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生死观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赵博超

2018-03-20 13:57:51

生死问题关涉重大,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对这一人生的重要议题进行过理性思索与系统阐述。根植于中华文明的道教信仰,在其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中,也形成了一套自成一体、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生死观念。道教是以春秋时期道家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老子与庄子被奉为道教的代表人物,《道德经》《庄子》也都被道教奉为经典。道教信仰自始至终都很重视人的肉体生命,抱着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乐生观念,希望能够通过主体的自我修炼提高生命的质量,并且最终达到永生。

老子曾提出“摄生”的理论,作为获得长生的方法和途径。在他看来,世人之所以无法获得长久的生命,是因为“其生生之厚”。高亨对此的解释是:“生生之厚者,逞欲于声色等,是自伤其生而动之死地矣。”也就是说,想要生命长久,就不能贪得无厌;过度地奉养生命其实是对身体的残害。老子认为,我们日常的言行举动都要顺从道、顺从自然,做到“当行而行,当止而止”,行止都要契合“道”的精神,依据“尊道贵德”原则行动。此外,老子还认为,一个人能够由物返道,把握永恒常在的宇宙本体,其生命力才会永恒持久。相反,如果不能依“道”而行,背离这个永恒常在的本体,就会导致许多的问题,甚至无法保全性命。所谓“不知常,妄作凶”,正是这个意思。

庄子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使生命持久的“养生”之道:首先,在理论方面,庄子认为,“养生”的最佳途径就是“得道”,并且指出:一个人若达到了“得道”的境界,就能够“游心于物之初”,“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庄子》一书中描绘的“真人”“圣人”等形象,无不是依“道”而行、与“道”同游,从而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那么,如何能够“得道”呢?庄子在《大宗师》中借用一个神话故事说出了具体的方法: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心理上超越时空的限制,遗忘世故、不被物役,不再计较贫富贵贱、得失毁誉,就能够体悟到绝对的“道”,从而生命也就能持久永恒。其次,在实践层面,庄子继承了“善摄生”的观念,认为沉迷享乐会使人的生命遭到残害。《天道》有云:“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者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因此,唯有抱持精神的宁静,不劳累自己的形体,不耗费自己的精神,才能长生久视。总的来说,庄子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推崇“得道”的境界,其方法就是摒弃外在的一切物质欲望和享乐,让内心处于虚静无为的状态。

道教信仰虽然以老庄的思想为基础,但也广泛吸收了原始宗教之中的巫术、先秦以来的神仙方术、符箓咒语,以及包括儒家和阴阳家在内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形成了一家之学。道教博采众长,把“生”的观念发挥到了极致,玄奥的人生哲理与原始信仰相结合,产生了长生不死的追求。

道教从其早期的修行实践开始,除了依“道”而行的内在方法之外,也重视炼制和服食“金丹大药”的外在方法——即所谓“外丹术”——以求能早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终极目标。魏晋神仙道教对外丹术最为推崇,并且在唐代发展到了顶峰。直到唐末五代时期,道教中人依然普遍相信,“金丹大药”能够使人获得永生。例如,葛洪在强调“金丹大药”的巨大功效时就曾说:“凡此九丹,但得一丹便仙。”《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中详尽地描述了丹药的神奇功效,认为只要服用一粒,能够“入水不湿、入火不烧、万恶不中、兵刀不伤、变化自在、出入无间、役使鬼神、寿同天地”。同时,许多达官贵人、文人士者,也都曾有过亲身服食“金丹大药”的经验,还撰写了许多称颂其神奇功效的文章。例如,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妻子就曾服用丹药,并且相信它能够令人返老还童。

道教中人为什么相信服食丹药能长生不老呢?首先,他们使用了一种“类比推理”的思考方式。炼制丹药的主要材料(例如朱砂、银、铜和铅等重金属)都是不会腐朽的,服食丹药就是把药物具有的坚固不朽的属性转移到服用者的体内,从而能够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所谓“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其次,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世间万物都蕴含着“精气”。当体内的“精气”充盈时,生命就旺盛;反之,就会衰竭。服食丹药能够补充体内精气,自然就会令生命历久不衰、长生不老。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外丹术盛行的时代,很多人都因为服用丹药中毒,甚至导致死亡。例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晋哀帝就是因为服用了过多的丹药而“不识万机”。北魏道武帝专门设置仙人博士炼制丹药,并且经常让囚犯试药,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死而无验。为了给丹毒难题提供一种看似合理的解释,道教发明了“尸解”观念,服丹而死被视为尸解仙去。从现代自然科学的角度看,期望通过服食丹药达到永生无疑非常荒谬,这不过是道教中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来,在这种荒谬行为的背后,毕竟蕴含着道教肯定生命、战胜“天命”或者“自然”的信念。

在道教的发展历史上,道士们除了炼制和服食丹药之外,还希望通过修炼的方法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道德修炼。修道者认为,通过不断加强道德修养,不断积德行善,就可以达到“道德长生”。所谓“长生之本,惟善为基”。《太上感应篇》记载“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道教认为,一个人在现实之中能够做到“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就会受人尊重、获得神仙的眷顾,身体健康,福寿绵长。反之,就会招致各种恶报,众邪来犯,早早结束生命。修仙道必须先修“人道”,强调修炼必须通过刻苦的道德修养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充分体现了道教对人生之道德的终极关怀。由此可见,道教绝不只是彼岸性宗教,它将所谓的彼岸拉回此岸,将人生的终极关怀内存于心中,“道”与“德”被化而为一。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对道教而言,“德”只具有工具性价值,个人的道德修养只是作为手段,服务于“成仙得道”这个终极理想。

总的来说,面对死亡问题,道教不是用自然规律来自我安慰,或是寻求精神层面上的不朽来减轻死亡带来的焦虑;而是相信人是可以利用智慧参悟出世间造化运转的道理,可以盗取天地循环流转的力量,逆转生命的结局。虽然道教提倡的“长生久视,羽化登仙”的生死观念只是一种虚幻的想象,但是其中包含着一种热爱生命、充实生命、升华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意涵。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的生死观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赵博超

2018-03-20 13:57:51

|
道教的生死观
|

生死问题关涉重大,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对这一人生的重要议题进行过理性思索与系统阐述。根植于中华文明的道教信仰,在其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中,也形成了一套自成一体、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生死观念。道教是以春秋时期道家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老子与庄子被奉为道教的代表人物,《道德经》《庄子》也都被道教奉为经典。道教信仰自始至终都很重视人的肉体生命,抱着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乐生观念,希望能够通过主体的自我修炼提高生命的质量,并且最终达到永生。

老子曾提出“摄生”的理论,作为获得长生的方法和途径。在他看来,世人之所以无法获得长久的生命,是因为“其生生之厚”。高亨对此的解释是:“生生之厚者,逞欲于声色等,是自伤其生而动之死地矣。”也就是说,想要生命长久,就不能贪得无厌;过度地奉养生命其实是对身体的残害。老子认为,我们日常的言行举动都要顺从道、顺从自然,做到“当行而行,当止而止”,行止都要契合“道”的精神,依据“尊道贵德”原则行动。此外,老子还认为,一个人能够由物返道,把握永恒常在的宇宙本体,其生命力才会永恒持久。相反,如果不能依“道”而行,背离这个永恒常在的本体,就会导致许多的问题,甚至无法保全性命。所谓“不知常,妄作凶”,正是这个意思。

庄子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使生命持久的“养生”之道:首先,在理论方面,庄子认为,“养生”的最佳途径就是“得道”,并且指出:一个人若达到了“得道”的境界,就能够“游心于物之初”,“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庄子》一书中描绘的“真人”“圣人”等形象,无不是依“道”而行、与“道”同游,从而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那么,如何能够“得道”呢?庄子在《大宗师》中借用一个神话故事说出了具体的方法: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心理上超越时空的限制,遗忘世故、不被物役,不再计较贫富贵贱、得失毁誉,就能够体悟到绝对的“道”,从而生命也就能持久永恒。其次,在实践层面,庄子继承了“善摄生”的观念,认为沉迷享乐会使人的生命遭到残害。《天道》有云:“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者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因此,唯有抱持精神的宁静,不劳累自己的形体,不耗费自己的精神,才能长生久视。总的来说,庄子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推崇“得道”的境界,其方法就是摒弃外在的一切物质欲望和享乐,让内心处于虚静无为的状态。

道教信仰虽然以老庄的思想为基础,但也广泛吸收了原始宗教之中的巫术、先秦以来的神仙方术、符箓咒语,以及包括儒家和阴阳家在内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形成了一家之学。道教博采众长,把“生”的观念发挥到了极致,玄奥的人生哲理与原始信仰相结合,产生了长生不死的追求。

道教从其早期的修行实践开始,除了依“道”而行的内在方法之外,也重视炼制和服食“金丹大药”的外在方法——即所谓“外丹术”——以求能早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终极目标。魏晋神仙道教对外丹术最为推崇,并且在唐代发展到了顶峰。直到唐末五代时期,道教中人依然普遍相信,“金丹大药”能够使人获得永生。例如,葛洪在强调“金丹大药”的巨大功效时就曾说:“凡此九丹,但得一丹便仙。”《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中详尽地描述了丹药的神奇功效,认为只要服用一粒,能够“入水不湿、入火不烧、万恶不中、兵刀不伤、变化自在、出入无间、役使鬼神、寿同天地”。同时,许多达官贵人、文人士者,也都曾有过亲身服食“金丹大药”的经验,还撰写了许多称颂其神奇功效的文章。例如,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妻子就曾服用丹药,并且相信它能够令人返老还童。

道教中人为什么相信服食丹药能长生不老呢?首先,他们使用了一种“类比推理”的思考方式。炼制丹药的主要材料(例如朱砂、银、铜和铅等重金属)都是不会腐朽的,服食丹药就是把药物具有的坚固不朽的属性转移到服用者的体内,从而能够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所谓“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其次,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世间万物都蕴含着“精气”。当体内的“精气”充盈时,生命就旺盛;反之,就会衰竭。服食丹药能够补充体内精气,自然就会令生命历久不衰、长生不老。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外丹术盛行的时代,很多人都因为服用丹药中毒,甚至导致死亡。例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晋哀帝就是因为服用了过多的丹药而“不识万机”。北魏道武帝专门设置仙人博士炼制丹药,并且经常让囚犯试药,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死而无验。为了给丹毒难题提供一种看似合理的解释,道教发明了“尸解”观念,服丹而死被视为尸解仙去。从现代自然科学的角度看,期望通过服食丹药达到永生无疑非常荒谬,这不过是道教中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来,在这种荒谬行为的背后,毕竟蕴含着道教肯定生命、战胜“天命”或者“自然”的信念。

在道教的发展历史上,道士们除了炼制和服食丹药之外,还希望通过修炼的方法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道德修炼。修道者认为,通过不断加强道德修养,不断积德行善,就可以达到“道德长生”。所谓“长生之本,惟善为基”。《太上感应篇》记载“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道教认为,一个人在现实之中能够做到“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就会受人尊重、获得神仙的眷顾,身体健康,福寿绵长。反之,就会招致各种恶报,众邪来犯,早早结束生命。修仙道必须先修“人道”,强调修炼必须通过刻苦的道德修养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充分体现了道教对人生之道德的终极关怀。由此可见,道教绝不只是彼岸性宗教,它将所谓的彼岸拉回此岸,将人生的终极关怀内存于心中,“道”与“德”被化而为一。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对道教而言,“德”只具有工具性价值,个人的道德修养只是作为手段,服务于“成仙得道”这个终极理想。

总的来说,面对死亡问题,道教不是用自然规律来自我安慰,或是寻求精神层面上的不朽来减轻死亡带来的焦虑;而是相信人是可以利用智慧参悟出世间造化运转的道理,可以盗取天地循环流转的力量,逆转生命的结局。虽然道教提倡的“长生久视,羽化登仙”的生死观念只是一种虚幻的想象,但是其中包含着一种热爱生命、充实生命、升华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意涵。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