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路军:道教、佛教生命哲学之比较

道教之音整理 谢路军

2018-08-30 09:17:45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其正式产生前曾经历了漫长的酝酿时期,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吸纳传统文化内容;其相信宇宙及一切生命由道演化而来,人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与道同体,从而进入长生成仙的神仙境界。佛教的生命哲学也蕴含丰富,其生命观特指有情世间的生命观,认为有情众生无不依色、受、想、行、识“五蕴”聚合而成,轮回六道之中备受煎熬而不得解脱,只有皈依佛、法、僧三宝才能进入涅槃境界。论文分析了道教、佛教生命哲学的理论内涵,从对生命的态度不同、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同、具体修习方法不同三个方面评述了道教、佛教生命哲学的特色。

一、道教生命哲学的理论内涵

道教正式产生前曾经历了漫长的酝酿时期,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吸纳传统文化内容,宋代的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的《经籍志》中称其“杂而多端”;其相信宇宙及一切生命由道演化而来,人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进入长生成仙的神仙境界。所谓道教生命哲学就是指道教在长生信仰的追求过程中形成的对人体生命的解读和感悟。

道教的生命观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观念,强调人体生命与宇宙大化的息息相通以及身心阴阳的对转与互补。道教的生命观是建立在先秦老庄道论的基础之上,将“道”视为宇宙生命的来源,万物皆由道而生成,并把人的生命与道相联结,将人的长生不死与得道成仙联系在一起。“生道合一”的生命观乃体现了道教的最高追求;《太上老君内观经》中明确提出了“生道合一”的观点,即“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而“生道合一”的生命观又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紧密相联的。我们可以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看作是道教生命哲学的理论支柱。道教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努力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探索生命的秘奥,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在天人关系上,庄子的《秋水篇》解释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即人要顺乎自然,反对伪饰。道教认为人体生命与自然本来一体不二、不能分离的,所以必须在“天人合一”的整体框架中去把握人体生命。道教把人身看做一个小宇宙,天地看作大宇宙,小宇宙与大宇宙是有对应关系的;即道教认为人之一身蕴藏着天地万物整体的全部信息。元代李道纯《中和集》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与《度人经》的“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生形”相配,认为人的生成亦如天地。道教认为人天在象数上存在全息对应关系,如《太上老君内观经》云天的日月与人的二目相对;天有五星,地有五气,人有五脏;人头圆象天,足方象地;男女象乾坤阴阳,四肢象四象、四季,五官象征着五行,人的骨节数目与一年360天之数相对等。

内丹道的出现是道教发展进入生命哲学探究的高级阶段。内丹道强调“性命双修”,所谓修性就是修心,修命就是修身;将性命双修概括为五个阶段,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还虚合道;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阶段属于修命阶段,炼神还虚和还虚合道属于修性阶段;修命阶段可理解为有无关系之有的表现,修性阶段可理解为有无关系之无的方面。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理解为顺则生人,而反之则表现为逆则成仙;即精、气、神逐渐简化,最后回归于道,正所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

道教在炼气化神过程中非常重视“阴阳双修”,即男女合气之术。道教承袭古代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各具五行,都含有五行之性;特别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即重视“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问题。在道教的三大修炼法术(即内养、外养和房中术)中,男女合气之术的房中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房中术占有大量篇幅,正所谓“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天地氤氲,万物化生;男女构精,万物化醇”。正是由于阴阳男女交媾才形成这个生气勃勃的宇宙和丰富多彩的人伦世界。

二、佛教生命哲学的理论内涵

佛教的生命哲学也蕴含丰富,与“有情”、“含识”、“众生”等概念紧密相联。世间有三种:第一种就叫“器世间”,指物质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物质环境叫器世间;第二种叫“众生世间”,也叫做“有情”世间,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第三种“智正觉世间”,智正觉就是佛,证得究竟圆满的果报。所以,佛教的生命观特指“有情”世间的生命观。

“有情”是指众生具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六欲的情感和贪瞋痴等烦恼心理的众生世间;一切“有情”生命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心识功能,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识,所以有情众生又具有“含识”性能。有情含识众生生命无不依众缘和合而生;而众生生命又被称作“五蕴身”,即色、受、想、行、识聚合而生;生命体不断地新陈代谢,此灭彼生,轮回六道之中备受煎熬,不得解脱。众生生命依无明而起,因一念“无明”妄动而产生了主客、空有等种种对立;具体到生命和人类来说,佛教则提出了生命轮回的“三世因果”说、“十二因缘”说。

佛教依生命产生的形式,可分为胎生、 卵生、湿生、化生;依善恶福报差异,生命可分为天道、阿修罗、人类、畜生、饿死鬼、地狱六道或六趣;依心的清净程度,生命可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

从佛教来看,“含识”“有情”众生都离不开“无明”和“我执”的困扰, 一切生命体和非生命体无不是众缘和合的产物,其中没有独立自性,即所谓“无自性”。从佛教的真谛和俗谛来看,“诸法无我”、“缘起性空”,宇宙万物究竟“空寂”,即所谓“性空”;受因果业力支配,生命无不是业报之体,集“惑、业、苦”于一身,宇宙万物真实存在,即所谓“幻有”。佛教讲“真俗不二”、“烦恼即菩提”、“即色而空”。唐代法藏比丘在《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中将“性空幻有”的理论概括为“一心”所摄,所谓“法界”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摄境归心真空观”、“从心显境妙有观”,最后归结为“心境秘密圆融观”。相对于佛教俗谛来讲,由于我执和业力的存在,各种生命会按照自身所造之业轮回于三界六道,并不象一般世人认为的那样人死如灯灭;相对于佛教真谛来讲,世间万物、一切生命现象皆是“无明”幻化的结果,是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没有“实体”可得。佛教因此主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生命皆有佛性或曰有成佛的可能,这也正是佛教普渡众生、返本归原的终极关怀之所在。《华严经》记载佛陀成道后不禁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如来智一切现前。 ”

三、道教、佛教生命哲学的区别

道教和佛教的生命哲学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道教崇尚“仙道贵生”,珍视人的现实生命价值,在生死问题上历来“重生恶死”;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主观努力,不断提高个体生命的质量,正所谓“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强调实践性,认为生命是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改变的,正所谓“延生有术”,可以通过养气来强身健体而延续生命。而佛教也看重生命的价值,认为现世生命在六道中轮回不止,终极的目的解脱苦恼而进入涅槃,所以现世生命是进入涅槃的必经阶段或曰是将来往生的资粮;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业报改变未来发展的轨道,正所谓“欲知前世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事,今生作者是。”(三世偈);佛教强调身口意三业的修习,更强调修心的作用,正所谓“三藏十二部经皆是一心”。总之,道教与佛教的生命观在对生命的态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具体的修习方法上表现出不同。

(一)对生命的态度不同。

道教重视现世人的生命健康,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艺、国民性格、伦理道德、民风民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特别注重养生,西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说:“长生之道,道之至也。”因为道教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宗教,所以最接地气。中国自古就流传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鬼神、九贵人相助、十养生、十一择偶、十二趋吉避凶”的说法,其中的第十就是养生,所以养生历来受到重视。英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强调:“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道教养生修炼的宗旨和目的,就是保持生命的健康、延缓衰老、延长生命。

而佛教也重视现世人的生命价值,在大乘佛教修习的六度法门中就有“精进”一说。《佛遗教经》中说:“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但是,佛教又认为现世人的生命是“臭皮囊”,正如《六祖坛经》所言“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狮子峰禅师则言“叹此生无有是处,奈谁人都被他瞒;筋缠七尺骨头,皮裹一包脓血。”净土宗讲往生西方净土才是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唐代善导大师的劝导下,很多人为了早一天往生西方,爬到高树上念佛,在声声佛号中舍命归西。

可见,道教的生命观表现出重现世的思想特色,讲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而佛教在重视现世修行的同时,更重视来世来生,而活着是为了更好地修行。

(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同。

道教重视生命的保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养生修炼成为道教实现长生目标的重要手段。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就是建立在自然天道观基础上,注重追求人的生命的长久。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也说:“夫气者,所以通天地万物之命也”,即人命出自天地之元气,元气是人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所以,修炼培养元气就是道教发挥主观能动性养生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

道教养生的主要内容在于“养气之道”,正如《云笈七签·食气法》所说:“养生之家,有食气之道。”“食气”主要包含有精气学说、经络学说、守身养生法等内容,“凝神入气穴”的“神守养生法”成为养气的主要手段。《抱朴子·至理篇》中说:“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然百姓日用而不知焉。”说明“行气”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有用的方法。养气作为一种技术层面的方法,始终是建立在道教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葛洪在《抱朴子》中反复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即道教认为我的命运是掌握在我的手上,提倡逆修成仙的思想,表现出大无畏的积极探索命运奥秘的精神。

而佛教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业报轮回的思想是联在一起的。佛教提倡有因必有果的“因果律”的法则,即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则支配,所谓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以伦理学的眼光看,因果律是以“业力”为中心,强调道德行为的主体的众生的所作所为与道德存在的主体并无二致。佛教伦理的因果律是一种必然的伦理律令、伦理规则,这一律令在佛教经典中得到反复申述,如《中阿含经·思经第五》言:“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瑜伽师地论》亦言:“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等等。

在佛教典籍中的“业”通常分为身、口、意三个方面。一般的说法是身三、口四、意三,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谓之身三;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语、不两舌谓之口四;不贪、不嗔、不痴谓之意三。能做到这些谓之十善业,否则即是十恶业。佛教又根据引发造作行为的意志动机以及行为的效果,将业划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不善不恶业)。

在佛教看来,芸芸众生都在轮回当中,不得解脱。所谓轮回,就是指有情众生会依业力的不同,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内的六道中,生死流转不止,受尽磨难痛苦;多修善业则能向上轮回善趣之中,而多造恶业则必沉沦于三恶趣(畜生、饿鬼、地狱)之中。业力是不会消失的,造业后会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存续下去,直接影响到造业者本身,且会带来一定的果报并通过六道轮回体现出来;正所谓造善业得善果,造恶业得恶果,因果报应。

由此观之,道教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生命主体可以掌控的,目的是为了延长现世的生命长度;而佛教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业报轮回的制约,生命主体受到来自前世的业报的制约而无法完全控制命运的走向,其目的是解脱生死轮回。

(三)具体修习方法的不同。

道教吸收了先秦的神仙观念、“天人合一”、《周易》、阴阳五行学说、老庄道家哲学等思想的同时,根据自身的需要而着重对理论进行扩展,相继提出了“天人合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以德养生”、“宝精行气”等一系列养生思想理论,进而建立起具体实践道教生命哲学的庞大思想体系。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竞争激烈。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中,如何追求个人内心的平静,达到内心的和谐,道家养生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个人幸福感的提升以及个体内心世界的和谐,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人的生命可以分为生理生命和精神生命(即心理和生理),二者共同维系着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若要生理功能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那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相反,生理功能就会降低,以致身体出现疾病。

在具体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方面,道教有一套修炼的方法。世界上许多宗教的功能主要是给人们提供一种思想信仰,其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遵守,还有的是强调祭祀的重要性。道教则给人们以信仰的同时,又辅以各种道术来完成其信仰目的,即所谓“道无术不行”。信道还要得道,得道必须实践力行,这是道教的一大特色。

道教总结出一套实践力行的方法,即创制了一套独特的修炼方术,主要方术有内养、外养和房中术。所谓内养,是指按一定的方法运用人体内固有的“精、气、神”的力量来达到长生和成仙的目的,具体又分“守一”、“行气”和“内丹”三项。“守一”又称“存神”就是依靠人的意识来守住体内的魂神,使魂神不受外界的干扰,做到形神不相分离,以达到长生不死;做到这一步就必须断绝种种贪欲之念,闭塞魂神外出的通道,使其长驻体内。“行气”又称“食气”、“服气”、“炼气”,是以呼吸吐纳为主而辅之以力以引动对肢体的导引和按摩,从而可以舒展筋骨、流通血脉,最终达到长生之目的。“内丹”即修炼家把人体的某些部位比作炉鼎,以“精、气、神”为对象而按照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步骤进行炼养,使“精、气、神”在体内凝成内丹而达到长生之目的。外养的方法主要有服食和外丹等。“服食”是指服用药物以使身体健康而达到长寿。药物有丹药(人造仙药)和草木药两种。丹药即炼丹的结晶。草术药是指从深山旷野中采集的自然药物。外丹(又称炼丹术、仙丹术和金丹术)指用炉鼎烧炼铅、汞等矿石(或掺一些草木药)来制造长生不死的丹药,通过服食丹药而长生。房中术(也称男女合气之术)讲求男女阴阳合和及房中节欲,认为这种方术可以使人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死。

佛教的最终目的是让众生“离苦得乐”、“转迷为悟”,从而摆脱生死轮回的痛苦。大乘瑜伽行派佛法认为,一切由“心识”所造,所以一切法中以“心识”为最殊胜,其将佛法分为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五种;其最根本的是心法,其次是心法决定了心所法,而后的色法是心法和心所法所变现的影像,心不相应行法是由人的认识所构建独立出来的概念,无为法是在上述四类法中所显示的诸法的真实本性。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五识是感官经验能力的来源;意识是以整个世界现象(诸法)为对象,所以也称为“法识”;末那识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是凡夫妄起我执的根本;意识认识性上的“法执”与末那识情感性的“我执”染污了如来藏识,使得阿赖耶识永不间断的思量执著有一个我而导致我们受困于“我执”与“法执”中而不得解脱。阿赖耶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功能,所以也称为“藏识”。能、执、所三藏中,最重要的是能藏,即能摄藏前七转识诸法的种子。

唯识学所说的诸法的三种存在形态或层次,又称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之“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虚妄的揣度。依他起性之“他”指因缘而言,一切有为法都是依因缘而现起的。圆成实性之“圆”为圆满,“成”为成就,“实”为真实义;指遍满一切处而无缺减,其体不生不灭而无变异,为一切诸法实体实性的真如法性。《摄大乘论》以蛇绳为譬喻,说如暗中有人怀恐怖之念见绳而误以为蛇,此蛇现于恐怖之迷情上,系体性都无之法,此喻遍计所执性;绳是因缘假有的,此喻依他起性;绳之体为色、香、味、触等四尘因缘和合而无自性,此喻圆成实性。“三性”的关系可以说是把宇宙万有从迷悟的见解作了三方面的说明,若从我人常情上说是“遍计所执”,若从因缘所成上言是“依他起性”,若从其实体上观则是“圆成实性”。

(道教之音根据会议发言整理。作者谢路军,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道教与术数学研究中心主任。)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谢路军:道教、佛教生命哲学之比较

道教之音整理 谢路军

2018-08-30 09:17:45

|
谢路军:道教、佛教生命哲学之比较
|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其正式产生前曾经历了漫长的酝酿时期,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吸纳传统文化内容;其相信宇宙及一切生命由道演化而来,人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与道同体,从而进入长生成仙的神仙境界。佛教的生命哲学也蕴含丰富,其生命观特指有情世间的生命观,认为有情众生无不依色、受、想、行、识“五蕴”聚合而成,轮回六道之中备受煎熬而不得解脱,只有皈依佛、法、僧三宝才能进入涅槃境界。论文分析了道教、佛教生命哲学的理论内涵,从对生命的态度不同、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同、具体修习方法不同三个方面评述了道教、佛教生命哲学的特色。

一、道教生命哲学的理论内涵

道教正式产生前曾经历了漫长的酝酿时期,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吸纳传统文化内容,宋代的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的《经籍志》中称其“杂而多端”;其相信宇宙及一切生命由道演化而来,人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进入长生成仙的神仙境界。所谓道教生命哲学就是指道教在长生信仰的追求过程中形成的对人体生命的解读和感悟。

道教的生命观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观念,强调人体生命与宇宙大化的息息相通以及身心阴阳的对转与互补。道教的生命观是建立在先秦老庄道论的基础之上,将“道”视为宇宙生命的来源,万物皆由道而生成,并把人的生命与道相联结,将人的长生不死与得道成仙联系在一起。“生道合一”的生命观乃体现了道教的最高追求;《太上老君内观经》中明确提出了“生道合一”的观点,即“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而“生道合一”的生命观又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紧密相联的。我们可以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看作是道教生命哲学的理论支柱。道教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努力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探索生命的秘奥,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在天人关系上,庄子的《秋水篇》解释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即人要顺乎自然,反对伪饰。道教认为人体生命与自然本来一体不二、不能分离的,所以必须在“天人合一”的整体框架中去把握人体生命。道教把人身看做一个小宇宙,天地看作大宇宙,小宇宙与大宇宙是有对应关系的;即道教认为人之一身蕴藏着天地万物整体的全部信息。元代李道纯《中和集》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与《度人经》的“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生形”相配,认为人的生成亦如天地。道教认为人天在象数上存在全息对应关系,如《太上老君内观经》云天的日月与人的二目相对;天有五星,地有五气,人有五脏;人头圆象天,足方象地;男女象乾坤阴阳,四肢象四象、四季,五官象征着五行,人的骨节数目与一年360天之数相对等。

内丹道的出现是道教发展进入生命哲学探究的高级阶段。内丹道强调“性命双修”,所谓修性就是修心,修命就是修身;将性命双修概括为五个阶段,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还虚合道;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阶段属于修命阶段,炼神还虚和还虚合道属于修性阶段;修命阶段可理解为有无关系之有的表现,修性阶段可理解为有无关系之无的方面。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理解为顺则生人,而反之则表现为逆则成仙;即精、气、神逐渐简化,最后回归于道,正所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

道教在炼气化神过程中非常重视“阴阳双修”,即男女合气之术。道教承袭古代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各具五行,都含有五行之性;特别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即重视“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问题。在道教的三大修炼法术(即内养、外养和房中术)中,男女合气之术的房中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房中术占有大量篇幅,正所谓“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天地氤氲,万物化生;男女构精,万物化醇”。正是由于阴阳男女交媾才形成这个生气勃勃的宇宙和丰富多彩的人伦世界。

二、佛教生命哲学的理论内涵

佛教的生命哲学也蕴含丰富,与“有情”、“含识”、“众生”等概念紧密相联。世间有三种:第一种就叫“器世间”,指物质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物质环境叫器世间;第二种叫“众生世间”,也叫做“有情”世间,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第三种“智正觉世间”,智正觉就是佛,证得究竟圆满的果报。所以,佛教的生命观特指“有情”世间的生命观。

“有情”是指众生具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六欲的情感和贪瞋痴等烦恼心理的众生世间;一切“有情”生命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心识功能,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识,所以有情众生又具有“含识”性能。有情含识众生生命无不依众缘和合而生;而众生生命又被称作“五蕴身”,即色、受、想、行、识聚合而生;生命体不断地新陈代谢,此灭彼生,轮回六道之中备受煎熬,不得解脱。众生生命依无明而起,因一念“无明”妄动而产生了主客、空有等种种对立;具体到生命和人类来说,佛教则提出了生命轮回的“三世因果”说、“十二因缘”说。

佛教依生命产生的形式,可分为胎生、 卵生、湿生、化生;依善恶福报差异,生命可分为天道、阿修罗、人类、畜生、饿死鬼、地狱六道或六趣;依心的清净程度,生命可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

从佛教来看,“含识”“有情”众生都离不开“无明”和“我执”的困扰, 一切生命体和非生命体无不是众缘和合的产物,其中没有独立自性,即所谓“无自性”。从佛教的真谛和俗谛来看,“诸法无我”、“缘起性空”,宇宙万物究竟“空寂”,即所谓“性空”;受因果业力支配,生命无不是业报之体,集“惑、业、苦”于一身,宇宙万物真实存在,即所谓“幻有”。佛教讲“真俗不二”、“烦恼即菩提”、“即色而空”。唐代法藏比丘在《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中将“性空幻有”的理论概括为“一心”所摄,所谓“法界”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摄境归心真空观”、“从心显境妙有观”,最后归结为“心境秘密圆融观”。相对于佛教俗谛来讲,由于我执和业力的存在,各种生命会按照自身所造之业轮回于三界六道,并不象一般世人认为的那样人死如灯灭;相对于佛教真谛来讲,世间万物、一切生命现象皆是“无明”幻化的结果,是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没有“实体”可得。佛教因此主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生命皆有佛性或曰有成佛的可能,这也正是佛教普渡众生、返本归原的终极关怀之所在。《华严经》记载佛陀成道后不禁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如来智一切现前。 ”

三、道教、佛教生命哲学的区别

道教和佛教的生命哲学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道教崇尚“仙道贵生”,珍视人的现实生命价值,在生死问题上历来“重生恶死”;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主观努力,不断提高个体生命的质量,正所谓“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强调实践性,认为生命是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改变的,正所谓“延生有术”,可以通过养气来强身健体而延续生命。而佛教也看重生命的价值,认为现世生命在六道中轮回不止,终极的目的解脱苦恼而进入涅槃,所以现世生命是进入涅槃的必经阶段或曰是将来往生的资粮;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业报改变未来发展的轨道,正所谓“欲知前世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事,今生作者是。”(三世偈);佛教强调身口意三业的修习,更强调修心的作用,正所谓“三藏十二部经皆是一心”。总之,道教与佛教的生命观在对生命的态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具体的修习方法上表现出不同。

(一)对生命的态度不同。

道教重视现世人的生命健康,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艺、国民性格、伦理道德、民风民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特别注重养生,西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说:“长生之道,道之至也。”因为道教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宗教,所以最接地气。中国自古就流传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鬼神、九贵人相助、十养生、十一择偶、十二趋吉避凶”的说法,其中的第十就是养生,所以养生历来受到重视。英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强调:“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道教养生修炼的宗旨和目的,就是保持生命的健康、延缓衰老、延长生命。

而佛教也重视现世人的生命价值,在大乘佛教修习的六度法门中就有“精进”一说。《佛遗教经》中说:“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但是,佛教又认为现世人的生命是“臭皮囊”,正如《六祖坛经》所言“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狮子峰禅师则言“叹此生无有是处,奈谁人都被他瞒;筋缠七尺骨头,皮裹一包脓血。”净土宗讲往生西方净土才是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唐代善导大师的劝导下,很多人为了早一天往生西方,爬到高树上念佛,在声声佛号中舍命归西。

可见,道教的生命观表现出重现世的思想特色,讲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而佛教在重视现世修行的同时,更重视来世来生,而活着是为了更好地修行。

(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同。

道教重视生命的保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养生修炼成为道教实现长生目标的重要手段。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就是建立在自然天道观基础上,注重追求人的生命的长久。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也说:“夫气者,所以通天地万物之命也”,即人命出自天地之元气,元气是人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所以,修炼培养元气就是道教发挥主观能动性养生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

道教养生的主要内容在于“养气之道”,正如《云笈七签·食气法》所说:“养生之家,有食气之道。”“食气”主要包含有精气学说、经络学说、守身养生法等内容,“凝神入气穴”的“神守养生法”成为养气的主要手段。《抱朴子·至理篇》中说:“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然百姓日用而不知焉。”说明“行气”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有用的方法。养气作为一种技术层面的方法,始终是建立在道教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葛洪在《抱朴子》中反复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即道教认为我的命运是掌握在我的手上,提倡逆修成仙的思想,表现出大无畏的积极探索命运奥秘的精神。

而佛教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业报轮回的思想是联在一起的。佛教提倡有因必有果的“因果律”的法则,即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则支配,所谓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以伦理学的眼光看,因果律是以“业力”为中心,强调道德行为的主体的众生的所作所为与道德存在的主体并无二致。佛教伦理的因果律是一种必然的伦理律令、伦理规则,这一律令在佛教经典中得到反复申述,如《中阿含经·思经第五》言:“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瑜伽师地论》亦言:“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等等。

在佛教典籍中的“业”通常分为身、口、意三个方面。一般的说法是身三、口四、意三,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谓之身三;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语、不两舌谓之口四;不贪、不嗔、不痴谓之意三。能做到这些谓之十善业,否则即是十恶业。佛教又根据引发造作行为的意志动机以及行为的效果,将业划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不善不恶业)。

在佛教看来,芸芸众生都在轮回当中,不得解脱。所谓轮回,就是指有情众生会依业力的不同,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内的六道中,生死流转不止,受尽磨难痛苦;多修善业则能向上轮回善趣之中,而多造恶业则必沉沦于三恶趣(畜生、饿鬼、地狱)之中。业力是不会消失的,造业后会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存续下去,直接影响到造业者本身,且会带来一定的果报并通过六道轮回体现出来;正所谓造善业得善果,造恶业得恶果,因果报应。

由此观之,道教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生命主体可以掌控的,目的是为了延长现世的生命长度;而佛教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业报轮回的制约,生命主体受到来自前世的业报的制约而无法完全控制命运的走向,其目的是解脱生死轮回。

(三)具体修习方法的不同。

道教吸收了先秦的神仙观念、“天人合一”、《周易》、阴阳五行学说、老庄道家哲学等思想的同时,根据自身的需要而着重对理论进行扩展,相继提出了“天人合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以德养生”、“宝精行气”等一系列养生思想理论,进而建立起具体实践道教生命哲学的庞大思想体系。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竞争激烈。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中,如何追求个人内心的平静,达到内心的和谐,道家养生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个人幸福感的提升以及个体内心世界的和谐,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人的生命可以分为生理生命和精神生命(即心理和生理),二者共同维系着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若要生理功能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那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相反,生理功能就会降低,以致身体出现疾病。

在具体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方面,道教有一套修炼的方法。世界上许多宗教的功能主要是给人们提供一种思想信仰,其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遵守,还有的是强调祭祀的重要性。道教则给人们以信仰的同时,又辅以各种道术来完成其信仰目的,即所谓“道无术不行”。信道还要得道,得道必须实践力行,这是道教的一大特色。

道教总结出一套实践力行的方法,即创制了一套独特的修炼方术,主要方术有内养、外养和房中术。所谓内养,是指按一定的方法运用人体内固有的“精、气、神”的力量来达到长生和成仙的目的,具体又分“守一”、“行气”和“内丹”三项。“守一”又称“存神”就是依靠人的意识来守住体内的魂神,使魂神不受外界的干扰,做到形神不相分离,以达到长生不死;做到这一步就必须断绝种种贪欲之念,闭塞魂神外出的通道,使其长驻体内。“行气”又称“食气”、“服气”、“炼气”,是以呼吸吐纳为主而辅之以力以引动对肢体的导引和按摩,从而可以舒展筋骨、流通血脉,最终达到长生之目的。“内丹”即修炼家把人体的某些部位比作炉鼎,以“精、气、神”为对象而按照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步骤进行炼养,使“精、气、神”在体内凝成内丹而达到长生之目的。外养的方法主要有服食和外丹等。“服食”是指服用药物以使身体健康而达到长寿。药物有丹药(人造仙药)和草木药两种。丹药即炼丹的结晶。草术药是指从深山旷野中采集的自然药物。外丹(又称炼丹术、仙丹术和金丹术)指用炉鼎烧炼铅、汞等矿石(或掺一些草木药)来制造长生不死的丹药,通过服食丹药而长生。房中术(也称男女合气之术)讲求男女阴阳合和及房中节欲,认为这种方术可以使人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死。

佛教的最终目的是让众生“离苦得乐”、“转迷为悟”,从而摆脱生死轮回的痛苦。大乘瑜伽行派佛法认为,一切由“心识”所造,所以一切法中以“心识”为最殊胜,其将佛法分为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五种;其最根本的是心法,其次是心法决定了心所法,而后的色法是心法和心所法所变现的影像,心不相应行法是由人的认识所构建独立出来的概念,无为法是在上述四类法中所显示的诸法的真实本性。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五识是感官经验能力的来源;意识是以整个世界现象(诸法)为对象,所以也称为“法识”;末那识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是凡夫妄起我执的根本;意识认识性上的“法执”与末那识情感性的“我执”染污了如来藏识,使得阿赖耶识永不间断的思量执著有一个我而导致我们受困于“我执”与“法执”中而不得解脱。阿赖耶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功能,所以也称为“藏识”。能、执、所三藏中,最重要的是能藏,即能摄藏前七转识诸法的种子。

唯识学所说的诸法的三种存在形态或层次,又称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之“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虚妄的揣度。依他起性之“他”指因缘而言,一切有为法都是依因缘而现起的。圆成实性之“圆”为圆满,“成”为成就,“实”为真实义;指遍满一切处而无缺减,其体不生不灭而无变异,为一切诸法实体实性的真如法性。《摄大乘论》以蛇绳为譬喻,说如暗中有人怀恐怖之念见绳而误以为蛇,此蛇现于恐怖之迷情上,系体性都无之法,此喻遍计所执性;绳是因缘假有的,此喻依他起性;绳之体为色、香、味、触等四尘因缘和合而无自性,此喻圆成实性。“三性”的关系可以说是把宇宙万有从迷悟的见解作了三方面的说明,若从我人常情上说是“遍计所执”,若从因缘所成上言是“依他起性”,若从其实体上观则是“圆成实性”。

(道教之音根据会议发言整理。作者谢路军,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道教与术数学研究中心主任。)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