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玄教大公案》的性命双修思想(3)

道教之音 邱清辉

2020-12-19 21:32:24

另还有十六则公案着重阐述息心明性的观点,以下逐一列举。

第八则解释《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之语时说:“空诸幻有,不染一尘,曰虚;万法纷纭,此心不挠,曰静。”从修身的角度说“虚”,从修心的角度说“静”,认为只要息心凝神,身心两忘,牢牢地持守虚明宁静的状态,就能得见父母还未生我之前的本然真性。

第十一则在阐述心道关系的本体论时说:“诚能万缘顿息,一念归中,方知道元来自有,不必他来。”认为只要能息心净扫名利恩爱,就能体悟到“心即是道”,从而回归无名、无迹的大道本体。

第十三则说:“天道即本心,心虚明,则天理昭彰。”认为只要息心返观,就能得见虚明天道,不出户而知天下。

第十五则解释《道德经》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句时说:“反情复性,虚心体道,自然火不上炎,水不下漏,水火既济,神炁密融,果证无生,故无死地。”指出超脱生死的根本是息心反情,远离情欲的干扰。

第十八则解释《道德经》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句时说:“我心无点染,何事不圆融。”指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空华,修道应效仿圣人,将心洗得如明镜一样清彻,事来则应,事去则空,不被外境所役,才能通向无为之大道。

第二十则解释《道德经》中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时说:“慈所以养乎天性……俭所以养乎道心……不先所以养乎孔德……克己心无昧,恕人心不欺。息心无可欲,和顺乐希夷。”认为持守三宝的关键在于反情克己、息心去欲;持守三宝结果可以远离凶祸,保养道心、得见天性。

第三十一则解释《文始真经》“人之计生死者,或曰死已有,或曰死已无”句时说:“逆顺心无染,梦境自然清。无生真乐妙,历劫庆升平。”指出生死为人生的正常规律,是谁也抗拒不了的,所以修行人应该反情息心,自然而然地面对生死;只要心不动,就会性不昧。

第三十二则解释《文始真经》“意有变,心无变”句时说:“心喻火也,意喻土也;火生土,犹心生意也;无心则无意,无意则无情,是以情生而意觉,举意而心照也。”指出情识因意而生,意因心而起,若能由情反意而息心,自然得见心中常恒之主宰,即明心见性。

第三十四则解释《文始真经》中“大海能变化亿万蛟鱼,水一而已”句时说:“诚能悟此虚幻空华,忘物省事,反情息心,自然一性圆明。”指出万物虽然生死变化无穷无尽,但养育万物的大道永恒不变,就如同大海里的鱼鳖龙虫无穷无尽的生死变化影响不到水的永恒;人若能追根溯源,反情息心,参透其中玄理,自然不会执着于那些人物草木的变化盛衰,不会竞争那些名利与富贵等身外之物,得见那与大道一体永恒不变的本然真性。

第四十则解释《冲虚经》中“亢仓子能以耳视而目听”时说:“忘我造玄,虚心体道,则身心圆混,神炁妙融,是以一性太虚,六根互用。”指出息心入静、清净六根,收回外散的意识,远离世俗的荣贵声色,就能逾越六根的依赖,得见本来自性。

第四十五则解释《南华经》中“心斋”时说:“心虚则元炁冲融,炁息则灵明朗彻,非即非离,互体妙用,可谓心路断绝,性天莹洁。”指出圣人之听在于息心反本,去掉心中的成见,使之恢复到“虚”的状态,才能凝神于物,进入体道之境,从而得见纯洁无暇的本然天性。

第四十九则解释《南华经》中“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时说:“心之一动,大地山河尽在此中……反观心密妙,觌面主人公。”认为心是一切情识与念头的根源,它是生起情的能量、动力。没有心,对境生不起情来。我们之所以能对境生情,全是心的作用。心是无形无相的,可以脱离耳目的视听而起种种作用,即使不接触外界环境也能产生大地河山种种境相,只有息心反情,寻根究底,才能遇见生前主人,即本来真性。

第五十五则中以舛错杂乱的惠施之学为据论述息心明性的观点,指出只有“修心反朴淳”才能“明悟了达”,否则,拥有“一片胜心,自尊自大”,只会“错用心”。

第五十七则解释《周易》里“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句时将“穷理”解为“洗心”,将万理归于一心,认为“心虚明则性寂朗”,只要“洗得心上洁洁净净,明明朗朗”,持守内心清净,不受物欲干扰,自然就会现出本然真性致使性命圆融。

第六十二则在解释白玉蟾《谢张紫阳书》里 “父母未生以前,侭有无穷活路;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句时,认为身心不动时萌发的无极真机就是本然真性,只因被后天识性遮蔽,才使泛流缘业,落入苦果因缘,所以玉蟾祖师才警拔后学从心上下功夫、息心澄源、反流归本、探究父母生前之元神。

第六十三则解释三茅仙君和廉真人“心死神方活,情忘道自存”的观点时,将心分为贪妄心、嗔恨心、爱欲心三类,警示后学,只有了此三心,将心修到“清洁纯素,真真朴朴,无一毫点染”,“方可做个清静道人”,才能“脱离轮回,顿超生灭”。

前面已谈过,《玄教大公案》直接将性比作“真无”、将命比作“妙有”,认为“性无命不处,命无性无主”,只有真无之性和妙有之命相互交融,才能“直超最上”,成为“上仙真人”。但在具体修炼方法上修性与修命又不尽相同,认为“真息调,业火灭,则妙有空身健;元神凝,妄心死,则真无道身着”(第四则),妙有之命的修炼应从调真息开始,真无之性的修炼应从凝元神入手。调真息就是养元炁,凝元神就是息妄心,所以极则章二中说:“若夫欲明了本然真性,必先息心;修炼未始慧命,必实养炁。”因为性命本为一体,性无命不处,命无性无主,只因动静而名殊,所以相对息心明性,书中单独论述养炁修命的公案比较少。以下略举一二:

第六则解释《道德经》中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炁致柔如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明白四达能无知,天门开阖能无雌,爱民治国能无为”句时说:“此一篇尽明心心明之妙,见性性养之微,养浩工夫,金丹妙用,悉备此章。”养浩即养炁之意,将《道德经》中养炁可使人心平气和、像婴儿一样回到虚静状态的思想作为养炁修命的理论基础,并说“身为国炁为民”,将身喻为国,炁喻为民;认为治国必先富民,所以保身必先养炁,炁顺就会身安,民富可使国治;之前在第四则中说过真息调可养妙有空身,第四十八则中又有“真空慧命妙有也”之语,可见此处所说的“身”就是“命”;所言“诚了此章,金丹之道毕矣”意即参透此章经文就会掌握养炁修命的金丹之法。

第十七则解释《道德经》中“含德之厚,比如赤子”句时说:“赤子如初生婴儿也。未三月时,元炁纯粹,元神寂冥,不知动静声色……我辈欲反本还源,归根复命,以此为则,不亦简妙乎。”直接指出养炁就是反本还源、归根复命的门径,认为只要静心养炁、澄意反情,重返赤子的元气冲虚、纯真柔和、一团和气、本然真炁圆和无损的状态,遵循密密绵绵、若存若亡方法做工夫,自然会使元神凝寂,得获大道赋予的本然慧命。

第二十六则借用《文始真经》“圣人能敛万有于一息,无有一物可役吾之明彻;散一息于万有,无有一物可间吾之云为”之句提出了“且道只今如何体审息息”的疑问,指出养气不能执着于形体上的呼吸,一旦执着就会与境迁移,落入后天之相。

第八则解释《道德经》中“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句时又对“绵绵若存”的养炁之法作了更细的阐述,指出“入室大定”“身心两忘,气融神定”才是复命归根的实际工夫。另外,极则章一中“自真息至定息,六脉渊澄,一真恍惚,湛兮似乎存”句也是在阐述养炁必须遵循若存若亡的原则。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息心明性、养炁修命”的性命双修思想是《玄教大公案》的核心内容,《道藏提要》中对此书的介绍之语:“主张息心养炁兼修……祖述道教金丹之性命双修。”[21]堪称为此书修炼思想完美的简明综述。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试析《玄教大公案》的性命双修思想(3)

    道教之音 邱清辉

    2020-12-19 21:32:24

    |
    试析《玄教大公案》的性命双修思想(3)
    |

    另还有十六则公案着重阐述息心明性的观点,以下逐一列举。

    第八则解释《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之语时说:“空诸幻有,不染一尘,曰虚;万法纷纭,此心不挠,曰静。”从修身的角度说“虚”,从修心的角度说“静”,认为只要息心凝神,身心两忘,牢牢地持守虚明宁静的状态,就能得见父母还未生我之前的本然真性。

    第十一则在阐述心道关系的本体论时说:“诚能万缘顿息,一念归中,方知道元来自有,不必他来。”认为只要能息心净扫名利恩爱,就能体悟到“心即是道”,从而回归无名、无迹的大道本体。

    第十三则说:“天道即本心,心虚明,则天理昭彰。”认为只要息心返观,就能得见虚明天道,不出户而知天下。

    第十五则解释《道德经》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句时说:“反情复性,虚心体道,自然火不上炎,水不下漏,水火既济,神炁密融,果证无生,故无死地。”指出超脱生死的根本是息心反情,远离情欲的干扰。

    第十八则解释《道德经》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句时说:“我心无点染,何事不圆融。”指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空华,修道应效仿圣人,将心洗得如明镜一样清彻,事来则应,事去则空,不被外境所役,才能通向无为之大道。

    第二十则解释《道德经》中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时说:“慈所以养乎天性……俭所以养乎道心……不先所以养乎孔德……克己心无昧,恕人心不欺。息心无可欲,和顺乐希夷。”认为持守三宝的关键在于反情克己、息心去欲;持守三宝结果可以远离凶祸,保养道心、得见天性。

    第三十一则解释《文始真经》“人之计生死者,或曰死已有,或曰死已无”句时说:“逆顺心无染,梦境自然清。无生真乐妙,历劫庆升平。”指出生死为人生的正常规律,是谁也抗拒不了的,所以修行人应该反情息心,自然而然地面对生死;只要心不动,就会性不昧。

    第三十二则解释《文始真经》“意有变,心无变”句时说:“心喻火也,意喻土也;火生土,犹心生意也;无心则无意,无意则无情,是以情生而意觉,举意而心照也。”指出情识因意而生,意因心而起,若能由情反意而息心,自然得见心中常恒之主宰,即明心见性。

    第三十四则解释《文始真经》中“大海能变化亿万蛟鱼,水一而已”句时说:“诚能悟此虚幻空华,忘物省事,反情息心,自然一性圆明。”指出万物虽然生死变化无穷无尽,但养育万物的大道永恒不变,就如同大海里的鱼鳖龙虫无穷无尽的生死变化影响不到水的永恒;人若能追根溯源,反情息心,参透其中玄理,自然不会执着于那些人物草木的变化盛衰,不会竞争那些名利与富贵等身外之物,得见那与大道一体永恒不变的本然真性。

    第四十则解释《冲虚经》中“亢仓子能以耳视而目听”时说:“忘我造玄,虚心体道,则身心圆混,神炁妙融,是以一性太虚,六根互用。”指出息心入静、清净六根,收回外散的意识,远离世俗的荣贵声色,就能逾越六根的依赖,得见本来自性。

    第四十五则解释《南华经》中“心斋”时说:“心虚则元炁冲融,炁息则灵明朗彻,非即非离,互体妙用,可谓心路断绝,性天莹洁。”指出圣人之听在于息心反本,去掉心中的成见,使之恢复到“虚”的状态,才能凝神于物,进入体道之境,从而得见纯洁无暇的本然天性。

    第四十九则解释《南华经》中“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时说:“心之一动,大地山河尽在此中……反观心密妙,觌面主人公。”认为心是一切情识与念头的根源,它是生起情的能量、动力。没有心,对境生不起情来。我们之所以能对境生情,全是心的作用。心是无形无相的,可以脱离耳目的视听而起种种作用,即使不接触外界环境也能产生大地河山种种境相,只有息心反情,寻根究底,才能遇见生前主人,即本来真性。

    第五十五则中以舛错杂乱的惠施之学为据论述息心明性的观点,指出只有“修心反朴淳”才能“明悟了达”,否则,拥有“一片胜心,自尊自大”,只会“错用心”。

    第五十七则解释《周易》里“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句时将“穷理”解为“洗心”,将万理归于一心,认为“心虚明则性寂朗”,只要“洗得心上洁洁净净,明明朗朗”,持守内心清净,不受物欲干扰,自然就会现出本然真性致使性命圆融。

    第六十二则在解释白玉蟾《谢张紫阳书》里 “父母未生以前,侭有无穷活路;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句时,认为身心不动时萌发的无极真机就是本然真性,只因被后天识性遮蔽,才使泛流缘业,落入苦果因缘,所以玉蟾祖师才警拔后学从心上下功夫、息心澄源、反流归本、探究父母生前之元神。

    第六十三则解释三茅仙君和廉真人“心死神方活,情忘道自存”的观点时,将心分为贪妄心、嗔恨心、爱欲心三类,警示后学,只有了此三心,将心修到“清洁纯素,真真朴朴,无一毫点染”,“方可做个清静道人”,才能“脱离轮回,顿超生灭”。

    前面已谈过,《玄教大公案》直接将性比作“真无”、将命比作“妙有”,认为“性无命不处,命无性无主”,只有真无之性和妙有之命相互交融,才能“直超最上”,成为“上仙真人”。但在具体修炼方法上修性与修命又不尽相同,认为“真息调,业火灭,则妙有空身健;元神凝,妄心死,则真无道身着”(第四则),妙有之命的修炼应从调真息开始,真无之性的修炼应从凝元神入手。调真息就是养元炁,凝元神就是息妄心,所以极则章二中说:“若夫欲明了本然真性,必先息心;修炼未始慧命,必实养炁。”因为性命本为一体,性无命不处,命无性无主,只因动静而名殊,所以相对息心明性,书中单独论述养炁修命的公案比较少。以下略举一二:

    第六则解释《道德经》中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炁致柔如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明白四达能无知,天门开阖能无雌,爱民治国能无为”句时说:“此一篇尽明心心明之妙,见性性养之微,养浩工夫,金丹妙用,悉备此章。”养浩即养炁之意,将《道德经》中养炁可使人心平气和、像婴儿一样回到虚静状态的思想作为养炁修命的理论基础,并说“身为国炁为民”,将身喻为国,炁喻为民;认为治国必先富民,所以保身必先养炁,炁顺就会身安,民富可使国治;之前在第四则中说过真息调可养妙有空身,第四十八则中又有“真空慧命妙有也”之语,可见此处所说的“身”就是“命”;所言“诚了此章,金丹之道毕矣”意即参透此章经文就会掌握养炁修命的金丹之法。

    第十七则解释《道德经》中“含德之厚,比如赤子”句时说:“赤子如初生婴儿也。未三月时,元炁纯粹,元神寂冥,不知动静声色……我辈欲反本还源,归根复命,以此为则,不亦简妙乎。”直接指出养炁就是反本还源、归根复命的门径,认为只要静心养炁、澄意反情,重返赤子的元气冲虚、纯真柔和、一团和气、本然真炁圆和无损的状态,遵循密密绵绵、若存若亡方法做工夫,自然会使元神凝寂,得获大道赋予的本然慧命。

    第二十六则借用《文始真经》“圣人能敛万有于一息,无有一物可役吾之明彻;散一息于万有,无有一物可间吾之云为”之句提出了“且道只今如何体审息息”的疑问,指出养气不能执着于形体上的呼吸,一旦执着就会与境迁移,落入后天之相。

    第八则解释《道德经》中“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句时又对“绵绵若存”的养炁之法作了更细的阐述,指出“入室大定”“身心两忘,气融神定”才是复命归根的实际工夫。另外,极则章一中“自真息至定息,六脉渊澄,一真恍惚,湛兮似乎存”句也是在阐述养炁必须遵循若存若亡的原则。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息心明性、养炁修命”的性命双修思想是《玄教大公案》的核心内容,《道藏提要》中对此书的介绍之语:“主张息心养炁兼修……祖述道教金丹之性命双修。”[21]堪称为此书修炼思想完美的简明综述。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