和总结“随方设教”的含义

随方设教的主体对象

随者,跟随,“老君”至而“万物”跟也。老君是大道之体,故能聚万物之神为一神,聚万物之炁为一炁,聚万物之精为一精。“一”者“大道”也,分则为“三清天尊”,合则为“真一”之道(亦名“妙一”之道)。大道以“真一”统“三洞宗元”,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故“真一”为万神之本,为万炁之根,为万道之纲,为万物之主。《应化经》“元始天尊曰:吾以道炁,化育群芳,从劫到劫,因时立化”;《洞玄本行经》“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自元始开光,至于赤明元年,经九千九百亿万劫”。大道降本流末而生万物,万物在阴阳丕荡中沉沦起伏,三清道祖随世历劫假名易号对万物予以教化救渡,万物者,大道本体之外的一切化生与衍生!这使得万物虽然千姿百态,却形散神不散,随心所欲却不偏离大道。在这里,拥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神明、不同文化的族群找到了共同的心理归宿,从而人心齐,精诚所至,同心志归终极圣境。三清道祖为道教教化救渡之主,万物尊道贵德藉此自然教化、人间藉此神道设教广行教化救渡!

随者,因随,因地而异、因时不同,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人类社会南腔北调,因精神文化的差异,呈现不同族群间精神文化的啮合并以此推动历史的前进。尊重、隐抑、接纳、吸收这种差异,而强调共同的根源和梦想,从而在教化和自化间,在不剥夺民众现实精神文化食粮的基础上实现精神信仰的提升、文化的改造与人生终极关怀的皈依。这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精神、文化、风俗生态而采用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他们团聚、凝聚在“三清道祖”的周围,并实现对“真一之道”的道德信仰之中,从而使得民众完成了“道德”的教化,和“与道合一”的终极追求,这即是“随”含义的核心价值又是“随方设教”的主旨所在。

随方设教的时空秩序

方者,因地而异,是大道基于天地四方不同空间上所孕育化生的精神文化载体。万物自化生以来,各执一道,道术为天下裂。这个方包含了除众生母体——三清道祖之外的在空间上的所有一切:从道教教派上讲,则是不同的宗派,有正一、有全真,无论正一还是全真内部又有天师、上清、净明、南宗、北宗、龙门等诸多不同的小宗派;从众生角度上讲,则是包括先天神明、后天仙真、地方神明、各行各业之祖、宗教人员、帝王将相、平民百姓在内的芸芸众生;从弘道传教的区域上讲,则是天南地北的各个国家、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各个族群。从灵魂精神上来说则是东北的黑妈妈信仰、北方的泰山奶奶信仰、沿海的妈祖信仰、商人间的关公信仰、文人间的文昌帝君信仰、中部的玄帝信仰。从语言文化上讲则是南腔北调及其戏曲、音乐。

劫者,因时不同,是基于古往今来时间变迁之下的精神文化载体的变易。这一点在《上清宝诰》中说的最明白:“纪元洞玉历而分五劫”,五劫者,龙汉、天皇、开皇、赤明、延康。按《洞玄本行经》“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自元始开光,至于赤明元年,经九千九百亿万劫”。天地的不断变易,宇宙的不断的轮坏、国土的变更、战争的发生、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信仰的流变、科技的发展、伦理认识的变更、文化的变迁,这些都属于劫的范畴。

“方”和“劫”既是随方设教的对象,也构成了随方设教基于特定时空秩序下采取不同教化救渡方式的依据。

随方设教的实施配置

设者,有设施,有建制。道必假借万物以彰显,教必有建制方传播。随方设教的人间道教教团犹如一个学校,在完成尘世道德教化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完成从此案到彼岸救渡的终极归宿,于是面对不同的时空秩序,在人间组建什么样的教育团队,设置什么样的课程,既能在保持各地特色的前提下又不混淆共同的信仰和凝聚力,成了随方设教必须面对的问题。

设施是有形的直观的教育,比如宫观规制、殿堂建设、神像布局、道乐等。这种直观的有形有相是“道教教育理念”的载体和表现,是终极信仰、精神内涵和审美情绪在有形上的集中展现,这种展现又给民众潜移默化甚至震撼般的教化,这种教化是从直观上为普通民众界定了一条道教信仰的主流,也形成了普通民众对道教的朴素与直面的认识,为他们亲近道教、走进道教教化的大门打下了基础,也为宗教教育理念的传播发展奠定不偏离、不散漫、不变质的主旋律。

建制是有无相生的“招生工作”与“教育实施”,比如普通民众亲近,众川归海的招生工作,教育团队内部的管理,教育理念的执行、教师的培养、经典的整理、课程的设置等。教化和救渡是道教建制永恒的主题,在这个主题里,道教团队成员完成了人生的蜕变和教育理念的自主传播。在尊道贵德、践行大道的主旨核心下,理顺“道经师三宝”与“法侣财地”的关系成为道教在传播发展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聚变式传播发展的基础前提。

道教的人间设施建制是辅助三清道祖随方设教的载体,按照随方设教的要求进行建设既是实施教化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终极信仰的内在要求。

挖掘、探讨和总结“随方设教”的含义

随方设教的目的意义

教者,教化也,必先教育、教导而后才能教化顽昧、实现从愚昧到仙真的彼岸转化。三清道祖随方设教即为道教,故道教教化实为“道德教化”。何为道德,道德者大道的精气神、力量、文化与能量;《云集七签.道教本始部》:“上古无教,教自三皇五帝以来有矣。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义、有授、有传。言则宣,教则告。因言而悟教明理,理明则忘言。既有能教、所教,必在能师、所师。”作为中华民族的固有宗教,道教宗罗先哲“大道”之学,把以道教人,以德化人作为一项担当,实现生道合一,得道成仙作为人生的终极归宿,从这种意义上说,道教宛如一个明道大学。在这个大学里开展着天文学、地理学、宗教学、神学、民俗学、物理学、化学、音乐、礼仪、政治、美术、工程制造、医学、规划学、勘探学等等总罗万象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使民众在教化中自化,在自觉修炼中觉悟宇宙人生的过程,完成过去、现在、未来的无障碍教化。

教者,救渡,教化的结果,此案到彼岸的终极归宿。救渡即是一种医治,也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棒喝,是宗教在传播上的基于高大上的不竭的源动力。救渡与教化相辅相成,是随方设教的终极目的。道教救渡显著区别于其他宗教,不只是对人欲望的约束,更是对人欲望的一种正能量的建树,这种建树小则医人,大则救国治天下,所以立足当下,追求普天之下欣乐太平成了道教对人世间的普世关怀。

道教随方设教的救渡传播本质上是一种普通民众“亲近—被教化—自化”的柔性过程,被教化的实施程度决定了随方设教的教学质量、信徒的素质水平、更反过来对道教的传播源动力予以影响制约。“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静以动为基,脱离了“施行教化”为前提基础的主动,民众道德的“自化”将在纷繁复杂时势的变迁,表象的不同,虚伪狡诈的欺骗中流于无序、散漫、低效率和盲从,从而造成了很多假象:“使不同道观之间产生了香火旺盛与冷清;神仙受欢迎程度历世有升迁;教团历世有荣枯;道教主神“从道——太上老君——三清——玉皇……杂而多端的神灵崇拜”的结构无序(1)”。这种假象与其说是劫运时势所至,其实质则是“跟随”与“因随”在现实执行中教化与自化间的失序造成。故欲让民众自化必将先行教化,行教化不能剥夺民众自化的权利,否则民众将在强权之下失去活力而走向极端的偏执。

(二)外延

顺成人逆成仙,修真之要在于舍末回本,抱一守元,返璞归真。这一法则人行之可登真证圣,国行之可持盈、可定倾,可节事!反之则流浪生死,赤微衰亡!张宇初天师在《道门十规》中告诫:“非究源以求流,必忘本以逐末”。在道教教团衰微百年之后,思考“随方设教”的内涵而为了明确该教义在传播发展上的要求和准则,为道教教团在当下的传播发展提供有益的反思和思路。

随方设教,主辅有序

主辅有序是随方设教在道教教团建设建制上的第一要求和准则,是道教在传播发展中是否能够保持“教团的内定力和凝聚力”,以便能有足够的能量去完成教化救渡的目标,并保持教团在劫运动荡中经受住考验的保证。道教经典在为世人展示了一幕波澜壮阔的五劫轮回,天尊开劫度人的宇宙之象时,也给人间的教团在教化救渡中展示了如下基本秩序:

(1)三清道祖为教化救渡的主体。

(2)其他神明基于果位的不同辅助执行不同层次的指引、教化、救渡,并接受三清道祖的再次教化与救渡。教化内容总系于三清道祖的“真一之道”。

(3)教化与救渡是徐徐渐进的阶梯型进修,从表到里的、从浅到深、从散到聚、从世俗到神圣的返璞归真与找回真我。最终到达与道合一的终极追求。

总之,在“三清道祖”的领导下,以“三清道祖”为主,众多“仙真”为辅的旷日持久,不可计数的教化救渡工作。参与的辅助仙真有:

一、维持乾坤纲纪的先天神明。管理三界的四御,三官三台、城隍社令,五岳大帝、十殿阎王、日月星君、值日功曹等先天尊神系统(个别特例除外)。先天尊神以刚性的不可抗拒的金科玉律、天条、规律、宿命等形式对众生进行自然教化,从而使得阴阳有序,日月有明;人间则善恶有别,扬善抑恶;这种教化总系于三清道祖的“真一之道”,在约束芸芸众生的同时,也启迪众生中的智者通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自化方式主动回归“真一之道”的精神家园;这种刚性的教化在“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无形力量下驱动有形有情有生的众生在不言之教下功成事随,百姓皆言我自然。

二、后天仙真系统。区别于先天神明系统,后天的仙真更多的以柔性的言辞、经卷、寓言等对众生予以教诲救渡。这给人间留下了众多的修行法门、宗教经典、教职人员、故事传说。人群是盲目的,通过自然之教走向“真一之道家园”的先哲毕竟是极其少数的,于是人世间出现了众多苦口婆心的宗教家、教育家、玄门祖师。

三、玄门祖师。道教各门各派的祖师,比如从派别上讲天师派、上清派、净明派的祖师,全真派的南北五祖,玄天上帝、太乙救苦天尊等等祖师。得道成真的祖师们既是“真一之道”“随方教化”的成果——与道合一,成为道的化身和载体,也是新一轮“随方设教”的有力的实施者和践行者。

、地方神明与“俗神”。无论是通过不言之教而德高望众,备受人们崇敬的各个族群的祖先、先贤,还是受到祖师点化而修正真身,庇佑一方土地、受到一方供奉的地方守护神、一国忠贤,他们在尊道贵德、教化众生的道路上与三清道祖和众多祖师一道成为匡扶善良与正义的力量。只是,受制于时空的限制,他们或许也还在“与道合一”的终极道路上不断的修行。

、三清道祖基于不同时空下的直接分身/化身。这里以老君降世,假号易名救世最为常见。例如玄天上帝救世太上老君的第八十二次化身。

主辅有序的秩序反映在“宫观威仪”上,必然要求:人间的任何(道教)道场首先是三清道祖的道场,其次才是随方主体神明的道场;人间的任何(道教)道场要遵从尊道贵德,尊卑有别的秩序。也即“凡是道观必有三清殿、三清殿必是最庄严的殿宇和道观的核心、三清殿必是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三清殿必是最主要的法事活动场所,无论在何时何地,辅助教育团队神明的道场,其殿宇不得成为道观的中心,只能成为三清殿的辅属地位”否则就会导致信徒与民众心中道教信仰的主辅失序。主辅有序的形式反映在“建制配置”上,必然要求:人间的任何道观都必须以宣扬实施三清道祖的“真一之道”为主,而不能偏离这个主旨。

主辅有序在实际的执行中遭受了严重的挑战,历史上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干涉、明清以来道教的衰微和过度世俗化所导致的主辅严重失序给使得信仰核心与终极归宿的三清殿消失化和从属化,从最核心变成边缘,甚至消失。智慧出有大伪,“玉清宫、三清宫、太清宫”等三清道祖专门道场的出现标志着随方设教在人间的执行已经陷入主辅失序,辅反为主的高度扭曲状态。这种扭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时至今日普通民众依然不清楚“三清和玉皇孰高孰低?玉皇与王母的关系,老君与玄帝的关系”,这种混乱为民间小说提供了亵渎道教信仰和随意歪曲的土壤,也使得道教信仰的传播丧失了凝聚力和源动力,使得道教在民众心中变成了名不正言不顺的代名词。

随方设教,本末有别

本末有别是随方设教在实践中的第二要求和准则。在道教的神学理论体系里“主即是本,辅即是末”,宫观道场的主辅失序必然带来信仰上的本末倒置,这种本末倒置具有以下几种鲜明的表现形式。

第一,趋同世俗之利,而忘真一之本。人的欲望需求是无穷无尽的,又是多姿多彩的,功利性是普通民众烧香敬神的动力,化功利为道德是随方设教在教育民众从个人的低级趣味中走向崇高追求,实现灵魂升华的内涵要求。随方设教在实践中失去三清道祖之本,将导致道教教化被民众的功利性所绑架,从而使得神明成为民众追逐功利的内心反映,并且随心神欲望的发展而出现更多的神明。

第二,强化门派之别,淡化门派之同。三清道祖为道教最高神在道教内部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三清道祖是否为道教的主神,却存在不同的争论。这种争论是现实主辅失序,本末倒置的有形混乱在信仰意识上的必然结果。这种混乱使得各地信众将自己亲近的神明尊为主神,各个宗派以各门开宗祖师为主神,各个道观以本道场供奉的神明为主神,各宗舍本见末各执己见,使得各个宗派间斗法成为常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原本是随方设教在传播发展中优势,这种优势在教团内部遭遇了挑战,并进而影响了整个道教的传播和发展。

第三,流于偶像崇拜,不知神明之本。《玄纲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神明皆是道德的载体,是三清道祖真一之道的不同显现和化身,是民众参悟回归真一之道的路径。否则功德成神的教化将在以追求功利的偶像崇拜之中失去随方设教的意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决定了“真一之道为根为本,万物为枝为末”,人间修行的本质也是“深根固蒂,返璞归真”。在教育人类回家的路上,因“大道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自然而然的出现随方设教纷繁多彩的教学形式,以“真一之道”为核心教育内容的教学以随之“以术载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财载道的财神、以福阐道的三星、以文载道的文昌……芸芸众生涌向道观在顶礼膜拜祈求财富、福运、名利的同时津津有味的学习有声有色的教诲,最后只记住了有滋有味的欲望,却对有滋有味背后承载的“真一之道”丝毫不知。于是在欲望的追逐之下,明清以来三官庙、财神庙、关帝庙、福禄寿喜财的世俗香火越烧越旺,道观的这些神殿越来越庄严不可缺少,“三清殿”却被彻底边缘化和废墟化。于是清末民初的道教生态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一方面是道观和道士的数量在当今看来是惊人的数量,但是道教却是近千年来最颓废的一劫。

随方设教的真谛在于因民之欲,而启民之心,民心向道,从而众皆归道。如果随方设教的教育工作走进弃本逐末的误区,膨胀的不只是欲望,更是自身信仰的迷失和凝聚力的涣散。

随方设教,教度有方

教度有方是随方设教在实践中的方法,因时空不同面对的对象五花八门,故教度的方法方式也多姿多彩,总结起来,随方设教的方法总系于以下原则:

首先,以一元为核心,多元皈依。大道为神明之本,万物皆为大道所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教是严格意义上的一神教,一神者即“真一之道”。道乃万物之根,“真一之道”分三体为三清道祖,为宇宙造化之主,为道教教化之教主;道乃万物之首,“真一之道”化而为统御三界十方之尊,万神之王玉皇上帝。“真一”含阴阳三才,造化万千,妙不可言,故“真一之道”又言“妙一”。道教“真一之道”的教义为教化统罗万千信仰提供了可能,为中国多元信仰,多元文化走向大一统提供了坚实的软实力支撑。以道伏魔,以道垂教,使得地方神明实现向“真一之道”的皈依和“与道合一”的终极自我救渡;地方信众也实现了信仰的提升、顽昧的开化与得道登真的救渡。

其次,刚柔并进。教度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正一派祖天师在西蜀除六天魔王,收八部鬼神,方立黄老之教。这些都是随方设教在现实执行中对于各地方信仰文化改造过程的具体反映。

随方设教,常易有度

“道可道,非常道”,当“大道”的变易由“可道”走向“非常道”时,随方设教的教化将走进误区和死胡同,从而会给整个教育、度化结构体系工作产生颠覆性的灾难。面对不同时空下的精神文化生态环境,哪些需要作出变更,需要作出多大程度的变更,哪些必须坚持而不能变更,如何在道教信仰的神圣性和世俗性间保持中和,这就是在随方设教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信仰的庄严性为常,信仰的亲近性为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庄重的、严肃的、稳妥的就像大树的根一样是枝繁叶茂、花枝招展的根本保障,稳重则入静,轻佻则易躁。信仰必须以“庄严性”为根基,以“亲和性”为枝叶,这就如同斋醮道场的道乐,吸收世俗民间的欢快性以亲近当地人民虽必不可少,但是如果以此忘却了宗教音乐所必须具备的庄严性,则道乐不但难以度人,反而使得民众丧失了对信仰的尊重和敬畏,久而久之,对信仰和神明的亵渎、戏说便会堂而皇之的登上世俗的舞台,明清以来丑化道士和道教众神的笔记小说层出不穷,信仰在世俗化的亲近之中丧失了庄严,这种前车之鉴不能在当代的发展中再次上演!

其次,信仰的凝聚力为常,离散为易。宗教的传播是基于“终极关怀凝聚力下的一种自发、自愿的信徒救渡行为”和“信仰召唤力之下的准信徒亲近靠拢行为”交织互动的能量聚变、衰变过程。信仰的凝聚力和召唤力是宗教传播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是衡量一个宗教组织生命力的标准!“朴散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神明是道炁的化身,是道德的载体,每一尊神明背后都有一群庞大的信众,如果信徒无法知晓神明所承载的道德,并从离散的各执一端的神明亲近上回归到对“三清道体”的信仰上,信仰传播所必须具备的原动力将极其分散和弱小。

引用:(1)当代道教主神的结构体系论——兼论逻辑与历史的一致 宫哲兵

(文章由国际道商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庞金文 提供,标题有修改)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挖掘、探讨和总结“随方设教”的含义

道教之音 庞金文

2017-11-19 15:45:22

|
挖掘、探讨和总结“随方设教”的含义
|

随方设教是道教在传播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和方式,这一精神不但处处体现在道教经典之中,更是在道教的传播发展中予以充分的实践,“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一天然的精神彰显了道教秉持的中和之道在处理不同族群、宗教、信仰、文化时的极强的超越性、包容性、圆融性。充分挖掘、探讨和总结“随方设教”的含义及其千百年来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不但能为当今人类处理错综复杂的矛盾提供宝贵的启迪,也能为道教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力量。

(一)内涵

“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号易名。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五千言”。最广为熟知的《太清宝诰》对分散在道经中的天尊教化度人的方式给出了最为简明的概括和定义,即“随方设教,历劫度人”——大道之体太上老君每逢劫运之时都会在各个地方降临,因时因地对众生施行不同的教化,使顽愚大众从迷途中度上真一之道的无上圣境中。这为在总结道教在现实传播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提供了标准。

挖掘、探讨和总结“随方设教”的含义

随方设教的主体对象

随者,跟随,“老君”至而“万物”跟也。老君是大道之体,故能聚万物之神为一神,聚万物之炁为一炁,聚万物之精为一精。“一”者“大道”也,分则为“三清天尊”,合则为“真一”之道(亦名“妙一”之道)。大道以“真一”统“三洞宗元”,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故“真一”为万神之本,为万炁之根,为万道之纲,为万物之主。《应化经》“元始天尊曰:吾以道炁,化育群芳,从劫到劫,因时立化”;《洞玄本行经》“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自元始开光,至于赤明元年,经九千九百亿万劫”。大道降本流末而生万物,万物在阴阳丕荡中沉沦起伏,三清道祖随世历劫假名易号对万物予以教化救渡,万物者,大道本体之外的一切化生与衍生!这使得万物虽然千姿百态,却形散神不散,随心所欲却不偏离大道。在这里,拥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神明、不同文化的族群找到了共同的心理归宿,从而人心齐,精诚所至,同心志归终极圣境。三清道祖为道教教化救渡之主,万物尊道贵德藉此自然教化、人间藉此神道设教广行教化救渡!

随者,因随,因地而异、因时不同,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人类社会南腔北调,因精神文化的差异,呈现不同族群间精神文化的啮合并以此推动历史的前进。尊重、隐抑、接纳、吸收这种差异,而强调共同的根源和梦想,从而在教化和自化间,在不剥夺民众现实精神文化食粮的基础上实现精神信仰的提升、文化的改造与人生终极关怀的皈依。这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精神、文化、风俗生态而采用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他们团聚、凝聚在“三清道祖”的周围,并实现对“真一之道”的道德信仰之中,从而使得民众完成了“道德”的教化,和“与道合一”的终极追求,这即是“随”含义的核心价值又是“随方设教”的主旨所在。

随方设教的时空秩序

方者,因地而异,是大道基于天地四方不同空间上所孕育化生的精神文化载体。万物自化生以来,各执一道,道术为天下裂。这个方包含了除众生母体——三清道祖之外的在空间上的所有一切:从道教教派上讲,则是不同的宗派,有正一、有全真,无论正一还是全真内部又有天师、上清、净明、南宗、北宗、龙门等诸多不同的小宗派;从众生角度上讲,则是包括先天神明、后天仙真、地方神明、各行各业之祖、宗教人员、帝王将相、平民百姓在内的芸芸众生;从弘道传教的区域上讲,则是天南地北的各个国家、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各个族群。从灵魂精神上来说则是东北的黑妈妈信仰、北方的泰山奶奶信仰、沿海的妈祖信仰、商人间的关公信仰、文人间的文昌帝君信仰、中部的玄帝信仰。从语言文化上讲则是南腔北调及其戏曲、音乐。

劫者,因时不同,是基于古往今来时间变迁之下的精神文化载体的变易。这一点在《上清宝诰》中说的最明白:“纪元洞玉历而分五劫”,五劫者,龙汉、天皇、开皇、赤明、延康。按《洞玄本行经》“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自元始开光,至于赤明元年,经九千九百亿万劫”。天地的不断变易,宇宙的不断的轮坏、国土的变更、战争的发生、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信仰的流变、科技的发展、伦理认识的变更、文化的变迁,这些都属于劫的范畴。

“方”和“劫”既是随方设教的对象,也构成了随方设教基于特定时空秩序下采取不同教化救渡方式的依据。

随方设教的实施配置

设者,有设施,有建制。道必假借万物以彰显,教必有建制方传播。随方设教的人间道教教团犹如一个学校,在完成尘世道德教化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完成从此案到彼岸救渡的终极归宿,于是面对不同的时空秩序,在人间组建什么样的教育团队,设置什么样的课程,既能在保持各地特色的前提下又不混淆共同的信仰和凝聚力,成了随方设教必须面对的问题。

设施是有形的直观的教育,比如宫观规制、殿堂建设、神像布局、道乐等。这种直观的有形有相是“道教教育理念”的载体和表现,是终极信仰、精神内涵和审美情绪在有形上的集中展现,这种展现又给民众潜移默化甚至震撼般的教化,这种教化是从直观上为普通民众界定了一条道教信仰的主流,也形成了普通民众对道教的朴素与直面的认识,为他们亲近道教、走进道教教化的大门打下了基础,也为宗教教育理念的传播发展奠定不偏离、不散漫、不变质的主旋律。

建制是有无相生的“招生工作”与“教育实施”,比如普通民众亲近,众川归海的招生工作,教育团队内部的管理,教育理念的执行、教师的培养、经典的整理、课程的设置等。教化和救渡是道教建制永恒的主题,在这个主题里,道教团队成员完成了人生的蜕变和教育理念的自主传播。在尊道贵德、践行大道的主旨核心下,理顺“道经师三宝”与“法侣财地”的关系成为道教在传播发展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聚变式传播发展的基础前提。

道教的人间设施建制是辅助三清道祖随方设教的载体,按照随方设教的要求进行建设既是实施教化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终极信仰的内在要求。

挖掘、探讨和总结“随方设教”的含义

随方设教的目的意义

教者,教化也,必先教育、教导而后才能教化顽昧、实现从愚昧到仙真的彼岸转化。三清道祖随方设教即为道教,故道教教化实为“道德教化”。何为道德,道德者大道的精气神、力量、文化与能量;《云集七签.道教本始部》:“上古无教,教自三皇五帝以来有矣。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义、有授、有传。言则宣,教则告。因言而悟教明理,理明则忘言。既有能教、所教,必在能师、所师。”作为中华民族的固有宗教,道教宗罗先哲“大道”之学,把以道教人,以德化人作为一项担当,实现生道合一,得道成仙作为人生的终极归宿,从这种意义上说,道教宛如一个明道大学。在这个大学里开展着天文学、地理学、宗教学、神学、民俗学、物理学、化学、音乐、礼仪、政治、美术、工程制造、医学、规划学、勘探学等等总罗万象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使民众在教化中自化,在自觉修炼中觉悟宇宙人生的过程,完成过去、现在、未来的无障碍教化。

教者,救渡,教化的结果,此案到彼岸的终极归宿。救渡即是一种医治,也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棒喝,是宗教在传播上的基于高大上的不竭的源动力。救渡与教化相辅相成,是随方设教的终极目的。道教救渡显著区别于其他宗教,不只是对人欲望的约束,更是对人欲望的一种正能量的建树,这种建树小则医人,大则救国治天下,所以立足当下,追求普天之下欣乐太平成了道教对人世间的普世关怀。

道教随方设教的救渡传播本质上是一种普通民众“亲近—被教化—自化”的柔性过程,被教化的实施程度决定了随方设教的教学质量、信徒的素质水平、更反过来对道教的传播源动力予以影响制约。“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静以动为基,脱离了“施行教化”为前提基础的主动,民众道德的“自化”将在纷繁复杂时势的变迁,表象的不同,虚伪狡诈的欺骗中流于无序、散漫、低效率和盲从,从而造成了很多假象:“使不同道观之间产生了香火旺盛与冷清;神仙受欢迎程度历世有升迁;教团历世有荣枯;道教主神“从道——太上老君——三清——玉皇……杂而多端的神灵崇拜”的结构无序(1)”。这种假象与其说是劫运时势所至,其实质则是“跟随”与“因随”在现实执行中教化与自化间的失序造成。故欲让民众自化必将先行教化,行教化不能剥夺民众自化的权利,否则民众将在强权之下失去活力而走向极端的偏执。

(二)外延

顺成人逆成仙,修真之要在于舍末回本,抱一守元,返璞归真。这一法则人行之可登真证圣,国行之可持盈、可定倾,可节事!反之则流浪生死,赤微衰亡!张宇初天师在《道门十规》中告诫:“非究源以求流,必忘本以逐末”。在道教教团衰微百年之后,思考“随方设教”的内涵而为了明确该教义在传播发展上的要求和准则,为道教教团在当下的传播发展提供有益的反思和思路。

随方设教,主辅有序

主辅有序是随方设教在道教教团建设建制上的第一要求和准则,是道教在传播发展中是否能够保持“教团的内定力和凝聚力”,以便能有足够的能量去完成教化救渡的目标,并保持教团在劫运动荡中经受住考验的保证。道教经典在为世人展示了一幕波澜壮阔的五劫轮回,天尊开劫度人的宇宙之象时,也给人间的教团在教化救渡中展示了如下基本秩序:

(1)三清道祖为教化救渡的主体。

(2)其他神明基于果位的不同辅助执行不同层次的指引、教化、救渡,并接受三清道祖的再次教化与救渡。教化内容总系于三清道祖的“真一之道”。

(3)教化与救渡是徐徐渐进的阶梯型进修,从表到里的、从浅到深、从散到聚、从世俗到神圣的返璞归真与找回真我。最终到达与道合一的终极追求。

总之,在“三清道祖”的领导下,以“三清道祖”为主,众多“仙真”为辅的旷日持久,不可计数的教化救渡工作。参与的辅助仙真有:

一、维持乾坤纲纪的先天神明。管理三界的四御,三官三台、城隍社令,五岳大帝、十殿阎王、日月星君、值日功曹等先天尊神系统(个别特例除外)。先天尊神以刚性的不可抗拒的金科玉律、天条、规律、宿命等形式对众生进行自然教化,从而使得阴阳有序,日月有明;人间则善恶有别,扬善抑恶;这种教化总系于三清道祖的“真一之道”,在约束芸芸众生的同时,也启迪众生中的智者通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自化方式主动回归“真一之道”的精神家园;这种刚性的教化在“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无形力量下驱动有形有情有生的众生在不言之教下功成事随,百姓皆言我自然。

二、后天仙真系统。区别于先天神明系统,后天的仙真更多的以柔性的言辞、经卷、寓言等对众生予以教诲救渡。这给人间留下了众多的修行法门、宗教经典、教职人员、故事传说。人群是盲目的,通过自然之教走向“真一之道家园”的先哲毕竟是极其少数的,于是人世间出现了众多苦口婆心的宗教家、教育家、玄门祖师。

三、玄门祖师。道教各门各派的祖师,比如从派别上讲天师派、上清派、净明派的祖师,全真派的南北五祖,玄天上帝、太乙救苦天尊等等祖师。得道成真的祖师们既是“真一之道”“随方教化”的成果——与道合一,成为道的化身和载体,也是新一轮“随方设教”的有力的实施者和践行者。

、地方神明与“俗神”。无论是通过不言之教而德高望众,备受人们崇敬的各个族群的祖先、先贤,还是受到祖师点化而修正真身,庇佑一方土地、受到一方供奉的地方守护神、一国忠贤,他们在尊道贵德、教化众生的道路上与三清道祖和众多祖师一道成为匡扶善良与正义的力量。只是,受制于时空的限制,他们或许也还在“与道合一”的终极道路上不断的修行。

、三清道祖基于不同时空下的直接分身/化身。这里以老君降世,假号易名救世最为常见。例如玄天上帝救世太上老君的第八十二次化身。

主辅有序的秩序反映在“宫观威仪”上,必然要求:人间的任何(道教)道场首先是三清道祖的道场,其次才是随方主体神明的道场;人间的任何(道教)道场要遵从尊道贵德,尊卑有别的秩序。也即“凡是道观必有三清殿、三清殿必是最庄严的殿宇和道观的核心、三清殿必是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三清殿必是最主要的法事活动场所,无论在何时何地,辅助教育团队神明的道场,其殿宇不得成为道观的中心,只能成为三清殿的辅属地位”否则就会导致信徒与民众心中道教信仰的主辅失序。主辅有序的形式反映在“建制配置”上,必然要求:人间的任何道观都必须以宣扬实施三清道祖的“真一之道”为主,而不能偏离这个主旨。

主辅有序在实际的执行中遭受了严重的挑战,历史上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干涉、明清以来道教的衰微和过度世俗化所导致的主辅严重失序给使得信仰核心与终极归宿的三清殿消失化和从属化,从最核心变成边缘,甚至消失。智慧出有大伪,“玉清宫、三清宫、太清宫”等三清道祖专门道场的出现标志着随方设教在人间的执行已经陷入主辅失序,辅反为主的高度扭曲状态。这种扭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时至今日普通民众依然不清楚“三清和玉皇孰高孰低?玉皇与王母的关系,老君与玄帝的关系”,这种混乱为民间小说提供了亵渎道教信仰和随意歪曲的土壤,也使得道教信仰的传播丧失了凝聚力和源动力,使得道教在民众心中变成了名不正言不顺的代名词。

随方设教,本末有别

本末有别是随方设教在实践中的第二要求和准则。在道教的神学理论体系里“主即是本,辅即是末”,宫观道场的主辅失序必然带来信仰上的本末倒置,这种本末倒置具有以下几种鲜明的表现形式。

第一,趋同世俗之利,而忘真一之本。人的欲望需求是无穷无尽的,又是多姿多彩的,功利性是普通民众烧香敬神的动力,化功利为道德是随方设教在教育民众从个人的低级趣味中走向崇高追求,实现灵魂升华的内涵要求。随方设教在实践中失去三清道祖之本,将导致道教教化被民众的功利性所绑架,从而使得神明成为民众追逐功利的内心反映,并且随心神欲望的发展而出现更多的神明。

第二,强化门派之别,淡化门派之同。三清道祖为道教最高神在道教内部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三清道祖是否为道教的主神,却存在不同的争论。这种争论是现实主辅失序,本末倒置的有形混乱在信仰意识上的必然结果。这种混乱使得各地信众将自己亲近的神明尊为主神,各个宗派以各门开宗祖师为主神,各个道观以本道场供奉的神明为主神,各宗舍本见末各执己见,使得各个宗派间斗法成为常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原本是随方设教在传播发展中优势,这种优势在教团内部遭遇了挑战,并进而影响了整个道教的传播和发展。

第三,流于偶像崇拜,不知神明之本。《玄纲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神明皆是道德的载体,是三清道祖真一之道的不同显现和化身,是民众参悟回归真一之道的路径。否则功德成神的教化将在以追求功利的偶像崇拜之中失去随方设教的意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决定了“真一之道为根为本,万物为枝为末”,人间修行的本质也是“深根固蒂,返璞归真”。在教育人类回家的路上,因“大道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自然而然的出现随方设教纷繁多彩的教学形式,以“真一之道”为核心教育内容的教学以随之“以术载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财载道的财神、以福阐道的三星、以文载道的文昌……芸芸众生涌向道观在顶礼膜拜祈求财富、福运、名利的同时津津有味的学习有声有色的教诲,最后只记住了有滋有味的欲望,却对有滋有味背后承载的“真一之道”丝毫不知。于是在欲望的追逐之下,明清以来三官庙、财神庙、关帝庙、福禄寿喜财的世俗香火越烧越旺,道观的这些神殿越来越庄严不可缺少,“三清殿”却被彻底边缘化和废墟化。于是清末民初的道教生态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一方面是道观和道士的数量在当今看来是惊人的数量,但是道教却是近千年来最颓废的一劫。

随方设教的真谛在于因民之欲,而启民之心,民心向道,从而众皆归道。如果随方设教的教育工作走进弃本逐末的误区,膨胀的不只是欲望,更是自身信仰的迷失和凝聚力的涣散。

随方设教,教度有方

教度有方是随方设教在实践中的方法,因时空不同面对的对象五花八门,故教度的方法方式也多姿多彩,总结起来,随方设教的方法总系于以下原则:

首先,以一元为核心,多元皈依。大道为神明之本,万物皆为大道所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教是严格意义上的一神教,一神者即“真一之道”。道乃万物之根,“真一之道”分三体为三清道祖,为宇宙造化之主,为道教教化之教主;道乃万物之首,“真一之道”化而为统御三界十方之尊,万神之王玉皇上帝。“真一”含阴阳三才,造化万千,妙不可言,故“真一之道”又言“妙一”。道教“真一之道”的教义为教化统罗万千信仰提供了可能,为中国多元信仰,多元文化走向大一统提供了坚实的软实力支撑。以道伏魔,以道垂教,使得地方神明实现向“真一之道”的皈依和“与道合一”的终极自我救渡;地方信众也实现了信仰的提升、顽昧的开化与得道登真的救渡。

其次,刚柔并进。教度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正一派祖天师在西蜀除六天魔王,收八部鬼神,方立黄老之教。这些都是随方设教在现实执行中对于各地方信仰文化改造过程的具体反映。

随方设教,常易有度

“道可道,非常道”,当“大道”的变易由“可道”走向“非常道”时,随方设教的教化将走进误区和死胡同,从而会给整个教育、度化结构体系工作产生颠覆性的灾难。面对不同时空下的精神文化生态环境,哪些需要作出变更,需要作出多大程度的变更,哪些必须坚持而不能变更,如何在道教信仰的神圣性和世俗性间保持中和,这就是在随方设教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信仰的庄严性为常,信仰的亲近性为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庄重的、严肃的、稳妥的就像大树的根一样是枝繁叶茂、花枝招展的根本保障,稳重则入静,轻佻则易躁。信仰必须以“庄严性”为根基,以“亲和性”为枝叶,这就如同斋醮道场的道乐,吸收世俗民间的欢快性以亲近当地人民虽必不可少,但是如果以此忘却了宗教音乐所必须具备的庄严性,则道乐不但难以度人,反而使得民众丧失了对信仰的尊重和敬畏,久而久之,对信仰和神明的亵渎、戏说便会堂而皇之的登上世俗的舞台,明清以来丑化道士和道教众神的笔记小说层出不穷,信仰在世俗化的亲近之中丧失了庄严,这种前车之鉴不能在当代的发展中再次上演!

其次,信仰的凝聚力为常,离散为易。宗教的传播是基于“终极关怀凝聚力下的一种自发、自愿的信徒救渡行为”和“信仰召唤力之下的准信徒亲近靠拢行为”交织互动的能量聚变、衰变过程。信仰的凝聚力和召唤力是宗教传播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是衡量一个宗教组织生命力的标准!“朴散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神明是道炁的化身,是道德的载体,每一尊神明背后都有一群庞大的信众,如果信徒无法知晓神明所承载的道德,并从离散的各执一端的神明亲近上回归到对“三清道体”的信仰上,信仰传播所必须具备的原动力将极其分散和弱小。

引用:(1)当代道教主神的结构体系论——兼论逻辑与历史的一致 宫哲兵

(文章由国际道商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庞金文 提供,标题有修改)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