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道教“三一”观新解(3)

教煌研究 万毅

2014-12-26 10:36:57

据此分析,“三一”今昔之说,得失判然。昔说通过调伏气息以入定,来存思察见“三一”之神,是偏执于“空”的方便教法,以得有待之“无”为指归,并以此作为其“真一”的得道成仙境界,这种果报,只是无常,有失“三一”,所以仍是说“因”的小乘方便之教;今说则以“三一”作为神观,即通过心识智慧思察大道之“一”,是能够即色辩空的究竟教法,所得果报,非有非无,并以此作为“真一”的得道升玄境界,所以恒常不动,不失“三一”,故为说果的大乘究竟之教。《玄门大论三一诀》对“三一”今说的这种阐发,引入了玄学“有、无”之辩和大乘佛学空色、智境、因果、常无常、方便究竟和大中小三乘等概念,用以建立起道教自身的神观与气观,很显然受到了鸠摩罗什所传大乘佛教的龙树中观学说不执两边而取中道与僧肇据此与《老》、《庄》玄学相契会而发挥的“非有非无”、“不偏不二”的般若性空思想的影响。而在空色性相的问题上,《玄门大论三一诀》又发展出“并”摄空色性相的论点,这也可看作道教《玄门大论》在秉承“大道无所不包”的中国思想传统基础上吸纳并融会大乘佛教空色性相诸说之后的理论创造。

三 《升玄内教经》的“三一”观念与“大乘三一今说”

《云笈七签》卷49《秘要诀法》所收“玄门大论三一诀”在对以往道教诸家“三一”论进行了判说后,又云:

《升玄经》太上告道陵曰:“汝昔所行,名为真一道者,是则阴阳之妙道,服御之至术耳,非吾所问真一,此昔教也。”下文云“汝以堪受吾至真平等要设无上妙径”,乃至第四辨不一之一,此之教也。其外六经所辩三一,既不彰言辩空,而但为气观之境,可属于昔……若言三气三色,并是界外之事,三洞三一,本意皆为入空,此则摄属于今也。能伦圣教,何曾今昔?故可九经所辩,皆不有无,并非今昔。但逐物情,不了滞教,为昔物情;若悟晓教,成今也。[6]361~362

此处,《玄门大论》将教法分为今、昔,肯定了《升玄内教经》的说法,将以往的其他道经视作“昔教”,而以“彰言辩空”或“气观之境”作为划分今昔的标准,并将“昔教”判为“不了滞教”,将“今教”称为“悟晓”之教。

法藏P.2750号《升玄内教经》卷9《无极九诫品》敦煌写卷中称:“道有大法,得之甚易,是渭三一。三一之道,自有重法。奉而行之,道立可得”,强调了行“三一”之法在得道升玄中的重要性。又称“勤行其事,吾当遣卫诫将军吏兵、廿四大神以相护卫”,则反映出其“三一”观念对以往五斗米道“守一”之法和上清派以“三一”对应人体三宫三元身神旧说的继承。而称行“三一”之法,可以“晓空无诀,明虚无意,必获上道”则反映出洞神派所出“精、神、气,虚、无、空”“三一之变”的影响,所以《升玄内教经》卷4(拟)中将“三一”归入“洞神(所部)”[7]。

《云笈七签》卷49《秘要诀法》“三一诀”所引的《升玄内教经》卷4佚文(拟)中,有对“三一”观念较为详尽的论述:

三一者,正一而已,三处授名,故名三一。所以一名三一者,一此而三彼也,虽三常一,故名三一。三一者,向道初门,未入真境,得见一分,未能舍三全一,是未离三。虽未离三,少能见一,故名三一。分言三,不离一,故名三一。

这段论述,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三一者,正一而已,三处授名,故名三一”,这是就“三一”概念的名实而论。“正一”即指“道”,南北朝齐、梁间道士孟景翼所著《正一论》中有云,“佛号正真,道称正一”;“三处授名”中的“三处”,山田俊先生指出,乃系指人身体内的三元丹田三宫而言[8],P.2560号《升玄内教经》卷6《开缘品》敦煌写卷中要求“誓身三宫,要无疑想”,《玄门大论三一诀》也称“九经所明三一,并治三宫”,同时,“三处授名”也应与其“兼三为义”有关。

“所以一名三一者,一此而三彼也,虽三常一,故名三一”,是就“三一”概念的本迹而论。《玄门大论三一诀》称,“今三一者,神、气、精,希、微、夷,虚、无、空”,“三一”之“三”为“精、神、气”、“希、微、夷”或“虚、无、空”,而“一”则为“道”,“道”之一为本,而“精、神、气”、“希、微、夷”或“虚、无、空”之“三”则为其相状或日表现形式,而此本与迹之间的关系应是“非一非三,而一而三”的不舍不离,所以说其“一此三彼,虽三常一”。依照《玄门大论三一诀》之旨,《升玄内教经》对于“三一”的这一论议,正属于大乘“三一”今说。

上引《升玄内教经》这段“三一”论议的最后部分所云,“三一者,向道初门,未入真境,得见一分,未能舍三全一,是未离三。虽未离三,少能见一,故名三一。分言三,不离一,是名三一”,则是从双遣双即的重玄中道角度来论说“三一”不一不异,相即不离的关系。这段论议包含了以下几层含意:

(1)“三一”之说,只是“向道初门”,即对于“道”的初步认识,“未入真境”,即还未达到得道的境界;

(2)“得见一分,未能舍三全一,是未离三”,也就是说,“三一”之说,还只停留在对“道”的某些具体性相的讨论,尚未达到对“道”的全体把握;

(3)“虽未离三,少能见一,故名三一”,即“三一”之说虽然未脱离“道”的具体性相,但由于“三一”之间为“非一非三,而一而三”的相即不离,即整体与局部、抽象与具体,是不一不异,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对局部与具体的“三”,即“精、神、气”,“希、夷、微”与“虚、无、空”等性相的讨论,实际上也触及了其本体“一”即“道”的内容。就“道”的质体而言,为“精、神、气”;就“道”的象状而言,为“希、夷、微”;就“道”的性相而言,为“虚、无、空”,正是这些质体、象状、性相构成了“道”的本体。而“道”本体又分别表现为“精、神、气”,“希、夷、微”和“虚、无、空”的形式,故云“分言三,不离一,故名三一”。可以说,《升玄内教经》的这种“三一”新说,又反映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地、人”三才等中国传统观念从汉代探讨宇宙生成的本原论哲学到魏晋玄学和外来文化大乘佛教思想追求事物本来存在的本体论哲学的转换。

《升玄内教经》的上述“三一”论议又提出了所谓“真境”的概念。前引《玄门大论三一诀》在解释“三一”昔说属于“有待”、“小乘”时有云:“昔因三一以人于无,得无之时,谓为‘真一’”,同时又指出,昔日的“三一”之说是一种“气观”,是以入定的方法舍有在空。“入无”亦即“在空”,所得为绝对的“空无”,昔说将此境界称为“真一”。在这里,《玄门大论三一诀》所否定的,只是小乘“三一”昔说将“得无”作为“真一”,而未否定“真一”本身。因此,我们认为,《升玄内教经》“三一”说所谓的“真境”,即指得道的境界,得道亦即得“一”,此“一”为“三一”之“一”,亦可谓为“真一”。“真一”既可谓所得之“一”即“道”,亦可谓“得一”的得道之境界,即“真一”之境或“真境”。而此“一”或“道”,根据大乘佛教的般若性空理论和中观学说,乃是“真空假有”的“不一之一”,故言其“得无所得”,这便提出了道教重玄说的“无得道”观念,此种观念也是道教哲学对中国思想史上“道”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同时,得道“境界”说的提出,也改变了以往道教神仙信仰中的“巫术化”蒙昧色彩,而具有了智慧思维的学理化光芒,“境界”这一概念,同样借鉴自佛教。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隋代道教“三一”观新解(3)

    教煌研究 万毅

    2014-12-26 10:36:57

    |
    隋代道教“三一”观新解(3)
    |

    据此分析,“三一”今昔之说,得失判然。昔说通过调伏气息以入定,来存思察见“三一”之神,是偏执于“空”的方便教法,以得有待之“无”为指归,并以此作为其“真一”的得道成仙境界,这种果报,只是无常,有失“三一”,所以仍是说“因”的小乘方便之教;今说则以“三一”作为神观,即通过心识智慧思察大道之“一”,是能够即色辩空的究竟教法,所得果报,非有非无,并以此作为“真一”的得道升玄境界,所以恒常不动,不失“三一”,故为说果的大乘究竟之教。《玄门大论三一诀》对“三一”今说的这种阐发,引入了玄学“有、无”之辩和大乘佛学空色、智境、因果、常无常、方便究竟和大中小三乘等概念,用以建立起道教自身的神观与气观,很显然受到了鸠摩罗什所传大乘佛教的龙树中观学说不执两边而取中道与僧肇据此与《老》、《庄》玄学相契会而发挥的“非有非无”、“不偏不二”的般若性空思想的影响。而在空色性相的问题上,《玄门大论三一诀》又发展出“并”摄空色性相的论点,这也可看作道教《玄门大论》在秉承“大道无所不包”的中国思想传统基础上吸纳并融会大乘佛教空色性相诸说之后的理论创造。

    三 《升玄内教经》的“三一”观念与“大乘三一今说”

    《云笈七签》卷49《秘要诀法》所收“玄门大论三一诀”在对以往道教诸家“三一”论进行了判说后,又云:

    《升玄经》太上告道陵曰:“汝昔所行,名为真一道者,是则阴阳之妙道,服御之至术耳,非吾所问真一,此昔教也。”下文云“汝以堪受吾至真平等要设无上妙径”,乃至第四辨不一之一,此之教也。其外六经所辩三一,既不彰言辩空,而但为气观之境,可属于昔……若言三气三色,并是界外之事,三洞三一,本意皆为入空,此则摄属于今也。能伦圣教,何曾今昔?故可九经所辩,皆不有无,并非今昔。但逐物情,不了滞教,为昔物情;若悟晓教,成今也。[6]361~362

    此处,《玄门大论》将教法分为今、昔,肯定了《升玄内教经》的说法,将以往的其他道经视作“昔教”,而以“彰言辩空”或“气观之境”作为划分今昔的标准,并将“昔教”判为“不了滞教”,将“今教”称为“悟晓”之教。

    法藏P.2750号《升玄内教经》卷9《无极九诫品》敦煌写卷中称:“道有大法,得之甚易,是渭三一。三一之道,自有重法。奉而行之,道立可得”,强调了行“三一”之法在得道升玄中的重要性。又称“勤行其事,吾当遣卫诫将军吏兵、廿四大神以相护卫”,则反映出其“三一”观念对以往五斗米道“守一”之法和上清派以“三一”对应人体三宫三元身神旧说的继承。而称行“三一”之法,可以“晓空无诀,明虚无意,必获上道”则反映出洞神派所出“精、神、气,虚、无、空”“三一之变”的影响,所以《升玄内教经》卷4(拟)中将“三一”归入“洞神(所部)”[7]。

    《云笈七签》卷49《秘要诀法》“三一诀”所引的《升玄内教经》卷4佚文(拟)中,有对“三一”观念较为详尽的论述:

    三一者,正一而已,三处授名,故名三一。所以一名三一者,一此而三彼也,虽三常一,故名三一。三一者,向道初门,未入真境,得见一分,未能舍三全一,是未离三。虽未离三,少能见一,故名三一。分言三,不离一,故名三一。

    这段论述,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三一者,正一而已,三处授名,故名三一”,这是就“三一”概念的名实而论。“正一”即指“道”,南北朝齐、梁间道士孟景翼所著《正一论》中有云,“佛号正真,道称正一”;“三处授名”中的“三处”,山田俊先生指出,乃系指人身体内的三元丹田三宫而言[8],P.2560号《升玄内教经》卷6《开缘品》敦煌写卷中要求“誓身三宫,要无疑想”,《玄门大论三一诀》也称“九经所明三一,并治三宫”,同时,“三处授名”也应与其“兼三为义”有关。

    “所以一名三一者,一此而三彼也,虽三常一,故名三一”,是就“三一”概念的本迹而论。《玄门大论三一诀》称,“今三一者,神、气、精,希、微、夷,虚、无、空”,“三一”之“三”为“精、神、气”、“希、微、夷”或“虚、无、空”,而“一”则为“道”,“道”之一为本,而“精、神、气”、“希、微、夷”或“虚、无、空”之“三”则为其相状或日表现形式,而此本与迹之间的关系应是“非一非三,而一而三”的不舍不离,所以说其“一此三彼,虽三常一”。依照《玄门大论三一诀》之旨,《升玄内教经》对于“三一”的这一论议,正属于大乘“三一”今说。

    上引《升玄内教经》这段“三一”论议的最后部分所云,“三一者,向道初门,未入真境,得见一分,未能舍三全一,是未离三。虽未离三,少能见一,故名三一。分言三,不离一,是名三一”,则是从双遣双即的重玄中道角度来论说“三一”不一不异,相即不离的关系。这段论议包含了以下几层含意:

    (1)“三一”之说,只是“向道初门”,即对于“道”的初步认识,“未入真境”,即还未达到得道的境界;

    (2)“得见一分,未能舍三全一,是未离三”,也就是说,“三一”之说,还只停留在对“道”的某些具体性相的讨论,尚未达到对“道”的全体把握;

    (3)“虽未离三,少能见一,故名三一”,即“三一”之说虽然未脱离“道”的具体性相,但由于“三一”之间为“非一非三,而一而三”的相即不离,即整体与局部、抽象与具体,是不一不异,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对局部与具体的“三”,即“精、神、气”,“希、夷、微”与“虚、无、空”等性相的讨论,实际上也触及了其本体“一”即“道”的内容。就“道”的质体而言,为“精、神、气”;就“道”的象状而言,为“希、夷、微”;就“道”的性相而言,为“虚、无、空”,正是这些质体、象状、性相构成了“道”的本体。而“道”本体又分别表现为“精、神、气”,“希、夷、微”和“虚、无、空”的形式,故云“分言三,不离一,故名三一”。可以说,《升玄内教经》的这种“三一”新说,又反映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地、人”三才等中国传统观念从汉代探讨宇宙生成的本原论哲学到魏晋玄学和外来文化大乘佛教思想追求事物本来存在的本体论哲学的转换。

    《升玄内教经》的上述“三一”论议又提出了所谓“真境”的概念。前引《玄门大论三一诀》在解释“三一”昔说属于“有待”、“小乘”时有云:“昔因三一以人于无,得无之时,谓为‘真一’”,同时又指出,昔日的“三一”之说是一种“气观”,是以入定的方法舍有在空。“入无”亦即“在空”,所得为绝对的“空无”,昔说将此境界称为“真一”。在这里,《玄门大论三一诀》所否定的,只是小乘“三一”昔说将“得无”作为“真一”,而未否定“真一”本身。因此,我们认为,《升玄内教经》“三一”说所谓的“真境”,即指得道的境界,得道亦即得“一”,此“一”为“三一”之“一”,亦可谓为“真一”。“真一”既可谓所得之“一”即“道”,亦可谓“得一”的得道之境界,即“真一”之境或“真境”。而此“一”或“道”,根据大乘佛教的般若性空理论和中观学说,乃是“真空假有”的“不一之一”,故言其“得无所得”,这便提出了道教重玄说的“无得道”观念,此种观念也是道教哲学对中国思想史上“道”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同时,得道“境界”说的提出,也改变了以往道教神仙信仰中的“巫术化”蒙昧色彩,而具有了智慧思维的学理化光芒,“境界”这一概念,同样借鉴自佛教。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