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老子想尔注》的若干问题(2)

道教之音 刘昭瑞

2015-11-23 10:57:54

三  《老子想尔注》一书的性质

汉晋以来,对《老子》的解释及《老子》文本的整理逐渐形成以河上公注本、王弼本、五千文本为代表的三大古本系统,河上公注本倾向于道家,而且又与后来形成的道教声气相通,是养生家、数术之士的读本;王弼本成于玄学盛行的时代,又接近道家,是文人的主要读本;五千文本也就是严格的五千字的本子,是道教徒传习《老子》的主要文本,人们有时也称为“张镇南本”,也就是张鲁定下的本子。敦煌文书中有众多白文《老子》或注解《老子》的写卷,据不完全统计,经缀合后的白文无注本《老子》有50件左右,都属五千文本。

敦煌白文老子五千文本有甲、乙两种形式,甲本卷首有葛玄《序诀》,每章末有小字注,标明本章字数;乙本文字格式大致与甲本相同,但缺少每章末的字数注文以及甲本的四行题记。甲本的四行题记一般为:

道经卅七章二千一百八十四字

德经卌四章二千八百一十五字

五千文上下二卷合八十一章四千九百九十九字

太极左仙公序系师定河上真人章句

第三行的“四千九百九十九字”,是因为《老子》第十一章“卅辐共一毂”的“卅”为“三十”的合文,可以视为两个字,那么该类本子恰好为五千字。上引文末行的“系师定”,也就是指张鲁定下来的《老子》文本。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想尔注》所根据的《老子》文本,和敦煌甲本五千文相同,也就是道教内部相传的“张镇南本”。又,上引文末行的“河上公章句”,意思是说,“系师定”的五千文《老子》,分章和句读采用的是河上公本《老子》。严格的五千文(字)本《老子》是系师张鲁删定的,这一点自古及今无异议,五千文本《老子》的出现,一方面是道教崛起、“以道统数”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合乎《老子》文本字数不断趋减这一大趋势。

据大约为南北朝晚期形成的《传授经戒仪注诀》记载,当时道士入道门后应诵习十种经目,为“太玄部卷第一”至“太玄部第十”,下分别对应相关的书目,其中第一与第六与《老子》有关:

太玄部卷第一:老君大字本《道经》上;

太玄部卷第二:老君大字本《德经》下;

太玄部卷第三:老君《道经》上、《道经》下河上公《章句》;

太玄部卷第四:老君《德经》上、《德经》下河上公《章句》;

太玄部卷第五:老君《道经》上《想尔训》;

太玄部卷第六:老君《德经》下《想尔训》。

实际上也就是三本书,一是《道德经》,所谓“老君大字本”,应是指无注疏的白文《老子》五千文本;其次为《老子》河上公本及河上公的注疏;再就是《想尔训》,也就是《老子想尔注》。换句话说,当时道士入门首先必须学习《老子》,直接读无注释的《老子》五千字文本不易读懂,因为那只是方便人们用来背诵的,那么,要对《老子》有所理解,就要有注释本,于是就辅之以河上公的注释和《想尔注》的注释。现在所见的《想尔注》写卷纸的后面还有空白部分,为什么没有继续抄下去?就是因为《老子想尔注》的上篇和下篇本来就是各自单行并可以分别流传的,如前引《传授经诫仪注诀》所记。

《传授经诫仪注诀》还有一段文字,是历来研究《想尔注》的重要资料:

系师得道,化道西蜀,蜀风浅末,未晓深言,托遘想尔,以训初回。初回之伦,多同蜀浅,辞说切近,因物赋通。三品要戒,济众大航,故次于《河上》。《河上》、《想尔》,注解已自有殊,大字文体,意况亦复有异,皆缘时所须,转训成义,舛文同归,随分所及,值兼则兼通,值偏则偏解。

人们对上引文字的普遍看法是,该段文字反映《想尔注》是为了教化巴蜀地区初入道者学习《老子》的读本。这一看法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尽管早期天师道阶段确实是如此,但天师道走出汉中后,学习《老子想尔注》的道教信徒的来源应该远远超出巴蜀地区,如前举《传授经戒仪注诀》所记录的该时期。

还有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是,从注疏文字本身看,《老子想尔注》要远比《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简朴深奥,当然其中也不乏俚俗之语,但总体上讲,显然要比河上公注难以理解;因此,就道教教内人而言,与河上公注本相较,《想尔注》可能是进一步阅读和理解《老子》的读物;站在道教本身的角度看,《老子想尔注》在教内的地位也应该比河上公注的地位要高。

《想尔注》所使用的《老子》文本是经系师张鲁删定的,《想尔注》则是对张鲁删定本《老子》的神学解释,那么,即使在还没有能够认定《想尔注》本身撰写时代的情况下,仍然完全有理由视《想尔注》为天师道乃至早期正一道的教内《老子》读本。

四  《老子想尔注》成书年代及撰写者拟测

《想尔注》的成书年代与撰写者,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自古以来,道教内部对这一问题没有争议,即认为完成于第三代天师张鲁之手,迄今仍然如此,争议主要存在于教外的学术界。自饶宗颐先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始终存在分歧,可以细分为下述几种:

1、“天师道一家之学”说,也就是饶宗颐所表述的:“当是陵之说而鲁述之,或鲁所作而讬始于陵。要为天师道一家之学。”这一说法影响最为广泛,迄今国内(包括港台地区)大部分学者、欧美学者采此说。张陵大概死于东汉末的熹平六年(177),张鲁入魏在建安二十一年(216),那么《想尔注》就应该成于此一时间段内。

2、台湾学者陈世骧的张陵、张鲁继承张修说。

3、日本学者小林正美的南朝刘宋中到后半期说。

4、日本学者福井康顺的北魏至唐初说。

5、日本学者如楠山春树、麦谷邦夫等人的南北朝说;旅居澳洲的柳存仁教授近年也有类似看法。还有学者持北朝说,如台湾学者严灵峰的一系列论文。

至于《想尔注》道教教派背景的争议,大致有下述说法:东汉曹魏时期三张天师道教派的经典;东汉五斗米教的经典;南朝刘宋时期天师道教派的经典;北魏新天师道的经典。基本上对应的是前举关于《想尔注》成书时代的各家讨论。

基于本人多年来对《老子想尔注》的理解和研究,笔者倾向于认为《想尔注》为早期天师道中人的作品,注语虽不能确定为系师张鲁所撰,但《想尔注》使用的《老子》文本本身的确与张鲁有关;至于《想尔注》的成书时代,本人则倾向于认为在汉、晋之间,虽并不一定专属张鲁所撰,但其中无疑含有张鲁的思想。理由如下述。

第一,从《想尔注》注释《老子》的某些训诂方法及语言风格上,表现出该书具有汉代人解经遗风。

前文已提到,《想尔注》解释《老子》的方法有“反训法”、“倒装句的使用”。反训方法出现很早,如“乱”可以解释为“治”,在西周金文或《尚书》中都可以找到这种例子,也常见于汉代经师对各种先秦经典的解释之中。在近代的研究中,人们也称这种反训的句式为“不A,A也”句式。《想尔注》注语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较多地使用了倒装句,这些倒装句中,部分就是人们常说的“宾语前置”。愈是时代早的文献,宾语前置的现象也愈常见,这是人们对中国古籍的一个基本认识。《想尔注》的倒装句,有时又表现为形容词的后置,这也是该书注语的特点之一。当然,《想尔注》中也有不少看起来比较“现代”的词语,如“福报”、“三千”等,还有一些俚俗语,但这些词语基本上都能在传世的汉晋乃至汉晋以前的文献中找得到。

第二,质朴与简约是《想尔注》文字的基本风格,从《想尔注》对《老子》的解说中,还可以看出作者有比较深刻的小学功底,并能够使用较罕见的假借字、古字、生僻字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假借字的使用,如“柔辐”假借为“輮辐”(第十一章)、“錧鎋”假借为“輨辖”(第十一章)等。《想尔注》注语中也常见使用古字,如图写作啚(第四章等)、籥写作蘥(第五章)、闭写作閇(第九章);皦(皎)写作曒(第十四章)、流写作氵不(第十五章)、企写作屳(第十六章)、算写作笇(第二十一章)等。《想尔注》还使用有传世文献及字书都不见的失传字,如掔(第六章,假借为坚)、山+行(山下行,第二十一章,假借为洐)、日+攵(第三十章)等。

上举各例,有些可能是写卷抄写者的原因,但如輮辐作柔辐、輨辖作錧鎋、闭作閇、皦作曒、算作笇、洐作山+行、掔、日+攵等等,则不可能是抄写者的笔误为,应该是保留了《想尔注》原本的面貌。

第三,长期以来《老子想尔注》教内被视为张鲁所撰,是有理由的,即《想尔注》所根据的《老子》文本是张鲁删定的,那么,即使认为《老子想尔注》不是张鲁所撰,但是也得承认其中蕴含有张鲁的文字。不过,认定《想尔注》出自张鲁之手,还嫌证据不足,除了以往的讨论者已经指出的原因外,笔者也曾论到,《想尔注》中有较多而又深刻的汉晋之际流行的谶纬内容,而史书中记载张鲁对谶纬并不感兴趣,或知之甚少。从这一点看,《想尔注》的作者就很难认定为张鲁。本人认为,《想尔注》应该出自当时道教教团内部的某个甚至是某些“传道人”之手。

毫无疑问,《想尔注》撰写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徒们理解《老子》,可以说它就是一本关于《老子》的讲义,细读《老子想尔注》,可以发现讲授者讲授《老子》的语气在的注语中有所表露。《老子》第二十一章“其中有信”一句下《想尔注》说:

古仙士实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大信也。今便结精便可得,可得生乎?不也,要诸行当备。所以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持其半,乃先言之。

上引文中的“持其半,乃先言之”,与前面一段解说《老子》语义的文字没有关系,很是突兀。笔者的理解是,该句实际上是对上面注语的一个总结,意思是“先讨论其中的部分道理”。那么,从“持其半,乃先言之”一句看,《想尔注》的“讲义”性质是很明白的,持讲人就是当时站在讲席上的“传道人”。至于这位“传道人”究竟是谁,难以拟测。

人们通过对近些年考古出土的各种文献证明,古代那些思想家们的著作,最终编成书往往并不是作者本人所为,而是由他的弟子、再传弟子,甚至是没有干系的人编辑而成,但是主旨不会脱离原创者的基本思想。《想尔注》的撰成,有可能也属于这种情况。

结语

《想尔注》是学习老子的教材,也可以说是道教中人学习《老子》的教内读物,该书作者无疑是既对《老子》有深刻的理解,又对道教的发展肩负有使命的人物。从《老子想尔注》的注语看,作者的知识结构包括下述几个部分:对道教教团的运作及其教义的熟稔;对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著作及其思想的深刻理解;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及对儒家经典重要术语的随机借用; 对以 《黄帝内经》 为代表的古代医学的理解,其中包括古代医学框架下的阴阳五行理论、气的理论、房中养生的技术及其理论;对谶纬说、星象学的理解;对古代小学的深厚素养。很显然, 《想尔注》作者并不是一个仅具道教知识的人,而作为《老子》讲义的《想尔注》 ,其受众也不仅仅是那些初入道门“未晓深言”的“初回之伦”。

(本文作者:刘昭瑞   原文为正一道教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道教之音专稿转载请标注来源)

更多链接

正一道教国际学术会议专题报道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再论《老子想尔注》的若干问题(2)

    道教之音 刘昭瑞

    2015-11-23 10:57:54

    |
    再论《老子想尔注》的若干问题(2)
    |

    三  《老子想尔注》一书的性质

    汉晋以来,对《老子》的解释及《老子》文本的整理逐渐形成以河上公注本、王弼本、五千文本为代表的三大古本系统,河上公注本倾向于道家,而且又与后来形成的道教声气相通,是养生家、数术之士的读本;王弼本成于玄学盛行的时代,又接近道家,是文人的主要读本;五千文本也就是严格的五千字的本子,是道教徒传习《老子》的主要文本,人们有时也称为“张镇南本”,也就是张鲁定下的本子。敦煌文书中有众多白文《老子》或注解《老子》的写卷,据不完全统计,经缀合后的白文无注本《老子》有50件左右,都属五千文本。

    敦煌白文老子五千文本有甲、乙两种形式,甲本卷首有葛玄《序诀》,每章末有小字注,标明本章字数;乙本文字格式大致与甲本相同,但缺少每章末的字数注文以及甲本的四行题记。甲本的四行题记一般为:

    道经卅七章二千一百八十四字

    德经卌四章二千八百一十五字

    五千文上下二卷合八十一章四千九百九十九字

    太极左仙公序系师定河上真人章句

    第三行的“四千九百九十九字”,是因为《老子》第十一章“卅辐共一毂”的“卅”为“三十”的合文,可以视为两个字,那么该类本子恰好为五千字。上引文末行的“系师定”,也就是指张鲁定下来的《老子》文本。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想尔注》所根据的《老子》文本,和敦煌甲本五千文相同,也就是道教内部相传的“张镇南本”。又,上引文末行的“河上公章句”,意思是说,“系师定”的五千文《老子》,分章和句读采用的是河上公本《老子》。严格的五千文(字)本《老子》是系师张鲁删定的,这一点自古及今无异议,五千文本《老子》的出现,一方面是道教崛起、“以道统数”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合乎《老子》文本字数不断趋减这一大趋势。

    据大约为南北朝晚期形成的《传授经戒仪注诀》记载,当时道士入道门后应诵习十种经目,为“太玄部卷第一”至“太玄部第十”,下分别对应相关的书目,其中第一与第六与《老子》有关:

    太玄部卷第一:老君大字本《道经》上;

    太玄部卷第二:老君大字本《德经》下;

    太玄部卷第三:老君《道经》上、《道经》下河上公《章句》;

    太玄部卷第四:老君《德经》上、《德经》下河上公《章句》;

    太玄部卷第五:老君《道经》上《想尔训》;

    太玄部卷第六:老君《德经》下《想尔训》。

    实际上也就是三本书,一是《道德经》,所谓“老君大字本”,应是指无注疏的白文《老子》五千文本;其次为《老子》河上公本及河上公的注疏;再就是《想尔训》,也就是《老子想尔注》。换句话说,当时道士入门首先必须学习《老子》,直接读无注释的《老子》五千字文本不易读懂,因为那只是方便人们用来背诵的,那么,要对《老子》有所理解,就要有注释本,于是就辅之以河上公的注释和《想尔注》的注释。现在所见的《想尔注》写卷纸的后面还有空白部分,为什么没有继续抄下去?就是因为《老子想尔注》的上篇和下篇本来就是各自单行并可以分别流传的,如前引《传授经诫仪注诀》所记。

    《传授经诫仪注诀》还有一段文字,是历来研究《想尔注》的重要资料:

    系师得道,化道西蜀,蜀风浅末,未晓深言,托遘想尔,以训初回。初回之伦,多同蜀浅,辞说切近,因物赋通。三品要戒,济众大航,故次于《河上》。《河上》、《想尔》,注解已自有殊,大字文体,意况亦复有异,皆缘时所须,转训成义,舛文同归,随分所及,值兼则兼通,值偏则偏解。

    人们对上引文字的普遍看法是,该段文字反映《想尔注》是为了教化巴蜀地区初入道者学习《老子》的读本。这一看法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尽管早期天师道阶段确实是如此,但天师道走出汉中后,学习《老子想尔注》的道教信徒的来源应该远远超出巴蜀地区,如前举《传授经戒仪注诀》所记录的该时期。

    还有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是,从注疏文字本身看,《老子想尔注》要远比《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简朴深奥,当然其中也不乏俚俗之语,但总体上讲,显然要比河上公注难以理解;因此,就道教教内人而言,与河上公注本相较,《想尔注》可能是进一步阅读和理解《老子》的读物;站在道教本身的角度看,《老子想尔注》在教内的地位也应该比河上公注的地位要高。

    《想尔注》所使用的《老子》文本是经系师张鲁删定的,《想尔注》则是对张鲁删定本《老子》的神学解释,那么,即使在还没有能够认定《想尔注》本身撰写时代的情况下,仍然完全有理由视《想尔注》为天师道乃至早期正一道的教内《老子》读本。

    四  《老子想尔注》成书年代及撰写者拟测

    《想尔注》的成书年代与撰写者,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自古以来,道教内部对这一问题没有争议,即认为完成于第三代天师张鲁之手,迄今仍然如此,争议主要存在于教外的学术界。自饶宗颐先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始终存在分歧,可以细分为下述几种:

    1、“天师道一家之学”说,也就是饶宗颐所表述的:“当是陵之说而鲁述之,或鲁所作而讬始于陵。要为天师道一家之学。”这一说法影响最为广泛,迄今国内(包括港台地区)大部分学者、欧美学者采此说。张陵大概死于东汉末的熹平六年(177),张鲁入魏在建安二十一年(216),那么《想尔注》就应该成于此一时间段内。

    2、台湾学者陈世骧的张陵、张鲁继承张修说。

    3、日本学者小林正美的南朝刘宋中到后半期说。

    4、日本学者福井康顺的北魏至唐初说。

    5、日本学者如楠山春树、麦谷邦夫等人的南北朝说;旅居澳洲的柳存仁教授近年也有类似看法。还有学者持北朝说,如台湾学者严灵峰的一系列论文。

    至于《想尔注》道教教派背景的争议,大致有下述说法:东汉曹魏时期三张天师道教派的经典;东汉五斗米教的经典;南朝刘宋时期天师道教派的经典;北魏新天师道的经典。基本上对应的是前举关于《想尔注》成书时代的各家讨论。

    基于本人多年来对《老子想尔注》的理解和研究,笔者倾向于认为《想尔注》为早期天师道中人的作品,注语虽不能确定为系师张鲁所撰,但《想尔注》使用的《老子》文本本身的确与张鲁有关;至于《想尔注》的成书时代,本人则倾向于认为在汉、晋之间,虽并不一定专属张鲁所撰,但其中无疑含有张鲁的思想。理由如下述。

    第一,从《想尔注》注释《老子》的某些训诂方法及语言风格上,表现出该书具有汉代人解经遗风。

    前文已提到,《想尔注》解释《老子》的方法有“反训法”、“倒装句的使用”。反训方法出现很早,如“乱”可以解释为“治”,在西周金文或《尚书》中都可以找到这种例子,也常见于汉代经师对各种先秦经典的解释之中。在近代的研究中,人们也称这种反训的句式为“不A,A也”句式。《想尔注》注语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较多地使用了倒装句,这些倒装句中,部分就是人们常说的“宾语前置”。愈是时代早的文献,宾语前置的现象也愈常见,这是人们对中国古籍的一个基本认识。《想尔注》的倒装句,有时又表现为形容词的后置,这也是该书注语的特点之一。当然,《想尔注》中也有不少看起来比较“现代”的词语,如“福报”、“三千”等,还有一些俚俗语,但这些词语基本上都能在传世的汉晋乃至汉晋以前的文献中找得到。

    第二,质朴与简约是《想尔注》文字的基本风格,从《想尔注》对《老子》的解说中,还可以看出作者有比较深刻的小学功底,并能够使用较罕见的假借字、古字、生僻字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假借字的使用,如“柔辐”假借为“輮辐”(第十一章)、“錧鎋”假借为“輨辖”(第十一章)等。《想尔注》注语中也常见使用古字,如图写作啚(第四章等)、籥写作蘥(第五章)、闭写作閇(第九章);皦(皎)写作曒(第十四章)、流写作氵不(第十五章)、企写作屳(第十六章)、算写作笇(第二十一章)等。《想尔注》还使用有传世文献及字书都不见的失传字,如掔(第六章,假借为坚)、山+行(山下行,第二十一章,假借为洐)、日+攵(第三十章)等。

    上举各例,有些可能是写卷抄写者的原因,但如輮辐作柔辐、輨辖作錧鎋、闭作閇、皦作曒、算作笇、洐作山+行、掔、日+攵等等,则不可能是抄写者的笔误为,应该是保留了《想尔注》原本的面貌。

    第三,长期以来《老子想尔注》教内被视为张鲁所撰,是有理由的,即《想尔注》所根据的《老子》文本是张鲁删定的,那么,即使认为《老子想尔注》不是张鲁所撰,但是也得承认其中蕴含有张鲁的文字。不过,认定《想尔注》出自张鲁之手,还嫌证据不足,除了以往的讨论者已经指出的原因外,笔者也曾论到,《想尔注》中有较多而又深刻的汉晋之际流行的谶纬内容,而史书中记载张鲁对谶纬并不感兴趣,或知之甚少。从这一点看,《想尔注》的作者就很难认定为张鲁。本人认为,《想尔注》应该出自当时道教教团内部的某个甚至是某些“传道人”之手。

    毫无疑问,《想尔注》撰写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徒们理解《老子》,可以说它就是一本关于《老子》的讲义,细读《老子想尔注》,可以发现讲授者讲授《老子》的语气在的注语中有所表露。《老子》第二十一章“其中有信”一句下《想尔注》说:

    古仙士实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大信也。今便结精便可得,可得生乎?不也,要诸行当备。所以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持其半,乃先言之。

    上引文中的“持其半,乃先言之”,与前面一段解说《老子》语义的文字没有关系,很是突兀。笔者的理解是,该句实际上是对上面注语的一个总结,意思是“先讨论其中的部分道理”。那么,从“持其半,乃先言之”一句看,《想尔注》的“讲义”性质是很明白的,持讲人就是当时站在讲席上的“传道人”。至于这位“传道人”究竟是谁,难以拟测。

    人们通过对近些年考古出土的各种文献证明,古代那些思想家们的著作,最终编成书往往并不是作者本人所为,而是由他的弟子、再传弟子,甚至是没有干系的人编辑而成,但是主旨不会脱离原创者的基本思想。《想尔注》的撰成,有可能也属于这种情况。

    结语

    《想尔注》是学习老子的教材,也可以说是道教中人学习《老子》的教内读物,该书作者无疑是既对《老子》有深刻的理解,又对道教的发展肩负有使命的人物。从《老子想尔注》的注语看,作者的知识结构包括下述几个部分:对道教教团的运作及其教义的熟稔;对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著作及其思想的深刻理解;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及对儒家经典重要术语的随机借用; 对以 《黄帝内经》 为代表的古代医学的理解,其中包括古代医学框架下的阴阳五行理论、气的理论、房中养生的技术及其理论;对谶纬说、星象学的理解;对古代小学的深厚素养。很显然, 《想尔注》作者并不是一个仅具道教知识的人,而作为《老子》讲义的《想尔注》 ,其受众也不仅仅是那些初入道门“未晓深言”的“初回之伦”。

    (本文作者:刘昭瑞   原文为正一道教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道教之音专稿转载请标注来源)

    更多链接

    正一道教国际学术会议专题报道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