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略述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聂德宁

2014-03-19 12:26:27

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源于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形成于华人移居东南亚地区的历史进程之中,并且随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迁。

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信仰极具调和性

在东南亚华人聚居的国家和地区,“华人宗教信仰”通常被列入“通俗宗教信仰”范畴。研究表明,流行于闽粤地区的传统宗教信仰,大多源于道教、佛教和儒家,并蕴含了民间信仰的诸多形式和内容。以其为源头的东南亚华人的传统宗教信仰,同样是由儒、释、道三家以及民间信仰构成的一种极具调和性的宗教信仰。

东南亚华人在其移居地兴建的各种庙宇就体现了其传统的宗教信仰。例如,印度尼西亚首府雅加达的华人社区,自17世纪中叶以来先后兴建了观音亭(1650年)、完劫寺(1760年)、安恤大伯公庙(1792年)和玄天上帝庙(1780年)等四大神庙。其中,观音亭又名金德院,正座崇祀佛祖像,右为关帝圣君,左为天后圣母,并祀众神像香火。完劫寺建于牛郎沙里华人塚地内,主祀观音菩萨,为清明节祭奠亡魂的场所。安恤大伯公庙祀奉福德正神(土地公)。玄天上帝庙供奉玄天上帝(又称北极大帝、真武大帝),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四大神庙是雅加达华人宗教信仰与节庆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典型的中式建筑风格成为华人文化传统的象征。

东南亚地区庙宇的兴建促进宗教复兴运动

庙宇的兴建是东南亚地区华人群策群力的结晶,除了作为祀神祭祖的场所之外,还具有联络乡谊、互助互济的功能。由于庙宇具有慰藉心灵和服务现实的双重功能,因而能够把来自同一血缘、地缘、业缘和神缘的华人移民群体聚集在一起,庙宇也因此成为当地华人社会的权利机构之所在,为日后各种会馆及社团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始建于1673年的马六甲青云亭是马来西亚最早的华人庙宇,其名下设有义山、义学、慈善堂和议事堂等附属机构,负责当地华人的丧葬、教育、医疗以及民事诉讼等方面的事务。马六甲最早的华人会馆—福建会馆就是从青云亭演化而来的。新加坡自1819年开埠以来,从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前来的华人移民陆续建造了他们各自的庙宇。诸如福建人的天福宫,潮州人的粤海清庙,广府、客家人的海唇福德祠,海南人的天后宫等。闽、粤、潮、客、琼五大方言群体在新加坡开埠初期建立的神庙,大多与其后各自设立的会馆融为一体。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东南亚华人的增加及其经济地位的巩固,激发了华人的民族主义热情,并催生了东南亚华人的宗教复兴运动。1906年开始兴建的槟城极乐寺是马来西亚第一间正规佛教寺院,不少中国高僧陆续应邀前来传道弘法。随后成立的槟城佛学院与槟城菩提学院等佛教团体,使槟城成为近现代马来西亚佛教复兴与发展的中心。1939年创立于广东潮州的宗教慈善团体“德教会”在二战后迅速传播到东南亚的新、马、泰等华人社区,在传播五教合一教义的同时,也从事开设免费诊所、救济穷人、开办孤儿院等慈善公益事业,促进了中国传统宗教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

华人宗教信仰与当地宗教文化趋于融合

二战后,随着东南亚各民族国家的相继建立,东南亚华人经历了一个从“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的转变过程。华人宗教信仰在保有其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也逐渐与当地宗教文化相融合。例如,在有些东南亚国家,其政府颁布政策,鼓励华人与原住民通婚,并改变宗教信仰;也有一些当地华人基于自身的安全,皈依当地主流宗教;更有一些华人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转而信仰其他宗教。

东南亚华人在适应当地生存环境变迁的过程中,其宗教信仰也同样经历了吸收当地宗教信仰文化的成分的本地化过程,从而有别于中国本土的传统宗教。例如,马来西亚华人对“拿督公”的崇拜,显然是对当地民族宗教信仰元素的吸收融合的产物。马来西亚华人将马来西亚人的“拿督公”与华人的“土地公”(大伯公)视为职能相同的神祇,给予相同的祭祀仪式。菲律宾华人既信奉菲律宾主流社会的天主教、基督教,同时也崇拜中国传统的佛教、道教。多种宗教信仰兼容并存的现象在菲律宾华人社会中相当普遍。

多元共存且兼容并蓄是东南亚华人宗教信仰的显著特征。虽然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仰在东南亚华人宗教信仰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但居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即使一些东南亚华人皈依了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大多也仍然保持着祖先崇拜的传统。东南亚华人的传统宗教信仰将长期存在,并朝着制度化和本地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略述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聂德宁

2014-03-19 12:26:27

|
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略述
|

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源于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形成于华人移居东南亚地区的历史进程之中,并且随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迁。

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信仰极具调和性

在东南亚华人聚居的国家和地区,“华人宗教信仰”通常被列入“通俗宗教信仰”范畴。研究表明,流行于闽粤地区的传统宗教信仰,大多源于道教、佛教和儒家,并蕴含了民间信仰的诸多形式和内容。以其为源头的东南亚华人的传统宗教信仰,同样是由儒、释、道三家以及民间信仰构成的一种极具调和性的宗教信仰。

东南亚华人在其移居地兴建的各种庙宇就体现了其传统的宗教信仰。例如,印度尼西亚首府雅加达的华人社区,自17世纪中叶以来先后兴建了观音亭(1650年)、完劫寺(1760年)、安恤大伯公庙(1792年)和玄天上帝庙(1780年)等四大神庙。其中,观音亭又名金德院,正座崇祀佛祖像,右为关帝圣君,左为天后圣母,并祀众神像香火。完劫寺建于牛郎沙里华人塚地内,主祀观音菩萨,为清明节祭奠亡魂的场所。安恤大伯公庙祀奉福德正神(土地公)。玄天上帝庙供奉玄天上帝(又称北极大帝、真武大帝),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四大神庙是雅加达华人宗教信仰与节庆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典型的中式建筑风格成为华人文化传统的象征。

东南亚地区庙宇的兴建促进宗教复兴运动

庙宇的兴建是东南亚地区华人群策群力的结晶,除了作为祀神祭祖的场所之外,还具有联络乡谊、互助互济的功能。由于庙宇具有慰藉心灵和服务现实的双重功能,因而能够把来自同一血缘、地缘、业缘和神缘的华人移民群体聚集在一起,庙宇也因此成为当地华人社会的权利机构之所在,为日后各种会馆及社团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始建于1673年的马六甲青云亭是马来西亚最早的华人庙宇,其名下设有义山、义学、慈善堂和议事堂等附属机构,负责当地华人的丧葬、教育、医疗以及民事诉讼等方面的事务。马六甲最早的华人会馆—福建会馆就是从青云亭演化而来的。新加坡自1819年开埠以来,从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前来的华人移民陆续建造了他们各自的庙宇。诸如福建人的天福宫,潮州人的粤海清庙,广府、客家人的海唇福德祠,海南人的天后宫等。闽、粤、潮、客、琼五大方言群体在新加坡开埠初期建立的神庙,大多与其后各自设立的会馆融为一体。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东南亚华人的增加及其经济地位的巩固,激发了华人的民族主义热情,并催生了东南亚华人的宗教复兴运动。1906年开始兴建的槟城极乐寺是马来西亚第一间正规佛教寺院,不少中国高僧陆续应邀前来传道弘法。随后成立的槟城佛学院与槟城菩提学院等佛教团体,使槟城成为近现代马来西亚佛教复兴与发展的中心。1939年创立于广东潮州的宗教慈善团体“德教会”在二战后迅速传播到东南亚的新、马、泰等华人社区,在传播五教合一教义的同时,也从事开设免费诊所、救济穷人、开办孤儿院等慈善公益事业,促进了中国传统宗教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

华人宗教信仰与当地宗教文化趋于融合

二战后,随着东南亚各民族国家的相继建立,东南亚华人经历了一个从“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的转变过程。华人宗教信仰在保有其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也逐渐与当地宗教文化相融合。例如,在有些东南亚国家,其政府颁布政策,鼓励华人与原住民通婚,并改变宗教信仰;也有一些当地华人基于自身的安全,皈依当地主流宗教;更有一些华人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转而信仰其他宗教。

东南亚华人在适应当地生存环境变迁的过程中,其宗教信仰也同样经历了吸收当地宗教信仰文化的成分的本地化过程,从而有别于中国本土的传统宗教。例如,马来西亚华人对“拿督公”的崇拜,显然是对当地民族宗教信仰元素的吸收融合的产物。马来西亚华人将马来西亚人的“拿督公”与华人的“土地公”(大伯公)视为职能相同的神祇,给予相同的祭祀仪式。菲律宾华人既信奉菲律宾主流社会的天主教、基督教,同时也崇拜中国传统的佛教、道教。多种宗教信仰兼容并存的现象在菲律宾华人社会中相当普遍。

多元共存且兼容并蓄是东南亚华人宗教信仰的显著特征。虽然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仰在东南亚华人宗教信仰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但居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即使一些东南亚华人皈依了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大多也仍然保持着祖先崇拜的传统。东南亚华人的传统宗教信仰将长期存在,并朝着制度化和本地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