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少数民族贵族对汉文化的认同(5)

《世界宗教研究》 张桥贵

2014-07-31 22:17:10

注释:

[1]《魏书·释老志》第8册第3049页,中华书局1976年版。

[2][3][4]《魏书·释老志》第8册第3052页。

[5]《隋书·经籍志》第4册第1094页,中华书局1973年版。

[6]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第26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7][9]王恽:《太一二代度师赠嗣教重明真人萧公行状》,见《道家金石略》,第860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

[8]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42《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见《道家金石略》。第839页。

[10]《金史》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五十七》,第8册第2602页。

[11]终南筠溪天乐道人李道谦:《通微真人蒲察尊师传》,《道家金石略》第626-627页。

[12]《龙阳观玉真清妙真人本行记》,《道家金石略》第541-542页。

[13]《女炼师奥敦君道行碑》,见《道家金石略》第686-687页。

[14]《金史》本纪第十二《章宗四》载:“敕女直(真)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表明当时接受汉文化影响的女真人中有改姓汉姓的风气,如斡勒守坚就“易氏曰李”(见《道家金石略》第542页)。

[15]《道藏》第34册第493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

[16][17][18][21][22]《道藏》第19册第746页、745页、770页、758页、747页。

[19]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三卷第21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20]陈垣:《道家金石略》第714页。

[23]四川大学图书馆编:《中国野史集成》第12册第8页,巴蜀书社1993年11月第1版。

[24]S.P.亨廷顿著,郑开译:《文明的冲突?》,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编印《宗教与世界》,1995年11期,第22页。

[25]劳贞一:《西南边疆的宗教改革问题》,载《边政公论》第六卷第三期,1947年9月版。

[26]思茅地区档案馆藏:《澜沧地区宗教工作情况和问题》,澜沧边工委1958年。

[27]马曜主编:《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下)第482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怒江州政协《怒江文史资料选集》第十三辑第30-62页,1989年12月。

[28]罗伯特·康奎斯特主编,刘靖兆等译:《最后的帝国——民族问题与苏联的前途》第40页、32页、78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

[29][苏]勃罗姆列伊著,李振锡等译:《民族与民族学》第131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第l版。

[30]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第26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31]《道藏》第2册第31页。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与少数民族贵族对汉文化的认同(5)

    《世界宗教研究》 张桥贵

    2014-07-31 22:17:10

    |
    道教与少数民族贵族对汉文化的认同(5)
    |

    注释:

    [1]《魏书·释老志》第8册第3049页,中华书局1976年版。

    [2][3][4]《魏书·释老志》第8册第3052页。

    [5]《隋书·经籍志》第4册第1094页,中华书局1973年版。

    [6]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第26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7][9]王恽:《太一二代度师赠嗣教重明真人萧公行状》,见《道家金石略》,第860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

    [8]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42《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见《道家金石略》。第839页。

    [10]《金史》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五十七》,第8册第2602页。

    [11]终南筠溪天乐道人李道谦:《通微真人蒲察尊师传》,《道家金石略》第626-627页。

    [12]《龙阳观玉真清妙真人本行记》,《道家金石略》第541-542页。

    [13]《女炼师奥敦君道行碑》,见《道家金石略》第686-687页。

    [14]《金史》本纪第十二《章宗四》载:“敕女直(真)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表明当时接受汉文化影响的女真人中有改姓汉姓的风气,如斡勒守坚就“易氏曰李”(见《道家金石略》第542页)。

    [15]《道藏》第34册第493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

    [16][17][18][21][22]《道藏》第19册第746页、745页、770页、758页、747页。

    [19]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三卷第21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20]陈垣:《道家金石略》第714页。

    [23]四川大学图书馆编:《中国野史集成》第12册第8页,巴蜀书社1993年11月第1版。

    [24]S.P.亨廷顿著,郑开译:《文明的冲突?》,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编印《宗教与世界》,1995年11期,第22页。

    [25]劳贞一:《西南边疆的宗教改革问题》,载《边政公论》第六卷第三期,1947年9月版。

    [26]思茅地区档案馆藏:《澜沧地区宗教工作情况和问题》,澜沧边工委1958年。

    [27]马曜主编:《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下)第482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怒江州政协《怒江文史资料选集》第十三辑第30-62页,1989年12月。

    [28]罗伯特·康奎斯特主编,刘靖兆等译:《最后的帝国——民族问题与苏联的前途》第40页、32页、78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

    [29][苏]勃罗姆列伊著,李振锡等译:《民族与民族学》第131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第l版。

    [30]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第26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31]《道藏》第2册第31页。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