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道藏说略》系列之:朱越利《道藏》总说(3)

道教之音 朱越利

2019-08-29 11:10:49

三 《道藏》独特的分类法

汉魏时期,道经数量不多,编纂《道藏》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分类更无从谈起。两晋时期,各派相互排斥,分类只在一派《道藏》中进行,一般只有经、符之分或三品之分,极为简单。

南北朝时期,包容诸派经典的《道藏》出现。新的《道藏》旨在加强同教意识,要求新的分类法,遂以教派作为合同别异的标准,并将势力最强的上清派经典排为类序之首。

新的分类法为三分法,三类分别为洞真、洞玄和洞神,合称“三洞”。三洞的“洞”字,第一个涵义为“通”,强调经典具有引导人通向真理、通向仙境的功能。第二个涵义为“同”,表示三部分经典“同一大乘”。无论哪一种解释,“洞”字都是三派认同意识的标志,也都暗含着鼓励三派联合行动的用意。

三洞即三类,三类即三派。三洞与三派经典的关系是,洞真部收录上清派经,洞玄部收录灵宝派经,洞神部收录三皇派经。三洞将三派经典合为《道藏》,也为三派排列了高下顺序。    三洞分类法将两晋以来流行于江南的三派经典统一了起来,调和了上清、灵宝、三皇等三派的矛盾。三洞分类法为汇辑更多派别的经典奠定了基础,影响深远。

两晋时期,上清、灵宝、三皇等三派之外尚有派。如以楼观台为中心的楼观派也出现于宗教舞台,重玄派思想家们著书立说,五斗米道活跃于全国各地(后改称正一派),葛氏道等金丹派道士授徒传诀。此外的派别还有很多,如李家道、帛家道等。北魏时寇谦之创北天师道。南北朝初期建立的三洞分类法,远不足以统辖这些派别的经典。故南北朝后期很快又设立了新的类别,即太玄、太平、太清和正一等四部。太玄部主要收录托名老子、尹喜的经注,收录道家及诸子百家著作。太平部主要收录太平道的《太平经》和五斗米道的《太平洞极经》。太清部主要收录各种丹经。正一部主要收录正一派的经箓。太玄、太平和太清三部合称“三太”,“三太”加正一部合称为“四辅”。“四辅”与派别的关系已经有些错乱。

按照分类设计者的说法,四辅与三洞是辅与被辅的关系,所以称四辅。具体说,太清部辅洞神部,太平部辅洞玄部,太玄部辅洞真部。正一部遍陈三乘。这种辅与被辅的关系仅仅是一种说法,各部经典实际上没有这种关系。

南北朝各派对“辅”字有不同的解释。有人将“辅”字解释为“生”,说“三太”经典好像父母生子那样派生出“三洞”经典。如果这样解释,则是说楼观派、重玄派等派的地位高于上清等三派。有人将“辅”字解释为“辅佐”,说“四辅”经典为好像幕僚辅主那样是补充、辅佐“三洞”经典的。如果这样解释,则是说楼观派、重玄派等派的地位低于上清等三派。正一部经从不自称或承认本类经典为“辅”,似有不屑与上清等三派一比高下之意。将正一部经与“三太”经典合称为“四辅”,是其他派别后起的说法。细加品味,“辅”字确有些味道,它隐藏着各派既认同又争位的微妙关系。

三洞与四辅合称七部。七部构成《道藏》的七大类。《正统道藏》七部的排列顺序是洞真、洞玄、洞神、太玄、太平、太清和正一。这种排列是三洞在前,四辅在后,“四辅”辅佐“三洞”。《万历续道藏》没有分类。

七部分类法仅仅反映派别,而不涉及内容。为了克服这一不足,南北朝时期又在七部之下,设立了第二级分类十二部。三洞各下分十二部,各洞的十二部名称与顺序完全相同。宋代以后,为避免与七部混淆,遂将十二部改称十二类。明《道藏》十二类的名称以及道教的解释是:

第一本文类:先出现道经,而后才创立道教,经是教的本源。 所有三洞经文都归于此类。第二神符类:“神”是神妙莫测,“符”是信如符契。所有三洞符箓都归此类。

第三玉诀类:“玉”是宝贵之物,“诀”是解决疑问。古人写道经,常用金书,因此各道经的注解都叫作玉诀,取金玉两相配合之意。

第四灵图类:“灵”即灵异,“图”即画图。道经道书中凡是以图为名者,都归此类。

第五谱录类:“谱”是谱系,“录”是记录。凡高真上圣的功德名位和应化事迹,皆归此类。    第六戒律类:“戒”是劝善止恶的告诫,是思想和言行应当遵守的条文;“律”是违反这些告诫和条文时的处罚规定。凡与戒律有关的经书及功过格等,皆归此类。

第七威仪类:“威”是气象庄严,“仪”是斋醮仪式。《道藏》中这一类书很多,大约有600卷左右。

第八方法类:本意指设坛祭炼及身内修持各种方法,后来与“众术类”混杂不分。

第九众术类:本意指外丹炉火、五行变化和一切术数,后来又与“方法类”各书相混杂。

第十记传类:本意指传记,如《十洲记》《冥通记》《列仙传》《神仙传》等,还包括各种碑铭、各种山志。

第十一赞颂类:“赞”是赞美,“颂”是歌颂。如步虚词、赞颂灵章、诸真宝诰等。

第十二表奏类:“表”是表白愿望,“奏”是上奏天廷,凡祈祷时所用的表文,以及宋明两代文章中所谓青词,皆属此类。近代道教将此类也称为“疏头”。

南北朝时期,《道藏》按三洞四辅分类收录的上清派、灵宝派、三皇派、重玄派、太平道、正一道、楼观派、葛氏道、北天师道和金丹诸派经典,分类已经有些错乱。并且还有上述派别之外的其他派别的经典,没有收入《道藏》。唐代修《道藏》时,将南北朝时期未收录的其他派别的经典强行归入七部之中,更与七部不符。至于唐代以后新出的各派经典,更是为南北朝时期的七部无法统辖。这种混乱沿袭到明《正统道藏》。

明《正统道藏》仍以七部分类,但如《上清经》当入《洞真部》,今大多误入《正一部》;《度人经》诸家注当入《洞玄部》,今误入《洞真部》;道家诸子注疏当入《太玄部》,今误入《洞真部》。明《道藏》的三洞四辅,更加名实不副。

四 自成体系的道经目录

目录统领群经,因而查阅目录能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道教群经目录大致区分为四类。第一类可称作“《道藏》全目”及其他道教丛书目录,相当于目录学所说的综合目录。第二类可称作“《道藏》偏目”,包括派别经目、法次仪所规定的授经目录、镇坛经目、神话宣扬的造经目录和宫观山志经目等,相当于目录学所说的专门目录。第三类是包容在国家图书目录、史志目录或私家藏书目录中的道经目录,这些可称作“著录道经目录”。第四类是将道经、佛经或儒书所引用以及提及的道经的目录汇集起来,可称作“引用道经目录”。这四类道经目录对于考证都很有用。《道藏》全目及其他道教丛书目录最能反映道教目录的编纂水平,《道藏》偏目则很能体现道教的特点。道经目录的编制经历了一个摸索、总结和发展的过程。

道经目录的出现,无论是一经中的篇目,还是总汇群经的书目,虽皆比国家藏书目录要晚,但历史也相当久远。其他文献比较成熟的最早的一书篇目《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汉书·叙传》下篇,为两汉时的产物。道教的《太平经目录》的编著不迟于东汉,与《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汉书·叙传》下篇几乎同时或略迟。其他文献最早的群书目录《兵录》编于汉武帝时,葛洪《抱朴子内篇·遐览》(“郑隐藏书目”)编于东晋,当然无法与《兵录》争早晚,但却可与道安所编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影响最大的经录《综理众经目录》比肩。《综理众经目录》已经亡佚了,而《抱朴子内篇·遐览》仍存。六朝时期,道经目录的编制,数量繁多,构筑了完整的分类体系,总体水平与国家图书目录和佛教目录并驾齐驱,不相上下。

六朝以后,道经目录仍不断被编制出来,但不像六朝时期那样繁荣,创新精神也不如六朝时期那样突出。可以说是因循守旧的做法占了上风。而我国古代国家图书目录、私家藏书目录和佛经目录的编纂却继续发展。因此,道经目录的编纂水平被甩在了后面。这不仅表现在目录编制的实践和成果方面,也表现在目录编制的理论方面。道士们没有在道经目录学方面下功夫。不过,道经目录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系统和特色,不愧为古典目录百花园中的一片芳卉。举例如下:

1.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道藏》和其他道教丛书均没有问世,自然谈不上《道藏》全目和丛书目录。《汉书·艺文志》的著录旁及道经。成书于东汉的太平道主要经典《太平经》 170 卷的目录, 被敦煌遗经斯4226号残卷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2.六朝时期

六朝派别道经目录大都失传了。今知有一部《上清源统经目》已亡佚,但却留下了《注叙》,保存在《云笈七签》卷4中。再如《中品目》《魏传目》《鲍南海序目》《大有录图经目》和《上清真迹题秩目》等目录只遗留下目录名称或序,而亡佚了目录。

敦煌遗书伯2861和2256号拟名《通门论卷下》,其中向世人展示了南朝刘宋宋文明编《灵宝经目》。《灵宝经目》是灵宝派的道经目录。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的《遐览》篇中,将老师郑隐的藏书分为道经和诸符两大类,进行了认真的著录,共著录了1299卷。“郑隐藏书 ”称得上是最早的《道藏》。与此相应,《遐览》则称得上是最早的私家道经藏书目录和最早的《道藏》目录。

刘宋道教学者陆修静在宋明帝的支持下,于太始七年编成《三洞经书》,献上《三洞经书目录》。该目录也被称为《陆修静目》或《珠囊经目》。据后人记载,大约登记了1200卷左右的道经。此后,直到北周,类似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的三洞系道经目录,还有萧梁孟法师《玉纬七部经书目》、陶弘景《经目》、不知编者姓名的《太上众经目》、《三十六部尊经目》、北周玄都观《玄都经目》和王延《珠囊经目》7卷等。《太上众经目》和《三十六部尊经目》当撰于南北朝末至初唐时期。《玄都经目》又被称为《玄都馆经目录》,至天和五年共搜集了2040卷道经和4323卷经名。王延《珠囊经目》搜集的道经多达8030卷。这些目录均亡佚了。

据说《正一经治化品目录》著录了正一经930卷,符图70卷,共计千卷。《正一经治化品目录》大概是独立的正一派的经目。

萧梁金明七真撰《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诫营始》之卷4和卷5有一部分称作《法次仪》。它详细记载了道士升级应授予哪些符箓和经典,等于提供了一部道经目录,可称为《三洞科戒法次仪经目》。它是继《遐览》和宋文明《灵宝经目》之后,至今仍存的第三部有名有实的重要道经目录。该经目共著录道经250种左右。该经目中还辖有两部题名的目录,即《灵宝中盟经目》和《上清大洞真经目》。前者著录了42种古灵宝经,后者著录了43种古上清经。如果说《三洞科戒法次仪经目》是一部全部等级的授经目录的话,《灵宝中盟经目》和《上清大洞真经目》则是其中两个等级的授经目录。撰于北朝时期的《传授经戒仪注诀》专述授《太玄经》科仪,著录了10卷共7部太玄经,可称《传授太玄经目》,其地位相当于《灵宝中盟经目》和《上清大洞真经目》。

3.隋唐时期

《通志略》诸子类道家著录《隋朝道书总目》4卷,稍稍反映了当时道经的情况。

唐高宗时昊天观和宗圣观主尹文操编《玉纬经目》,藏经7300卷;唐玄宗时太清观主史崇玄撰《一切道经目》,著录道经不止2000卷;唐玄宗编《三洞琼纲经目》,著录道经7300余卷;唐玄宗编《玉纬别目》,著录道经9000余卷。

唐代也有几部道经记叙了由法次仪或造经神话产生的《道藏》偏目。一部见于唐张万福著《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该经上卷列《戒目》《正一法目》《道德经目》《三皇法目》《灵宝法目》。这些经目基本上继承了《科戒营始》的授经目。另一部见于唐代《太上洞神三皇仪》。其中著录了”《洞神经》十四卷”的细目,也是授经目。第三部见于唐末五代杜光庭删订《太上黄箓斋仪》。其第52卷收有《三洞真经部帙品目》。该《品目》只是三十六部分类的类目,不是经目。但在《品目》之后,列有《历代圣人神仙所受经》,其中所录既有一部一部的经目,又有一类一类的经目,还有只记某类经诀的总数。

3.宋元时期

《通志略》诸子类道家著录宋代道经目录曰:

《宋朝明道宫道藏目录》六卷

《洞元部道经目录》一卷

《太真部道经目录》二卷

《洞神部道经目录》一卷

《三洞四辅部经目录》七卷,王钦若等撰

《道藏经目》七卷

《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史类目录和子类道书著录曰:

《道门藏经目》一卷

《道经目录》一卷

王钦若等撰《三洞四辅部经目》七卷

《道藏经目》七卷

《道藏阙经目录》著录曰:

《三洞要录》十卷

《洞玄灵宝三洞经箓品格要训目录》

《洞神三皇五岳目录》

《宋万寿道藏三十六部经品目》

《宋万寿道藏目录》十卷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书目类著录曰:

《道藏书目》一卷,右皇朝邓自和撰

可以肯定,上述著录中包括《宝文统录》和《政和万寿道藏》的全目和一些偏目。至于是否包括其他几部宋代《道藏》,仅从著录难以判定。上述著录中的《洞玄灵宝三洞经箓品格要训目录》,大概不是经书目录,而是类书目录。上述著录中的《三洞要录》疑为目录,也可能是摘录汇编。上述著录中的《宋万寿道藏三十六部经品目》,大概是三十六部的名目。三十六部名目有几种。总之,北宋时期道经编目工作可能比较繁荣,上述著录略现端倪。

北宋初年孙夷中集《三洞修道仪》,是一部记录法次仪的授经目录。《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第一卷署名留用光传授,蒋叔舆编次。二人皆宋人。该卷收录了一部《斋坛安镇经目》,开列经目35种,其中竟有34种是古灵宝经。

《道藏阙经目录》卷下著录《金万寿道藏三十六部经品目》和《金万寿道藏经目录》10卷。《金万寿道藏》大概即《大金玄都宝藏》。金藏已亡佚。

元代道经目录今有一部题为《道藏尊经历代纲目》,保存在明代《正统道藏》中。该目录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曾刻之石。该目录不是一部一部具体的道经的目录,而是历代《道藏》的简目。元刘大彬造《茅山志》,其卷9题为“道山册”,即茅山艺文志。

元代道经曾遭宪宗和世祖先后三次焚毁,损失惨重。明代正统年间刊行《道藏》时,对照元《玄都宝藏》的目录,找出经过焚经和兵燹而损失的道经的目录,然后将之汇集在一起,编成《道藏阙经目录》上下两卷,收入《道藏》。两卷共著录道经795种。《道藏阙经目录》有助于了解《大元玄都宝藏》的情况。

4.明清

《正统道藏》末收有《道藏经目录》,为《正统道藏》的目录。张国祥刊《万历续道藏》时,在《道藏经目录》后增添了《续道藏经目录》,即《万历续道藏》的目录。这两部目录可以合称为明《道藏》目录。明《道藏》目录也是《遐览》之后历代所修《道藏》中唯一保存至今的一部。道士白云霁撰有《道藏目录详注》4卷,注释的就是明《道藏》目录。但他的注释并不详细,名不副实,而且多有脱误。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硬核)《道藏说略》系列之:朱越利《道藏》总说(3)

    道教之音 朱越利

    2019-08-29 11:10:49

    |
    (硬核)《道藏说略》系列之:朱越利《道藏》总说(3)
    |

    三 《道藏》独特的分类法

    汉魏时期,道经数量不多,编纂《道藏》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分类更无从谈起。两晋时期,各派相互排斥,分类只在一派《道藏》中进行,一般只有经、符之分或三品之分,极为简单。

    南北朝时期,包容诸派经典的《道藏》出现。新的《道藏》旨在加强同教意识,要求新的分类法,遂以教派作为合同别异的标准,并将势力最强的上清派经典排为类序之首。

    新的分类法为三分法,三类分别为洞真、洞玄和洞神,合称“三洞”。三洞的“洞”字,第一个涵义为“通”,强调经典具有引导人通向真理、通向仙境的功能。第二个涵义为“同”,表示三部分经典“同一大乘”。无论哪一种解释,“洞”字都是三派认同意识的标志,也都暗含着鼓励三派联合行动的用意。

    三洞即三类,三类即三派。三洞与三派经典的关系是,洞真部收录上清派经,洞玄部收录灵宝派经,洞神部收录三皇派经。三洞将三派经典合为《道藏》,也为三派排列了高下顺序。    三洞分类法将两晋以来流行于江南的三派经典统一了起来,调和了上清、灵宝、三皇等三派的矛盾。三洞分类法为汇辑更多派别的经典奠定了基础,影响深远。

    两晋时期,上清、灵宝、三皇等三派之外尚有派。如以楼观台为中心的楼观派也出现于宗教舞台,重玄派思想家们著书立说,五斗米道活跃于全国各地(后改称正一派),葛氏道等金丹派道士授徒传诀。此外的派别还有很多,如李家道、帛家道等。北魏时寇谦之创北天师道。南北朝初期建立的三洞分类法,远不足以统辖这些派别的经典。故南北朝后期很快又设立了新的类别,即太玄、太平、太清和正一等四部。太玄部主要收录托名老子、尹喜的经注,收录道家及诸子百家著作。太平部主要收录太平道的《太平经》和五斗米道的《太平洞极经》。太清部主要收录各种丹经。正一部主要收录正一派的经箓。太玄、太平和太清三部合称“三太”,“三太”加正一部合称为“四辅”。“四辅”与派别的关系已经有些错乱。

    按照分类设计者的说法,四辅与三洞是辅与被辅的关系,所以称四辅。具体说,太清部辅洞神部,太平部辅洞玄部,太玄部辅洞真部。正一部遍陈三乘。这种辅与被辅的关系仅仅是一种说法,各部经典实际上没有这种关系。

    南北朝各派对“辅”字有不同的解释。有人将“辅”字解释为“生”,说“三太”经典好像父母生子那样派生出“三洞”经典。如果这样解释,则是说楼观派、重玄派等派的地位高于上清等三派。有人将“辅”字解释为“辅佐”,说“四辅”经典为好像幕僚辅主那样是补充、辅佐“三洞”经典的。如果这样解释,则是说楼观派、重玄派等派的地位低于上清等三派。正一部经从不自称或承认本类经典为“辅”,似有不屑与上清等三派一比高下之意。将正一部经与“三太”经典合称为“四辅”,是其他派别后起的说法。细加品味,“辅”字确有些味道,它隐藏着各派既认同又争位的微妙关系。

    三洞与四辅合称七部。七部构成《道藏》的七大类。《正统道藏》七部的排列顺序是洞真、洞玄、洞神、太玄、太平、太清和正一。这种排列是三洞在前,四辅在后,“四辅”辅佐“三洞”。《万历续道藏》没有分类。

    七部分类法仅仅反映派别,而不涉及内容。为了克服这一不足,南北朝时期又在七部之下,设立了第二级分类十二部。三洞各下分十二部,各洞的十二部名称与顺序完全相同。宋代以后,为避免与七部混淆,遂将十二部改称十二类。明《道藏》十二类的名称以及道教的解释是:

    第一本文类:先出现道经,而后才创立道教,经是教的本源。 所有三洞经文都归于此类。第二神符类:“神”是神妙莫测,“符”是信如符契。所有三洞符箓都归此类。

    第三玉诀类:“玉”是宝贵之物,“诀”是解决疑问。古人写道经,常用金书,因此各道经的注解都叫作玉诀,取金玉两相配合之意。

    第四灵图类:“灵”即灵异,“图”即画图。道经道书中凡是以图为名者,都归此类。

    第五谱录类:“谱”是谱系,“录”是记录。凡高真上圣的功德名位和应化事迹,皆归此类。    第六戒律类:“戒”是劝善止恶的告诫,是思想和言行应当遵守的条文;“律”是违反这些告诫和条文时的处罚规定。凡与戒律有关的经书及功过格等,皆归此类。

    第七威仪类:“威”是气象庄严,“仪”是斋醮仪式。《道藏》中这一类书很多,大约有600卷左右。

    第八方法类:本意指设坛祭炼及身内修持各种方法,后来与“众术类”混杂不分。

    第九众术类:本意指外丹炉火、五行变化和一切术数,后来又与“方法类”各书相混杂。

    第十记传类:本意指传记,如《十洲记》《冥通记》《列仙传》《神仙传》等,还包括各种碑铭、各种山志。

    第十一赞颂类:“赞”是赞美,“颂”是歌颂。如步虚词、赞颂灵章、诸真宝诰等。

    第十二表奏类:“表”是表白愿望,“奏”是上奏天廷,凡祈祷时所用的表文,以及宋明两代文章中所谓青词,皆属此类。近代道教将此类也称为“疏头”。

    南北朝时期,《道藏》按三洞四辅分类收录的上清派、灵宝派、三皇派、重玄派、太平道、正一道、楼观派、葛氏道、北天师道和金丹诸派经典,分类已经有些错乱。并且还有上述派别之外的其他派别的经典,没有收入《道藏》。唐代修《道藏》时,将南北朝时期未收录的其他派别的经典强行归入七部之中,更与七部不符。至于唐代以后新出的各派经典,更是为南北朝时期的七部无法统辖。这种混乱沿袭到明《正统道藏》。

    明《正统道藏》仍以七部分类,但如《上清经》当入《洞真部》,今大多误入《正一部》;《度人经》诸家注当入《洞玄部》,今误入《洞真部》;道家诸子注疏当入《太玄部》,今误入《洞真部》。明《道藏》的三洞四辅,更加名实不副。

    四 自成体系的道经目录

    目录统领群经,因而查阅目录能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道教群经目录大致区分为四类。第一类可称作“《道藏》全目”及其他道教丛书目录,相当于目录学所说的综合目录。第二类可称作“《道藏》偏目”,包括派别经目、法次仪所规定的授经目录、镇坛经目、神话宣扬的造经目录和宫观山志经目等,相当于目录学所说的专门目录。第三类是包容在国家图书目录、史志目录或私家藏书目录中的道经目录,这些可称作“著录道经目录”。第四类是将道经、佛经或儒书所引用以及提及的道经的目录汇集起来,可称作“引用道经目录”。这四类道经目录对于考证都很有用。《道藏》全目及其他道教丛书目录最能反映道教目录的编纂水平,《道藏》偏目则很能体现道教的特点。道经目录的编制经历了一个摸索、总结和发展的过程。

    道经目录的出现,无论是一经中的篇目,还是总汇群经的书目,虽皆比国家藏书目录要晚,但历史也相当久远。其他文献比较成熟的最早的一书篇目《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汉书·叙传》下篇,为两汉时的产物。道教的《太平经目录》的编著不迟于东汉,与《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汉书·叙传》下篇几乎同时或略迟。其他文献最早的群书目录《兵录》编于汉武帝时,葛洪《抱朴子内篇·遐览》(“郑隐藏书目”)编于东晋,当然无法与《兵录》争早晚,但却可与道安所编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影响最大的经录《综理众经目录》比肩。《综理众经目录》已经亡佚了,而《抱朴子内篇·遐览》仍存。六朝时期,道经目录的编制,数量繁多,构筑了完整的分类体系,总体水平与国家图书目录和佛教目录并驾齐驱,不相上下。

    六朝以后,道经目录仍不断被编制出来,但不像六朝时期那样繁荣,创新精神也不如六朝时期那样突出。可以说是因循守旧的做法占了上风。而我国古代国家图书目录、私家藏书目录和佛经目录的编纂却继续发展。因此,道经目录的编纂水平被甩在了后面。这不仅表现在目录编制的实践和成果方面,也表现在目录编制的理论方面。道士们没有在道经目录学方面下功夫。不过,道经目录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系统和特色,不愧为古典目录百花园中的一片芳卉。举例如下:

    1.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道藏》和其他道教丛书均没有问世,自然谈不上《道藏》全目和丛书目录。《汉书·艺文志》的著录旁及道经。成书于东汉的太平道主要经典《太平经》 170 卷的目录, 被敦煌遗经斯4226号残卷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2.六朝时期

    六朝派别道经目录大都失传了。今知有一部《上清源统经目》已亡佚,但却留下了《注叙》,保存在《云笈七签》卷4中。再如《中品目》《魏传目》《鲍南海序目》《大有录图经目》和《上清真迹题秩目》等目录只遗留下目录名称或序,而亡佚了目录。

    敦煌遗书伯2861和2256号拟名《通门论卷下》,其中向世人展示了南朝刘宋宋文明编《灵宝经目》。《灵宝经目》是灵宝派的道经目录。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的《遐览》篇中,将老师郑隐的藏书分为道经和诸符两大类,进行了认真的著录,共著录了1299卷。“郑隐藏书 ”称得上是最早的《道藏》。与此相应,《遐览》则称得上是最早的私家道经藏书目录和最早的《道藏》目录。

    刘宋道教学者陆修静在宋明帝的支持下,于太始七年编成《三洞经书》,献上《三洞经书目录》。该目录也被称为《陆修静目》或《珠囊经目》。据后人记载,大约登记了1200卷左右的道经。此后,直到北周,类似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的三洞系道经目录,还有萧梁孟法师《玉纬七部经书目》、陶弘景《经目》、不知编者姓名的《太上众经目》、《三十六部尊经目》、北周玄都观《玄都经目》和王延《珠囊经目》7卷等。《太上众经目》和《三十六部尊经目》当撰于南北朝末至初唐时期。《玄都经目》又被称为《玄都馆经目录》,至天和五年共搜集了2040卷道经和4323卷经名。王延《珠囊经目》搜集的道经多达8030卷。这些目录均亡佚了。

    据说《正一经治化品目录》著录了正一经930卷,符图70卷,共计千卷。《正一经治化品目录》大概是独立的正一派的经目。

    萧梁金明七真撰《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诫营始》之卷4和卷5有一部分称作《法次仪》。它详细记载了道士升级应授予哪些符箓和经典,等于提供了一部道经目录,可称为《三洞科戒法次仪经目》。它是继《遐览》和宋文明《灵宝经目》之后,至今仍存的第三部有名有实的重要道经目录。该经目共著录道经250种左右。该经目中还辖有两部题名的目录,即《灵宝中盟经目》和《上清大洞真经目》。前者著录了42种古灵宝经,后者著录了43种古上清经。如果说《三洞科戒法次仪经目》是一部全部等级的授经目录的话,《灵宝中盟经目》和《上清大洞真经目》则是其中两个等级的授经目录。撰于北朝时期的《传授经戒仪注诀》专述授《太玄经》科仪,著录了10卷共7部太玄经,可称《传授太玄经目》,其地位相当于《灵宝中盟经目》和《上清大洞真经目》。

    3.隋唐时期

    《通志略》诸子类道家著录《隋朝道书总目》4卷,稍稍反映了当时道经的情况。

    唐高宗时昊天观和宗圣观主尹文操编《玉纬经目》,藏经7300卷;唐玄宗时太清观主史崇玄撰《一切道经目》,著录道经不止2000卷;唐玄宗编《三洞琼纲经目》,著录道经7300余卷;唐玄宗编《玉纬别目》,著录道经9000余卷。

    唐代也有几部道经记叙了由法次仪或造经神话产生的《道藏》偏目。一部见于唐张万福著《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该经上卷列《戒目》《正一法目》《道德经目》《三皇法目》《灵宝法目》。这些经目基本上继承了《科戒营始》的授经目。另一部见于唐代《太上洞神三皇仪》。其中著录了”《洞神经》十四卷”的细目,也是授经目。第三部见于唐末五代杜光庭删订《太上黄箓斋仪》。其第52卷收有《三洞真经部帙品目》。该《品目》只是三十六部分类的类目,不是经目。但在《品目》之后,列有《历代圣人神仙所受经》,其中所录既有一部一部的经目,又有一类一类的经目,还有只记某类经诀的总数。

    3.宋元时期

    《通志略》诸子类道家著录宋代道经目录曰:

    《宋朝明道宫道藏目录》六卷

    《洞元部道经目录》一卷

    《太真部道经目录》二卷

    《洞神部道经目录》一卷

    《三洞四辅部经目录》七卷,王钦若等撰

    《道藏经目》七卷

    《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史类目录和子类道书著录曰:

    《道门藏经目》一卷

    《道经目录》一卷

    王钦若等撰《三洞四辅部经目》七卷

    《道藏经目》七卷

    《道藏阙经目录》著录曰:

    《三洞要录》十卷

    《洞玄灵宝三洞经箓品格要训目录》

    《洞神三皇五岳目录》

    《宋万寿道藏三十六部经品目》

    《宋万寿道藏目录》十卷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书目类著录曰:

    《道藏书目》一卷,右皇朝邓自和撰

    可以肯定,上述著录中包括《宝文统录》和《政和万寿道藏》的全目和一些偏目。至于是否包括其他几部宋代《道藏》,仅从著录难以判定。上述著录中的《洞玄灵宝三洞经箓品格要训目录》,大概不是经书目录,而是类书目录。上述著录中的《三洞要录》疑为目录,也可能是摘录汇编。上述著录中的《宋万寿道藏三十六部经品目》,大概是三十六部的名目。三十六部名目有几种。总之,北宋时期道经编目工作可能比较繁荣,上述著录略现端倪。

    北宋初年孙夷中集《三洞修道仪》,是一部记录法次仪的授经目录。《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第一卷署名留用光传授,蒋叔舆编次。二人皆宋人。该卷收录了一部《斋坛安镇经目》,开列经目35种,其中竟有34种是古灵宝经。

    《道藏阙经目录》卷下著录《金万寿道藏三十六部经品目》和《金万寿道藏经目录》10卷。《金万寿道藏》大概即《大金玄都宝藏》。金藏已亡佚。

    元代道经目录今有一部题为《道藏尊经历代纲目》,保存在明代《正统道藏》中。该目录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曾刻之石。该目录不是一部一部具体的道经的目录,而是历代《道藏》的简目。元刘大彬造《茅山志》,其卷9题为“道山册”,即茅山艺文志。

    元代道经曾遭宪宗和世祖先后三次焚毁,损失惨重。明代正统年间刊行《道藏》时,对照元《玄都宝藏》的目录,找出经过焚经和兵燹而损失的道经的目录,然后将之汇集在一起,编成《道藏阙经目录》上下两卷,收入《道藏》。两卷共著录道经795种。《道藏阙经目录》有助于了解《大元玄都宝藏》的情况。

    4.明清

    《正统道藏》末收有《道藏经目录》,为《正统道藏》的目录。张国祥刊《万历续道藏》时,在《道藏经目录》后增添了《续道藏经目录》,即《万历续道藏》的目录。这两部目录可以合称为明《道藏》目录。明《道藏》目录也是《遐览》之后历代所修《道藏》中唯一保存至今的一部。道士白云霁撰有《道藏目录详注》4卷,注释的就是明《道藏》目录。但他的注释并不详细,名不副实,而且多有脱误。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