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道教的兴起与扩散(2)

海南史志网 符和积

2011-03-09 08:51:55

宋代海南道教,主要为神霄派和金丹派南宗。神霄派以传行自称出自天上神霄玉清的神霄雷法为名,系从天师道演化而来,在北宋徽宗的扶植下,大行于世。海南州、县奉诏设建神霄玉清万寿宫,竖碑御笔《神霄玉清万寿宫诏》,使神霄道士显赫至极,海南黎母山成为道教神霄雷法的重要传授地。金丹派南宗以北宋张伯端为开派祖师,经五世祖白玉蟾形成教派。金丹派南宗在白玉蟾之前属单传授教,自修自炼。白玉蟾融神霄雷法与内丹修炼为一体,创立金丹派南宗教派后,建立庵观、组织教团、引符设醮传丹法和雷法,在民间广为传播,使内丹学成为南宋道教炼养术的主流。因金丹派南宗四世祖陈楠、五世祖白玉蟾均为海南人,其修炼得道和成真归终均在海南,对故土道教影响甚广。元代海南信奉正一道,大型宫观均为正一道,如琼州玄妙观正一道百余员,万州玄妙观正一道士五十余名。大德八年(1304年),成宗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成宗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教三山符 ”,主领南方教派。正一道以张陵为首领,以《正一经》为共同奉持的主要经典,以画符念咒、祈禳斋醮等为主要法术,为人驱鬼降妖、祈福禳灾。正一道组织较为松散,道士可以不住宫观,可娶妻生子,俗称“火居道士”,其戒律也较为松驰,易为民间所接受。因此,为元代以后海南道教逐渐民间化、世俗化提供了教规前提。

二、明、清时期海南道教的扩散明中期以前是道教的鼎盛阶段。

明太祖朱元璋褒扬正一道是“特为孝子慈亲之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矣哉!”(朱元璋:《御制斋醮仪文序》)海南道教仍然奉行正一道。但是,明中叶以后,朱明皇朝实行抑道政策,逐渐限制道教特权,道教的发展转向了民间。这一时期,海南道教向民间扩散,出现了道士民间传道授教的情形。见之方志的有:临高人刘佛子“玉灵耶村广福堂修炼悟道”;琼山庠生周思仁“自称一岳山人,精易学,”仙人受于异术,“思仁潜具术,能知休咎,以符咒治人疾病即愈”,“嘉靖丙辰(1526年)来邀省城,人争求识之”;琼山冯源、冯日文叔侄, 历南北“遇谢道士设雷符法归讲静”得道,“好鼓琴吟诗,每召乩仙唱和,终日句极清逸”;琼山人唐秩,号海天孤鹤,别号木竹司徒,唐胄次子。“为诸生时,异人授以道书,尤精华符 ,会肃宗召方士”。

明、清海南道教向民间扩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道教场所不断在县以下地区增建。在承袭或重修宋元旧有的道观、道堂基础上,又新建了一批道观庵堂。如明洪武初年(约1368年),临高县东蚕村都建有广福堂,永乐初(约1403年)临高县知县朱原律在县西建真武庙;洪武二年(1369年)乐会县王思慕在县治西建真武堂;洪武十年(1377年)感恩县乡人许侬班在县东建真武堂,时人又建有三清庙,在县东二里处;永乐二十二年(1403年)会同县典史徐廷玉在县东建真武堂。清代海南城乡的道观、宫庙数量不少,据聂版《临高县志》载,临高县仅县城附近祠庙就有25间,均为道教场所。明、清代海南道教向民间扩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风水塔在海南城乡的普遍出现。风水塔源于道教的风水说,多建于府、县城镇文庙近旁或山尖、路端等重要位置,作为驱邪扶正或祈祷本地人才蔚起的象征。此类塔制在明清海南州、县城郊村野均有建立。据新编海南各市县志载:明代风水塔有文昌斗炳塔、琼海聚奎塔、澄迈文峰塔等;清代风水塔有定安见龙塔、崖州文峰塔、万宁清云塔、崖州迎旺塔、文昌文笔塔等。

明、清海南道教不断向民间扩散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加强了民间多神崇拜的风气。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一方面它不断地造神,并传布到社会上,逐渐形成民间信仰中的神,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真武大帝文昌帝君等;另一方面又不断从民间信仰中吸收新神,编入神仙谱系之中,并为之塑像建庙,顶礼膜拜,如龙王、土地、送子娘娘、关圣帝君等。明、清时期海南民间诸多神中最突出的有两位女神,一为水尾圣娘,一为冼太夫人。海南沿海地区均建有水尾圣娘庙或天后庙,祭拜水神水尾圣娘,以祈平安。如今文昌东郊镇桃李村的“水尾圣娘庙”,以及清道光《琼州府志 》记载的琼州府白沙门天后庙、澄迈县城西天后庙、定安县天后庙、文昌县紫贝山麓天后庙、会同县城南门天后庙、临高县临江桥东天后庙、儋州城东天后庙、昌化县城西天后庙、万州迎恩街天后庙、陵水县北门外天后庙、崖州海滨天后庙、感恩县县北天后庙等,均为明、清修建或重建。水尾圣娘被华侨称为“海南第一女神”,凡有琼属华侨旅居的国家和地区大多设有“水尾圣娘庙”或“天后宫”,以祈求水神保佑安康发达。

历经梁、陈、隋三代的冼太夫人,由于对海南归属中央和加强民族团结的历史贡献,被历代海南人所敬仰,至明清道教影响下变为神。自明清以来,建造冼太夫人庙日益增多,几乎所有城乡村舍都普遍奉祀,以至文职武官、学者名士、乡绅商贾均乐于参与为冼太夫人立祠的盛举。

祭祀冼太夫人诞期的“军坡”活动也盛况非常,明王弘诲撰《新建谯国诚敬夫人庙碑》云:“每令节届期,即云集飙附,若三军之奉主师,曾无敢有越厥志者”。王弘诲还有诗云:“年年诞节启仲奉,考钟伐鼓声渊阗;军魔俨从开府日,杀气直扫蛮荒尘。……迩来豺虎日纵横,青天魑魅群妖精;愿仗神威一驱逐,阖境耕凿康哉宁”。这种象征冼太夫人率军出征,驱邪镇魔,保境安宁的“军坡”活动,成为明清以降海南民间的传统节日。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海南道教的兴起与扩散(2)

    海南史志网 符和积

    2011-03-09 08:51:55

    |
    海南道教的兴起与扩散(2)
    |

    宋代海南道教,主要为神霄派和金丹派南宗。神霄派以传行自称出自天上神霄玉清的神霄雷法为名,系从天师道演化而来,在北宋徽宗的扶植下,大行于世。海南州、县奉诏设建神霄玉清万寿宫,竖碑御笔《神霄玉清万寿宫诏》,使神霄道士显赫至极,海南黎母山成为道教神霄雷法的重要传授地。金丹派南宗以北宋张伯端为开派祖师,经五世祖白玉蟾形成教派。金丹派南宗在白玉蟾之前属单传授教,自修自炼。白玉蟾融神霄雷法与内丹修炼为一体,创立金丹派南宗教派后,建立庵观、组织教团、引符设醮传丹法和雷法,在民间广为传播,使内丹学成为南宋道教炼养术的主流。因金丹派南宗四世祖陈楠、五世祖白玉蟾均为海南人,其修炼得道和成真归终均在海南,对故土道教影响甚广。元代海南信奉正一道,大型宫观均为正一道,如琼州玄妙观正一道百余员,万州玄妙观正一道士五十余名。大德八年(1304年),成宗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成宗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教三山符 ”,主领南方教派。正一道以张陵为首领,以《正一经》为共同奉持的主要经典,以画符念咒、祈禳斋醮等为主要法术,为人驱鬼降妖、祈福禳灾。正一道组织较为松散,道士可以不住宫观,可娶妻生子,俗称“火居道士”,其戒律也较为松驰,易为民间所接受。因此,为元代以后海南道教逐渐民间化、世俗化提供了教规前提。

    二、明、清时期海南道教的扩散明中期以前是道教的鼎盛阶段。

    明太祖朱元璋褒扬正一道是“特为孝子慈亲之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矣哉!”(朱元璋:《御制斋醮仪文序》)海南道教仍然奉行正一道。但是,明中叶以后,朱明皇朝实行抑道政策,逐渐限制道教特权,道教的发展转向了民间。这一时期,海南道教向民间扩散,出现了道士民间传道授教的情形。见之方志的有:临高人刘佛子“玉灵耶村广福堂修炼悟道”;琼山庠生周思仁“自称一岳山人,精易学,”仙人受于异术,“思仁潜具术,能知休咎,以符咒治人疾病即愈”,“嘉靖丙辰(1526年)来邀省城,人争求识之”;琼山冯源、冯日文叔侄, 历南北“遇谢道士设雷符法归讲静”得道,“好鼓琴吟诗,每召乩仙唱和,终日句极清逸”;琼山人唐秩,号海天孤鹤,别号木竹司徒,唐胄次子。“为诸生时,异人授以道书,尤精华符 ,会肃宗召方士”。

    明、清海南道教向民间扩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道教场所不断在县以下地区增建。在承袭或重修宋元旧有的道观、道堂基础上,又新建了一批道观庵堂。如明洪武初年(约1368年),临高县东蚕村都建有广福堂,永乐初(约1403年)临高县知县朱原律在县西建真武庙;洪武二年(1369年)乐会县王思慕在县治西建真武堂;洪武十年(1377年)感恩县乡人许侬班在县东建真武堂,时人又建有三清庙,在县东二里处;永乐二十二年(1403年)会同县典史徐廷玉在县东建真武堂。清代海南城乡的道观、宫庙数量不少,据聂版《临高县志》载,临高县仅县城附近祠庙就有25间,均为道教场所。明、清代海南道教向民间扩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风水塔在海南城乡的普遍出现。风水塔源于道教的风水说,多建于府、县城镇文庙近旁或山尖、路端等重要位置,作为驱邪扶正或祈祷本地人才蔚起的象征。此类塔制在明清海南州、县城郊村野均有建立。据新编海南各市县志载:明代风水塔有文昌斗炳塔、琼海聚奎塔、澄迈文峰塔等;清代风水塔有定安见龙塔、崖州文峰塔、万宁清云塔、崖州迎旺塔、文昌文笔塔等。

    明、清海南道教不断向民间扩散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加强了民间多神崇拜的风气。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一方面它不断地造神,并传布到社会上,逐渐形成民间信仰中的神,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真武大帝文昌帝君等;另一方面又不断从民间信仰中吸收新神,编入神仙谱系之中,并为之塑像建庙,顶礼膜拜,如龙王、土地、送子娘娘、关圣帝君等。明、清时期海南民间诸多神中最突出的有两位女神,一为水尾圣娘,一为冼太夫人。海南沿海地区均建有水尾圣娘庙或天后庙,祭拜水神水尾圣娘,以祈平安。如今文昌东郊镇桃李村的“水尾圣娘庙”,以及清道光《琼州府志 》记载的琼州府白沙门天后庙、澄迈县城西天后庙、定安县天后庙、文昌县紫贝山麓天后庙、会同县城南门天后庙、临高县临江桥东天后庙、儋州城东天后庙、昌化县城西天后庙、万州迎恩街天后庙、陵水县北门外天后庙、崖州海滨天后庙、感恩县县北天后庙等,均为明、清修建或重建。水尾圣娘被华侨称为“海南第一女神”,凡有琼属华侨旅居的国家和地区大多设有“水尾圣娘庙”或“天后宫”,以祈求水神保佑安康发达。

    历经梁、陈、隋三代的冼太夫人,由于对海南归属中央和加强民族团结的历史贡献,被历代海南人所敬仰,至明清道教影响下变为神。自明清以来,建造冼太夫人庙日益增多,几乎所有城乡村舍都普遍奉祀,以至文职武官、学者名士、乡绅商贾均乐于参与为冼太夫人立祠的盛举。

    祭祀冼太夫人诞期的“军坡”活动也盛况非常,明王弘诲撰《新建谯国诚敬夫人庙碑》云:“每令节届期,即云集飙附,若三军之奉主师,曾无敢有越厥志者”。王弘诲还有诗云:“年年诞节启仲奉,考钟伐鼓声渊阗;军魔俨从开府日,杀气直扫蛮荒尘。……迩来豺虎日纵横,青天魑魅群妖精;愿仗神威一驱逐,阖境耕凿康哉宁”。这种象征冼太夫人率军出征,驱邪镇魔,保境安宁的“军坡”活动,成为明清以降海南民间的传统节日。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