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新平:西方宗教学与中国当代学术发展(2)

《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 卓新平

2015-12-03 13:10:36

宗教学在中国社会科学中乃一门年轻而重要的学科,它从一个重要侧面代表着中国当代学术发展,并以其跨学科的特点而沟通了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众多学科及相关领域,导致其交融互渗和整体联系。在这种意义上,我国宗教学还起到了沟通和跨越东西方的作用,使西方宗教学能够服务于中国当代学术的构建和发展,形成一种中西合璧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因此,宗教学在中国的兴起,既是中国当代学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亦是对中国学术体系、构建和学术知识积累的重大贡献。中国的宗教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受到中国当代学术界和知识界的支持和重视,也为世界学术界所瞩目。

宗教学是为了认识宗教、理解宗教和解释宗教而展开的多层次、全方位探讨。在此,西方宗教学经过百年摸索而为这种认知和解释提供了一些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现象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范式和体系,它综合、结合各种学科之长而达到一种“科际整合”,形成一门对宗教展开理性、客观描述及分析,对其分支研究特有方法加以系统梳理和总结的独立学科。它以信仰中立、客观研究而与传统上以信仰为前提的神学研究本质有别,为现代人文学术发展增添了一道新的景观。中国宗教学在其基本范式、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上乃与西方宗教学相吻合,有着共性和相同之处。而中国宗教学的特点,则是将这种范式及方法与中国文化实际相结合,进而发掘、体现出中国社会文化特色和中国思想学术传承。在此,中国宗教学的特色乃体现在两个方面的结合:与西方宗教学体系及范畴相结合,与中国社会文化和学术传统相结合。

除了其基本体系和学术框架的构建之外,中国的宗教学在当代社会之现实研究和基础研究上均可大有作为。在现实研究上,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宗教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极为密切而复杂的联系,看到宗教问题对整个世界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这里,宗教学的研究范围会涉及到国际政治、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法治建设、国家安全、世界和平等重要内容,因而与政治学、外交学、民族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研究有着直接关联。在这一方面,我国宗教学的研究应体现其广泛性、敏锐性和现实性,善于捕捉和发现与国计民生、世界局势密切联系的宗教问题,找准焦点、抓住热点、弄清难点,体现宗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及作用。为此,我们宗教学者应以立足国情、立足当代、面向世界、面向现实的积极姿态来分析、研究宗教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宗教发展的最新动向及影响,为我们的现实战略决策提供信息资源和理论依据,为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在基础研究上,我们则应该认识到宗教学研究乃全面触及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精神象征、精神依托和精神动力等领域,是人类精神奥秘、人类文明之魂的探究。我国宗教学在这种基础之探中则应体现其深度、其睿智、及其严谨,此乃“谋心”之学,是对人之“心路历程”的艰辛探讨。在此,我们宗教学者则应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敢于闯入人的精神世界,不怕触及敏感问题。对于前人的经典论述和理论见解,则不仅仅是“跟着说”,而更应该根据现实发展来“接着说”,体现我们的理论创新和学术进步。我们应该看到,弄清宗教与精神、宗教与理性、宗教与科学、宗教与人生、宗教与文化、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人的超然追求和终极关怀,破解人的心灵奥秘和深蕴心理,乃是宗教学所担负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的重要使命。这里,宗教学的探究亦有超越其“纯学术”的意义,其研究和训练也旨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系统培养和有机结合,使人们得以体悟和洞观人之精神世界的精微与复杂,把握人类信仰现象及其特征,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健康向上的情操和理想,以防止精神生活的偏差或失误。毋庸讳言,宗教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也能起社会教化和精神指导作用。

宗教学因在其广度和深度上触及一些现实社会和思想认知问题,故有其敏感性和复杂性。作为一门现实学问,其学术立意和学术规范会受到其现实存在的影响,宗教学因此应重视其与现实生活和时代发展的关联,其相关表述应注意其“度”和分寸。但作为一门科学探讨,宗教学也有其学科发展自身的规律性、其学科构建的系统性、及其学术表述的内在逻辑性。在此,则应体现科学探讨无禁区,学术研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神及原则,正视宗教学亦存有其不受外因或外界之限的独立、自由之“轨迹”,承认宗教学作为一门独立学术而自有的内在规律和逻辑进路,保障宗教学的正常、健康发展。这种对学术发展的宽容和包容,将促进我国学术繁荣,使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宗教学能够成长壮大,有位、有为。实际上,宗教学的现实研究与基础研究亦是相辅相成、密切关联的。对现实重大宗教问题的研究,只有建基于宗教学的这种基础性、理论性系统研究之上,才能够真正做到洞若观火、准确把握。

在当前社会转型、“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现实存在中,宗教问题显得愈亦突出和重要,我国的宗教学研究亦任重道远,其学术发展乃历史使然、时代必要,值得有一批有志学者投身其中。中国的宗教学作为中国当代学术进程中的一门新兴学科,有必要两条腿走路,持开放之势,即在借鉴中提高,在学习中发展。中国宗教学研究者因而应抓住机遇、基于国情,既不排斥、亦不囿于西方宗教学体系及方法,在中国特色的摸索中,在中国学术的构建中,使我国的宗教学研究能与时俱进、获得真正的突破与创新。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卓新平:西方宗教学与中国当代学术发展(2)

    《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 卓新平

    2015-12-03 13:10:36

    |
    卓新平:西方宗教学与中国当代学术发展(2)
    |

    宗教学在中国社会科学中乃一门年轻而重要的学科,它从一个重要侧面代表着中国当代学术发展,并以其跨学科的特点而沟通了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众多学科及相关领域,导致其交融互渗和整体联系。在这种意义上,我国宗教学还起到了沟通和跨越东西方的作用,使西方宗教学能够服务于中国当代学术的构建和发展,形成一种中西合璧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因此,宗教学在中国的兴起,既是中国当代学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亦是对中国学术体系、构建和学术知识积累的重大贡献。中国的宗教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受到中国当代学术界和知识界的支持和重视,也为世界学术界所瞩目。

    宗教学是为了认识宗教、理解宗教和解释宗教而展开的多层次、全方位探讨。在此,西方宗教学经过百年摸索而为这种认知和解释提供了一些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现象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范式和体系,它综合、结合各种学科之长而达到一种“科际整合”,形成一门对宗教展开理性、客观描述及分析,对其分支研究特有方法加以系统梳理和总结的独立学科。它以信仰中立、客观研究而与传统上以信仰为前提的神学研究本质有别,为现代人文学术发展增添了一道新的景观。中国宗教学在其基本范式、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上乃与西方宗教学相吻合,有着共性和相同之处。而中国宗教学的特点,则是将这种范式及方法与中国文化实际相结合,进而发掘、体现出中国社会文化特色和中国思想学术传承。在此,中国宗教学的特色乃体现在两个方面的结合:与西方宗教学体系及范畴相结合,与中国社会文化和学术传统相结合。

    除了其基本体系和学术框架的构建之外,中国的宗教学在当代社会之现实研究和基础研究上均可大有作为。在现实研究上,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宗教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极为密切而复杂的联系,看到宗教问题对整个世界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这里,宗教学的研究范围会涉及到国际政治、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法治建设、国家安全、世界和平等重要内容,因而与政治学、外交学、民族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研究有着直接关联。在这一方面,我国宗教学的研究应体现其广泛性、敏锐性和现实性,善于捕捉和发现与国计民生、世界局势密切联系的宗教问题,找准焦点、抓住热点、弄清难点,体现宗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及作用。为此,我们宗教学者应以立足国情、立足当代、面向世界、面向现实的积极姿态来分析、研究宗教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宗教发展的最新动向及影响,为我们的现实战略决策提供信息资源和理论依据,为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在基础研究上,我们则应该认识到宗教学研究乃全面触及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精神象征、精神依托和精神动力等领域,是人类精神奥秘、人类文明之魂的探究。我国宗教学在这种基础之探中则应体现其深度、其睿智、及其严谨,此乃“谋心”之学,是对人之“心路历程”的艰辛探讨。在此,我们宗教学者则应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敢于闯入人的精神世界,不怕触及敏感问题。对于前人的经典论述和理论见解,则不仅仅是“跟着说”,而更应该根据现实发展来“接着说”,体现我们的理论创新和学术进步。我们应该看到,弄清宗教与精神、宗教与理性、宗教与科学、宗教与人生、宗教与文化、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人的超然追求和终极关怀,破解人的心灵奥秘和深蕴心理,乃是宗教学所担负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的重要使命。这里,宗教学的探究亦有超越其“纯学术”的意义,其研究和训练也旨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系统培养和有机结合,使人们得以体悟和洞观人之精神世界的精微与复杂,把握人类信仰现象及其特征,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健康向上的情操和理想,以防止精神生活的偏差或失误。毋庸讳言,宗教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也能起社会教化和精神指导作用。

    宗教学因在其广度和深度上触及一些现实社会和思想认知问题,故有其敏感性和复杂性。作为一门现实学问,其学术立意和学术规范会受到其现实存在的影响,宗教学因此应重视其与现实生活和时代发展的关联,其相关表述应注意其“度”和分寸。但作为一门科学探讨,宗教学也有其学科发展自身的规律性、其学科构建的系统性、及其学术表述的内在逻辑性。在此,则应体现科学探讨无禁区,学术研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神及原则,正视宗教学亦存有其不受外因或外界之限的独立、自由之“轨迹”,承认宗教学作为一门独立学术而自有的内在规律和逻辑进路,保障宗教学的正常、健康发展。这种对学术发展的宽容和包容,将促进我国学术繁荣,使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宗教学能够成长壮大,有位、有为。实际上,宗教学的现实研究与基础研究亦是相辅相成、密切关联的。对现实重大宗教问题的研究,只有建基于宗教学的这种基础性、理论性系统研究之上,才能够真正做到洞若观火、准确把握。

    在当前社会转型、“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现实存在中,宗教问题显得愈亦突出和重要,我国的宗教学研究亦任重道远,其学术发展乃历史使然、时代必要,值得有一批有志学者投身其中。中国的宗教学作为中国当代学术进程中的一门新兴学科,有必要两条腿走路,持开放之势,即在借鉴中提高,在学习中发展。中国宗教学研究者因而应抓住机遇、基于国情,既不排斥、亦不囿于西方宗教学体系及方法,在中国特色的摸索中,在中国学术的构建中,使我国的宗教学研究能与时俱进、获得真正的突破与创新。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