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说,修道的人内心都应该像孩童一样纯真

道教之音 高璟

2019-06-03 13:48:52

小道士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童真梦。虽然在现实之中,成年人过儿童节不过是一种精神调侃,是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缓解释放生活的压力。但是在修道人的眼中,如果能活出婴孩般的姿态,这就是真正的得道高人。

道祖在《道德经》中曾提出一个非常知名的观点,认为人们要通过努力修行而“复归于婴儿”,即回到小孩子纯真无邪的状态中。孩童秉持的乃是先天本性,尚且没有受到过多的后天人间欲求的浸染,是为“真”的一种表现。修道人要学习“婴儿”,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待:

其一,道教修行的第一要素,是去人欲。经文中常说,人一旦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欲求,就会不断地向外索取,从而忘却了心安即是修行的道理。而成人年因为对生存和生活有着各种各样的欲想,总是难以知足,所以现代人的生活压力颇大。其实,并非是外界的环境给人们造成多大的压力,而是人们自己的内心所求与自身所能做、所能给的力量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差距。想得太多,便是妄想;做得太少,便是无功。若只是一味地妄想而无功,便只能深陷在求不得的苦楚中。

孩童的状态则与成人大不同,在他们的世界中所有物质需求都仅限于吃饱、穿暖和睡足。道门修真有一句话叫作“老道老道,吃饭睡觉”,把追求外物的所有心思都收回来,仅仅只关心吃饭睡觉这样基本的生理需求,心才不会随着世事轮转而浮沉不息。并且,道教所提倡的“吃饭睡觉”,是与口腹之欲和广厦高榻绝缘的,而是在强调人们应该顺万物之自然,从身与心的安止中体味到修行的乐处。只有绝息了欲,才能出离了苦。

基于此,便也能明白成年人都希望回到儿童无忧无虑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但试想,这种对无欲的向往,是否也是另一种欲求呢?

道经中有一句话,曰:“空色色空无有性,有无无有色均空。”意思是说,对外界物质的迷恋是理应去除的欲求,但认为一切皆空的心念其实也是一种欲求,真正的无欲在于能够从当下万有之中参悟到空与有之间的辩证,从有中悟空,心中真空不染尘,才能寻觅到让自己在物质世界获得心安的法门。因此,便可承接“慧风出自天尊力,扫除心界不遗尘”这句话,意在表明真正的欲望是出自于心。修道是向内修的过程,剥除了外欲,还要剥除内想,内外皆为清静,自然无有忧虑也。

其二,道人所修的孩童之真,不仅仅只在于心性上的纤尘不染,更在于能让自己回到本性自然的状态中。“自然”,是指一切言行皆是出于本真的性情,而非是后天的人为意识。道法自然,则可作以自我本然为效法对象而修道的意思解,即是真性真情也。

前者说孩童只保有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所以不会因此而产生贪嗔痴的因果。道祖说,五色、五味、五音等物皆是诱发人心欲望的东西,修真之士当对其绝弃之,以保养内心寂然不动的状态。这其实是一种后天的有为法,因为如你我之成人都已经身染诸多妄念,所以要用有为的方式来一点点剥掉裹挟和伪装,逐渐露出每个人的本来真相。

在本来面目上,众生皆应是善恶无别的状态。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争论,这从来都不是道教修行探讨的主题。因为人与天地自然相合,本来是阴阳融为一体的,既是无善无恶,又可以从中萌生出善恶之别。教门称这一混沌状态为原始真性,是一种最为纯真质朴的状态。纯真的孩童不会用自己的主观成见去评断正在发生的一切,成人的世界之所以会纷繁复杂,正在于人们往往是以自我为标准,用自己的“道”去界定他人的修行是否合规。岂不知,一旦产生了界定与评判,实则已经脱离了自然本然了,又何谈与道合真呢?万物相混为一,心中无差别,自然处处皆是修真的道场。

能够以孩提无邪的心去看世界、看自己,方可以见性而悟道修真。因此,道祖说的回到婴儿,即在告诫人们是否能够放下世俗之我见,而以平等的心态去与人相待。无分别是非心、无彼此你我念,也无心念上的贪恋与妄想,更无过度的追求和执着,当见得一切真空时——并非要断绝红尘人间,而是见得一切法门都是修真,便能见得自我的真常道性。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祖说,修道的人内心都应该像孩童一样纯真

道教之音 高璟

2019-06-03 13:48:52

|
道祖说,修道的人内心都应该像孩童一样纯真
|

小道士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童真梦。虽然在现实之中,成年人过儿童节不过是一种精神调侃,是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缓解释放生活的压力。但是在修道人的眼中,如果能活出婴孩般的姿态,这就是真正的得道高人。

道祖在《道德经》中曾提出一个非常知名的观点,认为人们要通过努力修行而“复归于婴儿”,即回到小孩子纯真无邪的状态中。孩童秉持的乃是先天本性,尚且没有受到过多的后天人间欲求的浸染,是为“真”的一种表现。修道人要学习“婴儿”,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待:

其一,道教修行的第一要素,是去人欲。经文中常说,人一旦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欲求,就会不断地向外索取,从而忘却了心安即是修行的道理。而成人年因为对生存和生活有着各种各样的欲想,总是难以知足,所以现代人的生活压力颇大。其实,并非是外界的环境给人们造成多大的压力,而是人们自己的内心所求与自身所能做、所能给的力量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差距。想得太多,便是妄想;做得太少,便是无功。若只是一味地妄想而无功,便只能深陷在求不得的苦楚中。

孩童的状态则与成人大不同,在他们的世界中所有物质需求都仅限于吃饱、穿暖和睡足。道门修真有一句话叫作“老道老道,吃饭睡觉”,把追求外物的所有心思都收回来,仅仅只关心吃饭睡觉这样基本的生理需求,心才不会随着世事轮转而浮沉不息。并且,道教所提倡的“吃饭睡觉”,是与口腹之欲和广厦高榻绝缘的,而是在强调人们应该顺万物之自然,从身与心的安止中体味到修行的乐处。只有绝息了欲,才能出离了苦。

基于此,便也能明白成年人都希望回到儿童无忧无虑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但试想,这种对无欲的向往,是否也是另一种欲求呢?

道经中有一句话,曰:“空色色空无有性,有无无有色均空。”意思是说,对外界物质的迷恋是理应去除的欲求,但认为一切皆空的心念其实也是一种欲求,真正的无欲在于能够从当下万有之中参悟到空与有之间的辩证,从有中悟空,心中真空不染尘,才能寻觅到让自己在物质世界获得心安的法门。因此,便可承接“慧风出自天尊力,扫除心界不遗尘”这句话,意在表明真正的欲望是出自于心。修道是向内修的过程,剥除了外欲,还要剥除内想,内外皆为清静,自然无有忧虑也。

其二,道人所修的孩童之真,不仅仅只在于心性上的纤尘不染,更在于能让自己回到本性自然的状态中。“自然”,是指一切言行皆是出于本真的性情,而非是后天的人为意识。道法自然,则可作以自我本然为效法对象而修道的意思解,即是真性真情也。

前者说孩童只保有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所以不会因此而产生贪嗔痴的因果。道祖说,五色、五味、五音等物皆是诱发人心欲望的东西,修真之士当对其绝弃之,以保养内心寂然不动的状态。这其实是一种后天的有为法,因为如你我之成人都已经身染诸多妄念,所以要用有为的方式来一点点剥掉裹挟和伪装,逐渐露出每个人的本来真相。

在本来面目上,众生皆应是善恶无别的状态。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争论,这从来都不是道教修行探讨的主题。因为人与天地自然相合,本来是阴阳融为一体的,既是无善无恶,又可以从中萌生出善恶之别。教门称这一混沌状态为原始真性,是一种最为纯真质朴的状态。纯真的孩童不会用自己的主观成见去评断正在发生的一切,成人的世界之所以会纷繁复杂,正在于人们往往是以自我为标准,用自己的“道”去界定他人的修行是否合规。岂不知,一旦产生了界定与评判,实则已经脱离了自然本然了,又何谈与道合真呢?万物相混为一,心中无差别,自然处处皆是修真的道场。

能够以孩提无邪的心去看世界、看自己,方可以见性而悟道修真。因此,道祖说的回到婴儿,即在告诫人们是否能够放下世俗之我见,而以平等的心态去与人相待。无分别是非心、无彼此你我念,也无心念上的贪恋与妄想,更无过度的追求和执着,当见得一切真空时——并非要断绝红尘人间,而是见得一切法门都是修真,便能见得自我的真常道性。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