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道“画符郭填”与书法“双钩填墨”

网络 梁少膺

2011-03-24 13:13:10

天师道“画符郭填”与书法“双钩填墨”
兼论王羲之书法之流变 
   
梁少膺

所谓“双钩填墨”是指在法帖尚未广泛流传之前,古人为了保存书法的原迹,釆用“摹”的方法而制作的“副本”和“复本”。这种双钩填墨之法,从六朝到隋唐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纸的应用而普及。双钩填墨本,除了其流传的意义外,同时也具鉴赏之价值,故历代评书者皆称这些摹本为“下真迹一等”。

双钩填墨源于天师道的“画符郭填”。艺术之发展多受宗教的影响。我国东西晋南北朝时,天师道在社会各阶层中传播甚广,不仅下层蛮夷,世胄高门、士族信奉者亦骤增。如北魏之崔、卢,东晋之王、郗,都是其显著之例。(1)

《魏书·崔玄伯传》:“玄伯尤善草隶行押之书,为世摹楷。玄伯祖悦与范卢谌,並以博艺者著名。谌法钟繇,悦法卫瓘,而俱习索靖之草,皆尽其妙。”同书《崔浩传》:“崔浩,玄伯之长子。既工书,人多讬写急就章。从少至老,初不惮劳,所书盖以百数。浩书体势及其先人,而妙巧不如也。世宝其迹,多裁割缀连,以为楷模。”崔、卢皆当时天师道世家。史云“魏初重崔、卢之书”,故北朝最著之能书世家即奉道之世家。南朝能书者较北朝为多。王羲之父子书法地位甚高,世人皆知,于此不赘。《南齐书·王僧虔》载僧虔论书语:“郗愔章草亚于右军。郗嘉宾草亚于二王。”可见郗氏书法次于二王。南朝书法以王、郗为冠,而王氏、郗氏也属天师道世家。是南朝最著之能书者亦即奉道之世家。

信奉天师道者,何以皆善书?关于这一问题,陶弘景《真诰》中有叙录:“三君(杨君羲许长史谧许掾翙)手迹,杨君书最工,不今不古,能大能细。大较虽祖效郗法,笔力规矩並于二王,而名不显著,当以地微,兼为二王所抑故也。掾书乃是学杨,而字体劲利,偏善写经,画符与杨相似,郁勃锋势,殆非人功所逮。长史章草乃能,而正书古拙,符又不巧,故不写经也。”同书翼真检第二孔璪贱时条注云:“楼(惠明家)钟(义山家)间经亦互相通涉,虽各摹符,殊多粗略。惟加意涧色滑泽取好,了无复规矩锋势,写经又多浮谬。至庚午岁(齐武帝永明八年)(陶)隐居入车阳道,诸晚学者渐效为精。时人今知摹二王法书,而永不悟摹真经,经正起隐居手尔。亦不必皆须郭填,但一笔就画,势力殆不异真,至于符无大小,故宜皆应郭填也。”

由此,道家写经及画符必以能书者任之。《晋书·王羲之传》载羲之性好鹅,曾与山阴道士写经换鹅故事,而被世人乐道。这即是天师道与书法存在关系之佐证。

画符郭填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在道教经典中。画符郭填又称之为“符箓”。道教符箓的创始历来依托于太上老君,实际上开创于张道陵五斗米道。《三国志·张鲁传》:“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汉天师世家》卷二述说张道陵居阳平山修行时,立二十四治区,造正一盟威经箓二十四品,分属二十四治,督察二十治区鬼神功吏。北魏初年,奉道世家寇谦之对天师门内的符咒法箓作了研究,在泰常八年(423),他托称老君玄孙李谱文降临嵩岳,传授《录图真经》。《录图真经》相传为李谱文、赵道覆手书,字体如“古文鸟迹,篆隶杂体”,如云似霞,如烟似雾。这即为早期道教之符箓。为了增加符箓的神秘性、宗教灵应,后来的法师就把符箓说成是太上神真的灵文,九天众圣的法言。他们熟诵符箓中的天官功曹名号、仙地,成为做法事之凭仗。(2)南北朝隋唐以来,道士推宗符箓咒术,信奉受太上所传之法箓,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于我,天神保我,吏兵护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扰。故凡奉天师道者皆能画符郭填,以使自己有道士之辅正驱邪,治病极人的手段。

天师道的画符郭填,先用细劲的线条勾勒成箓文,迂回曲折,极相近元代的“八思巴文”篆体,然后再在空心处填上颜色。后来书法中的双钩填墨与这种手法同出一辙。书法中双钩填墨的方法是,在一间暗室里开一面小窗,墨迹紧贴在窗口上,把一张轻如蝉翼的纸覆盖其上,在窗外透进的阳光照耀下,字迹会显得纤毫毕露,拓书人用特制的游丝笔用细线勾出字的轮廓,然后再填上墨色,其效果和原迹一模一样。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以纸加碑上贴于窗户间,以游丝笔就明处圈却字画,填以浓墨,谓之响拓。”书法中的“双钩填墨”也称“响拓”或“摹”。附带提一下,“响拓”与“摹”与所谓的“临”是有别的。宋黄伯思《东观余记·论临摹二法》:“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之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又有以厚纸覆帖上,就明窗景而摹之,又谓之响拓焉。临之与摹,二者迴殊,不可乱也。”黄文中所说的“明窗景而摹之”,即响拓,指的就是双钩填墨。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上一篇:天道承负
    下一篇:敬奉上清经法验
    |

    天师道“画符郭填”与书法“双钩填墨”

    网络 梁少膺

    2011-03-24 13:13:10

    |
    天师道“画符郭填”与书法“双钩填墨”
    |

    天师道“画符郭填”与书法“双钩填墨”
    兼论王羲之书法之流变 
       
    梁少膺

    所谓“双钩填墨”是指在法帖尚未广泛流传之前,古人为了保存书法的原迹,釆用“摹”的方法而制作的“副本”和“复本”。这种双钩填墨之法,从六朝到隋唐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纸的应用而普及。双钩填墨本,除了其流传的意义外,同时也具鉴赏之价值,故历代评书者皆称这些摹本为“下真迹一等”。

    双钩填墨源于天师道的“画符郭填”。艺术之发展多受宗教的影响。我国东西晋南北朝时,天师道在社会各阶层中传播甚广,不仅下层蛮夷,世胄高门、士族信奉者亦骤增。如北魏之崔、卢,东晋之王、郗,都是其显著之例。(1)

    《魏书·崔玄伯传》:“玄伯尤善草隶行押之书,为世摹楷。玄伯祖悦与范卢谌,並以博艺者著名。谌法钟繇,悦法卫瓘,而俱习索靖之草,皆尽其妙。”同书《崔浩传》:“崔浩,玄伯之长子。既工书,人多讬写急就章。从少至老,初不惮劳,所书盖以百数。浩书体势及其先人,而妙巧不如也。世宝其迹,多裁割缀连,以为楷模。”崔、卢皆当时天师道世家。史云“魏初重崔、卢之书”,故北朝最著之能书世家即奉道之世家。南朝能书者较北朝为多。王羲之父子书法地位甚高,世人皆知,于此不赘。《南齐书·王僧虔》载僧虔论书语:“郗愔章草亚于右军。郗嘉宾草亚于二王。”可见郗氏书法次于二王。南朝书法以王、郗为冠,而王氏、郗氏也属天师道世家。是南朝最著之能书者亦即奉道之世家。

    信奉天师道者,何以皆善书?关于这一问题,陶弘景《真诰》中有叙录:“三君(杨君羲许长史谧许掾翙)手迹,杨君书最工,不今不古,能大能细。大较虽祖效郗法,笔力规矩並于二王,而名不显著,当以地微,兼为二王所抑故也。掾书乃是学杨,而字体劲利,偏善写经,画符与杨相似,郁勃锋势,殆非人功所逮。长史章草乃能,而正书古拙,符又不巧,故不写经也。”同书翼真检第二孔璪贱时条注云:“楼(惠明家)钟(义山家)间经亦互相通涉,虽各摹符,殊多粗略。惟加意涧色滑泽取好,了无复规矩锋势,写经又多浮谬。至庚午岁(齐武帝永明八年)(陶)隐居入车阳道,诸晚学者渐效为精。时人今知摹二王法书,而永不悟摹真经,经正起隐居手尔。亦不必皆须郭填,但一笔就画,势力殆不异真,至于符无大小,故宜皆应郭填也。”

    由此,道家写经及画符必以能书者任之。《晋书·王羲之传》载羲之性好鹅,曾与山阴道士写经换鹅故事,而被世人乐道。这即是天师道与书法存在关系之佐证。

    画符郭填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在道教经典中。画符郭填又称之为“符箓”。道教符箓的创始历来依托于太上老君,实际上开创于张道陵五斗米道。《三国志·张鲁传》:“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汉天师世家》卷二述说张道陵居阳平山修行时,立二十四治区,造正一盟威经箓二十四品,分属二十四治,督察二十治区鬼神功吏。北魏初年,奉道世家寇谦之对天师门内的符咒法箓作了研究,在泰常八年(423),他托称老君玄孙李谱文降临嵩岳,传授《录图真经》。《录图真经》相传为李谱文、赵道覆手书,字体如“古文鸟迹,篆隶杂体”,如云似霞,如烟似雾。这即为早期道教之符箓。为了增加符箓的神秘性、宗教灵应,后来的法师就把符箓说成是太上神真的灵文,九天众圣的法言。他们熟诵符箓中的天官功曹名号、仙地,成为做法事之凭仗。(2)南北朝隋唐以来,道士推宗符箓咒术,信奉受太上所传之法箓,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于我,天神保我,吏兵护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扰。故凡奉天师道者皆能画符郭填,以使自己有道士之辅正驱邪,治病极人的手段。

    天师道的画符郭填,先用细劲的线条勾勒成箓文,迂回曲折,极相近元代的“八思巴文”篆体,然后再在空心处填上颜色。后来书法中的双钩填墨与这种手法同出一辙。书法中双钩填墨的方法是,在一间暗室里开一面小窗,墨迹紧贴在窗口上,把一张轻如蝉翼的纸覆盖其上,在窗外透进的阳光照耀下,字迹会显得纤毫毕露,拓书人用特制的游丝笔用细线勾出字的轮廓,然后再填上墨色,其效果和原迹一模一样。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以纸加碑上贴于窗户间,以游丝笔就明处圈却字画,填以浓墨,谓之响拓。”书法中的“双钩填墨”也称“响拓”或“摹”。附带提一下,“响拓”与“摹”与所谓的“临”是有别的。宋黄伯思《东观余记·论临摹二法》:“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之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又有以厚纸覆帖上,就明窗景而摹之,又谓之响拓焉。临之与摹,二者迴殊,不可乱也。”黄文中所说的“明窗景而摹之”,即响拓,指的就是双钩填墨。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