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孔子见老子与汉代道教仪式(4)

中国宗教学术网 姜生

2012-08-13 10:13:51

如上所述,在东汉至魏晋道教中,老子乃是大神,直到东汉老君地位虽在西王母之下,但其职司极重。按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所记,人们相信:

见老君则年命延长,心如日月,无事不知也[65]。

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的这一记载,反映的是汉晋宗教史的真实。对“长生”、“升仙”这些“终极关怀”的渴望,超越了一切世俗追求,甚至皇帝也要用国家祭仪去祭祀老子。于是祭拜老子成为全国性的宗教运动。因此在孔子家乡山东地区出现大量的“孔子见老子(孔子拜老君)”的汉画也就不足为奇。这不但说明当时老子的神位高于孔子,而且正如其他下级仙真要拜大道君一样,孔子也不例外。跟随孔子往拜老君,正乃孔子故乡之人所宜,一如当年南宫敬叔之“与孔子适周”见老子!

鲁迅藏汉画像拓片中有一幅来自山东嘉祥武氏祠的“孔子见老子”图[66],该图特别之处在于老、孔身边均有马车。图中有榜题,左为孔子,右为老子,二人对揖而立。老、孔之间残余画像为项橐。孔子身后有一人,该人身后有一辆两马之车,榜题“孔子车”。老子身后有马车,车后站三人怀抱简册,有解释认为可能是老子送给孔子的图书典籍。不错,问题是这是什么性质的“书”?显然这些简册乃是将由“老君”授予包括孔子及其众多弟子在内的死者的“道书”。根据《想尔注》所述,这里的老子是天上的太上老君。

2、“凡得道受书者,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

晋张华《博物志》卷九“杂说上”:

老子云:万民皆付西王母,唯王者、圣人、真人、仙人、道人之命上属九天君耳。

这部分内容,显然是引某部道经,它说明墓葬画像中使用西王母者,严格说来并不属于“王者、圣人、真人、仙人、道人”,而是俗人的墓。又上引《尚书帝验期》有:

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受书者,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67]。

图8:常任侠藏“君车出行”东汉画像石拓片。采自《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8画像石画像砖》图87。

这里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逻辑秩序,即“老子云”“万民皆付西王母”,也就是说,这一文本再次证明了,在朝西王母之前,从老子那里“得道受书”,是死者走向成仙的两级程序之一。

汉哀帝时期曾经发生的传递西王母“诏筹”事件,所传的“书”是西王母所承认的不死之证。按《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正月:

民惊走,持槀或棷一枚,传相付与,曰行诏筹。道中相过,逢多至千数。或被发徒践,或夜折关,或逾墙入,或乘车骑奔驰,以置驿传行,经历郡国二十六,至京师。其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阡陌,设张博具,歌舞祠西王母。又传书曰:“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不信我言,视门枢下,当有白发。”至秋止。

但这里并未说明“书”之所自,而只是王母所认可。春正月人们相互传递此“书”,接着到夏季人们“聚会里巷阡陌”,“歌舞祠西王母”,这很合乎“得道受书”后祠西王母以求“不死”的逻辑。

《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一《道部三·真人下》引《尚书帝验期》说:

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授书者,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王褒字子登,斋戒三月,王母授以琼花宝曜七晨素经。茅盈从西城王君诣白玉龟台,朝谒王母,求长生之道,王母授以玄真之经,又授宝书,童散四方。

仔细分析,茅盈从西王母获“玄真之经”和“宝书”,是其向西王母“求长生之道”所得的“经”,而非证明“得道”之信物,与“得道受书者”不同。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首先须“得道受书”,然后方能“朝王母于昆仑之阙”,与茅盈前往西王母求经书,完全是相反的逻辑。因此,这里所引《尚书帝验期》所述,实属两事,甚至可能是两种不同文本的误合。故“诸辑佚之书以‘昆仑之阙’终文”[68],自有其理。疑《太平御览》此段所录,所自非一。至于茅盈往西王母得授道经,瞳仁变为四方之形(道教称神仙之瞳为方形)的故事,则当系造经者出于神化需要之托辞。

东汉社会已出现诸多神明,其地位权威犬牙交错,而西王母则为大神,看一看汉墓中诸神位序结构,即可明白这一点。毕竟,墓葬是所有宗教神灵被期待最终发生作用的地方,因为那是生命的终极,是不可等待、亟需拯救转换的地方。西王母之下,则有太上老君执掌“道书”。在墓葬中绘制老君图像,表示死者将朝拜老君,“得道受书”,而“年命延长”,又赴昆仑朝西王母,乃成仙。因此大约成书于晋的《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说:“上元三君,紫盖华晨,玉童护神,玉女安魂,五藏百灵,摄养我身,长生天地,上为高仙,日月伏息,七星保真,太上受(授)书,三华据因。”[69]

为此死者需乘车马往见老君。汉墓画像中所见成列之车马画像“车马出行图”,有些当为此而设。如上述《鲁迅藏汉画像(二)》图七三来自山东嘉祥武氏祠的“孔子见老子”图中,有榜题明确显示有“孔子车”,表示孔子是乘车来拜见老子受道书。

对汉画中“车马出行图”的专题研究很少,大多散见于考古发掘报告、某地区或某时段画像石的研究。关于“车马出行图”,学界以往多认为是墓中出现的车马仪仗等现实生活场面,描绘的是墓主人生前的功绩德行及奢华生活情景。此种解释过于执著世俗文化背景,而且许多墓葬显示死者出身并不高贵,生前难享此等豪华与庄严,故难以通解。

那么,远远超出死者生前家庭条件或社会地位的奢华的车马出行队伍,暗示的是什么?画像中有一些看似“逾制”的夸张性图像描绘,实欲其葬仪之庄严崇高;且汉人冀求死者冥中“宜兄弟”、“宜子孙”,因埋入地下不具社会影响,因而人们敢于以图像方式的“奢华”相表达。

常任侠藏“君车出行”汉画像石拓片[70]上,有“君车”等榜题(见图8)。余深以为,“君车”二字乃是告诉死者,此车乃是“您的车”,乘之以出行朝拜老君和西王母。这个“君”字,同“君宜官、寿万年”之类汉砖铭文中的“君”字一样,是仪式中主礼者对死者的称呼。所有这些图像所绘均属葬仪中向死者所荐,因而所有称谓便以第二人称来表达。如此,则车马出行画像,必以死者所乘之车为其中心。与此同时,汉画中围绕死者往往绘有“铃下”、“门下小史”等等骑官相随,一则庄严其事,一则暗示死者已获任鬼神世界高官,否则何以拥有这等掾属?而且这些从官戴的也都是高冠,是皆暗示死者在鬼神世界所获官阶之高。

前引武氏祠藏齐山“孔子见老子”图下层的车马出行,所表现的当是死者前往拜谒太上老君,以“得道受书”,然后又持书赴昆仑朝见西王母,以得药成仙。如2007年山东东平出土的一幅汉墓壁画(图9),即可看到这样的仪式过程:首先拜见老君(中层),然后拜见西王母(上层)。在上层图像中,一童子(代表死者)持书跪呈西王母(细部见图10),表示他已获道书,呈王母,请赐死者神仙。王母的美貌女侍王上华则持囊在侧,负责收取死者所呈之书。基于这一逻辑,亦可亦理解汉画中频见的某些“车马出行图”。

许多墓葬画像中尚未辨识出太上老君的画像,但根据以上的研究,从一些汉画已可识出老君形象(容另文报告);有些汉画并未直接出现西王母形象,但是特定条件下某些属于西王母身边的器物或神使形象的出现,却可暗示墓主人得到了来自西王母的不死药和昆仑玉液琼浆(玉浆或丹水),因为时人明了这些符号所具有的指代性,不须面面俱到。而且,墓中描绘的某些人物和车马出行,即使包括象征墓主人去朝拜老君和西王母的内容,今人也未必能直接读出,因为时人共识的某些图像组合,完全可能是以约简的暗示的方式将这些内容表达在石刻或壁画当中。这类图像的识别与解释,尚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汉墓画像孔子见老子图乃是汉代道教墓葬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道教经典和仪式文本可提供相当明朗的解释。在汉代道教中老子乃是神格仅次于西王母的“太上老君”;孔子率众弟子拜见老君遂“得道受书”,不复经受北酆鬼官之考谪,升入仙界成为地位相当高的“真公”(仙格崇高的真人)。孔、老之间常见的童稚项橐,也有相当高的神格。孔子见老子图在汉墓中所暗示的是,死者在地下世界将如孔子及其弟子们一样,拜见老君得道受书,免鬼官之考谪,接着赴昆仑朝西王母而成仙。此乃汉代道教所提供的死者于冥界转变成仙的仪式逻辑。

注释:

[1]李强:《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考述》,《华夏考古》,2009年第2期。

[2]李士星:《记山东嘉祥发现的一批汉画像石——兼谈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3期。

[3]“孔子见老子”像分有榜题与无榜题两种,大多不注明孔老之间稚童姓名,平阴县出土的孔见老像中稚童头上方有榜题“太□诧”。见平阴县博物馆:《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出土汉画像石》,《华夏考古》,2008年第3期。邢义田即以和林格尔、平阴“孔子见老子”像中稚童上方残留榜题为据,推断稚童为项橐。见邢义田:《汉代画像项橐考》,《九州学林》,6卷第3期,总21辑。相关研究见金文京《孔子的传说——〈孔子项託相问书〉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俗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6年,第3-22页。

[4]刘培桂:“试谈汉画像石中的孔子”,收入氏著《孟子与孟子故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第243页。

[5]李卫星:《略谈儒家思想对山东汉画像石的影响》,《汉画学术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169页。

[6]朱锡禄:《嘉祥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5页。

[7]张从军:《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上),齐鲁书社,2004年,第158-160页。

[8]蒋英炬、蒋群:《从汉画像中说晏子》,《晏子研究文集》,齐鲁书社,1998年,第481页。

[9]李卫星:《汉画像石所见周礼遗俗》,《中原文物》,2001年第1期。李发林:《汉画像考释和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10]张从军:《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上),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157页。

[11]尤振尧:《宝应〈射阳〉汉石门画像考释》,《东南文化》,1985年创刊号。

[12]平阴县博物馆:《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出土汉画像石》,《华夏考古》,2008年第3期。

[13]李强:《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考述》,《华夏考古》,2009年第2期。

[14]李锦山:《鲁南汉画像石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第363-366页。

[15]刘培桂:《汉画像石中的孔子见老子》,见《鲁文化与儒学》,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第40-41页。

[16]李发林:《山东汉画像石概述》,《文史哲》,1981年第2期。

[17]李卫星:《略谈儒家思想对山东汉画像石的影响》,《汉画学术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170页。

[18]蒋英炬、蒋群:《从汉画像中说晏子》,《晏子研究文集》,齐鲁书社,1998年,第484页。

[19]巫鸿:《礼仪中的美术》(上),三联书店,2005年,第184页。

[20]李强:《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考述》,《华夏考古》,2009年第2期。

[21]赤银中:《老子会见孔子汉画像的文化意蕴》,《中国道教》,2002年第4期。

[22]贾庆超:《武氏祠汉画石刻考评》,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72-176页。

[23]刘培桂:《汉画像石中的孔子见老子》,《鲁文化与儒学》,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第41页。

[24]李亚光:《嘉祥汉画石的文化内涵》,《美术报》,2006年6月10日第017版。

[25]李锦山:《鲁南汉画像石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第363-366页。

[26]黄雅峰:《汉画社会学研究》,《汉画学术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81页。

[27]张从军:《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上),齐鲁书社,2004年,第157页。

[28]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卷63,中华书局,1959年,第2140页。

[29]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卷47,中华书局,1959年,第1909页。

[30]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汉画像石》第2卷,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46页。

[31]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石》一书载有石函画像《新津崖墓孔子问礼》,及作者附注:“以射阳石门第一层来比较,可知第一榜不清楚的字是‘弟’。”图文均见该书第77页,巴蜀书社,1987年。

[32]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汉画像石》第1卷,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9页。

[33]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汉画像石》第2卷,图144,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35页。

[34]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汉画像石》第2卷,图115,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07页。

[35]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36]《集解》徐广曰:“孔子八世孙,名鲋字甲也。”

[37]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卷121,中华书局,1959年,第3116-3117页。

[38]《荀子·富国》。

[39]有关探讨见姜生:《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第2章,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40]《礼记·曲礼上》。

[41]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9页。引者对标点有所调整。

[42]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6-57页。

[43][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卷3,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6页。

[44]杨宽:《论黄巾起义与曹操起家》,见《曹操论集》第392页,香港三联书店,1979年版。

[45]姜生:《〈老子想尔注〉三题》,《华学》,2008年第9期。

[46]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页。

[47]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页。

[48]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0页。

[49]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2页。

[50]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3-24页。

[51]称老子为“老君”,已见于《后汉书·孔融传》:“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勅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曾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

[52]《太平御览》,卷1,中华书局,1960年。

[53]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2页。

[54]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7页。

[55]所谓“不经北酆之门”即不受鬼官之考谪。此类故事,如干宝《搜神记》卷4,泰山人胡母班曾至泰山之侧,应泰山府君之召为之传书,其后几年,过泰山时向泰山府君汇报了传书的过程,“班语乞,如厕。忽见其父著械徒作,此辈数百人。班进拜流涕,问:‘大人何因及此?’父云:‘吾死不幸,见遣三年,今已二年矣,困苦不可处……’”又卷16,蒋济亡儿的故事亦称,济妇梦见亡儿泣言:“我生时为卿相子孙,今在地下为泰山伍伯,憔悴困苦,不可复言……”。是皆死后受鬼官考谪之证。

[56][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62,中华书局,1958年,第813页。

[57]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2版,见第24页的叙述,摹本见第140-141页。

[58]《论语·述而》。

[59]《藏外道书》第21册,第2页。

[60]《真灵位业图》排列神仙序位,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

[61]明陶宗仪撰《说郛》卷26下引皮日休《文薮杂著》“无项託”条文字略有出入。均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2]平阴县博物馆:《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出土汉画像石》,《华夏考古》,2008年第3期。

[63]邢义田:《汉代画像项橐考》,《九州学林》,6卷第3期,总21辑。

[64]《道藏》,第22册,第132-133页。

[65]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3页。

[66]见《鲁迅藏汉画像(二)》图73,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67]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7页。

[68]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7页校勘文字。

[69]《道藏》第33册,第385页。

[70]《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8画像石画像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图87。

 

(作者系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教授)

(来源:《文史哲》2011年第2期)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汉画孔子见老子与汉代道教仪式(4)

    中国宗教学术网 姜生

    2012-08-13 10:13:51

    |
    汉画孔子见老子与汉代道教仪式(4)
    |

    如上所述,在东汉至魏晋道教中,老子乃是大神,直到东汉老君地位虽在西王母之下,但其职司极重。按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所记,人们相信:

    见老君则年命延长,心如日月,无事不知也[65]。

    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的这一记载,反映的是汉晋宗教史的真实。对“长生”、“升仙”这些“终极关怀”的渴望,超越了一切世俗追求,甚至皇帝也要用国家祭仪去祭祀老子。于是祭拜老子成为全国性的宗教运动。因此在孔子家乡山东地区出现大量的“孔子见老子(孔子拜老君)”的汉画也就不足为奇。这不但说明当时老子的神位高于孔子,而且正如其他下级仙真要拜大道君一样,孔子也不例外。跟随孔子往拜老君,正乃孔子故乡之人所宜,一如当年南宫敬叔之“与孔子适周”见老子!

    鲁迅藏汉画像拓片中有一幅来自山东嘉祥武氏祠的“孔子见老子”图[66],该图特别之处在于老、孔身边均有马车。图中有榜题,左为孔子,右为老子,二人对揖而立。老、孔之间残余画像为项橐。孔子身后有一人,该人身后有一辆两马之车,榜题“孔子车”。老子身后有马车,车后站三人怀抱简册,有解释认为可能是老子送给孔子的图书典籍。不错,问题是这是什么性质的“书”?显然这些简册乃是将由“老君”授予包括孔子及其众多弟子在内的死者的“道书”。根据《想尔注》所述,这里的老子是天上的太上老君。

    2、“凡得道受书者,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

    晋张华《博物志》卷九“杂说上”:

    老子云:万民皆付西王母,唯王者、圣人、真人、仙人、道人之命上属九天君耳。

    这部分内容,显然是引某部道经,它说明墓葬画像中使用西王母者,严格说来并不属于“王者、圣人、真人、仙人、道人”,而是俗人的墓。又上引《尚书帝验期》有:

    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受书者,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67]。

    图8:常任侠藏“君车出行”东汉画像石拓片。采自《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8画像石画像砖》图87。

    这里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逻辑秩序,即“老子云”“万民皆付西王母”,也就是说,这一文本再次证明了,在朝西王母之前,从老子那里“得道受书”,是死者走向成仙的两级程序之一。

    汉哀帝时期曾经发生的传递西王母“诏筹”事件,所传的“书”是西王母所承认的不死之证。按《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正月:

    民惊走,持槀或棷一枚,传相付与,曰行诏筹。道中相过,逢多至千数。或被发徒践,或夜折关,或逾墙入,或乘车骑奔驰,以置驿传行,经历郡国二十六,至京师。其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阡陌,设张博具,歌舞祠西王母。又传书曰:“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不信我言,视门枢下,当有白发。”至秋止。

    但这里并未说明“书”之所自,而只是王母所认可。春正月人们相互传递此“书”,接着到夏季人们“聚会里巷阡陌”,“歌舞祠西王母”,这很合乎“得道受书”后祠西王母以求“不死”的逻辑。

    《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一《道部三·真人下》引《尚书帝验期》说:

    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授书者,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王褒字子登,斋戒三月,王母授以琼花宝曜七晨素经。茅盈从西城王君诣白玉龟台,朝谒王母,求长生之道,王母授以玄真之经,又授宝书,童散四方。

    仔细分析,茅盈从西王母获“玄真之经”和“宝书”,是其向西王母“求长生之道”所得的“经”,而非证明“得道”之信物,与“得道受书者”不同。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首先须“得道受书”,然后方能“朝王母于昆仑之阙”,与茅盈前往西王母求经书,完全是相反的逻辑。因此,这里所引《尚书帝验期》所述,实属两事,甚至可能是两种不同文本的误合。故“诸辑佚之书以‘昆仑之阙’终文”[68],自有其理。疑《太平御览》此段所录,所自非一。至于茅盈往西王母得授道经,瞳仁变为四方之形(道教称神仙之瞳为方形)的故事,则当系造经者出于神化需要之托辞。

    东汉社会已出现诸多神明,其地位权威犬牙交错,而西王母则为大神,看一看汉墓中诸神位序结构,即可明白这一点。毕竟,墓葬是所有宗教神灵被期待最终发生作用的地方,因为那是生命的终极,是不可等待、亟需拯救转换的地方。西王母之下,则有太上老君执掌“道书”。在墓葬中绘制老君图像,表示死者将朝拜老君,“得道受书”,而“年命延长”,又赴昆仑朝西王母,乃成仙。因此大约成书于晋的《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说:“上元三君,紫盖华晨,玉童护神,玉女安魂,五藏百灵,摄养我身,长生天地,上为高仙,日月伏息,七星保真,太上受(授)书,三华据因。”[69]

    为此死者需乘车马往见老君。汉墓画像中所见成列之车马画像“车马出行图”,有些当为此而设。如上述《鲁迅藏汉画像(二)》图七三来自山东嘉祥武氏祠的“孔子见老子”图中,有榜题明确显示有“孔子车”,表示孔子是乘车来拜见老子受道书。

    对汉画中“车马出行图”的专题研究很少,大多散见于考古发掘报告、某地区或某时段画像石的研究。关于“车马出行图”,学界以往多认为是墓中出现的车马仪仗等现实生活场面,描绘的是墓主人生前的功绩德行及奢华生活情景。此种解释过于执著世俗文化背景,而且许多墓葬显示死者出身并不高贵,生前难享此等豪华与庄严,故难以通解。

    那么,远远超出死者生前家庭条件或社会地位的奢华的车马出行队伍,暗示的是什么?画像中有一些看似“逾制”的夸张性图像描绘,实欲其葬仪之庄严崇高;且汉人冀求死者冥中“宜兄弟”、“宜子孙”,因埋入地下不具社会影响,因而人们敢于以图像方式的“奢华”相表达。

    常任侠藏“君车出行”汉画像石拓片[70]上,有“君车”等榜题(见图8)。余深以为,“君车”二字乃是告诉死者,此车乃是“您的车”,乘之以出行朝拜老君和西王母。这个“君”字,同“君宜官、寿万年”之类汉砖铭文中的“君”字一样,是仪式中主礼者对死者的称呼。所有这些图像所绘均属葬仪中向死者所荐,因而所有称谓便以第二人称来表达。如此,则车马出行画像,必以死者所乘之车为其中心。与此同时,汉画中围绕死者往往绘有“铃下”、“门下小史”等等骑官相随,一则庄严其事,一则暗示死者已获任鬼神世界高官,否则何以拥有这等掾属?而且这些从官戴的也都是高冠,是皆暗示死者在鬼神世界所获官阶之高。

    前引武氏祠藏齐山“孔子见老子”图下层的车马出行,所表现的当是死者前往拜谒太上老君,以“得道受书”,然后又持书赴昆仑朝见西王母,以得药成仙。如2007年山东东平出土的一幅汉墓壁画(图9),即可看到这样的仪式过程:首先拜见老君(中层),然后拜见西王母(上层)。在上层图像中,一童子(代表死者)持书跪呈西王母(细部见图10),表示他已获道书,呈王母,请赐死者神仙。王母的美貌女侍王上华则持囊在侧,负责收取死者所呈之书。基于这一逻辑,亦可亦理解汉画中频见的某些“车马出行图”。

    许多墓葬画像中尚未辨识出太上老君的画像,但根据以上的研究,从一些汉画已可识出老君形象(容另文报告);有些汉画并未直接出现西王母形象,但是特定条件下某些属于西王母身边的器物或神使形象的出现,却可暗示墓主人得到了来自西王母的不死药和昆仑玉液琼浆(玉浆或丹水),因为时人明了这些符号所具有的指代性,不须面面俱到。而且,墓中描绘的某些人物和车马出行,即使包括象征墓主人去朝拜老君和西王母的内容,今人也未必能直接读出,因为时人共识的某些图像组合,完全可能是以约简的暗示的方式将这些内容表达在石刻或壁画当中。这类图像的识别与解释,尚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汉墓画像孔子见老子图乃是汉代道教墓葬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道教经典和仪式文本可提供相当明朗的解释。在汉代道教中老子乃是神格仅次于西王母的“太上老君”;孔子率众弟子拜见老君遂“得道受书”,不复经受北酆鬼官之考谪,升入仙界成为地位相当高的“真公”(仙格崇高的真人)。孔、老之间常见的童稚项橐,也有相当高的神格。孔子见老子图在汉墓中所暗示的是,死者在地下世界将如孔子及其弟子们一样,拜见老君得道受书,免鬼官之考谪,接着赴昆仑朝西王母而成仙。此乃汉代道教所提供的死者于冥界转变成仙的仪式逻辑。

    注释:

    [1]李强:《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考述》,《华夏考古》,2009年第2期。

    [2]李士星:《记山东嘉祥发现的一批汉画像石——兼谈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3期。

    [3]“孔子见老子”像分有榜题与无榜题两种,大多不注明孔老之间稚童姓名,平阴县出土的孔见老像中稚童头上方有榜题“太□诧”。见平阴县博物馆:《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出土汉画像石》,《华夏考古》,2008年第3期。邢义田即以和林格尔、平阴“孔子见老子”像中稚童上方残留榜题为据,推断稚童为项橐。见邢义田:《汉代画像项橐考》,《九州学林》,6卷第3期,总21辑。相关研究见金文京《孔子的传说——〈孔子项託相问书〉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俗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6年,第3-22页。

    [4]刘培桂:“试谈汉画像石中的孔子”,收入氏著《孟子与孟子故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第243页。

    [5]李卫星:《略谈儒家思想对山东汉画像石的影响》,《汉画学术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169页。

    [6]朱锡禄:《嘉祥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5页。

    [7]张从军:《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上),齐鲁书社,2004年,第158-160页。

    [8]蒋英炬、蒋群:《从汉画像中说晏子》,《晏子研究文集》,齐鲁书社,1998年,第481页。

    [9]李卫星:《汉画像石所见周礼遗俗》,《中原文物》,2001年第1期。李发林:《汉画像考释和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10]张从军:《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上),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157页。

    [11]尤振尧:《宝应〈射阳〉汉石门画像考释》,《东南文化》,1985年创刊号。

    [12]平阴县博物馆:《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出土汉画像石》,《华夏考古》,2008年第3期。

    [13]李强:《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考述》,《华夏考古》,2009年第2期。

    [14]李锦山:《鲁南汉画像石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第363-366页。

    [15]刘培桂:《汉画像石中的孔子见老子》,见《鲁文化与儒学》,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第40-41页。

    [16]李发林:《山东汉画像石概述》,《文史哲》,1981年第2期。

    [17]李卫星:《略谈儒家思想对山东汉画像石的影响》,《汉画学术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170页。

    [18]蒋英炬、蒋群:《从汉画像中说晏子》,《晏子研究文集》,齐鲁书社,1998年,第484页。

    [19]巫鸿:《礼仪中的美术》(上),三联书店,2005年,第184页。

    [20]李强:《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考述》,《华夏考古》,2009年第2期。

    [21]赤银中:《老子会见孔子汉画像的文化意蕴》,《中国道教》,2002年第4期。

    [22]贾庆超:《武氏祠汉画石刻考评》,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72-176页。

    [23]刘培桂:《汉画像石中的孔子见老子》,《鲁文化与儒学》,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第41页。

    [24]李亚光:《嘉祥汉画石的文化内涵》,《美术报》,2006年6月10日第017版。

    [25]李锦山:《鲁南汉画像石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第363-366页。

    [26]黄雅峰:《汉画社会学研究》,《汉画学术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81页。

    [27]张从军:《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上),齐鲁书社,2004年,第157页。

    [28]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卷63,中华书局,1959年,第2140页。

    [29]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卷47,中华书局,1959年,第1909页。

    [30]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汉画像石》第2卷,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46页。

    [31]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石》一书载有石函画像《新津崖墓孔子问礼》,及作者附注:“以射阳石门第一层来比较,可知第一榜不清楚的字是‘弟’。”图文均见该书第77页,巴蜀书社,1987年。

    [32]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汉画像石》第1卷,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9页。

    [33]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汉画像石》第2卷,图144,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35页。

    [34]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汉画像石》第2卷,图115,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07页。

    [35]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36]《集解》徐广曰:“孔子八世孙,名鲋字甲也。”

    [37]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卷121,中华书局,1959年,第3116-3117页。

    [38]《荀子·富国》。

    [39]有关探讨见姜生:《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第2章,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40]《礼记·曲礼上》。

    [41]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9页。引者对标点有所调整。

    [42]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6-57页。

    [43][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卷3,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6页。

    [44]杨宽:《论黄巾起义与曹操起家》,见《曹操论集》第392页,香港三联书店,1979年版。

    [45]姜生:《〈老子想尔注〉三题》,《华学》,2008年第9期。

    [46]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页。

    [47]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页。

    [48]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0页。

    [49]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2页。

    [50]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3-24页。

    [51]称老子为“老君”,已见于《后汉书·孔融传》:“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勅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曾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

    [52]《太平御览》,卷1,中华书局,1960年。

    [53]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2页。

    [54]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7页。

    [55]所谓“不经北酆之门”即不受鬼官之考谪。此类故事,如干宝《搜神记》卷4,泰山人胡母班曾至泰山之侧,应泰山府君之召为之传书,其后几年,过泰山时向泰山府君汇报了传书的过程,“班语乞,如厕。忽见其父著械徒作,此辈数百人。班进拜流涕,问:‘大人何因及此?’父云:‘吾死不幸,见遣三年,今已二年矣,困苦不可处……’”又卷16,蒋济亡儿的故事亦称,济妇梦见亡儿泣言:“我生时为卿相子孙,今在地下为泰山伍伯,憔悴困苦,不可复言……”。是皆死后受鬼官考谪之证。

    [56][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62,中华书局,1958年,第813页。

    [57]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2版,见第24页的叙述,摹本见第140-141页。

    [58]《论语·述而》。

    [59]《藏外道书》第21册,第2页。

    [60]《真灵位业图》排列神仙序位,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

    [61]明陶宗仪撰《说郛》卷26下引皮日休《文薮杂著》“无项託”条文字略有出入。均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2]平阴县博物馆:《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出土汉画像石》,《华夏考古》,2008年第3期。

    [63]邢义田:《汉代画像项橐考》,《九州学林》,6卷第3期,总21辑。

    [64]《道藏》,第22册,第132-133页。

    [65]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3页。

    [66]见《鲁迅藏汉画像(二)》图73,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67]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7页。

    [68]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7页校勘文字。

    [69]《道藏》第33册,第385页。

    [70]《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8画像石画像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图87。

     

    (作者系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教授)

    (来源:《文史哲》2011年第2期)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