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崇旭道长的相识,可谓是“机缘巧合”。跟朋友一起去参加少白兄的生日聚会,有幸认识了这位方外高人。
虽然与杨道长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是他修正了我之前对道家方外之士认识的误区。在之前的观念中出家之人应该是少言寡语、超然物外的。但是与杨道长的几次交流,使我知道,方外之人更有关怀众生之心的。道家是以出世心为入世之事的。
第一次相见即少白兄的生日聚会上,一身儒雅之气的杨道长对于道家养生之法的见解征服了桌上诸君,和气的杨道长简直成为我们几位新朋友的“杨老师”,有问必答,随和儒雅;再次相见就是在少白兄的展览上,我在画廊为少白兄策划了书画个展,杨道长作为嘉宾“盛装”出席,天气炎热一身道袍的杨道长却处之泰然、儒雅依旧,俗语常说“心静自然凉”,心中不禁对杨道长的养心之功心敬神往;第三次见面依旧是在画廊,杨道长给朋友写了几道符咒,特意赶来将符咒送到并叮嘱一些细节,看着他认真的神情,心中感喟:方外之人做事之心细,实在值得我辈学习。
早已得知杨道长精擅书法,但一直未曾得见,直到第二次相见之后才得以见到其书法真迹。
我所见到的杨道长之书法,有两类:一类是朱砂写就的楷书;一类是以墨写就的楷书、隶书等。
杨道长的朱砂楷书是圆润而有清静之气的。此类创作以吉语、警言、道家典文为主,作品重视点画笔法与字体架构,但横竖撇捺之间虽注意起落转折、笔锋运用,但字字透出一种圆润之气;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疏朗有度,隐隐透出一种简约清静之气,观之使人心思定。
其墨书作品则与朱砂楷书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墨书作品呈现出一种稚拙之气。作品更注重笔的收放,楷书、隶书更偏向于收与内敛,气息内蕴。
古语说“人品如书品”,更言“心正则气定,气定则腕活,腕活则笔端,笔端则墨注,墨注则神凝,神凝则象滋,无意而皆意,不法而皆法。”据此观杨道长之书法可谓契合。
出世养心之道,使杨道长心静而身正,清静之心加之作品书写时的恭敬之度,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即是一种笔法有度、圆润清静的作品风貌。曾听杨道长言及,这些年,在庙中修行不知写了多少榜文、表文,想到自己所书写的疏文会被付之一炬以祈祀神仙及历代祖师,意即自己所书是为众神所览,每每此时心中常感慨、自豪;同时亦以此为创作之压力,所谓出家之人出世而修心,修心自要清静而无为、圆转而如意,道家更是以“法自然”为无上追求,而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融汇、体现自己之心意则是杨道长一直苦苦追求、探索之处。
心缺敬畏,下笔必随便。因心存敬畏,而不断苛求自己提高书法写作技巧与书法写作心境,这不是一般所谓的“书法家”所理解与接受的,过度的自我唯心思想已使太多人失去对艺术创作所存的敬畏之心。
万幸,在宗教信仰的熏陶之中,杨道长依然秉持本心,心存敬畏,追求大道之无形,善哉!善哉……
2012年11月11日于康营
(上图为杨崇旭道长的书画作品)
流泪
0人
鼓掌
0人
愤怒
0人
无语
0人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张凤林 男,汉族,生于1962年3月,籍贯江苏省苏州市。现任江苏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苏州市道教协会会长...[详细]
黄信阳,俗名黄福琪,号中和子。於1962年5月17日出生,浙江省苍南县钱库区陈东乡黄车堡村人。74年10月出家在本村(...[详细]
黄至安,坤道,生于1963年4月14日,湖南长沙鼎功乡人。 1980年12月于长沙河图观出家拜黄明光道长为师。 1986年经省调...[详细]
张凤林道长,现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州市道教协会会长。张凤林道...[详细]
张继禹,汉文成留侯张良后裔。中国道教创始人,嗣汉天师张道陵第六十五代裔孙。1962年9月25日生于江西贵溪县上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