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人性蹉跎,才知修行事等不得

道教之音 高璟

2020-03-08 08:18:16

经历过人性蹉跎,才知修行事等不得

农历二月十五日,正值道教尊神太上老君圣诞之期。在道教之中,太上老君又被尊为玄元皇帝,是所有道教信徒心目中地位最高的神灵。老君传世之《道德真经》,可看作是中华文明的万古之源。因此,老君圣诞不仅是道教徒们为之庆贺祈福的节日,更是全球华人共同追奉文化祖先的一个大日子。

太上慈悲,为我们后世留下了诸多教化之语,哪怕历尽了千年的风霜,祖师的谆谆教化仍然具有很实际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举国人民全心全力抗击疫情的当下,我们其实可以从道祖留下的诸多言论中反思出更多的修行道理。

道祖告诉世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便是敛收个人的欲望。只有不被欲望奴役,人们才能保持身心的洁净和头脑的清醒,才不会做出背道而行的事情。

人们在读《道德经》的时候,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极为熟悉,并且常把其运用到对环境保护的理解中,认为人是天地自然之间的一份子,唯有与大自然各个物种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与天地共生的宏伟愿景。所谓讲“天人合一”,是因为人天本不离,只不过人们常常过于放纵小聪小智,由此才使自己的一些行为与天道相悖离。

经历过人性蹉跎,才知修行事等不得

道祖在提出“自然”理念时,其实并不离人与道这两个基本要素,而天与地也只是老君借来彰显人之所效与道之所显的具体形象。道祖慈悲,在见到当时人们为欲所纵而导致天下皆乱的场景后,便口出箴言直指“法自然”,告诫世人究竟如何做才能合于大道,才能够使彼此之间互不相欺,天下之内互不相伐。此时之“自然”,是在指人们内心深处的本真,是不会因贪图口欲的享受而残杀其他物种,是不会因贪图声色的纵情而欺霸其他百姓。“圣人为腹不为目”,这样一份本真是在规诫人们返归己身,去关注并实现生理上的基本需求,不要因为贪婪而导致自己深陷在对欲望的追逐中无法自拔。所以“自然”,本是“自我之本然”,是在教会我们把一向只懂得向外张扬的目光回收到自己的身上,问问自己什么才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才是过度的妄求。

合道与非道之间,重要的本是一个“度”字。适度则行,过度则止。此时,又会衍生出两个问题:如何判断是适度还是过度?假如出现了过度,该当怎么办?

针对“度”之界定,道祖以天地为比喻,将大地之生长收藏与苍天之阴晴雨雪作为对人生之生老病死的比拟,这是在告诉我们,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是因为它们不会脱离自己运行的规律而生出诸多不切实际的妄想。如春天之花朵只需要按照时节绽放,待到秋收时自然有果实可收,这是自然运化的结果,也是天地万物共同遵从的道理。人之生存与生活也不会例外。如果人人都可以安分于当下的事务,尽心去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而不去贪求未曾得到的事物,由此才能真正静下心来去做好此时的修行。

经历过人性蹉跎,才知修行事等不得

“度”,并不是一种可以为所有人制定出统一标准的刻度,而是建立在你当下生活基础上的真实感受。究竟是因为欲求过多导致心中惴惴,还是可以从时下的安稳中获得心灵的宁静,此问题也只有你的本心感知最是为真。避开人间浮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问本心,你的“自然”在何处?这个答案,无人能替你回答。

那么,如果已经出现了过度且背道的行为时,我们又该怎么办?道祖仅用一个字作了回答,即“啬”也。啬,为收敛之意。须要认清一点的是,此时使你惴惴不安之事,恰恰正是你要息心敛欲之处。

道教以清静无为为基本教旨,但若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尚需要用些功夫的,所以才有了道祖“为无为”的训诫。《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中有句话,曰“勤修学无为,悟真道自成”,是指无为合道之功是通过勤修才能学到的。在全真教修炼法门中,尤其主张“降心”之法,认为此法不但能修真悟道、证果成真,其在为人处事中亦有实际功效。我们所要降服的“心”,便是那颗令自己坐卧不安的欲求之心。日常中能在降心之事上多用些功夫,便会更加懂得《太上感应篇》中提及的“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的深刻寓意。心即已降,才能更加明白我之自然本初是什么。

道祖又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指能克制自心之人,方为“明”者、“强”者。生活中的强者并非是勇武有力之人,而是能扼制心魔且能寂寂不动的修行人。又如在面对当下这场疫情时,若能因大难而知正道,此当是诸等修行人最该精进的好时候。

经历过人性蹉跎,才知修行事等不得

以上,是为恭叩玄元降圣之虔诚感悟。并于此,诚请诸位大德一起恭诵《太清宝诰》,感恩天尊慈悲,教化人间众生:

太清宝诰

志心皈命礼: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经历过人性蹉跎,才知修行事等不得

道教之音 高璟

2020-03-08 08:18:16

|
经历过人性蹉跎,才知修行事等不得
|

经历过人性蹉跎,才知修行事等不得

农历二月十五日,正值道教尊神太上老君圣诞之期。在道教之中,太上老君又被尊为玄元皇帝,是所有道教信徒心目中地位最高的神灵。老君传世之《道德真经》,可看作是中华文明的万古之源。因此,老君圣诞不仅是道教徒们为之庆贺祈福的节日,更是全球华人共同追奉文化祖先的一个大日子。

太上慈悲,为我们后世留下了诸多教化之语,哪怕历尽了千年的风霜,祖师的谆谆教化仍然具有很实际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举国人民全心全力抗击疫情的当下,我们其实可以从道祖留下的诸多言论中反思出更多的修行道理。

道祖告诉世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便是敛收个人的欲望。只有不被欲望奴役,人们才能保持身心的洁净和头脑的清醒,才不会做出背道而行的事情。

人们在读《道德经》的时候,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极为熟悉,并且常把其运用到对环境保护的理解中,认为人是天地自然之间的一份子,唯有与大自然各个物种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与天地共生的宏伟愿景。所谓讲“天人合一”,是因为人天本不离,只不过人们常常过于放纵小聪小智,由此才使自己的一些行为与天道相悖离。

经历过人性蹉跎,才知修行事等不得

道祖在提出“自然”理念时,其实并不离人与道这两个基本要素,而天与地也只是老君借来彰显人之所效与道之所显的具体形象。道祖慈悲,在见到当时人们为欲所纵而导致天下皆乱的场景后,便口出箴言直指“法自然”,告诫世人究竟如何做才能合于大道,才能够使彼此之间互不相欺,天下之内互不相伐。此时之“自然”,是在指人们内心深处的本真,是不会因贪图口欲的享受而残杀其他物种,是不会因贪图声色的纵情而欺霸其他百姓。“圣人为腹不为目”,这样一份本真是在规诫人们返归己身,去关注并实现生理上的基本需求,不要因为贪婪而导致自己深陷在对欲望的追逐中无法自拔。所以“自然”,本是“自我之本然”,是在教会我们把一向只懂得向外张扬的目光回收到自己的身上,问问自己什么才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才是过度的妄求。

合道与非道之间,重要的本是一个“度”字。适度则行,过度则止。此时,又会衍生出两个问题:如何判断是适度还是过度?假如出现了过度,该当怎么办?

针对“度”之界定,道祖以天地为比喻,将大地之生长收藏与苍天之阴晴雨雪作为对人生之生老病死的比拟,这是在告诉我们,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是因为它们不会脱离自己运行的规律而生出诸多不切实际的妄想。如春天之花朵只需要按照时节绽放,待到秋收时自然有果实可收,这是自然运化的结果,也是天地万物共同遵从的道理。人之生存与生活也不会例外。如果人人都可以安分于当下的事务,尽心去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而不去贪求未曾得到的事物,由此才能真正静下心来去做好此时的修行。

经历过人性蹉跎,才知修行事等不得

“度”,并不是一种可以为所有人制定出统一标准的刻度,而是建立在你当下生活基础上的真实感受。究竟是因为欲求过多导致心中惴惴,还是可以从时下的安稳中获得心灵的宁静,此问题也只有你的本心感知最是为真。避开人间浮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问本心,你的“自然”在何处?这个答案,无人能替你回答。

那么,如果已经出现了过度且背道的行为时,我们又该怎么办?道祖仅用一个字作了回答,即“啬”也。啬,为收敛之意。须要认清一点的是,此时使你惴惴不安之事,恰恰正是你要息心敛欲之处。

道教以清静无为为基本教旨,但若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尚需要用些功夫的,所以才有了道祖“为无为”的训诫。《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中有句话,曰“勤修学无为,悟真道自成”,是指无为合道之功是通过勤修才能学到的。在全真教修炼法门中,尤其主张“降心”之法,认为此法不但能修真悟道、证果成真,其在为人处事中亦有实际功效。我们所要降服的“心”,便是那颗令自己坐卧不安的欲求之心。日常中能在降心之事上多用些功夫,便会更加懂得《太上感应篇》中提及的“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的深刻寓意。心即已降,才能更加明白我之自然本初是什么。

道祖又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指能克制自心之人,方为“明”者、“强”者。生活中的强者并非是勇武有力之人,而是能扼制心魔且能寂寂不动的修行人。又如在面对当下这场疫情时,若能因大难而知正道,此当是诸等修行人最该精进的好时候。

经历过人性蹉跎,才知修行事等不得

以上,是为恭叩玄元降圣之虔诚感悟。并于此,诚请诸位大德一起恭诵《太清宝诰》,感恩天尊慈悲,教化人间众生:

太清宝诰

志心皈命礼: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