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承祯《坐忘论》的养生观 (2)

中国道教2006年第2期 付笑萍

2013-07-26 17:19:54

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认为修道有七个阶段,即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其中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等五个阶段,都强调主静去欲的重要性。他认为:“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收心第三》),静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动则会造成昏乱的错误认识。只有自然恬淡、少私寡欲的生活,保持清净虚明、无思无虑的心理,最终才能求得生理上的健康长寿。

(一)欲之危害。

有欲则不能守道尊道,若汲汲于名誉、地位、财富等,患得患失,沉溺声色,则会伤德损寿,招致灾害。如“或显德露能,求人保己;或遗问庆吊,以事往还;或假修隐逸,情希升进;或酒食邀致,以望后恩;斯乃巧蕴机心,以干时利,既非顺道,深妨正业”(《断缘第二》)。对于酒肉、罗绮、名位、金玉等物欲,“众皆徇之,自致亡败”(《简事第四》)。“是故于生无要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财有害气,积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简事第四》)若留恋物欲,“留恋弥深,为邪念故,死堕地狱,永失人道,福路长乖”(《真观第五》)。

(二)除欲后的益处。

要若修道长寿,必须摒弃物欲,除欲后可使自心清净空寂、自身闲适恬淡,排遣忧烦,平衡心理,使身心怡悦,专心修道。“弃事则形不劳,无为则心自安,恬简日就,尘累日薄。迹弥远俗,心弥近道。至神至圣,孰不由此乎?”(《断缘第二》)“无事安闲,方可修道。”(《断缘第二》)

三、乐观养生法

在静心、除欲的同时,《坐忘论》生命哲学的主题是乐观、恬静,注重心理治疗、精神修炼,追求健康长寿。它讲人生哲学,关心的不是整个自然、社会、人的起源与结构,而是在这巨大的自然、社会、人类之中的人怎样怡然自乐,不与自然、社会、人发生冲突。也就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控制情绪波动,不受外界干扰,静心灭念,从心理健康入手而达到生理健康。

(一)保持开朗的心态。

人在社会上自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灾难、挫折,应正确看待贫困、疾苦,尽量地减少精神刺激,防止过度的精神变动,保持心胸开朗,乐观愉快。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也谈到对生活的态度,如“谁与我贫?天地平等,覆载无私,我今贫苦,非天地也;父母生子,欲令富贵,我今贫贱,非由父母;人及鬼神,自救无暇,何能有力,将贫与我?进退寻察,无所从来,乃知我业也,乃知天命也。业由我造,命由天赋,业命之有,犹影响之逐形声,既不可逃,又不可怨。唯有智者,因而善之,乐天知命,不觉贫之可苦”(《真观第五》)。认为衣食犹之船舫,是生存、修道的工具、手段,不必为此迷失方向。“夫人事衣食者,我之船舫也,我欲渡海,事资船舫,渡海若讫,理自不留,何因未渡先欲废舍?”(《真观第五》)

(二)以平常心处世,豁达知足。

司马承祯认为,对待生活,对待生死,对待物欲,应豁达大度,知足不争,心气平和,以平常心看待一切。“贵能不骄,富能不奢。”“以恬养智”,“以智养恬”,“智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恬智则定慧也,和理则道德也。”(《泰定第六》)“若恋生恶死,拒违变化,则神识错乱,自失正业,以此托生,受气之际,不感清秀,多逢浊辱,盖下愚贪鄙,实此之由。是故当生不悦,顺死无恶者,一为生死理齐,二为后身成业。”(《真观第五》)

通过静心、除欲,以乐观的态度处世,司马承祯认为,最终可“形神合一”,达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故庄子云同于大通”(《信敬第一》),“蹈水火而无害,对日月而无影”,“智照无边”,“形体得之永固”(《得道第七》)的见道得道的境界。

总之,司马承祯在他的《坐忘论》中把心理上的洁净虚明、无思无虑与生活上的自然恬淡、少私寡欲当作养生之术的基础,作为平时清雅生活的方式以及养生炼形、修身保命的绝妙良方。这不仅对当时社会各阶层有影响,也对道教思想的发展,尤其是道教养生思想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同时对今天也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司马承祯《坐忘论》的养生观 (2)

    中国道教2006年第2期 付笑萍

    2013-07-26 17:19:54

    |
    司马承祯《坐忘论》的养生观 (2)
    |

    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认为修道有七个阶段,即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其中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等五个阶段,都强调主静去欲的重要性。他认为:“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收心第三》),静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动则会造成昏乱的错误认识。只有自然恬淡、少私寡欲的生活,保持清净虚明、无思无虑的心理,最终才能求得生理上的健康长寿。

    (一)欲之危害。

    有欲则不能守道尊道,若汲汲于名誉、地位、财富等,患得患失,沉溺声色,则会伤德损寿,招致灾害。如“或显德露能,求人保己;或遗问庆吊,以事往还;或假修隐逸,情希升进;或酒食邀致,以望后恩;斯乃巧蕴机心,以干时利,既非顺道,深妨正业”(《断缘第二》)。对于酒肉、罗绮、名位、金玉等物欲,“众皆徇之,自致亡败”(《简事第四》)。“是故于生无要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财有害气,积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简事第四》)若留恋物欲,“留恋弥深,为邪念故,死堕地狱,永失人道,福路长乖”(《真观第五》)。

    (二)除欲后的益处。

    要若修道长寿,必须摒弃物欲,除欲后可使自心清净空寂、自身闲适恬淡,排遣忧烦,平衡心理,使身心怡悦,专心修道。“弃事则形不劳,无为则心自安,恬简日就,尘累日薄。迹弥远俗,心弥近道。至神至圣,孰不由此乎?”(《断缘第二》)“无事安闲,方可修道。”(《断缘第二》)

    三、乐观养生法

    在静心、除欲的同时,《坐忘论》生命哲学的主题是乐观、恬静,注重心理治疗、精神修炼,追求健康长寿。它讲人生哲学,关心的不是整个自然、社会、人的起源与结构,而是在这巨大的自然、社会、人类之中的人怎样怡然自乐,不与自然、社会、人发生冲突。也就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控制情绪波动,不受外界干扰,静心灭念,从心理健康入手而达到生理健康。

    (一)保持开朗的心态。

    人在社会上自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灾难、挫折,应正确看待贫困、疾苦,尽量地减少精神刺激,防止过度的精神变动,保持心胸开朗,乐观愉快。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也谈到对生活的态度,如“谁与我贫?天地平等,覆载无私,我今贫苦,非天地也;父母生子,欲令富贵,我今贫贱,非由父母;人及鬼神,自救无暇,何能有力,将贫与我?进退寻察,无所从来,乃知我业也,乃知天命也。业由我造,命由天赋,业命之有,犹影响之逐形声,既不可逃,又不可怨。唯有智者,因而善之,乐天知命,不觉贫之可苦”(《真观第五》)。认为衣食犹之船舫,是生存、修道的工具、手段,不必为此迷失方向。“夫人事衣食者,我之船舫也,我欲渡海,事资船舫,渡海若讫,理自不留,何因未渡先欲废舍?”(《真观第五》)

    (二)以平常心处世,豁达知足。

    司马承祯认为,对待生活,对待生死,对待物欲,应豁达大度,知足不争,心气平和,以平常心看待一切。“贵能不骄,富能不奢。”“以恬养智”,“以智养恬”,“智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恬智则定慧也,和理则道德也。”(《泰定第六》)“若恋生恶死,拒违变化,则神识错乱,自失正业,以此托生,受气之际,不感清秀,多逢浊辱,盖下愚贪鄙,实此之由。是故当生不悦,顺死无恶者,一为生死理齐,二为后身成业。”(《真观第五》)

    通过静心、除欲,以乐观的态度处世,司马承祯认为,最终可“形神合一”,达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故庄子云同于大通”(《信敬第一》),“蹈水火而无害,对日月而无影”,“智照无边”,“形体得之永固”(《得道第七》)的见道得道的境界。

    总之,司马承祯在他的《坐忘论》中把心理上的洁净虚明、无思无虑与生活上的自然恬淡、少私寡欲当作养生之术的基础,作为平时清雅生活的方式以及养生炼形、修身保命的绝妙良方。这不仅对当时社会各阶层有影响,也对道教思想的发展,尤其是道教养生思想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同时对今天也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