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融合下的元代道教新思想(2)

道教之音 李玉用

2016-03-05 00:21:49

“玄关”(玄牝)一着,道教内丹诸派皆以为要,但正如道教内丹南宗祖师张伯端所言:“玄牝之门世罕知”,道教中对此解释也是五花八门,“或云眉间,或云脐轮,或云两肾中间,或云脐后肾前,或云膀胱,或云丹田,或云首有九宫,中为玄关,或指产门为生身处,或指口鼻为玄牝”[9]。李道纯则明确指出,上述解释都拘泥于形体,所说皆非;在他看来,此“玄关”不是别的,而正是他上面所说之“中”,即人藉以修性修命的心性本体,“诸丹经皆不言正在何处者,何也?难形笔舌,亦说不得,故曰玄关。所以圣人之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所谓中者······汝但于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着工夫,玄关自然见也。见的玄关,药物、火候、运用、抽添乃至脱胎神化,并不出此一窍。”[10]。可以看出,体“中”达“中”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性命双修、圆顿混成德境界,体“中”达“中”的功夫实际上就是修性达命的功夫。

元代之前,全真道在理论上主要侧重于援禅入道,元代一统天下以后全真南传,较多受到理学的影响,处于理学统治地的江南,李道纯自不能例外。面对理学的吸收和融合,主要表现为对理学心性论方面,与之前主要是从儒家伦理纲常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

李道纯在回答“崇释与修道,可以断生死,出轮回;学儒可尽人伦,不能了生死,岂非三教异同乎”时说:

达理者,奚患生死耶?且如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原始返终,知周万物则知生死之说。所以性命之学,实儒家正传,穷得理彻,了然自知,岂可不能断生死轮回乎。[11]

这充分体现了其尊儒观念。在他看来,只要能理彻了然,儒家和道、佛二家一样都可以断生死轮回,性命之学也是儒家之正传、核心。

理学心性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区分“道心”与“人心”。二程曾论及“本心即道”的思想:

心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所主为心,实一道也。

又言:

心与道,浑然一也。

心学先驱陆九渊则进一步提出“心即理”的观点: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李道纯吸收宋代理学把心分为“道心”与“人心”的做法,也把心分为“道心”与“人心”;以道观道,道即心也。以道观心,心即道也。[12]

但区分的标准不是理学的“天理”与“人欲”,而是“动”与“静”,即“不动之心”为“道心”,“不静之心”为“人心”:

古云;常灭动心,不灭照心。一切不动之心皆照心也,一切不止之心皆妄心也。照心即道心也,妄心即人心也。[13]

李道纯虽然吸收了把心分为“道心”与“人心”的朱子的思想,但却是从道教内丹修炼的角度来阐述并有发挥,“道心”与“人心”是心得两种状态,“道心”是先天的,“人心”是后天的。同心可分为先天的道心与后天德人心一样,身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区别:

予所谓身心者,非幻身肉心也,乃不可见身心也。[14]

这里把身心划分为肉体身心和不可见身心,可算是李道纯的独创,这种不可见身心究竟是什么呢,李道纯接着说;

身者,历劫以来清静身,无中之妙有也。心者,象帝之先,灵妙本有之真无也。[15]

三教融合下的元代道教新思想

这里显然谈的事先天之身心,把身界定为“无中之妙有”,把心界定为“灵妙本有之真无”是用有无关系把身心关联起来,在唐代之前,道教仅仅重视炼形炼气,即只是关注修身。盛唐前后,道教重玄家们如司马承祯等提出了“修道即修心,修心即修道”的主张,修心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修身并没有被废弃。那么修身与修心的关系理论上应得到探讨。其后,以张伯端为祖师的道教南宗和以王重阳为祖师的道教北宗都试图从内丹修炼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虽然提出“性命双修”,但性命先后顺序的争议说明这个问题并没有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直到李道纯这儿,这个问题才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李道纯吸收儒家理学思想,把身心都做了二分,用有无关系把形而上与形而下,先天与后天联系并统一起来,可谓是填补了道教哲学的一个空白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哲学之发展。

李道纯还继承内丹南宗和全真道援禅入道的传统,其在阐述内丹理论时大量援引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心性学说。他非常重视王重阳提出的《般若心经》的学习,并注释《心经》。他认为佛教《心经》中“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这句话“比得道书妙中之妙,玄上之玄,无上可上,不然而然”[16]。故著《心经直指》一篇,释“是大神咒”“谓四大坚固,身神通莫测”,释“是大明咒”“谓智慧圆通,精进明妙也”,释“是无上咒”“谓合和本来,是最上一乘也”,释“是无等等咒”“谓圆满极,则无上可上也。了此四咒者,然后能除一切苦”,经过这样的解说,佛教《心经》的学说自然与道教的内丹修炼理论相贯通,故李道纯说:

以禅宗奥旨引证,观是书而熟玩其味,曲求其旨,自然绝物我之殊,无异同之见也。[17]

道教修炼术与禅宗修心理论的贯通,不管是在修炼内丹的斩尘缘、绝思虑的准备过程中,还是在虚心静处的实际修炼中,禅宗的“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思想在他的诗词中占有很大的位置:

识破无人无我,何须求佛求仙。随时随处总安禅,一切幻尘不染。[18]

在终极修炼指向上,李道纯还认为道教的脱胎和佛教的涅槃其实是一样的:

涅盘与脱胎,只是一个道理。脱胎者,脱去凡胎也,岂非涅盘乎?[19]

这是从修炼的境界上来融合佛道二教。在为《老子》作注的《道德会元》中,李道纯又吸收禅宗以本性为本的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归于心,不离心,

以辐辏毂,利车之用,即总万法归心,全神之妙也,辐不辏毂,何以名车,法不归心,无以通神。[20]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三教融合下的元代道教新思想(2)

    道教之音 李玉用

    2016-03-05 00:21:49

    |
    三教融合下的元代道教新思想(2)
    |

    “玄关”(玄牝)一着,道教内丹诸派皆以为要,但正如道教内丹南宗祖师张伯端所言:“玄牝之门世罕知”,道教中对此解释也是五花八门,“或云眉间,或云脐轮,或云两肾中间,或云脐后肾前,或云膀胱,或云丹田,或云首有九宫,中为玄关,或指产门为生身处,或指口鼻为玄牝”[9]。李道纯则明确指出,上述解释都拘泥于形体,所说皆非;在他看来,此“玄关”不是别的,而正是他上面所说之“中”,即人藉以修性修命的心性本体,“诸丹经皆不言正在何处者,何也?难形笔舌,亦说不得,故曰玄关。所以圣人之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所谓中者······汝但于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着工夫,玄关自然见也。见的玄关,药物、火候、运用、抽添乃至脱胎神化,并不出此一窍。”[10]。可以看出,体“中”达“中”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性命双修、圆顿混成德境界,体“中”达“中”的功夫实际上就是修性达命的功夫。

    元代之前,全真道在理论上主要侧重于援禅入道,元代一统天下以后全真南传,较多受到理学的影响,处于理学统治地的江南,李道纯自不能例外。面对理学的吸收和融合,主要表现为对理学心性论方面,与之前主要是从儒家伦理纲常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

    李道纯在回答“崇释与修道,可以断生死,出轮回;学儒可尽人伦,不能了生死,岂非三教异同乎”时说:

    达理者,奚患生死耶?且如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原始返终,知周万物则知生死之说。所以性命之学,实儒家正传,穷得理彻,了然自知,岂可不能断生死轮回乎。[11]

    这充分体现了其尊儒观念。在他看来,只要能理彻了然,儒家和道、佛二家一样都可以断生死轮回,性命之学也是儒家之正传、核心。

    理学心性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区分“道心”与“人心”。二程曾论及“本心即道”的思想:

    心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所主为心,实一道也。

    又言:

    心与道,浑然一也。

    心学先驱陆九渊则进一步提出“心即理”的观点: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李道纯吸收宋代理学把心分为“道心”与“人心”的做法,也把心分为“道心”与“人心”;以道观道,道即心也。以道观心,心即道也。[12]

    但区分的标准不是理学的“天理”与“人欲”,而是“动”与“静”,即“不动之心”为“道心”,“不静之心”为“人心”:

    古云;常灭动心,不灭照心。一切不动之心皆照心也,一切不止之心皆妄心也。照心即道心也,妄心即人心也。[13]

    李道纯虽然吸收了把心分为“道心”与“人心”的朱子的思想,但却是从道教内丹修炼的角度来阐述并有发挥,“道心”与“人心”是心得两种状态,“道心”是先天的,“人心”是后天的。同心可分为先天的道心与后天德人心一样,身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区别:

    予所谓身心者,非幻身肉心也,乃不可见身心也。[14]

    这里把身心划分为肉体身心和不可见身心,可算是李道纯的独创,这种不可见身心究竟是什么呢,李道纯接着说;

    身者,历劫以来清静身,无中之妙有也。心者,象帝之先,灵妙本有之真无也。[15]

    三教融合下的元代道教新思想

    这里显然谈的事先天之身心,把身界定为“无中之妙有”,把心界定为“灵妙本有之真无”是用有无关系把身心关联起来,在唐代之前,道教仅仅重视炼形炼气,即只是关注修身。盛唐前后,道教重玄家们如司马承祯等提出了“修道即修心,修心即修道”的主张,修心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修身并没有被废弃。那么修身与修心的关系理论上应得到探讨。其后,以张伯端为祖师的道教南宗和以王重阳为祖师的道教北宗都试图从内丹修炼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虽然提出“性命双修”,但性命先后顺序的争议说明这个问题并没有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直到李道纯这儿,这个问题才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李道纯吸收儒家理学思想,把身心都做了二分,用有无关系把形而上与形而下,先天与后天联系并统一起来,可谓是填补了道教哲学的一个空白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哲学之发展。

    李道纯还继承内丹南宗和全真道援禅入道的传统,其在阐述内丹理论时大量援引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心性学说。他非常重视王重阳提出的《般若心经》的学习,并注释《心经》。他认为佛教《心经》中“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这句话“比得道书妙中之妙,玄上之玄,无上可上,不然而然”[16]。故著《心经直指》一篇,释“是大神咒”“谓四大坚固,身神通莫测”,释“是大明咒”“谓智慧圆通,精进明妙也”,释“是无上咒”“谓合和本来,是最上一乘也”,释“是无等等咒”“谓圆满极,则无上可上也。了此四咒者,然后能除一切苦”,经过这样的解说,佛教《心经》的学说自然与道教的内丹修炼理论相贯通,故李道纯说:

    以禅宗奥旨引证,观是书而熟玩其味,曲求其旨,自然绝物我之殊,无异同之见也。[17]

    道教修炼术与禅宗修心理论的贯通,不管是在修炼内丹的斩尘缘、绝思虑的准备过程中,还是在虚心静处的实际修炼中,禅宗的“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思想在他的诗词中占有很大的位置:

    识破无人无我,何须求佛求仙。随时随处总安禅,一切幻尘不染。[18]

    在终极修炼指向上,李道纯还认为道教的脱胎和佛教的涅槃其实是一样的:

    涅盘与脱胎,只是一个道理。脱胎者,脱去凡胎也,岂非涅盘乎?[19]

    这是从修炼的境界上来融合佛道二教。在为《老子》作注的《道德会元》中,李道纯又吸收禅宗以本性为本的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归于心,不离心,

    以辐辏毂,利车之用,即总万法归心,全神之妙也,辐不辏毂,何以名车,法不归心,无以通神。[20]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