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念庵与道教、道家之关系(3)

《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 张卫红

2015-12-04 09:59:19

三.  对道家思想的融摄

如果说,念庵对道教在“术”之层面予以吸纳和借取,那么,对于老庄道家思想则在“道”的层面予以本源性的认同。念庵“少慕玄虚,厌世事”, [32]自幼就有道家的出世情结。居官时感喟“何日升平弃樗散,扁舟应傍钓鱼台”,[33]归田后自比于“沮溺老来忘世,希夷眠处为家”, [34]晚年犹以“只将醒与梦同观”,“此日庄生与物齐”,[35] 寄寓超越旷达的心灵境界。自少至老,老庄道家思想始终构成念庵精神生活的一个向度。特别是随着悟良知工夫的不断深入,念庵晚年对老庄思想更是在道体本源的层面上予以更为深刻的认同。念庵作于楚山悟道同年的《寐言》二十六条,有许多内容是念庵以往思想所不曾见的,例如:

人之生也,无姓无字,无序无位,无室无货,无器无用,蒙蒙然未尝歉也,而真我存。长而字之,又长而行辈之,进退之,又长而聚积给遗之,我始纷纷然亦随而寄之矣。是故詈其字则咈然嗔,荣其进则冁然喜,增其聚积给遗则充然得,诸我出而真我亡。故守真我者,可以捐名誉、薄爵位、一贫富、齐生死;而从诸我者,失一物可以易亲疏,忿一言可以决性命。[36]

这些说法几乎是道家思想的翻版。本来,儒家对纲常名教、伦理规范有着积极、正面的认肯和提升,而念庵所谓“无姓无字,无序无位”之“真我”,不似恪守儒家纲常名教的儒者,倒像是庄子世界中无知无欲的“至人”。那么,念庵的这一精神向度如何与他恪守的儒家本位相调和?从阳明学与道家思想之渊源来看,阳明对道家“与物无对”的道本体、去除欲根和知识之弊的工夫要求、以及冲虚无累的终极道境都有主动的吸纳融摄。同时,在理学家看来,道家在捐名誉、薄爵位、一贫富、齐生死而达到冲虚无累的自由心境的同时,也否认了世界价值实在的存在,走向被宋明儒者所批评的“遗物”、“弃世”倾向。因此,宋明理学在吸纳了道家“无累”、“无滞”的自由心境的同时,在价值取向上并不放弃对世界的关怀和责任,而是将冲虚无累的自由心境整合进儒家万物一体为本怀的责任承诺中,此即阳明所认同儒家与佛老“上一截”一致、并批评佛老“遗了下一截”的基本立场。念庵对道家的态度基本不离这一框架,体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念庵对道家的终极本体予以根源性的认肯,同时扬弃了道家的弃世态度。所谓:“周子所谓主静者,乃无极以来真脉络。其自注云:无欲故静。是一切染不得,一切动不得,无然歆羡,无然畔援,庄生所言混沌者近之,故能为立极种子。” [37]在念庵看来,濂溪“无欲故静”之本体,庄子所谓无知无欲的混沌境界与之相当地接近。“近之”二字透露了念庵对于儒道同源的“上一截”本体予以认同。同时又说:“人日营营与外物交,以我应之,未始见其非我也,久而见化于物。故舍事无心,舍物无身,暂尔瞑目,彷徨无垠,有如处于寂寞之乡,旷莽之野,不与物对,我乃卓然,是所谓对治也。病去药除,何损于用世?” [38]念庵认为,人们终日在尘世中与外物交,久则逐物失本,故须远离尘嚣,瞑心自返,“处于寂寞之乡,旷莽之野,不与物对”形式上有同于庄子所谓“瞑乎无何有之乡”的至人(《列御寇第三十二》),但并非意谓着如同至人那样的弃世,而只是对治逐物的药方,“病去药除,何损于用世?”依然以儒家用世之旨为本怀。以此再看《寐言》所谓的“捐名誉、薄爵位、一贫富、齐生死”,也只是对障碍道体(真我)的诸多要素的否弃,并未如道家那样连同对世界本身的价值关怀和责任一同否弃,因而并不导致价值虚无。毕竟,“万物一体”是念庵思想的基本依准,所谓:“圣人与物同体而仁道行,二氏守我不分而别用显”,“吾恶其语上而遗下,执一而废百也。” [39] 从念庵自身的致知实践来看,他一方面静修,一方面倾心兴办讲会、关注乡族建设,成绩颇为可观,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闭关静修只是专精息念的去病之药,而无损于他的儒家用世立场。

另一方面,念庵将道家齐生死、等物我的超世旨趣限定于个体的精神空间内,作为个体生命形上的终极关切予以认同。念庵所谓“无姓无字,无序无位”之“真我”旨趣,虽无意动摇儒家纲常名教、伦理制度的典范地位,却难掩浓厚的道家性格。笔者认为,念庵思想容有两种向度:在面对政治-伦理的公共领域时,他以儒家经世致用为基本的价值关怀。嘉靖四十年(1561),门生伍敦夫等人进京会试,念庵赠诗云:“今古此身难再得,相期定在品题前。” [40]对门生的这种鼓励是他身为儒者的基本应世态度,体现了“圣人与物同体而仁道行”的心灵面向。另一方面,当他以一个个体生命面对宇宙大化进行终极性的扣问时,尤其在人至暮年、对生命的理解有了更深感悟之时,老庄道境便获得了深刻的认同。作为一种个体性的、无须面对公共领域的、随自意的心灵自白,念庵往往用诗的形式隐而不张地表达他对老庄道境的深层体贴:他曾梦见自己的两臂成为蚁穴,群蚁出入穴中,自身则不知痛痒。醒后赋诗云:

亦知有形终就灭,锦囊玉匣曾何别。壑旁暂免蝇蚋喧,地下还成蝼蚁穴。蝼蚁蝇蚋俱可怜,爱憎予夺胡为偏。由来孔孟先名教,拂情背理非其传。梦中观化吾非我,醒后去留无不可。只将醒与梦同观,安知此日非盖棺。[41]

生与死、爱与憎、蝼蚁与我、醒与梦,一切等量齐观,无有分别,这种心境已经超越了世间名教的规范限定,是人至暮年的罗念庵作为个体生命的终极关切对老庄道境的根本性认同,个体精神以此获得了更为高远的超越与自由。特别在念庵逝前几年,有不少道家意味极浓的思想:“一见真吾在,形骸岂足私”,[42] “至人独归根,浊流亦清泚”,[43] “放身太虚,一归性命,真讨便宜,真是省事” [44]——我们实在很难说清“真吾”、“归根”、“太虚”是道家之“道”还是儒家之“良知”——说“道”说“儒”,实在是一种贴标签式的的生硬表述,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在念庵这里,基于儒道本体的内在一致性,开显为一体两面的精神向度,各有适用的机缘:在他面对形下层面的现实生活时,便体现为“与物同体”的入世关切,在他以一个体生命对宇宙大化进行终极性扣问之时,便更多容有“此日庄生与物齐”式的超越,念庵诗云:“未知天籁无声处,凭几谁逢南郭綦?” [45]如南郭子綦之“吾丧我”那样,个体生命以忘情忘世的超越获得了与天籁同游的终极自由。

综上所述,念庵之于道教、道家有着相当深入的交涉。他虽未像王龙溪那样体现出以阳明学为本位的积极主动的融摄姿态,然而,他向道教人物的虚心学习,他对内丹功法谨慎地加以工具意义上的借鉴,以及他在个体精神空间对老庄超越道境的认同与向往,都表明了阳明之后心学与道家、道教进一步融合的事实,关于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也还远远不够。

【注释】

[1]  罗洪先:《山人乞字》,《念庵罗先生文集》别集卷4,隆庆元年胡直序刊本(以下简称隆庆刊本)。

[2]  罗洪先:《趺坐》,《念庵罗先生集》卷13,嘉靖42年胡松序刊本,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册89,页76。

[3]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达夫殁,人言其仙去不死,又数言见之燕齐海上。蜀人马生,好奇恢怪之士也,余遇之京口,谓余曰:‘念庵先生不远数千里访公于虞山,得无相失乎?’余归问之,果有西江老人,衣冠甚伟,杖策扣门,不告姓名而去。” 见下集《赞善罗洪先》,页375-376)

[4]  如《罗状元醒世诗》(民国二年印本,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藏)。另据民国吴宗慈编撰的《庐山志》(民国22年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一书,收录有署名“紫霞真人”的《编蒲书游白鹿洞歌》,诗中有云:“空山空山即我屋,一卷《黄庭》石上读”,充满道教色彩。诗下注云:“《江西通志》载为明罗洪先撰。”(见卷11《艺文•碑铭镌刻类》,页28。)此诗碑刻至今仍存于庐山。

[5]  罗洪先:《答双江公》,《念庵文集》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册1275,页39。以下未注明者均据此本。

[6]  罗洪先:《与凌洋山》,《念庵文集》卷4,页88。

[7]  以上引文均见罗洪先:《别蔡督学》,《念庵文集》卷2,页33。

[8]  罗洪先:《雪浪阁集序》,《念庵文集》卷11,页221。

[9]  罗洪先:《与张石磐公》,《念庵文集》卷4,页106。

[10]  以上引文均见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册131,页407-409。

[11]  黄宗羲:《罗念庵本传》,《明儒学案》卷18,页390。

[12]  胡直:《念庵先生行状》,《衡庐精舍藏稿》卷23,《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册1287,页532。

[13]  耿定向:《念庵罗先生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页367。

[14]  罗洪先:《夜坐》,《念庵罗先生集》卷13,嘉靖42年胡松序刊本(以下简称嘉靖刊本),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册89,页60。

[15]  吴振汉:《罗洪先学行考实》,收入王成勉主编:《明清文化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0年),页401。

[16]  罗洪先:《雪浪阁集序》,《念庵文集》卷11,页221。

[17]  罗洪先:《答同年》,《石莲洞罗先生文集》卷7,万历44年陈于廷序刊本(以下简称万历刊本),页32-33。

[18]  罗洪先:《刘两峰六十序》,《念庵文集》卷11,页241。

[19]  周子美编《嘉业堂钞校本目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出版社,2000年):“《卫生真诀》,一卷,明罗洪先着,旧钞本,二册,一名《金丹妙论》。”(卷3《子部•道家类》,页62。)《万寿仙书》见于世者则有明代天爵堂陆氏刻本。

[20]  均见《念庵文集》卷22,页510。

[21]  杨儒宾:《宋儒的静坐说》,《台湾哲学研究》第4期,2004年,页46-47。

[22]  罗洪先:《念庵罗先生文集》(隆庆刊本)内集卷8。

[23] 《夜坐(二)》、《静坐》、《趺坐》分别见《念庵罗先生集》(嘉靖刊本)卷13,页60、70、76。

[24] 《道藏》册29,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页199。

[25]  罗洪先:《闲述》第二首,《念庵罗先生集》(嘉靖刊本)卷12,页28。

[26]  罗洪先:《夜坐(二)》,《念庵罗先生集》(嘉靖刊本)卷13,页60。

[27]  罗洪先:《念庵文集》卷3,页60-61。

[28]  罗洪先:《与凌洋山》,《念庵文集》卷4,页88-89。

[29]  阳明即曾说:“良知在夜气发的,方是本体,以其无物欲之杂也。学者要使事物纷扰之时,常如夜气一般,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传习录》下,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页106。

[30]  龙溪对道教调息术的借取,可参见林惠胜:《试论王龙溪‘三教合一说’——以<调息说>为例》(台北:《中国学术年刊》第14期,1993年,页161-179),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五章之“息与调息”。

[31]  王畿:《留都会纪》,《龙溪王先生全集》卷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册98,页326。

[32] 罗洪先:《跋九边图》,《石莲洞罗先生文集》(万历刊本)卷15,页28。

[33] 罗洪先:《桐江》,《念庵罗先生文集》(隆庆刊本)外集卷12。

[34] 罗洪先:《永丰道中宿安溪邓东园家》《念庵文集》卷20,页469。

[35] 分别见罗洪先:《庚申十一月廿九日自治殓服……》(《念庵文集》卷19,页458)、《洞中雪》(《念庵罗先生文集》隆庆刊本,外集卷14)。

[36]  罗洪先:《寐言》第六条,《念庵罗先生文集》(隆庆刊本)内集卷6。

[37]  罗洪先:《答门人刘鲁学》,《念庵文集》卷3,页60。

[38]  罗洪先:《寐言》第八条,《念庵罗先生文集》(隆庆刊本)内集卷6。

[39]  罗洪先:《寐言》第二十条,《念庵罗先生文集》(隆庆刊本)内集卷6。

[40] 《送伍敦夫、张以敬、万曰忠、周崇甫、罗庭猗、曾于健、刘静之会试》,《念庵文集》卷22,页521。

[41] 罗洪先:《庚申十一月廿九日自治殓服,用备不虞。夜忽梦两臂皆成蚁穴,土蒙其外,羣蚁出入穴中,不知痛痒,觉而有悟》,《念庵文集》卷19,页458。

[42] 罗洪先:《老至》,《念庵罗先生集》(嘉靖刊本)卷13,页76。

[43] 罗洪先:《闲述》第五首,《念庵罗先生集》(嘉靖刊本)卷12,页29。

[44] 罗洪先:《与胡正甫》,《念庵罗先生文集》(隆庆刊本)内集卷2。

[45] 罗洪先:《遣怀》,《念庵罗先生集》(嘉靖刊本)卷13,页63。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罗念庵与道教、道家之关系(3)

    《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 张卫红

    2015-12-04 09:59:19

    |
    罗念庵与道教、道家之关系(3)
    |

    三.  对道家思想的融摄

    如果说,念庵对道教在“术”之层面予以吸纳和借取,那么,对于老庄道家思想则在“道”的层面予以本源性的认同。念庵“少慕玄虚,厌世事”, [32]自幼就有道家的出世情结。居官时感喟“何日升平弃樗散,扁舟应傍钓鱼台”,[33]归田后自比于“沮溺老来忘世,希夷眠处为家”, [34]晚年犹以“只将醒与梦同观”,“此日庄生与物齐”,[35] 寄寓超越旷达的心灵境界。自少至老,老庄道家思想始终构成念庵精神生活的一个向度。特别是随着悟良知工夫的不断深入,念庵晚年对老庄思想更是在道体本源的层面上予以更为深刻的认同。念庵作于楚山悟道同年的《寐言》二十六条,有许多内容是念庵以往思想所不曾见的,例如:

    人之生也,无姓无字,无序无位,无室无货,无器无用,蒙蒙然未尝歉也,而真我存。长而字之,又长而行辈之,进退之,又长而聚积给遗之,我始纷纷然亦随而寄之矣。是故詈其字则咈然嗔,荣其进则冁然喜,增其聚积给遗则充然得,诸我出而真我亡。故守真我者,可以捐名誉、薄爵位、一贫富、齐生死;而从诸我者,失一物可以易亲疏,忿一言可以决性命。[36]

    这些说法几乎是道家思想的翻版。本来,儒家对纲常名教、伦理规范有着积极、正面的认肯和提升,而念庵所谓“无姓无字,无序无位”之“真我”,不似恪守儒家纲常名教的儒者,倒像是庄子世界中无知无欲的“至人”。那么,念庵的这一精神向度如何与他恪守的儒家本位相调和?从阳明学与道家思想之渊源来看,阳明对道家“与物无对”的道本体、去除欲根和知识之弊的工夫要求、以及冲虚无累的终极道境都有主动的吸纳融摄。同时,在理学家看来,道家在捐名誉、薄爵位、一贫富、齐生死而达到冲虚无累的自由心境的同时,也否认了世界价值实在的存在,走向被宋明儒者所批评的“遗物”、“弃世”倾向。因此,宋明理学在吸纳了道家“无累”、“无滞”的自由心境的同时,在价值取向上并不放弃对世界的关怀和责任,而是将冲虚无累的自由心境整合进儒家万物一体为本怀的责任承诺中,此即阳明所认同儒家与佛老“上一截”一致、并批评佛老“遗了下一截”的基本立场。念庵对道家的态度基本不离这一框架,体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念庵对道家的终极本体予以根源性的认肯,同时扬弃了道家的弃世态度。所谓:“周子所谓主静者,乃无极以来真脉络。其自注云:无欲故静。是一切染不得,一切动不得,无然歆羡,无然畔援,庄生所言混沌者近之,故能为立极种子。” [37]在念庵看来,濂溪“无欲故静”之本体,庄子所谓无知无欲的混沌境界与之相当地接近。“近之”二字透露了念庵对于儒道同源的“上一截”本体予以认同。同时又说:“人日营营与外物交,以我应之,未始见其非我也,久而见化于物。故舍事无心,舍物无身,暂尔瞑目,彷徨无垠,有如处于寂寞之乡,旷莽之野,不与物对,我乃卓然,是所谓对治也。病去药除,何损于用世?” [38]念庵认为,人们终日在尘世中与外物交,久则逐物失本,故须远离尘嚣,瞑心自返,“处于寂寞之乡,旷莽之野,不与物对”形式上有同于庄子所谓“瞑乎无何有之乡”的至人(《列御寇第三十二》),但并非意谓着如同至人那样的弃世,而只是对治逐物的药方,“病去药除,何损于用世?”依然以儒家用世之旨为本怀。以此再看《寐言》所谓的“捐名誉、薄爵位、一贫富、齐生死”,也只是对障碍道体(真我)的诸多要素的否弃,并未如道家那样连同对世界本身的价值关怀和责任一同否弃,因而并不导致价值虚无。毕竟,“万物一体”是念庵思想的基本依准,所谓:“圣人与物同体而仁道行,二氏守我不分而别用显”,“吾恶其语上而遗下,执一而废百也。” [39] 从念庵自身的致知实践来看,他一方面静修,一方面倾心兴办讲会、关注乡族建设,成绩颇为可观,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闭关静修只是专精息念的去病之药,而无损于他的儒家用世立场。

    另一方面,念庵将道家齐生死、等物我的超世旨趣限定于个体的精神空间内,作为个体生命形上的终极关切予以认同。念庵所谓“无姓无字,无序无位”之“真我”旨趣,虽无意动摇儒家纲常名教、伦理制度的典范地位,却难掩浓厚的道家性格。笔者认为,念庵思想容有两种向度:在面对政治-伦理的公共领域时,他以儒家经世致用为基本的价值关怀。嘉靖四十年(1561),门生伍敦夫等人进京会试,念庵赠诗云:“今古此身难再得,相期定在品题前。” [40]对门生的这种鼓励是他身为儒者的基本应世态度,体现了“圣人与物同体而仁道行”的心灵面向。另一方面,当他以一个个体生命面对宇宙大化进行终极性的扣问时,尤其在人至暮年、对生命的理解有了更深感悟之时,老庄道境便获得了深刻的认同。作为一种个体性的、无须面对公共领域的、随自意的心灵自白,念庵往往用诗的形式隐而不张地表达他对老庄道境的深层体贴:他曾梦见自己的两臂成为蚁穴,群蚁出入穴中,自身则不知痛痒。醒后赋诗云:

    亦知有形终就灭,锦囊玉匣曾何别。壑旁暂免蝇蚋喧,地下还成蝼蚁穴。蝼蚁蝇蚋俱可怜,爱憎予夺胡为偏。由来孔孟先名教,拂情背理非其传。梦中观化吾非我,醒后去留无不可。只将醒与梦同观,安知此日非盖棺。[41]

    生与死、爱与憎、蝼蚁与我、醒与梦,一切等量齐观,无有分别,这种心境已经超越了世间名教的规范限定,是人至暮年的罗念庵作为个体生命的终极关切对老庄道境的根本性认同,个体精神以此获得了更为高远的超越与自由。特别在念庵逝前几年,有不少道家意味极浓的思想:“一见真吾在,形骸岂足私”,[42] “至人独归根,浊流亦清泚”,[43] “放身太虚,一归性命,真讨便宜,真是省事” [44]——我们实在很难说清“真吾”、“归根”、“太虚”是道家之“道”还是儒家之“良知”——说“道”说“儒”,实在是一种贴标签式的的生硬表述,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在念庵这里,基于儒道本体的内在一致性,开显为一体两面的精神向度,各有适用的机缘:在他面对形下层面的现实生活时,便体现为“与物同体”的入世关切,在他以一个体生命对宇宙大化进行终极性扣问之时,便更多容有“此日庄生与物齐”式的超越,念庵诗云:“未知天籁无声处,凭几谁逢南郭綦?” [45]如南郭子綦之“吾丧我”那样,个体生命以忘情忘世的超越获得了与天籁同游的终极自由。

    综上所述,念庵之于道教、道家有着相当深入的交涉。他虽未像王龙溪那样体现出以阳明学为本位的积极主动的融摄姿态,然而,他向道教人物的虚心学习,他对内丹功法谨慎地加以工具意义上的借鉴,以及他在个体精神空间对老庄超越道境的认同与向往,都表明了阳明之后心学与道家、道教进一步融合的事实,关于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也还远远不够。

    【注释】

    [1]  罗洪先:《山人乞字》,《念庵罗先生文集》别集卷4,隆庆元年胡直序刊本(以下简称隆庆刊本)。

    [2]  罗洪先:《趺坐》,《念庵罗先生集》卷13,嘉靖42年胡松序刊本,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册89,页76。

    [3]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达夫殁,人言其仙去不死,又数言见之燕齐海上。蜀人马生,好奇恢怪之士也,余遇之京口,谓余曰:‘念庵先生不远数千里访公于虞山,得无相失乎?’余归问之,果有西江老人,衣冠甚伟,杖策扣门,不告姓名而去。” 见下集《赞善罗洪先》,页375-376)

    [4]  如《罗状元醒世诗》(民国二年印本,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藏)。另据民国吴宗慈编撰的《庐山志》(民国22年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一书,收录有署名“紫霞真人”的《编蒲书游白鹿洞歌》,诗中有云:“空山空山即我屋,一卷《黄庭》石上读”,充满道教色彩。诗下注云:“《江西通志》载为明罗洪先撰。”(见卷11《艺文•碑铭镌刻类》,页28。)此诗碑刻至今仍存于庐山。

    [5]  罗洪先:《答双江公》,《念庵文集》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册1275,页39。以下未注明者均据此本。

    [6]  罗洪先:《与凌洋山》,《念庵文集》卷4,页88。

    [7]  以上引文均见罗洪先:《别蔡督学》,《念庵文集》卷2,页33。

    [8]  罗洪先:《雪浪阁集序》,《念庵文集》卷11,页221。

    [9]  罗洪先:《与张石磐公》,《念庵文集》卷4,页106。

    [10]  以上引文均见耿定向:《里中三异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册131,页407-409。

    [11]  黄宗羲:《罗念庵本传》,《明儒学案》卷18,页390。

    [12]  胡直:《念庵先生行状》,《衡庐精舍藏稿》卷23,《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册1287,页532。

    [13]  耿定向:《念庵罗先生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页367。

    [14]  罗洪先:《夜坐》,《念庵罗先生集》卷13,嘉靖42年胡松序刊本(以下简称嘉靖刊本),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册89,页60。

    [15]  吴振汉:《罗洪先学行考实》,收入王成勉主编:《明清文化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0年),页401。

    [16]  罗洪先:《雪浪阁集序》,《念庵文集》卷11,页221。

    [17]  罗洪先:《答同年》,《石莲洞罗先生文集》卷7,万历44年陈于廷序刊本(以下简称万历刊本),页32-33。

    [18]  罗洪先:《刘两峰六十序》,《念庵文集》卷11,页241。

    [19]  周子美编《嘉业堂钞校本目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出版社,2000年):“《卫生真诀》,一卷,明罗洪先着,旧钞本,二册,一名《金丹妙论》。”(卷3《子部•道家类》,页62。)《万寿仙书》见于世者则有明代天爵堂陆氏刻本。

    [20]  均见《念庵文集》卷22,页510。

    [21]  杨儒宾:《宋儒的静坐说》,《台湾哲学研究》第4期,2004年,页46-47。

    [22]  罗洪先:《念庵罗先生文集》(隆庆刊本)内集卷8。

    [23] 《夜坐(二)》、《静坐》、《趺坐》分别见《念庵罗先生集》(嘉靖刊本)卷13,页60、70、76。

    [24] 《道藏》册29,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页199。

    [25]  罗洪先:《闲述》第二首,《念庵罗先生集》(嘉靖刊本)卷12,页28。

    [26]  罗洪先:《夜坐(二)》,《念庵罗先生集》(嘉靖刊本)卷13,页60。

    [27]  罗洪先:《念庵文集》卷3,页60-61。

    [28]  罗洪先:《与凌洋山》,《念庵文集》卷4,页88-89。

    [29]  阳明即曾说:“良知在夜气发的,方是本体,以其无物欲之杂也。学者要使事物纷扰之时,常如夜气一般,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传习录》下,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页106。

    [30]  龙溪对道教调息术的借取,可参见林惠胜:《试论王龙溪‘三教合一说’——以<调息说>为例》(台北:《中国学术年刊》第14期,1993年,页161-179),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五章之“息与调息”。

    [31]  王畿:《留都会纪》,《龙溪王先生全集》卷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册98,页326。

    [32] 罗洪先:《跋九边图》,《石莲洞罗先生文集》(万历刊本)卷15,页28。

    [33] 罗洪先:《桐江》,《念庵罗先生文集》(隆庆刊本)外集卷12。

    [34] 罗洪先:《永丰道中宿安溪邓东园家》《念庵文集》卷20,页469。

    [35] 分别见罗洪先:《庚申十一月廿九日自治殓服……》(《念庵文集》卷19,页458)、《洞中雪》(《念庵罗先生文集》隆庆刊本,外集卷14)。

    [36]  罗洪先:《寐言》第六条,《念庵罗先生文集》(隆庆刊本)内集卷6。

    [37]  罗洪先:《答门人刘鲁学》,《念庵文集》卷3,页60。

    [38]  罗洪先:《寐言》第八条,《念庵罗先生文集》(隆庆刊本)内集卷6。

    [39]  罗洪先:《寐言》第二十条,《念庵罗先生文集》(隆庆刊本)内集卷6。

    [40] 《送伍敦夫、张以敬、万曰忠、周崇甫、罗庭猗、曾于健、刘静之会试》,《念庵文集》卷22,页521。

    [41] 罗洪先:《庚申十一月廿九日自治殓服,用备不虞。夜忽梦两臂皆成蚁穴,土蒙其外,羣蚁出入穴中,不知痛痒,觉而有悟》,《念庵文集》卷19,页458。

    [42] 罗洪先:《老至》,《念庵罗先生集》(嘉靖刊本)卷13,页76。

    [43] 罗洪先:《闲述》第五首,《念庵罗先生集》(嘉靖刊本)卷12,页29。

    [44] 罗洪先:《与胡正甫》,《念庵罗先生文集》(隆庆刊本)内集卷2。

    [45] 罗洪先:《遣怀》,《念庵罗先生集》(嘉靖刊本)卷13,页63。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