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宗教与三大关系(2)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松辉

2012-03-15 19:39:59

常枞用柔软的舌头长存而坚硬的牙齿易亡来说明守柔的益处。与柔弱相类似的性格就是谦退。关于“谦”的好处,《周易·谦卦·彖》有一个哲学化的总结: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后人把《周易》的这一思想总结为“一谦而四益”(《汉书·艺文志》),意思是,一个人一旦做到谦虚,天、地、鬼神、人都会赐福于他。

三、个人与外物的关系

古人说的“外物”含义宽泛,指一切个人之外的客观事物,如名利等。正确处理个人与外物的关系,是保证个人幸福和社会安定的前提。中国的传统宗教对此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第一,淡泊名利。传统宗教把名利视为枷锁,认为只有打破名枷利锁,一个人才能获得身心自由。全真道士姬志真写道:

仆马车舟历险艰,区区名利两相关。细思本来图安稳,却使身心不暂闲。(《名利》)

博取名利本是为了过安稳日子,结果不少人却被名利闹得一刻也不得清净。《红楼梦》第一回说有一跛足道人,疯疯癫癫,麻鞋破衣,念道:“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权势何在?金钱何在?一切都将化为乌有。人的名利之心无法完全根除,但如果能淡薄一分,就能多一分自由。

第二,知足常乐。“满足”是幸福的基点,而这个基点在物质世界里难以找到,如果不进行适当心理调整,人的物质欲望永远无法满足。《道德经》四十六章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僧人祩宏《座右诗》也说:

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有蔬菜吃,胜过饿肚子;有茅屋住,胜过露天居住。人一旦懂得知足,一切烦恼就会消除。

知足是幸福的前提,贪得无厌者永远处于奔走经营之中,没有闲暇去享受生活。有人会问:如果人知足了,社会不就停滞不前了吗?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不知足是造物赋予人的天性,想靠说教去改变这一天性是不可能的。在人的欲火过于炽烈时,知足说教不过犹如泼向烈火的一盆凉水而已,只要能使火势稍有收敛,以免自焚和焚人就已是万幸了。

第三,不可过分相信个人对外物的判断。相信自己是必要的,但过分相信自己就会被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搞得心神不安:“(僧)夜行,踏着一物作声,谓是一虾蟆,腹中有子无数,惊悔不已。忽然睡着,梦见数百虾蟆来问索命,其僧深怀怖惧。及至天晓观之,乃一老茄耳。”(《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一僧夜行踩着一个老茄子,湿漉漉的茄籽四溢,僧人自以为踩死了一只虾蟆,连虾蟆子也踩了出来。这样一来,害死的性命就多了,僧人为此噩梦连连,惊恐不已。谁知次日一看,原来不过是一个老茄子而已。

这是件小事,如果在大事上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就会酿成大错。汉武帝晚年总怀疑别人以巫蛊害他,为此杀人数万。他还听信谗言,认为自己的儿子也在诅咒自己,于是杀了自己的太子。后来武帝醒悟,筑“思子宫”,并在太子死难处修“归来望思之台”。武帝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害了别人,害了亲人,也害了自己。

第四,勘破死亡。死亡作为一种强加于人的外在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不能勘破死亡,将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心境,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传统宗教又是如何化解死亡给人造成的心理压力的呢?

视死亡为休息。《冲虚至德真经·天瑞》记述了视死亡为休息的旷达看法:“人胥知生之乐,不知生之苦;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南华真经·大宗师》也说:“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既然生为劳苦,死为休息,自然就会得出死比生好的结论。《南华真经·至乐》说:“死……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死后没有一年四季的劳苦,自由自在,与天地同寿,即使在人间当国王,也比不上死后快乐。美化死亡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死亡对自己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物化思想。《南华真经》认为,人死之后,肉体会变成其他事物,这些事物死后再变成其他事物,如此生死交替,循环不已,这就叫“物化”。他还认为,人自以为当人最高贵、最快乐,其实,当你变成其他事物时,也许会感到比当人更快乐,因此,死亡并不可怕。《南华真经》的这一思想很类似今人说的“物质不灭”。

灵魂不死。传统宗教相信灵魂不死,这一信仰使他们面对死亡时为自己找回了不少勇气。道经《无能子·无忧》说:“人大恶者死也,形骸不摇而偃者也。夫形骸血肉耳目不能虚而灵,则非生之具也。故不待不摇而偃则曰死,方摇而趋本死矣。所以摇而趋者,凭于本不死者耳,非能自摇而趋者。形骸本死,则非今死,非今死,无死矣。死者,人之大恶也。无死可恶!”无能子以灵魂不死为理论基础,得出“无死可恶”的结论。佛教也主张灵魂不死,既然灵魂不死,那么死亡不过是永恒人生的一个阶段。智晖禅师临死前写了一首偈:

我有一间舍(比喻肉体),父母为修盖,住来八十年,近来觉损坏。早拟移别处,事涉有憎爱,待他摧毁时,彼此无妨碍。(《五灯会元》卷十三)

由于佛教持轮回观,所以他们认为死亡不过就是一次灵魂搬家,只是换一个吃饭的地方而已。

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外物这三者关系如同一个密不可分的网络,相互关联,相互牵扯。如能同时处理好这三者关系,就会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因此要想获得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环,而中国传统宗教在这三个方面都为我们留下了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

(作者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导师)

(引自佛缘资讯网)

(责任编辑:张宗蕰)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中国传统宗教与三大关系(2)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松辉

    2012-03-15 19:39:59

    |
    中国传统宗教与三大关系(2)
    |

    常枞用柔软的舌头长存而坚硬的牙齿易亡来说明守柔的益处。与柔弱相类似的性格就是谦退。关于“谦”的好处,《周易·谦卦·彖》有一个哲学化的总结: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后人把《周易》的这一思想总结为“一谦而四益”(《汉书·艺文志》),意思是,一个人一旦做到谦虚,天、地、鬼神、人都会赐福于他。

    三、个人与外物的关系

    古人说的“外物”含义宽泛,指一切个人之外的客观事物,如名利等。正确处理个人与外物的关系,是保证个人幸福和社会安定的前提。中国的传统宗教对此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第一,淡泊名利。传统宗教把名利视为枷锁,认为只有打破名枷利锁,一个人才能获得身心自由。全真道士姬志真写道:

    仆马车舟历险艰,区区名利两相关。细思本来图安稳,却使身心不暂闲。(《名利》)

    博取名利本是为了过安稳日子,结果不少人却被名利闹得一刻也不得清净。《红楼梦》第一回说有一跛足道人,疯疯癫癫,麻鞋破衣,念道:“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权势何在?金钱何在?一切都将化为乌有。人的名利之心无法完全根除,但如果能淡薄一分,就能多一分自由。

    第二,知足常乐。“满足”是幸福的基点,而这个基点在物质世界里难以找到,如果不进行适当心理调整,人的物质欲望永远无法满足。《道德经》四十六章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僧人祩宏《座右诗》也说:

    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有蔬菜吃,胜过饿肚子;有茅屋住,胜过露天居住。人一旦懂得知足,一切烦恼就会消除。

    知足是幸福的前提,贪得无厌者永远处于奔走经营之中,没有闲暇去享受生活。有人会问:如果人知足了,社会不就停滞不前了吗?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不知足是造物赋予人的天性,想靠说教去改变这一天性是不可能的。在人的欲火过于炽烈时,知足说教不过犹如泼向烈火的一盆凉水而已,只要能使火势稍有收敛,以免自焚和焚人就已是万幸了。

    第三,不可过分相信个人对外物的判断。相信自己是必要的,但过分相信自己就会被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搞得心神不安:“(僧)夜行,踏着一物作声,谓是一虾蟆,腹中有子无数,惊悔不已。忽然睡着,梦见数百虾蟆来问索命,其僧深怀怖惧。及至天晓观之,乃一老茄耳。”(《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一僧夜行踩着一个老茄子,湿漉漉的茄籽四溢,僧人自以为踩死了一只虾蟆,连虾蟆子也踩了出来。这样一来,害死的性命就多了,僧人为此噩梦连连,惊恐不已。谁知次日一看,原来不过是一个老茄子而已。

    这是件小事,如果在大事上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就会酿成大错。汉武帝晚年总怀疑别人以巫蛊害他,为此杀人数万。他还听信谗言,认为自己的儿子也在诅咒自己,于是杀了自己的太子。后来武帝醒悟,筑“思子宫”,并在太子死难处修“归来望思之台”。武帝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害了别人,害了亲人,也害了自己。

    第四,勘破死亡。死亡作为一种强加于人的外在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不能勘破死亡,将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心境,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传统宗教又是如何化解死亡给人造成的心理压力的呢?

    视死亡为休息。《冲虚至德真经·天瑞》记述了视死亡为休息的旷达看法:“人胥知生之乐,不知生之苦;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南华真经·大宗师》也说:“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既然生为劳苦,死为休息,自然就会得出死比生好的结论。《南华真经·至乐》说:“死……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死后没有一年四季的劳苦,自由自在,与天地同寿,即使在人间当国王,也比不上死后快乐。美化死亡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死亡对自己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物化思想。《南华真经》认为,人死之后,肉体会变成其他事物,这些事物死后再变成其他事物,如此生死交替,循环不已,这就叫“物化”。他还认为,人自以为当人最高贵、最快乐,其实,当你变成其他事物时,也许会感到比当人更快乐,因此,死亡并不可怕。《南华真经》的这一思想很类似今人说的“物质不灭”。

    灵魂不死。传统宗教相信灵魂不死,这一信仰使他们面对死亡时为自己找回了不少勇气。道经《无能子·无忧》说:“人大恶者死也,形骸不摇而偃者也。夫形骸血肉耳目不能虚而灵,则非生之具也。故不待不摇而偃则曰死,方摇而趋本死矣。所以摇而趋者,凭于本不死者耳,非能自摇而趋者。形骸本死,则非今死,非今死,无死矣。死者,人之大恶也。无死可恶!”无能子以灵魂不死为理论基础,得出“无死可恶”的结论。佛教也主张灵魂不死,既然灵魂不死,那么死亡不过是永恒人生的一个阶段。智晖禅师临死前写了一首偈:

    我有一间舍(比喻肉体),父母为修盖,住来八十年,近来觉损坏。早拟移别处,事涉有憎爱,待他摧毁时,彼此无妨碍。(《五灯会元》卷十三)

    由于佛教持轮回观,所以他们认为死亡不过就是一次灵魂搬家,只是换一个吃饭的地方而已。

    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外物这三者关系如同一个密不可分的网络,相互关联,相互牵扯。如能同时处理好这三者关系,就会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因此要想获得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环,而中国传统宗教在这三个方面都为我们留下了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

    (作者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导师)

    (引自佛缘资讯网)

    (责任编辑:张宗蕰)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