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东:茅山乾元观《道藏》抄本流传山东考(2)

《宗教学研究》 赵卫东

2019-06-19 11:22:18

马山又称马鞍山,位于即墨县城西十五里,原有玉皇、真武、金山大王等庙,而且“高人隐士,多栖其间”,比如,明万历年间,仙姑刘贞洁便曾修道于其中。但在李常明到来之前,马山道场已“岁久荒芜,断瓦颓垣,没于寒烟衰草间。又多獾狼巢窟,毒虺狐孽,时有光怪,祟及居民,殆非人所处也。”李常明到来之后,便开始重修庙宇,清蓝润撰《马鞍山建庙碑记》云:

时顺治五年戊子也。行至信村,望马鞍山胜概,众善友接引而上。层峦叠嶂,彷徨四顾,非复人境,遂止焉。昔之庙舍,皆颓垣败壁矣。人言此山,多牛鬼蛇神,妖魔之所聚也。常明兀坐其间,凝神定气,凡旬日未见伺之者。于是立愿募化,相形度势,揆时它徒,开山筑涧,垒石砌基。创修者:玉皇上帝、三元大帝、三圣、救苦、斗母诸殿。重修者:关圣帝君、大王之神、泰山行宫、佛祖诸殿。东至牛王庙,南至大路,西至磨石沟,北至姜家阡。越数年告成。

以上说明,经过数年时间,李常明不仅修复了马山上原有的殿堂,而且还新建玉皇、三元、三圣等殿,使马山道场初具规模。李常明的功德不仅仅限于马山,而且还远播山东胶东各地,《泥丸道人李老师碑序》云:“嗣是修滨都宫于栖霞,造端阳于莱阳,起崇德于平度,建龙宫于新河、店口二处,且除道成梁,所在多有。而其巨焉者,惟辟蹬于文登福仙岭,立桥于五龙诸津,变峭岩为坦途,视汪洋若沟洫。不世之功,计日而成。”李常明培养了大批全真道弟子,直接师承李常明的龙门派第八代弟子就有14人之多,其中包括东北全真道龙门派开创者郭守真,全真道龙门派在其所开创的马山道场共传承了19代,即自第七代至第二十六代。

李常明不仅道行高超,功德卓著,而且还继承了自全真道祖王重阳以迄全真七子以来的优良传统,非常重视全真道士文化素质的培养与道门典籍的整理与保护,他自己曾著有《玉帝真言》《道门清规》等,《圣真遗训序》云:“厥后道门清规一章,并俳语六句,乃师祖亲笔所传,吃紧为人处也。辞严义正,俨如烈日秋霜,非开山人不能造此语,非修行人不能守此戒。”他购卖任氏所收藏的乾元观《道藏》抄本便与此有关,《泥丸师祖传》云:“性好经典,所刻皇经及三元功课等板策,皆亲手校定,端楷详密,绝胜他家。闻颜神任氏家,有抄录藏书千余卷,不惮烦费,购之至山。其笃嗜可知矣。”马山道场修复工程完成后,李常明在山东半岛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了胶东地区家喻户晓的全真高道,但他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即马山道场虽然声名远播,但却没有一部《道藏》,他曾想进京请《藏》,但因为“兵燹之后,经板失落”等原因,此心愿难了。恰在此时,听说了任氏所藏《道藏》抄本之事,便立刻派人前去购买,遂使这部由茅山乾元观流出的残缺不全的《道藏》抄本最终流落于即墨马山。

三 马山道士对《道藏》抄本的保护

李常明从青州府颜神镇请来《道藏》之后,“查其数目,已失其半”。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神宗颁赐乾元观的《道藏》为《正统道藏》,但后来神宗又曾颁赐道经给乾元观,所以,乾元观《道藏》究竟是《正统道藏》,还是全部的明《道藏》,实难确定。任氏抄写《道藏》时,是否全部抄录,因史料缺乏,也已不得而知。加之,任衡文去世之后,其家道衰落,子孙未对这部《道藏》加以很好的保护与收藏,遂致使李常明派人购买回来的只是一部残缺不全的抄本《道藏》。

《道藏》购至马山后,李常明只是让道士简单地清点了一下数目,并没有详细查对与修补,就先存放了起来。到了清康熙十三年(1674),马山道士鲁太璞与蒋清山才对这部抄本残《藏》进行了详细的查对与简单的修补。鲁太璞《重校马山道藏目录序》云:“至康熙十三年岁次甲寅六月六日,晒阅诸经,见其套帙坏滥,卷目颠倒,有足伤者。于是本山道士鲁太璞、蒋清山二人,相与洒扫静室,焚香查验。修补既毕,同当家刘太德、殿主孙清域,三面点数,实得二百九十四套,共一千五百二十一本。安置经柜,永远镇山。”鲁太璞,籍贯不详,清初马山全真道士,属龙门派第九代传人。对于蒋清山的生平事迹,清同治《即墨县志》卷十二《释道》云:“蒋清山,字云石,江南人。自幼出家,住劳山百福庵,号烟霞散人。好读书,工书能文,修真养性,行谊高洁,胡峄阳引为友。及老无病沐浴更衣而化。”因马山收藏的《道藏》抄本损坏残缺严重,鲁太璞与蒋清山于康熙十三年(1674)对其进行了修补,并对残《藏》加以详细清点,发现当时只存294套,1521本,残缺已至半数。鲁太璞、蒋清山二人这次所做的工作,只是就残损处加以修补,并没有补齐缺损的部分。因此,所谓“安置经柜,永远镇山”的也只是这数量仅为1521本的残《藏》。对于这一点,鲁太璞在《重校马山道藏目录序》中也曾提到,其云:“在山道众,幸遇太上之法录,得览真圣之灵书,惟愿同持戒律,各悟玄机,诵四辅文章,穷三洞宝典。半藏之中,包藏不尽,岂可以其不全而忽之哉!”

因这部残《藏》来之不易,而且曾经历多重波折,正如后来李寅宾所云:“此藏之来,自茅山而颜神,自颜神而马山,远者千余里,近者数百里,购致装运,曾不为难,而况其尤近于此者乎!”因此,马山道众对其极为珍惜,不仅派专人看管,而且还制订了详细而严格的借阅制度。鲁太璞《重校马山道藏目录序》云:“如有好道之士,请看藏书者,当令写一请帖。云:‘某人请某经、某号、某本,某日请云。’先递于守藏之人,然后施礼查明交代,苟非其人,断不可轻使请去。倘有失落,守藏照数赔补。此丛林之定规也。各宜小心灯烛,谨慎供奉,乐法爱经,当得福果。”按照以上记载,马山道士要想借阅《道藏》,需要经过一套繁琐的程序,先是提出申请,申请中要写明想借阅的经典的相关信息与借阅日期,经守《藏》人的详细考察,在确定该借阅人可靠的前提下,方才借阅给他。守《藏》人在其中承担着很大的责任,他不仅负责借阅人可辈性的审核,而且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借阅人若在阅读过程中使经典受损或丢失,守《藏》人要照数赔补,可见其责任之大,亦可见马山道众对该《道藏》的珍视。

鲁太璞《重校马山道藏目录序》中没有提到,实际上,为了更好地保护这部抄本《道藏》,也为了便于查阅,鲁太璞与蒋清山康熙十三年(1674)在修补与清点《道藏》时,曾经编写过一部马山《道藏》目录,这从鲁太璞所撰《序言》的题名中就可以看出。到了清雍正十年(1732),李寅宾在《重校马山藏经目录序》中又提到此事,其云:

自创基以来,年逾七级,世阅三朝,其经如故,而门墙衣钵,乃日新月盛而岁不同。信乎,经之无负于人也。顾犹有可议者,录前既著三洞四辅之目,而录乃不依其伦,使观者有躐等之失,一也。藏中一本两本,不成套数者,此当附于前号之后,或冠后号之前,方为得所。今乃强配甲庚,越次填补,二也。三洞秘旨,传授非轻。金羊银雁,以质其心;对斋立誓,以致其诚。轻泄则殃及于九祖,漏慢则受考于冥官。圣戒凛然,足森毛骨,非如文章子史,可以往来借观也。若乃不论高卑,概许人写贴请去,俱沦阿鼻,两陷风刀。此不可之甚者,三也。

在李寅宾看来,马山《道藏》的编目与管理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其一,鲁太璞在编目时虽然标明了是按三洞四辅来编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没有严格执行,所以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二,李寅宾认为,对于那些因残损而不成套数的经典,应该严格按照完《藏》的排列顺序,附在前号之后或后号之前,但鲁太璞在编目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强配甲庚,越次填补”。其三,马山《道藏》的借阅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在我们看来,马山已经制订了相当严格的《道藏》借阅制度,但在李寅宾看来,仍然存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他认为,马山守《藏》人对借阅人的审查不够严格,《道藏》作为“三洞秘旨”不能轻传,“轻泄则殃及于九祖,漏慢则受考于冥官”,所以对借阅人的审核不能仅限于此人是否可靠,是否能保护好经典,而是应该严格考查借阅人的品德与道行,以确定他是否有资格借阅《道藏》。这一点的提出,李寅宾极有可能参考了崂山太清宫《道藏》的《阅藏规则》,其中除了以上鲁太璞在《重校马山道藏目录序》中提到的借阅规则外,太清宫的《阅藏规则》还多了如下两条:第一,“检阅藏经,谨按丛林之规定,各宜小心灯烛,谨慎供奉。每日焚香焚表,沐浴斋戒,朝拜顶礼,衣冠整齐,净洁严肃,无分道侣俗家善士人等,及本宫道众,一律行之,均宜在宫内检阅,不准携册他处。”第二,“苟非其人,不可轻使请出。”以上两条规则充分强调了《道藏》的神圣性,并不是随便就可以借阅的,借阅人借阅前不仅要首先执行斋戒沐浴等仪式,而且还要具有极高的品德与相当的道行。

藉于以上三条理由,尤其是前两条理由,李寅宾便利用其流寓即墨、常住马山的机会,对鲁太璞所编的马山《道藏》目录进行了重校与订正,其在《重校马山藏经目录序》中云:“寅宾流寓于此,蠹窃常住,以夙世之良缘,窥三天之琼笈,虽微妙难观,而科律之易晓者,未始不粗悉一二也。考较之暇,别为目录一通,按白氏旧本列之,其有不可示人者,则下书一秘字。余悉如故,非敢与鲁氏相戾,聊补其缺略云尔。”显然,李寅宾利用住在马山道观中的机会,通读了马山所藏抄本残《藏》,并“别为目录一通,按白氏旧本列之”。由“别为目录一通”可知,李寅宾的《道藏》目录,并不是在鲁太璞的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而是重新编订的,其根据是“白氏旧本”,这里提到的“白氏”应该是指白云霁。白云霁,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明天启六年(1626)撰成《道藏目录详注》。以上提到的“白氏旧本”即是指《道藏目录详注》。通过详细比对,李寅宾列出了马山《道藏》的情况,对于所缺的卷次与卷数也作了详细交待,最后在《重校藏录后叙》中总结道:

诸部之中,其本文所缺,不过三五号耳。“灵符”“图录”,散见诸经法中;“玉诀”则度人生神,“道德”“阴符”“大洞参同”等注,又尽有之;“戒律”所缺亦无几;而“威仪”则金书黄录备矣;“记传”“赞咏”“表奏”,观之不胜观也;“大法”只缺“清微”一派,其余若“灵宝”若“五元”若“天心”若“净明”若“神霄”,班班可考。扩而充之,即彼此未始不相通也。术技虽多,不出四种:曰内丹、曰医药、曰外丹、曰占卜。藏中言丹术者,繁冗极矣。医则幸有《内经》,不失其《本草》。《方书》及《六壬》《太乙》言数之文,不遗一卷。岂非小道易上而好者众,故攘窃之多欤!至于圆光附体、考鬼炼将,以及韩非之刑名、孙武之兵法,皆玄门之稂莠也。有之亦当付火,无之何足惜哉!若医卜两术,有好之者,其书因易购矣!

虽然李寅宾因受儒家思想影响,对道教中的某些内容存在偏见,但他上面这段话却基本上反映出了马山《道藏》当时的基本情况。经详细对照李寅宾马山《道藏》目录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笔者发现,马山《道藏》残存部分中有一些经典属于《万历续道藏》。因此,很可能《万历续道藏》完成之后,明神宗又曾颁赐一部给乾元观,这样一来,乾元观所藏《道藏》就是一部完整的明《道藏》。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即乾元观所藏只是《正统道藏》,任衡文在抄录了乾元观所藏《正统道藏》后,又从其他地方抄录了《万历续道藏》。至于当时真实情况如何,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李寅宾在校订完马山《道藏》目录后,产生了补齐这部抄本残《藏》的想法,其云:“今鳌山之太清、黄石二宫,栖霞之太虚观,圣水之玉虚观,去此皆百余里,苟有一二同志,相与请诸其人,抄写数年,补完此书,亦玄门中一有功弟子也。吾欲身任此事,不知天人之助我否矣!”要补齐马山《道藏》,就需要有一部完整的《道藏》作为抄写的样本,经过考察,李寅宾探知当时山东半岛存有四部《道藏》,即崂山太清宫与黄石宫、栖霞太虚观、圣水玉虚观。据元李道谦编《七真年谱》记载,金泰和七年(1207),元妃曾分别向太虚观与玉虚观施《道藏》一部,其云:“泰和七年丁卯,长春真人年六十。元妃施道经二藏,一驿送栖霞太虚观,一驿送圣水玉虚观。”元、明两代是否曾颁赐《道藏》于栖霞太虚观与圣水玉虚观,因史料缺乏,已不得而知。假若金代以后以上两观未曾再获赐《道藏》,那么,这两个道观所藏的就应该是《大金玄都宝藏》。因元代以后,太虚观与玉虚观逐渐衰落,加之几经战火,元妃所赐《道藏》当时是否仍然存在,尚未可知。李寅宾很可能是从文献上获知这两个道观藏有《道藏》,并没有做实地调查。崂山太清宫《道藏》是明神宗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颁赐的,为明《正统道藏》,而非完《藏》。至于李寅宾认为崂山黄石宫也藏有一部《道藏》,这可能是一个误解。万历二十八年(1600),在崂山全真道士耿义兰的提请下,明神宗颁赐太清宫《道藏》一部,并命太清宫道士贾性全护持,但耿义兰并不是太清宫道士,而是黄石宫道士,李寅宾极有可能因此而误认为黄石宫也有一部《道藏》。虽然李寅宾补齐马山《道藏》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正如上面所说,马山所藏抄本《道藏》近半数已缺失,若要补齐,就等于要重抄半部《道藏》,这是一项非常巨大工程,需要大量财力与人力的投入,仅靠李寅宾一人之力完成起来相当困难。至于最终李寅宾是否实现了补齐马山《道藏》的心愿,以及马山《道藏》后来的命运如何,因史料缺乏,我们已不得而知了。

(本文作者:赵卫东,文章原载《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赵卫东:茅山乾元观《道藏》抄本流传山东考(2)

    《宗教学研究》 赵卫东

    2019-06-19 11:22:18

    |
    赵卫东:茅山乾元观《道藏》抄本流传山东考(2)
    |

    马山又称马鞍山,位于即墨县城西十五里,原有玉皇、真武、金山大王等庙,而且“高人隐士,多栖其间”,比如,明万历年间,仙姑刘贞洁便曾修道于其中。但在李常明到来之前,马山道场已“岁久荒芜,断瓦颓垣,没于寒烟衰草间。又多獾狼巢窟,毒虺狐孽,时有光怪,祟及居民,殆非人所处也。”李常明到来之后,便开始重修庙宇,清蓝润撰《马鞍山建庙碑记》云:

    时顺治五年戊子也。行至信村,望马鞍山胜概,众善友接引而上。层峦叠嶂,彷徨四顾,非复人境,遂止焉。昔之庙舍,皆颓垣败壁矣。人言此山,多牛鬼蛇神,妖魔之所聚也。常明兀坐其间,凝神定气,凡旬日未见伺之者。于是立愿募化,相形度势,揆时它徒,开山筑涧,垒石砌基。创修者:玉皇上帝、三元大帝、三圣、救苦、斗母诸殿。重修者:关圣帝君、大王之神、泰山行宫、佛祖诸殿。东至牛王庙,南至大路,西至磨石沟,北至姜家阡。越数年告成。

    以上说明,经过数年时间,李常明不仅修复了马山上原有的殿堂,而且还新建玉皇、三元、三圣等殿,使马山道场初具规模。李常明的功德不仅仅限于马山,而且还远播山东胶东各地,《泥丸道人李老师碑序》云:“嗣是修滨都宫于栖霞,造端阳于莱阳,起崇德于平度,建龙宫于新河、店口二处,且除道成梁,所在多有。而其巨焉者,惟辟蹬于文登福仙岭,立桥于五龙诸津,变峭岩为坦途,视汪洋若沟洫。不世之功,计日而成。”李常明培养了大批全真道弟子,直接师承李常明的龙门派第八代弟子就有14人之多,其中包括东北全真道龙门派开创者郭守真,全真道龙门派在其所开创的马山道场共传承了19代,即自第七代至第二十六代。

    李常明不仅道行高超,功德卓著,而且还继承了自全真道祖王重阳以迄全真七子以来的优良传统,非常重视全真道士文化素质的培养与道门典籍的整理与保护,他自己曾著有《玉帝真言》《道门清规》等,《圣真遗训序》云:“厥后道门清规一章,并俳语六句,乃师祖亲笔所传,吃紧为人处也。辞严义正,俨如烈日秋霜,非开山人不能造此语,非修行人不能守此戒。”他购卖任氏所收藏的乾元观《道藏》抄本便与此有关,《泥丸师祖传》云:“性好经典,所刻皇经及三元功课等板策,皆亲手校定,端楷详密,绝胜他家。闻颜神任氏家,有抄录藏书千余卷,不惮烦费,购之至山。其笃嗜可知矣。”马山道场修复工程完成后,李常明在山东半岛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了胶东地区家喻户晓的全真高道,但他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即马山道场虽然声名远播,但却没有一部《道藏》,他曾想进京请《藏》,但因为“兵燹之后,经板失落”等原因,此心愿难了。恰在此时,听说了任氏所藏《道藏》抄本之事,便立刻派人前去购买,遂使这部由茅山乾元观流出的残缺不全的《道藏》抄本最终流落于即墨马山。

    三 马山道士对《道藏》抄本的保护

    李常明从青州府颜神镇请来《道藏》之后,“查其数目,已失其半”。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神宗颁赐乾元观的《道藏》为《正统道藏》,但后来神宗又曾颁赐道经给乾元观,所以,乾元观《道藏》究竟是《正统道藏》,还是全部的明《道藏》,实难确定。任氏抄写《道藏》时,是否全部抄录,因史料缺乏,也已不得而知。加之,任衡文去世之后,其家道衰落,子孙未对这部《道藏》加以很好的保护与收藏,遂致使李常明派人购买回来的只是一部残缺不全的抄本《道藏》。

    《道藏》购至马山后,李常明只是让道士简单地清点了一下数目,并没有详细查对与修补,就先存放了起来。到了清康熙十三年(1674),马山道士鲁太璞与蒋清山才对这部抄本残《藏》进行了详细的查对与简单的修补。鲁太璞《重校马山道藏目录序》云:“至康熙十三年岁次甲寅六月六日,晒阅诸经,见其套帙坏滥,卷目颠倒,有足伤者。于是本山道士鲁太璞、蒋清山二人,相与洒扫静室,焚香查验。修补既毕,同当家刘太德、殿主孙清域,三面点数,实得二百九十四套,共一千五百二十一本。安置经柜,永远镇山。”鲁太璞,籍贯不详,清初马山全真道士,属龙门派第九代传人。对于蒋清山的生平事迹,清同治《即墨县志》卷十二《释道》云:“蒋清山,字云石,江南人。自幼出家,住劳山百福庵,号烟霞散人。好读书,工书能文,修真养性,行谊高洁,胡峄阳引为友。及老无病沐浴更衣而化。”因马山收藏的《道藏》抄本损坏残缺严重,鲁太璞与蒋清山于康熙十三年(1674)对其进行了修补,并对残《藏》加以详细清点,发现当时只存294套,1521本,残缺已至半数。鲁太璞、蒋清山二人这次所做的工作,只是就残损处加以修补,并没有补齐缺损的部分。因此,所谓“安置经柜,永远镇山”的也只是这数量仅为1521本的残《藏》。对于这一点,鲁太璞在《重校马山道藏目录序》中也曾提到,其云:“在山道众,幸遇太上之法录,得览真圣之灵书,惟愿同持戒律,各悟玄机,诵四辅文章,穷三洞宝典。半藏之中,包藏不尽,岂可以其不全而忽之哉!”

    因这部残《藏》来之不易,而且曾经历多重波折,正如后来李寅宾所云:“此藏之来,自茅山而颜神,自颜神而马山,远者千余里,近者数百里,购致装运,曾不为难,而况其尤近于此者乎!”因此,马山道众对其极为珍惜,不仅派专人看管,而且还制订了详细而严格的借阅制度。鲁太璞《重校马山道藏目录序》云:“如有好道之士,请看藏书者,当令写一请帖。云:‘某人请某经、某号、某本,某日请云。’先递于守藏之人,然后施礼查明交代,苟非其人,断不可轻使请去。倘有失落,守藏照数赔补。此丛林之定规也。各宜小心灯烛,谨慎供奉,乐法爱经,当得福果。”按照以上记载,马山道士要想借阅《道藏》,需要经过一套繁琐的程序,先是提出申请,申请中要写明想借阅的经典的相关信息与借阅日期,经守《藏》人的详细考察,在确定该借阅人可靠的前提下,方才借阅给他。守《藏》人在其中承担着很大的责任,他不仅负责借阅人可辈性的审核,而且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借阅人若在阅读过程中使经典受损或丢失,守《藏》人要照数赔补,可见其责任之大,亦可见马山道众对该《道藏》的珍视。

    鲁太璞《重校马山道藏目录序》中没有提到,实际上,为了更好地保护这部抄本《道藏》,也为了便于查阅,鲁太璞与蒋清山康熙十三年(1674)在修补与清点《道藏》时,曾经编写过一部马山《道藏》目录,这从鲁太璞所撰《序言》的题名中就可以看出。到了清雍正十年(1732),李寅宾在《重校马山藏经目录序》中又提到此事,其云:

    自创基以来,年逾七级,世阅三朝,其经如故,而门墙衣钵,乃日新月盛而岁不同。信乎,经之无负于人也。顾犹有可议者,录前既著三洞四辅之目,而录乃不依其伦,使观者有躐等之失,一也。藏中一本两本,不成套数者,此当附于前号之后,或冠后号之前,方为得所。今乃强配甲庚,越次填补,二也。三洞秘旨,传授非轻。金羊银雁,以质其心;对斋立誓,以致其诚。轻泄则殃及于九祖,漏慢则受考于冥官。圣戒凛然,足森毛骨,非如文章子史,可以往来借观也。若乃不论高卑,概许人写贴请去,俱沦阿鼻,两陷风刀。此不可之甚者,三也。

    在李寅宾看来,马山《道藏》的编目与管理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其一,鲁太璞在编目时虽然标明了是按三洞四辅来编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没有严格执行,所以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二,李寅宾认为,对于那些因残损而不成套数的经典,应该严格按照完《藏》的排列顺序,附在前号之后或后号之前,但鲁太璞在编目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强配甲庚,越次填补”。其三,马山《道藏》的借阅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在我们看来,马山已经制订了相当严格的《道藏》借阅制度,但在李寅宾看来,仍然存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他认为,马山守《藏》人对借阅人的审查不够严格,《道藏》作为“三洞秘旨”不能轻传,“轻泄则殃及于九祖,漏慢则受考于冥官”,所以对借阅人的审核不能仅限于此人是否可靠,是否能保护好经典,而是应该严格考查借阅人的品德与道行,以确定他是否有资格借阅《道藏》。这一点的提出,李寅宾极有可能参考了崂山太清宫《道藏》的《阅藏规则》,其中除了以上鲁太璞在《重校马山道藏目录序》中提到的借阅规则外,太清宫的《阅藏规则》还多了如下两条:第一,“检阅藏经,谨按丛林之规定,各宜小心灯烛,谨慎供奉。每日焚香焚表,沐浴斋戒,朝拜顶礼,衣冠整齐,净洁严肃,无分道侣俗家善士人等,及本宫道众,一律行之,均宜在宫内检阅,不准携册他处。”第二,“苟非其人,不可轻使请出。”以上两条规则充分强调了《道藏》的神圣性,并不是随便就可以借阅的,借阅人借阅前不仅要首先执行斋戒沐浴等仪式,而且还要具有极高的品德与相当的道行。

    藉于以上三条理由,尤其是前两条理由,李寅宾便利用其流寓即墨、常住马山的机会,对鲁太璞所编的马山《道藏》目录进行了重校与订正,其在《重校马山藏经目录序》中云:“寅宾流寓于此,蠹窃常住,以夙世之良缘,窥三天之琼笈,虽微妙难观,而科律之易晓者,未始不粗悉一二也。考较之暇,别为目录一通,按白氏旧本列之,其有不可示人者,则下书一秘字。余悉如故,非敢与鲁氏相戾,聊补其缺略云尔。”显然,李寅宾利用住在马山道观中的机会,通读了马山所藏抄本残《藏》,并“别为目录一通,按白氏旧本列之”。由“别为目录一通”可知,李寅宾的《道藏》目录,并不是在鲁太璞的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而是重新编订的,其根据是“白氏旧本”,这里提到的“白氏”应该是指白云霁。白云霁,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明天启六年(1626)撰成《道藏目录详注》。以上提到的“白氏旧本”即是指《道藏目录详注》。通过详细比对,李寅宾列出了马山《道藏》的情况,对于所缺的卷次与卷数也作了详细交待,最后在《重校藏录后叙》中总结道:

    诸部之中,其本文所缺,不过三五号耳。“灵符”“图录”,散见诸经法中;“玉诀”则度人生神,“道德”“阴符”“大洞参同”等注,又尽有之;“戒律”所缺亦无几;而“威仪”则金书黄录备矣;“记传”“赞咏”“表奏”,观之不胜观也;“大法”只缺“清微”一派,其余若“灵宝”若“五元”若“天心”若“净明”若“神霄”,班班可考。扩而充之,即彼此未始不相通也。术技虽多,不出四种:曰内丹、曰医药、曰外丹、曰占卜。藏中言丹术者,繁冗极矣。医则幸有《内经》,不失其《本草》。《方书》及《六壬》《太乙》言数之文,不遗一卷。岂非小道易上而好者众,故攘窃之多欤!至于圆光附体、考鬼炼将,以及韩非之刑名、孙武之兵法,皆玄门之稂莠也。有之亦当付火,无之何足惜哉!若医卜两术,有好之者,其书因易购矣!

    虽然李寅宾因受儒家思想影响,对道教中的某些内容存在偏见,但他上面这段话却基本上反映出了马山《道藏》当时的基本情况。经详细对照李寅宾马山《道藏》目录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笔者发现,马山《道藏》残存部分中有一些经典属于《万历续道藏》。因此,很可能《万历续道藏》完成之后,明神宗又曾颁赐一部给乾元观,这样一来,乾元观所藏《道藏》就是一部完整的明《道藏》。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即乾元观所藏只是《正统道藏》,任衡文在抄录了乾元观所藏《正统道藏》后,又从其他地方抄录了《万历续道藏》。至于当时真实情况如何,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李寅宾在校订完马山《道藏》目录后,产生了补齐这部抄本残《藏》的想法,其云:“今鳌山之太清、黄石二宫,栖霞之太虚观,圣水之玉虚观,去此皆百余里,苟有一二同志,相与请诸其人,抄写数年,补完此书,亦玄门中一有功弟子也。吾欲身任此事,不知天人之助我否矣!”要补齐马山《道藏》,就需要有一部完整的《道藏》作为抄写的样本,经过考察,李寅宾探知当时山东半岛存有四部《道藏》,即崂山太清宫与黄石宫、栖霞太虚观、圣水玉虚观。据元李道谦编《七真年谱》记载,金泰和七年(1207),元妃曾分别向太虚观与玉虚观施《道藏》一部,其云:“泰和七年丁卯,长春真人年六十。元妃施道经二藏,一驿送栖霞太虚观,一驿送圣水玉虚观。”元、明两代是否曾颁赐《道藏》于栖霞太虚观与圣水玉虚观,因史料缺乏,已不得而知。假若金代以后以上两观未曾再获赐《道藏》,那么,这两个道观所藏的就应该是《大金玄都宝藏》。因元代以后,太虚观与玉虚观逐渐衰落,加之几经战火,元妃所赐《道藏》当时是否仍然存在,尚未可知。李寅宾很可能是从文献上获知这两个道观藏有《道藏》,并没有做实地调查。崂山太清宫《道藏》是明神宗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颁赐的,为明《正统道藏》,而非完《藏》。至于李寅宾认为崂山黄石宫也藏有一部《道藏》,这可能是一个误解。万历二十八年(1600),在崂山全真道士耿义兰的提请下,明神宗颁赐太清宫《道藏》一部,并命太清宫道士贾性全护持,但耿义兰并不是太清宫道士,而是黄石宫道士,李寅宾极有可能因此而误认为黄石宫也有一部《道藏》。虽然李寅宾补齐马山《道藏》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正如上面所说,马山所藏抄本《道藏》近半数已缺失,若要补齐,就等于要重抄半部《道藏》,这是一项非常巨大工程,需要大量财力与人力的投入,仅靠李寅宾一人之力完成起来相当困难。至于最终李寅宾是否实现了补齐马山《道藏》的心愿,以及马山《道藏》后来的命运如何,因史料缺乏,我们已不得而知了。

    (本文作者:赵卫东,文章原载《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