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智亭道长道教思想窥见(2)

道教之音 张振国

2014-05-09 13:01:15

二、道教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当以历史地继承:

道教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过辉煌的一页,这一页辉煌依然存在,给我们以自信、勇气和力量;有过耻辱的一页,这一页告诉我们道教要不断地调整自己演进的足迹,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文化自觉。鲁迅的根柢说如果是褒义的,道教必然要向前发展;如果是贬义的,道教更要向前发展。“道教历史,几经兴衰,终能生生不息,与它扎根成长于民族文化之中,既富有包容精神,又具有开放的胸襟是密切相关的。历代的仙真高道层出不穷,抱定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旨,不断调整发展道教教义,以适应当时社会需要和发展。”[ 《新解道教格言·序言》王书献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一月版]道教遭到劫难的时候,经书被焚、宫观被占、神像被毁、道士星散,但是在人们心里的道教信仰是不会被轻易清除,虽经践踏,一遇春风依然春笋般蓬勃生长,原因是道教扎根在民间,是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法相难破,没有一种文化能在顷刻之间荡涤民族文化而标新立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关键是根在。历史上几次大的抑道事件都说明了这一点,关键在于道教早已根深蒂固。

与时并进是闵智亭对道教思想发展的根本认识。适应社会发展速度,在于道教自身的动力。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的道教不是说适应就能适应,终有许多难以适应的方面。自觉适应,社会包容,道教就兴旺。社会发生变革或者政局动荡,必须韬光养晦;死守教义或者冷落教义,对道教的发展都有不利。张鲁时期的道教,是政教合一的,政教合一不是道教发展的方向,所以寇谦之等改革应运而生。但不管历史怎么变化,“抱定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旨”不能变,这是历代高道仙真的奉献,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所在。如果失却了仙道贵生思想,那么道教信仰就成为一句空话;如果淡薄了无量度人,那么道教就失去了社会价值。历代高道层出不穷,高道之高并非年高驻世日久,而是其对教义的认识与阐释,是履践教义后的成果。

以全真道创立的背景为例,“当北宋之末,北方少数民族崛起,尤以金人不断南侵,北宋政权岌岌可危,朝廷不图振作,一味沉迷於道教祈禳以求苟安,置国土沦丧、百姓疾苦於不顾,而有民族气节之士又无力挽救时政,徒叹奈何!”[ 《全真道祖王重阳传·序》郭武著,香港蓬瀛仙馆出版2001年12月] “一味沉迷於道教祈禳以求苟安”,统治阶级无所作为,变换手法,寄希望于祈禳求安,信奉道教,应该说这是凭借道教科仪赚钱牟利的极好的机会。但是大多数前辈道长却不是这么看的,他们想到的首先是民族危亡之际如何拯救民族。尽管儒释道三家根本宗旨不一样,王重阳却在这个关键时刻拉起了全真的大旗,倡导三教合一,教义得到更新,为全真派的萌芽既吸取了营养又减少了开花结果的不利条件。

认识历史才能认识自己:“在女真族统治下的北方汉民,深受其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全真派教义适合了不得志知识分子和苦难民众寻求精神解脱的心理,得到汉民族传统文化滋润形成的道教给予的精神慰籍。”[ 《道教全真派五祖七真金元高道传》闵智亭 中国道教学院编印]闵智亭认为全真道的出现“一洗当时传统道教之腐弊,使大量知识分子流入全真门户,全真门户成了避金之遗老遗少们的隐身逋逃薮。”“知识分子之涌入道教,自然使道教教风为之一新,这不但革新了旧道教进而发展了道教,同时还挽救了北方民族倒悬之苦,且保留了北方汉民族文化。”“全真初创时期的大师们,以无为为主的内修真功和清节苦行,舍己为人的外功真行,赢得了大批信徒,还赢得一些中下层官吏的敬信和保护。”[  同上]一批知识分子成为全真道徒或成为全真道的朋友,客观上帮助全真道扩大了影响,提高了道教内部的文化水准,优化了全真道的知识结构。为全真道的风靡全国打下坚实基础。由此我们感觉到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含量较高的道教在今天这样的社会里想图谋发展,不能不考虑教内外知识分子对发展道教的宣传与推动力。历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今天我们如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分子对道教的关心,其幸莫大焉。

三、规诫、威仪、科仪三者不可或缺:

“道教的清规戒律,有一些不实用于现实社会,也不要求照搬实行,但是应该知道过去一些清规戒律条文。如果某位教徒自愿高标准要求自己,自愿守持,当然是可以的,但不要强加于人。旧的清规戒律中的有些条文不适用于新社会,也不要实行,但现在订的新规章制度,就要求道众必须遵循实行,否则就不是一个正派的道教徒,是不合格的道教徒”。[ 《道教仪范》272页]成就事业者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道教的苦己思想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作为道教徒每天必须注重规诫、威仪、科仪。其中规诫和威仪都不同程度含有苦己的思想。没有规诫的宗教是没有的,没有威仪的道士是没有的,不会科仪的道士是没有的,况且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是寄褐道士或者是冒牌道士。出入、事师、视听、言语、盥栉、饮食、听法、出行、起立、坐卧、作务、沐浴,时时处处体现威仪,这才是真正的道士。

闵智亭进京后承担道教学院的教学工作,为解决教材问题,他首先着手编写道教仪范,将众多的道教知识、规诫、科仪、威仪集于一体,著成《道教仪范》编印,时为1986年,至今成为不可多得的教材。在这本教材中体现着闵智亭的惊人记忆与卓然的道教科仪才华乃至智慧,更体现着热爱道教的拳拳之心。寄语年轻道友要做一个爱国爱教的新中国道教徒,要做精神文明的表率,要有中国道士的气派,要正确对待自己。臊鼠夸它自己香,刺猬夸它身子光。谁肯当场言己过,张口只说人不良。如此要走天堂路,神仙不值纸半张。显然是强调苦己修行,讲究威仪,力戒自夸。在《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注》的序言中,借道经之言述自己的心迹,强调威仪醮议的重要。《道藏》中《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晨昏朝修》说:“道众凡栖琳宇,当以焚修祀事为先。宫观之住持每日集众升殿焚香诵经,朝真礼圣,当体祀天奉教之心以罄修真学道之志。”这段文字似乎是对全真道士说的,其实对一位道心坚定的正一派道士也有警示作用。诵之成者则经明,行之笃者则法验。经明法验则道契于内,法验则术彰于外。经明法验而两全,内功外行而具有。

“道教继承了中华民族先民们的祭神、祈禳、祷祝等仪式,加以规范化作为宗教活动的定型模式,形成为道教仪范。道教仪范由于历代宗教大师们的演教所需,历代都有不同的增改。”[ 《道教仪范》1页]道教仪范文本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历史进程中根据需要逐渐创立的,是一种定型模式,也就是说不可随意修改的。那么“定型”与“增改”是否相矛盾呢?“定型”指的是一种模式,是仪式的外部存在,而“不同增改的”是其内容,是逐步完善,是大师所为。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仪式而稍有不同的科仪本。全真道兴起后继承了道教传统的醮坛之制,也注重科仪。“道教仪范是道教徒行为准则,进德修业之径路,故当遵而行之”“五乘之法皆有规范仪注,是以道人欲证道登真,必须以规矩范围身心,行持不懈,自然体道合真。”道教徒要在修真之路上以戒律来格致自己的仪范与身心。
“我们荐亡用的宝箓符,是一种荐亡升方超度亡灵离却地狱苦趣的凭证,亡灵持此箓就证明他得到了经功浩力的救拔,持此超生了。”[ 《道教仪范》3页]道由人显,道以术存。光有信仰而缺少与神沟通的手段,道士也难以取信于民,所以从道者的修行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行仪时,道士是沟通阴阳两界的重要人物,所以必须熟悉符箓及其他道术,便于更好地为信众服务。老子说:“君子得時則驾,不得時則蓬累而行。” “力行正义,苦己利人,抑恶扬善,謙虛忍让,寬宏大量,正身修身,戒除诈伪,行为端正,不謀私利,慈悲惻隐,导人向善。”[ 《道教杂讲随笔》闵智亭 引自网络]道教徒的修养固然重要,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偏废道术。“道人应该明白出世法和入世法这两重道理和关系,以出世补入世,以入世补出世,互为助长,才是道教徒的修养。”[ 《道教仪范》281页闵智亭]只有重视了规诫、威仪、科仪对道人自身的影响,才能较好较真切地影响其他的崇道者。

当然,规诫的松懈必然出现道风不正的现象。“道教的现状远非尽善尽美,其中还存在许许多多令人忧虑的问题。道教徒的文化素质普遍地有待提高,人才匮乏,难以肩负起弘扬教旨的重任;一些道教徒不注重自身道德素养和宗教修养,倾心于世俗名利,缺乏纯洁的宗教感情和虔诚的信仰,致使济世度人的功能微弱;教戒规仪不整;一些宫观管理混乱,散居道士管理涣散,道风不正,个别人还在附和巫筮术数活动,背道向利,假道谋私,致使道教含诟,道教宫观组织和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文化建设和交流联系,难以相互激发,彼此促进。”[ 《生道论》张继禹道教文化丛书203页]当代道教建设,规诫必须先行。扔掉了道装紧跟市场经济的步伐前进的道教或许难以久长。

四、书画炼性播道的理论及实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一个民族内忧外患时,文化必然受到冷落和歧视,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时候,才能给予民族宗教文化应有的位置。”[ 《中国道教书画集·序》闵智亭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年]这是一个道教徒对文化的民族性和重要性的清新认识。一个民族的伟大在于它的文化对本民族的影响,在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一个晚上可以成就一个暴发户,但不可能成就一个文化人,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某种文化。文化是积淀的,互补的,内在的认同使它成为纽带。近百年的历史足以说明,文化侵略是从心灵深处开始的,它比经济侵略更深层次,更可拍。结果是民族文化受到冷落和歧视。在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时候,宗教文化可以相当发达,可以有应有的位置。内忧外患可能催生一种新文化,当然这种新文化不是无根的,而是生根于民族文化。如果根被破坏了,枝叶也就枯死。道教思想这棵文化之树几经摧残,依然倔强地舒展着它的枝叶,这是得益于道教本身以及孜孜不倦的播道者,他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传播着道教思想。书画作为艺术样式,同其他文化艺术形式一样也能发挥播道作用。

“以书画形式表达道教教理和老子思想,由来已久。两千年来,道教的教理教义、道教的名山宫观以及道教经籍的名句名言,都为书画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和任他们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同时中国的书画也不断地受到道教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神行合一等独特审美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充满仙风道骨气息的艺术流派,为中国古老传统文化宝库增添了风采。”[ 《中国道教书画集·序》闵智亭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年]这段话聚焦于“以书画形式表达道教教理和老子思想”,灵感激发于名山宫观、名句名言,成为创作的源泉,成为表现的主题。“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神行合一”成为审美标准之一,成为创作的流派。历史上神仙人物画、山水写意画层出不穷,艺术品位高雅,许多作品至今犹在,成为国宝。“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神行合一”的审美思想依然是今天书画艺术的品评标准之一。不少道门中人,画梅绘竹,描松点蓝,泼墨流韵,以书画形式传递着他自己修心养性的感悟与不懈的求道情感。

艺术表现情趣,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界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 《无言之美》朱光潜 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10月版302页]修道生活是求真的生活,是返朴归真的生活,不是日暮途穷、气息奄奄的消极的生活而是充满活力的生活,这种生活同样能给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源泉,诞生这一在方土地上的艺术完全具有欣赏价值。道教思想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当然道教对人的影响力不是永远不变的。当道教思想受到重视时,反映道教思想的作品就会大量涌现;当道教衰落时,道教思想会余音绕梁般的继续影响生活与人们的情操。情见乎辞,情见乎画,有陶潜式的飘逸、庄子般的逍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有泪中不得相亲问,故遣青州从事来的矜持。道教思想就是如此的虚无,如此的有为。

闵智亭以琴棋书画的特长实践着道教教理和老子思想,这是已有公论的。

我们从闵智亭不太多的留世著作中感受到了他的道教思想,衷情于对道教的认识,历史地看待道教发生发展的背景以及使命,倡导规诫、威仪、科仪的兼修、书画炼性传道的见解是值得研究与发扬的。

原载香港《弘道》(特稿)2010年3期总44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闵智亭道长道教思想窥见(2)

    道教之音 张振国

    2014-05-09 13:01:15

    |
    闵智亭道长道教思想窥见(2)
    |

    二、道教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当以历史地继承:

    道教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过辉煌的一页,这一页辉煌依然存在,给我们以自信、勇气和力量;有过耻辱的一页,这一页告诉我们道教要不断地调整自己演进的足迹,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文化自觉。鲁迅的根柢说如果是褒义的,道教必然要向前发展;如果是贬义的,道教更要向前发展。“道教历史,几经兴衰,终能生生不息,与它扎根成长于民族文化之中,既富有包容精神,又具有开放的胸襟是密切相关的。历代的仙真高道层出不穷,抱定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旨,不断调整发展道教教义,以适应当时社会需要和发展。”[ 《新解道教格言·序言》王书献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一月版]道教遭到劫难的时候,经书被焚、宫观被占、神像被毁、道士星散,但是在人们心里的道教信仰是不会被轻易清除,虽经践踏,一遇春风依然春笋般蓬勃生长,原因是道教扎根在民间,是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法相难破,没有一种文化能在顷刻之间荡涤民族文化而标新立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关键是根在。历史上几次大的抑道事件都说明了这一点,关键在于道教早已根深蒂固。

    与时并进是闵智亭对道教思想发展的根本认识。适应社会发展速度,在于道教自身的动力。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的道教不是说适应就能适应,终有许多难以适应的方面。自觉适应,社会包容,道教就兴旺。社会发生变革或者政局动荡,必须韬光养晦;死守教义或者冷落教义,对道教的发展都有不利。张鲁时期的道教,是政教合一的,政教合一不是道教发展的方向,所以寇谦之等改革应运而生。但不管历史怎么变化,“抱定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旨”不能变,这是历代高道仙真的奉献,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所在。如果失却了仙道贵生思想,那么道教信仰就成为一句空话;如果淡薄了无量度人,那么道教就失去了社会价值。历代高道层出不穷,高道之高并非年高驻世日久,而是其对教义的认识与阐释,是履践教义后的成果。

    以全真道创立的背景为例,“当北宋之末,北方少数民族崛起,尤以金人不断南侵,北宋政权岌岌可危,朝廷不图振作,一味沉迷於道教祈禳以求苟安,置国土沦丧、百姓疾苦於不顾,而有民族气节之士又无力挽救时政,徒叹奈何!”[ 《全真道祖王重阳传·序》郭武著,香港蓬瀛仙馆出版2001年12月] “一味沉迷於道教祈禳以求苟安”,统治阶级无所作为,变换手法,寄希望于祈禳求安,信奉道教,应该说这是凭借道教科仪赚钱牟利的极好的机会。但是大多数前辈道长却不是这么看的,他们想到的首先是民族危亡之际如何拯救民族。尽管儒释道三家根本宗旨不一样,王重阳却在这个关键时刻拉起了全真的大旗,倡导三教合一,教义得到更新,为全真派的萌芽既吸取了营养又减少了开花结果的不利条件。

    认识历史才能认识自己:“在女真族统治下的北方汉民,深受其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全真派教义适合了不得志知识分子和苦难民众寻求精神解脱的心理,得到汉民族传统文化滋润形成的道教给予的精神慰籍。”[ 《道教全真派五祖七真金元高道传》闵智亭 中国道教学院编印]闵智亭认为全真道的出现“一洗当时传统道教之腐弊,使大量知识分子流入全真门户,全真门户成了避金之遗老遗少们的隐身逋逃薮。”“知识分子之涌入道教,自然使道教教风为之一新,这不但革新了旧道教进而发展了道教,同时还挽救了北方民族倒悬之苦,且保留了北方汉民族文化。”“全真初创时期的大师们,以无为为主的内修真功和清节苦行,舍己为人的外功真行,赢得了大批信徒,还赢得一些中下层官吏的敬信和保护。”[  同上]一批知识分子成为全真道徒或成为全真道的朋友,客观上帮助全真道扩大了影响,提高了道教内部的文化水准,优化了全真道的知识结构。为全真道的风靡全国打下坚实基础。由此我们感觉到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含量较高的道教在今天这样的社会里想图谋发展,不能不考虑教内外知识分子对发展道教的宣传与推动力。历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今天我们如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分子对道教的关心,其幸莫大焉。

    三、规诫、威仪、科仪三者不可或缺:

    “道教的清规戒律,有一些不实用于现实社会,也不要求照搬实行,但是应该知道过去一些清规戒律条文。如果某位教徒自愿高标准要求自己,自愿守持,当然是可以的,但不要强加于人。旧的清规戒律中的有些条文不适用于新社会,也不要实行,但现在订的新规章制度,就要求道众必须遵循实行,否则就不是一个正派的道教徒,是不合格的道教徒”。[ 《道教仪范》272页]成就事业者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道教的苦己思想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作为道教徒每天必须注重规诫、威仪、科仪。其中规诫和威仪都不同程度含有苦己的思想。没有规诫的宗教是没有的,没有威仪的道士是没有的,不会科仪的道士是没有的,况且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是寄褐道士或者是冒牌道士。出入、事师、视听、言语、盥栉、饮食、听法、出行、起立、坐卧、作务、沐浴,时时处处体现威仪,这才是真正的道士。

    闵智亭进京后承担道教学院的教学工作,为解决教材问题,他首先着手编写道教仪范,将众多的道教知识、规诫、科仪、威仪集于一体,著成《道教仪范》编印,时为1986年,至今成为不可多得的教材。在这本教材中体现着闵智亭的惊人记忆与卓然的道教科仪才华乃至智慧,更体现着热爱道教的拳拳之心。寄语年轻道友要做一个爱国爱教的新中国道教徒,要做精神文明的表率,要有中国道士的气派,要正确对待自己。臊鼠夸它自己香,刺猬夸它身子光。谁肯当场言己过,张口只说人不良。如此要走天堂路,神仙不值纸半张。显然是强调苦己修行,讲究威仪,力戒自夸。在《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注》的序言中,借道经之言述自己的心迹,强调威仪醮议的重要。《道藏》中《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晨昏朝修》说:“道众凡栖琳宇,当以焚修祀事为先。宫观之住持每日集众升殿焚香诵经,朝真礼圣,当体祀天奉教之心以罄修真学道之志。”这段文字似乎是对全真道士说的,其实对一位道心坚定的正一派道士也有警示作用。诵之成者则经明,行之笃者则法验。经明法验则道契于内,法验则术彰于外。经明法验而两全,内功外行而具有。

    “道教继承了中华民族先民们的祭神、祈禳、祷祝等仪式,加以规范化作为宗教活动的定型模式,形成为道教仪范。道教仪范由于历代宗教大师们的演教所需,历代都有不同的增改。”[ 《道教仪范》1页]道教仪范文本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历史进程中根据需要逐渐创立的,是一种定型模式,也就是说不可随意修改的。那么“定型”与“增改”是否相矛盾呢?“定型”指的是一种模式,是仪式的外部存在,而“不同增改的”是其内容,是逐步完善,是大师所为。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仪式而稍有不同的科仪本。全真道兴起后继承了道教传统的醮坛之制,也注重科仪。“道教仪范是道教徒行为准则,进德修业之径路,故当遵而行之”“五乘之法皆有规范仪注,是以道人欲证道登真,必须以规矩范围身心,行持不懈,自然体道合真。”道教徒要在修真之路上以戒律来格致自己的仪范与身心。
    “我们荐亡用的宝箓符,是一种荐亡升方超度亡灵离却地狱苦趣的凭证,亡灵持此箓就证明他得到了经功浩力的救拔,持此超生了。”[ 《道教仪范》3页]道由人显,道以术存。光有信仰而缺少与神沟通的手段,道士也难以取信于民,所以从道者的修行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行仪时,道士是沟通阴阳两界的重要人物,所以必须熟悉符箓及其他道术,便于更好地为信众服务。老子说:“君子得時則驾,不得時則蓬累而行。” “力行正义,苦己利人,抑恶扬善,謙虛忍让,寬宏大量,正身修身,戒除诈伪,行为端正,不謀私利,慈悲惻隐,导人向善。”[ 《道教杂讲随笔》闵智亭 引自网络]道教徒的修养固然重要,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偏废道术。“道人应该明白出世法和入世法这两重道理和关系,以出世补入世,以入世补出世,互为助长,才是道教徒的修养。”[ 《道教仪范》281页闵智亭]只有重视了规诫、威仪、科仪对道人自身的影响,才能较好较真切地影响其他的崇道者。

    当然,规诫的松懈必然出现道风不正的现象。“道教的现状远非尽善尽美,其中还存在许许多多令人忧虑的问题。道教徒的文化素质普遍地有待提高,人才匮乏,难以肩负起弘扬教旨的重任;一些道教徒不注重自身道德素养和宗教修养,倾心于世俗名利,缺乏纯洁的宗教感情和虔诚的信仰,致使济世度人的功能微弱;教戒规仪不整;一些宫观管理混乱,散居道士管理涣散,道风不正,个别人还在附和巫筮术数活动,背道向利,假道谋私,致使道教含诟,道教宫观组织和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文化建设和交流联系,难以相互激发,彼此促进。”[ 《生道论》张继禹道教文化丛书203页]当代道教建设,规诫必须先行。扔掉了道装紧跟市场经济的步伐前进的道教或许难以久长。

    四、书画炼性播道的理论及实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一个民族内忧外患时,文化必然受到冷落和歧视,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时候,才能给予民族宗教文化应有的位置。”[ 《中国道教书画集·序》闵智亭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年]这是一个道教徒对文化的民族性和重要性的清新认识。一个民族的伟大在于它的文化对本民族的影响,在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一个晚上可以成就一个暴发户,但不可能成就一个文化人,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某种文化。文化是积淀的,互补的,内在的认同使它成为纽带。近百年的历史足以说明,文化侵略是从心灵深处开始的,它比经济侵略更深层次,更可拍。结果是民族文化受到冷落和歧视。在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时候,宗教文化可以相当发达,可以有应有的位置。内忧外患可能催生一种新文化,当然这种新文化不是无根的,而是生根于民族文化。如果根被破坏了,枝叶也就枯死。道教思想这棵文化之树几经摧残,依然倔强地舒展着它的枝叶,这是得益于道教本身以及孜孜不倦的播道者,他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传播着道教思想。书画作为艺术样式,同其他文化艺术形式一样也能发挥播道作用。

    “以书画形式表达道教教理和老子思想,由来已久。两千年来,道教的教理教义、道教的名山宫观以及道教经籍的名句名言,都为书画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和任他们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同时中国的书画也不断地受到道教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神行合一等独特审美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充满仙风道骨气息的艺术流派,为中国古老传统文化宝库增添了风采。”[ 《中国道教书画集·序》闵智亭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年]这段话聚焦于“以书画形式表达道教教理和老子思想”,灵感激发于名山宫观、名句名言,成为创作的源泉,成为表现的主题。“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神行合一”成为审美标准之一,成为创作的流派。历史上神仙人物画、山水写意画层出不穷,艺术品位高雅,许多作品至今犹在,成为国宝。“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神行合一”的审美思想依然是今天书画艺术的品评标准之一。不少道门中人,画梅绘竹,描松点蓝,泼墨流韵,以书画形式传递着他自己修心养性的感悟与不懈的求道情感。

    艺术表现情趣,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界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 《无言之美》朱光潜 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10月版302页]修道生活是求真的生活,是返朴归真的生活,不是日暮途穷、气息奄奄的消极的生活而是充满活力的生活,这种生活同样能给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源泉,诞生这一在方土地上的艺术完全具有欣赏价值。道教思想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当然道教对人的影响力不是永远不变的。当道教思想受到重视时,反映道教思想的作品就会大量涌现;当道教衰落时,道教思想会余音绕梁般的继续影响生活与人们的情操。情见乎辞,情见乎画,有陶潜式的飘逸、庄子般的逍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有泪中不得相亲问,故遣青州从事来的矜持。道教思想就是如此的虚无,如此的有为。

    闵智亭以琴棋书画的特长实践着道教教理和老子思想,这是已有公论的。

    我们从闵智亭不太多的留世著作中感受到了他的道教思想,衷情于对道教的认识,历史地看待道教发生发展的背景以及使命,倡导规诫、威仪、科仪的兼修、书画炼性传道的见解是值得研究与发扬的。

    原载香港《弘道》(特稿)2010年3期总44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