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沁园春》词说什么(2)

道教之音 高帅

2013-09-16 13:43:26

《沁园春》词接着讲还丹后的善持,《至真诀》上说:“太极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谨勿失。”丹书也讲:“知得一,万事毕。”我们修真的入门是“练己待时”,这个“时”丹书又叫“活子时”,又叫“真种”、“真意”,也叫“得中”,也叫“颠倒颠”,也叫“河车初动”,也叫“阳生”,有很多用比喻隐喻产生的名词都隐含的指这个,是古往丹书不直接讲的秘密,都是指的这个修真的玄关窍开后的火候运用,古人不能讲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今人不能讲,是国学知识欠缺不会讲,或者大多是师心自用的迷惑与无知造成的,当代道教不能重蹈覆辙一直这样人云亦云的忽悠下去了,这样自欺欺人的道教,何日能见青天?。

《沁园春》接着就是丹书讲的进火工夫,怎么个进火方法?那就是完成“造化争驰,龙虎交媾”的过程。

这里的“龙虎”就是指的性情,是通过黄婆的媾和来实现的,其实这个就是丹书所指的“三家相见”的意思,金木、坎离、龙虎、乌兔都是性情的代号,这个善持的修真,在《悟真篇》里面是这样说的:“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含四象不成丹,只缘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都是指的修真要注意这个善持的重要性。

古代丹书解说内丹的修真,用尽了千般比喻万般隐喻,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运用《易经》八卦、五行、天文星象的比喻取义,来解说丹道修真的行文方法最为常见。《沁园春》说:“进火工夫牛斗危。”这种喜欢用古天文星象的寓意,来说明内丹的进火工夫,也是古今丹书的一种叙述习惯,《沁园春》这里也用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说明运用传统文化知识解释丹道,而我们这一代人大多对金丹大道相关的国学知识匮乏,也是导致丹书深奥难懂的又一历史原因,其复杂的行文模式,的确是“不因师指,此事难知”啊。

“进火工夫”是内丹的火候内容,一直被视作丹道最隐秘的东西,实际上丹家不只是为了隐秘而禁传非人才要这样做的,还有一个更主要原因,是火候是丹道修真最难说明白的事情,也是修真最难打破的瓶颈,这里的“牛、斗、危。”,是星象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玄武”之象中的三个星宿,丹书隐喻的“北方玄武”之位,对应五行之位是北方“水”位,实际上就是预示的壬水“真铅”,张伯端《悟真篇》也说:“嫁个金公作老郎”,金公就是真铅的别名,这里的“老郎”的一个“老”字,跟“漏永”的“永”字,其笔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里的“进火工夫牛斗危”,很明显就是说的要做到真种出现的善持,是老郎和漏永的意思,跟前文的意思是一样,都是在说内丹的采取之功的,《悟真篇》说的:“要须制伏觅金公”,就是指的这个牛斗危寓意所指的奥秘,这些术语所指,容后在专篇解释。

下文的“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都是对真种的出现的善持中的“二物”同时存在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意思表达,只有这样才不是孤修。

月华是玉兔的隐喻,这里有月华,又有个乌飞,也就是《悟真篇》“先将乾坤为鼎器,次将乌兔药来烹;即驱二物归黄道,怎得金丹不解生。”的“金木合并”的丹理的预示,是“三家相见”的意思。

我国古代有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故事,《沁园春》在这里也沿用往古丹书用阴阳、男女、彼我等暗指二物的笔法,用来比喻为性情龙虎的实意。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每年的七月初七依靠鹊桥相会,用这个男女隔阻的状态,寓意凡夫的性命状态也形同是这样的“金木相隔”状态,修真就是要改变这种阻隔的生命状态,将通过黄婆的勾引,成为“性情和合”的“金木相并”的超凡状态,故《悟真篇》说“全凭戊己成功。”戊己就是中央正位的黄婆,故张三丰也说:“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无根树》)。这个凡人和仙真的区别,就在于这个真心的显耀,就在于只在中间颠倒颠的实意,即“产在坤方坤是人”的真人。

“曲江”是指银河,预示为水。

“见月华莹净”是指道心光辉的显现的“水中金”,《入药镜》所指的“水乡铅,只一味”。

仅仅有道心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个乌飞。”,才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修真的阴阳互用,才是阴阳两全的善持。

所以,张伯端说“先将乾坤为定期,次将乌兔药来烹,即驱二物归黄道,怎得金丹不解生。”,一并来讲,都是指的《沁园春》对上文描述的修真过程中的进阳火、退阴符的道心作为。

由此看来,丹家说金丹大道是:此道至简至易。这样说是很有道理的。《悟真篇》说:“此道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调和铅汞不终朝,早睹元珠形兆。志士若能修炼,何妨在市居朝。工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恐怕大家读到这里也要失笑了,因为金丹大道,并不是现代某些冒名的传人,或者名人所写的气功养生书那样瞎吹的,或用了一大堆“以己昏昏,欲使人昭昭”稀奇古怪丹道术语,来进行故弄玄虚的拼凑,去说明金丹大道的修真法门的欺世盗名行径。

其实,我国金丹大道,它就是一种性命双修的自我修真文化,是不假外力的淳朴文化。

以上是《沁园春》的上阕,讲的是丹道的练己筑基过程,是一种从无到有的修命,是丹道的有为阶段,是完成结胎的“大药”时期。

《沁园春》的下阙,就顺理成章开始讲金液大还丹了,我们只有充分理解了上阕的“初结胎,看本命”(崔希范《入药镜》)的道理,再理解《沁园春》下阙的丹理,就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终结胎,看四正”(崔希范《入药镜》)的基本含义了。

内丹的修真过程的道心长存,张伯端说:“只因火力调停后,种得黄芽渐长成”。丹书所指的“黄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它用大家所熟知的播入土壤里的种子破土而出后,都是黄色的芽苗这一自然现象,来比喻修真性情合一的有为工夫,这个工夫就好比修出来的“婴儿”这个隐喻的道理一样,这个由性情合一培育的金丹种子,就好比入土的种子,先通过发芽孕育,张三丰形容这个是河车初动,等到慢慢的由微至著,再逐渐长成黄芽,就是大药,丹书也把这个叫“结胎”,这个胎是至精至纯的,就好比至精至纯的“刀圭”,这个刀圭也是水到渠成的时机,跟我们生命的孕育过程一样,妈妈们是先有了受孕的胎,后才会有婴儿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修真,故《沁园春》接着讲:“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这个“刀圭”是“自饮”,大家要玩味这个自饮的深意,她不是某些搬运术的做法,人为在肉身上行气。而是《悟真篇》说的“果生枝上终期熟”的水到渠成,才叫“自饮刀圭”。

需要指出的是,饮刀圭阶段,是指的金丹大道的“十月胎圆入圣基”阶段,也就是法身成就时期,也就是有为工夫已经完成了,吕洞宾形容这个时期是“要洗翟,黄芽出土”了,是“金果黄芽渐现形”了,是完成了修命阶段,进入修性阶段的工夫,金丹大道的这两段工夫,是目前很多道教研究者比较糊涂的内容,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那么,看历代丹书,就会明白这些丹书论修真的三候的确切含义。由此就可以看出修真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实修过程,我们有了胎了,接着就有了婴儿了,我们的修真的有为阶段,才是“群阴剥尽丹成熟”的法相了。

弄明白了修真的色身成就和法身成就的这两个阶段,决破了一身内外两个真消息了,我们就会明白我国的金丹大道,在修真原理上,根本就没有现代某些人说的什么南宗和北宗的修法之分,也没有男女丹法修真上的理法差别,只存在形体差异。更没有什么南宗先命后性,北宗先性后命的修真步骤差异,如果有他们说的那些差异的话,那我国金丹大道就不是号称的绝学“不二法门”了,也就“二”了。

那些糊涂的丹家,把我国金丹大道搞的神神秘秘,复杂的不得了,对我们研究金丹大道人为的设置了重重障碍,给各种异说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给中国内丹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导致当代喜爱养生修真的人们只有感叹这门绝学的份儿。

认为有南北丹法差异的人,是不懂丹道修真次序的原因,也就是“从来火候少人知”的丹道修真文化的历史原因,才有了当代某些丹道名人的那些糊里糊涂的信口雌黄的观点。

其实从本文涉及的这些历代丹道大家的言论的引用,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修真著作的丹理是完全一致的,只是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梳理罢了。

这里“又谁信无中养就儿”的“儿”,是丹书所指的“婴儿”,也就是结胎后,向脱胎的法身转换时期,是《悟真篇》比喻的“群阴剥尽丹成熟”时期,故《悟真篇》说:“始于有作无人见”,是吕洞宾所说的“三铅”修真层次的第二铅的“金果黄芽渐现形”阶段(吕洞宾《敲爻歌》)。

这个是丹道要说的“有作”工夫,这种有作工夫,却又是“无人见”的,并不是我们当代出版的一些道教书籍所指的,那种以为要沿着督脉和任脉怎么去玩大小周天搬运的胡作胡为,如果我们那样做了,就都落入后天的“人能见”的法门了,将永远不能明白丹道修真是怎么回事,也就囿于“若以色身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的小术小法上去了。

后期的婴儿脱胎阶段,才是《悟真篇》说的“及至无为众始知”的修性阶段。所以,《悟真篇》说:“更于性上究真宗,决了生死作用。”,才是金丹大道进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逃劫数工夫,这个“众始知”就是法身的修性层次,而人们都难以明白这个有为的实意,有谁又会相信这个“始觉男儿有孕”的性宗呢?王沐整理《悟真篇》,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说《悟真篇》的后篇性宗内容,是后人补充的禅宗的东西,不是张伯端自己的,王沐这样的认识,应是自古就有的师承失真的偏见而导致对修真的糊涂现象之一。

由于我们对这些道理的茫然,导致近当代我国丹学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肉身的精气搬弄法门上去了,也就异说纷纭,各说各的,出现历代丹书所批评的现代版“靡肯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怎忍。”(《悟真篇》)的中国内丹养生修真文化研究的这种异状,应该引起当代道教的警醒。

上面的那些道理搞明白了,我们对《沁园春》的“辩水源清浊,金木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这段话就很容易理解了,吕洞宾的意思是在强调,“金木间隔”这个道理,是不容易明白和做到的,她既需要有老师的指点,还要有自己的实修,不然就是“饶君聪慧过颜闵,未遇真师莫强猜”的难知了,明白了就是佛宗说的见地有了,我们就会按照这个去修真了,也实现了儒家的知行合一了。

张三丰说:先要知真,后要行真,知且不真,溪云口诀?三教原来是一家的道理的确如此。

张伯端在《悟真篇•序》中明确强调,那时的中国养生与修真情况,也是出现了“不知金木相隔只幽微,又岂止阴阳互用之奥妙?”的歧途,足见内丹修真这些道理,一直是我国修真文化的被迫隐秘和难以说清楚的传承,是普遍存在的一种中国丹道修真文化乱象。

“下手速修犹太迟”这句话,是在勉励我们,一旦知真了,就要真心向道去行真了。

“蓬莱路”是指的修真修仙之路。

“仗三千行满”是源于佛教的三千世界思想,预示法身成就,才是修真的归宿,也是三教合一的本旨,这些才是成就法身的大道。

只有我们明白了这些,又做到了这些,才是“内丹成,外丹就”的“独步云归”的无生超脱之域。

所以,修真之深奥之艰难,并不是现代道教那些养生书能够概括的。张三丰形容修道说: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方有效验。还要有“破常格”的那种弃儿女家园的精神,才能完成,是故我国这个神仙之道,千百年来就成为我国金丹大道的一门绝学,是一门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学问,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神秘文化。

吕洞宾《沁园春》词,区区一百来字,就如此复杂,现代人很难理解她,要介绍我国金丹大道文化,需建立一个系统的道教内丹术语的诠释体系,和一个完整的金丹大道师承脉络的构建,这两项工作应该是当前道教界迫在眉睫的任务。再加上我们道学界的很多人士,研究金丹大道一直囿于那些丹书伪书的误导怪圈之中,在经典师承的源流上,出了严重的问题,导致现代出版物,难以有几部让人开照胸府的著作,道教丹道乱象愈演愈烈,应该有了明确的师承之后,还要综合这些大家的著述,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机构,去努力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还世界人民一个实修的中国金丹大道文化,为人类提供一个东方神秘文化的的入口,建立一个还原赤子之心的人间正教,倡导由和谐走向仁德的未来社会,用知行合一的中国文化思潮,去迎接一个性命双修时代的到来,唯有构建中国道教本土本质的文化体系,构建有无相生的中国文化体系,才能具备超越世界其它宗教的心意之学,用实修去实现人类天良真心的回归,开启整个人类迈向仁德社会的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新时代。

本文通过对吕洞宾《沁园春》词究竟是说什么做一浅解,探赜我国金丹大道的幽深,还原我国道教养生与修真文化的概貌,以正本清源,要树立我国金丹大道的正教形象,就不能囿于邪说的歧途,这些应当成为当代道教发展的正能量,道教的兴衰,当从文化的源头去寻找什么是全真,怎样实现全真,就会理所当然的理解丘处机一言止杀的社会意义,从这里可以窥探我国道教养生与修真的根本与神奇,这也是国学复兴时代,人们探讨如何拯救人性,引导民众走向真、善、美的仁德世界,将是道教研究者与时俱进的重大历史使命。

(本文作者:高帅    写于2013年08月28日子时,修改于2013年08月31日丑时)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吕洞宾《沁园春》词说什么(2)

    道教之音 高帅

    2013-09-16 13:43:26

    |
    吕洞宾《沁园春》词说什么(2)
    |

    《沁园春》词接着讲还丹后的善持,《至真诀》上说:“太极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谨勿失。”丹书也讲:“知得一,万事毕。”我们修真的入门是“练己待时”,这个“时”丹书又叫“活子时”,又叫“真种”、“真意”,也叫“得中”,也叫“颠倒颠”,也叫“河车初动”,也叫“阳生”,有很多用比喻隐喻产生的名词都隐含的指这个,是古往丹书不直接讲的秘密,都是指的这个修真的玄关窍开后的火候运用,古人不能讲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今人不能讲,是国学知识欠缺不会讲,或者大多是师心自用的迷惑与无知造成的,当代道教不能重蹈覆辙一直这样人云亦云的忽悠下去了,这样自欺欺人的道教,何日能见青天?。

    《沁园春》接着就是丹书讲的进火工夫,怎么个进火方法?那就是完成“造化争驰,龙虎交媾”的过程。

    这里的“龙虎”就是指的性情,是通过黄婆的媾和来实现的,其实这个就是丹书所指的“三家相见”的意思,金木、坎离、龙虎、乌兔都是性情的代号,这个善持的修真,在《悟真篇》里面是这样说的:“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含四象不成丹,只缘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都是指的修真要注意这个善持的重要性。

    古代丹书解说内丹的修真,用尽了千般比喻万般隐喻,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运用《易经》八卦、五行、天文星象的比喻取义,来解说丹道修真的行文方法最为常见。《沁园春》说:“进火工夫牛斗危。”这种喜欢用古天文星象的寓意,来说明内丹的进火工夫,也是古今丹书的一种叙述习惯,《沁园春》这里也用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说明运用传统文化知识解释丹道,而我们这一代人大多对金丹大道相关的国学知识匮乏,也是导致丹书深奥难懂的又一历史原因,其复杂的行文模式,的确是“不因师指,此事难知”啊。

    “进火工夫”是内丹的火候内容,一直被视作丹道最隐秘的东西,实际上丹家不只是为了隐秘而禁传非人才要这样做的,还有一个更主要原因,是火候是丹道修真最难说明白的事情,也是修真最难打破的瓶颈,这里的“牛、斗、危。”,是星象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玄武”之象中的三个星宿,丹书隐喻的“北方玄武”之位,对应五行之位是北方“水”位,实际上就是预示的壬水“真铅”,张伯端《悟真篇》也说:“嫁个金公作老郎”,金公就是真铅的别名,这里的“老郎”的一个“老”字,跟“漏永”的“永”字,其笔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里的“进火工夫牛斗危”,很明显就是说的要做到真种出现的善持,是老郎和漏永的意思,跟前文的意思是一样,都是在说内丹的采取之功的,《悟真篇》说的:“要须制伏觅金公”,就是指的这个牛斗危寓意所指的奥秘,这些术语所指,容后在专篇解释。

    下文的“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都是对真种的出现的善持中的“二物”同时存在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意思表达,只有这样才不是孤修。

    月华是玉兔的隐喻,这里有月华,又有个乌飞,也就是《悟真篇》“先将乾坤为鼎器,次将乌兔药来烹;即驱二物归黄道,怎得金丹不解生。”的“金木合并”的丹理的预示,是“三家相见”的意思。

    我国古代有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故事,《沁园春》在这里也沿用往古丹书用阴阳、男女、彼我等暗指二物的笔法,用来比喻为性情龙虎的实意。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每年的七月初七依靠鹊桥相会,用这个男女隔阻的状态,寓意凡夫的性命状态也形同是这样的“金木相隔”状态,修真就是要改变这种阻隔的生命状态,将通过黄婆的勾引,成为“性情和合”的“金木相并”的超凡状态,故《悟真篇》说“全凭戊己成功。”戊己就是中央正位的黄婆,故张三丰也说:“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无根树》)。这个凡人和仙真的区别,就在于这个真心的显耀,就在于只在中间颠倒颠的实意,即“产在坤方坤是人”的真人。

    “曲江”是指银河,预示为水。

    “见月华莹净”是指道心光辉的显现的“水中金”,《入药镜》所指的“水乡铅,只一味”。

    仅仅有道心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个乌飞。”,才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修真的阴阳互用,才是阴阳两全的善持。

    所以,张伯端说“先将乾坤为定期,次将乌兔药来烹,即驱二物归黄道,怎得金丹不解生。”,一并来讲,都是指的《沁园春》对上文描述的修真过程中的进阳火、退阴符的道心作为。

    由此看来,丹家说金丹大道是:此道至简至易。这样说是很有道理的。《悟真篇》说:“此道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调和铅汞不终朝,早睹元珠形兆。志士若能修炼,何妨在市居朝。工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恐怕大家读到这里也要失笑了,因为金丹大道,并不是现代某些冒名的传人,或者名人所写的气功养生书那样瞎吹的,或用了一大堆“以己昏昏,欲使人昭昭”稀奇古怪丹道术语,来进行故弄玄虚的拼凑,去说明金丹大道的修真法门的欺世盗名行径。

    其实,我国金丹大道,它就是一种性命双修的自我修真文化,是不假外力的淳朴文化。

    以上是《沁园春》的上阕,讲的是丹道的练己筑基过程,是一种从无到有的修命,是丹道的有为阶段,是完成结胎的“大药”时期。

    《沁园春》的下阙,就顺理成章开始讲金液大还丹了,我们只有充分理解了上阕的“初结胎,看本命”(崔希范《入药镜》)的道理,再理解《沁园春》下阙的丹理,就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终结胎,看四正”(崔希范《入药镜》)的基本含义了。

    内丹的修真过程的道心长存,张伯端说:“只因火力调停后,种得黄芽渐长成”。丹书所指的“黄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它用大家所熟知的播入土壤里的种子破土而出后,都是黄色的芽苗这一自然现象,来比喻修真性情合一的有为工夫,这个工夫就好比修出来的“婴儿”这个隐喻的道理一样,这个由性情合一培育的金丹种子,就好比入土的种子,先通过发芽孕育,张三丰形容这个是河车初动,等到慢慢的由微至著,再逐渐长成黄芽,就是大药,丹书也把这个叫“结胎”,这个胎是至精至纯的,就好比至精至纯的“刀圭”,这个刀圭也是水到渠成的时机,跟我们生命的孕育过程一样,妈妈们是先有了受孕的胎,后才会有婴儿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修真,故《沁园春》接着讲:“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这个“刀圭”是“自饮”,大家要玩味这个自饮的深意,她不是某些搬运术的做法,人为在肉身上行气。而是《悟真篇》说的“果生枝上终期熟”的水到渠成,才叫“自饮刀圭”。

    需要指出的是,饮刀圭阶段,是指的金丹大道的“十月胎圆入圣基”阶段,也就是法身成就时期,也就是有为工夫已经完成了,吕洞宾形容这个时期是“要洗翟,黄芽出土”了,是“金果黄芽渐现形”了,是完成了修命阶段,进入修性阶段的工夫,金丹大道的这两段工夫,是目前很多道教研究者比较糊涂的内容,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那么,看历代丹书,就会明白这些丹书论修真的三候的确切含义。由此就可以看出修真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实修过程,我们有了胎了,接着就有了婴儿了,我们的修真的有为阶段,才是“群阴剥尽丹成熟”的法相了。

    弄明白了修真的色身成就和法身成就的这两个阶段,决破了一身内外两个真消息了,我们就会明白我国的金丹大道,在修真原理上,根本就没有现代某些人说的什么南宗和北宗的修法之分,也没有男女丹法修真上的理法差别,只存在形体差异。更没有什么南宗先命后性,北宗先性后命的修真步骤差异,如果有他们说的那些差异的话,那我国金丹大道就不是号称的绝学“不二法门”了,也就“二”了。

    那些糊涂的丹家,把我国金丹大道搞的神神秘秘,复杂的不得了,对我们研究金丹大道人为的设置了重重障碍,给各种异说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给中国内丹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导致当代喜爱养生修真的人们只有感叹这门绝学的份儿。

    认为有南北丹法差异的人,是不懂丹道修真次序的原因,也就是“从来火候少人知”的丹道修真文化的历史原因,才有了当代某些丹道名人的那些糊里糊涂的信口雌黄的观点。

    其实从本文涉及的这些历代丹道大家的言论的引用,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修真著作的丹理是完全一致的,只是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梳理罢了。

    这里“又谁信无中养就儿”的“儿”,是丹书所指的“婴儿”,也就是结胎后,向脱胎的法身转换时期,是《悟真篇》比喻的“群阴剥尽丹成熟”时期,故《悟真篇》说:“始于有作无人见”,是吕洞宾所说的“三铅”修真层次的第二铅的“金果黄芽渐现形”阶段(吕洞宾《敲爻歌》)。

    这个是丹道要说的“有作”工夫,这种有作工夫,却又是“无人见”的,并不是我们当代出版的一些道教书籍所指的,那种以为要沿着督脉和任脉怎么去玩大小周天搬运的胡作胡为,如果我们那样做了,就都落入后天的“人能见”的法门了,将永远不能明白丹道修真是怎么回事,也就囿于“若以色身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的小术小法上去了。

    后期的婴儿脱胎阶段,才是《悟真篇》说的“及至无为众始知”的修性阶段。所以,《悟真篇》说:“更于性上究真宗,决了生死作用。”,才是金丹大道进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逃劫数工夫,这个“众始知”就是法身的修性层次,而人们都难以明白这个有为的实意,有谁又会相信这个“始觉男儿有孕”的性宗呢?王沐整理《悟真篇》,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说《悟真篇》的后篇性宗内容,是后人补充的禅宗的东西,不是张伯端自己的,王沐这样的认识,应是自古就有的师承失真的偏见而导致对修真的糊涂现象之一。

    由于我们对这些道理的茫然,导致近当代我国丹学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肉身的精气搬弄法门上去了,也就异说纷纭,各说各的,出现历代丹书所批评的现代版“靡肯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怎忍。”(《悟真篇》)的中国内丹养生修真文化研究的这种异状,应该引起当代道教的警醒。

    上面的那些道理搞明白了,我们对《沁园春》的“辩水源清浊,金木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这段话就很容易理解了,吕洞宾的意思是在强调,“金木间隔”这个道理,是不容易明白和做到的,她既需要有老师的指点,还要有自己的实修,不然就是“饶君聪慧过颜闵,未遇真师莫强猜”的难知了,明白了就是佛宗说的见地有了,我们就会按照这个去修真了,也实现了儒家的知行合一了。

    张三丰说:先要知真,后要行真,知且不真,溪云口诀?三教原来是一家的道理的确如此。

    张伯端在《悟真篇•序》中明确强调,那时的中国养生与修真情况,也是出现了“不知金木相隔只幽微,又岂止阴阳互用之奥妙?”的歧途,足见内丹修真这些道理,一直是我国修真文化的被迫隐秘和难以说清楚的传承,是普遍存在的一种中国丹道修真文化乱象。

    “下手速修犹太迟”这句话,是在勉励我们,一旦知真了,就要真心向道去行真了。

    “蓬莱路”是指的修真修仙之路。

    “仗三千行满”是源于佛教的三千世界思想,预示法身成就,才是修真的归宿,也是三教合一的本旨,这些才是成就法身的大道。

    只有我们明白了这些,又做到了这些,才是“内丹成,外丹就”的“独步云归”的无生超脱之域。

    所以,修真之深奥之艰难,并不是现代道教那些养生书能够概括的。张三丰形容修道说: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方有效验。还要有“破常格”的那种弃儿女家园的精神,才能完成,是故我国这个神仙之道,千百年来就成为我国金丹大道的一门绝学,是一门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学问,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神秘文化。

    吕洞宾《沁园春》词,区区一百来字,就如此复杂,现代人很难理解她,要介绍我国金丹大道文化,需建立一个系统的道教内丹术语的诠释体系,和一个完整的金丹大道师承脉络的构建,这两项工作应该是当前道教界迫在眉睫的任务。再加上我们道学界的很多人士,研究金丹大道一直囿于那些丹书伪书的误导怪圈之中,在经典师承的源流上,出了严重的问题,导致现代出版物,难以有几部让人开照胸府的著作,道教丹道乱象愈演愈烈,应该有了明确的师承之后,还要综合这些大家的著述,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机构,去努力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还世界人民一个实修的中国金丹大道文化,为人类提供一个东方神秘文化的的入口,建立一个还原赤子之心的人间正教,倡导由和谐走向仁德的未来社会,用知行合一的中国文化思潮,去迎接一个性命双修时代的到来,唯有构建中国道教本土本质的文化体系,构建有无相生的中国文化体系,才能具备超越世界其它宗教的心意之学,用实修去实现人类天良真心的回归,开启整个人类迈向仁德社会的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新时代。

    本文通过对吕洞宾《沁园春》词究竟是说什么做一浅解,探赜我国金丹大道的幽深,还原我国道教养生与修真文化的概貌,以正本清源,要树立我国金丹大道的正教形象,就不能囿于邪说的歧途,这些应当成为当代道教发展的正能量,道教的兴衰,当从文化的源头去寻找什么是全真,怎样实现全真,就会理所当然的理解丘处机一言止杀的社会意义,从这里可以窥探我国道教养生与修真的根本与神奇,这也是国学复兴时代,人们探讨如何拯救人性,引导民众走向真、善、美的仁德世界,将是道教研究者与时俱进的重大历史使命。

    (本文作者:高帅    写于2013年08月28日子时,修改于2013年08月31日丑时)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