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这场疫情中那么多是是非非,人性的善还值得相信吗?

道教之音 高璟

2022-04-07 17:59:41

道长,这场疫情中那么多是是非非,人性的善还值得相信吗?

这几日天气暖得很,记忆中的春天仿佛还没有到来,就使人一股脑儿地闯进了夏天。看看日历,2022年已经到了第4个月份了,这一年的三分之一就要过去,跨年时候立下的修真志都还没有来得及去实现,不少小伙伴又因为疫情等原因而被迫居家。志向坚定些的人们,哪怕是在有限的环境中,也能够保持对道经师宝的信仰。但也有人给笔者留言,探讨道教中的善道教化到底意义何在。他说,你看在这场全民防疫的战斗中,我们本来应该团结一心,为什么有些明明知识水平很高的人却总是表现出很差的素质,为什么总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去破坏集体的秩序,为什么……

是啊,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为什么”,以至于在满眼都是负面消息的时候,自己的情绪也开始变得焦躁起来。此时,或许在你的心中还在认为自己是忧国忧民的表现,但却不知道这是自己的修行着了相,被外在的善恶是非牵引了本然的心神。不是我们不该去评论,而是我们却因为评论他人而扰了自己的修行,这是最得不偿失的事情。疫情,不过是个特殊的例子罢了。生活中,又会有多少人因为别人的快乐或悲伤,而使自己产生了对比心、计较心、是非心呢?相上生心、心中生欲、欲则生出贪嗔痴怨,从此一堕苦海无边。

这时候我们不妨想一下,自己现在正在经受的一切,你究竟视之为什么呢?是考验,是劫难,是无奈,还是其他什么?你怎样看待身边正发生的一切,便足以说明你现在的修行正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修行告诉给我们的善,并非是要使人人都能变成一个十足的善人、好人(诚然,这是道教教化的最终宏愿,但却并不能以终极的目标来界定正在修行路上的我们当下的言语和行为),而是要使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反省出自身的不足,从而在向着至善的目标不断改进。善,是一种趋向,而不是一个标准,更不是修行的终点。

在这个观点下我们再反过头来看道教中一直强调的“善”的概念。道教是一个以劝善为基本立足点的宗教,其所倡导的正己化人、异骨成亲等宗教理念,是在教给人们三个修持的步骤(或曰阶层):

1、修正自己不该有的言行,曰“正己”;

2、借用祖师的教诲,以自我的言传身教,去影响身边的人们,使之趋善避恶,曰“化人”;

3、当己身中正,当众生皆可化且皆已化,那么第三步所倡导的异骨成亲的太平光景,便是自然而然所能得到的结果。

这本来是修行中的次第问题,如尚处于以正己为修行目标的阶段时,便不具有化人的本领。此时若要强行化人,反倒会使自己执着于自我尚且不够成熟的标准中,并以此标准为标准,在忽略了前因后果的前提下而强行去改变他人的言行,实则是以自我所着的相,去改变与自我不同的相。这样的对比根本不必要去追究,便知道其中的道理是行不通的。我的是非,又岂能成为他人的是非标准?我所见到的是非,岂是全部是非的本相,又岂能够以部分代替了整体,以所见代表了本原,以我执替换了本性湛然呢?

这样的道理似乎很是繁琐,但在遇到问题或者烦扰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多思考几个为什么。把所有的“岂是”想明白了,我们看到的将不再是人们在特殊事件下表现出来的是非善恶的外相,而是要能知道TA之所以如此的原因,由此才能够为下一步的教化做好前提功课。请永远记住一点,道教中的善,不是把某一个好人放在我们面前使人们去夸赞他,而是着力于我们每一个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缺点与不足的人们,使我们能够因见他人而自省、因见己身而自明。

若见他人善,当知自己不足处;若见他人恶,当知自己精进处。若只见善恶是非,当思自己也是善恶是非人;若见善恶是非道,便是明道悟本真。

PS:关于人性中的善是否还值得相信的问题,答案不在于是与否,而是要去更进一步追问,我们为什么在见了一点点障时,就动摇了对至善大道的信念呢?

在笔者看来,并非是人们的信念不够纯真,而是这颗一尘不染的心与五光十色的红尘间的平衡点难以找准。修行,当是在那满是泥污的世界中,也能开出虚空无尘的莲。重阳祖师说:“身如藕根,心似莲花,根在泥而花在虚空矣。”我们不必要抱怨人间,身在人间,便当做好人间的修行事。怨怼,只会把自己拉入轮回,却不能够使众生早得逍遥。若见,非见事相,而是镜照本心。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长,这场疫情中那么多是是非非,人性的善还值得相信吗?

道教之音 高璟

2022-04-07 17:59:41

|
道长,这场疫情中那么多是是非非,人性的善还值得相信吗?
|

道长,这场疫情中那么多是是非非,人性的善还值得相信吗?

这几日天气暖得很,记忆中的春天仿佛还没有到来,就使人一股脑儿地闯进了夏天。看看日历,2022年已经到了第4个月份了,这一年的三分之一就要过去,跨年时候立下的修真志都还没有来得及去实现,不少小伙伴又因为疫情等原因而被迫居家。志向坚定些的人们,哪怕是在有限的环境中,也能够保持对道经师宝的信仰。但也有人给笔者留言,探讨道教中的善道教化到底意义何在。他说,你看在这场全民防疫的战斗中,我们本来应该团结一心,为什么有些明明知识水平很高的人却总是表现出很差的素质,为什么总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去破坏集体的秩序,为什么……

是啊,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为什么”,以至于在满眼都是负面消息的时候,自己的情绪也开始变得焦躁起来。此时,或许在你的心中还在认为自己是忧国忧民的表现,但却不知道这是自己的修行着了相,被外在的善恶是非牵引了本然的心神。不是我们不该去评论,而是我们却因为评论他人而扰了自己的修行,这是最得不偿失的事情。疫情,不过是个特殊的例子罢了。生活中,又会有多少人因为别人的快乐或悲伤,而使自己产生了对比心、计较心、是非心呢?相上生心、心中生欲、欲则生出贪嗔痴怨,从此一堕苦海无边。

这时候我们不妨想一下,自己现在正在经受的一切,你究竟视之为什么呢?是考验,是劫难,是无奈,还是其他什么?你怎样看待身边正发生的一切,便足以说明你现在的修行正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修行告诉给我们的善,并非是要使人人都能变成一个十足的善人、好人(诚然,这是道教教化的最终宏愿,但却并不能以终极的目标来界定正在修行路上的我们当下的言语和行为),而是要使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反省出自身的不足,从而在向着至善的目标不断改进。善,是一种趋向,而不是一个标准,更不是修行的终点。

在这个观点下我们再反过头来看道教中一直强调的“善”的概念。道教是一个以劝善为基本立足点的宗教,其所倡导的正己化人、异骨成亲等宗教理念,是在教给人们三个修持的步骤(或曰阶层):

1、修正自己不该有的言行,曰“正己”;

2、借用祖师的教诲,以自我的言传身教,去影响身边的人们,使之趋善避恶,曰“化人”;

3、当己身中正,当众生皆可化且皆已化,那么第三步所倡导的异骨成亲的太平光景,便是自然而然所能得到的结果。

这本来是修行中的次第问题,如尚处于以正己为修行目标的阶段时,便不具有化人的本领。此时若要强行化人,反倒会使自己执着于自我尚且不够成熟的标准中,并以此标准为标准,在忽略了前因后果的前提下而强行去改变他人的言行,实则是以自我所着的相,去改变与自我不同的相。这样的对比根本不必要去追究,便知道其中的道理是行不通的。我的是非,又岂能成为他人的是非标准?我所见到的是非,岂是全部是非的本相,又岂能够以部分代替了整体,以所见代表了本原,以我执替换了本性湛然呢?

这样的道理似乎很是繁琐,但在遇到问题或者烦扰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多思考几个为什么。把所有的“岂是”想明白了,我们看到的将不再是人们在特殊事件下表现出来的是非善恶的外相,而是要能知道TA之所以如此的原因,由此才能够为下一步的教化做好前提功课。请永远记住一点,道教中的善,不是把某一个好人放在我们面前使人们去夸赞他,而是着力于我们每一个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缺点与不足的人们,使我们能够因见他人而自省、因见己身而自明。

若见他人善,当知自己不足处;若见他人恶,当知自己精进处。若只见善恶是非,当思自己也是善恶是非人;若见善恶是非道,便是明道悟本真。

PS:关于人性中的善是否还值得相信的问题,答案不在于是与否,而是要去更进一步追问,我们为什么在见了一点点障时,就动摇了对至善大道的信念呢?

在笔者看来,并非是人们的信念不够纯真,而是这颗一尘不染的心与五光十色的红尘间的平衡点难以找准。修行,当是在那满是泥污的世界中,也能开出虚空无尘的莲。重阳祖师说:“身如藕根,心似莲花,根在泥而花在虚空矣。”我们不必要抱怨人间,身在人间,便当做好人间的修行事。怨怼,只会把自己拉入轮回,却不能够使众生早得逍遥。若见,非见事相,而是镜照本心。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