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俭是道教的优良传统

中国民族宗教网站 尹志华

2020-09-02 11:41:15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倡导节俭、朴素的生活。

道教奉先秦哲学家老子为道祖,以老子的《道德经》为基本经典。《道德经》第12章中提出:“圣人为腹不为目。”唐代李约解释说:“目无厌,圣人不为;腹知足,圣人为之。”唐末陆希声注解说:“为腹则知止足,不为目则不见可欲。”腹的容受是有限的,吃饱了就再也吃不下了,而感官享受则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量腹而食”,是杜绝浪费的重要举措。宋元之际的道士杜道坚更引申到以俭治国的原则:“是以圣人为腹之实,不为目之华,故去彼取此,而躬行俭约,为民之劝,将使天下自化,人各自足,无外好之夺,天下治矣。”

《道德经》第59章中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唐代李约注解说:“啬,俭也。治人得人心,事天合天道,无如节俭。夫独能行俭德者,则民无不早宾服也。”陆希声注解说:“啬也者,俭约之至也。”

老子在《道德经》第67章中说,他有三件最宝贵的东西,其中第二件就是“俭”。老子认为,“俭故能广”,人们坚持节俭,生活就会越来越宽裕;执政者坚持节俭,国家就会越来越富足。如果“舍其俭且广”,也就是不能节俭而一心想扩大事业,那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宋代王雱在注解《道德经》“俭故能广”这句话时说:“俭之为德,寡欲也,贵本也,爱物也,一言而三善至者,其俭乎?”

各种奢侈浪费现象大多是人们追求享受、放纵欲望造成的。老子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学的原理,以个体的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这些道德要求与人们希图健康长寿这一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将做人之道与养生之道密切结合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意思是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却短命而终,也是“以其生生之厚”,即过分奉养的结果。因此,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即去掉过分的贪求和过度的奢华。老子希望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减损欲望,过一种俭朴的生活。唐代道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中也从医学角度论述了节俭对养生的重要性:“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致暴疾,仍为霍乱。”

安于俭朴的生活,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老子说:“知足之足,常足矣。”懂得知足的人,不会感觉到自己缺少什么。老子又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贪得无厌的人,必然招致祸殃。老子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即不过分贪求、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遭受耻辱和危险。

道教经典中有很多关于推崇节俭的论述。如《子华子》卷六载晏子问子华子说,圣人尚俭,有历史记载吗?子华子说:“有之。夫俭,圣人之宝也,所以御世之具也,三皇五帝之所留察也。”《淮南子·主术训》说:“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无上秘要》引《洞神监乾经》说:“夫欲修道,与三天同命者,当忽彼奢广,乐此俭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道士罗公远劝导唐玄宗“宜袭唐虞之无为,继文景之俭约”。

厉行节俭,是道教的优良传统。汉代道教组织曾在四川、陕西等地的一些通衢大道上设立“义舍”,内悬米肉,供行路之人免费取用。义舍中贴有告示,过路之人若多吃多拿,则会有鬼神来惩罚,使其生病。唐朝名臣、书法家颜真卿为茅山道士李玄静撰写的碑铭中说,“门弟子等仰奉嘉猷,克遵俭德”。茅山上清派第二代宗师冲隐先生笪净之给皇帝上的遗表中说:“太上五千言,以去奢、去泰、慈俭为先,乃陛下之师宝、致道之津梁也。伏愿陛下清心寡欲以保圣躬,节财俭用以固邦本,听纳忠良以广言路,天下幸甚。”

道教并不反对人们正常的衣食需求。唐代李筌《黄帝阴符经疏》说:“鞠养身命,必须饮食衣服,此亦天然自合之理。故《庄子》言:耕而食,识而衣,其德不离。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故知人生必资衣食之育养也。然在于俭约处中则吉,若纵恣奢溢过分则凶,而反害其生也。”

全真道要求自身修苦行,但并不要求在家信众效仿,只教导他们少私寡欲,过一种清静恬淡的生活。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说:“在家修道之人,饮食、居处、珍玩、货财,亦当依分,不宜过差(即过分)也。”王处一提出“粒米休抛”。即使是大富大贵之家,在生活上也不能太奢华。马钰经常吟诵两句话:“纵日消万两黄金,正好粗衣淡饭。”事业上的开支可以非常大,但生活依然要俭朴。这就是说,少私寡欲、清静恬淡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与财富的多寡无关。

道教戒律中,也常见“节俭”之条文。如《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中第八戒就提出“当行节俭,惠恤贫穷”。《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卷一所载十戒,第八戒也是“无忘俭约”,并解释说:“凡所衣服食用,当知皆是元始祖炁化生。灰水荡秽,不用修饰;粟麦充饥,不用珍庖。”《玄门十事威仪》要求,在使用诸物时,“皆须俭约而已,不得等闲费用”。

道教科仪式文书里,也有推崇俭约的内容。如唐末杜光庭《广成集》中就提到要“常思俭约,惧无名之破费”。《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大忏》则希望“见有帝王后妃、将相大臣,常行慈悲,不杀不害,不奢不费,常行俭约”。

南宋李昌龄在为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作注释时,讲了4个关于节俭的故事。一是寇准(961年-1023年):“自少富贵,享用过奢。及拜枢密,赏赉尤厚,宾客聚观,莫不称叹。独一老奶,潸然堕泪。公惊问故,则曰:‘太夫人捐馆时,欲求一缣作衾禭不可得,安知相公有今日耶?’公抚膺大恸,自此即折节从俭,不复敢奢。”一是杜衍(978年-1057年):“食于家,惟一麦一饭,或美其俭,则曰:‘某本一措大,名位寿福,冠冕服用,皆国家所有。一旦去身,复一措大,何以自奉?’”三是范仲淹(989年-1052年):“尝自言曰:‘吾每夜就寝,必计一日食饮奉养之费,及书所为之事。若相称,则鼾睡熟寐,无复愧耻。苟或不然,则终夜不能安枕。’”四是吕公著(1018年-1089年):“每自言曰:‘好衣不近节士体,粱谷似怕腹中书。’”就是不以好衣、美食为尚。

道教认为,节约还是对宇宙万物的敬重和爱护。人与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源,就是“道”。《道德经》第42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创造一切价值的终极源泉,世间万物都是“道”的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而都具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不能妄自尊大,以自己为中心,把大自然当成自己征服和统治的对象,而应该体认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把自己视为宇宙这个伟大的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而不应该以各种毁坏行为来扼杀大自然的生机。因此,随意糟蹋、浪费自然资源,在道教中是绝对禁止的。哪怕只是浪费一粒米、一滴水,道教都认为是有罪过的。

道经中经常“慈”“俭”并提,“以宽慈养天性,以俭约养道心”,是道教的一贯主张。

(作者尹志华,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副院长,转自中国民族宗教网站)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厉行节俭是道教的优良传统

中国民族宗教网站 尹志华

2020-09-02 11:41:15

|
厉行节俭是道教的优良传统
|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倡导节俭、朴素的生活。

道教奉先秦哲学家老子为道祖,以老子的《道德经》为基本经典。《道德经》第12章中提出:“圣人为腹不为目。”唐代李约解释说:“目无厌,圣人不为;腹知足,圣人为之。”唐末陆希声注解说:“为腹则知止足,不为目则不见可欲。”腹的容受是有限的,吃饱了就再也吃不下了,而感官享受则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量腹而食”,是杜绝浪费的重要举措。宋元之际的道士杜道坚更引申到以俭治国的原则:“是以圣人为腹之实,不为目之华,故去彼取此,而躬行俭约,为民之劝,将使天下自化,人各自足,无外好之夺,天下治矣。”

《道德经》第59章中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唐代李约注解说:“啬,俭也。治人得人心,事天合天道,无如节俭。夫独能行俭德者,则民无不早宾服也。”陆希声注解说:“啬也者,俭约之至也。”

老子在《道德经》第67章中说,他有三件最宝贵的东西,其中第二件就是“俭”。老子认为,“俭故能广”,人们坚持节俭,生活就会越来越宽裕;执政者坚持节俭,国家就会越来越富足。如果“舍其俭且广”,也就是不能节俭而一心想扩大事业,那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宋代王雱在注解《道德经》“俭故能广”这句话时说:“俭之为德,寡欲也,贵本也,爱物也,一言而三善至者,其俭乎?”

各种奢侈浪费现象大多是人们追求享受、放纵欲望造成的。老子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学的原理,以个体的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这些道德要求与人们希图健康长寿这一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将做人之道与养生之道密切结合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意思是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却短命而终,也是“以其生生之厚”,即过分奉养的结果。因此,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即去掉过分的贪求和过度的奢华。老子希望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减损欲望,过一种俭朴的生活。唐代道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中也从医学角度论述了节俭对养生的重要性:“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致暴疾,仍为霍乱。”

安于俭朴的生活,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老子说:“知足之足,常足矣。”懂得知足的人,不会感觉到自己缺少什么。老子又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贪得无厌的人,必然招致祸殃。老子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即不过分贪求、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遭受耻辱和危险。

道教经典中有很多关于推崇节俭的论述。如《子华子》卷六载晏子问子华子说,圣人尚俭,有历史记载吗?子华子说:“有之。夫俭,圣人之宝也,所以御世之具也,三皇五帝之所留察也。”《淮南子·主术训》说:“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无上秘要》引《洞神监乾经》说:“夫欲修道,与三天同命者,当忽彼奢广,乐此俭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道士罗公远劝导唐玄宗“宜袭唐虞之无为,继文景之俭约”。

厉行节俭,是道教的优良传统。汉代道教组织曾在四川、陕西等地的一些通衢大道上设立“义舍”,内悬米肉,供行路之人免费取用。义舍中贴有告示,过路之人若多吃多拿,则会有鬼神来惩罚,使其生病。唐朝名臣、书法家颜真卿为茅山道士李玄静撰写的碑铭中说,“门弟子等仰奉嘉猷,克遵俭德”。茅山上清派第二代宗师冲隐先生笪净之给皇帝上的遗表中说:“太上五千言,以去奢、去泰、慈俭为先,乃陛下之师宝、致道之津梁也。伏愿陛下清心寡欲以保圣躬,节财俭用以固邦本,听纳忠良以广言路,天下幸甚。”

道教并不反对人们正常的衣食需求。唐代李筌《黄帝阴符经疏》说:“鞠养身命,必须饮食衣服,此亦天然自合之理。故《庄子》言:耕而食,识而衣,其德不离。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故知人生必资衣食之育养也。然在于俭约处中则吉,若纵恣奢溢过分则凶,而反害其生也。”

全真道要求自身修苦行,但并不要求在家信众效仿,只教导他们少私寡欲,过一种清静恬淡的生活。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说:“在家修道之人,饮食、居处、珍玩、货财,亦当依分,不宜过差(即过分)也。”王处一提出“粒米休抛”。即使是大富大贵之家,在生活上也不能太奢华。马钰经常吟诵两句话:“纵日消万两黄金,正好粗衣淡饭。”事业上的开支可以非常大,但生活依然要俭朴。这就是说,少私寡欲、清静恬淡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与财富的多寡无关。

道教戒律中,也常见“节俭”之条文。如《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中第八戒就提出“当行节俭,惠恤贫穷”。《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卷一所载十戒,第八戒也是“无忘俭约”,并解释说:“凡所衣服食用,当知皆是元始祖炁化生。灰水荡秽,不用修饰;粟麦充饥,不用珍庖。”《玄门十事威仪》要求,在使用诸物时,“皆须俭约而已,不得等闲费用”。

道教科仪式文书里,也有推崇俭约的内容。如唐末杜光庭《广成集》中就提到要“常思俭约,惧无名之破费”。《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大忏》则希望“见有帝王后妃、将相大臣,常行慈悲,不杀不害,不奢不费,常行俭约”。

南宋李昌龄在为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作注释时,讲了4个关于节俭的故事。一是寇准(961年-1023年):“自少富贵,享用过奢。及拜枢密,赏赉尤厚,宾客聚观,莫不称叹。独一老奶,潸然堕泪。公惊问故,则曰:‘太夫人捐馆时,欲求一缣作衾禭不可得,安知相公有今日耶?’公抚膺大恸,自此即折节从俭,不复敢奢。”一是杜衍(978年-1057年):“食于家,惟一麦一饭,或美其俭,则曰:‘某本一措大,名位寿福,冠冕服用,皆国家所有。一旦去身,复一措大,何以自奉?’”三是范仲淹(989年-1052年):“尝自言曰:‘吾每夜就寝,必计一日食饮奉养之费,及书所为之事。若相称,则鼾睡熟寐,无复愧耻。苟或不然,则终夜不能安枕。’”四是吕公著(1018年-1089年):“每自言曰:‘好衣不近节士体,粱谷似怕腹中书。’”就是不以好衣、美食为尚。

道教认为,节约还是对宇宙万物的敬重和爱护。人与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源,就是“道”。《道德经》第42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创造一切价值的终极源泉,世间万物都是“道”的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而都具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不能妄自尊大,以自己为中心,把大自然当成自己征服和统治的对象,而应该体认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把自己视为宇宙这个伟大的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而不应该以各种毁坏行为来扼杀大自然的生机。因此,随意糟蹋、浪费自然资源,在道教中是绝对禁止的。哪怕只是浪费一粒米、一滴水,道教都认为是有罪过的。

道经中经常“慈”“俭”并提,“以宽慈养天性,以俭约养道心”,是道教的一贯主张。

(作者尹志华,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副院长,转自中国民族宗教网站)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