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信州的葛仙信仰(2)

道教之音 廖涵

2015-11-15 18:05:36

在信江岸边,又有捣药山、赭亭山等名山中建有葛仙观。捣药山,弋阳县东15里,是一座信江北岸超出水面不过数十米的丹霞山丘,山下有一个十多米深的岩洞,岩内开阔,可建庙屋三五间,葛仙观便建在山岩之中。据《太平寰宇记》载,“葛公居此求仙。山有石桥,长二十步。有捣药石臼,旁有石井,其水甚美。天宝七年(748),勅置坛洒扫。”后世方志多沿用此说,至今仍未乡民崇祀。赭亭山,在弋阳县东百余里的信江北岸,明中叶设置兴安县后,在县治南30里,与明内阁首辅费宏(1468-1535)故里铅山横林村隔河相望。据《太平寰宇记》载,“赭亭山,山形方正如削,色赤无林木。”据同治《广信府志》记载,“相传葛仙翁于此修炼,飞步而上,有仙人履迹。”至今亦有民众常年祀奉。

当然,宋元时期的灵山、捣药山等地的葛仙公道观与明清之后的葛仙庙不完全一致,宋元时期的道观多有道士主持,是独立社区生活的道士修身之所;明清以后的神庙虽也祀奉葛仙公,但它已融入了社区生活,已经少有修身的道士,而是民众宗教生活组成部分。

三、铅山葛仙山的崇道活动

宋元时代铅山地区的道教活动也相当活跃,道教宫观的数量亦有不少。不过,宋元全国性地理志书和文人文集因对此少有记载,因而,宋元铅山的道教名山不如贵溪龙虎山、上饶灵山等出名。幸运的是,历代《铅山县志》中保留了大量相关史料,为我们追述宋元时期的情形提供了重要线索。

据明嘉靖《铅山县志》记载,宋代铅山的道教宫观有玉虚观、清真观、悟真观、秋水观等十余座。其中,玉虚观在鹅湖山,“昔葛玄炼丹其地,唐懿宗咸通(860-872)中置。”又据《方舆胜览》记载,“鹅湖,在铅山县西南十五里,上有葛玄冢。”两者内容略有出入,前者相传为葛仙炼丹、有道观,后者相传是有坟冢、无道观。我们知道,鹅湖山在中唐以后佛教兴盛,由此推断,唐代鹅湖山可能建有祭祀葛玄的宫观,随着佛教势力的崛起,道教势力被挤出去了。

走下鹅湖山后,铅山的葛仙信仰又“爬上”了另一座山,即如今信州地区的香火极盛的葛仙山。葛仙山,原名云岗山,相传“汉末赤乌间葛玄于此炼丹、飞升”。它位于铅山县南部,铅山故治永平镇西约70里,元代属三十四都,是武夷山脉的主峰黄岗山伸向铅山境内余脉的一座山峰,支分九脉,最高处海拔近1100米。宋元时期,铅山的山区开发区域仍限于永平镇周边和闽赣驿道两旁,葛仙山距离永平较远,且不靠近驿道,它所处位置尚比较偏僻,介于未开发和开发之间。

现存最早一篇的葛仙山庙记收入于嘉靖《铅山县志》,由“元进士陈衡”所做,题为《葛仙祠记》,之后历代县志均有收入,该文成文不晚于明代中叶。陈衡,生卒年不详,籍贯亦不详,有可能是元末铅山州的官员。从陈衡的记述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宋元间葛仙山葛仙翁祠的建置情形:永平之西乡,有山曰葛仙。自趾而升旦,及日中始得其巓。地形如堂,隍隍之中,有栋宇隆然,则葛仙翁祠也。……仙翁,琅琊人,字孝先,与汉更始将军同名。或曰:自其高祖,来居丹阳之句容。故上饶灵鹫山,葛溪桃花台,皆仙坛所在。得非广信之境,笙鹤遗韵,独为多欤?

旧碑谓:“有古坂[净饭],地辟于宋绍兴甲子(1144),经营于淳熙丁酉(1177),祠成于嘉熙[淳祐]辛丑(1241),其营建士则杨子先、王应韶,道士则刘悟真、游道真也。又百余年,皇元混一,悉构更新,凡植若干楹,一庙三室,作于某年,其人则某人也。”旧碑漫裂颓仆,而仙翁之灵,贞宅之久,不可以无记。古杭沈祥甫居永平市,宅乃以其赢,命工买石刻辞,举而致之,则众相劝以力,其意咸欲昭今而垂后。

细读上文,可将之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陈衡之言,一是旧碑之言。“旧碑”在陈衡撰文之前,据“又百余年,皇元混一”等文,此“旧碑”应属元代碑铭无疑。由“旧碑”可知,营构葛仙山的葛仙翁祠持续了百年之久,自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起开辟,经过三十余经营,直到南宋春祐元年(1241),在信士杨子先、王英韶等人的倡导下,与道士刘悟真、游道真等人的共同努力,才修成庙宇。又过了百余年后,大概到了元代中叶(1300年前后),葛仙翁祠又得重修,有“植若干楹,一庙三室”,其倡建者已不得而知。从陈衡叙之言看,葛仙翁祠位于葛仙山之巅,若清晨从山脚登山,要中午才能到达;铅山的葛仙信仰与上饶灵山、弋阳葛溪等地起源一致,“得非广信之境,笙鹤遗韵,独为多欤?”至陈衡撰文时,又经永平沈祥甫倡导,集众人之资,重新修缮。

元代末年,葛仙翁祠又得重修。嘉靖《铅山县志》记载,“太极观,即葛仙祠,去县西七十里。”万历《铅书》记载,“葛仙祠,在铅山县南西七十里葛仙山。……宋元祐七年(1092),乡人立祠祀之。元至正间(1341-1368),增建太极观,中造仙翁像。相传有仙翁遗骨,或曰鹤骨,莫可知也。”由此观之,葛仙祠和太极观是两座不同的建筑,太极观内重塑了葛仙公神像祭祀。不过,《铅书》将葛仙祠的创建时间推前了到元祐七年(1092),而对陈衡之《葛仙祠记》未有否定之义。由于《葛仙祠记》和《铅书》所记时间都是孤证,而《葛仙祠记》之言曾有“旧碑”为证,且成文时间要早三百余年,记述内容亦更加详实等,故笔者倾向于葛仙祠创建时间是南宋初年的绍兴十四年(1241)。

就宋元时期的整体情形而言,尽管相差一个半世纪,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元代末期,葛仙山的葛仙信仰已经相当繁盛。《葛仙祠记》载道: 兹山之胜,巨鳌耸体,与乾象为邻。霖雨交集,浑然太极,两间阳明,一目千里。道左有上马石、试剑石,分裂峭壁;上有仙井,蛟蟠凤蓄,尘队芥抵,郁怒奋号,病饮则愈,旱祷则霖。有求之类,洗心洁服,奔走亟拜。霓裳羽帔,托于斯宇,不事耕耘,金芝玉饭,取给于享祀之余。

据此可知,葛仙山的上马石、试剑石、峭壁、仙井等文化景观元末已经修成;这些文化景观都极具灵气,可以治病、祈雨等,民众也深信葛仙公的灵验,“奔走亟拜”。正因如此,也引来了有不少士大夫到此游玩,并留下了动人的诗篇,传唱历时久远的葛仙故事。

综上而言,宋元时期信州地区的宗教市场极为活跃,佛教、道教等官方宗教的庙宇随处可见,外来的和本土的民间信仰也得到了充分发展。葛仙信仰正是在这种活跃的宗教氛围中发展传播,在道士和民间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信州地区已经在几个重要的据点修建了崇奉葛仙的道观,并占有了一定的宗教市场。铅山县的葛仙信仰起源于鹅湖山,后受佛教势力排挤而衰退;直到南宋初年葛仙山的逐渐发展,铅山的葛仙信仰重新壮大,道观几经修建,文化景观蔚为大观,为明清葛仙信仰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为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廖涵)

(道教之音专稿,转载请标注来源)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宋元时期信州的葛仙信仰(2)

    道教之音 廖涵

    2015-11-15 18:05:36

    |
    宋元时期信州的葛仙信仰(2)
    |

    在信江岸边,又有捣药山、赭亭山等名山中建有葛仙观。捣药山,弋阳县东15里,是一座信江北岸超出水面不过数十米的丹霞山丘,山下有一个十多米深的岩洞,岩内开阔,可建庙屋三五间,葛仙观便建在山岩之中。据《太平寰宇记》载,“葛公居此求仙。山有石桥,长二十步。有捣药石臼,旁有石井,其水甚美。天宝七年(748),勅置坛洒扫。”后世方志多沿用此说,至今仍未乡民崇祀。赭亭山,在弋阳县东百余里的信江北岸,明中叶设置兴安县后,在县治南30里,与明内阁首辅费宏(1468-1535)故里铅山横林村隔河相望。据《太平寰宇记》载,“赭亭山,山形方正如削,色赤无林木。”据同治《广信府志》记载,“相传葛仙翁于此修炼,飞步而上,有仙人履迹。”至今亦有民众常年祀奉。

    当然,宋元时期的灵山、捣药山等地的葛仙公道观与明清之后的葛仙庙不完全一致,宋元时期的道观多有道士主持,是独立社区生活的道士修身之所;明清以后的神庙虽也祀奉葛仙公,但它已融入了社区生活,已经少有修身的道士,而是民众宗教生活组成部分。

    三、铅山葛仙山的崇道活动

    宋元时代铅山地区的道教活动也相当活跃,道教宫观的数量亦有不少。不过,宋元全国性地理志书和文人文集因对此少有记载,因而,宋元铅山的道教名山不如贵溪龙虎山、上饶灵山等出名。幸运的是,历代《铅山县志》中保留了大量相关史料,为我们追述宋元时期的情形提供了重要线索。

    据明嘉靖《铅山县志》记载,宋代铅山的道教宫观有玉虚观、清真观、悟真观、秋水观等十余座。其中,玉虚观在鹅湖山,“昔葛玄炼丹其地,唐懿宗咸通(860-872)中置。”又据《方舆胜览》记载,“鹅湖,在铅山县西南十五里,上有葛玄冢。”两者内容略有出入,前者相传为葛仙炼丹、有道观,后者相传是有坟冢、无道观。我们知道,鹅湖山在中唐以后佛教兴盛,由此推断,唐代鹅湖山可能建有祭祀葛玄的宫观,随着佛教势力的崛起,道教势力被挤出去了。

    走下鹅湖山后,铅山的葛仙信仰又“爬上”了另一座山,即如今信州地区的香火极盛的葛仙山。葛仙山,原名云岗山,相传“汉末赤乌间葛玄于此炼丹、飞升”。它位于铅山县南部,铅山故治永平镇西约70里,元代属三十四都,是武夷山脉的主峰黄岗山伸向铅山境内余脉的一座山峰,支分九脉,最高处海拔近1100米。宋元时期,铅山的山区开发区域仍限于永平镇周边和闽赣驿道两旁,葛仙山距离永平较远,且不靠近驿道,它所处位置尚比较偏僻,介于未开发和开发之间。

    现存最早一篇的葛仙山庙记收入于嘉靖《铅山县志》,由“元进士陈衡”所做,题为《葛仙祠记》,之后历代县志均有收入,该文成文不晚于明代中叶。陈衡,生卒年不详,籍贯亦不详,有可能是元末铅山州的官员。从陈衡的记述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宋元间葛仙山葛仙翁祠的建置情形:永平之西乡,有山曰葛仙。自趾而升旦,及日中始得其巓。地形如堂,隍隍之中,有栋宇隆然,则葛仙翁祠也。……仙翁,琅琊人,字孝先,与汉更始将军同名。或曰:自其高祖,来居丹阳之句容。故上饶灵鹫山,葛溪桃花台,皆仙坛所在。得非广信之境,笙鹤遗韵,独为多欤?

    旧碑谓:“有古坂[净饭],地辟于宋绍兴甲子(1144),经营于淳熙丁酉(1177),祠成于嘉熙[淳祐]辛丑(1241),其营建士则杨子先、王应韶,道士则刘悟真、游道真也。又百余年,皇元混一,悉构更新,凡植若干楹,一庙三室,作于某年,其人则某人也。”旧碑漫裂颓仆,而仙翁之灵,贞宅之久,不可以无记。古杭沈祥甫居永平市,宅乃以其赢,命工买石刻辞,举而致之,则众相劝以力,其意咸欲昭今而垂后。

    细读上文,可将之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陈衡之言,一是旧碑之言。“旧碑”在陈衡撰文之前,据“又百余年,皇元混一”等文,此“旧碑”应属元代碑铭无疑。由“旧碑”可知,营构葛仙山的葛仙翁祠持续了百年之久,自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起开辟,经过三十余经营,直到南宋春祐元年(1241),在信士杨子先、王英韶等人的倡导下,与道士刘悟真、游道真等人的共同努力,才修成庙宇。又过了百余年后,大概到了元代中叶(1300年前后),葛仙翁祠又得重修,有“植若干楹,一庙三室”,其倡建者已不得而知。从陈衡叙之言看,葛仙翁祠位于葛仙山之巅,若清晨从山脚登山,要中午才能到达;铅山的葛仙信仰与上饶灵山、弋阳葛溪等地起源一致,“得非广信之境,笙鹤遗韵,独为多欤?”至陈衡撰文时,又经永平沈祥甫倡导,集众人之资,重新修缮。

    元代末年,葛仙翁祠又得重修。嘉靖《铅山县志》记载,“太极观,即葛仙祠,去县西七十里。”万历《铅书》记载,“葛仙祠,在铅山县南西七十里葛仙山。……宋元祐七年(1092),乡人立祠祀之。元至正间(1341-1368),增建太极观,中造仙翁像。相传有仙翁遗骨,或曰鹤骨,莫可知也。”由此观之,葛仙祠和太极观是两座不同的建筑,太极观内重塑了葛仙公神像祭祀。不过,《铅书》将葛仙祠的创建时间推前了到元祐七年(1092),而对陈衡之《葛仙祠记》未有否定之义。由于《葛仙祠记》和《铅书》所记时间都是孤证,而《葛仙祠记》之言曾有“旧碑”为证,且成文时间要早三百余年,记述内容亦更加详实等,故笔者倾向于葛仙祠创建时间是南宋初年的绍兴十四年(1241)。

    就宋元时期的整体情形而言,尽管相差一个半世纪,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元代末期,葛仙山的葛仙信仰已经相当繁盛。《葛仙祠记》载道: 兹山之胜,巨鳌耸体,与乾象为邻。霖雨交集,浑然太极,两间阳明,一目千里。道左有上马石、试剑石,分裂峭壁;上有仙井,蛟蟠凤蓄,尘队芥抵,郁怒奋号,病饮则愈,旱祷则霖。有求之类,洗心洁服,奔走亟拜。霓裳羽帔,托于斯宇,不事耕耘,金芝玉饭,取给于享祀之余。

    据此可知,葛仙山的上马石、试剑石、峭壁、仙井等文化景观元末已经修成;这些文化景观都极具灵气,可以治病、祈雨等,民众也深信葛仙公的灵验,“奔走亟拜”。正因如此,也引来了有不少士大夫到此游玩,并留下了动人的诗篇,传唱历时久远的葛仙故事。

    综上而言,宋元时期信州地区的宗教市场极为活跃,佛教、道教等官方宗教的庙宇随处可见,外来的和本土的民间信仰也得到了充分发展。葛仙信仰正是在这种活跃的宗教氛围中发展传播,在道士和民间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信州地区已经在几个重要的据点修建了崇奉葛仙的道观,并占有了一定的宗教市场。铅山县的葛仙信仰起源于鹅湖山,后受佛教势力排挤而衰退;直到南宋初年葛仙山的逐渐发展,铅山的葛仙信仰重新壮大,道观几经修建,文化景观蔚为大观,为明清葛仙信仰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为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廖涵)

    (道教之音专稿,转载请标注来源)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