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所说的“道”之科学性

道教之音 王西平

2018-04-07 20:41:31

摘要:老子所说的“道”,古往今来的研究者,几乎全都认为仅仅是精神的、哲学的思辨性概念、假设;但据《老子》文本分析,老子所说的“道”之实质首先是“物”,是真实的有物质性能的存在。而且,《老子》文本的一些章节中的意蕴,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概念来探究、表述,实则是从宇宙生成、物质构成、粒子穿透、光能感应、有无相生等方面做了系统地论说。其科学性的体验与阐发,是值得我们不断地认真研究、探讨的。

关键词:“道”的实在性  科学性  粒子穿透  光能感应  有无相生

2016年7月5日,点击“百度学术”了知,关于“老子之道”的相关论文已有19859篇之多,且与日俱增。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老子所说的“道”,是虚无的、玄奥的,仅是形而上的哲理、概念,是“假设”,是“虚涵”,这完全没有触摸到“道”之实质;其实,老子并没有这样解释他所说的“道”。今天,我们用现代科学、量子力学的理论来探究、分析、体悟《老子》文本,老子所说的“道”,确实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虽然不可捉摸,一般人肉眼看不见,但老子所说的“道”的形而下的实在性这一面,却是用科学仪器可以检测得到的,经过高科技处理,也是可见的,可以显现的,具有物质的、科学的真实性能。老子从表现力极强的汉字中选用“道”字来概括、表述宇宙生成以及天地万物形成、演化的本质、动因、过程和结果,是再也准确不过的,是后人根本无法用别的词汇取代的,只能是无尽地赞叹和研究。现在,《道德经》已经得到全球政界、学界以及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可,攀登上世界传统文化思想的最高峰。对老子所说的“道”,重新加以考量、解释和定位,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道”之实在性

《易·系辞上传》第五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第十二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本文对“经典文献”的引文不详注出处)器,是一般人眼睛看得见的有形体的实在之物。而“道”(包括阴阳),是一般人眼睛看不见的无形体的虚无的存在,因此,后世的研究者就将其视之为单纯是精神性的存在,是哲学性的思辨、推理或假设、设定、  虚涵。

但是,作为学术的、科学的研究,老子所说的“道”,是不是就像《易经》所说的仅仅是形而上的精神、意识?近世以来,有的学者已关注到老子“道”的实在性问题,如台湾著名学者陈鼓应先生的《老子注译及评介》⑴书前论文“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开首就探讨“实在意义的‘道’”。然而,陈先生却认为“道”的“无形”,是老子的“预设”“设定”。没有认识到“无形”本身就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老子的主观“设定”。

近年来,有些论文也认为老子所说的“道”,具有实在性。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在《老子》文本中寻找答案,而是从既往普遍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总根据的共识推导出,“道”既然能生万物,也就必然和万物一样具有实在性。

其实,《老子》第二十一章就明确地说“道之为物”,即是说“道是物”。不过,“道”作为“物”,与一般人眼睛看到的宇宙万物不同,它是“惟恍惟惚”的。“惟恍惟惚”是个什么状况呢?

紧接着老子说:“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⑵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物、象、精、信,都是真实的存在。

冯友兰先生根据诸多古文献资料证明老子所说的“精”是“极细微的气”⑶,这和笔者在拙著《老子辨正》⑷第四章解释“和其光,同其尘”的“尘”时说的,“尘”是”比喻构成物质的肉眼看不见的更细微粒,就是现代已经发现的质子、电子、轻子、光子、中微子、夸克之类”的说法,颇为近似。

“尘”指的是什么呢?尘者尘土,就是空气中降落的细小微粒。汽车驶过,扬起尘土,我们用肉眼看得见。其实每日每时空气中都在降尘,只因微粒极细极小,一般人的眼睛看不见。老子所说的“尘”,是以能看见的“尘”,比喻构成物质的看不见的更细微粒,用现代科学的概念来说,就是已经发现的基本粒子。老子当时虽然不知道电子、光子这些名词,但“更细微粒”他肯定是发现了。“和其光,同其尘”,内涵极其丰富,概括极其精准,耐人寻味。

对于“道”的这种极小微粒的形状和性能的体验和描状,在中国古代,老子不是仅有,我们再举数例:如《关尹子·八筹》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管子·内业》曰“其细无内,其大无外”,皆言天大到没有边际,物质小到无法分割。再如人体经络、穴位,西医解剖难以发现,而中国古代先贤却准确无误地总结出了成套学说。还有佛教说的“芥粒中有三千大千世界”等等不可思议的论断,当今都在渐渐被科学研究破解或证实。一般人眼睛看不见的极小微粒的实在性,是毋庸置疑的。

浩渺无垠、大无边际的宇宙以及宇宙万象,没有不是微小的基本粒子所构成。“其大无外”的宇宙,“其小无内”的粒子,这就是既大又小的“道”的“物”之形态的一种真实存在。无处不在处处在,处处都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道”之存在。 

老子“窈兮冥兮”中所观到的“精”,是从“有象”中的“象”观察出来的。这“精”是构成“象”的极细、极小微粒,是“物”之质,“道”之本体特性,散则为气,聚则成形,处在变动状态。一般人眼睛看是“无”,实际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有”。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的事实根据。

《易·系辞上传·第二章》说:“精气为物”。气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

《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气与物是一个统一体,由于极其细微,故谓之“无形”,但并非气不存在,只不过肉眼难辨而已。

老子既说“尘”,也说“气”。第四十二章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尘和气,虽为细小微粒,但还不是老子所说的能够体现“道”的性能的所谓的“无”。关于“无”,老子多次描述:

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说在天地产生之前,宇宙是一片“无”的状态;天、地产生之后,这是可见的两个大“有”,才渐渐产生了万物。

老子在第十四和第二十五章中说: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见名曰希,捪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按伽莫夫“宇宙大爆炸”理论⑸一般的表述认为,“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⑹这些,都是无形的。老子描述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这可视之为老子所说的“复归于无物”的“无”。宇宙大约在150忆年以前,所有物质都集中到一点,这个点叫做“奇点”,有极高的温度,温度又极度升高,发生了大爆炸。这“奇点”之说,与老子“混而为一”之说,何其相似?

老子说“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这“一”是“上”(即往前)与“下”(往后)的分界点。往上“不皦”,是不明不清的,老子说“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无物”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是什么都没有,实则是“有物混成”。按“大爆炸”理论,基本粒子不是一种,如老子所说,是许多种“混成”在一起。

这真是叫人惊奇感叹不已!在2500多年前,没有现代高科技仪器设备的条件下,老子怎么能知道宇宙生成之前这些情况?尽管是“惚恍”,“吾不知其名”,他还是颇为肯定地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云云。

老子所说的“无”,是指一般人眼睛看不见的“无”,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指性的“无”,实则是真实存在的粒子,就是“其精甚真”的“精”,是实实在在的“有”。

所以,老子所说的“道”,不能仅仅视之为哲学性的概念,实则,其中包含着值得深入探索的丰富的科学性内涵。后文我们再做进一步地探讨。

二、“道”之科学性

老子所说的“道”,既是实在的,同时又是玄奥的。关于“道”的玄奥性,是一个探索无尽的话题,学问很深,不是此文论说的重点。我们这里要说的是“道”的另一面,即形而下的实在性。如今有了物理学、量子力学,又有与之相配的高科技仪器,用来观察、检测,其玄奥、其神秘,不断地被破解,“道”的科学性能,也逐渐破解人们所认识,所承认。

其一,“道”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精神也具有物质性,也可以说是物质,是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态。前面我们所引的《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那段话,由“物”、“象”、“精”、“真”,最后落脚到“其中有信”的“信”,可见“信”之重要。

河上曰:“道匿功藏名,其信在中也。”王弼曰:“信,信验也。”据此高亨说:“信,道的运行有规律,应时而验,就是信。”⑺于省吾说:“信”,当读为“神”,信、伸、神古通用。“精既甚真,故精之中有神也。”⑻一般研究者对“信”无解。在先秦、两汉文献中,“信”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如“信誓”,《诗·卫风·氓》曰:“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守信用”,《左传·宣公二年》“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真诚不欺”,《论语· 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符契,凭证”,《墨子· 号令》:“大将信人行,守操信符。信不合,及号不相应者,伯长以上辄止之。”……

这些,都是社会人文类的行为和事物,往往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老子所说的“信”,当然包含了这许多方面的内容。这样老子所说的“道”,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

笔者认为“信”类似于今天所说的“信息”。《庄子·大宗师》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郭庆藩疏曰:“明鉴洞照,有情也;趋机若响,有信也。”朱谦之解《庄子》的“有情有信”说:“‘情’亦当为‘精’,‘有情有信’即此云‘其中有精,其中有信’。”我们综合以上诸家诠解,“其信在中”也好,“信验”、“趋机若响”也好,都包含有“信息”传达的意思。

老子在第二十一章还说:“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以阅众甫”,就是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观览它(他)们从初始到后续演变的过程及其表现特征。2016年2月21日有一署名“佚名”者所发《2016年物理学家为什么会刷屏:新粒子或“现身”》的网文说:“‘闭关’多年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终于在2016年听到了13亿年前两个黑洞相撞产生的‘巨响’以及探测到此过程中的引力波。”

现代高能科学仪器探测到了13亿年前的宇宙存留信息,老子说“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二者说的是相同的宇宙物理现象。现代高能仪器探测到的宇宙信息存留现象,与老子所“阅”的宇宙现象十分吻合,一方面说明老子所见所言不虚不假,另一方面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惊讶!老子何以能有如此“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的实践和高见!

“其名不去”,是说道、天地、万物“自古及今”其信息仍存留在宇宙之间,因此老子才能“以阅众甫”。

“道”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也就是说“道”的实质是物质性的,属于形而下;另一方面,又包含着意识形态,这是形而上。然而,人的意识、精神,皆由人的心脑思维活动所形成。心脑思维活动,实则是心脑细胞、神经组织的粒子运动,这实际也是一种物质性活动。思维活动的结果,形之于语言、文字,显现于书籍、荧屏等载体,也是一种物质性的转化与传递。这其间,意识、精神始终和物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心脑思维的过程,就会产生心脑电波,向外传送,同时就会与外界物体以及已知或未知的信息源发出的电波有选择的发生同谐共振作用,相互感应。这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这种信息的传递与接收,都要靠电子、光子之类的微细粒子做介质。所以,从根本上说,意识、精神也是由物质构成的,其传递与接收过程也是一种物质性活动。这是宗教哲学物质、意识一元论的理论内核、理论根据。

中科院院士、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恒南书院”的一次学术报告中说:“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认为,意识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大脑中存在海量的处于量子纠缠态的电子,意识正是从这些电子的波函数的周期性坍塌中产生出来的。这些电子不断坍缩又不断被大脑以某种方式使之重新处于纠缠态。这就是现在量子意识的一种基本观念。”“人的意识过去一直都没有搞清楚,包括中医经络学说讲的‘气’、‘真气循环’。‘气’,用任何实验方法都没有找到。很可能意识或是‘真气’这种东西,实际上是量子力学现象,用经典物理学的电学、磁学及力学方法去测量,是测量不出来的。”⑼ 朱院士称之为“量子意识”。而“量子纠缠”、“电子的波函数的坍塌”,已经在科学实验中得到证实。

一篇网文中有十分新鲜的两段论述:

“中国古代科学从根本上承认精神的重要作用,认为万物皆有灵。西方哲学界和科学界正在认识的新的世界观,是中国古代科学和修炼界早就认识的。物质和精神是一性的,物质和精神(意识)在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中同时存在,物质和精神(意识)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意识超越我们可以看见和感觉到的四维时空,如果人的眼睛能够看到微观,那么就可以看见意识的存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预言和期望,一个新的世界观的时代就要来临,科学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科学和信仰的界限将会消失。”

《老子》第三十二章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朴”,《说文》释为“木素”。有人说“朴”是未分割的圆木,没有《说文》诠释得到位。“木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木之“质”,是构成木的元素。老子说“小”,其实就是微粒、元素,是“其小无内”的一种存在。无所不包的“道”是大,但它却常常是以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朴——小的状态存在着。

综合以上分析,老子所说的物质构成是极小微粒,这可以说是老子的“物质构成论”,与现代科学所说的物质构成完全一致。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十九世纪初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原子构成的。因为物理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构成的认知逐渐深入,目前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是基本粒子。

其二,基本粒子是物质和精神最小的构成元素,粒子有极强的穿透力。关于粒子的穿透力,《老子》书中也有论述。

第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

第七十八章有“天下莫柔弱于水”之句,可证此章之“至柔”,以水为喻;但却不能说“至柔”就是水,等同于水。因为水不能“驰骋乎天下之至坚”,如“至坚”之金石。

这里关键在于对“驰骋”的理解。陈鼓应的《老子注译及评介》解之为“驾驭”,《汉语大辞典》解之为“役使”,二解相近。按此章的文义“驰骋”应取本义,“驰骋乎天下之至坚”,就是说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如金石之类)中自由驰骋。

为何必须作此解?因为紧接着有“无有入于无间”句。“无有”可以入于天下任何无间隙的坚硬之物,而自由驰骋,所以此章的“至柔”不能指水,而指的是“无有”。

那么,“无有”指的什么?一般注家、论者都将“至柔”解作“道”,“道无坚不摧”。“无有”即“无形”,“无有”也就指的“道”。但老子为什么不直接说“道”呢?因为老子并不把“至柔”、“无有”与“道”完全等同起来。

“道”是无处不在处处在,它不只是“至柔”,同时也是“至坚”。

河上《道德真经注》曰:“至柔者水,至刚者金石;水能贯坚入刚,无所不通。”王弼《道德真经注》曰:“气无所不入,水无所不出。”两家都没有深思细想,不管是水还是气,都能“贯坚入刚”、“无所不入”、“无所不出”吗?对于这样明摆着的自然物相之理,老子观察得十分精细,也思考得非常明彻。故而他说“无有入于无间”,而不是水、气入于无间。因此,这里的“无有”必须深入、仔细研究,到底指的什么?

难怪历来的注家对“至柔”、“无有”解释皆不能到位,历史局限使然也。

“无有”怎么能入于没有间隙的“至坚”之物呢?这从事理和逻辑都是讲不通的。但老子就这么描述。也只有这么描述才符合他所“观”、所“阅”到的真实状况。在老子当时和以后的两千多年,能“入于无间”的用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只能用“无有”来描述。

然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就大不一样了。电子、光子你说这是“有”还是“无有”?现在可以肯定地回答:有。但谁能用肉眼看得见?可是经过现代高科技处理以后却能在电视机、电脑、手机中成像,显现于荧屏,人们就完全可以用肉眼观赏了。

这时,我们再看老子的描述是何等的精细准确!电子、光子是不是“天下之至柔”?它们是不是在“至坚”的电脑一类器物中自由纵横驰骋?它们是不是来去自由地出入于没有间隙的“至坚”之物?

今天,电子成像,各种粒子的穿透力、传播速度,在物理学中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老子当时肯定不知道。但“无有”(几近于现在的粒子)“入于无间”,在“至坚”之物中“驰骋”的现象,老子当时早就发现了,今天的科学技术只是验证老子的发现真实不虚。后世的注家、研究者不懂,只能是作着隔靴搔痒之谈。

我们今天在研究老子的时候,不光要看到其哲学、政治、社会、文化、生命学的意义,还要发掘其科学的义理、作用和价值。

其三,老子的“光能感应论”

《老子》第五十六章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前四句的“其”,指代的是修炼之人;而“和其光,同其尘”的两个“其”,指代的是“道”以及由“道”所生天地日月、星辰的大自然之光、之尘。这是真正的“天人合一”。因此老子说:“是谓玄同”。

高明先生说:“所谓‘玄同’,王道谓‘与物大同又无迹可见’,高亨谓‘玄妙齐同’,蒋锡昌谓‘无名之同’,犹同道。蒋说是。”⑾

这些都讲得十分含糊不清。是什么同“道”呢?如果指的是“人”,又是什么样的人能同于“道” 呢?你能同吗?我能同吗?都不行。只能是老子那样的人。

同“道”又是怎样同的?再高的高人也不能等同于“道”。“道”是宇宙的总根源、总根据,谁能等同得了?只能是“和其光,同其尘”。用现代科学的概念来说,就是心脑发射出的声能、光能的波段、频率与道所生的大自然信息以及未知的信息源发生共振、共鸣了,这才“同”了,“合一”了。难道这些不是太玄妙了吗?玄妙之同,不就是“玄同”吗?这是“道”的“形而上”的特征和功能。

老子这里所说的“和其光,同其尘”,“尘”是指像尘土一样的小微粒,如前所述,实则是今天物理学中所说的粒子。当时没有粒子这个概念,老子只能用“尘”来表述。

老子所说的“光”,就是太阳、月亮和其他信息源发出的光。按照现代物理学的说法,“光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光能,光能是由太阳、蜡烛等发光物体所释放出的一种能量形式”。随着光的传播,“光能”是可以相互感应的。“人”和太阳、宇宙信息之光,与人能发生能量感应、信息沟通。

有关网文说:“人与天合,人是可以有无限潜能的。如,梁燕城博士结合量子力学认为宇宙整体上是矛盾的,或者说有并存互补的力量。-------实验证明,两个粒子从两个方向飞,但是你看一边,另外一边会动。最不可思议的是,人的看的行为会影响所看的事情,也就是说,宇宙并不是独立于人的观察之外的。”人的“看”、“观察”,是由人的意识所掌控;人看的时候,看的意念发出的心脑电波,会影响远方的粒子。这和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意旨,几乎完全相同。这是“天人合一”的高层次、真境界。

其四,老子的“有无相生论”

《老子》第二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常也。”“有无相生”,老子是作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原理、普遍规律提出来的。按照逻辑推理,“无”是绝对生不出有形质的“有”,但老子却毫不含糊地说“有无相生”,就是说有能生无,无能生有。

老子这里所说的“无”,包括第一章、十一、四十、四十二、四十三章皆是特指性的“无”,全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无”,而是指人类肉眼看不见的“无”,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譬如,水沸了冒出的水汽,冬天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为雾气,这都是人的肉眼能看得见的。但水汽再蒸发为更小微粒的水汽,进而分解为“氢”(H)、“氧”(O)粒子,那就完全用肉眼看不见了。这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绝对不是,只是“有质无形”罢了。对于这种“有质无形”的状态,老子用“无”来概括。在当时没有高科技仪器观测的条件下,只能如此概括;即使在今天,也恐怕没有更合适的词汇来取代。然而,今天有了高科技,对老子所说的“无”,就要给以准确地认识和解释。

物理学上所说的“真空态”,是指物质存在的最低能态。物理意义上的“真空”,并非“一无所有”。再则,宇宙还存在着大量“暗物质”。2014年9月20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再次公布最新研究结果说,“证明暗物质存在的6个特征目前已有5个得到证实”⑿。“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宇宙似乎将大部分物质隐藏起来了,宇宙间超过80%的物质由一种神秘的物质组成,这种物质既不发光,也不吸收光,望远镜很难观测到她的‘倩影’,科学家们将其称为‘暗物质’。暗物质似乎对宇宙间的发光物体施加了引力拉动,导致宇宙没有分崩离析。”⒀ 我国2016年发射上天探测“暗物质”的卫星,正在进行探索,不久也许会有结果,更进一步揭示出宇宙的奥秘。

《老子》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河上注曰:“万物皆从天地生,天地有形位,故言生于有。”所以,第一章老子说“有,名万物之母”。“天地”这个“大有”生了万物,当然是“万物之母”。而“有生于无”指的什么?指的“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之始”是“无”的状态。就是第二十五章说的“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是从宇宙、天地之生成说的。

推及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生灭灭生,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和现象。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所以,老子说“常也”。

其五,老子的“宇宙感知论”

第一章前半篇是宇宙生成论,后半篇为宇宙感知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感知者的主体肯定是人,“故”承前半篇宇宙生成论之关于“道”和“万物”而转为说人。老子说道、说万物,目的、重点是要说人。

天地生成之始,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混沌状态,老子用“无”来命名。万物中作为有灵性的人,要感知这种状态的存在和奥妙,只有“常无欲”才能进入像佛、道两家长期修炼所能达到的“空”、“无”境界。只有进入这种境界才能使其身心发生变化,获得一定的功能,从而“观”到“无始”的妙境。老子经过长期修炼获得了这种功能,达到了这种境界,他惚兮恍兮中观察出了“道”的微妙,才提出了“道”这个被他强名的赋予了特定内涵的概念。世界上古往今来只有老子在没有科学仪器设备的情况下,感知到宇宙万物生成的因缘,才将涵概世界本原、本体的“道”奉献给了人类。

对“观”,历代注家基本无解,有解也言不中“的”。自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以来,佛、道两家无不讲“观”。“观”,对于认识宇宙、天地、万物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出发点,也是目的、过程、结果。《心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讲“观”讲“照”。道家的《太上老君说了经》开篇就是“若夫修道,先观其心”;《太上老君内观经》⒁通篇就讲一个“观”字。这些“观”,都是讲的内修,这是道家修炼的基本功夫。道家始祖老子,由内观修持,获得“观”的超人功能,走向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著写《老子》,作社会的哲学、科学、政治学、生命学等方面的论述,摒除神秘色彩,而人间化、世俗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指向的思想、精神宝库和财富。

“常无欲”,是修炼状态;“常有欲”,是生存状态。有欲则为生计、事业奔波,只能用肉眼观察到有限的物相,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Jiào),边际。有边际的东西是有限的。而“妙”是难以言说的无限。有欲和无欲对举相较,老子所强调的当然是无欲了。只有无欲,才能观察到无限的奥妙。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所指,历来众说纷纭。河上为“无欲”“有欲”,王弼为“始”“母”,还有指“常无”“常有”、“道”与“名”、“可道”与“常道”、“无名”与“有名”、“妙”与“徼”的,等等,使读者无所适从。为什么长久以来不能统一?关键是将“此两者”没有找准。笔者认为,“无”与“无欲”对应,“有”与“有欲”对应,两两承接。“此两者”即指“无”“无欲”、“有”“有欲”。它们都同出于“道”。

 “异名”好理解。难点在于“同谓之玄”。“玄”作何解?河上公曰:“玄,玄天也。谓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王弼曰:“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认为“玄”等于“无”。《说文》曰:“玄,幽远也。”《广雅》曰:“玄,远也。”远则小,小到至极就看不见了。《释名·释天》:“天,又谓之玄。”天是幽远的、无形的,几于“无”,几于“道”。古人所说的“天”,几乎等同于今天所说的宇宙。汉扬雄《太玄·玄㰚》:“玄者,幽㰚(lí)万类而不见形者也。”扬雄将天看作宇宙本体。

“玄”与“妙”合而为词曰“玄妙”。“妙”通“眇”,细小、微小也。“常无欲,以观其妙”,“妙”就是精微奥妙。所以老子这里所说的“玄”、“妙”,就是他所“观”得到的“道”的形而下的一面,在“无”的状态下的细小微粒。这种微粒聚则成形,显示出“物”之形状;散则为气,显示出“无”的状态。这和现代科学的物质构成以及分子、粒子、电子、光子学说非常吻合。

小而无形能构成“大”,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道”,唯有大曰“大道”,无有“小道”之说。“道”的小由“无”、“朴”来体现。何大何小,老子界定分明。大与小,相反相成。这是老子关于“大”与“小”的辩证法。

老子这里指出了宇宙演化和人生修炼的路径:道——无——有——无欲——玄——玄之

又玄——众妙之门,见“道”,得“道”。万物形成和人类生存的路径:道——无——有——有欲——徼——玄,在有限的时空里,通过有效的手段(如当代通过科学手段的电子成像、电脑、网络等)“玄之又玄”,进入“众妙之门”。请看,老子将如今信息时代电脑、电信的“玄奥”也早早预言了,描述了,概括了!道,包容了科学;但道与科学相比,却含藏着更为丰富、广阔的内容。

此时再看“此两者”能仅仅是单指“始”与“母”、“无名”与“有名”、“妙”与“徼”一类名目吗?

无欲、有欲之人都要观察感知宇宙的玄奥,目的和出发点是相同的,但过程和结果却截然两样。关键在于能不能“玄之又玄”。有人将这里的“之”作动词解,意即从“玄”到“又玄”。实则“之”作连词,意为“玄而又玄”,不断地“玄”,是延续层进的。“玄”在这里由虚无空旷的天,引申为虚无和“空”了,对应着前面的“无”、“无欲”。老子这里已经说得十分明了,只有玄之又玄,也就是虚而又虚、空而又空,才是“众妙之门”。

老子所说的“道”之玄奥性,囊括整个宇宙的玄奥性。对于人类来说,主要在于人的修炼。第十章曰:“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何谓“玄览”?河上本注曰:“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气功传统术语词典》解释说:“玄览,心识也,心有杂念,若疵瑕之在心,故心宫不静。涤除其杂念萦思,则心境无尘,无疵无瑕。”南怀瑾先生释曰:“这是说到了道智成就的时候,澡雪精神还需洗炼,必须达到法天法地而‘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纯粹无疵,才能返还本初,合于自然之道。到此才能心如明镜,照见万象。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洞烛机先,而心中不存丝毫物累。”⒂三种见解,说的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皆言之有理。《老子》语言的高度概括性,义涵的深邃性、包容性,常使不同时代、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来,弥久弥新,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笔者认为“玄览”就是“内观”,即静坐中的反观内照,不断排除杂思妄念,不留疵痕。也就是像悬着一面镜子一样,无疵无瑕地反观内照。

以上所论述的诸多现象,都是“道”的作用和表现,其实质是粒子的动能和作用,这些都在现代物理学、量子力学研究的范畴和视域之内,属于科学性的命题。因此,《老子》一书,亦即《道德经》,备受世界许多著名科学家的关注与称颂。根据“百度贴吧·《道德经》对世界的影响与古今中外名家评价汇总”等网文所载,试举数例,来看老子所说的“道”之科学性,以及对西方科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位德国科学家获得一项最新科学成果,他几乎翻遍所有哲学书籍,都没有找到他的科学成果原理的哲学依据。最后,在老子《道德经》上找到了。他异常兴奋地说:“现代科学的尖端,无非是老子在几千年前写的哲学著作的具体例证而已!” 

美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卡泼勒博土,惊奇地发现了老子哲理与高能物理现象的吻合。他感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

中国数学家陈省身介绍说:他在爱因斯坦家里看到,书架上摆着《老子》。又有人在爱因斯坦家里的一个书架上发现了一本已经被翻烂的德文版《道德经》。

1998年1月,诺贝尔奖巴黎宣言指出:“二十一世纪世界科技、文化命题要到2500年前的中国老夫子那里去寻找。”“老夫子”就是指老子。
    丹麦物理学大师玻尔认为他的“互补原理”与道家的“万物负阴而抱阳”的思想相同。(“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老子》第四十二章中的文句)

美国当代物理学家惠勒认为道家的“有无相生”(《老子》文句),是他的“质朴性原理”思想之先驱。

参考文献:

⑴ 陈鼓应 《老子注译及评介》 中华书局   1984年  第42—43页

⑵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为王弼本。河上本,两联次序颠倒。见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新编影印本《道藏》第12册第6页、第277页。

⑶ 见《关于老子哲学的两个问题》 1959年6月12、13日《人民日报》

⑷ 王西平 《老子辨正》 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三秦出版社  2015年

⑸ 英 史蒂芬·霍金著  许明贤、吴忠超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⑹ 百度百科 《大爆炸宇宙论》 baike.baidu.com/

⑺ 高亨 《老子注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42页

⑻ 转引自卢育三《老子释义》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114页

⑼ 朱清时 “恒南书院”讲话《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 百度快照 发布:净山 :2015/8/24

⑽ 网文 《量子纠缠带来的物质与意识的新认识》 2007-11-11 11:06:28 来自: 柳乐@聆听上帝性感的鼾声 

⑾ 高明 《帛书老子校注》 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单行本  2011年北京第七次印刷本第99页。

⑿《诺贝尔奖华人丁肇中2014暗物质最新发现 灵魂是暗物质视频曝光【图】》,网文,发布时间:2014-09-21 23:45:17, 来源:高盛军事整理。

⒀ 网文:《2016年物理学家会为什么刷屏:新粒子或“现身”》 2016-02-21 06:48:25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jxnews    作者:佚名

⒁ 《太上老君说了经》《太上老君内观经》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道家养生功法集要》(王西平主编)第1—8页皆全文刊载

⒂ 南怀瑾著《老子他说》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1年  第141页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论老子所说的“道”之科学性

道教之音 王西平

2018-04-07 20:41:31

|
论老子所说的“道”之科学性
|

摘要:老子所说的“道”,古往今来的研究者,几乎全都认为仅仅是精神的、哲学的思辨性概念、假设;但据《老子》文本分析,老子所说的“道”之实质首先是“物”,是真实的有物质性能的存在。而且,《老子》文本的一些章节中的意蕴,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概念来探究、表述,实则是从宇宙生成、物质构成、粒子穿透、光能感应、有无相生等方面做了系统地论说。其科学性的体验与阐发,是值得我们不断地认真研究、探讨的。

关键词:“道”的实在性  科学性  粒子穿透  光能感应  有无相生

2016年7月5日,点击“百度学术”了知,关于“老子之道”的相关论文已有19859篇之多,且与日俱增。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老子所说的“道”,是虚无的、玄奥的,仅是形而上的哲理、概念,是“假设”,是“虚涵”,这完全没有触摸到“道”之实质;其实,老子并没有这样解释他所说的“道”。今天,我们用现代科学、量子力学的理论来探究、分析、体悟《老子》文本,老子所说的“道”,确实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虽然不可捉摸,一般人肉眼看不见,但老子所说的“道”的形而下的实在性这一面,却是用科学仪器可以检测得到的,经过高科技处理,也是可见的,可以显现的,具有物质的、科学的真实性能。老子从表现力极强的汉字中选用“道”字来概括、表述宇宙生成以及天地万物形成、演化的本质、动因、过程和结果,是再也准确不过的,是后人根本无法用别的词汇取代的,只能是无尽地赞叹和研究。现在,《道德经》已经得到全球政界、学界以及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可,攀登上世界传统文化思想的最高峰。对老子所说的“道”,重新加以考量、解释和定位,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道”之实在性

《易·系辞上传》第五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第十二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本文对“经典文献”的引文不详注出处)器,是一般人眼睛看得见的有形体的实在之物。而“道”(包括阴阳),是一般人眼睛看不见的无形体的虚无的存在,因此,后世的研究者就将其视之为单纯是精神性的存在,是哲学性的思辨、推理或假设、设定、  虚涵。

但是,作为学术的、科学的研究,老子所说的“道”,是不是就像《易经》所说的仅仅是形而上的精神、意识?近世以来,有的学者已关注到老子“道”的实在性问题,如台湾著名学者陈鼓应先生的《老子注译及评介》⑴书前论文“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开首就探讨“实在意义的‘道’”。然而,陈先生却认为“道”的“无形”,是老子的“预设”“设定”。没有认识到“无形”本身就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老子的主观“设定”。

近年来,有些论文也认为老子所说的“道”,具有实在性。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在《老子》文本中寻找答案,而是从既往普遍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总根据的共识推导出,“道”既然能生万物,也就必然和万物一样具有实在性。

其实,《老子》第二十一章就明确地说“道之为物”,即是说“道是物”。不过,“道”作为“物”,与一般人眼睛看到的宇宙万物不同,它是“惟恍惟惚”的。“惟恍惟惚”是个什么状况呢?

紧接着老子说:“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⑵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物、象、精、信,都是真实的存在。

冯友兰先生根据诸多古文献资料证明老子所说的“精”是“极细微的气”⑶,这和笔者在拙著《老子辨正》⑷第四章解释“和其光,同其尘”的“尘”时说的,“尘”是”比喻构成物质的肉眼看不见的更细微粒,就是现代已经发现的质子、电子、轻子、光子、中微子、夸克之类”的说法,颇为近似。

“尘”指的是什么呢?尘者尘土,就是空气中降落的细小微粒。汽车驶过,扬起尘土,我们用肉眼看得见。其实每日每时空气中都在降尘,只因微粒极细极小,一般人的眼睛看不见。老子所说的“尘”,是以能看见的“尘”,比喻构成物质的看不见的更细微粒,用现代科学的概念来说,就是已经发现的基本粒子。老子当时虽然不知道电子、光子这些名词,但“更细微粒”他肯定是发现了。“和其光,同其尘”,内涵极其丰富,概括极其精准,耐人寻味。

对于“道”的这种极小微粒的形状和性能的体验和描状,在中国古代,老子不是仅有,我们再举数例:如《关尹子·八筹》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管子·内业》曰“其细无内,其大无外”,皆言天大到没有边际,物质小到无法分割。再如人体经络、穴位,西医解剖难以发现,而中国古代先贤却准确无误地总结出了成套学说。还有佛教说的“芥粒中有三千大千世界”等等不可思议的论断,当今都在渐渐被科学研究破解或证实。一般人眼睛看不见的极小微粒的实在性,是毋庸置疑的。

浩渺无垠、大无边际的宇宙以及宇宙万象,没有不是微小的基本粒子所构成。“其大无外”的宇宙,“其小无内”的粒子,这就是既大又小的“道”的“物”之形态的一种真实存在。无处不在处处在,处处都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道”之存在。 

老子“窈兮冥兮”中所观到的“精”,是从“有象”中的“象”观察出来的。这“精”是构成“象”的极细、极小微粒,是“物”之质,“道”之本体特性,散则为气,聚则成形,处在变动状态。一般人眼睛看是“无”,实际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有”。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的事实根据。

《易·系辞上传·第二章》说:“精气为物”。气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

《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气与物是一个统一体,由于极其细微,故谓之“无形”,但并非气不存在,只不过肉眼难辨而已。

老子既说“尘”,也说“气”。第四十二章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尘和气,虽为细小微粒,但还不是老子所说的能够体现“道”的性能的所谓的“无”。关于“无”,老子多次描述:

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说在天地产生之前,宇宙是一片“无”的状态;天、地产生之后,这是可见的两个大“有”,才渐渐产生了万物。

老子在第十四和第二十五章中说: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见名曰希,捪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按伽莫夫“宇宙大爆炸”理论⑸一般的表述认为,“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⑹这些,都是无形的。老子描述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这可视之为老子所说的“复归于无物”的“无”。宇宙大约在150忆年以前,所有物质都集中到一点,这个点叫做“奇点”,有极高的温度,温度又极度升高,发生了大爆炸。这“奇点”之说,与老子“混而为一”之说,何其相似?

老子说“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这“一”是“上”(即往前)与“下”(往后)的分界点。往上“不皦”,是不明不清的,老子说“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无物”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是什么都没有,实则是“有物混成”。按“大爆炸”理论,基本粒子不是一种,如老子所说,是许多种“混成”在一起。

这真是叫人惊奇感叹不已!在2500多年前,没有现代高科技仪器设备的条件下,老子怎么能知道宇宙生成之前这些情况?尽管是“惚恍”,“吾不知其名”,他还是颇为肯定地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云云。

老子所说的“无”,是指一般人眼睛看不见的“无”,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指性的“无”,实则是真实存在的粒子,就是“其精甚真”的“精”,是实实在在的“有”。

所以,老子所说的“道”,不能仅仅视之为哲学性的概念,实则,其中包含着值得深入探索的丰富的科学性内涵。后文我们再做进一步地探讨。

二、“道”之科学性

老子所说的“道”,既是实在的,同时又是玄奥的。关于“道”的玄奥性,是一个探索无尽的话题,学问很深,不是此文论说的重点。我们这里要说的是“道”的另一面,即形而下的实在性。如今有了物理学、量子力学,又有与之相配的高科技仪器,用来观察、检测,其玄奥、其神秘,不断地被破解,“道”的科学性能,也逐渐破解人们所认识,所承认。

其一,“道”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精神也具有物质性,也可以说是物质,是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态。前面我们所引的《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那段话,由“物”、“象”、“精”、“真”,最后落脚到“其中有信”的“信”,可见“信”之重要。

河上曰:“道匿功藏名,其信在中也。”王弼曰:“信,信验也。”据此高亨说:“信,道的运行有规律,应时而验,就是信。”⑺于省吾说:“信”,当读为“神”,信、伸、神古通用。“精既甚真,故精之中有神也。”⑻一般研究者对“信”无解。在先秦、两汉文献中,“信”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如“信誓”,《诗·卫风·氓》曰:“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守信用”,《左传·宣公二年》“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真诚不欺”,《论语· 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符契,凭证”,《墨子· 号令》:“大将信人行,守操信符。信不合,及号不相应者,伯长以上辄止之。”……

这些,都是社会人文类的行为和事物,往往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老子所说的“信”,当然包含了这许多方面的内容。这样老子所说的“道”,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

笔者认为“信”类似于今天所说的“信息”。《庄子·大宗师》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郭庆藩疏曰:“明鉴洞照,有情也;趋机若响,有信也。”朱谦之解《庄子》的“有情有信”说:“‘情’亦当为‘精’,‘有情有信’即此云‘其中有精,其中有信’。”我们综合以上诸家诠解,“其信在中”也好,“信验”、“趋机若响”也好,都包含有“信息”传达的意思。

老子在第二十一章还说:“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以阅众甫”,就是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观览它(他)们从初始到后续演变的过程及其表现特征。2016年2月21日有一署名“佚名”者所发《2016年物理学家为什么会刷屏:新粒子或“现身”》的网文说:“‘闭关’多年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终于在2016年听到了13亿年前两个黑洞相撞产生的‘巨响’以及探测到此过程中的引力波。”

现代高能科学仪器探测到了13亿年前的宇宙存留信息,老子说“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二者说的是相同的宇宙物理现象。现代高能仪器探测到的宇宙信息存留现象,与老子所“阅”的宇宙现象十分吻合,一方面说明老子所见所言不虚不假,另一方面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惊讶!老子何以能有如此“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的实践和高见!

“其名不去”,是说道、天地、万物“自古及今”其信息仍存留在宇宙之间,因此老子才能“以阅众甫”。

“道”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也就是说“道”的实质是物质性的,属于形而下;另一方面,又包含着意识形态,这是形而上。然而,人的意识、精神,皆由人的心脑思维活动所形成。心脑思维活动,实则是心脑细胞、神经组织的粒子运动,这实际也是一种物质性活动。思维活动的结果,形之于语言、文字,显现于书籍、荧屏等载体,也是一种物质性的转化与传递。这其间,意识、精神始终和物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心脑思维的过程,就会产生心脑电波,向外传送,同时就会与外界物体以及已知或未知的信息源发出的电波有选择的发生同谐共振作用,相互感应。这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这种信息的传递与接收,都要靠电子、光子之类的微细粒子做介质。所以,从根本上说,意识、精神也是由物质构成的,其传递与接收过程也是一种物质性活动。这是宗教哲学物质、意识一元论的理论内核、理论根据。

中科院院士、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恒南书院”的一次学术报告中说:“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认为,意识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大脑中存在海量的处于量子纠缠态的电子,意识正是从这些电子的波函数的周期性坍塌中产生出来的。这些电子不断坍缩又不断被大脑以某种方式使之重新处于纠缠态。这就是现在量子意识的一种基本观念。”“人的意识过去一直都没有搞清楚,包括中医经络学说讲的‘气’、‘真气循环’。‘气’,用任何实验方法都没有找到。很可能意识或是‘真气’这种东西,实际上是量子力学现象,用经典物理学的电学、磁学及力学方法去测量,是测量不出来的。”⑼ 朱院士称之为“量子意识”。而“量子纠缠”、“电子的波函数的坍塌”,已经在科学实验中得到证实。

一篇网文中有十分新鲜的两段论述:

“中国古代科学从根本上承认精神的重要作用,认为万物皆有灵。西方哲学界和科学界正在认识的新的世界观,是中国古代科学和修炼界早就认识的。物质和精神是一性的,物质和精神(意识)在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中同时存在,物质和精神(意识)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意识超越我们可以看见和感觉到的四维时空,如果人的眼睛能够看到微观,那么就可以看见意识的存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预言和期望,一个新的世界观的时代就要来临,科学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科学和信仰的界限将会消失。”

《老子》第三十二章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朴”,《说文》释为“木素”。有人说“朴”是未分割的圆木,没有《说文》诠释得到位。“木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木之“质”,是构成木的元素。老子说“小”,其实就是微粒、元素,是“其小无内”的一种存在。无所不包的“道”是大,但它却常常是以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朴——小的状态存在着。

综合以上分析,老子所说的物质构成是极小微粒,这可以说是老子的“物质构成论”,与现代科学所说的物质构成完全一致。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十九世纪初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原子构成的。因为物理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构成的认知逐渐深入,目前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是基本粒子。

其二,基本粒子是物质和精神最小的构成元素,粒子有极强的穿透力。关于粒子的穿透力,《老子》书中也有论述。

第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

第七十八章有“天下莫柔弱于水”之句,可证此章之“至柔”,以水为喻;但却不能说“至柔”就是水,等同于水。因为水不能“驰骋乎天下之至坚”,如“至坚”之金石。

这里关键在于对“驰骋”的理解。陈鼓应的《老子注译及评介》解之为“驾驭”,《汉语大辞典》解之为“役使”,二解相近。按此章的文义“驰骋”应取本义,“驰骋乎天下之至坚”,就是说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如金石之类)中自由驰骋。

为何必须作此解?因为紧接着有“无有入于无间”句。“无有”可以入于天下任何无间隙的坚硬之物,而自由驰骋,所以此章的“至柔”不能指水,而指的是“无有”。

那么,“无有”指的什么?一般注家、论者都将“至柔”解作“道”,“道无坚不摧”。“无有”即“无形”,“无有”也就指的“道”。但老子为什么不直接说“道”呢?因为老子并不把“至柔”、“无有”与“道”完全等同起来。

“道”是无处不在处处在,它不只是“至柔”,同时也是“至坚”。

河上《道德真经注》曰:“至柔者水,至刚者金石;水能贯坚入刚,无所不通。”王弼《道德真经注》曰:“气无所不入,水无所不出。”两家都没有深思细想,不管是水还是气,都能“贯坚入刚”、“无所不入”、“无所不出”吗?对于这样明摆着的自然物相之理,老子观察得十分精细,也思考得非常明彻。故而他说“无有入于无间”,而不是水、气入于无间。因此,这里的“无有”必须深入、仔细研究,到底指的什么?

难怪历来的注家对“至柔”、“无有”解释皆不能到位,历史局限使然也。

“无有”怎么能入于没有间隙的“至坚”之物呢?这从事理和逻辑都是讲不通的。但老子就这么描述。也只有这么描述才符合他所“观”、所“阅”到的真实状况。在老子当时和以后的两千多年,能“入于无间”的用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只能用“无有”来描述。

然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就大不一样了。电子、光子你说这是“有”还是“无有”?现在可以肯定地回答:有。但谁能用肉眼看得见?可是经过现代高科技处理以后却能在电视机、电脑、手机中成像,显现于荧屏,人们就完全可以用肉眼观赏了。

这时,我们再看老子的描述是何等的精细准确!电子、光子是不是“天下之至柔”?它们是不是在“至坚”的电脑一类器物中自由纵横驰骋?它们是不是来去自由地出入于没有间隙的“至坚”之物?

今天,电子成像,各种粒子的穿透力、传播速度,在物理学中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老子当时肯定不知道。但“无有”(几近于现在的粒子)“入于无间”,在“至坚”之物中“驰骋”的现象,老子当时早就发现了,今天的科学技术只是验证老子的发现真实不虚。后世的注家、研究者不懂,只能是作着隔靴搔痒之谈。

我们今天在研究老子的时候,不光要看到其哲学、政治、社会、文化、生命学的意义,还要发掘其科学的义理、作用和价值。

其三,老子的“光能感应论”

《老子》第五十六章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前四句的“其”,指代的是修炼之人;而“和其光,同其尘”的两个“其”,指代的是“道”以及由“道”所生天地日月、星辰的大自然之光、之尘。这是真正的“天人合一”。因此老子说:“是谓玄同”。

高明先生说:“所谓‘玄同’,王道谓‘与物大同又无迹可见’,高亨谓‘玄妙齐同’,蒋锡昌谓‘无名之同’,犹同道。蒋说是。”⑾

这些都讲得十分含糊不清。是什么同“道”呢?如果指的是“人”,又是什么样的人能同于“道” 呢?你能同吗?我能同吗?都不行。只能是老子那样的人。

同“道”又是怎样同的?再高的高人也不能等同于“道”。“道”是宇宙的总根源、总根据,谁能等同得了?只能是“和其光,同其尘”。用现代科学的概念来说,就是心脑发射出的声能、光能的波段、频率与道所生的大自然信息以及未知的信息源发生共振、共鸣了,这才“同”了,“合一”了。难道这些不是太玄妙了吗?玄妙之同,不就是“玄同”吗?这是“道”的“形而上”的特征和功能。

老子这里所说的“和其光,同其尘”,“尘”是指像尘土一样的小微粒,如前所述,实则是今天物理学中所说的粒子。当时没有粒子这个概念,老子只能用“尘”来表述。

老子所说的“光”,就是太阳、月亮和其他信息源发出的光。按照现代物理学的说法,“光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光能,光能是由太阳、蜡烛等发光物体所释放出的一种能量形式”。随着光的传播,“光能”是可以相互感应的。“人”和太阳、宇宙信息之光,与人能发生能量感应、信息沟通。

有关网文说:“人与天合,人是可以有无限潜能的。如,梁燕城博士结合量子力学认为宇宙整体上是矛盾的,或者说有并存互补的力量。-------实验证明,两个粒子从两个方向飞,但是你看一边,另外一边会动。最不可思议的是,人的看的行为会影响所看的事情,也就是说,宇宙并不是独立于人的观察之外的。”人的“看”、“观察”,是由人的意识所掌控;人看的时候,看的意念发出的心脑电波,会影响远方的粒子。这和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意旨,几乎完全相同。这是“天人合一”的高层次、真境界。

其四,老子的“有无相生论”

《老子》第二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常也。”“有无相生”,老子是作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原理、普遍规律提出来的。按照逻辑推理,“无”是绝对生不出有形质的“有”,但老子却毫不含糊地说“有无相生”,就是说有能生无,无能生有。

老子这里所说的“无”,包括第一章、十一、四十、四十二、四十三章皆是特指性的“无”,全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无”,而是指人类肉眼看不见的“无”,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譬如,水沸了冒出的水汽,冬天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为雾气,这都是人的肉眼能看得见的。但水汽再蒸发为更小微粒的水汽,进而分解为“氢”(H)、“氧”(O)粒子,那就完全用肉眼看不见了。这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绝对不是,只是“有质无形”罢了。对于这种“有质无形”的状态,老子用“无”来概括。在当时没有高科技仪器观测的条件下,只能如此概括;即使在今天,也恐怕没有更合适的词汇来取代。然而,今天有了高科技,对老子所说的“无”,就要给以准确地认识和解释。

物理学上所说的“真空态”,是指物质存在的最低能态。物理意义上的“真空”,并非“一无所有”。再则,宇宙还存在着大量“暗物质”。2014年9月20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再次公布最新研究结果说,“证明暗物质存在的6个特征目前已有5个得到证实”⑿。“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宇宙似乎将大部分物质隐藏起来了,宇宙间超过80%的物质由一种神秘的物质组成,这种物质既不发光,也不吸收光,望远镜很难观测到她的‘倩影’,科学家们将其称为‘暗物质’。暗物质似乎对宇宙间的发光物体施加了引力拉动,导致宇宙没有分崩离析。”⒀ 我国2016年发射上天探测“暗物质”的卫星,正在进行探索,不久也许会有结果,更进一步揭示出宇宙的奥秘。

《老子》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河上注曰:“万物皆从天地生,天地有形位,故言生于有。”所以,第一章老子说“有,名万物之母”。“天地”这个“大有”生了万物,当然是“万物之母”。而“有生于无”指的什么?指的“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之始”是“无”的状态。就是第二十五章说的“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是从宇宙、天地之生成说的。

推及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生灭灭生,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和现象。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所以,老子说“常也”。

其五,老子的“宇宙感知论”

第一章前半篇是宇宙生成论,后半篇为宇宙感知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感知者的主体肯定是人,“故”承前半篇宇宙生成论之关于“道”和“万物”而转为说人。老子说道、说万物,目的、重点是要说人。

天地生成之始,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混沌状态,老子用“无”来命名。万物中作为有灵性的人,要感知这种状态的存在和奥妙,只有“常无欲”才能进入像佛、道两家长期修炼所能达到的“空”、“无”境界。只有进入这种境界才能使其身心发生变化,获得一定的功能,从而“观”到“无始”的妙境。老子经过长期修炼获得了这种功能,达到了这种境界,他惚兮恍兮中观察出了“道”的微妙,才提出了“道”这个被他强名的赋予了特定内涵的概念。世界上古往今来只有老子在没有科学仪器设备的情况下,感知到宇宙万物生成的因缘,才将涵概世界本原、本体的“道”奉献给了人类。

对“观”,历代注家基本无解,有解也言不中“的”。自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以来,佛、道两家无不讲“观”。“观”,对于认识宇宙、天地、万物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出发点,也是目的、过程、结果。《心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讲“观”讲“照”。道家的《太上老君说了经》开篇就是“若夫修道,先观其心”;《太上老君内观经》⒁通篇就讲一个“观”字。这些“观”,都是讲的内修,这是道家修炼的基本功夫。道家始祖老子,由内观修持,获得“观”的超人功能,走向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著写《老子》,作社会的哲学、科学、政治学、生命学等方面的论述,摒除神秘色彩,而人间化、世俗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指向的思想、精神宝库和财富。

“常无欲”,是修炼状态;“常有欲”,是生存状态。有欲则为生计、事业奔波,只能用肉眼观察到有限的物相,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Jiào),边际。有边际的东西是有限的。而“妙”是难以言说的无限。有欲和无欲对举相较,老子所强调的当然是无欲了。只有无欲,才能观察到无限的奥妙。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所指,历来众说纷纭。河上为“无欲”“有欲”,王弼为“始”“母”,还有指“常无”“常有”、“道”与“名”、“可道”与“常道”、“无名”与“有名”、“妙”与“徼”的,等等,使读者无所适从。为什么长久以来不能统一?关键是将“此两者”没有找准。笔者认为,“无”与“无欲”对应,“有”与“有欲”对应,两两承接。“此两者”即指“无”“无欲”、“有”“有欲”。它们都同出于“道”。

 “异名”好理解。难点在于“同谓之玄”。“玄”作何解?河上公曰:“玄,玄天也。谓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王弼曰:“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认为“玄”等于“无”。《说文》曰:“玄,幽远也。”《广雅》曰:“玄,远也。”远则小,小到至极就看不见了。《释名·释天》:“天,又谓之玄。”天是幽远的、无形的,几于“无”,几于“道”。古人所说的“天”,几乎等同于今天所说的宇宙。汉扬雄《太玄·玄㰚》:“玄者,幽㰚(lí)万类而不见形者也。”扬雄将天看作宇宙本体。

“玄”与“妙”合而为词曰“玄妙”。“妙”通“眇”,细小、微小也。“常无欲,以观其妙”,“妙”就是精微奥妙。所以老子这里所说的“玄”、“妙”,就是他所“观”得到的“道”的形而下的一面,在“无”的状态下的细小微粒。这种微粒聚则成形,显示出“物”之形状;散则为气,显示出“无”的状态。这和现代科学的物质构成以及分子、粒子、电子、光子学说非常吻合。

小而无形能构成“大”,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道”,唯有大曰“大道”,无有“小道”之说。“道”的小由“无”、“朴”来体现。何大何小,老子界定分明。大与小,相反相成。这是老子关于“大”与“小”的辩证法。

老子这里指出了宇宙演化和人生修炼的路径:道——无——有——无欲——玄——玄之

又玄——众妙之门,见“道”,得“道”。万物形成和人类生存的路径:道——无——有——有欲——徼——玄,在有限的时空里,通过有效的手段(如当代通过科学手段的电子成像、电脑、网络等)“玄之又玄”,进入“众妙之门”。请看,老子将如今信息时代电脑、电信的“玄奥”也早早预言了,描述了,概括了!道,包容了科学;但道与科学相比,却含藏着更为丰富、广阔的内容。

此时再看“此两者”能仅仅是单指“始”与“母”、“无名”与“有名”、“妙”与“徼”一类名目吗?

无欲、有欲之人都要观察感知宇宙的玄奥,目的和出发点是相同的,但过程和结果却截然两样。关键在于能不能“玄之又玄”。有人将这里的“之”作动词解,意即从“玄”到“又玄”。实则“之”作连词,意为“玄而又玄”,不断地“玄”,是延续层进的。“玄”在这里由虚无空旷的天,引申为虚无和“空”了,对应着前面的“无”、“无欲”。老子这里已经说得十分明了,只有玄之又玄,也就是虚而又虚、空而又空,才是“众妙之门”。

老子所说的“道”之玄奥性,囊括整个宇宙的玄奥性。对于人类来说,主要在于人的修炼。第十章曰:“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何谓“玄览”?河上本注曰:“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气功传统术语词典》解释说:“玄览,心识也,心有杂念,若疵瑕之在心,故心宫不静。涤除其杂念萦思,则心境无尘,无疵无瑕。”南怀瑾先生释曰:“这是说到了道智成就的时候,澡雪精神还需洗炼,必须达到法天法地而‘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纯粹无疵,才能返还本初,合于自然之道。到此才能心如明镜,照见万象。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洞烛机先,而心中不存丝毫物累。”⒂三种见解,说的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皆言之有理。《老子》语言的高度概括性,义涵的深邃性、包容性,常使不同时代、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来,弥久弥新,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笔者认为“玄览”就是“内观”,即静坐中的反观内照,不断排除杂思妄念,不留疵痕。也就是像悬着一面镜子一样,无疵无瑕地反观内照。

以上所论述的诸多现象,都是“道”的作用和表现,其实质是粒子的动能和作用,这些都在现代物理学、量子力学研究的范畴和视域之内,属于科学性的命题。因此,《老子》一书,亦即《道德经》,备受世界许多著名科学家的关注与称颂。根据“百度贴吧·《道德经》对世界的影响与古今中外名家评价汇总”等网文所载,试举数例,来看老子所说的“道”之科学性,以及对西方科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位德国科学家获得一项最新科学成果,他几乎翻遍所有哲学书籍,都没有找到他的科学成果原理的哲学依据。最后,在老子《道德经》上找到了。他异常兴奋地说:“现代科学的尖端,无非是老子在几千年前写的哲学著作的具体例证而已!” 

美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卡泼勒博土,惊奇地发现了老子哲理与高能物理现象的吻合。他感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

中国数学家陈省身介绍说:他在爱因斯坦家里看到,书架上摆着《老子》。又有人在爱因斯坦家里的一个书架上发现了一本已经被翻烂的德文版《道德经》。

1998年1月,诺贝尔奖巴黎宣言指出:“二十一世纪世界科技、文化命题要到2500年前的中国老夫子那里去寻找。”“老夫子”就是指老子。
    丹麦物理学大师玻尔认为他的“互补原理”与道家的“万物负阴而抱阳”的思想相同。(“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老子》第四十二章中的文句)

美国当代物理学家惠勒认为道家的“有无相生”(《老子》文句),是他的“质朴性原理”思想之先驱。

参考文献:

⑴ 陈鼓应 《老子注译及评介》 中华书局   1984年  第42—43页

⑵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为王弼本。河上本,两联次序颠倒。见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新编影印本《道藏》第12册第6页、第277页。

⑶ 见《关于老子哲学的两个问题》 1959年6月12、13日《人民日报》

⑷ 王西平 《老子辨正》 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三秦出版社  2015年

⑸ 英 史蒂芬·霍金著  许明贤、吴忠超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⑹ 百度百科 《大爆炸宇宙论》 baike.baidu.com/

⑺ 高亨 《老子注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42页

⑻ 转引自卢育三《老子释义》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114页

⑼ 朱清时 “恒南书院”讲话《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 百度快照 发布:净山 :2015/8/24

⑽ 网文 《量子纠缠带来的物质与意识的新认识》 2007-11-11 11:06:28 来自: 柳乐@聆听上帝性感的鼾声 

⑾ 高明 《帛书老子校注》 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单行本  2011年北京第七次印刷本第99页。

⑿《诺贝尔奖华人丁肇中2014暗物质最新发现 灵魂是暗物质视频曝光【图】》,网文,发布时间:2014-09-21 23:45:17, 来源:高盛军事整理。

⒀ 网文:《2016年物理学家会为什么刷屏:新粒子或“现身”》 2016-02-21 06:48:25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jxnews    作者:佚名

⒁ 《太上老君说了经》《太上老君内观经》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道家养生功法集要》(王西平主编)第1—8页皆全文刊载

⒂ 南怀瑾著《老子他说》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1年  第141页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