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元抗疫情——从中医视角的抗疫小启示

道教之音 佚名

2020-02-05 19:55:04

固本培元抗疫情——从中医视角的抗疫小启示

春天来了,大家也都盼望着疫情的“拐点”能早日到来。

对于不能冲到一线的我们,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自己、配合防疫工作、不添乱了。

而说到保护自己,在除了戴口罩、严格做好隔离的前提之下,关心自己的身体也是必要的,在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调理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当前,医学专家们为抗击疫情,拼了全力“寻找”“特效药”,而这过程中有的人治愈了,有的人却不幸离去,我们为治愈者欣慰,为逝者哀悼,而这一切似乎也在向我们说明:人的这身“底板儿”还是很重要。

日前,新华社发表了题为《“我们在应对策略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仝小林院士“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的文章,文章中,仝小林院士从中医的角度,认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当属“寒湿(瘟)疫”,“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他说,近期武汉的湿气非常重,通过对患者发病情况、发病时的症状情况以及病情演变、舌苔和脉象的变化进行详细诊察,发现无论是住在ICU的危重症病人,还是普通病房的轻症患者,不管舌苔偏黄还是偏白,总的呈现厚腻腐苔,湿浊之象非常重。

黄帝内经》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从病位即邪气攻击的脏腑来看,主要是肺和脾,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治疗寒邪,要温散、透邪,用辛温解表之法,治疗湿邪,要芳香避秽化浊,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仝小林说。“治疗时要注意调理脾胃。应该注意的是,患者体质、年龄、基础病不同,感染疫戾之气有轻重之分,证候可以有所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伤阳为其主线。”

固本培元抗疫情——从中医视角的抗疫小启示

(图为仝小林在工作,来源:长江日报)

常常有人这样解读中医:中医与其说治的是病,不如说是人本身。中医不是要找对付特定病毒的“特效药”,而是通过药物等手段把人的机体调理好,通过人自身来战胜病患。细想起来,这确实是十分高明的智慧:毕竟人的身体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进化,是一个珍贵的宝库;另一方面,这也是与仝小林院士的治病思路相印证的。

中国日报报道:2月3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楼一病区8名确诊患者出院,这是首批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方式治愈出院的患者。其中重症6例,轻症2例,利用中医中药参与治疗后,大多病人反应症状改善明显,精神状态好转明显。古老的中医智慧在这场灾难中再次被肯定。

采访中,仝小林还建议说,普通人除了服用中药(预防),中医还有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可以试用,如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免疫功能。

据报道,郑州市中医院的门诊大厅就放置了艾灸盒,部分病房也点燃艾条。郑州市中医院药学部中药师李乾胜介绍说,熏艾条可以除湿、杀虫、除菌。此举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也是借鉴了此前“非典”时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日常清洁消毒之外借助艾条熏艾的做法。当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没有死亡病例,几乎没有发生交叉感染。

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人凭经验发现燃烧艾叶,可能具有驱疫的作用。从现代科学角度,可能有多种可能的机制。其一,艾叶油本身可能具有一定的病毒灭活能力。其二,烟可以打散空气中病毒传播的关键载体——气溶胶。如果没有气溶胶,或气溶胶下降的话,病毒传播能力自然会大幅度下降。其三,空气中的艾叶油浓度可能极低极低,但是随着人员的呼吸,艾叶油很容易累积在鼻粘膜上,这样可能在鼻粘膜上形成一道天然的防疫屏障,使得病毒较难以粘附并感染。

采用中医熏艾这种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的方法,笔者认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不管是否有用,都值得一试。最后,以诗人食指的名篇《相信未来》中的诗句来结束本文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  热爱生命

参考资料:

《“我们在应对策略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仝小林院士“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首批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出院》,中国日报中文网;

《郑州市中医院门诊大厅艾烟氤氲驱疫戾,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梅斯医学。​​​​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固本培元抗疫情——从中医视角的抗疫小启示

道教之音 佚名

2020-02-05 19:55:04

|
固本培元抗疫情——从中医视角的抗疫小启示
|

固本培元抗疫情——从中医视角的抗疫小启示

春天来了,大家也都盼望着疫情的“拐点”能早日到来。

对于不能冲到一线的我们,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自己、配合防疫工作、不添乱了。

而说到保护自己,在除了戴口罩、严格做好隔离的前提之下,关心自己的身体也是必要的,在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调理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当前,医学专家们为抗击疫情,拼了全力“寻找”“特效药”,而这过程中有的人治愈了,有的人却不幸离去,我们为治愈者欣慰,为逝者哀悼,而这一切似乎也在向我们说明:人的这身“底板儿”还是很重要。

日前,新华社发表了题为《“我们在应对策略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仝小林院士“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的文章,文章中,仝小林院士从中医的角度,认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当属“寒湿(瘟)疫”,“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他说,近期武汉的湿气非常重,通过对患者发病情况、发病时的症状情况以及病情演变、舌苔和脉象的变化进行详细诊察,发现无论是住在ICU的危重症病人,还是普通病房的轻症患者,不管舌苔偏黄还是偏白,总的呈现厚腻腐苔,湿浊之象非常重。

黄帝内经》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从病位即邪气攻击的脏腑来看,主要是肺和脾,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治疗寒邪,要温散、透邪,用辛温解表之法,治疗湿邪,要芳香避秽化浊,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仝小林说。“治疗时要注意调理脾胃。应该注意的是,患者体质、年龄、基础病不同,感染疫戾之气有轻重之分,证候可以有所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伤阳为其主线。”

固本培元抗疫情——从中医视角的抗疫小启示

(图为仝小林在工作,来源:长江日报)

常常有人这样解读中医:中医与其说治的是病,不如说是人本身。中医不是要找对付特定病毒的“特效药”,而是通过药物等手段把人的机体调理好,通过人自身来战胜病患。细想起来,这确实是十分高明的智慧:毕竟人的身体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进化,是一个珍贵的宝库;另一方面,这也是与仝小林院士的治病思路相印证的。

中国日报报道:2月3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楼一病区8名确诊患者出院,这是首批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方式治愈出院的患者。其中重症6例,轻症2例,利用中医中药参与治疗后,大多病人反应症状改善明显,精神状态好转明显。古老的中医智慧在这场灾难中再次被肯定。

采访中,仝小林还建议说,普通人除了服用中药(预防),中医还有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可以试用,如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免疫功能。

据报道,郑州市中医院的门诊大厅就放置了艾灸盒,部分病房也点燃艾条。郑州市中医院药学部中药师李乾胜介绍说,熏艾条可以除湿、杀虫、除菌。此举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也是借鉴了此前“非典”时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日常清洁消毒之外借助艾条熏艾的做法。当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没有死亡病例,几乎没有发生交叉感染。

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人凭经验发现燃烧艾叶,可能具有驱疫的作用。从现代科学角度,可能有多种可能的机制。其一,艾叶油本身可能具有一定的病毒灭活能力。其二,烟可以打散空气中病毒传播的关键载体——气溶胶。如果没有气溶胶,或气溶胶下降的话,病毒传播能力自然会大幅度下降。其三,空气中的艾叶油浓度可能极低极低,但是随着人员的呼吸,艾叶油很容易累积在鼻粘膜上,这样可能在鼻粘膜上形成一道天然的防疫屏障,使得病毒较难以粘附并感染。

采用中医熏艾这种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的方法,笔者认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不管是否有用,都值得一试。最后,以诗人食指的名篇《相信未来》中的诗句来结束本文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  热爱生命

参考资料:

《“我们在应对策略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仝小林院士“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首批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出院》,中国日报中文网;

《郑州市中医院门诊大厅艾烟氤氲驱疫戾,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梅斯医学。​​​​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