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俭抑奢 朴素易简 损益盈虚 知止知常

道教之音整理 胡诚林

2013-07-18 09:36:48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党中央第一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列入“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充分体现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突显了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和谐境界。用道教的话讲,谓之“大德”和“上善”。

    社会要发展,人类要生活。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却是一个资源有限,甚至已经短缺的世界。而物源再生速度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缓解这一长期困扰人类矛盾的唯一办法,贵在节约,重在保护自然。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所述,“------应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乃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维系发展的根本。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爱护生态,这正是道教不懈努力与追求的社会观。

崇尚节俭、反对奢华、抑制浪费是道教神圣信仰的重要思想。

道教认为万物禀道而生,蓄德而成。“道之为物,唯恍唯惚”。这种道化乾坤、万物有灵、众生一体的宇宙生成观与事物认识论,形成了道教尊道贵德、效法自然、热爱物命、众生平等、节俭有度、谦让不争的道学体系。并于这一思想体系的基础上,特别强调重视生命、节俭资源,反对过分占有和纵欲浪费。道祖老子言:“吾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周易·谦卦·彖》中亦有“人道恶盈而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邱处机祖师则进一步指出“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之膏脂,农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受”。显然,道教信奉的这种崇俭抑奢的思想信仰是建立在以尊道修德为基础;以惜爱物命、和谐平等为前提;以顺物之性、朴素自然为法则;以谦下不争、可欲有度为境界;以共生共荣、追求长久为目标,以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到对社会、自然关怀为责任的泛爱精神。道教习惯称之为“俭德”。

清心寡欲、见素抱朴、易简无为的精神,乃道教始终秉持的基本修行功德

人之所以不能清心寡欲,朴素自然的面对生活,皆因贪婪所牵,缘物而累。故道教有“一念纯真金可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的功德观和“德向宽处积、福向俭中求”的惜福思想。道祖老子教人要“处其实,不取其华”,“以俭治身故无忧”,“少则得,多则惑”。《易》曰“天地之道易简”,“乾以易知,坤以简能”。道经《天隐子·易简章》中亦有“至道不繁、至人无为”的论述。唐代著名道士谭峭认为“俭德”乃“万化之柄”,其曰:“俭于听可以养虚,俭于视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俭于私可以获富,俭于公可以保贵,俭于门闼可以无盗贼,俭于环卫可以无叛乱,俭于职官可以无奸佞,俭于嫔嫱可以保寿命,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知俭可以为万化之柄。”(《化书·化柄》)指出天地万物、社会人生和谐相处、繁荣有序的奥秘在于运用了易简淳朴、恬淡自然的法则。

尊重自然、损益盈虚、知止知常,“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是道教践行节约,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规范。

物之所生各赋其性。顺其性而辅助之,故能长久长生,反之则形消命灭。《周易·乾·文言传》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合其序,……”《阴符经》则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说明天地人三者有互为借助、生化的作用。应把握适度,即相宜、和谐,必须“去甚去奢”。

在涉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问题上,道教还提出了恶贪知足、损益盈虚的主张。老子认为:“知足者富,俭,故能广”,“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周易·节卦·彖》指出:“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损益盈虚、与时偕行”。道教《初真十戒》第八戒亦规定“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恤贫穷”。这里皆强调了在生活方式上朴素知足,行节俭之道;在发展要求中能控制数量、讲求精良,合理分配、盈虚互补,是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有序发展的根本。

此外,倡导善待一切有情生命,尊重自然界万物自身荣枯消长的规律性,践行知止、力戒纵欲,是道教维护生态平衡,维持资源持续长久发展的重要思想。正像《重阳立教十五论》中指出的“砍伐树木,断地脉之津液”。《文昌帝君阴骘文》要求“勿登山而网禽兽,勿临水而毒鱼虾”。道教最基本的五戒中的首戒就是“戒杀生”。道祖老子认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天地相合,乃降甘露”。保护生态平衡、才可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关键是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实现主观意愿与客观要求的和谐。今天,我们国家实施的开发西部、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战略,就是一种资源与优势互补,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的科学战略,是道祖老子所言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思想的生动体现。

“尊道贵德、崇俭抑奢”是道教奉行节约思想的信仰基础;“朴素易简、损盈益虚”乃道教修为俭德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追求;“知止知常、重生贵实”为道教实践节约理念的行为法则和自然关怀。故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首先要引导、教化道教徒从思想信仰、教义内涵,认识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性,提高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动性。形成节约从我做起,影响和带动人人节约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次发挥道教团体的作用。道教团体是联系广大道教徒和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应制定道教界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大力开展理论研讨,指导工作实践,积极开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宫观活动,使这项工作深入到每个道教徒的日常修行中。

最后应大力彰显道教宫观之教化功能。无论从组织作为还是个人修持都应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一是要宣传道教传统的节俭义理内涵,帮助信众树立节约思想与价值观;二是要用行动感召人、引导人。开展节约活动;倡导道家素味清淡的饮食习惯;提倡宗教祭祀用品的环保化,避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等。

总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贵在自觉,重在行动;根本是要尊道贵德、朴素易简、损盈益虚、知止知常。做到安身立命、正己化人;尊重自然、惜爱物命;行为有度、处下不争;实现物我和谐,生荣与共的持久发展。这一传统的“俭德”实践,是道教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崇俭抑奢 朴素易简 损益盈虚 知止知常

道教之音整理 胡诚林

2013-07-18 09:36:48

|
崇俭抑奢 朴素易简 损益盈虚 知止知常
|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党中央第一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列入“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充分体现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突显了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和谐境界。用道教的话讲,谓之“大德”和“上善”。

    社会要发展,人类要生活。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却是一个资源有限,甚至已经短缺的世界。而物源再生速度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缓解这一长期困扰人类矛盾的唯一办法,贵在节约,重在保护自然。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所述,“------应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乃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维系发展的根本。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爱护生态,这正是道教不懈努力与追求的社会观。

崇尚节俭、反对奢华、抑制浪费是道教神圣信仰的重要思想。

道教认为万物禀道而生,蓄德而成。“道之为物,唯恍唯惚”。这种道化乾坤、万物有灵、众生一体的宇宙生成观与事物认识论,形成了道教尊道贵德、效法自然、热爱物命、众生平等、节俭有度、谦让不争的道学体系。并于这一思想体系的基础上,特别强调重视生命、节俭资源,反对过分占有和纵欲浪费。道祖老子言:“吾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周易·谦卦·彖》中亦有“人道恶盈而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邱处机祖师则进一步指出“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之膏脂,农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受”。显然,道教信奉的这种崇俭抑奢的思想信仰是建立在以尊道修德为基础;以惜爱物命、和谐平等为前提;以顺物之性、朴素自然为法则;以谦下不争、可欲有度为境界;以共生共荣、追求长久为目标,以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到对社会、自然关怀为责任的泛爱精神。道教习惯称之为“俭德”。

清心寡欲、见素抱朴、易简无为的精神,乃道教始终秉持的基本修行功德

人之所以不能清心寡欲,朴素自然的面对生活,皆因贪婪所牵,缘物而累。故道教有“一念纯真金可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的功德观和“德向宽处积、福向俭中求”的惜福思想。道祖老子教人要“处其实,不取其华”,“以俭治身故无忧”,“少则得,多则惑”。《易》曰“天地之道易简”,“乾以易知,坤以简能”。道经《天隐子·易简章》中亦有“至道不繁、至人无为”的论述。唐代著名道士谭峭认为“俭德”乃“万化之柄”,其曰:“俭于听可以养虚,俭于视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俭于私可以获富,俭于公可以保贵,俭于门闼可以无盗贼,俭于环卫可以无叛乱,俭于职官可以无奸佞,俭于嫔嫱可以保寿命,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知俭可以为万化之柄。”(《化书·化柄》)指出天地万物、社会人生和谐相处、繁荣有序的奥秘在于运用了易简淳朴、恬淡自然的法则。

尊重自然、损益盈虚、知止知常,“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是道教践行节约,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规范。

物之所生各赋其性。顺其性而辅助之,故能长久长生,反之则形消命灭。《周易·乾·文言传》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合其序,……”《阴符经》则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说明天地人三者有互为借助、生化的作用。应把握适度,即相宜、和谐,必须“去甚去奢”。

在涉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问题上,道教还提出了恶贪知足、损益盈虚的主张。老子认为:“知足者富,俭,故能广”,“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周易·节卦·彖》指出:“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损益盈虚、与时偕行”。道教《初真十戒》第八戒亦规定“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恤贫穷”。这里皆强调了在生活方式上朴素知足,行节俭之道;在发展要求中能控制数量、讲求精良,合理分配、盈虚互补,是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有序发展的根本。

此外,倡导善待一切有情生命,尊重自然界万物自身荣枯消长的规律性,践行知止、力戒纵欲,是道教维护生态平衡,维持资源持续长久发展的重要思想。正像《重阳立教十五论》中指出的“砍伐树木,断地脉之津液”。《文昌帝君阴骘文》要求“勿登山而网禽兽,勿临水而毒鱼虾”。道教最基本的五戒中的首戒就是“戒杀生”。道祖老子认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天地相合,乃降甘露”。保护生态平衡、才可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关键是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实现主观意愿与客观要求的和谐。今天,我们国家实施的开发西部、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战略,就是一种资源与优势互补,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的科学战略,是道祖老子所言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思想的生动体现。

“尊道贵德、崇俭抑奢”是道教奉行节约思想的信仰基础;“朴素易简、损盈益虚”乃道教修为俭德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追求;“知止知常、重生贵实”为道教实践节约理念的行为法则和自然关怀。故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首先要引导、教化道教徒从思想信仰、教义内涵,认识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性,提高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动性。形成节约从我做起,影响和带动人人节约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次发挥道教团体的作用。道教团体是联系广大道教徒和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应制定道教界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大力开展理论研讨,指导工作实践,积极开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宫观活动,使这项工作深入到每个道教徒的日常修行中。

最后应大力彰显道教宫观之教化功能。无论从组织作为还是个人修持都应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一是要宣传道教传统的节俭义理内涵,帮助信众树立节约思想与价值观;二是要用行动感召人、引导人。开展节约活动;倡导道家素味清淡的饮食习惯;提倡宗教祭祀用品的环保化,避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等。

总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贵在自觉,重在行动;根本是要尊道贵德、朴素易简、损盈益虚、知止知常。做到安身立命、正己化人;尊重自然、惜爱物命;行为有度、处下不争;实现物我和谐,生荣与共的持久发展。这一传统的“俭德”实践,是道教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