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染山水灵性 造化世俗风情——道教文化对上饶的影响(2)

上饶日报 佚名

2011-06-15 08:27:39

遍踏上饶山水的道圣

东汉建武三十年(54年)至元和年间(84—86年),正一派道教鼻祖张道陵在上饶各地传道,走遍上饶山水后,最后定居鹰潭龙虎山。张道陵,人称道圣,《广信府志》记载:“陵,留侯(张良)九世孙也……在人间者123岁。”此后,张道陵后裔世系居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天师府修身养性,龙虎山因而成为道教第一名山、正一派祖庭,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1900多年。

龙虎山,据《广信府志·山川篇》记载:“其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方圆200平方公里的龙虎山,境内峰峦叠嶂,树木葱笼,碧水常流,如缎如带,并以二十四岩、九十九峰、一百零八景著称,道教宫观庙宇星罗棋布于山巅峰下河旁岩上,享有“仙灵都会”、“仙人城”之誉。

唐初,道教受到朝廷重视,朝廷加张道陵为“天师”封号。宋元明清,历代“天师”张氏世系传人频频奉召入觐,均得到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并以“虚心正身,祟俭爱民,以保天下”之说和养生祛病之术,越来越受到历朝皇帝的尊崇与扶植,不断颁给封诰赏赐,先后命为“掌管江南诸路道教事”“掌天下道教事”等职,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天师)北孔(夫子)”两大世家。

今存龙虎山天师府大门上有一付楹联,可以说明张道陵及其世系在中国道教的显赫地位,其联云:“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张盛起、张三丰(生卒年不详,传说生辰时间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个朝代,其寿为212岁,是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恩溥(1904—1969,解放前夕迁入台)等“天师”,都为上饶(古信州)治下的张氏后人。

张道陵及其后裔张继元等人均在三清山、灵山等上饶很多地方结庐修真过。三清山北山古道旁,有一座张道陵石雕神像,并有“相泊巃”(《天师家谱》中称张道陵为“相泊”)题刻”。三清山少华福地,还有一座张道陵石雕神像,刻“伏魔上相”四字。

玄妙的三清山古建筑

在三清山独特的自然景观中,至今还保存着自汉代以来的道教石构古建筑群。

三清山自玉京峰向北以下(北山),为历史文物分布区。这些文物主要包括星罗棋布在林壑间若隐若现的宫、观、殿、府、庙、亭、台、塔、坊、丹井、石雕、题刻等在内的石构建筑群。目前已发现的有230多处,分布在数十平方公里内,各个建筑单元配置在特定的位置上,与三清山的山形地势融为一体,气象恢弘。

这些道教古建筑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以道教宇宙观进行总体布局,构思精巧;二是单个建筑物的造型、选址都做到和自然地形相结合,展现道教的思想和意境。

1998年,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实地考察三清山道教文化景观时说:三清山石构建筑群与三清山的山形地势、自然风光结合得极为高妙和完美。殿、门、台、坊、池等,或处山巅,或处路口,或处山坳,无不质朴玲珑,匠心独具,令人叹绝,它们与自然景结合得如此协调和谐,相互辉映,亲切近人,在中国名山建筑中实属难得之佳作,很宝贵,是一颗璀璨的文物明珠。它们是民间搞的,是三清山独特的。中国道教,一直在民间流传,但同时也为帝王所用,因而在建筑上有民间和皇家两个不同系统和风格。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是皇家工程的代表。江西三清山石构建筑群,则是民间工程的代表。如果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专家来三清山看,他们一定会很感兴趣,可争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摘自罗哲文考察三清山的讲话记录,存市文管局。)

陪同罗哲文一道到三清山考察的原中科院古建筑院院长王之力和原省文物局局长杨凤光,也对三清山人文景观作了评价。王之力说:(三清山)奇峰异石,云海变灭,有类黄山;石屋木庵,古朴野趣,是黄山所不及。杨凤光说:在全国众多名山中,三清山石构建筑群从古至今还是保存原样,从没有插进去一处建筑,也插不进去,它的八卦形制不容插进去一处,插进去就破坏了周围的环境。(王、杨的讲话记录,存市文管局。)

花了20年时间写《三清山道教文化考略》的作者黄上祈说:三清山自汉晋以来,即为道教隐者步云踏虚的“方外仙源”。千百年来,方士道仙的足迹从未间断过。三清山这些浸染着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色彩的石构建筑群,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这就是三清山能够独立于天下风景名胜之林的魅力所在。这些石构建筑,在数十平方公里内,有规律地配置在特定的位置上,既原始质朴,又内蓄玄真,与自然浑然一体,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助民济世的葛仙翁

上饶的道教文化的传播,与一个道仙有关。他的足迹,遍历上饶各地。这就是中国道教灵宝派和民间道派创始人、医药学家、旅行家葛玄。

葛玄(164-244年),兼容儒佛,助民济世,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被道教尊为“太极左仙翁”,被民间尊为“葛仙翁”和“民间道圣”。孙权敬佩他的人品和才识,常“邀葛玄与游”。为彰葛玄道德,唐懿宗敕命在鹅湖山西麓建宗华观奉记葛玄,北宋英宗赐额改为玉虚观;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徽宗封他为“冲应真人”;南宋淳皊六年(1246年),理宗封他为“冲应孚佑真君”。他的众多著作被收入《道藏》《四库全书》等历代典籍而流传至今。他博学多才,是学者,主张道教应吸收儒家和佛教(两汉之际,即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的合理成分,赞赏儒家的“仁义”学说,推崇佛教的“普度众生”精神。他行善积德,救疾济危,以仁爱之心待人,是慈眉善目的大善人,这是他兼容儒佛思想的体现。因此,葛仙山等地的道观建筑群和佛教建筑群,相融相合,难舍难分。道佛如此和平共处,兼容并包,令人叹为观止。

他行走上饶各地,授医、传道、著书。他打破道家保密医术的陋习,撰写医书传世。他把收集的药方碑刻于驿路村道上,让行人抄回去使用。他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及救人危难的故事,在上饶各地老百姓中世代传颂。过去,上饶各地村村都有葛仙庙。葛仙山、三清山、灵山、鹅湖山、龟峰、怀玉山等许多名山都留有他的“圣迹”。

他以“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为修道准则;以“救人危难,使人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行医准则。他“博极医源,涉猎群书,精勤不倦”,潜心研究古人的医术。他广搜民间单方、验方,跋山涉水寻觅良药。即使是到了晚年,为了了解药物性能,他仍然走遍了武夷山,亲自采药验药。

他于244年在铅山葛仙山“上升”(仙逝)。在上饶及闽浙皖赣边民间,他的形象是:青巾葛衣,长须慈目,鹤发童颜,手持药书,面含微笑,助民济世。

葛玄,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道教的民间性,在上饶及其周边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每年农历大年卅和新年初一、六月初一“开山门”到十月初一“关山门”期间,是葛仙山进香的“汛期”,闽浙皖赣边的乡民联村结会,仪仗庄重,彩旗招展,笙乐悠扬,一拨接着一拨上山进香。这种民间习俗活动,已延续了1000多年。

  民风民俗有“道仙”

日本学者橘朴说:“要理解中国人,无论如何要首先理解中国道教。”鲁迅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致许寿裳》)这个根底,在中国民间,在中国文化内核中。

上饶的民间歌舞、戏曲等,受道教的“神仙”音乐影响很大。《广信府志·风俗》记载:“宋南渡(后),人文蔚起,舟车辐辏甲南国,自元迄明,风景不殊,惟岁及秋,竟赛神佞佛,士女填咽,酣歌恒舞,侈费不赀”。明玉山樟村《三社增修记》称:“松柏有灵,夏殷为社,梨园崛起,世俗相沿,由来久矣”。这都说明,弋阳腔(赣剧)、傩舞等音乐形式,都起源于道教音乐(道士戏,道士们穿着金丝银线的绣花道袍在道场里,唱着古老的曲调,跳着驱邪的舞,犹如一出出折子戏)。自唐宋至明清,上饶各地村村的“社”“庙”“堂”“祠”“馆”等,都是道士班和地方戏班活动的重要场所。据玉山博物馆原馆长张国清考证,玉山今天还保留的《三清茶歌》《鼓岭茶歌》《龙船调》《算命曲》《田府乐》《往天乐》等民间歌谣,都是“士庶演唱道教神曲”而形成的。

上饶有许多习俗与道教有密切关系,很多民间习俗是由道教的相关活动演化而来的。今天上饶的民风民俗,也仍然保留了很多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的古老遗风。民间文学、戏曲、音乐、歌舞、美术、医学、建筑和饮食、节日、服饰、装饰等,到处都渗透着道教文化的影响。祝寿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并送仙鹤图;结婚和乔迁新房,要选黄道吉日;考上大学,是鲤鱼跃龙门;丧葬不说死,而叫“仙逝”“驾鹤仙去”;房屋装饰,少不了以日、月、星、云寄寓高洁和光明;以山、水、岩石等,象征刚强和永固;以扇、鱼、水仙、蝙蝠、鹿等,寓意善、裕、仙、福、禄等;以莺、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龙凤等,象征朋友、长生、君子、祥瑞;道教八宝和“八仙过海”等故事,更是农村喜欢的中堂画。这些受道教文化影响形成的民风民俗,至今仍然流传民间。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建设旅游大市,发展上饶大旅游,道教文化游不能缺席。因为,上饶的山水与道教文化有关,上饶的民风民俗与道教文化有关。(记者郑大中文/图)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点染山水灵性 造化世俗风情——道教文化对上饶的影响(2)

    上饶日报 佚名

    2011-06-15 08:27:39

    |
    点染山水灵性 造化世俗风情——道教文化对上饶的影响(2)
    |

    遍踏上饶山水的道圣

    东汉建武三十年(54年)至元和年间(84—86年),正一派道教鼻祖张道陵在上饶各地传道,走遍上饶山水后,最后定居鹰潭龙虎山。张道陵,人称道圣,《广信府志》记载:“陵,留侯(张良)九世孙也……在人间者123岁。”此后,张道陵后裔世系居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天师府修身养性,龙虎山因而成为道教第一名山、正一派祖庭,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1900多年。

    龙虎山,据《广信府志·山川篇》记载:“其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方圆200平方公里的龙虎山,境内峰峦叠嶂,树木葱笼,碧水常流,如缎如带,并以二十四岩、九十九峰、一百零八景著称,道教宫观庙宇星罗棋布于山巅峰下河旁岩上,享有“仙灵都会”、“仙人城”之誉。

    唐初,道教受到朝廷重视,朝廷加张道陵为“天师”封号。宋元明清,历代“天师”张氏世系传人频频奉召入觐,均得到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并以“虚心正身,祟俭爱民,以保天下”之说和养生祛病之术,越来越受到历朝皇帝的尊崇与扶植,不断颁给封诰赏赐,先后命为“掌管江南诸路道教事”“掌天下道教事”等职,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天师)北孔(夫子)”两大世家。

    今存龙虎山天师府大门上有一付楹联,可以说明张道陵及其世系在中国道教的显赫地位,其联云:“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张盛起、张三丰(生卒年不详,传说生辰时间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个朝代,其寿为212岁,是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恩溥(1904—1969,解放前夕迁入台)等“天师”,都为上饶(古信州)治下的张氏后人。

    张道陵及其后裔张继元等人均在三清山、灵山等上饶很多地方结庐修真过。三清山北山古道旁,有一座张道陵石雕神像,并有“相泊巃”(《天师家谱》中称张道陵为“相泊”)题刻”。三清山少华福地,还有一座张道陵石雕神像,刻“伏魔上相”四字。

    玄妙的三清山古建筑

    在三清山独特的自然景观中,至今还保存着自汉代以来的道教石构古建筑群。

    三清山自玉京峰向北以下(北山),为历史文物分布区。这些文物主要包括星罗棋布在林壑间若隐若现的宫、观、殿、府、庙、亭、台、塔、坊、丹井、石雕、题刻等在内的石构建筑群。目前已发现的有230多处,分布在数十平方公里内,各个建筑单元配置在特定的位置上,与三清山的山形地势融为一体,气象恢弘。

    这些道教古建筑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以道教宇宙观进行总体布局,构思精巧;二是单个建筑物的造型、选址都做到和自然地形相结合,展现道教的思想和意境。

    1998年,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实地考察三清山道教文化景观时说:三清山石构建筑群与三清山的山形地势、自然风光结合得极为高妙和完美。殿、门、台、坊、池等,或处山巅,或处路口,或处山坳,无不质朴玲珑,匠心独具,令人叹绝,它们与自然景结合得如此协调和谐,相互辉映,亲切近人,在中国名山建筑中实属难得之佳作,很宝贵,是一颗璀璨的文物明珠。它们是民间搞的,是三清山独特的。中国道教,一直在民间流传,但同时也为帝王所用,因而在建筑上有民间和皇家两个不同系统和风格。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是皇家工程的代表。江西三清山石构建筑群,则是民间工程的代表。如果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专家来三清山看,他们一定会很感兴趣,可争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摘自罗哲文考察三清山的讲话记录,存市文管局。)

    陪同罗哲文一道到三清山考察的原中科院古建筑院院长王之力和原省文物局局长杨凤光,也对三清山人文景观作了评价。王之力说:(三清山)奇峰异石,云海变灭,有类黄山;石屋木庵,古朴野趣,是黄山所不及。杨凤光说:在全国众多名山中,三清山石构建筑群从古至今还是保存原样,从没有插进去一处建筑,也插不进去,它的八卦形制不容插进去一处,插进去就破坏了周围的环境。(王、杨的讲话记录,存市文管局。)

    花了20年时间写《三清山道教文化考略》的作者黄上祈说:三清山自汉晋以来,即为道教隐者步云踏虚的“方外仙源”。千百年来,方士道仙的足迹从未间断过。三清山这些浸染着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色彩的石构建筑群,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这就是三清山能够独立于天下风景名胜之林的魅力所在。这些石构建筑,在数十平方公里内,有规律地配置在特定的位置上,既原始质朴,又内蓄玄真,与自然浑然一体,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助民济世的葛仙翁

    上饶的道教文化的传播,与一个道仙有关。他的足迹,遍历上饶各地。这就是中国道教灵宝派和民间道派创始人、医药学家、旅行家葛玄。

    葛玄(164-244年),兼容儒佛,助民济世,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被道教尊为“太极左仙翁”,被民间尊为“葛仙翁”和“民间道圣”。孙权敬佩他的人品和才识,常“邀葛玄与游”。为彰葛玄道德,唐懿宗敕命在鹅湖山西麓建宗华观奉记葛玄,北宋英宗赐额改为玉虚观;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徽宗封他为“冲应真人”;南宋淳皊六年(1246年),理宗封他为“冲应孚佑真君”。他的众多著作被收入《道藏》《四库全书》等历代典籍而流传至今。他博学多才,是学者,主张道教应吸收儒家和佛教(两汉之际,即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的合理成分,赞赏儒家的“仁义”学说,推崇佛教的“普度众生”精神。他行善积德,救疾济危,以仁爱之心待人,是慈眉善目的大善人,这是他兼容儒佛思想的体现。因此,葛仙山等地的道观建筑群和佛教建筑群,相融相合,难舍难分。道佛如此和平共处,兼容并包,令人叹为观止。

    他行走上饶各地,授医、传道、著书。他打破道家保密医术的陋习,撰写医书传世。他把收集的药方碑刻于驿路村道上,让行人抄回去使用。他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及救人危难的故事,在上饶各地老百姓中世代传颂。过去,上饶各地村村都有葛仙庙。葛仙山、三清山、灵山、鹅湖山、龟峰、怀玉山等许多名山都留有他的“圣迹”。

    他以“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为修道准则;以“救人危难,使人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行医准则。他“博极医源,涉猎群书,精勤不倦”,潜心研究古人的医术。他广搜民间单方、验方,跋山涉水寻觅良药。即使是到了晚年,为了了解药物性能,他仍然走遍了武夷山,亲自采药验药。

    他于244年在铅山葛仙山“上升”(仙逝)。在上饶及闽浙皖赣边民间,他的形象是:青巾葛衣,长须慈目,鹤发童颜,手持药书,面含微笑,助民济世。

    葛玄,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道教的民间性,在上饶及其周边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每年农历大年卅和新年初一、六月初一“开山门”到十月初一“关山门”期间,是葛仙山进香的“汛期”,闽浙皖赣边的乡民联村结会,仪仗庄重,彩旗招展,笙乐悠扬,一拨接着一拨上山进香。这种民间习俗活动,已延续了1000多年。

      民风民俗有“道仙”

    日本学者橘朴说:“要理解中国人,无论如何要首先理解中国道教。”鲁迅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致许寿裳》)这个根底,在中国民间,在中国文化内核中。

    上饶的民间歌舞、戏曲等,受道教的“神仙”音乐影响很大。《广信府志·风俗》记载:“宋南渡(后),人文蔚起,舟车辐辏甲南国,自元迄明,风景不殊,惟岁及秋,竟赛神佞佛,士女填咽,酣歌恒舞,侈费不赀”。明玉山樟村《三社增修记》称:“松柏有灵,夏殷为社,梨园崛起,世俗相沿,由来久矣”。这都说明,弋阳腔(赣剧)、傩舞等音乐形式,都起源于道教音乐(道士戏,道士们穿着金丝银线的绣花道袍在道场里,唱着古老的曲调,跳着驱邪的舞,犹如一出出折子戏)。自唐宋至明清,上饶各地村村的“社”“庙”“堂”“祠”“馆”等,都是道士班和地方戏班活动的重要场所。据玉山博物馆原馆长张国清考证,玉山今天还保留的《三清茶歌》《鼓岭茶歌》《龙船调》《算命曲》《田府乐》《往天乐》等民间歌谣,都是“士庶演唱道教神曲”而形成的。

    上饶有许多习俗与道教有密切关系,很多民间习俗是由道教的相关活动演化而来的。今天上饶的民风民俗,也仍然保留了很多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的古老遗风。民间文学、戏曲、音乐、歌舞、美术、医学、建筑和饮食、节日、服饰、装饰等,到处都渗透着道教文化的影响。祝寿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并送仙鹤图;结婚和乔迁新房,要选黄道吉日;考上大学,是鲤鱼跃龙门;丧葬不说死,而叫“仙逝”“驾鹤仙去”;房屋装饰,少不了以日、月、星、云寄寓高洁和光明;以山、水、岩石等,象征刚强和永固;以扇、鱼、水仙、蝙蝠、鹿等,寓意善、裕、仙、福、禄等;以莺、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龙凤等,象征朋友、长生、君子、祥瑞;道教八宝和“八仙过海”等故事,更是农村喜欢的中堂画。这些受道教文化影响形成的民风民俗,至今仍然流传民间。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建设旅游大市,发展上饶大旅游,道教文化游不能缺席。因为,上饶的山水与道教文化有关,上饶的民风民俗与道教文化有关。(记者郑大中文/图)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