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以来崂山道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3)

网络 刘怀荣,宋亚莉

2011-04-10 17:32:24

(六)高明见 

高明见(1970—),俗名高诚仙。为全真龙门派第二十四代玄裔。现在主要负责崂山太清宫的接待工作,是当代发展崂山道教的重要道长之一。 高道长生性淡泊,1995年第一次来到太清 宫,就为青山碧海、远离世俗的环境所吸引。之后 他了却俗务,于2000年正式入崂山太清宫。 

高道长喜欢读书。他一方面做好道家必须的 修炼和自己负责的事务,一方面广泛涉猎道教及子、史类著作。提出了不少独到见解,如他认为全 真七子并没有都来过崂山,真正来过的是丘处机 和刘处玄;葛玄早在三国时就已经到过崂山,这在 《道藏·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中就有记载。[5](第24册,P671)高道长积极探索的态度,反映了新一代崂山道长的文化素养和水准。 

2007年8月,高道长出版了《道教海上名山———东海崂山》[6]一书,资料翔实,是了解崂山 和崂山道教的重要资料,也是第一本由崂山道士 自己撰写的崂山和崂山道教方面的书籍。

 此外,孙真淳(1924—2003)、王自臻(1916— 2005)、坤道崔静一、刘洪升(1962—)等道长,或 有深厚的功力,或为崂山道教的发展做出过重要 的贡献,在二十世纪以来崂山道教的发展史上,均 占有一席之地。①本节部分资料由崂山太清宫提供。 

三、崂山道教的现状 

今天的崂山道教在经历了战争、文革等波折之后,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发展前进。其道众数量、 日常修炼、管理和法事、道乐等,在继承以往优秀传统的同时,均有一些新的变化。 

(一)道众基本情况 崂山太清宫属于道教全真派。全真道有较为 

严谨的体系,三教合一,以道为主,讲究清心寡欲, 避开世俗的干扰,终生不婚,吃素、蓄发、以庙为 家,通过潜心静修,达到超凡脱俗的全真境界。崂 山道士都是全真派的清修弟子,他们常年过着集 体生活,监院与道众一样排队打饭,道士的饮食、 住宿和衣冠都由庙里供给。 崂山现有道众近100人,其中近70人在太清 宫,其余居住在华楼宫等处。四方区海云庵以坤道为主,荒草庵正在恢复中。每年有几十名道士到太清宫来挂单,①经过半年的考验,表现良好的道士可以留在太清宫修行。新出家者要求更为严格,必须是年满十八周岁,未婚,家庭同意,本人自愿,且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道教信仰,没有不良社会行为的成年人,方可留在太清宫修行。 

(二)道众的日常修炼 

道众的日常修炼包括心性和身体两方面。心性修炼重视善心善德与悲悯情怀。周宗颐在《太清宫志》中对入太清宫学道的道徒提出如下修身修心的要求:“既入玄门,异姓同居,须要谦恪虚怀,尊师敬友,淡泊明志,服苦任劳,体仁利物,舍己济人,常思己过,莫论人非,居身直朴,洗心清湛,久持励行,庶近道人。”[7](卷二《本宫旧有规则·惩罚》)这些要求现在仍为太清宫所沿用。当代崂山太清宫在发展中,一直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发扬道教慈悲利人的传统,积极参与教育和慈善事业。身体修炼主要是练功。道众的作息时间非常规律,一般早上五点起床,五点三十分早课。早课 诵经之后,自行练功。七点吃饭,七点三十分,道 士们走向各自的岗位,开始接待游客,下午自己静 修。道教的修行讲究“静”,琴棋书画有助于静修,道众一般进行选择性修炼。打太极拳是崂山道士修身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习练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太极拳,来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打坐是道士常用的修炼形式,得道成仙的必由途径。田诚阳道长在《崂山道士的练功生活》中写到:“我们崂山(道士们)的练功生活:月夜习武,旭日餐霞,‘步月廊’下推手,‘聚仙台’上吐纳,不仅增强了体质,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道教宝贵的养生之法,继承了‘仙道贵生’的优良传统。山上练功的场地也很多,有时个人趁旭日初升之际,登上山头,望海吐纳。”[8] 

(三)日常管理和法事、道乐等

周宗颐的《太清宫志》记载以前太清宫的管 理体制:长老之下设道长,道长之下是监院,监院 之下是执事,执事之下是道众。为了适应时代的 发展,现在的管理制度有所改动。现在太清宫日 常管理主要由李宗贤道长总负责,李道长之下,有分管接待、教务、戒律、后勤等各位道长,道众们各 有分工,有的看殿,有的负责经乐,有的在山门接待游客,有的在厨房负责伙食等,管理有序,分工明确。 

崂山道士有一项重要宗教活动就是做道场, 这由经师班专职道士负责。道教的道场(法事) 是举办道教活动、展示道教文化、联系信教群众的 一种重要形式,分为阴事和阳事,主要用于庆贺祝 寿、祈福消灾、超度亡灵等。每逢国家和道教的重大节日,社会的重大活动,太清宫必做大法事,以 表达道教爱国爱教、关注民生的拳拳之心。 传统的崂山道乐乐种古老、乐曲多、曲调美, 从不同角度体现着道家所推崇的清、虚、简、远、雅 的品格。但经过多次的劫难,传统曲目多数失传,2005年太清宫重新组建了崂山道乐队,一般在重大祭祀活动中进行演奏。2008年6月,崂山道乐 正式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在崂山道乐的演奏乐器多种多样,在传统的管子、鼓、木鱼等基本乐器的基础上,扬琴、古筝、琵琶、二 胡、编钟、阮、箫、笙等民族乐器也逐渐融进了道 乐,演奏曲目也有增加,经曲更加富于感情和 韵味。 

①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有20多人,2005年有50多人,以前并没有详细记录这些挂单道士的相关情况,现在已经对其进行记录备案。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二十世纪以来崂山道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3)

    网络 刘怀荣,宋亚莉

    2011-04-10 17:32:24

    |
    二十世纪以来崂山道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3)
    |

    (六)高明见 

    高明见(1970—),俗名高诚仙。为全真龙门派第二十四代玄裔。现在主要负责崂山太清宫的接待工作,是当代发展崂山道教的重要道长之一。 高道长生性淡泊,1995年第一次来到太清 宫,就为青山碧海、远离世俗的环境所吸引。之后 他了却俗务,于2000年正式入崂山太清宫。 

    高道长喜欢读书。他一方面做好道家必须的 修炼和自己负责的事务,一方面广泛涉猎道教及子、史类著作。提出了不少独到见解,如他认为全 真七子并没有都来过崂山,真正来过的是丘处机 和刘处玄;葛玄早在三国时就已经到过崂山,这在 《道藏·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中就有记载。[5](第24册,P671)高道长积极探索的态度,反映了新一代崂山道长的文化素养和水准。 

    2007年8月,高道长出版了《道教海上名山———东海崂山》[6]一书,资料翔实,是了解崂山 和崂山道教的重要资料,也是第一本由崂山道士 自己撰写的崂山和崂山道教方面的书籍。

     此外,孙真淳(1924—2003)、王自臻(1916— 2005)、坤道崔静一、刘洪升(1962—)等道长,或 有深厚的功力,或为崂山道教的发展做出过重要 的贡献,在二十世纪以来崂山道教的发展史上,均 占有一席之地。①本节部分资料由崂山太清宫提供。 

    三、崂山道教的现状 

    今天的崂山道教在经历了战争、文革等波折之后,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发展前进。其道众数量、 日常修炼、管理和法事、道乐等,在继承以往优秀传统的同时,均有一些新的变化。 

    (一)道众基本情况 崂山太清宫属于道教全真派。全真道有较为 

    严谨的体系,三教合一,以道为主,讲究清心寡欲, 避开世俗的干扰,终生不婚,吃素、蓄发、以庙为 家,通过潜心静修,达到超凡脱俗的全真境界。崂 山道士都是全真派的清修弟子,他们常年过着集 体生活,监院与道众一样排队打饭,道士的饮食、 住宿和衣冠都由庙里供给。 崂山现有道众近100人,其中近70人在太清 宫,其余居住在华楼宫等处。四方区海云庵以坤道为主,荒草庵正在恢复中。每年有几十名道士到太清宫来挂单,①经过半年的考验,表现良好的道士可以留在太清宫修行。新出家者要求更为严格,必须是年满十八周岁,未婚,家庭同意,本人自愿,且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道教信仰,没有不良社会行为的成年人,方可留在太清宫修行。 

    (二)道众的日常修炼 

    道众的日常修炼包括心性和身体两方面。心性修炼重视善心善德与悲悯情怀。周宗颐在《太清宫志》中对入太清宫学道的道徒提出如下修身修心的要求:“既入玄门,异姓同居,须要谦恪虚怀,尊师敬友,淡泊明志,服苦任劳,体仁利物,舍己济人,常思己过,莫论人非,居身直朴,洗心清湛,久持励行,庶近道人。”[7](卷二《本宫旧有规则·惩罚》)这些要求现在仍为太清宫所沿用。当代崂山太清宫在发展中,一直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发扬道教慈悲利人的传统,积极参与教育和慈善事业。身体修炼主要是练功。道众的作息时间非常规律,一般早上五点起床,五点三十分早课。早课 诵经之后,自行练功。七点吃饭,七点三十分,道 士们走向各自的岗位,开始接待游客,下午自己静 修。道教的修行讲究“静”,琴棋书画有助于静修,道众一般进行选择性修炼。打太极拳是崂山道士修身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习练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太极拳,来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打坐是道士常用的修炼形式,得道成仙的必由途径。田诚阳道长在《崂山道士的练功生活》中写到:“我们崂山(道士们)的练功生活:月夜习武,旭日餐霞,‘步月廊’下推手,‘聚仙台’上吐纳,不仅增强了体质,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道教宝贵的养生之法,继承了‘仙道贵生’的优良传统。山上练功的场地也很多,有时个人趁旭日初升之际,登上山头,望海吐纳。”[8] 

    (三)日常管理和法事、道乐等

    周宗颐的《太清宫志》记载以前太清宫的管 理体制:长老之下设道长,道长之下是监院,监院 之下是执事,执事之下是道众。为了适应时代的 发展,现在的管理制度有所改动。现在太清宫日 常管理主要由李宗贤道长总负责,李道长之下,有分管接待、教务、戒律、后勤等各位道长,道众们各 有分工,有的看殿,有的负责经乐,有的在山门接待游客,有的在厨房负责伙食等,管理有序,分工明确。 

    崂山道士有一项重要宗教活动就是做道场, 这由经师班专职道士负责。道教的道场(法事) 是举办道教活动、展示道教文化、联系信教群众的 一种重要形式,分为阴事和阳事,主要用于庆贺祝 寿、祈福消灾、超度亡灵等。每逢国家和道教的重大节日,社会的重大活动,太清宫必做大法事,以 表达道教爱国爱教、关注民生的拳拳之心。 传统的崂山道乐乐种古老、乐曲多、曲调美, 从不同角度体现着道家所推崇的清、虚、简、远、雅 的品格。但经过多次的劫难,传统曲目多数失传,2005年太清宫重新组建了崂山道乐队,一般在重大祭祀活动中进行演奏。2008年6月,崂山道乐 正式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在崂山道乐的演奏乐器多种多样,在传统的管子、鼓、木鱼等基本乐器的基础上,扬琴、古筝、琵琶、二 胡、编钟、阮、箫、笙等民族乐器也逐渐融进了道 乐,演奏曲目也有增加,经曲更加富于感情和 韵味。 

    ①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有20多人,2005年有50多人,以前并没有详细记录这些挂单道士的相关情况,现在已经对其进行记录备案。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