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修道要无欲无求,难道想成仙就不是欲望了?

道教之音 高璟

2020-04-29 11:43:11

道长,修道要无欲无求,难道想成仙就不是欲望了?

还记得很多年前有一部风靡一时的影视作品,主题曲中有一句歌词叫“我欲成仙,快乐齐天”(听过这首歌的人们,都已经暴露年龄了吧)。拥有与天同齐的快乐,这恐怕是每一个凡人都怀有的终极梦想。因为人生这一世,充满了太多说不得又道不明的苦楚,所以才会一次次地羡慕着神仙的逍遥。但你是否追问过自己,究竟什么才是真逍遥,又是什么让你觉得人生苦呢?

南华真人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鼓盆而歌”,是说他的妻子去世了,真人不但不悲伤,却还敲着鼓、打着锣(故事里是在敲盆子)、唱起了欢乐的歌谣。人们不理解他的疯癫,真人却只是笑了笑,“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人们在这世间,总是会留恋各种美色、美味、美景、美人以及一切自以为美好的事物,却不知美好并非永恒,拥有必然会带来失去。本来只是一晌贪欢,却不知自己一身是客,于是在梦醒后便要堕入无边的苦楚中难以自拔。

道长,修道要无欲无求,难道想成仙就不是欲望了?

真人在《南华真经·至乐篇》中提问说,究竟什么才是人世间终极的欢乐呢?世人总是尊崇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但富有的人天天都在害怕失去财富,高贵的人日夜都在思索怎样才能保全禄位,长寿的人整日害怕因为意外而死去,善名的人为了保全名声而不惜伤害身体。这样的人,真的快乐吗?

假如略微思索你就会发现,我们经常把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但物质和情志二者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尤其是在这红尘人间中,没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都能实现圆满之态。如同祖师所言,我们往往追逐了一个方面,却因此要失去另一个方面。最终的结果,究竟是得到了,还是失去了呢?想要寻找到答案,仍需要把话题拉回到修行的概念上。

在当下,其实很多人都误会了修行一词。人人都把“人生是一场修行”这样的哲语当成了口头禅,可是在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时,又有几人能以修行的心态去面对世事呢?也有人把隐居和尘世对立起来,认为只有隐修、苦修的人才是修行,反过来则要奚落一番正在逐名追利的人间客。这样的二元对比倒大可不必。修行,可以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也可以是一种细致入微的表现。从大处说,其是一个人对自我生命与宇宙自然之关联的思考和探索;从小处说,其可以引导我们去化解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大事小情。因此,修行不是在别处,而是在你自身。

紧接着的问题便是,既然修行在自己,欲念也在自己,人生苦不苦的根源其实也是在于自己。拥有一颗想要修炼成仙的宏伟壮志并没有错,但在此之前,还是应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想要得道成仙而去享受齐天的快乐,而不是平凡做人而去安享人间的滋味呢?

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便你已经达到了神仙的修为,恐怕也看不到那无量的喜乐。

你当知道,欲念与快乐,本是同根而生的。所以在道教中也有一句话叫“修仙本大欲”,是说如果你一味地把当神仙作为自己修行的唯一标准,这便是超越人间所有欲望的大欲。欲念起,欲心生,也就再难以清静身心去观天而执道了。大道既远,神仙何求?

道长,修道要无欲无求,难道想成仙就不是欲望了?

再问:修仙是欲,修行要无欲,这是不是就成为一个封闭的死循环了?非也!修行从来都不是一步登天的事情,凡有所成者,都要经历立欲、达欲、去欲和无欲的阶段:

立欲,更通俗点理解,可以称为立志。不论我们是什么样的身份,既然想要去修行,这本身便是一种欲求,是想要达到的一个目标,是要努力的一个方向。有欲,并不一定是坏事,前提是你可以保持得住欲想的正当性。修行,则是在修却我们不当的欲望,使其可以因修行而化为外不害人、内不伤己的存在。

达欲,即是通过努力去实现欲想的过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以自己所信仰的某位祖师为参照,以某本道书中描述的方式方法为依循,努力去行正法、走正道。唯有付出了努力,才能有所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大道真理。因此,正当的欲求乃是鞭策人们前行的动力。

以上两个阶段,可看做是对“修仙本大欲”却仍要树立修仙之志的解读,是为事用。而修道不单要有事用之理,还要有无用之功。所谓“无用”,便体现在去欲和无欲的阶段。

去欲,是修行者在达到一定的境界后,既去掉了人间的名利机心,又去除了想要有一番修为的念心,唯求实现心无所扰的合道理想。这正如南华真人曾描述的遨游九天的鹏鸟一般,当其在九霄云外回看人间世时,发现曾经的是非争辩都已经消失在苍茫视野之外。此时,才能真正体会到与人无争的快乐。(Tips:如果争取给你带来了无尽的苦楚和煎熬,为什么不去享受一下不争的豁达呢?)

无欲,可以理解为与道合真。不论是立欲、达欲还是去欲,其实都是某一种欲想的表现。你想要得到,这是欲望;你想要放弃,这也是欲望;你想要忘记,这同样是欲望。真正的无欲,便是心中一无所想,此时的你已经明悟到天地万事万物、万千法缘都是大道的自然运化。有其因,亦有其果,能自在无忧地种因,也能安心无惧地担果。当此之时,你会悟到万法皆是缘、缘聚缘散本是道的玄妙之处。身心都随缘,内外皆无欲,何处还能扰清静?至此,才是道教所追求的无欲,也叫作无待逍遥。

而修行,便如饮水,冷暖都是自己的感知。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悟过的道是什么样。不必要总标榜自己的高远志向,安心走好每一个当下,才是真正的人间好修行。如果你觉得红尘中尚有很多不值得,那惟愿你我都不会成为这清白人间的糊涂客。

请记住:修行,就是在觉破你的人生大梦。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长,修道要无欲无求,难道想成仙就不是欲望了?

道教之音 高璟

2020-04-29 11:43:11

|
道长,修道要无欲无求,难道想成仙就不是欲望了?
|

道长,修道要无欲无求,难道想成仙就不是欲望了?

还记得很多年前有一部风靡一时的影视作品,主题曲中有一句歌词叫“我欲成仙,快乐齐天”(听过这首歌的人们,都已经暴露年龄了吧)。拥有与天同齐的快乐,这恐怕是每一个凡人都怀有的终极梦想。因为人生这一世,充满了太多说不得又道不明的苦楚,所以才会一次次地羡慕着神仙的逍遥。但你是否追问过自己,究竟什么才是真逍遥,又是什么让你觉得人生苦呢?

南华真人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鼓盆而歌”,是说他的妻子去世了,真人不但不悲伤,却还敲着鼓、打着锣(故事里是在敲盆子)、唱起了欢乐的歌谣。人们不理解他的疯癫,真人却只是笑了笑,“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人们在这世间,总是会留恋各种美色、美味、美景、美人以及一切自以为美好的事物,却不知美好并非永恒,拥有必然会带来失去。本来只是一晌贪欢,却不知自己一身是客,于是在梦醒后便要堕入无边的苦楚中难以自拔。

道长,修道要无欲无求,难道想成仙就不是欲望了?

真人在《南华真经·至乐篇》中提问说,究竟什么才是人世间终极的欢乐呢?世人总是尊崇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但富有的人天天都在害怕失去财富,高贵的人日夜都在思索怎样才能保全禄位,长寿的人整日害怕因为意外而死去,善名的人为了保全名声而不惜伤害身体。这样的人,真的快乐吗?

假如略微思索你就会发现,我们经常把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但物质和情志二者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尤其是在这红尘人间中,没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都能实现圆满之态。如同祖师所言,我们往往追逐了一个方面,却因此要失去另一个方面。最终的结果,究竟是得到了,还是失去了呢?想要寻找到答案,仍需要把话题拉回到修行的概念上。

在当下,其实很多人都误会了修行一词。人人都把“人生是一场修行”这样的哲语当成了口头禅,可是在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时,又有几人能以修行的心态去面对世事呢?也有人把隐居和尘世对立起来,认为只有隐修、苦修的人才是修行,反过来则要奚落一番正在逐名追利的人间客。这样的二元对比倒大可不必。修行,可以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也可以是一种细致入微的表现。从大处说,其是一个人对自我生命与宇宙自然之关联的思考和探索;从小处说,其可以引导我们去化解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大事小情。因此,修行不是在别处,而是在你自身。

紧接着的问题便是,既然修行在自己,欲念也在自己,人生苦不苦的根源其实也是在于自己。拥有一颗想要修炼成仙的宏伟壮志并没有错,但在此之前,还是应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想要得道成仙而去享受齐天的快乐,而不是平凡做人而去安享人间的滋味呢?

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便你已经达到了神仙的修为,恐怕也看不到那无量的喜乐。

你当知道,欲念与快乐,本是同根而生的。所以在道教中也有一句话叫“修仙本大欲”,是说如果你一味地把当神仙作为自己修行的唯一标准,这便是超越人间所有欲望的大欲。欲念起,欲心生,也就再难以清静身心去观天而执道了。大道既远,神仙何求?

道长,修道要无欲无求,难道想成仙就不是欲望了?

再问:修仙是欲,修行要无欲,这是不是就成为一个封闭的死循环了?非也!修行从来都不是一步登天的事情,凡有所成者,都要经历立欲、达欲、去欲和无欲的阶段:

立欲,更通俗点理解,可以称为立志。不论我们是什么样的身份,既然想要去修行,这本身便是一种欲求,是想要达到的一个目标,是要努力的一个方向。有欲,并不一定是坏事,前提是你可以保持得住欲想的正当性。修行,则是在修却我们不当的欲望,使其可以因修行而化为外不害人、内不伤己的存在。

达欲,即是通过努力去实现欲想的过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以自己所信仰的某位祖师为参照,以某本道书中描述的方式方法为依循,努力去行正法、走正道。唯有付出了努力,才能有所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大道真理。因此,正当的欲求乃是鞭策人们前行的动力。

以上两个阶段,可看做是对“修仙本大欲”却仍要树立修仙之志的解读,是为事用。而修道不单要有事用之理,还要有无用之功。所谓“无用”,便体现在去欲和无欲的阶段。

去欲,是修行者在达到一定的境界后,既去掉了人间的名利机心,又去除了想要有一番修为的念心,唯求实现心无所扰的合道理想。这正如南华真人曾描述的遨游九天的鹏鸟一般,当其在九霄云外回看人间世时,发现曾经的是非争辩都已经消失在苍茫视野之外。此时,才能真正体会到与人无争的快乐。(Tips:如果争取给你带来了无尽的苦楚和煎熬,为什么不去享受一下不争的豁达呢?)

无欲,可以理解为与道合真。不论是立欲、达欲还是去欲,其实都是某一种欲想的表现。你想要得到,这是欲望;你想要放弃,这也是欲望;你想要忘记,这同样是欲望。真正的无欲,便是心中一无所想,此时的你已经明悟到天地万事万物、万千法缘都是大道的自然运化。有其因,亦有其果,能自在无忧地种因,也能安心无惧地担果。当此之时,你会悟到万法皆是缘、缘聚缘散本是道的玄妙之处。身心都随缘,内外皆无欲,何处还能扰清静?至此,才是道教所追求的无欲,也叫作无待逍遥。

而修行,便如饮水,冷暖都是自己的感知。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悟过的道是什么样。不必要总标榜自己的高远志向,安心走好每一个当下,才是真正的人间好修行。如果你觉得红尘中尚有很多不值得,那惟愿你我都不会成为这清白人间的糊涂客。

请记住:修行,就是在觉破你的人生大梦。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