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美善慧导论:关于生活—生态—生命的思考(5)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张继禹     时间:2020-04-18 15:28:30      繁體中文版     

美善慧导论:关于生活—生态—生命的思考

超越物我。超越物我就是不要被外在的事物牵缠和我之心念羁绊,让心明澄静如玉。张文勋先生在《儒道佛的自我超越哲学》一文中说:儒道佛三家学说在对待现实人生的态度上是截然不同的,但都追求一种超越世俗、超越物累、超越自我的人生境界。他提出了孔子四母,庄子三无和佛家二执。《论语·子罕》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引朱子《论语章句集注》说:绝,无之尽者。毋,史记作无是也。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执滞也;我,私已也。四者相为始终。起于意,逐于必,留于固,而成于我也。这是孔子提醒世人不要被私已的私意欲求所牵累的重要论述,关键是要摒弃私已之我。佛家的二执,是指我执与法执,是人生最容易犯的两种“执障”,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是前提,法执即种种欲求,成为人生的“业障”,以至于沉沦而无明。所以,要在“破二执”,不为物我所牵缠。庄子的三无,即《庄子·逍遥游》说:“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是庄子的生命向往,唐成玄英曾释曰:物物而不物于,故逍就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遥就靡所不为。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在这个追求逍遥的过程中,重在要从“有待”转化为“无待”。庄子认为,列子御风而行,是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才是无待。总的来说,就是要像至人、神人、圣人一样,把自我融入宇宙大化之中,顺心自然大化。超越身名,超越生死,超越物我。

悟真知常。《西升经·道象章》说:“去本而就末,散朴以浇淳,道变示非常,欲使归其真”。人生最易容失去的就是本来天性和淳朴,这其实也是生命重要的,道家对此是特别重视。南华真人《马蹄篇》中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龅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而伯乐所谓的善于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阜栈,以及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等等,其橛饰之患,鞭挟之威,伤害马的本性。他认为“素朴而民性得矣”。而圣人用仁义礼乐,则是在残朴以为器,道德以为仁义,也是在破坏人的本性。在《应帝王篇》中还讲述了“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的寓言故事,告知世人不要好心办了伤性害命的傻事。而修真存真就是要保持人的原初之素朴和天真之本性。南华真人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拒;倏然而往,倏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谓真人,不以生死为喜忧,不忘不求不妄为,任生命自然周流。“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漠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怵,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真人谦逊而不傲慢,得失、安危皆不撄于心。真人知道合道,以道为的本性。知道就是要知自然永恒之常道,故《阴符经》开篇就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观知天道,亦即知自然之常道,并勤而行之,自然生生不息。老子《道德经》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知常则能无所不容,知常自然至大至公,知常自然独行独立,知常自然天德无量,知常自然合道永远。简布而言之,就是要知天地万物的自然之道,知生命长久的永恒之道。

美善慧导论:关于生活—生态—生命的思考

结语

美生活,善生态,慧生命,核心就是一个生字。南华真人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为一”。天地与我是同生的,万物与我是一体的,生是天地成物最美力量的展现。故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间,万物芸芸,天覆地载,生生不息,所以常言曰天地有好生之德,其德大无可量,是谓天德无量。这个大德天德,也就是道。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道使万物得以产生,德使万物得以育养,“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清戴震《原善》说: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也就是说:生活生态生命的根本都在道。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万物的一切皆由道而生,由道而长,道不仅是万物产生的本原,也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人为万物之灵,其生其长其成其育,都内含在道中,皆离不开道运化。所以。人要以道为根本法则,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的法则是是道是自然,那人的根本法则也就是道就是自然。是所以南华真人说:“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道即是万物之由,生化万事万物的根本。反之,道也因生而让世人得以明白并珍重,《太上老君内观经》说:“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没有生就显现不了道,没有道生就不长久,生与道合一不离,则生则长久繁荣。

就人生现实而言,生活无不向往美好,生态无不向往和善,生命无不向往智慧,美善慧实可成为现代人向往和追求。生活、生态、生命的话题,是一个既广大又精微,既深远又现实,既永恒又难尽的哲学命题。我以为,生活、生态、生命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三个不同的圆环,一环套一环,最核心是生命,最外围的是生活,在生命与生活之间的是生态之环。或者说是三重,第一重是最高最深的,是生命,第二重是生态,第三重是生活。生命之环是红色之环,象征着热烈与庄严;生态之环是黄色,象征着富贵与愉悦(红色可以和绿色合成黄色);生活之环是绿色,象征着繁荣与和舒适 。生活是时间,生态是空间,生命是无限。立体来说则是三重,第一重是最高最深的、是生命是道,第二重是生态是德,第三重是生活是势是成。特绘《三生框郭图》一幅,以概说其要。

生活,生态,生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它们所共同遵守遵行的根本则是“道”。“道”是生生不息的源泉,是万事万物的宗本,是中国思想最基本的源动力。是虚无,是平易,是朴素,是清静,是真常。近代学者金岳霖先生曾著《论道》一文并强调说:每一文化区都有它底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有它底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源动力。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的目标。思想与情感两方面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让我们一起来行道修道吧,以道为根本依据,反省我们的生活态度,反思我们所作所有,启迪我们追寻生命的本真,实践生命本来意义。以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生态更良好,生命更智慧。

张继禹道长 供稿)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