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诗文所昭显的道家、道教心迹(2)

北京大学学报 李生龙

2015-12-11 21:36:51

其二云:

彀中游羿,莫漫惊宠辱,浪生规避。原自有万里清空,可无影而藏,不飞而至。黑白两端,算都是龙泉轻试。但涂中曳尾,刃发新硎,全牛皆废。无涯有涯交累,唯饵香药作,不粘滋味。消彼此百种聪明,向白日青天,鼾齁熟睡。侧足焦原,弄獶虎不殊豚彘。笑弈秋,着着争先,居然钝置。

上片首句"彀中游羿"出自《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意为人生处世,就像处于后羿的射程之内,被射中是命,没有被射中也是命。既然人生的一切都在命运掌控之内,又何必随便为宠辱所惊,随便生出设法躲避之心。大自然本来就有长空万里,可以藏得无影,来得无踪。管它黑(恶)也好,白(善)也好,在我面前只不过如剑头轻轻一挑。而今我只是学庄子如龟曳尾泥中,这样就能像庖丁的刀子刚从型具中取出,锋利无比,一入牛身,整个牛便如土委地。这是说只要能从命运中跳脱出来,就能无所拘局而所向披靡。

下片首句"无涯有涯"语出《庄子·养生主》。所谓"交累",是说人的生命有限,而求知却无止境,两者都令人困惑,成为人生患累。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学道士饵食香药,不接近美食声色。还应消除种种自作聪明,学那陈抟在华山之上,面对青天白日,沉沉鼾睡。即使侧足于传说中的巨石焦原之间,也能玩弄猿猴猛虎如同玩弄猪豘。可笑那善于下棋的弈秋,步步都想争先,就是没有想到居然一切都是在自我折腾。这是以揶揄的口吻说自己宁愿像陈抟那样鼾睡深山,冷观世局,看世人怎生自己折腾自己。末句似乎隐含着对当世统治者的暗讽:胜利者本身也未必真的就胜利。你虽然着着争先,取得了胜利,到头来还不是自己折磨自己。这话虽然有点揶揄调侃的味道,却体现了庄子式的孤高傲世、桀骜不驯精神。龙榆生先生读此类词作,以"姜桂之性,老而愈辣"喻其倔强(13),确是的评。

三、道教方术是船山退居山林"爱身以全道"的重要方式

船山深研道教,一般论者都已注意到了。船山为什么喜好道教?可以说出很多,但简而言之,则是他在《楚辞通释·离骚》注中所说的:"求贤自辅,而君德已非,风俗尽变;若委质他国,又心之所不忍为。惟退而闲居,忘忧养性,以自贵其生。""君心已离,不可复合,则尊生自爱,疏远而忘宠辱,修黄老之术,从巫咸之诏,所谓爱身以全道也。"(14)"爱身以全道",也就是通过珍爱生命来保全自己的文化理想与人格操守。明朝之灭亡已是大势所趋,即使以死相殉也于事无补,顽强地活着就是最好的抗争。道教的"爱身"理论与具体方术在船山看来实最为切用,所以他倾尽了许多心力来研究它、践履它。

但儒者而好道往往会受到他人的攻击和毁谤。这一点,从他康熙十年(1671),五十三岁时所作《愚鼓词·梦授·鹧鸪天》小序可窥见其情:

抑余欠人间唯一字,疑与梦相筳楹。虽然,梦授余多矣,从来只有活人死,已死谁为受死身?缘未就,功不我报,未能为郭景纯、颜清臣耳,奚守尸之足诮?

所谓"欠人间唯一字"的一字,即是死字。"何守尸之足诮"的"诮"意味着有人讥诮他。按儒家道德,明朝灭亡,忠于明朝的旧臣应该为之殉死。可船山不是愚忠之士。他比较推崇的是郭璞、颜真卿的处世方式。这两人平时都喜好道术,借道术以避世艰,可到了关键时刻,却都能大节不亏。郭璞事见《晋书》,颜真卿好道术事见王谠《唐语林》卷六和王仁裕《玉堂闲话》卷五。船山《楚辞通释·离骚》注中说:"抑考郭景纯不屈于王敦,颜清臣不容于卢杞,皆尝学仙以求远于险阻,而其究皆以身殉白刃,则远游之旨,固贞士所尝问津。而既达生死之理,则益不昧其忠孝之心。"(15)船山《游仙诗》其三"郭生探月窟,旖旎试缺规。颜公沐秋仲,萚叶离枯枝"云云,也是借郭璞、颜真卿事来自写其心。总之,船山之研究道术,首先是把它作为坚持文化理想与人格操守的生存方式。在不做无谓殉死的前提下,"爱身以全道"是他经过理智思考之后的人生选择。

道教的内蕴是非常丰富、非常复杂的,船山所受道教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仅就其诗文来看,约有两端:一是船山晚年多病,道教的缮性理念、养生方术可为他解除疾患;二是道教徒为人洒落,独往独来,飘然方外,不受当权者羁络,有助成船山倔强的一面。这里不拟全面展开,只提一下他诗文中对某些道教徒的向慕与交往,以窥见他受道教影响之某些方面。

船山在作品中两次提到唐代南岳著名道士申泰芝。申泰芝,字广祥,邵州人,游南岳于祝融峰顶遇异人传金丹火龙之术,既而炼丹云山之北。唐玄宗时曾被召到长安,言论称旨,天宝十四载(755)八月十三日于云山观冲举。见宋人陈田夫所著《南岳总胜集》。(16)申泰芝结庵之大云山在今衡阳县西百余里,位于衡阳、祁东、邵东三县交界处。清顺治八年至十一年(1651-1654)船山与长兄介之曾隐居于此。船山《小云山记》说:"或曰:'道士申泰芝者,修其养生之术于大云,而以小云为别馆,故小之。'"据船山此文自叙,从康熙三年(1664)以后,每年都游此山一次,可知申泰芝的隐居生活和修炼生涯对他有很大吸引力。《五十自定稿》中有《云山妙峰庵云是申泰芝炼丹处》:"松阴合绿雾,木末飞空光。幽烛既云密,遥情欻已长。首夏积翠鲜,亭午条风凉。烟容澄岳壑,水气辨蒸湘。圆宇目所镜,孤立心未央。寓形俄邂逅,仙游昔回翔。恻彼鸾鹤情,引兹邱海望。羽蜕固有待,仁乐讵无方!怀炎登天庭,悲忧陟首阳。缮性良有藉,终生胡弭忘。"此诗当作于康熙四年(1665)夏天,其时船山已47岁。从末八句可以看出,船山在清王朝政权逐渐巩固之后,内心十分复杂:一方面要借登大云山来发抒、消除内心伯夷叔齐般的忧愤与无奈,另一方面又想修习申泰芝的道教养生之术、缮性之道、却老延年之方,使生命得以健全与延续。

船山诗文中还提到两个人:一个是熊畏斋,一个是熊男公。罗正钧考证两人都是衡阳人。又疑男公即熊荣祀,熊畏斋当是熊时干(荣祀子)尊行(长辈),但缺乏显证(17)。从船山诗文看,这两人都颇有点道士的味道。《姜斋诗賸稿》中有七言五古《大云山歌》,原注:"为熊畏斋社戚翁六秩寿。"是为熊畏斋六十大寿所作:"湘山之高云山高,朱鸟回翮蟠云翱。群仙握符顾九宇,翩然来下挥旌旄。我闻石笈金扃在峰顶,绿苔不掩珠光炯。迩来六百四十六春秋,紫金液老三花鼎。鼎里刀圭人不识,悬待其人烹太极。静如止水暖如云,即此春壶贮春色。我欲从之君许否,愿酌红泉为君寿。松云萝月数峰前,玉露凝香挹天酒。"船山又有《题熊畏斋先生小像》赞:"炉烟篆轻,茗碗香清。天归绮阁,人在瑶京。谈霏玉屑,度挹芝英。兼丹山之彩凤,族丽景而飞鸣。"从诗、赞中提到的紫金液老、鼎里刀圭、芝英丹山诸物象看,熊畏公是有道教信仰且精通道教医理、方术的人,船山与之有道心之契。船山还多次提到熊男公,《七十自定稿·熊南公过访》有句云:"百年如九秋,一意谐双赏。我闻绥山桃,酝彼灵胎养。餐之逾万春,握之在孤掌。下士原大笑,上士成独享。君其遂方今,缥缈慰云想。"《老子》第41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船山这里说"下士原大笑,上士成独享",是称赞熊男公独得大道,而不为浅见陋识之人所理解。船山晚年多病,熊男公常为他治病。《述病枕忆得》记录了这么一件事:"今年病垂死,得友人熊男公疗之而苏,因教予绝思虑,以任气之去来。"熊男公教船山"绝思虑,以任气之去来",可见是一位精通道教医术之人。船山又有[浣溪沙](过熊南公夜话)词一首,下片云:"鱼计向春元得水,蝶魂入梦不惊霜,无劳濠上讯蒙庄。"以惠施、庄子濠梁观鱼比拟熊男公同自己的交往,可见他同熊男公也有道心之契。

注释:

①《读通鉴论》卷二,《船山全书》第10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17页。

②王之春撰、汪茂和点校:《王夫之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40页。乐府《长歌行》标为乙丑年,即1649年作。

③凡此文所引船山诗歌,均见《船山全书》第15册《姜斋诗集》,不再出注。

④王夫之《庄子解·外物》解释"六凿相攘":"六凿,五官与心交相穿凿。"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3页。

⑤以上均见《章灵赋》及自注,《船山全书》第15册,第189、195页。

⑥按此诗未标明创作时间,但排在《游子怨哭刘母》(辛卯,顺治八年,永历五年,1651)与《春日书情》(乙未,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1655)之间。王之春订为壬辰(顺治九年,1652)船山徙居耶姜山后春末夏初所作,可从。见《王夫之年谱》第49页。

⑦《船山全书》第13册《庄子解·大宗师》,第65页。

⑧《庄子解·天下》"寂寞无形"一节,第284页。

⑨《老子衍·庄子通》第75页。

⑩《庄子解·寓言》,第248页。

(11)《肇论略注》卷二《不真空论》,《憨山大师法汇初集》第七册,香港佛经流通处印行,1997年,第19-20页。

(12)《庄子解·人间世》,第39-40页。

(13)龙榆生《读王船山词记》,《词学》第二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5页。

(14)《船山全书》第14册,第238、239页。

(15)《船山全书》第14册,第242页。

(16)李元度《南岳誌》,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海王邨古籍丛刊1990年版,第292-293页。

(17)罗正钧:《船山师友记》卷八,第125页。

(本文作者李生龙,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本文刊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王船山诗文所昭显的道家、道教心迹(2)

    北京大学学报 李生龙

    2015-12-11 21:36:51

    |
    王船山诗文所昭显的道家、道教心迹(2)
    |

    其二云:

    彀中游羿,莫漫惊宠辱,浪生规避。原自有万里清空,可无影而藏,不飞而至。黑白两端,算都是龙泉轻试。但涂中曳尾,刃发新硎,全牛皆废。无涯有涯交累,唯饵香药作,不粘滋味。消彼此百种聪明,向白日青天,鼾齁熟睡。侧足焦原,弄獶虎不殊豚彘。笑弈秋,着着争先,居然钝置。

    上片首句"彀中游羿"出自《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意为人生处世,就像处于后羿的射程之内,被射中是命,没有被射中也是命。既然人生的一切都在命运掌控之内,又何必随便为宠辱所惊,随便生出设法躲避之心。大自然本来就有长空万里,可以藏得无影,来得无踪。管它黑(恶)也好,白(善)也好,在我面前只不过如剑头轻轻一挑。而今我只是学庄子如龟曳尾泥中,这样就能像庖丁的刀子刚从型具中取出,锋利无比,一入牛身,整个牛便如土委地。这是说只要能从命运中跳脱出来,就能无所拘局而所向披靡。

    下片首句"无涯有涯"语出《庄子·养生主》。所谓"交累",是说人的生命有限,而求知却无止境,两者都令人困惑,成为人生患累。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学道士饵食香药,不接近美食声色。还应消除种种自作聪明,学那陈抟在华山之上,面对青天白日,沉沉鼾睡。即使侧足于传说中的巨石焦原之间,也能玩弄猿猴猛虎如同玩弄猪豘。可笑那善于下棋的弈秋,步步都想争先,就是没有想到居然一切都是在自我折腾。这是以揶揄的口吻说自己宁愿像陈抟那样鼾睡深山,冷观世局,看世人怎生自己折腾自己。末句似乎隐含着对当世统治者的暗讽:胜利者本身也未必真的就胜利。你虽然着着争先,取得了胜利,到头来还不是自己折磨自己。这话虽然有点揶揄调侃的味道,却体现了庄子式的孤高傲世、桀骜不驯精神。龙榆生先生读此类词作,以"姜桂之性,老而愈辣"喻其倔强(13),确是的评。

    三、道教方术是船山退居山林"爱身以全道"的重要方式

    船山深研道教,一般论者都已注意到了。船山为什么喜好道教?可以说出很多,但简而言之,则是他在《楚辞通释·离骚》注中所说的:"求贤自辅,而君德已非,风俗尽变;若委质他国,又心之所不忍为。惟退而闲居,忘忧养性,以自贵其生。""君心已离,不可复合,则尊生自爱,疏远而忘宠辱,修黄老之术,从巫咸之诏,所谓爱身以全道也。"(14)"爱身以全道",也就是通过珍爱生命来保全自己的文化理想与人格操守。明朝之灭亡已是大势所趋,即使以死相殉也于事无补,顽强地活着就是最好的抗争。道教的"爱身"理论与具体方术在船山看来实最为切用,所以他倾尽了许多心力来研究它、践履它。

    但儒者而好道往往会受到他人的攻击和毁谤。这一点,从他康熙十年(1671),五十三岁时所作《愚鼓词·梦授·鹧鸪天》小序可窥见其情:

    抑余欠人间唯一字,疑与梦相筳楹。虽然,梦授余多矣,从来只有活人死,已死谁为受死身?缘未就,功不我报,未能为郭景纯、颜清臣耳,奚守尸之足诮?

    所谓"欠人间唯一字"的一字,即是死字。"何守尸之足诮"的"诮"意味着有人讥诮他。按儒家道德,明朝灭亡,忠于明朝的旧臣应该为之殉死。可船山不是愚忠之士。他比较推崇的是郭璞、颜真卿的处世方式。这两人平时都喜好道术,借道术以避世艰,可到了关键时刻,却都能大节不亏。郭璞事见《晋书》,颜真卿好道术事见王谠《唐语林》卷六和王仁裕《玉堂闲话》卷五。船山《楚辞通释·离骚》注中说:"抑考郭景纯不屈于王敦,颜清臣不容于卢杞,皆尝学仙以求远于险阻,而其究皆以身殉白刃,则远游之旨,固贞士所尝问津。而既达生死之理,则益不昧其忠孝之心。"(15)船山《游仙诗》其三"郭生探月窟,旖旎试缺规。颜公沐秋仲,萚叶离枯枝"云云,也是借郭璞、颜真卿事来自写其心。总之,船山之研究道术,首先是把它作为坚持文化理想与人格操守的生存方式。在不做无谓殉死的前提下,"爱身以全道"是他经过理智思考之后的人生选择。

    道教的内蕴是非常丰富、非常复杂的,船山所受道教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仅就其诗文来看,约有两端:一是船山晚年多病,道教的缮性理念、养生方术可为他解除疾患;二是道教徒为人洒落,独往独来,飘然方外,不受当权者羁络,有助成船山倔强的一面。这里不拟全面展开,只提一下他诗文中对某些道教徒的向慕与交往,以窥见他受道教影响之某些方面。

    船山在作品中两次提到唐代南岳著名道士申泰芝。申泰芝,字广祥,邵州人,游南岳于祝融峰顶遇异人传金丹火龙之术,既而炼丹云山之北。唐玄宗时曾被召到长安,言论称旨,天宝十四载(755)八月十三日于云山观冲举。见宋人陈田夫所著《南岳总胜集》。(16)申泰芝结庵之大云山在今衡阳县西百余里,位于衡阳、祁东、邵东三县交界处。清顺治八年至十一年(1651-1654)船山与长兄介之曾隐居于此。船山《小云山记》说:"或曰:'道士申泰芝者,修其养生之术于大云,而以小云为别馆,故小之。'"据船山此文自叙,从康熙三年(1664)以后,每年都游此山一次,可知申泰芝的隐居生活和修炼生涯对他有很大吸引力。《五十自定稿》中有《云山妙峰庵云是申泰芝炼丹处》:"松阴合绿雾,木末飞空光。幽烛既云密,遥情欻已长。首夏积翠鲜,亭午条风凉。烟容澄岳壑,水气辨蒸湘。圆宇目所镜,孤立心未央。寓形俄邂逅,仙游昔回翔。恻彼鸾鹤情,引兹邱海望。羽蜕固有待,仁乐讵无方!怀炎登天庭,悲忧陟首阳。缮性良有藉,终生胡弭忘。"此诗当作于康熙四年(1665)夏天,其时船山已47岁。从末八句可以看出,船山在清王朝政权逐渐巩固之后,内心十分复杂:一方面要借登大云山来发抒、消除内心伯夷叔齐般的忧愤与无奈,另一方面又想修习申泰芝的道教养生之术、缮性之道、却老延年之方,使生命得以健全与延续。

    船山诗文中还提到两个人:一个是熊畏斋,一个是熊男公。罗正钧考证两人都是衡阳人。又疑男公即熊荣祀,熊畏斋当是熊时干(荣祀子)尊行(长辈),但缺乏显证(17)。从船山诗文看,这两人都颇有点道士的味道。《姜斋诗賸稿》中有七言五古《大云山歌》,原注:"为熊畏斋社戚翁六秩寿。"是为熊畏斋六十大寿所作:"湘山之高云山高,朱鸟回翮蟠云翱。群仙握符顾九宇,翩然来下挥旌旄。我闻石笈金扃在峰顶,绿苔不掩珠光炯。迩来六百四十六春秋,紫金液老三花鼎。鼎里刀圭人不识,悬待其人烹太极。静如止水暖如云,即此春壶贮春色。我欲从之君许否,愿酌红泉为君寿。松云萝月数峰前,玉露凝香挹天酒。"船山又有《题熊畏斋先生小像》赞:"炉烟篆轻,茗碗香清。天归绮阁,人在瑶京。谈霏玉屑,度挹芝英。兼丹山之彩凤,族丽景而飞鸣。"从诗、赞中提到的紫金液老、鼎里刀圭、芝英丹山诸物象看,熊畏公是有道教信仰且精通道教医理、方术的人,船山与之有道心之契。船山还多次提到熊男公,《七十自定稿·熊南公过访》有句云:"百年如九秋,一意谐双赏。我闻绥山桃,酝彼灵胎养。餐之逾万春,握之在孤掌。下士原大笑,上士成独享。君其遂方今,缥缈慰云想。"《老子》第41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船山这里说"下士原大笑,上士成独享",是称赞熊男公独得大道,而不为浅见陋识之人所理解。船山晚年多病,熊男公常为他治病。《述病枕忆得》记录了这么一件事:"今年病垂死,得友人熊男公疗之而苏,因教予绝思虑,以任气之去来。"熊男公教船山"绝思虑,以任气之去来",可见是一位精通道教医术之人。船山又有[浣溪沙](过熊南公夜话)词一首,下片云:"鱼计向春元得水,蝶魂入梦不惊霜,无劳濠上讯蒙庄。"以惠施、庄子濠梁观鱼比拟熊男公同自己的交往,可见他同熊男公也有道心之契。

    注释:

    ①《读通鉴论》卷二,《船山全书》第10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17页。

    ②王之春撰、汪茂和点校:《王夫之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40页。乐府《长歌行》标为乙丑年,即1649年作。

    ③凡此文所引船山诗歌,均见《船山全书》第15册《姜斋诗集》,不再出注。

    ④王夫之《庄子解·外物》解释"六凿相攘":"六凿,五官与心交相穿凿。"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3页。

    ⑤以上均见《章灵赋》及自注,《船山全书》第15册,第189、195页。

    ⑥按此诗未标明创作时间,但排在《游子怨哭刘母》(辛卯,顺治八年,永历五年,1651)与《春日书情》(乙未,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1655)之间。王之春订为壬辰(顺治九年,1652)船山徙居耶姜山后春末夏初所作,可从。见《王夫之年谱》第49页。

    ⑦《船山全书》第13册《庄子解·大宗师》,第65页。

    ⑧《庄子解·天下》"寂寞无形"一节,第284页。

    ⑨《老子衍·庄子通》第75页。

    ⑩《庄子解·寓言》,第248页。

    (11)《肇论略注》卷二《不真空论》,《憨山大师法汇初集》第七册,香港佛经流通处印行,1997年,第19-20页。

    (12)《庄子解·人间世》,第39-40页。

    (13)龙榆生《读王船山词记》,《词学》第二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5页。

    (14)《船山全书》第14册,第238、239页。

    (15)《船山全书》第14册,第242页。

    (16)李元度《南岳誌》,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海王邨古籍丛刊1990年版,第292-293页。

    (17)罗正钧:《船山师友记》卷八,第125页。

    (本文作者李生龙,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本文刊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