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续谱之风盛行 民间修家谱热调查(3)

未知 弄玉公子

2011-04-23 17:35:24

  

1984 谱学的转折之年   

家谱具有巨大的民族史料价值,这早在清末就已经得到章学诚、梁启超等史学巨擘的肯定。此后,胡适、潘光旦、顾廷龙等学界名人也非常看重谱牒的价值。顺着这条线,"不正常的年代"结束不久后的1979年,就有学者在《图书馆学通讯》中呼吁重视谱牒,紧接着类似呼吁收藏、呼吁整理研究的学术文章不断发表。198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和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开始承认"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里面蕴藏着"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有"重要学术价值"。   

家谱和地方志、正史一直被称为历史学的"三根支柱"。正史主要内容是"帝王家谱",家谱是平民史册,地方志介于两者之间,它们正好互为补充。而对于晚近兴起的移民史、遗传学、优生学、民俗学等学科,家谱资料就成为它们不能忽视的最主要"原材料"。   

奇怪的是,这些信息事实上却并未在社会上得到公开传播。直至今天,距1984二十多年后,许多人还认为"弄家谱"是个"悄悄干,没人管,但也不宜公开张扬"的事,绝大部分人认为现在可以重修家谱是因为"国家管制得松了",言外之意像是他们正在钻空子。   

而在地方政府层面,公开编写某些姓氏谱牒已经趋于功利化。比如,编《太原王氏》,起因是为了缅、泰华侨的热烈需求,编汾阳郭氏资料是为了郭台铭和富士康,编襄垣连姓宗谱是为了连战来访。上月河南新郑在中央某大报上登整版"黄帝公祭大典"消息,下面排的是29个本地招商项目……   

对于民间出于最朴素的尊祖敬宗、报本传信感情需要的修谱续谱活动,却没有任何机构提供凡例指导和资料帮助,以致近年新修谱牒质量参差不齐,体例千奇百怪。   

1984年,既是谱学的"春天",也是谱学走向纷乱与怪诞,甚至变味的一个分水岭。  

普遍宽容不够严肃慎重   

近二十年尤其是2000年后的近十年中,民间新修族谱大量出版。山西省社科院谱牒部新收的谱牒为上百部。仍以广东为例,该省公藏的1990年以后新修谱牒已经达1000种。而且事实上,民间修纂印制完毕而没有被图书机构收藏的谱牒,还要远远大于他们已藏数量。   

据记者随机抽样观察,新修族谱普遍体现出时代进步后的新观念:妇女填名入谱。对兼祧、入继、入赘、改嫁、非婚生子嗣等现象基本全部放弃了传统"义例"中的严厉规定,普遍宽容。由于印刷条件改善,出版成本降低,人物小传内容较旧时丰富,然而写作水平普遍大不如古代。改变了古时"生不立传"的传统,给活人也开始写简历,不及古人审慎。旧时谱牒中的通病得到矫正:新谱很少再刻意攀附名贤乱认祖宗,很少再刻意追求"源远流长"而去伪造部分世系,基本不再有各宗之间因大小宗、因外姓子嗣的"名分"、因族产祀田归属争得你死我活的现象。   

但许多缺陷也非常明显。新修族谱基本摆脱了宗法意识,却有很多又成为招商引资、开办旅游项目的附庸,有的成为少数族人炫耀资本的产物。在文字上,浅陋粗疏的文风随处可见,如某家谱里学旧谱凡例,也有"赞"一首,它的赞却是"……族人添资又出力,人人欢喜都满意。家庭校园抓教育,遵纪守法要牢记……"   

山西省社科院谱牒部主任王利亚认为,现在有些新修出的族谱文字可笑,体例乖张,这和修谱活动中断数十年,修谱人不谙谱例,学识素养较低,又不如古人严肃慎重有关。她认为国家应该拟订一些指导意见去指导这些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否则修出许多质量低劣的族谱来,不但是人力财力上的极大浪费,还会误导更多阅读和使用这些谱牒资料的人。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修谱续谱之风盛行 民间修家谱热调查(3)

    未知 弄玉公子

    2011-04-23 17:35:24

    |
    修谱续谱之风盛行 民间修家谱热调查(3)
    |
      

    1984 谱学的转折之年   

    家谱具有巨大的民族史料价值,这早在清末就已经得到章学诚、梁启超等史学巨擘的肯定。此后,胡适、潘光旦、顾廷龙等学界名人也非常看重谱牒的价值。顺着这条线,"不正常的年代"结束不久后的1979年,就有学者在《图书馆学通讯》中呼吁重视谱牒,紧接着类似呼吁收藏、呼吁整理研究的学术文章不断发表。198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和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开始承认"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里面蕴藏着"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有"重要学术价值"。   

    家谱和地方志、正史一直被称为历史学的"三根支柱"。正史主要内容是"帝王家谱",家谱是平民史册,地方志介于两者之间,它们正好互为补充。而对于晚近兴起的移民史、遗传学、优生学、民俗学等学科,家谱资料就成为它们不能忽视的最主要"原材料"。   

    奇怪的是,这些信息事实上却并未在社会上得到公开传播。直至今天,距1984二十多年后,许多人还认为"弄家谱"是个"悄悄干,没人管,但也不宜公开张扬"的事,绝大部分人认为现在可以重修家谱是因为"国家管制得松了",言外之意像是他们正在钻空子。   

    而在地方政府层面,公开编写某些姓氏谱牒已经趋于功利化。比如,编《太原王氏》,起因是为了缅、泰华侨的热烈需求,编汾阳郭氏资料是为了郭台铭和富士康,编襄垣连姓宗谱是为了连战来访。上月河南新郑在中央某大报上登整版"黄帝公祭大典"消息,下面排的是29个本地招商项目……   

    对于民间出于最朴素的尊祖敬宗、报本传信感情需要的修谱续谱活动,却没有任何机构提供凡例指导和资料帮助,以致近年新修谱牒质量参差不齐,体例千奇百怪。   

    1984年,既是谱学的"春天",也是谱学走向纷乱与怪诞,甚至变味的一个分水岭。  

    普遍宽容不够严肃慎重   

    近二十年尤其是2000年后的近十年中,民间新修族谱大量出版。山西省社科院谱牒部新收的谱牒为上百部。仍以广东为例,该省公藏的1990年以后新修谱牒已经达1000种。而且事实上,民间修纂印制完毕而没有被图书机构收藏的谱牒,还要远远大于他们已藏数量。   

    据记者随机抽样观察,新修族谱普遍体现出时代进步后的新观念:妇女填名入谱。对兼祧、入继、入赘、改嫁、非婚生子嗣等现象基本全部放弃了传统"义例"中的严厉规定,普遍宽容。由于印刷条件改善,出版成本降低,人物小传内容较旧时丰富,然而写作水平普遍大不如古代。改变了古时"生不立传"的传统,给活人也开始写简历,不及古人审慎。旧时谱牒中的通病得到矫正:新谱很少再刻意攀附名贤乱认祖宗,很少再刻意追求"源远流长"而去伪造部分世系,基本不再有各宗之间因大小宗、因外姓子嗣的"名分"、因族产祀田归属争得你死我活的现象。   

    但许多缺陷也非常明显。新修族谱基本摆脱了宗法意识,却有很多又成为招商引资、开办旅游项目的附庸,有的成为少数族人炫耀资本的产物。在文字上,浅陋粗疏的文风随处可见,如某家谱里学旧谱凡例,也有"赞"一首,它的赞却是"……族人添资又出力,人人欢喜都满意。家庭校园抓教育,遵纪守法要牢记……"   

    山西省社科院谱牒部主任王利亚认为,现在有些新修出的族谱文字可笑,体例乖张,这和修谱活动中断数十年,修谱人不谙谱例,学识素养较低,又不如古人严肃慎重有关。她认为国家应该拟订一些指导意见去指导这些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否则修出许多质量低劣的族谱来,不但是人力财力上的极大浪费,还会误导更多阅读和使用这些谱牒资料的人。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