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微信号发文写道,从中医学的角度看,当下气候以寒湿为主,中医讲通过排除湿毒,可达到微微汗出、调理好胃肠功能、保持大小便通畅及良好精神状态的功效,从而可以提升人们自身免疫力。那么,在当下居家有限的活动空间中,有没有一种行之有效且简单易学的锻炼方法呢?答案便是——八段锦。
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邹旭教授介绍,中医养生操八段锦具有800多年的历史,对慢病、急性病、重症等患者的正气恢复有协同作用。八段锦通过8个优美的动作锻炼人体四肢,达到强健身体、气血流畅的效果,从而提升人体阳气以及代谢功能,增强自身对抗湿毒的能力。四肢强,阳气旺,心脏更健康。
下面,就随着道教之音独家特别制作的八段锦教学内容,我们在家一起练起来吧。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展肩扩胸,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式,招式优美;可以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精力充沛。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泉。脾主升发清气,胃主消降浊气。左右上肢松紧配合地上下对拉拔伸,能够牵拉腹腔,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并辅助它们调节气机,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强营养。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五劳,是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伤害。五劳七伤,这一式,转头扭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同时挺胸,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和体制,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心火者,思虑过度,内火旺盛。要降心火,须得肾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这一式,上身前俯,尾闾摆动,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可以消除心烦、口疮、口臭、失眠多梦、小便热赤、便秘等等症候。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前屈后伸,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使人体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得到拉伸牵扯,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调理作用。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肝主筋,开窍于目。这一式马步冲拳,怒目瞪眼,均可刺激肝经系统,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强健筋骨。对那些长期静坐卧床少动之人,气血多有郁滞,尤为适宜。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颠足而立,拔伸脊柱,下落振身,按摩五脏六腑。俗话说:百步走不如抖一抖。下落振荡导致全身的抖动,消除百病。
贴心小提示:饭后一小时方可进行以上练习,活动量以微微汗出即可,勿太劳累。面对疫情,唯有先强壮自身,才能携手共度难关。
注:本文八段锦相关图片内容,均为道教之音网站独家制作并享有内容版权。若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如有其它用途,请联系本站详细洽谈。
流泪
0人
鼓掌
0人
愤怒
0人
无语
0人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撰而成。刘安效仿吕不韦《吕氏春秋》之名,自称此书为刘氏之书...[详细]
一提起道教,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下,总是会和世外仙真、归隐、不染烟霞等概念联系起来。正如祖师白玉蟾真人笔下...[详细]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在道教中有三大鬼节,其一是初春的清明节,其二是仲夏的中元节,其三便是秋末冬初的寒衣...[详细]
看很多国外的电影时,经常会出现教徒到教堂忏悔室中告解的场景,这其实是在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过。但你知道吗...[详细]
丹道之道 对生命的渴望,对自我的超越,对生死和宇宙本源的追问,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先秦时期,已成为中国主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