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派是尊奉道教历史著名人物萨守坚为祖师的一支派系。在历史可查文献中,最早有关于西河派的明确记载,于清代中晚期《古书隐楼藏书》中的清规玄妙全真参访外集:“恐其只知七真宗派,而不知许真君有静明派,萨真君有西河派。”其次,在北京白云观所收藏的《诸真宗派总簿》一书中,同样记载西河派以及其传承的字辈为:
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
志诚宣玉典,中正演金科。
冲汉通圆满,高宗居大罗。
武当兴法派,福海起洪波。
另据萧霎虹教授与吕师也写过一篇关于大理巍山的西河派论文。在其论文中,引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中,对于萨守坚听闻江南三十代虚靖张天师及林灵素、王文卿二人道法之高,并且后来与三人相遇,得到他们的传授道法,而后修炼有成,云游四方,最终修道成仙的传记,以此证明萨守坚是西河派的创始人。同时,该篇论文中还认为西河派在宋朝就已经存在于大理境内,并且经历元、明、清几朝盛行不衰。
然而,纵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全文,并无对于萨守坚创立西河派的任何描述。另据历史上关于西河派最早的记载《古书隐楼藏书》,大约也只在清朝中期,且并未提及萨守坚创立西河派,只提到西河派尊奉萨守坚为祖师。其他历史可考文献同样如此。关于西河派在大理的流传,同样也没有明确的记载。
萧教授与吕师论文中,除了据巍山县大仓乡甸中村,西河派道士贺金昌(道号贺微星)介绍说,西河派传入巍山的时间在宋代,距今约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口述外,并无一处引用的文献中明确提及西河派在大理境内有流传,反而引用民国《大理县志稿》记载“境内有道教清虚、 火居两种。清虚道云游方外,居住坛观,脱离家族社会之关系。火居道乃与常人无异,唯金铙法鼓,讽诵经文,为人忏悔、祈祷,获资赡家而已。……火居分先天、龙门二派。先天派宗萨氏,行于城内及南乡……”中的先天派萨氏大理境内流传,来证明西河派存在于大理境内,这是缺少说服力的。
正如宣统元年三月二十六日,由山西汉中府固平县平浪宫带来白云观的《诸真宗派总簿》字辈中,记载的萨祖派一样,其字辈为:
道德广正化,全真冲本城。
清静机玄妙,无为从复融。
体仁宏正化,悟性显智宁。
溪惟通莲合,世金永发兴。
虽然不知萨祖派具体的传承内容,但从派系名称上可以得知也是尊奉萨守坚的一支派系。但从萨祖派与西河派,这二者之间的派系名以及传承谱系字辈,可以发现大不相同,所以萨祖派不可能为西河派的异名。
由此可知,并不能因为萨祖派与西河派都尊奉萨守坚为祖师,就混为一谈,对于先天派萨氏,同样不能因为其尊奉萨守坚为祖师,于是认为先天派萨氏就是西河派。
关于西河派具体由何时创立,又于何时流入大理境内,并不能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萨守坚本人并未创立过西河派。个人推测,西河派应当是萨守坚在进行道法弘扬中,所收的门生,在一代代传承中进行创立。
当代无论学界、道教界,部分人都认为西河派与神霄关联性非常高,主要原因在于,根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萨守坚传中记载,萨守坚的法脉源流,是源于林灵素、王文卿这两位神霄派著名高道,以及正一道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道法传授,而近现代人认知萨守坚,也多从此书了解。另外,在《明孝宗实录》卷十三称:“所谓崇恩真君、隆恩真君者,道家相传以崇恩真君姓萨名坚,西蜀人,宋徽宗时尝从王侍宸、林灵素学法有验。而隆恩真君,则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也,又尝从萨真君传符法。”由此可知,萨守坚确实继承了林灵素与王文卿的神霄道法传承。
不仅从萨守坚的个人道法传承与神霄派有关,就连正一道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对于神霄的认知中,俨然是将萨守坚作为神霄的重要传承者之一,更是多次强调其在神霄师派之中的地位,如《道门十规》言:“神霄自汪、王二师而下,则有张、李、白、萨、潘、杨、唐、莫诸师,恢弘犹至。”又在《岘泉集》中言:“神霄则雷霆诸派,始于玉清真王,而火师汪真君阐之,次而侍宸王君、虚静真君、西河萨君、伏魔李君、枢相许君。”
萨守坚对于雷法也有较高的造诣,并且有一番自己的定义,他在《雷说》中阐述:
“先师有云,要知大道通玄处,不在三千六百门。后之学者,徒执己见,空泥尘言,适所以贻断轮者之诮矣。守坚庸琐下士,遭遇明师,得其设施以正,故驱雷役电……夫雷之声何所别耶。今之学者,分姓立名,各开户牖。有所谓之某雷有法,为之某法,纷纷不根,皆饰欺之论也。学者无求之他,但求之吾身可也……”。
萨守坚表明行持雷法,关键点在于自身内炼功夫,而不是依靠于某位雷庭之神。这与神霄祖师王文卿的在《冲虚通妙王侍宸家话》中对其弟子讲的“且如千江有水千江月。人之初性,譬犹明月,一点圆明,湛然不动,灵光徧照,今人但知有雷之名,而不究雷之体性元神也。水,止水也。世人但见月之形,而不知月之妙,盖得水以映之,其性即止矣”是相同的理论。当然也可以从此侧面表现出,萨守坚的雷法确实可能从王文卿处继承而来。
另外,关于萨守坚留下的道法,还有《雷霆三五火车灵官王元帅秘法》《豁落灵官秘法》《南极火雷灵官王元帅秘法》《内天罡法诀》《续风雨雷电说》等著作。
故此,萨守坚确实与神霄有不少的关联,作为而萨守坚弟子代代相传的西河派,也就常常被认为是神霄派的一个分支,而萧教授也是如此认为,并在大理巍山西河派论文之中,更是直接将其命名为神霄西河派。
(本文作者:万勇,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流泪
0人
鼓掌
0人
愤怒
0人
无语
0人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苏州道教姑苏仙乐团在上海世博会上演出 道教音乐是伴随道教产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图注:茅山四宝之玉符 读道经时,很多对天尊的描述,前面都会加上一些对环境、功德、品格等方面的描述语,如高...[详细]
建除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择方术。建除术在秦汉时期颇为流行,《史记日者列传》有建除家,可见西汉时期,建除...[详细]
在《道德经》中有一个非常著名且非常关键的比喻,源于经文的第五章,其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详细]
2021年8月25日宝鸡市老子文化研究会会长易渲承邀我参加磻溪宫邱处机版《道德经》经幢的校勘活动。除观看校勘人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