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融合下的元代道教新思想(4)

道教之音 李玉用

2016-03-05 00:21:49

又说:

儒氏养之以太极,用之以治天下;老氏养之以太极,用之以存形神;释氏养之以太极,用之以齐生死。[33]

在他看来儒、佛、道三教都是养之以太极,而分别用之治天下、存形神、齐生死,用异而体同。他还以中庸、常住、真常来融通三教:

中庸,儒者之极道也;常住,释氏之极道也;真常,太上之极道也。因时有古今,道有升降,故体同用异也。[34

牧常晁还吸收理学“无极而太极”处理理和气关系框架,直接把性界定为无极,即“太极之真无”,视为理;把命界定为太极,即“无极之妙有”,视为气,这样就实现了性、命与形而上的哲理沟通,从而直截了当地从哲理的高度为全真性命双修的主张做了比较圆满的论证,并发展了李道纯在这方面的思想。

无论是修命还是修性还是先后次序有别,牧常晁认为,儒、佛、道三教说到底都是从心上下功夫,儒家的正心、佛教的明心、道教的虚心修养论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在牧氏看来,儒家所说的正心,佛家所说的明心,道家所说的虚心,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或问:儒曰正心,佛曰明心,老曰虚心,此三者有同异否?答曰:思无邪曰正,反照自己曰明,私欲不蔽曰虚。设曰三心,实一理也。在世人分上,门有同异,到圣人地位则无异同。[35]

儒家的正心使得心中邪念不生,佛教的明心即返照自己,道教的虚心是不让私欲遮蔽本心。返观内照,除欲怯邪是三教心上功夫的共同点。在世俗的层次上,修炼的门径存有差别,修炼到了高级阶段,这种差别就不存在了。故从心性层次来说,“释即道也,道即儒也。······圣人之理一而已矣,非有浅深之间哉!”三教的差别在于“用之于天下,特施设置不同也”[36]。

上述可以看出,元代南方地区全真道教“三教融合”思想之心性归趋,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明显和强烈:一方面反映了宋元道教哲学尤其是道教心性论的大发展;另一方面似乎又向我们暗示着宋元理学心性论的强大。心性之学原本是儒家固有之学,经过佛、道二教的外在刺激和儒学的内在新兴,宋元理学心性论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予其启发和影响的道、佛心性论,所以,宋元道教极力倡导三教合“一”于心性,既是其自身理论内在发展规律使然,也是其理论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不过,我们也看到,宋元以后道教一方面借助“三教融合”思想得以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因过于迎合、倡导之“同”,而逐渐泯灭自身之“异”,不断丧失道教独特的理论特色,从而为宋明理学所掩盖和遮蔽。明清时期道教鲜有大家,理论也少有发展,历史和逻辑双重“事实”使我们认知到:宋元道教“三教融合”思想确实已经攀上了巅峰。

不过,我们也看到元代南方地区全真道教思想的新发展,一方面对道教本身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教理、教义更为精深,道教哲学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与儒、佛一道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推进到心性论层次,这是就理论层面而言;就实践层面来看,元代道教在修持方法上更加世俗化、更加接近民众,通过不断地学习儒、佛以充实和提高自身并扩大影响,另一方面,通过与儒、佛的长期磨合、砥砺,也对儒家理学的形成、发展和慧能禅宗的不断中国化提供了来源和平台,更为重要的事,以心性为旨趣的理论结构必将为当代文化交流和建设提供诸多启示:当代中国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关键转型期,社会在发展和进步,但由于我们过去未能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相衔接的问题,而导致目前生活中充斥着价值迷失、信任淡化、急功近利等诸多社会流弊,原因在于,在某些人的精神生活中缺乏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系统的有力支持,因此重新挖掘传统心性之学的价值并探求其转化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启示之二,元代南方全真道教在融摄儒、佛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创新、平等交流等精神为我们今天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参考,也为我们当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启迪。

[1]《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第5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2677页。

[2]《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等1988年版(以下所引道藏均为该版本),第889页。

[3]《藏外道书》第31册,巴蜀书社1992年版(以下所引《藏外道书》均为该版本),第125页。

[4]《中和集》卷五,《道藏》第4册,第520页。

[5]《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全书》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6]《中和集》卷一,《道藏》第4册,第482页。

[7]《中和集》卷六,《道藏》第4册,第516页。

[8]《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道藏》第23册,第754页。

[9]《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498页。

[10]《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498页。

[11]《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493页。

[12]《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503页。

[13]《中和集》卷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

[14]《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502页。

[15]《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502页。

[16]《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一,《道藏》第23册,第733页。

[17]《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道藏》第23册,第756页。

[18]《中和集》卷六,《道藏》第4册,第521页。

[19]《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496页。

[20《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6页。

[21]《中和集》卷二,《道藏》第4册,第492页。

[22]《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练性指南》,《道藏》第23册,第756页。

[23]《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道藏》第24册,第76页。

[24]潘雨廷《道教史发微》,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157页。

[25]潘雨廷《道教史发微》,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26]周冶《金丹大道的丹道思想》,《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4册。

[27]周冶《金丹大道的丹道思想》,《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4册。

[28]《全真大要》卷七,《藏外道书》第9册,第98页。

[29]《上阳子金丹大要》卷一,《道藏》第24册,第6页。

[30]《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藏》第23册,第913页。

[31]《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藏》第23册,第913页。

[32]《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藏》第23册,第915页。

[33]《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藏》第23册,第936页。

[34]《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藏》第23册,第915页。

[35]《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藏》第23册,第937页。

[36]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藏》第23册,第913页。

(本文依据李玉用《略论元代南方全真道的新发展——以儒佛道三教融合为视角》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三教融合下的元代道教新思想(4)

    道教之音 李玉用

    2016-03-05 00:21:49

    |
    三教融合下的元代道教新思想(4)
    |

    又说:

    儒氏养之以太极,用之以治天下;老氏养之以太极,用之以存形神;释氏养之以太极,用之以齐生死。[33]

    在他看来儒、佛、道三教都是养之以太极,而分别用之治天下、存形神、齐生死,用异而体同。他还以中庸、常住、真常来融通三教:

    中庸,儒者之极道也;常住,释氏之极道也;真常,太上之极道也。因时有古今,道有升降,故体同用异也。[34

    牧常晁还吸收理学“无极而太极”处理理和气关系框架,直接把性界定为无极,即“太极之真无”,视为理;把命界定为太极,即“无极之妙有”,视为气,这样就实现了性、命与形而上的哲理沟通,从而直截了当地从哲理的高度为全真性命双修的主张做了比较圆满的论证,并发展了李道纯在这方面的思想。

    无论是修命还是修性还是先后次序有别,牧常晁认为,儒、佛、道三教说到底都是从心上下功夫,儒家的正心、佛教的明心、道教的虚心修养论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在牧氏看来,儒家所说的正心,佛家所说的明心,道家所说的虚心,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或问:儒曰正心,佛曰明心,老曰虚心,此三者有同异否?答曰:思无邪曰正,反照自己曰明,私欲不蔽曰虚。设曰三心,实一理也。在世人分上,门有同异,到圣人地位则无异同。[35]

    儒家的正心使得心中邪念不生,佛教的明心即返照自己,道教的虚心是不让私欲遮蔽本心。返观内照,除欲怯邪是三教心上功夫的共同点。在世俗的层次上,修炼的门径存有差别,修炼到了高级阶段,这种差别就不存在了。故从心性层次来说,“释即道也,道即儒也。······圣人之理一而已矣,非有浅深之间哉!”三教的差别在于“用之于天下,特施设置不同也”[36]。

    上述可以看出,元代南方地区全真道教“三教融合”思想之心性归趋,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明显和强烈:一方面反映了宋元道教哲学尤其是道教心性论的大发展;另一方面似乎又向我们暗示着宋元理学心性论的强大。心性之学原本是儒家固有之学,经过佛、道二教的外在刺激和儒学的内在新兴,宋元理学心性论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予其启发和影响的道、佛心性论,所以,宋元道教极力倡导三教合“一”于心性,既是其自身理论内在发展规律使然,也是其理论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不过,我们也看到,宋元以后道教一方面借助“三教融合”思想得以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因过于迎合、倡导之“同”,而逐渐泯灭自身之“异”,不断丧失道教独特的理论特色,从而为宋明理学所掩盖和遮蔽。明清时期道教鲜有大家,理论也少有发展,历史和逻辑双重“事实”使我们认知到:宋元道教“三教融合”思想确实已经攀上了巅峰。

    不过,我们也看到元代南方地区全真道教思想的新发展,一方面对道教本身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教理、教义更为精深,道教哲学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与儒、佛一道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推进到心性论层次,这是就理论层面而言;就实践层面来看,元代道教在修持方法上更加世俗化、更加接近民众,通过不断地学习儒、佛以充实和提高自身并扩大影响,另一方面,通过与儒、佛的长期磨合、砥砺,也对儒家理学的形成、发展和慧能禅宗的不断中国化提供了来源和平台,更为重要的事,以心性为旨趣的理论结构必将为当代文化交流和建设提供诸多启示:当代中国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关键转型期,社会在发展和进步,但由于我们过去未能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相衔接的问题,而导致目前生活中充斥着价值迷失、信任淡化、急功近利等诸多社会流弊,原因在于,在某些人的精神生活中缺乏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系统的有力支持,因此重新挖掘传统心性之学的价值并探求其转化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启示之二,元代南方全真道教在融摄儒、佛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创新、平等交流等精神为我们今天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参考,也为我们当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启迪。

    [1]《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第5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2677页。

    [2]《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等1988年版(以下所引道藏均为该版本),第889页。

    [3]《藏外道书》第31册,巴蜀书社1992年版(以下所引《藏外道书》均为该版本),第125页。

    [4]《中和集》卷五,《道藏》第4册,第520页。

    [5]《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全书》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6]《中和集》卷一,《道藏》第4册,第482页。

    [7]《中和集》卷六,《道藏》第4册,第516页。

    [8]《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道藏》第23册,第754页。

    [9]《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498页。

    [10]《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498页。

    [11]《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493页。

    [12]《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503页。

    [13]《中和集》卷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

    [14]《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502页。

    [15]《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502页。

    [16]《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一,《道藏》第23册,第733页。

    [17]《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道藏》第23册,第756页。

    [18]《中和集》卷六,《道藏》第4册,第521页。

    [19]《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496页。

    [20《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6页。

    [21]《中和集》卷二,《道藏》第4册,第492页。

    [22]《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练性指南》,《道藏》第23册,第756页。

    [23]《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道藏》第24册,第76页。

    [24]潘雨廷《道教史发微》,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157页。

    [25]潘雨廷《道教史发微》,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26]周冶《金丹大道的丹道思想》,《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4册。

    [27]周冶《金丹大道的丹道思想》,《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4册。

    [28]《全真大要》卷七,《藏外道书》第9册,第98页。

    [29]《上阳子金丹大要》卷一,《道藏》第24册,第6页。

    [30]《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藏》第23册,第913页。

    [31]《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藏》第23册,第913页。

    [32]《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藏》第23册,第915页。

    [33]《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藏》第23册,第936页。

    [34]《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藏》第23册,第915页。

    [35]《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藏》第23册,第937页。

    [36]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藏》第23册,第913页。

    (本文依据李玉用《略论元代南方全真道的新发展——以儒佛道三教融合为视角》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