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西太原龙山道教石洞龛 (2)

中国道教2006年5期 宁俊伟

2013-08-17 18:08:09

其一,虚皇龛的来历,以第一洞龛壁刻文摘选唐吴(筠)尊师《玄纲论》作为其全真教宗旨的核心。首先,阐释对宇宙的观念是:“天地不能自有,有天地者,太极。太极不能自运,运太极者真精,真精自然”。紧接着,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惟神惟明,实曰虚皇。高居九清,乃司玄化,总御万灵”。这是讲造化万物的根本是虚皇,也可称为真精。而人的神明相当于虚皇,是统摄人体的中枢,这种象征来源于老子所言之道,指造化规律。从《易经》角度来看,“乾以之动,坤以之宁”,以乾代表天和阳,其特征主动;以坤代表地和阴,其特征主静(宁)。当进行导引修炼之时,其特点是:“寂然无为,群方用成。空洞之前,至虚靡测。元和澄正,至此而植,神真独化。匪惟巨亿,仰隶至尊,咸有所职”。修炼的环境是:“丹台瑶林”;导引的方法是:“以游以息。云浆霞馔,以饮以食”,即食气导引。修炼的关键是:“其动非心,其翔非翼。”特异功能的表现是:“听不以耳,闻乎无穷。视不以目,察乎无极。此皆无祖无宗,不始不终,含和蕴慈,愍俗哀蒙。”而“谨录此语,庸示区中”,这正是宋德方摘录《玄纲论》以阐释其修炼宗旨的目的及其意义,以此给人以启示和教诲。

值得注意的是,龙山石洞龛群顶部设木构庭式建筑,道士利用其顶部平面进行修炼。现顶部磨出相当圆的圆圈,正是八步一圈“以游以息”所留下的修炼遗迹,这是我国内丹全真修炼与宇宙太极“元和澄正”的实物见证,是十分珍贵的宗教遗迹。

其二,当龙山石洞龛竣工之时,宋德方撰写了《昊天观重刊全真庵记》,只可惜现在石碑已不存在。然而,从文献所保留下的全部碑文内容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宋德方全面阐述了龙山道教石洞龛命名全真庵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现将碑文转引如下:“九牧献金,夏禹铸以为鼎,九州山川草木百怪之象,莫不在焉。其历乎万世,有时而隐,有时而显。其隐也,莫知所去;其显也,莫知其来。世以为神鼎,云:人神其鼎,而鼎不知其神,此所以为神也。人视其鼎,欷歔咨嗟,有爱其鼎之为器,而不精察其鼎之文象者,有爱其鼎之文象而不穷其鼎之全质者,皆非观鼎者也。且文象百变其鼎则一也,文象虽假其金则真也。一变而百,百归乎一,假不异真,真不异假,知乎此者,亦庶几乎善观鼎者耶?惟善观鼎者,然后可以议乎全真矣。夫六合之内外,万物之洪纤,有形无形,有识无识,生死去来,喜怒哀乐,皆一真之所融也。亦犹神鼎之上,一山一川,一草一木,一鸟一兽,莫非一金之所为也。视一象,则可知一鼎之全质矣。视一法,则可知一真之全体矣。故鼎常一,而无象可求,真理常全,而无法可除。极六合之内外,尽万物之洪纤,孰非真哉?江西老人结草庵乎!福山太守黄公题曰:全真。命固以文故,引而铭曰:其行徐徐,其觉于于。渴焉而饮,饥焉而哺,全真庵乎?达者以为蘧庐。”⑥

碑文的核心是“一真之所融”、“视一象则可知一鼎之全质”、“视一法则可知一真之全体”。因此,老人结草庵可以称为全真,那么,凿石洞龛类比草庵,也就可以命名为全真庵。名称不是关键,真正的意义在于引申为人,“其行徐徐,其觉于于。渴焉而饮,饥焉而哺”,一切顺其自然,能够像山川草木百怪一样,百归乎一,“喜怒哀乐,皆一真之所融”,这就达到全真了。由此可证,宋德方以金为原料,铸鼎为器作比喻,这证明金的性质上起了变化,以鼎为用。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正如九州山川草木百怪之象无不存在于其中,时隐时显,以此阐释物质的变化规律。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赋予万物以名称的,透过万物的变化,最终要看到全真的本质。归根结底,宋德方的最终目的在于弘扬全真教义,这就是全真庵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它充分显示了宋德方对全真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二)全真庵石洞龛雕塑尊像的内容,是全真教兴盛发展的真实记录。现分述于下:

其一,龙山全真庵是宋德方弘教的中心,必然突出宋德方的地位和功绩。其中,第六洞龛别具一格,三壁雕像,共4尊。正壁坐像应是宋披云本人的象征。南、北相对而立者应是秦志安和李志全⑦。因为龙山全真庵是宋德方总摄的具体修建过程,也是其修持活动的中心。其弟子秦志安、李志全是宋德方直接发展的门徒,他们也成为全真教的杰出人才,一直辅助宋德方的修建过程。尤其应该指出的是,自宋朝以来,雕成半掩门风格的人物形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洞龛从半掩门中走出的人,仍保留着传统真实生活的特点。这个人物,很可能是何志渊。因为“师(何志渊)来往汾、晋间,适故天师宋公(宋德方)阐教于彼,因得而师事之”。

事实上,从秦志安焚香敬赞的侧壁南侧的刻文中,我们完全可以肯定,这个洞龛是专门为宋德方雕造的。秦志安赞扬宋德方集七真的各个著名特长于一身而成为全真教的杰出骨干。全面肯定宋德方在全真教中处于“玄门中龙”的地位,德高如“太华之峰”,人品气节如“徂来之松”,“九龄悟道,遍礼琳宫,千里求师,密契真风”。最值得荣耀的是宋德方曾作为陪伴丘处机西觐成吉思汗的十八弟子之一,其功绩,“阐玄化于阴山之外”。宋德方最大的贡献是“以所在道书焚于劫火,奉朝旨收拾于灰烬之余”,开全真一派重修《玄都宝藏》之先河!整整6年时间,“续琼章于火劫之终”。与此同时,开山凿洞建立宫观,自燕至秦晋凡四十余区,成绩卓著。宋德方尤以全面的道家功夫著称,“炼谭马三阳之镜,铸丘刘八极之钟。玉树重芳于海上,金莲复秀于山东”。宋德方最终成为得道之仙翁,“真待养成千岁鹤,一声铁笛紫云中”,以此证明宋德方的修持达到最高境界。

这一洞龛除了弟子为宋德方歌功颂德以外,还以“披云自赞”的形式,在侧壁北侧刻文,再一次简短阐释其人生全真的蕴意奥妙:“这个形骸许大,已是一场灾祸。被谁节外生枝,强要幻成那个。更分假象真客,便是两重罪过。只因眼病生华,毕竟有个甚么”。从自赞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德方指出,以形骸为实有,摆脱不了幻象的干扰,假象的迷惑,这是修真过程执著的错误。实际上,这都是幻觉造成的假象。因为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辨证统一规律,就是演化过程,“毕竟有个什么”,这只是一个无的造化过程,说明天人本一、道法自然的真理是千真万确的。⑧

其二,宋德方雕凿“玄门列祖洞”,实指全真教的“祖堂”。雕像8尊,称为“神仙”。这8尊像应是全真教的创立者及其七弟子的象征。其中,正壁正中者似应是王重阳,其右为丘处机,左为马钰;南壁为王处一刘处玄;北壁为谭处端郝大通。站立者似应为孙不二。这是宋德方“有光先德”的作为,“无忘孝志”的表现。

通过洞东壁门南侧之铭刻,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当时全真教“道泰时昌,洞宫载缉”的昌盛景象。这充分证明,宋德方雕凿“玄门列祖洞”的终极目的,正如“祖堂赞”刻文所云:“石室镌秀,祖堂绘金。功超往古,德冠来今。世与功远,年随德深。警尔后学,无忘孝志”。归根结底,这完全是为了显示宋德方对全真教所立下的伟大功勋。

注:

①参看张明远《太原龙山道教石窟艺术研究》,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②明·李侃修,胡谧纂《山西通志》卷五第85页,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刻本。雕像尊数有误,应据今更改。

③清·沈继贤纂修《太原府志》,雍正九年(1731年)刻本。

④明·高汝行纂修《太原县志》卷二第17页,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刻本。

⑤参看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⑥同注1,第116页。

⑦参见李养正《龙山道教石窟有关问题初探》,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⑧参看傅淑敏《论〈老子〉的德与道》,《弘道》第15期,第16页,2003年。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论山西太原龙山道教石洞龛 (2)

    中国道教2006年5期 宁俊伟

    2013-08-17 18:08:09

    |
    论山西太原龙山道教石洞龛 (2)
    |

    其一,虚皇龛的来历,以第一洞龛壁刻文摘选唐吴(筠)尊师《玄纲论》作为其全真教宗旨的核心。首先,阐释对宇宙的观念是:“天地不能自有,有天地者,太极。太极不能自运,运太极者真精,真精自然”。紧接着,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惟神惟明,实曰虚皇。高居九清,乃司玄化,总御万灵”。这是讲造化万物的根本是虚皇,也可称为真精。而人的神明相当于虚皇,是统摄人体的中枢,这种象征来源于老子所言之道,指造化规律。从《易经》角度来看,“乾以之动,坤以之宁”,以乾代表天和阳,其特征主动;以坤代表地和阴,其特征主静(宁)。当进行导引修炼之时,其特点是:“寂然无为,群方用成。空洞之前,至虚靡测。元和澄正,至此而植,神真独化。匪惟巨亿,仰隶至尊,咸有所职”。修炼的环境是:“丹台瑶林”;导引的方法是:“以游以息。云浆霞馔,以饮以食”,即食气导引。修炼的关键是:“其动非心,其翔非翼。”特异功能的表现是:“听不以耳,闻乎无穷。视不以目,察乎无极。此皆无祖无宗,不始不终,含和蕴慈,愍俗哀蒙。”而“谨录此语,庸示区中”,这正是宋德方摘录《玄纲论》以阐释其修炼宗旨的目的及其意义,以此给人以启示和教诲。

    值得注意的是,龙山石洞龛群顶部设木构庭式建筑,道士利用其顶部平面进行修炼。现顶部磨出相当圆的圆圈,正是八步一圈“以游以息”所留下的修炼遗迹,这是我国内丹全真修炼与宇宙太极“元和澄正”的实物见证,是十分珍贵的宗教遗迹。

    其二,当龙山石洞龛竣工之时,宋德方撰写了《昊天观重刊全真庵记》,只可惜现在石碑已不存在。然而,从文献所保留下的全部碑文内容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宋德方全面阐述了龙山道教石洞龛命名全真庵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现将碑文转引如下:“九牧献金,夏禹铸以为鼎,九州山川草木百怪之象,莫不在焉。其历乎万世,有时而隐,有时而显。其隐也,莫知所去;其显也,莫知其来。世以为神鼎,云:人神其鼎,而鼎不知其神,此所以为神也。人视其鼎,欷歔咨嗟,有爱其鼎之为器,而不精察其鼎之文象者,有爱其鼎之文象而不穷其鼎之全质者,皆非观鼎者也。且文象百变其鼎则一也,文象虽假其金则真也。一变而百,百归乎一,假不异真,真不异假,知乎此者,亦庶几乎善观鼎者耶?惟善观鼎者,然后可以议乎全真矣。夫六合之内外,万物之洪纤,有形无形,有识无识,生死去来,喜怒哀乐,皆一真之所融也。亦犹神鼎之上,一山一川,一草一木,一鸟一兽,莫非一金之所为也。视一象,则可知一鼎之全质矣。视一法,则可知一真之全体矣。故鼎常一,而无象可求,真理常全,而无法可除。极六合之内外,尽万物之洪纤,孰非真哉?江西老人结草庵乎!福山太守黄公题曰:全真。命固以文故,引而铭曰:其行徐徐,其觉于于。渴焉而饮,饥焉而哺,全真庵乎?达者以为蘧庐。”⑥

    碑文的核心是“一真之所融”、“视一象则可知一鼎之全质”、“视一法则可知一真之全体”。因此,老人结草庵可以称为全真,那么,凿石洞龛类比草庵,也就可以命名为全真庵。名称不是关键,真正的意义在于引申为人,“其行徐徐,其觉于于。渴焉而饮,饥焉而哺”,一切顺其自然,能够像山川草木百怪一样,百归乎一,“喜怒哀乐,皆一真之所融”,这就达到全真了。由此可证,宋德方以金为原料,铸鼎为器作比喻,这证明金的性质上起了变化,以鼎为用。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正如九州山川草木百怪之象无不存在于其中,时隐时显,以此阐释物质的变化规律。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赋予万物以名称的,透过万物的变化,最终要看到全真的本质。归根结底,宋德方的最终目的在于弘扬全真教义,这就是全真庵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它充分显示了宋德方对全真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二)全真庵石洞龛雕塑尊像的内容,是全真教兴盛发展的真实记录。现分述于下:

    其一,龙山全真庵是宋德方弘教的中心,必然突出宋德方的地位和功绩。其中,第六洞龛别具一格,三壁雕像,共4尊。正壁坐像应是宋披云本人的象征。南、北相对而立者应是秦志安和李志全⑦。因为龙山全真庵是宋德方总摄的具体修建过程,也是其修持活动的中心。其弟子秦志安、李志全是宋德方直接发展的门徒,他们也成为全真教的杰出人才,一直辅助宋德方的修建过程。尤其应该指出的是,自宋朝以来,雕成半掩门风格的人物形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洞龛从半掩门中走出的人,仍保留着传统真实生活的特点。这个人物,很可能是何志渊。因为“师(何志渊)来往汾、晋间,适故天师宋公(宋德方)阐教于彼,因得而师事之”。

    事实上,从秦志安焚香敬赞的侧壁南侧的刻文中,我们完全可以肯定,这个洞龛是专门为宋德方雕造的。秦志安赞扬宋德方集七真的各个著名特长于一身而成为全真教的杰出骨干。全面肯定宋德方在全真教中处于“玄门中龙”的地位,德高如“太华之峰”,人品气节如“徂来之松”,“九龄悟道,遍礼琳宫,千里求师,密契真风”。最值得荣耀的是宋德方曾作为陪伴丘处机西觐成吉思汗的十八弟子之一,其功绩,“阐玄化于阴山之外”。宋德方最大的贡献是“以所在道书焚于劫火,奉朝旨收拾于灰烬之余”,开全真一派重修《玄都宝藏》之先河!整整6年时间,“续琼章于火劫之终”。与此同时,开山凿洞建立宫观,自燕至秦晋凡四十余区,成绩卓著。宋德方尤以全面的道家功夫著称,“炼谭马三阳之镜,铸丘刘八极之钟。玉树重芳于海上,金莲复秀于山东”。宋德方最终成为得道之仙翁,“真待养成千岁鹤,一声铁笛紫云中”,以此证明宋德方的修持达到最高境界。

    这一洞龛除了弟子为宋德方歌功颂德以外,还以“披云自赞”的形式,在侧壁北侧刻文,再一次简短阐释其人生全真的蕴意奥妙:“这个形骸许大,已是一场灾祸。被谁节外生枝,强要幻成那个。更分假象真客,便是两重罪过。只因眼病生华,毕竟有个甚么”。从自赞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德方指出,以形骸为实有,摆脱不了幻象的干扰,假象的迷惑,这是修真过程执著的错误。实际上,这都是幻觉造成的假象。因为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辨证统一规律,就是演化过程,“毕竟有个什么”,这只是一个无的造化过程,说明天人本一、道法自然的真理是千真万确的。⑧

    其二,宋德方雕凿“玄门列祖洞”,实指全真教的“祖堂”。雕像8尊,称为“神仙”。这8尊像应是全真教的创立者及其七弟子的象征。其中,正壁正中者似应是王重阳,其右为丘处机,左为马钰;南壁为王处一刘处玄;北壁为谭处端郝大通。站立者似应为孙不二。这是宋德方“有光先德”的作为,“无忘孝志”的表现。

    通过洞东壁门南侧之铭刻,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当时全真教“道泰时昌,洞宫载缉”的昌盛景象。这充分证明,宋德方雕凿“玄门列祖洞”的终极目的,正如“祖堂赞”刻文所云:“石室镌秀,祖堂绘金。功超往古,德冠来今。世与功远,年随德深。警尔后学,无忘孝志”。归根结底,这完全是为了显示宋德方对全真教所立下的伟大功勋。

    注:

    ①参看张明远《太原龙山道教石窟艺术研究》,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②明·李侃修,胡谧纂《山西通志》卷五第85页,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刻本。雕像尊数有误,应据今更改。

    ③清·沈继贤纂修《太原府志》,雍正九年(1731年)刻本。

    ④明·高汝行纂修《太原县志》卷二第17页,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刻本。

    ⑤参看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⑥同注1,第116页。

    ⑦参见李养正《龙山道教石窟有关问题初探》,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⑧参看傅淑敏《论〈老子〉的德与道》,《弘道》第15期,第16页,2003年。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