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道教“三一”观新解(2)

教煌研究 万毅

2014-12-26 10:36:57

言三言一,不四不二者,以言言一即成三也。今谓明义,各自有宜,少多非为定准。如四通六达,岂止三耶?若教之所兴,无乖此说。然三义虽异,不可定分;亦一体虽同,不容定混。混亦不混,故义别成三;分不定分,故体混为一。混三为一,三则不三;分一为三,一则不一。不三而三,不一而一,斯则三是不三之三,一是不一之一。不三之三,非直非三,亦非非三;不一之一,非止非一,亦非非一。[6]360

此孟法师,一般认为是南北朝时齐梁间著名道士,被称为“小孟”的孟智周。孟法师此处称“三一”“各自有宜,少多非为定准。如四通六达,岂止三耶”,已经突破了以往道教在修行方法与手段上以道一化为三途,又循三途以达道一的限制,所以说“三一”是“不三之三”,“不一之一”,称“不三之三,非直非三”,“不一之一,非止非一”。以往思存“三一”是为了见三明一,以得一、守一,而孟法师认为其有“直三止一”之滞,故要求“非直非三”、“非止非一”的不滞“三一观”。孟法师对“三一”体义、混分、同别不一不异,而一而异,不即不离,而即而离的双遣双即的解释,又是受到了一代佛学大师鸠摩罗什关河所传龙树不执空、有两偏而取中道的中观学说的影响,所以《玄门大论三一诀》序中肯定了他对于“三一”关系的论述,称许“此合重玄之致也”[6]360。《玄门大论三一诀》正表达了隋代道教重玄学派的“三一”观念。

《玄门大论三一诀》中罗列了大孟法师、宋法师、徐素法师和玄靖法师四家对于“三一”体义的论述。大孟法师为孟景翼,南北朝时齐、梁间道士,著有《正一论》,曾在梁武帝萧衍天监年间任大道正;宋法师为宋文明,南北朝萧梁时道士,曾于梁末简文帝萧绎在位时著《灵宝经义疏》(《通门论》)、《道德义渊》,又有《灵宝杂问》、《四非》等著述;徐素法师、玄靖法师俱为南北朝时梁、陈间道士,玄靖法师即臧矜。对此,姜伯勤师与砂山稔、卢国龙等先生均有考述②,兹不赘言。对于四家所解“三一”体义,《玄门大论三一诀》认为,大孟法师解以“妙有”为“三一”之体,“非未形之妙”;宋法师“总体”、“别体”之解,只是“判三一之殊,非定三一之体”;徐素法师“妙极之理,大智慧源”,“兼三为义,即一为体”之解,只讲出了“极理大智”的境界,而“未视的体”;唯有玄靖法师之解“三一俱圆”。玄靖法师解云:

夫妙一之本,绝乎言相,非质非空,且应且寂。[6]360

《玄门大论三一诀》对玄靖法师此解更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与发挥,云:

今观此释,则以圆智为体,以圆智非本非迹,能本能迹,不质不空,而质而空故也。今依此解,更详斯意者:

既非本非迹,非一非三,而一而三,非一之一。三一既圆,亦非本之本,非迹之迹。迹圆者,明迹不离本,故虽迹而本;本不离迹,故虽本而迹。虽本而迹,故非迹不迹;虽迹而本,故非本不本。本迹皆圆,故同以三一为体也。三一圆者,非直精圆,神、气亦圆。何者?绝精之累即是神;精之妙体即是气;神之智即是精;气之智即是精;气之绝累即是神也。斯则体用圆一,义共圆三。圆三之三,三不乖一;圆一之一,一不离三。一不离三,故虽一而三;三不乖一,故虽三而一。虽三而一,故非一不一;亦虽一而三,故非三不三。三一既圆,故同以精智为体。三义并圆,而取精者,名殊胜也。[6]360

这段议论对“三一”体义“妙一之本”说的肯定与阐发,同时也融摄了“三一”本迹、体用、境智诸义,对精、神、气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了相当清晰的描述。而对“三一”之义双即双遣,不离不异论说句式的熟练运用,又反映出隋代道教重玄学说融贯佛教大乘中观思想方法之后的义理圆熟程度。

《玄门大论三一诀》又继承了宋文明的“三一”总体别体说,并有所发展。宋文明云:

有总有别,总体三一,即精、神、气也;别体者,精有三智,谓道、实、权;神有三宫,谓上、中、下;气有三别,谓玄、元、始。[6]360

《玄门大论三一诀》则云:

义有九条,用有五迹。义九条者,三一各三,合成九义:精有三,正、实、权也;神有三,空、洞、无也;气有三,始、元、玄也。[6]360

《玄门大论三一诀》摒弃了宋文明承自早期上清派的上、中、下三宫三元身神说,而代之以描述自然状态的“空、洞、无”三个概念来指称“神”之“三”,同时又以“正”这一名相取代道,这些哲理性概念的引入,反映了魏晋玄学和大乘佛教般若学注重思维的特色对道教义学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南北朝后期到隋唐之际道教理论旨趣从注重长生飞仙的肉体炼养到要求解脱升玄的精神修行的变化。

《玄门大论三一诀》中详细开列了洞真、洞玄、洞神、皇人、太清、太平、太玄、正一、自然等道教各派九种不同的“三一”观念,指出:

合有九经。所明三一,并治三宫。其条守礼仪,具如彼经所辩。然洞神所出三一之变,亦云精、神、气、虚、无、空等,具如彼经第十三卷所明也。今三一者,神、气、精,希、微、夷,虚、无、空。所以知此为三一者,以其明义圆极故也。昔正一三一等,是以其明义浅迹故也。[6]361

《玄门大论三一诀》将道教的“三一”观念分为今、昔两说,肯定了“明义圆极”的“精、神、气”,“希、微、夷”,“虚、无、空”混三为一的“三一”今说,而否定了“明义浅迹”的正一等派的“三一”旧说,指出:

其外六经所辩三一,既不彰言辩空,而但为气观之境,可属于昔。故涓子修上清,仅得地仙而已。若言三气三色,并是界外之事,三洞三一,本意皆为入空,此则摄属于今也。能伦圣教,何曾今昔?故可九经所辩,皆不有无,并非今昔。但逐物情,不了滞教,为昔物情;若悟晓教,成今也。[6]361~362

这里透露了如下信息,即《玄门大论三一诀》认为,以往六经或九经所讲述的“三一”,本是根据昔日的“物情”所设,故仅仅属于气观,修行者不了解其中的原因,滞于昔日所说,所以涓子虽然修习上清之道,仅仅成为地仙。实际上,“三洞三一,本意皆为入空”,故今“三一”之说,就要“彰言辩空”,让修行者知道“九经所辩,皆不有无,并非今昔”,不滞于昔日的陈说,如果修行者能够悟晓“三一”的空性,即成为“三一”今说。《玄门大论三一诀》其下文进一步阐明云:

更二义往分今昔。一就大小乘分,二就因果义分。

大小乘分,凡有三义:一约定有分;二约偏并分;三约绝待分。

定有者:昔小乘以三一为定境,义极于有;今大乘以三一为智慧,义在于空。何者?昔小乘入定,则舍于有,故在空之时,无复三一也。今大乘为观,群色是空,故虽于空,不失三一也。故《洞神经》释“守三一”云:知虚无空者为大乘也;守神炼形者为中乘;守气含和为小乘也。

二偏并者:昔小乘学偏,今大乘能并。小乘舍色入空,故不能并;大乘即色辩空,故能并也。

三绝待者:昔因三一以入于无,得无之时,谓为“真一”,此之无一,犹对于有之无,是为挟二,故为待也;今之三一,既体非有,亦复非无,非有非无,故无所挟,既无所挟,故为绝也。

二就因果义分,亦有三义。一约近远别,二约方便究竟别,三约常无常别。

一约近远者:昔以三为气观,果则近极三有;今以一为神观,果则极远道场。故极果圆智,成今三一,义如前也。

二约方便究竟者:昔开方便,果则三界;今开究竟,果极常一。故《升玄经》云:是为究竟。究竟者,功业成,罪行毕,则常一也。

三约常无常者:昔三有之果,为实所成,故是无常;今一常之果,嶷然不动,故为常也。[6]361~362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隋代道教“三一”观新解(2)

    教煌研究 万毅

    2014-12-26 10:36:57

    |
    隋代道教“三一”观新解(2)
    |

    言三言一,不四不二者,以言言一即成三也。今谓明义,各自有宜,少多非为定准。如四通六达,岂止三耶?若教之所兴,无乖此说。然三义虽异,不可定分;亦一体虽同,不容定混。混亦不混,故义别成三;分不定分,故体混为一。混三为一,三则不三;分一为三,一则不一。不三而三,不一而一,斯则三是不三之三,一是不一之一。不三之三,非直非三,亦非非三;不一之一,非止非一,亦非非一。[6]360

    此孟法师,一般认为是南北朝时齐梁间著名道士,被称为“小孟”的孟智周。孟法师此处称“三一”“各自有宜,少多非为定准。如四通六达,岂止三耶”,已经突破了以往道教在修行方法与手段上以道一化为三途,又循三途以达道一的限制,所以说“三一”是“不三之三”,“不一之一”,称“不三之三,非直非三”,“不一之一,非止非一”。以往思存“三一”是为了见三明一,以得一、守一,而孟法师认为其有“直三止一”之滞,故要求“非直非三”、“非止非一”的不滞“三一观”。孟法师对“三一”体义、混分、同别不一不异,而一而异,不即不离,而即而离的双遣双即的解释,又是受到了一代佛学大师鸠摩罗什关河所传龙树不执空、有两偏而取中道的中观学说的影响,所以《玄门大论三一诀》序中肯定了他对于“三一”关系的论述,称许“此合重玄之致也”[6]360。《玄门大论三一诀》正表达了隋代道教重玄学派的“三一”观念。

    《玄门大论三一诀》中罗列了大孟法师、宋法师、徐素法师和玄靖法师四家对于“三一”体义的论述。大孟法师为孟景翼,南北朝时齐、梁间道士,著有《正一论》,曾在梁武帝萧衍天监年间任大道正;宋法师为宋文明,南北朝萧梁时道士,曾于梁末简文帝萧绎在位时著《灵宝经义疏》(《通门论》)、《道德义渊》,又有《灵宝杂问》、《四非》等著述;徐素法师、玄靖法师俱为南北朝时梁、陈间道士,玄靖法师即臧矜。对此,姜伯勤师与砂山稔、卢国龙等先生均有考述②,兹不赘言。对于四家所解“三一”体义,《玄门大论三一诀》认为,大孟法师解以“妙有”为“三一”之体,“非未形之妙”;宋法师“总体”、“别体”之解,只是“判三一之殊,非定三一之体”;徐素法师“妙极之理,大智慧源”,“兼三为义,即一为体”之解,只讲出了“极理大智”的境界,而“未视的体”;唯有玄靖法师之解“三一俱圆”。玄靖法师解云:

    夫妙一之本,绝乎言相,非质非空,且应且寂。[6]360

    《玄门大论三一诀》对玄靖法师此解更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与发挥,云:

    今观此释,则以圆智为体,以圆智非本非迹,能本能迹,不质不空,而质而空故也。今依此解,更详斯意者:

    既非本非迹,非一非三,而一而三,非一之一。三一既圆,亦非本之本,非迹之迹。迹圆者,明迹不离本,故虽迹而本;本不离迹,故虽本而迹。虽本而迹,故非迹不迹;虽迹而本,故非本不本。本迹皆圆,故同以三一为体也。三一圆者,非直精圆,神、气亦圆。何者?绝精之累即是神;精之妙体即是气;神之智即是精;气之智即是精;气之绝累即是神也。斯则体用圆一,义共圆三。圆三之三,三不乖一;圆一之一,一不离三。一不离三,故虽一而三;三不乖一,故虽三而一。虽三而一,故非一不一;亦虽一而三,故非三不三。三一既圆,故同以精智为体。三义并圆,而取精者,名殊胜也。[6]360

    这段议论对“三一”体义“妙一之本”说的肯定与阐发,同时也融摄了“三一”本迹、体用、境智诸义,对精、神、气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了相当清晰的描述。而对“三一”之义双即双遣,不离不异论说句式的熟练运用,又反映出隋代道教重玄学说融贯佛教大乘中观思想方法之后的义理圆熟程度。

    《玄门大论三一诀》又继承了宋文明的“三一”总体别体说,并有所发展。宋文明云:

    有总有别,总体三一,即精、神、气也;别体者,精有三智,谓道、实、权;神有三宫,谓上、中、下;气有三别,谓玄、元、始。[6]360

    《玄门大论三一诀》则云:

    义有九条,用有五迹。义九条者,三一各三,合成九义:精有三,正、实、权也;神有三,空、洞、无也;气有三,始、元、玄也。[6]360

    《玄门大论三一诀》摒弃了宋文明承自早期上清派的上、中、下三宫三元身神说,而代之以描述自然状态的“空、洞、无”三个概念来指称“神”之“三”,同时又以“正”这一名相取代道,这些哲理性概念的引入,反映了魏晋玄学和大乘佛教般若学注重思维的特色对道教义学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南北朝后期到隋唐之际道教理论旨趣从注重长生飞仙的肉体炼养到要求解脱升玄的精神修行的变化。

    《玄门大论三一诀》中详细开列了洞真、洞玄、洞神、皇人、太清、太平、太玄、正一、自然等道教各派九种不同的“三一”观念,指出:

    合有九经。所明三一,并治三宫。其条守礼仪,具如彼经所辩。然洞神所出三一之变,亦云精、神、气、虚、无、空等,具如彼经第十三卷所明也。今三一者,神、气、精,希、微、夷,虚、无、空。所以知此为三一者,以其明义圆极故也。昔正一三一等,是以其明义浅迹故也。[6]361

    《玄门大论三一诀》将道教的“三一”观念分为今、昔两说,肯定了“明义圆极”的“精、神、气”,“希、微、夷”,“虚、无、空”混三为一的“三一”今说,而否定了“明义浅迹”的正一等派的“三一”旧说,指出:

    其外六经所辩三一,既不彰言辩空,而但为气观之境,可属于昔。故涓子修上清,仅得地仙而已。若言三气三色,并是界外之事,三洞三一,本意皆为入空,此则摄属于今也。能伦圣教,何曾今昔?故可九经所辩,皆不有无,并非今昔。但逐物情,不了滞教,为昔物情;若悟晓教,成今也。[6]361~362

    这里透露了如下信息,即《玄门大论三一诀》认为,以往六经或九经所讲述的“三一”,本是根据昔日的“物情”所设,故仅仅属于气观,修行者不了解其中的原因,滞于昔日所说,所以涓子虽然修习上清之道,仅仅成为地仙。实际上,“三洞三一,本意皆为入空”,故今“三一”之说,就要“彰言辩空”,让修行者知道“九经所辩,皆不有无,并非今昔”,不滞于昔日的陈说,如果修行者能够悟晓“三一”的空性,即成为“三一”今说。《玄门大论三一诀》其下文进一步阐明云:

    更二义往分今昔。一就大小乘分,二就因果义分。

    大小乘分,凡有三义:一约定有分;二约偏并分;三约绝待分。

    定有者:昔小乘以三一为定境,义极于有;今大乘以三一为智慧,义在于空。何者?昔小乘入定,则舍于有,故在空之时,无复三一也。今大乘为观,群色是空,故虽于空,不失三一也。故《洞神经》释“守三一”云:知虚无空者为大乘也;守神炼形者为中乘;守气含和为小乘也。

    二偏并者:昔小乘学偏,今大乘能并。小乘舍色入空,故不能并;大乘即色辩空,故能并也。

    三绝待者:昔因三一以入于无,得无之时,谓为“真一”,此之无一,犹对于有之无,是为挟二,故为待也;今之三一,既体非有,亦复非无,非有非无,故无所挟,既无所挟,故为绝也。

    二就因果义分,亦有三义。一约近远别,二约方便究竟别,三约常无常别。

    一约近远者:昔以三为气观,果则近极三有;今以一为神观,果则极远道场。故极果圆智,成今三一,义如前也。

    二约方便究竟者:昔开方便,果则三界;今开究竟,果极常一。故《升玄经》云:是为究竟。究竟者,功业成,罪行毕,则常一也。

    三约常无常者:昔三有之果,为实所成,故是无常;今一常之果,嶷然不动,故为常也。[6]361~362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