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道教研究对中古史研究的贡献(4)

网络 佚名

2011-02-27 17:34:38

如果要给道教与民间信仰做一简单的区别,或许可以说:民间信仰具有比道教更悠久的传统,崇拜天神,杀生血祠,特点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对神灵的乞求和贿赂之上;道教信仰“大道”,反对杀生血祠,像佛教一样讲究诵经、造像或是通过个人的静坐冥想或斋醮仪式作为主要的修行,终极目的是求道、得道。这样的区分在六朝隋唐时代是很明显的,只是在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以降,才逐渐褪去经教道教的色彩,转而在三教合一的旗号下与佛教、民间信仰逐渐混为一谈。我们不仅要注意中古时期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区分,更应该强调中古经教道教与近世俗世化道教的区分。

四、唐代道教

道教学者习惯于用各种宗派如上清、灵宝、天师道来称呼六朝道教,但却另有“唐代道教”这一专称。因为唐代道教不仅是六朝道教的延续,更是六朝道教的变异,而且是中古道教发展到极盛转而衰落的转折,因而值得特别关注。

综述与通论:

对西方唐代道教研究的综述是Russell Kirkland, “Dimensions of Tang Taoism: The State of the Field at the End of the Millennium.”(唐代道教的尺度:世纪末的概述)T’ang Studies, 15-16,1997-98.指出从西方研究角度来看,唐代道教研究以往在政治、文学、道教人物及其着作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近年来更是在经书、义疏、斋仪、历史和类书等方面有长足进展。通论性的论着有:今枝二郎《唐代道教序说》(《牧尾良海博士喜寿记念儒佛道三教思想论考》,1992年)T. H. Barrett, Taoism under the T’ang: Religion and Empire during the Golden Age of Chinese History(唐代道教:中国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宗教与帝国). London : Wellsweep Press,1996.还有Livia Kohn, Russell Kirkland, “Daoism under the T’ang(618-907)”(唐代道教) Livia Kohn ed. Daoism Handbook, Leiden,2000.以及王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等。

2、皇室与道教的关系

国内这方面的文章现在很多,对于了解唐代政教关系的基本走向,或是纠正一些早期的偏见是有帮助的。但由于所使用的史料基本不出传世的唐史史料,且论述大多满足于罗列表面现象,分析也难有深入细致,尤其是重复劳动居多。总的来看,这方面进展不大,关键是对道教本身的理解不足,对中国的政教关系传统认识不够。值得细细品味的是前揭Barrett的《唐代道教》一书。

此外,关于武则天时期道教,近有神塚淑子《则天武后期の道教》(吉川忠夫编《唐代の宗教》,京都:朋友书店,2000年),通过分析武则天时期的嵩山金简和投龙、封禅仪式,指出武则天以国家祭祀礼仪的面貌进行这些活动,实际上是为其个人求长生。白安敦(Antonello Palumbo), “On the Author and Date of the Zhenzheng lun: An Obscure Page in the Struggle between Buddhists and Taoists in Medieval China”(《甄正论》的作者和时代:中古佛道斗争中模糊的一页), Annali dell’Istituto Orientale di Napoli, LⅦ, Napoli, 2000.指出历来都认为玄嶷是道士倒戈投奔佛教,所以他着的《甄正论》应该是比较能够如实反映当时道教情况的重要着作。但结合当时薛怀义横行霸道的历史背景,白安敦认为这是在怀义的高压下作成的,主要目的是丑化道教,故《甄正论》的很多内容不能过信。与之相关的还有富安敦(Antonello Forte)“The Maitreyist Huaiyi(D.695)and Taoism”,(《唐研究》4卷,1998年)和“Additions and Corrections”(《唐研究》5卷,1999年)。柏夷的 “A Medieval Feminist Critique of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he Case of Wu Zhao (r.690-705)”(一位中古女权主义者对中国世界秩序的批评:以武曌为例), Relig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8-4, 1998.也是从宗教史角度讲武则天。还有雷闻《道教徒马元贞与武周革命》(《中国史研究》2004年1期)等。

关于玄宗时期道教,李刚有《唐玄宗崇道编年考论》(《道教学探索》6,台南,1992年)和《唐玄宗诏令传写开元道藏的时间考辨》(《宗教学研究》1994年2-3期)。今枝二郎《玄宗皇帝の道教理解につぃて》(酒井忠夫编《台湾の宗教と中国文化》,东京:风响社,1992年);手岛一真的《玄宗の〈道德真经〉注疏につぃて(上)——理国と理身》(《立命馆文学》523,1992年);《玄宗の〈道德真经〉注疏につぃて(下)——理国と理身》(《立命馆文学》526,1992年);《金仙·玉真二观の修营问题と玄宗の〈道德真经〉注疏》(《立命馆文学》544,1996年);《玄宗の三教齐一志向につぃて》,(《立正大学东洋史论集》4,1992年)。这些文章深入唐玄宗《道德真经》注疏中去看玄宗对道教的理解,这样写出的玄宗与道教的关系才有深度。此外关于玄宗本人及皇室与道教的关系,还可参见Charles Benn, “Religious Aspects of Emperor Hsüan-tsung’s Taoist Ideology, ”(玄宗朝意识形态的宗教表现)in David Chappell ed. Buddhist and Taoist Practice in Medieval Chinese Society,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7. 同氏The Cavern-Mystery Transmission: A Taoist Ordination Rite of A.D.711.(洞玄授度:711年的一次授度仪式)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关于唐后期皇室与道教关系,有卢在性《唐德宗と功德使》(《东方宗教》79,1992年)讲唐德宗在即位之初曾经表现出励精图治的抱负,废止了专司佛道二教事务的功德使,但随着政局恶化,如泾原师变,特别是妖僧李广弘的叛乱,使得德宗逐渐改变自己对宗教的态度,重新设立管理佛道事务的功德使。还有苏瑶崇《唐文宗の「政教分离」の改革につぃて》(《古代文化》,49-4,1997年)此外,关于唐中后期开始道教发生的历史性转变,有何建明《道家思想的历史转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也很重要。

3、道教与国家礼仪的关系:

国家祀典通常是按照中国传统宗教与儒家混合的一套礼仪来进行,在仪式中出现的也主要是儒家的礼仪官员。道士一般不算是国家官僚机构的一部分,只是依附于宫廷。即便在特别崇道的唐玄宗朝,道教斋醮只是用来强化皇室的权威,或是如前述武则天嵩山金简所见,只是为了个人的长生,而不是纯粹从道教立场上进行的宗教活动。道教仪式方面研究公认的行家是施舟人,但他的研究基本上是道教学的,与唐史关系不大。还有劳格文的研究,也是比较概观性的,如Taoist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中国社会与历史中的道教仪式), New York, Macmillan,1987;同氏“Taoist Ritual Space and Dynastic Legitimacy. (道教的仪礼空间与王朝的正统性)” Cahiers d’Extreme-Asie, 8,1995.这是讲道教醮坛与汉代郊祀坛的渊源关系。这些有助于从理论上和总体上了解道教仪式与国家礼仪之间的关系。具体讲玄宗朝的则有熊存瑞(Victor Xiong)“Ritual Innovations and Taoism under Tang Xuanzong”(唐玄宗时礼仪的改革与道教), T’oung Pao,Vol.82,1996.他也注意到道教在玄宗朝祭祀礼仪制度改革中的作用,但却认为玄宗的主要动机是个人求仙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改革,不同意西方学者将玄宗此举过多赋予政治意义的解释。还可参见松浦千春《玄宗朝の国家祭祀と王权のシンポリズム》(《古代文化》49卷1期,1997年)以及吴丽娱《论九宫祭祀与道教崇拜》(《唐研究》9卷,2003年)等。

具体的唐代道教仪式,如投龙简,和掺入道教因素的封禅仪式的研究都有近作问世。神塚淑子《道教仪礼と龙——六朝·唐代の投龙简をめぐって》(《日中文化研究》,3,勉诚社,1992年);周西波《敦煌写卷P.2354与唐代道教投龙活动》(《敦煌学》22辑,1999年);刘昭瑞《从考古材料看道教投龙仪——兼论投龙仪的起源》(《道家与道教——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雷闻《唐代道教与国家礼仪——以高宗封禅活动为中心》(《中华文史论丛》6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雷闻在其博士论文《隋唐国家祭祀与民间社会的关系研究》(北京大学,2002年)的基础上已经刊发出了系列论文,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篇外,还有《祈雨与唐代社会研究》(《国学研究》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论唐代皇帝的图像与祭祀》(《唐研究》9卷,2003年)、《五岳真君祠与唐代国家祭祀》(《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2003年)、《论隋唐国家祭祀的神祠色彩》(《汉学研究》21卷2期,台北,2003年)、《唐地方祠祀的分层与运作》(《历史研究》2004年2期)等,虽然未必都与道教有关,但却多是这一领域中的新锐之作。

4、其他一些基本问题:

关于唐代道教的规模、经济、斋醮科仪、道藏的编纂与道经的传写,主要有张泽洪的以下几篇:《唐代道藏的编纂与传写》,《中国道教》1992年4期;《唐代道观经济》,《四川大学学报》1993年4期;《唐代道教斋醮》,《上海道教》1994年2期;《唐宋元明时期斋醮述略》,《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2期;《唐代道士人数辨说》,《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6期;《唐代道教规模辨析》,《宗教学研究》1997年1期;《论唐代道教斋醮科仪》,《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6期;《论唐代道教的写经》,《敦煌研究》2000年3期等。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近年来道教研究对中古史研究的贡献(4)

    网络 佚名

    2011-02-27 17:34:38

    |
    近年来道教研究对中古史研究的贡献(4)
    |

    如果要给道教与民间信仰做一简单的区别,或许可以说:民间信仰具有比道教更悠久的传统,崇拜天神,杀生血祠,特点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对神灵的乞求和贿赂之上;道教信仰“大道”,反对杀生血祠,像佛教一样讲究诵经、造像或是通过个人的静坐冥想或斋醮仪式作为主要的修行,终极目的是求道、得道。这样的区分在六朝隋唐时代是很明显的,只是在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以降,才逐渐褪去经教道教的色彩,转而在三教合一的旗号下与佛教、民间信仰逐渐混为一谈。我们不仅要注意中古时期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区分,更应该强调中古经教道教与近世俗世化道教的区分。

    四、唐代道教

    道教学者习惯于用各种宗派如上清、灵宝、天师道来称呼六朝道教,但却另有“唐代道教”这一专称。因为唐代道教不仅是六朝道教的延续,更是六朝道教的变异,而且是中古道教发展到极盛转而衰落的转折,因而值得特别关注。

    综述与通论:

    对西方唐代道教研究的综述是Russell Kirkland, “Dimensions of Tang Taoism: The State of the Field at the End of the Millennium.”(唐代道教的尺度:世纪末的概述)T’ang Studies, 15-16,1997-98.指出从西方研究角度来看,唐代道教研究以往在政治、文学、道教人物及其着作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近年来更是在经书、义疏、斋仪、历史和类书等方面有长足进展。通论性的论着有:今枝二郎《唐代道教序说》(《牧尾良海博士喜寿记念儒佛道三教思想论考》,1992年)T. H. Barrett, Taoism under the T’ang: Religion and Empire during the Golden Age of Chinese History(唐代道教:中国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宗教与帝国). London : Wellsweep Press,1996.还有Livia Kohn, Russell Kirkland, “Daoism under the T’ang(618-907)”(唐代道教) Livia Kohn ed. Daoism Handbook, Leiden,2000.以及王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等。

    2、皇室与道教的关系

    国内这方面的文章现在很多,对于了解唐代政教关系的基本走向,或是纠正一些早期的偏见是有帮助的。但由于所使用的史料基本不出传世的唐史史料,且论述大多满足于罗列表面现象,分析也难有深入细致,尤其是重复劳动居多。总的来看,这方面进展不大,关键是对道教本身的理解不足,对中国的政教关系传统认识不够。值得细细品味的是前揭Barrett的《唐代道教》一书。

    此外,关于武则天时期道教,近有神塚淑子《则天武后期の道教》(吉川忠夫编《唐代の宗教》,京都:朋友书店,2000年),通过分析武则天时期的嵩山金简和投龙、封禅仪式,指出武则天以国家祭祀礼仪的面貌进行这些活动,实际上是为其个人求长生。白安敦(Antonello Palumbo), “On the Author and Date of the Zhenzheng lun: An Obscure Page in the Struggle between Buddhists and Taoists in Medieval China”(《甄正论》的作者和时代:中古佛道斗争中模糊的一页), Annali dell’Istituto Orientale di Napoli, LⅦ, Napoli, 2000.指出历来都认为玄嶷是道士倒戈投奔佛教,所以他着的《甄正论》应该是比较能够如实反映当时道教情况的重要着作。但结合当时薛怀义横行霸道的历史背景,白安敦认为这是在怀义的高压下作成的,主要目的是丑化道教,故《甄正论》的很多内容不能过信。与之相关的还有富安敦(Antonello Forte)“The Maitreyist Huaiyi(D.695)and Taoism”,(《唐研究》4卷,1998年)和“Additions and Corrections”(《唐研究》5卷,1999年)。柏夷的 “A Medieval Feminist Critique of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he Case of Wu Zhao (r.690-705)”(一位中古女权主义者对中国世界秩序的批评:以武曌为例), Relig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8-4, 1998.也是从宗教史角度讲武则天。还有雷闻《道教徒马元贞与武周革命》(《中国史研究》2004年1期)等。

    关于玄宗时期道教,李刚有《唐玄宗崇道编年考论》(《道教学探索》6,台南,1992年)和《唐玄宗诏令传写开元道藏的时间考辨》(《宗教学研究》1994年2-3期)。今枝二郎《玄宗皇帝の道教理解につぃて》(酒井忠夫编《台湾の宗教と中国文化》,东京:风响社,1992年);手岛一真的《玄宗の〈道德真经〉注疏につぃて(上)——理国と理身》(《立命馆文学》523,1992年);《玄宗の〈道德真经〉注疏につぃて(下)——理国と理身》(《立命馆文学》526,1992年);《金仙·玉真二观の修营问题と玄宗の〈道德真经〉注疏》(《立命馆文学》544,1996年);《玄宗の三教齐一志向につぃて》,(《立正大学东洋史论集》4,1992年)。这些文章深入唐玄宗《道德真经》注疏中去看玄宗对道教的理解,这样写出的玄宗与道教的关系才有深度。此外关于玄宗本人及皇室与道教的关系,还可参见Charles Benn, “Religious Aspects of Emperor Hsüan-tsung’s Taoist Ideology, ”(玄宗朝意识形态的宗教表现)in David Chappell ed. Buddhist and Taoist Practice in Medieval Chinese Society,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7. 同氏The Cavern-Mystery Transmission: A Taoist Ordination Rite of A.D.711.(洞玄授度:711年的一次授度仪式)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关于唐后期皇室与道教关系,有卢在性《唐德宗と功德使》(《东方宗教》79,1992年)讲唐德宗在即位之初曾经表现出励精图治的抱负,废止了专司佛道二教事务的功德使,但随着政局恶化,如泾原师变,特别是妖僧李广弘的叛乱,使得德宗逐渐改变自己对宗教的态度,重新设立管理佛道事务的功德使。还有苏瑶崇《唐文宗の「政教分离」の改革につぃて》(《古代文化》,49-4,1997年)此外,关于唐中后期开始道教发生的历史性转变,有何建明《道家思想的历史转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也很重要。

    3、道教与国家礼仪的关系:

    国家祀典通常是按照中国传统宗教与儒家混合的一套礼仪来进行,在仪式中出现的也主要是儒家的礼仪官员。道士一般不算是国家官僚机构的一部分,只是依附于宫廷。即便在特别崇道的唐玄宗朝,道教斋醮只是用来强化皇室的权威,或是如前述武则天嵩山金简所见,只是为了个人的长生,而不是纯粹从道教立场上进行的宗教活动。道教仪式方面研究公认的行家是施舟人,但他的研究基本上是道教学的,与唐史关系不大。还有劳格文的研究,也是比较概观性的,如Taoist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中国社会与历史中的道教仪式), New York, Macmillan,1987;同氏“Taoist Ritual Space and Dynastic Legitimacy. (道教的仪礼空间与王朝的正统性)” Cahiers d’Extreme-Asie, 8,1995.这是讲道教醮坛与汉代郊祀坛的渊源关系。这些有助于从理论上和总体上了解道教仪式与国家礼仪之间的关系。具体讲玄宗朝的则有熊存瑞(Victor Xiong)“Ritual Innovations and Taoism under Tang Xuanzong”(唐玄宗时礼仪的改革与道教), T’oung Pao,Vol.82,1996.他也注意到道教在玄宗朝祭祀礼仪制度改革中的作用,但却认为玄宗的主要动机是个人求仙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改革,不同意西方学者将玄宗此举过多赋予政治意义的解释。还可参见松浦千春《玄宗朝の国家祭祀と王权のシンポリズム》(《古代文化》49卷1期,1997年)以及吴丽娱《论九宫祭祀与道教崇拜》(《唐研究》9卷,2003年)等。

    具体的唐代道教仪式,如投龙简,和掺入道教因素的封禅仪式的研究都有近作问世。神塚淑子《道教仪礼と龙——六朝·唐代の投龙简をめぐって》(《日中文化研究》,3,勉诚社,1992年);周西波《敦煌写卷P.2354与唐代道教投龙活动》(《敦煌学》22辑,1999年);刘昭瑞《从考古材料看道教投龙仪——兼论投龙仪的起源》(《道家与道教——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雷闻《唐代道教与国家礼仪——以高宗封禅活动为中心》(《中华文史论丛》6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雷闻在其博士论文《隋唐国家祭祀与民间社会的关系研究》(北京大学,2002年)的基础上已经刊发出了系列论文,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篇外,还有《祈雨与唐代社会研究》(《国学研究》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论唐代皇帝的图像与祭祀》(《唐研究》9卷,2003年)、《五岳真君祠与唐代国家祭祀》(《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2003年)、《论隋唐国家祭祀的神祠色彩》(《汉学研究》21卷2期,台北,2003年)、《唐地方祠祀的分层与运作》(《历史研究》2004年2期)等,虽然未必都与道教有关,但却多是这一领域中的新锐之作。

    4、其他一些基本问题:

    关于唐代道教的规模、经济、斋醮科仪、道藏的编纂与道经的传写,主要有张泽洪的以下几篇:《唐代道藏的编纂与传写》,《中国道教》1992年4期;《唐代道观经济》,《四川大学学报》1993年4期;《唐代道教斋醮》,《上海道教》1994年2期;《唐宋元明时期斋醮述略》,《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2期;《唐代道士人数辨说》,《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6期;《唐代道教规模辨析》,《宗教学研究》1997年1期;《论唐代道教斋醮科仪》,《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6期;《论唐代道教的写经》,《敦煌研究》2000年3期等。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