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内景谈(2)

网络 田诚阳

2010-12-30 14:11:04

十.真人之息以踵 
此后,初步体会天地相合之时,人身感觉特别舒适。甚至初步体会到氤氲之景:真炁沿两脚升腾而上,与心炁交会于中宫,全身舒畅,毛窍开合,天地之炁归于我身,如沐春光一般快活。另外,感到由朔至望,人之性宫渐趋明朗;由望至晦,人之性体渐归混沌。 
自注:中黄打通之后,周身关窍皆开,真杰遍达周身,人身之炁始与天地之炁接通。所谓真炁沿两脚升鹰而上,即《庄子》“真人之息以踵”之义也。一般人用外呼吸,最多炁达丹田,非得中黄开通,畅于四肢,胎息内转,才可至踵“ 
从前做功,皆在肉体腔子里面模索,今日方知跳出肉体樊笼,体悟天人关系。若无命功之蜕化,岂有性天之超升。相距悟至“天人合一”,虽不中亦不远矣。

十一.天人合一 
己巳年六月初一,调至中国道教协会工作,居于北京白云观内。自来之后,便体会到更为醇厚的氤氲炁象。平常之际,忽焉有炁循两腿升腾,直汇中宫。丹田仿佛有股吸引力一般,一直向内吸炁,非平时之由外往里吸也,乃是由内从外纳炁,而且只吸不呼,亦不见其满。上面有炁随之入内,上下二炁,交会中宫,如磁吸铁,相恋相抱,温和酝酿,氤氲不散。就在二炁相抱的一刹那,呼吸顿止,而人恍然如醉矣。四肢百骸,皆不能动转,直觉神在炁中,炁包神外,两相交接,恍惚回旋。真炁薰蒸,遍达周身,苏绵快活,妙不可言。全身毛孔尽皆开放,元炁阖辟同乎天地。真炁上蒸,化为甘露,清凉如醴,咽纳不已。二炁相交,只在片刻之间,交毕之后,归于平常。此景每在平常之际发生,忽焉而来,忽焉而去,往来无定,不可追求。 
其间景象,亦有变化。有时正在看书写字,忽觉腿部有炁腾起,上交中宫,顿然全身如浮,身轻如蝶,恍惚如在云空,乃知景到,不敢妄动,任其自交;有时真炁会于中宫,甜蜜非常,津生浓醴,身软如泥,如醉如痴,手懒得动,口懒得开,直愿养此天机,便有无穷快活,非得其炁交透,身体才愿活动;有时真炁自脚心升起,两腿于是格外轻快,便乐意悠情漫步,涵养中宫炁团,任从我行,全不知倦;有时好似身后有炁推动,举步毫不费力,犹如漫步太虚,缥缈轻举;有时动作之中,真炁沿两腿上升,直上夹脊昆仑,蔓延四肢,一路融融,遍传周身,稍加用意,周身便似火蛇乱窜,聚歼八万四千毛孔、三百六十骨节所藏之阴神,何等畅快,惟武火不敢多用耳;有时炁来甚速,迅即在中宫抱团结胎;小腹盈满,静以养之,呼吸内外开合,全体美快之至;有时感觉混沌,卧以应之,上下二炁,会于中宫,交接甜美,流行全身,暖融畅适,周身太和,太虚与我同体,而我为太虚之主;有时二炁相抱中宫,纽结一处,如同活龙在内游动翻滚,动转升降,美妙非常;有时真炁抱团,丹田畅适美快,其感觉非冷非热、非寒非燥,一团舒妙之景,形成天然火候,早先以丹田发热为好兆,今日成为笑谈矣。……种种景象,变化万千,非笔墨所能尽述。 
时间稍长,观察天地变化,乃悟我身氤氲之候,正是天地相合之机,及至有形,其景自失。证验至此,方才领悟何为“天人合一”。
自注:天地相合之机,乃是天地之杰相交之时,亦为人身氤氲之候,这便是“天人合一”之内景,《阴符经》谓之“天人合发”。常人不察此机,惟修炼者不期而获,此须由真修实证,方能悟之,非字面理解可知。当此之时,天炁下降,地炁上升,二炁相合,氤氲交感,将雨未雨,将雷未雷,在卦为之“地天泰”,古人称曰“天地氤氲”,天地之造化在乎此也,丹经云:“人身为一小天地。”修炼者能够合乎天地之德,自然可与天地同参造化,吾身氤氲之机,亦合天地氤氲之机。感觉有炁循两腿升腾者,其实地炁循脚心上升也;有炁自上降入中宫者,其实天炁由顶窍下降也;感觉真炁薰蒸、遍达周身者,其实天地之炁由毛孔而入也。在吾身中,为心炁下降,肾炁上升,氤氲交感,相聚中宫,如同结胎相似,经云:“道胎”,又云:“胎因息生,息因胎住。”其胎顺外呼吸而结,结胎之后,外呼吸即断,化为胎息。丹书所谓之取坎填离、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神炁合一、性命合一者此也,道即在斯矣。及至有形,天地无形之炁交已毕,无形生出有形,故其景自失。
于此可见,天道、仙道、人道其实一也,皆为阳炁下降,阴炁上升,阴阳交感,氤氲结合,化为甘露,产育新的生机,天地由此而长久,人身由此而长生,夫妇由此而传代。古人云:“天地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得此道则昌,失此道则衰。 

十二.先天活子时 
亦且悟得,每当天人合一之景出现,皆是天地之阳炁生发之时,亦人身之阳炁生发之时,即“活子时”出现之机,天地之活子时与人身之活子时同步,合成一个活子时。而其氤氲景象,往来无定,久暂不一,隔段时间总会出现一回。其间亦有强弱缓速之不同,感觉强时,必是天地氤氲正浓,万里和合,其势浩然,见形亦速,其形亦大;感觉弱时,竟是天地清静平淡,万里无云,其势和顺,见形亦迟,有时无形。其中微妙,多有不可言述者。 
每遇此时,天地之炁交和,产生新的阳炁,天炁发暖,人身融融,便得毛窍开放,而天地交和之阳炁,循毛孔之阖辟而人于我身。此刻自身阳炁旺盛,活泼圆融,而天地之阳炁,和合心肾二炁,天地人三家相见,和合凝集,氤氲相抱,团聚中宫。其炁交毕,归于平常,而吾身之精神面貌,则如蝉脱壳,焕然一新。 
自注:天地阳生之活子时,与我身阳生之活子时,二者“阴符”,天人合一之道得矣。因其往来无定,亦可见活子时之“活”也,若不知活则容易当面错过,丹书云:“十二时,皆可为。”非必限定于子时打坐之“死子时”也,丹书亦云:“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 
天地之炁,氤氲交感,产生新的阳炁,此阳炁乃至真至纯之生炁,即先天清阳之炁,非后天孤阳之气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炁,一炁生夭地,天地二炁相交所生之阳炁,谓之“三”,万物得三,方得长养,人同此机。故《阴符经》云:“天人合发,万化定基。”天地由此阳炁而发暖,人身亦得毛窍开放,便觉融融,而与天地同其阖辟,天地交和之阳炁,入我身内,所谓“盗天机,夺造化”者此也。而此阳炁,正是常人下生之后,逐于外物,失于虚空之先天生炁,本为自己所有,今且“盗”回(此“盗”非偷盗之义,乃指反夺,即是把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回来),还归于我身。活子时到来,天地所生之清阳之炁,和合心肾二炁,天地人三家相见,氤氲中宫,和合凝集之后,结成一粒黍米,丹家又称“黄芽”。所谓“黍米”,是言其极精极微,渐渐积累,聚之可结道胎,又曰“婴儿”,《悟真篇》云:“三家相见结婴几,婴儿是一含真炁。” 
经云:“一点落黄庭,战罢平常。”其炁交毕,归于平常。此活子时阳动之机,皆平常而来,自然而然,不在人为。前云:“不采之采,乃是真采。”于此更可明其义。故此天人合发之活子时,非彼外肾立举之活子时也,由此可以分为“先天活子时”与“后天活子时”。先天活子时,在天人合一之时,无形无象,合乎先天,所采者杰也;后天活子时,在外肾立举之时,有形有象,掇弄后天,所采者精也。先天活子时,采取先天清阳之炁,和合自身阳炁,点化自身阴质,以成就纯阳之体,符合天道,可以成丹;后天活子时,采取后天浊阴之精,至多补益自身,自身仍属阴质,仍然是一团孤阴,不合天道,何以成丹?二者相比,一无为而一有为,一先天而一后天,一无形而一有形,一自然而一勉强,实有云泥之差,岂可错认! 
有些丹书,所云外肾立举为活子时者,乃是针对中老年人说法。中老年人所谓炼精化炁,是从后天活子时下手,运用周天火候,采取后天,返还先天。这种活子时,一天可能出现好几次,有云人体之活子时与天地之活子时不可同步者,实指后天活子时也,尚未证悟先天活子时之层次。徜若执着后天活子时,摸索肉体里面一团阴气,终究有坏,落入空亡。历代成道祖师,多有批驳后天活子时者,如钟离祖师曾云:“一身四大皆属阴,莫把阴精里面寻!”黄元吉先生亦云:“忽见外阳勃举,便以为阳生药产,岂知此是后天之知觉为之,凡火激之而动者,何可入药?” 
一般说来,青少年纯乾未破之体,先天的成分较多,可以直悟先天,采取先天活子时,较为容易;中老年精衰已漏之体,后天气质较重,需要培补先天,采取先天活子时,才有希望。青少年若不知及时修炼,贻误良时,等到老年精炁转枯,再去下功,金饭碗变成讨饭棍,悔之迟矣! 
此天人合发之活子时,三丰祖师又称“一身内外阴阳之真消息”,内阴阳者心肾也,外阴阳者天地也,旁门诬指外阴阳为男女,较之后天活子时,又等而下之,何其谬哉!
惟此天人合一之道机,历代祖师秘而不宣。陈翠虚云:“都缘简易妙天机,散在丹书不肯泄。”藏诸丹经,隐喻颇多。或曰“玄关一窍”,或曰“玄牝之门”,或曰“真橐龠”,或曰“真鼎炉”,或曰“氤氲”,或曰“阖辟”,或曰“先天一炁”,或曰“无中生有”,或曰“灵药”,或曰“怀胎”,或曰“外天机”,或曰“夫妇配合”,或曰“采大药”……种种不一,迷者自迷,悟者自悟。 

十三.拳道合一 
吾于每夜子时,坚持习炼内家拳法,一年四季,从未间断。正当其时,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神人太虚,感觉每夜行功最为舒适之时,正天地氤氲之时也,亦为人身之活子时,内感外应,若合符契。此时行功,周身不松而自松,不静而自静,行拳迈步之问,犹如行云流水,完全无需后天拙力,皆在自然而然。行到妙处,阳炁温润,周身太和,暖融快畅,妙不可言。乃可至于动静合一,动不知动,静不知静,不动而动,不静而静,动乎其不得不静,静乎其不得不动。交感强处,竟至浑然不动,神形俱化,万物与我同在,而我与天地为一。 
通过动功炼形,将天地人交和之阳炁,运化于周身内外,阖辟周流,散溢四肢,其乐无比,其妙难述。故操内家拳法,可以行炁化欲,以证丹法。曾见博得内家拳法之秘奥者,每言武道同源、拳道合一,初闻似乎难解,今日方知含有内在体认也。 
自注:夜半子时,阴极生阳,静极生动,阴阳之杰始交,正天地默会之时,亦人身体察内外感应之良机也。正好下功,修炼与拳法合为一体。内家拳法,其实修炼之动功也,虽曰动功,实为内修,非只运动形体,其实炼神炼炁,故称“内家”。当初三丰祖师留传内家拳法,即为辅助修炼之用。盖纯动纯静,不合道体,动静失宜,则有阴阳偏盛之患。故应内外兼修,动静合一,自可运化周身阳炁,充溢百骸,外固形体,内凝精神。因之常见修丹道者多辅以拳,操内家者多悟以道。 

十四.道法自然 
从此之后,功修归于平常。平时持志虚无,清静无为,诸般景象,人眼皆空。待到天人合发之机,玄关兆象,先天活子时发生,我身自与天地氤氲之机相合,而与天地同参造化。采取黄芽,积累道炁,顺天行事,自然而然。功夫只在顷刻之间,时至神知,水到渠成,不必追求,道自归身。再看嫩枝抽芽,鲜花怒放,空山鸟语,流泉飞瀑,自然万象,生机盎然,无一非道之所在。心契于道,足可怡然齐物也。 
吾自入道,坚持做功多年,保持童体,依法修持,而今明白种种法门尽属后天。道法自然,不假人为。从此不必拘泥形式,亦无需有心作为,行立坐卧皆可,就在日用平常之际得之,大道何其“易简”哉!
自注:功修至此,归于无为大道。虽曰无为,其实无可不为,《悟真》云:“无为也有功夫在。”《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曰:“顷刻而成”,真正功夫就在顷刻之间,无为之中而有为,平常之中出非常。所谓“种种法门尽属后天”,乃明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而后证知,未入此层,不可废弃有为之功。 

十五.春之炁在肝 
功达无为,廓然无碍。随着先天活子时的自然出现,其他景象亦随之发生。庚午年正月十二日,静养之中,杳杳冥冥。但觉炁聚丹田,氤氲不散,且在中、下二田之间,来回悠荡。全身如雪入水,渐渐溶化,体合虚无,混混沌沌。大静之中,右胁炁盈,伺机欲动,如同待发之师,瞬问真意自注,若得将令,其炁骤发。快似决堤之水,突然迸流,又象万马奔腾,势不可挡。滚滚炁浪,奔流激荡,波涌全身,震颤肢体。自身六神无主,完全任其所为。冲溢之后,遂而消失,杳无影迹,不见其形。稍歇,右胁之炁复盈,真意随之一注,再次发动,炁浪滚滚,冲布全身,旋而自止,再次消失。稍歇又发,发后自失。如是数度,炁势递减,渐自安定,复归混沌。翌日早起,天降大雪,是天人合发之验也,皆在道妙之中矣。
自注:查此时间,乃为立春(正月九日)之后第三日,正当初春阳炁生发之候,其炁属木,在人身为肝(右胁),天人合发,在人身为肝炁动,正其时也。此景过后,天降大雪,应验其为天人交感之时,即先天活子时。由此可知,先天活子时之发动,不惟与天地交感之机相合,亦与二十四节气之阴阳变化相应。亦可谓二十四节气阴阳变化之炁机,亦合天地阴阳交感之炁机也。 
是知活子时之“活”,活中亦有“定”也。较之先天活子时之天人合一,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层次。

十六.冬之炁在肾 
庚午年腊月初四,余回山东看望父母。夜卧静室,浑然大定。忽焉颠顶神光下盼,足心之炁随之上朝,上下互感,顿觉天地恍惚,氤氲回旋。此刻吾仍保持平躺姿势,寂然不动。只见(神遇而非目视,此时双目正闭)有两道黑炁,穿脚心同时上行而来。如同两条光带一般,宽窄相同,其光为漆亮之黑色,非晦暗之黑色也。两炁上行,非常明晰,只见双双由腿内上行,行至中宫,触及内脏,顿时如有东西在内抓捏一般,脏器随之颤跃,既感觉新奇刺痒又不可抗拒。此时六神无主,无力抗拒,其炁动毕,归于混沌。
自注:此时正值隆冬季节,乃为冬日阳炁萌发之候,冬之炁属水,在人身为肾,天人合发,在人身为肾炁动。脚心属肾,故其炁发于脚心(前述中黄之炁已通,畅于四肢,方达脚心)。其炁色黑,正应肾主黑色也。此为先天活子时之发动,合于四季阴阳变化之杰机。可见古人以四季配五行,配五脏,配五色,中有道妙存焉。 

十七.夏至一阴生 
辛末年五月初十,上午景生,中宫之炁,结团相抱,氤氲不散,苏绵快活,妙不可言。午后养静,内炁充盈,甜蜜妙畅,浑然忘我。杳冥之中,真炁腾发,直冲漕溪,飞上昆仑,轰鸣不已。薰蒸升腾,周流不息。此时自身无主,任其升腾。旋顷自止,归于混沌。 
自注:查五月十一日为夏至,夏至之时,一阴初生,在此之前,为阳之极。阳极必动,故为天地蕴蓄之阳炁发动之机,天人合发,在人身亦为阳杰发动之候。故应于初十日,人身之先天活子时发动。天人合一,时至必发,三丰祖师云:“不差毫发。” 

十八.印证丹经 
吾之内景所谈,在别人看来,或许认为又是一家之言。殊不知大道为一,法乃不二,虽其内在景象,因人或有不同,而论及功夫之阶次,则仍与古圣仙真所言,印证无差。丹经疑迷之处,至此涣若冰释,乃知圣真“心传”,均可一以贯通,默会其意,如与祖师坐而论道。只是各种丹经,多为中老年人说法,且以有为之法居多,青少年不宜邯郸学步。观诸各派丹法又有层次高下之不等,若无身心验证则易误人迷途。故此,本文为破析其理,直指大道,于隐微处亦有所阐发,秘则揭之,晦则明之,大道为公,善与人同。
若此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妙境,论述详明者,当推阴符道德、纯阳祖师、紫阳祖师、重阳祖师、长春祖师、三丰祖师、黄元吉先生、陈撄宁先生诸真。 
自注:摘引道言祖语如下: 
《阴符经》: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 
《道德经》: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大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庄子》: 
“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和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缘督以为径,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修真内景谈(2)

    网络 田诚阳

    2010-12-30 14:11:04

    |
    修真内景谈(2)
    |

    十.真人之息以踵 
    此后,初步体会天地相合之时,人身感觉特别舒适。甚至初步体会到氤氲之景:真炁沿两脚升腾而上,与心炁交会于中宫,全身舒畅,毛窍开合,天地之炁归于我身,如沐春光一般快活。另外,感到由朔至望,人之性宫渐趋明朗;由望至晦,人之性体渐归混沌。 
    自注:中黄打通之后,周身关窍皆开,真杰遍达周身,人身之炁始与天地之炁接通。所谓真炁沿两脚升鹰而上,即《庄子》“真人之息以踵”之义也。一般人用外呼吸,最多炁达丹田,非得中黄开通,畅于四肢,胎息内转,才可至踵“ 
    从前做功,皆在肉体腔子里面模索,今日方知跳出肉体樊笼,体悟天人关系。若无命功之蜕化,岂有性天之超升。相距悟至“天人合一”,虽不中亦不远矣。

    十一.天人合一 
    己巳年六月初一,调至中国道教协会工作,居于北京白云观内。自来之后,便体会到更为醇厚的氤氲炁象。平常之际,忽焉有炁循两腿升腾,直汇中宫。丹田仿佛有股吸引力一般,一直向内吸炁,非平时之由外往里吸也,乃是由内从外纳炁,而且只吸不呼,亦不见其满。上面有炁随之入内,上下二炁,交会中宫,如磁吸铁,相恋相抱,温和酝酿,氤氲不散。就在二炁相抱的一刹那,呼吸顿止,而人恍然如醉矣。四肢百骸,皆不能动转,直觉神在炁中,炁包神外,两相交接,恍惚回旋。真炁薰蒸,遍达周身,苏绵快活,妙不可言。全身毛孔尽皆开放,元炁阖辟同乎天地。真炁上蒸,化为甘露,清凉如醴,咽纳不已。二炁相交,只在片刻之间,交毕之后,归于平常。此景每在平常之际发生,忽焉而来,忽焉而去,往来无定,不可追求。 
    其间景象,亦有变化。有时正在看书写字,忽觉腿部有炁腾起,上交中宫,顿然全身如浮,身轻如蝶,恍惚如在云空,乃知景到,不敢妄动,任其自交;有时真炁会于中宫,甜蜜非常,津生浓醴,身软如泥,如醉如痴,手懒得动,口懒得开,直愿养此天机,便有无穷快活,非得其炁交透,身体才愿活动;有时真炁自脚心升起,两腿于是格外轻快,便乐意悠情漫步,涵养中宫炁团,任从我行,全不知倦;有时好似身后有炁推动,举步毫不费力,犹如漫步太虚,缥缈轻举;有时动作之中,真炁沿两腿上升,直上夹脊昆仑,蔓延四肢,一路融融,遍传周身,稍加用意,周身便似火蛇乱窜,聚歼八万四千毛孔、三百六十骨节所藏之阴神,何等畅快,惟武火不敢多用耳;有时炁来甚速,迅即在中宫抱团结胎;小腹盈满,静以养之,呼吸内外开合,全体美快之至;有时感觉混沌,卧以应之,上下二炁,会于中宫,交接甜美,流行全身,暖融畅适,周身太和,太虚与我同体,而我为太虚之主;有时二炁相抱中宫,纽结一处,如同活龙在内游动翻滚,动转升降,美妙非常;有时真炁抱团,丹田畅适美快,其感觉非冷非热、非寒非燥,一团舒妙之景,形成天然火候,早先以丹田发热为好兆,今日成为笑谈矣。……种种景象,变化万千,非笔墨所能尽述。 
    时间稍长,观察天地变化,乃悟我身氤氲之候,正是天地相合之机,及至有形,其景自失。证验至此,方才领悟何为“天人合一”。
    自注:天地相合之机,乃是天地之杰相交之时,亦为人身氤氲之候,这便是“天人合一”之内景,《阴符经》谓之“天人合发”。常人不察此机,惟修炼者不期而获,此须由真修实证,方能悟之,非字面理解可知。当此之时,天炁下降,地炁上升,二炁相合,氤氲交感,将雨未雨,将雷未雷,在卦为之“地天泰”,古人称曰“天地氤氲”,天地之造化在乎此也,丹经云:“人身为一小天地。”修炼者能够合乎天地之德,自然可与天地同参造化,吾身氤氲之机,亦合天地氤氲之机。感觉有炁循两腿升腾者,其实地炁循脚心上升也;有炁自上降入中宫者,其实天炁由顶窍下降也;感觉真炁薰蒸、遍达周身者,其实天地之炁由毛孔而入也。在吾身中,为心炁下降,肾炁上升,氤氲交感,相聚中宫,如同结胎相似,经云:“道胎”,又云:“胎因息生,息因胎住。”其胎顺外呼吸而结,结胎之后,外呼吸即断,化为胎息。丹书所谓之取坎填离、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神炁合一、性命合一者此也,道即在斯矣。及至有形,天地无形之炁交已毕,无形生出有形,故其景自失。
    于此可见,天道、仙道、人道其实一也,皆为阳炁下降,阴炁上升,阴阳交感,氤氲结合,化为甘露,产育新的生机,天地由此而长久,人身由此而长生,夫妇由此而传代。古人云:“天地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得此道则昌,失此道则衰。 

    十二.先天活子时 
    亦且悟得,每当天人合一之景出现,皆是天地之阳炁生发之时,亦人身之阳炁生发之时,即“活子时”出现之机,天地之活子时与人身之活子时同步,合成一个活子时。而其氤氲景象,往来无定,久暂不一,隔段时间总会出现一回。其间亦有强弱缓速之不同,感觉强时,必是天地氤氲正浓,万里和合,其势浩然,见形亦速,其形亦大;感觉弱时,竟是天地清静平淡,万里无云,其势和顺,见形亦迟,有时无形。其中微妙,多有不可言述者。 
    每遇此时,天地之炁交和,产生新的阳炁,天炁发暖,人身融融,便得毛窍开放,而天地交和之阳炁,循毛孔之阖辟而人于我身。此刻自身阳炁旺盛,活泼圆融,而天地之阳炁,和合心肾二炁,天地人三家相见,和合凝集,氤氲相抱,团聚中宫。其炁交毕,归于平常,而吾身之精神面貌,则如蝉脱壳,焕然一新。 
    自注:天地阳生之活子时,与我身阳生之活子时,二者“阴符”,天人合一之道得矣。因其往来无定,亦可见活子时之“活”也,若不知活则容易当面错过,丹书云:“十二时,皆可为。”非必限定于子时打坐之“死子时”也,丹书亦云:“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 
    天地之炁,氤氲交感,产生新的阳炁,此阳炁乃至真至纯之生炁,即先天清阳之炁,非后天孤阳之气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炁,一炁生夭地,天地二炁相交所生之阳炁,谓之“三”,万物得三,方得长养,人同此机。故《阴符经》云:“天人合发,万化定基。”天地由此阳炁而发暖,人身亦得毛窍开放,便觉融融,而与天地同其阖辟,天地交和之阳炁,入我身内,所谓“盗天机,夺造化”者此也。而此阳炁,正是常人下生之后,逐于外物,失于虚空之先天生炁,本为自己所有,今且“盗”回(此“盗”非偷盗之义,乃指反夺,即是把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回来),还归于我身。活子时到来,天地所生之清阳之炁,和合心肾二炁,天地人三家相见,氤氲中宫,和合凝集之后,结成一粒黍米,丹家又称“黄芽”。所谓“黍米”,是言其极精极微,渐渐积累,聚之可结道胎,又曰“婴儿”,《悟真篇》云:“三家相见结婴几,婴儿是一含真炁。” 
    经云:“一点落黄庭,战罢平常。”其炁交毕,归于平常。此活子时阳动之机,皆平常而来,自然而然,不在人为。前云:“不采之采,乃是真采。”于此更可明其义。故此天人合发之活子时,非彼外肾立举之活子时也,由此可以分为“先天活子时”与“后天活子时”。先天活子时,在天人合一之时,无形无象,合乎先天,所采者杰也;后天活子时,在外肾立举之时,有形有象,掇弄后天,所采者精也。先天活子时,采取先天清阳之炁,和合自身阳炁,点化自身阴质,以成就纯阳之体,符合天道,可以成丹;后天活子时,采取后天浊阴之精,至多补益自身,自身仍属阴质,仍然是一团孤阴,不合天道,何以成丹?二者相比,一无为而一有为,一先天而一后天,一无形而一有形,一自然而一勉强,实有云泥之差,岂可错认! 
    有些丹书,所云外肾立举为活子时者,乃是针对中老年人说法。中老年人所谓炼精化炁,是从后天活子时下手,运用周天火候,采取后天,返还先天。这种活子时,一天可能出现好几次,有云人体之活子时与天地之活子时不可同步者,实指后天活子时也,尚未证悟先天活子时之层次。徜若执着后天活子时,摸索肉体里面一团阴气,终究有坏,落入空亡。历代成道祖师,多有批驳后天活子时者,如钟离祖师曾云:“一身四大皆属阴,莫把阴精里面寻!”黄元吉先生亦云:“忽见外阳勃举,便以为阳生药产,岂知此是后天之知觉为之,凡火激之而动者,何可入药?” 
    一般说来,青少年纯乾未破之体,先天的成分较多,可以直悟先天,采取先天活子时,较为容易;中老年精衰已漏之体,后天气质较重,需要培补先天,采取先天活子时,才有希望。青少年若不知及时修炼,贻误良时,等到老年精炁转枯,再去下功,金饭碗变成讨饭棍,悔之迟矣! 
    此天人合发之活子时,三丰祖师又称“一身内外阴阳之真消息”,内阴阳者心肾也,外阴阳者天地也,旁门诬指外阴阳为男女,较之后天活子时,又等而下之,何其谬哉!
    惟此天人合一之道机,历代祖师秘而不宣。陈翠虚云:“都缘简易妙天机,散在丹书不肯泄。”藏诸丹经,隐喻颇多。或曰“玄关一窍”,或曰“玄牝之门”,或曰“真橐龠”,或曰“真鼎炉”,或曰“氤氲”,或曰“阖辟”,或曰“先天一炁”,或曰“无中生有”,或曰“灵药”,或曰“怀胎”,或曰“外天机”,或曰“夫妇配合”,或曰“采大药”……种种不一,迷者自迷,悟者自悟。 

    十三.拳道合一 
    吾于每夜子时,坚持习炼内家拳法,一年四季,从未间断。正当其时,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神人太虚,感觉每夜行功最为舒适之时,正天地氤氲之时也,亦为人身之活子时,内感外应,若合符契。此时行功,周身不松而自松,不静而自静,行拳迈步之问,犹如行云流水,完全无需后天拙力,皆在自然而然。行到妙处,阳炁温润,周身太和,暖融快畅,妙不可言。乃可至于动静合一,动不知动,静不知静,不动而动,不静而静,动乎其不得不静,静乎其不得不动。交感强处,竟至浑然不动,神形俱化,万物与我同在,而我与天地为一。 
    通过动功炼形,将天地人交和之阳炁,运化于周身内外,阖辟周流,散溢四肢,其乐无比,其妙难述。故操内家拳法,可以行炁化欲,以证丹法。曾见博得内家拳法之秘奥者,每言武道同源、拳道合一,初闻似乎难解,今日方知含有内在体认也。 
    自注:夜半子时,阴极生阳,静极生动,阴阳之杰始交,正天地默会之时,亦人身体察内外感应之良机也。正好下功,修炼与拳法合为一体。内家拳法,其实修炼之动功也,虽曰动功,实为内修,非只运动形体,其实炼神炼炁,故称“内家”。当初三丰祖师留传内家拳法,即为辅助修炼之用。盖纯动纯静,不合道体,动静失宜,则有阴阳偏盛之患。故应内外兼修,动静合一,自可运化周身阳炁,充溢百骸,外固形体,内凝精神。因之常见修丹道者多辅以拳,操内家者多悟以道。 

    十四.道法自然 
    从此之后,功修归于平常。平时持志虚无,清静无为,诸般景象,人眼皆空。待到天人合发之机,玄关兆象,先天活子时发生,我身自与天地氤氲之机相合,而与天地同参造化。采取黄芽,积累道炁,顺天行事,自然而然。功夫只在顷刻之间,时至神知,水到渠成,不必追求,道自归身。再看嫩枝抽芽,鲜花怒放,空山鸟语,流泉飞瀑,自然万象,生机盎然,无一非道之所在。心契于道,足可怡然齐物也。 
    吾自入道,坚持做功多年,保持童体,依法修持,而今明白种种法门尽属后天。道法自然,不假人为。从此不必拘泥形式,亦无需有心作为,行立坐卧皆可,就在日用平常之际得之,大道何其“易简”哉!
    自注:功修至此,归于无为大道。虽曰无为,其实无可不为,《悟真》云:“无为也有功夫在。”《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曰:“顷刻而成”,真正功夫就在顷刻之间,无为之中而有为,平常之中出非常。所谓“种种法门尽属后天”,乃明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而后证知,未入此层,不可废弃有为之功。 

    十五.春之炁在肝 
    功达无为,廓然无碍。随着先天活子时的自然出现,其他景象亦随之发生。庚午年正月十二日,静养之中,杳杳冥冥。但觉炁聚丹田,氤氲不散,且在中、下二田之间,来回悠荡。全身如雪入水,渐渐溶化,体合虚无,混混沌沌。大静之中,右胁炁盈,伺机欲动,如同待发之师,瞬问真意自注,若得将令,其炁骤发。快似决堤之水,突然迸流,又象万马奔腾,势不可挡。滚滚炁浪,奔流激荡,波涌全身,震颤肢体。自身六神无主,完全任其所为。冲溢之后,遂而消失,杳无影迹,不见其形。稍歇,右胁之炁复盈,真意随之一注,再次发动,炁浪滚滚,冲布全身,旋而自止,再次消失。稍歇又发,发后自失。如是数度,炁势递减,渐自安定,复归混沌。翌日早起,天降大雪,是天人合发之验也,皆在道妙之中矣。
    自注:查此时间,乃为立春(正月九日)之后第三日,正当初春阳炁生发之候,其炁属木,在人身为肝(右胁),天人合发,在人身为肝炁动,正其时也。此景过后,天降大雪,应验其为天人交感之时,即先天活子时。由此可知,先天活子时之发动,不惟与天地交感之机相合,亦与二十四节气之阴阳变化相应。亦可谓二十四节气阴阳变化之炁机,亦合天地阴阳交感之炁机也。 
    是知活子时之“活”,活中亦有“定”也。较之先天活子时之天人合一,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层次。

    十六.冬之炁在肾 
    庚午年腊月初四,余回山东看望父母。夜卧静室,浑然大定。忽焉颠顶神光下盼,足心之炁随之上朝,上下互感,顿觉天地恍惚,氤氲回旋。此刻吾仍保持平躺姿势,寂然不动。只见(神遇而非目视,此时双目正闭)有两道黑炁,穿脚心同时上行而来。如同两条光带一般,宽窄相同,其光为漆亮之黑色,非晦暗之黑色也。两炁上行,非常明晰,只见双双由腿内上行,行至中宫,触及内脏,顿时如有东西在内抓捏一般,脏器随之颤跃,既感觉新奇刺痒又不可抗拒。此时六神无主,无力抗拒,其炁动毕,归于混沌。
    自注:此时正值隆冬季节,乃为冬日阳炁萌发之候,冬之炁属水,在人身为肾,天人合发,在人身为肾炁动。脚心属肾,故其炁发于脚心(前述中黄之炁已通,畅于四肢,方达脚心)。其炁色黑,正应肾主黑色也。此为先天活子时之发动,合于四季阴阳变化之杰机。可见古人以四季配五行,配五脏,配五色,中有道妙存焉。 

    十七.夏至一阴生 
    辛末年五月初十,上午景生,中宫之炁,结团相抱,氤氲不散,苏绵快活,妙不可言。午后养静,内炁充盈,甜蜜妙畅,浑然忘我。杳冥之中,真炁腾发,直冲漕溪,飞上昆仑,轰鸣不已。薰蒸升腾,周流不息。此时自身无主,任其升腾。旋顷自止,归于混沌。 
    自注:查五月十一日为夏至,夏至之时,一阴初生,在此之前,为阳之极。阳极必动,故为天地蕴蓄之阳炁发动之机,天人合发,在人身亦为阳杰发动之候。故应于初十日,人身之先天活子时发动。天人合一,时至必发,三丰祖师云:“不差毫发。” 

    十八.印证丹经 
    吾之内景所谈,在别人看来,或许认为又是一家之言。殊不知大道为一,法乃不二,虽其内在景象,因人或有不同,而论及功夫之阶次,则仍与古圣仙真所言,印证无差。丹经疑迷之处,至此涣若冰释,乃知圣真“心传”,均可一以贯通,默会其意,如与祖师坐而论道。只是各种丹经,多为中老年人说法,且以有为之法居多,青少年不宜邯郸学步。观诸各派丹法又有层次高下之不等,若无身心验证则易误人迷途。故此,本文为破析其理,直指大道,于隐微处亦有所阐发,秘则揭之,晦则明之,大道为公,善与人同。
    若此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妙境,论述详明者,当推阴符道德、纯阳祖师、紫阳祖师、重阳祖师、长春祖师、三丰祖师、黄元吉先生、陈撄宁先生诸真。 
    自注:摘引道言祖语如下: 
    《阴符经》: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 
    《道德经》: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大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庄子》: 
    “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和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缘督以为径,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