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想尔注》中的“道诫”(2)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刘玲娣

2014-12-26 10:35:20

二、为善至诚

在《想尔注》中,与“道诫”关系密切的还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善恶”,一个是“至诚”,三者密不可分。如果说科学追求的是“真”、艺术追求的是“美”的话,那么,宗教追求的就是“善”,因此扬善罚恶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都极力宣扬的典型的宗教伦理和道德法则。一般的伦理学理论,在涉及宗教和世俗的伦理问题时,往往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即“义务论”(deontological theory)和“因果论”(consequentialist theory)。宗教伦理基本上是属于以信仰为基础的义务论伦理,因为它的立论基础是宗教传统所要求的义务[3](第195页)。在道教那里,“善”是以神的名义要求信徒必须无条件地绝对服从的伦理义务,也是道教企图建立实践理性的自由王国的梦想途径。早在先秦文献《周易》中,就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卦·文言》)的说法,《太平经》中也有“天道无亲,唯善是与”以及善恶“承负”说。在中国宗教史上出现的数量庞大的“善书”,都是以“劝善”为目的的。《想尔注》在要求信徒行善止恶方面,进行了非常繁复的论述。据笔者统计,“善”在《想尔注》中共出现了七十多次,“恶”出现了六十多次,其中有多处“善”“恶”对举连用。在它强调的“道诫”中,无论是养生还是治国,“行善”是百诫之首。可以说,以善恶观注解《老子》,是《想尔注》的显著特点之一。它不仅具体阐述了行善在道教宗教追求中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行善止恶的具体途径——至诚。

关于行善的重要性。《想尔注》注“窈冥中有精,其中有信”云:

……古仙士宝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大信也。今但结精,便可得生乎?不也。要诸行当备,所以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持其半,乃先言之。夫欲宝精,百行当备,万善当着,调和五行,喜怒悉去。天曹左契,笇有余数,精乃守之。恶人寳精,唐自苦终不居,必自泄漏也。……精并喻像池水,身为池堤封,善行为水源。若斯三备,池乃全坚。心不专善,无堤封,水必去;行善不积,源不通,水必燥干。

精气是“道之别气”,是生命的源泉,万物之中都有精气,所以,精气也是人的根本,人应该爱惜精气保养生命。那么,是否只要结精、爱精就可以长生不死呢?《想尔注》的回答是否定的。它认为,保养精气固然重要,但要真正做到精气不失,必须“百行当备,万善当着”。善与精气紧密相连、相辅相成,行善则精气归,行恶则精气失。《想尔注》把精气、身体和善行三者,比作水池、水堤和水源。善行是水源,无善行则无精气,无精气则生命不能长久。归根结底,生命的关键在于善行。所以,《想尔注》一再强调人应该“自修身行善胜恶”(注“自胜者强”),“信道行善,无恶迹也”(注“善行无彻迹”),人若行善,则“道随之”;行恶,则“害随之也”(注“天下神器不可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那么,如何才能行善避恶呢?也就是说,人之善恶的根源是什么呢?《想尔注》认为,善恶来自人的心中。如注“圣人治,灵其心,实其腹”云:

心者,规也,中有吉凶善恶。腹者,道囊,气常欲实。心为凶恶,道去囊空。空者耶入,便煞人。虚去心中凶恶,道来归之,腹则实矣。“弱其志,强其骨。”志随心有善恶,骨随腹仰气。强志为恶,气去骨枯,弱其恶志,气归髓满。

人心就像一个圆形的器具,充实着“吉凶善恶”;腹部则像一个用来装“道”的袋子,里面充实着“气”。“吉凶善恶”在心中,“气”在腹中,腹就是“道”和“气”赖以存身之所。心和腹部又是不可分离的人体器官,心的善恶决定了腹部“道”的去就与“气”的虚实。“气”,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精气”,是命之所系。心凶,则道去、气失、腹虚、命绝;反之,心善,则道来、气归、腹实、长命。可见,《想尔注》最后把修身治国、长生不死都归结到人“心”善恶之上,这是一种典型的通过绝对的道德法则向人的心灵深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正是宗教信仰的显著特点之一。

关于行善的途径。既然心中有善恶,心的善恶又决定着人生和社会的一切,那么怎样才能去恶趋善,与道合一呢?《想尔注》在此引入了“至诚”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是接近道德信仰的一个词。儒家最早强调“至诚”,如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4](离娄上) 荀子也很重视“诚”,认为“诚”是德行的基础。如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看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和修养方法。《中庸》进一步把“诚”和“善”结合起来:“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所谓“诚之者,人之道也”,就是要求人心要“至诚”。实际上儒家的“诚”就是希望通过人的尽心知性的道德信仰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道教在创立的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早在《太平经》中,“至诚”就是一个被特别强调的重要概念。《太平经》认为,天人相应,人若至诚就可以“感天”。该书记载不少以“至诚”命名的戒律,如《忍辱象天地至诚与神相应大戒》,戒文说:“当以至诚,五内情实为之,乃可得也。如不以五内情实为之,是道德之所怨也,求善不可得也,神灵不应也。……夫至诚者,名为至诚,乃言其〈起〉上视天而行,象天道可为;俯视地而行,象地德而移。……心者,最藏之神尊者也。……故至诚于五内者,动神灵也。”这段戒文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将“至诚”、“天地”、“我”、“心”、“善”、“恶”五者紧密联系起来了。《想尔注》在《太平经》的基础上,把儒家的“至诚”转化为了实现道教宗教道德信仰的关键途径。

“至诚”在《想尔注》中多次出现,而《老子》原文几乎都与至诚无关,如:

人为仁义,自当至诚,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天察必审于人,皆知尊道畏天,仁义便至诚矣。(注“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明计者心解,可不须用笇。至心信道者,发自至诚,不须旁人自劝。(注“善计不用筹笇”)

至诚能门耶志者,虽无关揵,永不可开。不至诚者,虽有关揵,犹可开也。(注“善闭无关揵不可开”)结志求生,务从道诫。至诚者为之,虽无绳约,永不可解。不至诚者,虽有绳约,犹可解也。(注“善结无绳约不可解”)

富贵贫贱,各自守道为务,至诚者,道与之。(注“不失其所者久”)……

总之,信道要至诚,守道要至诚,特别是为善要至诚。《想尔注》还将《老子》第30章中的“果”都解释为“至诚守善”。如注“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曰:“果,诚也。为善至诚而已,不得依兵图恶以自强。”又注“果而勿骄”曰:“至诚守善,勿骄上人。”“果而勿矜”:“至诚守善,勿矜身。”“果而勿伐”:“至诚守善,勿伐身也。”“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至诚守善,勿贪兵威。……”《老子》这一章旨在提醒臣下“以道佐人主”,不以战争强取天下,本没有善和诚的意思。《想尔注》却认为,《老子》的“道”是不兴兵,因为“兵不合道”,不兴兵就是守善,而守善就必须至诚。

综上所述,《想尔注》围绕“道诫”,从强调道诫在宗教追求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行善以遵道诫等方面注解《老子》,把《老子》完全宗教化了。道诫——为善——至诚是一个逐步推演的宗教过程,其中既吸收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也吸收了秦汉以来道家道教的某些神秘思想。那么《想尔注》的“道诫”到底包含哪些内容?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论《老子想尔注》中的“道诫”(2)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刘玲娣

    2014-12-26 10:35:20

    |
    论《老子想尔注》中的“道诫”(2)
    |

    二、为善至诚

    在《想尔注》中,与“道诫”关系密切的还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善恶”,一个是“至诚”,三者密不可分。如果说科学追求的是“真”、艺术追求的是“美”的话,那么,宗教追求的就是“善”,因此扬善罚恶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都极力宣扬的典型的宗教伦理和道德法则。一般的伦理学理论,在涉及宗教和世俗的伦理问题时,往往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即“义务论”(deontological theory)和“因果论”(consequentialist theory)。宗教伦理基本上是属于以信仰为基础的义务论伦理,因为它的立论基础是宗教传统所要求的义务[3](第195页)。在道教那里,“善”是以神的名义要求信徒必须无条件地绝对服从的伦理义务,也是道教企图建立实践理性的自由王国的梦想途径。早在先秦文献《周易》中,就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卦·文言》)的说法,《太平经》中也有“天道无亲,唯善是与”以及善恶“承负”说。在中国宗教史上出现的数量庞大的“善书”,都是以“劝善”为目的的。《想尔注》在要求信徒行善止恶方面,进行了非常繁复的论述。据笔者统计,“善”在《想尔注》中共出现了七十多次,“恶”出现了六十多次,其中有多处“善”“恶”对举连用。在它强调的“道诫”中,无论是养生还是治国,“行善”是百诫之首。可以说,以善恶观注解《老子》,是《想尔注》的显著特点之一。它不仅具体阐述了行善在道教宗教追求中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行善止恶的具体途径——至诚。

    关于行善的重要性。《想尔注》注“窈冥中有精,其中有信”云:

    ……古仙士宝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大信也。今但结精,便可得生乎?不也。要诸行当备,所以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持其半,乃先言之。夫欲宝精,百行当备,万善当着,调和五行,喜怒悉去。天曹左契,笇有余数,精乃守之。恶人寳精,唐自苦终不居,必自泄漏也。……精并喻像池水,身为池堤封,善行为水源。若斯三备,池乃全坚。心不专善,无堤封,水必去;行善不积,源不通,水必燥干。

    精气是“道之别气”,是生命的源泉,万物之中都有精气,所以,精气也是人的根本,人应该爱惜精气保养生命。那么,是否只要结精、爱精就可以长生不死呢?《想尔注》的回答是否定的。它认为,保养精气固然重要,但要真正做到精气不失,必须“百行当备,万善当着”。善与精气紧密相连、相辅相成,行善则精气归,行恶则精气失。《想尔注》把精气、身体和善行三者,比作水池、水堤和水源。善行是水源,无善行则无精气,无精气则生命不能长久。归根结底,生命的关键在于善行。所以,《想尔注》一再强调人应该“自修身行善胜恶”(注“自胜者强”),“信道行善,无恶迹也”(注“善行无彻迹”),人若行善,则“道随之”;行恶,则“害随之也”(注“天下神器不可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那么,如何才能行善避恶呢?也就是说,人之善恶的根源是什么呢?《想尔注》认为,善恶来自人的心中。如注“圣人治,灵其心,实其腹”云:

    心者,规也,中有吉凶善恶。腹者,道囊,气常欲实。心为凶恶,道去囊空。空者耶入,便煞人。虚去心中凶恶,道来归之,腹则实矣。“弱其志,强其骨。”志随心有善恶,骨随腹仰气。强志为恶,气去骨枯,弱其恶志,气归髓满。

    人心就像一个圆形的器具,充实着“吉凶善恶”;腹部则像一个用来装“道”的袋子,里面充实着“气”。“吉凶善恶”在心中,“气”在腹中,腹就是“道”和“气”赖以存身之所。心和腹部又是不可分离的人体器官,心的善恶决定了腹部“道”的去就与“气”的虚实。“气”,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精气”,是命之所系。心凶,则道去、气失、腹虚、命绝;反之,心善,则道来、气归、腹实、长命。可见,《想尔注》最后把修身治国、长生不死都归结到人“心”善恶之上,这是一种典型的通过绝对的道德法则向人的心灵深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正是宗教信仰的显著特点之一。

    关于行善的途径。既然心中有善恶,心的善恶又决定着人生和社会的一切,那么怎样才能去恶趋善,与道合一呢?《想尔注》在此引入了“至诚”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是接近道德信仰的一个词。儒家最早强调“至诚”,如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4](离娄上) 荀子也很重视“诚”,认为“诚”是德行的基础。如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看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和修养方法。《中庸》进一步把“诚”和“善”结合起来:“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所谓“诚之者,人之道也”,就是要求人心要“至诚”。实际上儒家的“诚”就是希望通过人的尽心知性的道德信仰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道教在创立的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早在《太平经》中,“至诚”就是一个被特别强调的重要概念。《太平经》认为,天人相应,人若至诚就可以“感天”。该书记载不少以“至诚”命名的戒律,如《忍辱象天地至诚与神相应大戒》,戒文说:“当以至诚,五内情实为之,乃可得也。如不以五内情实为之,是道德之所怨也,求善不可得也,神灵不应也。……夫至诚者,名为至诚,乃言其〈起〉上视天而行,象天道可为;俯视地而行,象地德而移。……心者,最藏之神尊者也。……故至诚于五内者,动神灵也。”这段戒文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将“至诚”、“天地”、“我”、“心”、“善”、“恶”五者紧密联系起来了。《想尔注》在《太平经》的基础上,把儒家的“至诚”转化为了实现道教宗教道德信仰的关键途径。

    “至诚”在《想尔注》中多次出现,而《老子》原文几乎都与至诚无关,如:

    人为仁义,自当至诚,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天察必审于人,皆知尊道畏天,仁义便至诚矣。(注“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明计者心解,可不须用笇。至心信道者,发自至诚,不须旁人自劝。(注“善计不用筹笇”)

    至诚能门耶志者,虽无关揵,永不可开。不至诚者,虽有关揵,犹可开也。(注“善闭无关揵不可开”)结志求生,务从道诫。至诚者为之,虽无绳约,永不可解。不至诚者,虽有绳约,犹可解也。(注“善结无绳约不可解”)

    富贵贫贱,各自守道为务,至诚者,道与之。(注“不失其所者久”)……

    总之,信道要至诚,守道要至诚,特别是为善要至诚。《想尔注》还将《老子》第30章中的“果”都解释为“至诚守善”。如注“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曰:“果,诚也。为善至诚而已,不得依兵图恶以自强。”又注“果而勿骄”曰:“至诚守善,勿骄上人。”“果而勿矜”:“至诚守善,勿矜身。”“果而勿伐”:“至诚守善,勿伐身也。”“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至诚守善,勿贪兵威。……”《老子》这一章旨在提醒臣下“以道佐人主”,不以战争强取天下,本没有善和诚的意思。《想尔注》却认为,《老子》的“道”是不兴兵,因为“兵不合道”,不兴兵就是守善,而守善就必须至诚。

    综上所述,《想尔注》围绕“道诫”,从强调道诫在宗教追求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行善以遵道诫等方面注解《老子》,把《老子》完全宗教化了。道诫——为善——至诚是一个逐步推演的宗教过程,其中既吸收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也吸收了秦汉以来道家道教的某些神秘思想。那么《想尔注》的“道诫”到底包含哪些内容?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