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百年道学”的几个问题(4)

人民论坛 詹石窗

2014-10-08 10:11:40

作为宗教,道教具备了这么几个基本特征:第一,确立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理想目标。与基督教、佛教等宗教不同,道教不是把目标朝向来世或者彼岸世界,而是注重今生的价值。基于现实观察,道教一方面承认死亡的存在,另一方面则认为通过特殊修炼方法,可以延年益寿,甚至超越生死,最终成为神仙。道教领袖人物广泛搜罗历史上流行的各种神仙故事,编纂《神仙传》、《洞仙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故事集或者传记集,为道教信仰者提供了理想典型,树立了人生目标。第二,道教建立了一系列教派组织。东汉末年有五斗米道的“二十四治”、太平道的“三十六方”的组织形式;魏晋以来,更有上清派、灵宝派、楼观派、神霄派、清微派、净明道、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正一道等诸多道派的分衍、组合。道教组织机构的建立,道派的形成与发展,使得神仙信仰的传播不仅具有了机构保障,而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从而可以代代相续。第三,创造了自己的经典文献。随着道教组织的发展,道教经典也不断增加。除了采纳《老子》、《庄子》等先秦道家典籍之外,道门中人还在修行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撰著了众多经典,并且加以注疏、发挥。历史上,曾经多次搜罗、编纂道经,形成了《三洞琼纲》、《大宋天宫宝藏》、《玄都道藏》、《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道藏辑要》等大型的道教丛书。这些丛书的编纂,标志着道教文化的不断积累,也意味着道教思想建设不断走向新阶段。第四,建立了独特的宗教礼仪。由于信仰的推动和宗教精神生活的需要,深蕴道教思想内涵的宗教礼仪也随之建立和不断完善。道教礼仪以斋醮为主体,以民生需求为日用,以礼神传信为本色,辅之以音乐、诗词,通过说唱、禹步等音像符号来传递信息,沟通人神,从而传达了道教的基本精神,丰富了宗教生活,扩大了自己的社会影响。第五,具备了独具特色的医学养生理论与修身健体的操作技术。基于延年益寿、长生成仙的理想追求,道教必然探索生命奥秘和疾病发生的原因,寻找修复生命机体的途径和方法。于是,道教就与传统医学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信仰医疗和养生实践。其中包括符咒疗法、仪式疗法、礼神疗法、诵经疗法,涉及经络学、本草学、脏象学、诊断学的诸多领域,也包括导引、行气、坐忘、心斋、胎息、三五飞步的精气神调理技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五个方面表明,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东汉以来的道教与东汉以前的道家学派具有很大的不同。

然而,必须指出,道教与道家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第一,道教信仰的核心——“道”即是在道家学派论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教之所以为道教,是因为她以“道”为信仰的基石、核心。道教虽然建立了庞大的神仙体系,属于有神论的思想传统,但其神仙都以“道”为本根,无论三清还是四御,无论天神还是地祇,也无论先天上真,还是后天累积阴功而成的人仙,都离不开“道”,都是因为“道”才得以存在,才彰显出无穷的魅力。这个“道”早在先秦道家经典《老子》、《列子》、《庄子》那里就有许多论述。道教产生之后,全面继承了“道”的学说,其信仰者通过修炼感悟,进一步彰显了“道”的根本性、整全性、化生性、规律性。第二,道教承袭了道家以黄帝为大宗的思想传统。如果从渊源上看,道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神话时代,但就其肇端而论,则以黄帝为标志,这一点在先秦以及西汉时期的道家著述中是反复阐发的。素有道家立场的史学家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对此早有认识,所以《史记》的五帝本纪从黄帝开始,体现了道家文化的一贯传统。后来,道教也高举黄帝旗帜,一方面在各种神仙传记之中确立了黄帝在人仙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创作了许许多多以黄帝冠名的经典文献。这种情况大量存在于《正统道藏》之中,例如《黄帝九鼎神丹经诀》、《黄帝太一八门入式诀》、《广黄帝本行纪》、《黄帝宅经》、《黄帝阴符经》、《黄帝金匮玉衡经》等等。这说明,黄帝在道教中不仅具有伟大的号召力,而且成为道法的象征。第三,道教发扬了道家观天察地的开阔视野与“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在诸子百家中,道家是最关注自然的。从老子《道德经》到《庄子》,从《黄帝四经》到《淮南子》,我们都可以看到关于天地宇宙的诸多论述,例如《淮南子·原道训》开篇就说:“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这虽然是在论道,但却表现了非常广阔的视野。基于这种广阔的视野,道家形成了“观天道,推人事”的认识方法,把人作为宇宙整体中的一种组成因素,按照“天人合一”的思路来为人类定位,批评那种将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的错误做法。道家的“天人合一”理念深深影响了道教,并且成为道教的基本思维方式,贯穿于道教思想文化体系之中。一方面,道教把天体宇宙视如人体之生命;另一方面,道教把人体看作一个小宇宙,以宇宙间的日月星辰来比拟人体五脏六腑等脏器。这种整体思维方式从早期道教的《太平经》、《周易参同契》就已有体现,后来的“三洞四辅十二类”众多经典也都或明或暗地贯彻了这种思维方式。第四,道教发挥了道家以道德为准绳的宏观伦理精神。所谓“伦理”,本来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道家则将伦理推广到整个宇宙中的事物关系。在道家看来,人类不仅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诸如父子关系、君臣关系、朋友关系,而且必须处理好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在这种宏观视野下,道家以“道德”二字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精神。道家所谓的“道德”并非狭隘的调整社会关系的原则,而是从生生不息的宏观宇宙中概括出来的万物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定理。老子《道德经》说:“道生之,德畜之。”在道家看来,“道”化生万物,“德”滋润万物,使万物成长,使万物发育,使万物成熟,使万物结果,养育万物,保护万物。这长养与荫护的大恩,“道”从来不据为己有。道帮助了万物却不自恃有功,虽然为万物之主,但不以主宰自居,这就是极其深远玄妙的“德”。它意味着:自然、奉献、谦卑、宽容、帮助。这些品质成为后来道教修行者遵循的“大乘伦理”。道门中人一方面讲究个体的性命修养,另一方面倡导修行者个人对社会乃至宇宙的责任,以“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返朴归真,济世利物”作为生活指导原则,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些基本理论可以看出,道教之学乃是对道家之学的继承、发展,彼此构成了以“道”为本根,以生命完善为理想的大道文化学。正是鉴于此等情况,我们以“道学”统括道家与道教的文化传统。
近代以来道学研究的学术回顾

 

  • 共10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讨论“百年道学”的几个问题(4)

    人民论坛 詹石窗

    2014-10-08 10:11:40

    |
    讨论“百年道学”的几个问题(4)
    |

    作为宗教,道教具备了这么几个基本特征:第一,确立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理想目标。与基督教、佛教等宗教不同,道教不是把目标朝向来世或者彼岸世界,而是注重今生的价值。基于现实观察,道教一方面承认死亡的存在,另一方面则认为通过特殊修炼方法,可以延年益寿,甚至超越生死,最终成为神仙。道教领袖人物广泛搜罗历史上流行的各种神仙故事,编纂《神仙传》、《洞仙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故事集或者传记集,为道教信仰者提供了理想典型,树立了人生目标。第二,道教建立了一系列教派组织。东汉末年有五斗米道的“二十四治”、太平道的“三十六方”的组织形式;魏晋以来,更有上清派、灵宝派、楼观派、神霄派、清微派、净明道、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正一道等诸多道派的分衍、组合。道教组织机构的建立,道派的形成与发展,使得神仙信仰的传播不仅具有了机构保障,而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从而可以代代相续。第三,创造了自己的经典文献。随着道教组织的发展,道教经典也不断增加。除了采纳《老子》、《庄子》等先秦道家典籍之外,道门中人还在修行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撰著了众多经典,并且加以注疏、发挥。历史上,曾经多次搜罗、编纂道经,形成了《三洞琼纲》、《大宋天宫宝藏》、《玄都道藏》、《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道藏辑要》等大型的道教丛书。这些丛书的编纂,标志着道教文化的不断积累,也意味着道教思想建设不断走向新阶段。第四,建立了独特的宗教礼仪。由于信仰的推动和宗教精神生活的需要,深蕴道教思想内涵的宗教礼仪也随之建立和不断完善。道教礼仪以斋醮为主体,以民生需求为日用,以礼神传信为本色,辅之以音乐、诗词,通过说唱、禹步等音像符号来传递信息,沟通人神,从而传达了道教的基本精神,丰富了宗教生活,扩大了自己的社会影响。第五,具备了独具特色的医学养生理论与修身健体的操作技术。基于延年益寿、长生成仙的理想追求,道教必然探索生命奥秘和疾病发生的原因,寻找修复生命机体的途径和方法。于是,道教就与传统医学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信仰医疗和养生实践。其中包括符咒疗法、仪式疗法、礼神疗法、诵经疗法,涉及经络学、本草学、脏象学、诊断学的诸多领域,也包括导引、行气、坐忘、心斋、胎息、三五飞步的精气神调理技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五个方面表明,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东汉以来的道教与东汉以前的道家学派具有很大的不同。

    然而,必须指出,道教与道家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第一,道教信仰的核心——“道”即是在道家学派论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教之所以为道教,是因为她以“道”为信仰的基石、核心。道教虽然建立了庞大的神仙体系,属于有神论的思想传统,但其神仙都以“道”为本根,无论三清还是四御,无论天神还是地祇,也无论先天上真,还是后天累积阴功而成的人仙,都离不开“道”,都是因为“道”才得以存在,才彰显出无穷的魅力。这个“道”早在先秦道家经典《老子》、《列子》、《庄子》那里就有许多论述。道教产生之后,全面继承了“道”的学说,其信仰者通过修炼感悟,进一步彰显了“道”的根本性、整全性、化生性、规律性。第二,道教承袭了道家以黄帝为大宗的思想传统。如果从渊源上看,道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神话时代,但就其肇端而论,则以黄帝为标志,这一点在先秦以及西汉时期的道家著述中是反复阐发的。素有道家立场的史学家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对此早有认识,所以《史记》的五帝本纪从黄帝开始,体现了道家文化的一贯传统。后来,道教也高举黄帝旗帜,一方面在各种神仙传记之中确立了黄帝在人仙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创作了许许多多以黄帝冠名的经典文献。这种情况大量存在于《正统道藏》之中,例如《黄帝九鼎神丹经诀》、《黄帝太一八门入式诀》、《广黄帝本行纪》、《黄帝宅经》、《黄帝阴符经》、《黄帝金匮玉衡经》等等。这说明,黄帝在道教中不仅具有伟大的号召力,而且成为道法的象征。第三,道教发扬了道家观天察地的开阔视野与“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在诸子百家中,道家是最关注自然的。从老子《道德经》到《庄子》,从《黄帝四经》到《淮南子》,我们都可以看到关于天地宇宙的诸多论述,例如《淮南子·原道训》开篇就说:“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这虽然是在论道,但却表现了非常广阔的视野。基于这种广阔的视野,道家形成了“观天道,推人事”的认识方法,把人作为宇宙整体中的一种组成因素,按照“天人合一”的思路来为人类定位,批评那种将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的错误做法。道家的“天人合一”理念深深影响了道教,并且成为道教的基本思维方式,贯穿于道教思想文化体系之中。一方面,道教把天体宇宙视如人体之生命;另一方面,道教把人体看作一个小宇宙,以宇宙间的日月星辰来比拟人体五脏六腑等脏器。这种整体思维方式从早期道教的《太平经》、《周易参同契》就已有体现,后来的“三洞四辅十二类”众多经典也都或明或暗地贯彻了这种思维方式。第四,道教发挥了道家以道德为准绳的宏观伦理精神。所谓“伦理”,本来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道家则将伦理推广到整个宇宙中的事物关系。在道家看来,人类不仅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诸如父子关系、君臣关系、朋友关系,而且必须处理好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在这种宏观视野下,道家以“道德”二字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精神。道家所谓的“道德”并非狭隘的调整社会关系的原则,而是从生生不息的宏观宇宙中概括出来的万物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定理。老子《道德经》说:“道生之,德畜之。”在道家看来,“道”化生万物,“德”滋润万物,使万物成长,使万物发育,使万物成熟,使万物结果,养育万物,保护万物。这长养与荫护的大恩,“道”从来不据为己有。道帮助了万物却不自恃有功,虽然为万物之主,但不以主宰自居,这就是极其深远玄妙的“德”。它意味着:自然、奉献、谦卑、宽容、帮助。这些品质成为后来道教修行者遵循的“大乘伦理”。道门中人一方面讲究个体的性命修养,另一方面倡导修行者个人对社会乃至宇宙的责任,以“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返朴归真,济世利物”作为生活指导原则,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些基本理论可以看出,道教之学乃是对道家之学的继承、发展,彼此构成了以“道”为本根,以生命完善为理想的大道文化学。正是鉴于此等情况,我们以“道学”统括道家与道教的文化传统。
    近代以来道学研究的学术回顾

     

  • 共10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